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與音樂》(第二課時)說課稿
教學難點:錄音前對音頻屬性的設置。
對音頻屬性的設置,需要經過:雙擊“音量”圖標打開“音量控制”面板——單擊打開“選項”菜單——單擊選擇“屬性”——單擊“錄音”——單擊選“麥克風”——單擊“確定”——單擊選擇“錄音控制”菜單中的“麥克風”——拉動“音量”控制拉鈕來調節音量——關閉“錄音控制”面板(共九步)。步驟多但又必不可少的操作,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操作困難較大,因此成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 說教法、學法
學情分析: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強。在經過一、二年級的學習后,已經能夠較熟練地使用鼠標和鍵盤,并已逐步養成了在電腦上去嘗試、去發現的學習習慣。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教學遵循素質教育原則、啟發式教學原則,以培養學生達到本節課既定的目標為中心,結合本專業特色,具體使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1、教法:演示法、對比法、分層輔導法。
(1)演示法:對于本學科而言,操作是學習的重點,演示法可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地反映,故在學習此類新知識多采用該法。
(2)對比法:在學習“給聲音加效果”時,處理的方法較為相似。對比法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找到操作的共性,發現事物的一般性規律。通過對聲音添加效果前后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電腦在音頻加工方面的作用。
(3)分層輔導法:對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使之能克服困難,領悟所學的知識;對學習順利的學生加以適當指導,以提升其知識的掌握水平。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所學知識,達到教學的目標。
2、學法:實踐法、小組合作法、對比法。
(1)實踐法:本學科是一門動手能力極強的學科,因此充分的實踐是學好本學科的關鍵。
(2)小組合作法: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分工合作來學習新知,既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可以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 共同提高。
(3)對比法:學生通過對比,發現“效果處理”的相似性,得出操作規律,快速掌握操作方法。
三、 說教學設備
1、安裝有網絡教學軟件的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
2、學生機:安裝有win98操作系統、“超級解霸”等軟件,并配有耳麥。
3、一對方便插拔的音箱,以便在學生機上展示學生的作品。
四、 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1、 師:老師這里有一則有趣的童話故事(詳見附件),想請我們班的故事大王講給大家聽。如果講得好,老師會把他(她)推薦給學校的廣播站講給全校同學聽!有哪位故事大王愿意上來試試啊?
2、 請學生在講故事時手拿麥克風,要求盡量體現角色的特點。師悄悄進行錄音。當學生講完第一個自然段時,教師示意學生停止。
3、 師:老師想到一個問題,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本來準備得好好的,可是到臨場發揮時就有些失常了,大家想想看有什么好的辦法嗎?(生紛紛出主意想辦法,最后得出:先錄好再拿去放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