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表的編輯》說課稿
《工作表的編輯》一課是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這一教材第三章中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會建立工作簿后,學習怎樣對工作表進行編輯修改。是學生繼續學習美化工作表、統計分析數據及建立圖表的基礎,是教材第三章《表格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的重點之一。
根據教材的地位及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了解工作表編輯的意義,理解并掌握“刪除單元格”與“清除單元格內容”的區別。
2、 技能目標:掌握單元格的修改、移動和復制的方法;掌握插入或刪除一個單元格、行或列的方法。
3、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探索、探究學習能力。
關于本課的重點我個人認為并不十分明顯,其中“移動和復制單元格”與“插入、刪除”兩部分內容都可以說是重點,但由于“移動和復制單元格”使用方法與第二章中“文件(或文件夾)的移動和復制”的使用方法類似,掌握了“移動和復制單元格”,也就意味著復習鞏固了“文件的移動和復制” 這一知識點,因此我把“移動和復制單元格”作為本課的重點。而“插入、刪除”這一部分則作為下節習題課的重點。
因為“清除單元格內容”和“刪除單元格”極容易混淆,因此我把難點定為:“清除單元格內容”和“刪除單元格”的區別。
二、說教法、學法:
我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法,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愉快的學習,提高上課效率。教學從復習文件(或文件夾)的移動和復制入手,利用知識的正遷移效應,突破“移動和復制單元格”這一重點。
在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于始終。在我校還沒有配備投影儀的情況下,采用教學軟件廣播演示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根據信息技術學科操作性很強的特點,在講完一個知識點后,及時做相應的練習,以鞏固所學內容。
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學習能力,這節課主要采用教師適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會多種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