血·紅字·罪與罰──《記念劉和珍君》創新必修一
──《記念劉和珍君》創新教學設計
四川省成都市郫縣第一中學 李國棟 【設計意圖】
文本中十次出現“血”字,這激起了教者想從一個全新角度去引導學生學習本文的想法。基于這一點,我采取專題形式,從文本三個核心元素(血、紅字、罪與罰)出發去實施教學,對文本的思想內容和情感含量進行了較為深透的挖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了解課文背景
1、魯迅先生曾用一句非常深刻的話總結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了大量的木材,結果卻是一小塊!敝袊鴼v史正是如此,無數的英烈浴血奮戰,新中國才迎來了今天的祥和和繁榮。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那一頁頁灑滿了先驅者鮮血的歷史。(大屏幕顯示一滴滴逐漸放大的鮮血)。今天,就讓我們懷著沉痛和敬仰的心去回顧中國現代史上一次影響深遠的流血慘案──1926.3.18慘案。
2、了解課文背景(3·18事件的概況):
對于這一事件,許多有良知的作家都曾撰文批露,如朱自清先生寫的《執政府大屠殺記》、林語堂寫的《悼念劉和珍楊德群女士》等,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魯迅先生的記念文章《記念劉和珍君》。
二、整體把握課文
1、請幾位同學談談初讀感受。
2、許廣平先生曾說:“《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血,是用血淚寫出了心坎里的同聲一哭!
3、我也有一段話來表明自己的閱讀感受:“這是一篇以血祭血的文章,先生之悲憤憂慮全在文中十處血語上!苯裉,我想通過課文這十處寫血的文句來引導大家對全文做一個把握,先請大家用筆勾畫出文中十處寫血的語句。
4、按課文順序給十處寫血的語句歸類,分析內在邏輯關聯:
鮮血
第一、二部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