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課稿
本周,我有幸參與了本校教導處組織的“成長杯”青年教師賽課活動。現受教導處委托,就本次語文賽課情況,簡要地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次聽課的經歷,讓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總的影響,三句話:學校這幾年,對教師培訓的精力沒有白費;教導處組織的這次活動,給青年教師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這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上課的青年教師都能在課堂上亮出自己的風采,課堂質量與去年的同期相比,有了質的飛躍。 一、本次語文課上課老師都能準確把握、理解教材,課堂上能把閱讀教學生活化。于是,跟著鄒小娟老師,我進一步認識了石榴,我聞到了課堂上彌漫著的淡淡的水果香味;隨著蒯裕華老師,我來到了鼎湖山,在靜夜里,那泉聲,丁丁冬冬、纏纏綿綿,一直伴我入夢;我還在洪小玲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加拿大的魁北克和兩個旅行者一起探究了山谷中的秘密;在埃及的沙漠中,束建偉老師更是以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向學生演示了埃及金字塔的建造過程…… 二、所有的語文課的執教者都在進行著或者試圖進行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如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嘗試,都在展示著自己的風格,都在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蔣春華老師執教的識字3,從游戲導入,以師生間的游戲合作展開教學,在這里,蔣老師用自己的耐心、愛心、智慧交融體,打造了一節激情洋溢的語文課。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在這一點上,蔣春華老師老師無疑是成功的。虞愛華老師以自己對教 材的準確把握,以一個戰略指揮家的高度駕馭著教材,演繹了《夾竹桃》這課的精彩教學,整個課堂可謂絲絲入扣、井井有條,讓人在體會夾竹桃的妙處的同時,真正體會到課本的價值究竟是什么,怎樣才算用好了教材。蔣麗敏老師的課樸樸實實,不顯山,不露水,然而坐進她的課堂,我真正體會到了低年級教師的艱辛,感受到了蔣老師對學生的熱愛,一個拼音拼讀、范讀、齊讀、賽讀……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循循善誘。沒有誰是天生就可以做小學教師,尤其是做低年級教師的,但蔣老師就有做好低年級教師的潛質,我相信經過不長時間的歷練,蔣老師將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低年級教師。 三、課堂上都重視了讀的訓練,都能以讀代講,重視學生的體驗感悟。課堂上都能訓練有感情的朗讀,都能突出朗讀的重點;朗讀指導方法多樣,訓練到位。是一堂堂重視雙基訓練的扎扎實實的語文課。 四、都能夠充分發揮學校優勢,用好網絡、電腦、背投,在語文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點上,注重挖掘課程資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創造性的處理教材,使語文課堂活起來,使看上去不容易教學的內容,變得一目了然,實現了課堂、書本教學的拓展,更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五、建議大家積極參與到聽課活動中去,向虞愛華老師學習,向蔣春華老師學習,向身邊的每一位老師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啊! 以上是我的一點學習體會,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耽誤大家時間,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