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與音樂》(第二課時)說課稿
4、 師:我們用電腦就可以錄音!(播放剛才的錄音,引出本節教學內容:電腦中的錄音機)
設計意圖:把“童話故事”作為聲音采集的內容,成功地吸引了愛聽故事的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新課教學:
1、錄音準備
(1)請學生說說用電腦錄音時需要準備什么軟、硬件。(學生根據剛才的觀察說出:麥克風、錄音機)
(2) 轉播一位學生的電腦屏幕,請學生利用“開始”菜單把“錄音機”打開并找到錄音機中的“錄音”、“停止”和“播放”鍵。(師提示學生可回想一下家里錄音機或錄像機上的這些功能按鈕上的圖形特點。根據生活經驗來找,利用類比的方法來學習)
(3) 請這位學生試錄音,并當場播放所錄內容。(學生會發現聲音根本沒錄上)
(4) 師:為什么沒有錄上啊?大家想想看!(請幾位同學說說他的想法)
(5) 師總結、指出:在用電腦中的錄音機進行錄音時,要先對“音頻屬性”進行正確設置,才能錄音,否則就會出現剛才的情況(錄不上)。這個設置工作,有點繁瑣但不難掌握,只要你跟著老師一起做,就可以設置成功。
設計意圖:由實際問題引發思考,而后獲知解決方案,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記憶深刻,利于后續設置方法的學習和掌握。
(6) 教師示范“設置音頻屬性”的操作步驟,請學生跟隨教師一同進行設置。設置完成后,再請同學們跟隨老師一起檢查相關設置,并說明“錄音機”能夠錄音的設備狀態(錄音機窗口中的綠線若有波形變化,說明可以錄音;而若是一條直線,則不能錄音)。
(7) 分層練習:請學生試試自己的電腦是否可以錄音。如果可以的就進行試錄;不能錄的,請老師、同學幫忙將音頻屬性設置好。(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輔導,重點輔導沒有設置好的學生)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兩次示范,學生的互學和教師輔導來突破教學難點,將錄音前的準備工作做好。
2、用錄音機錄音
(1)請剛才那位“故事大王”來重新講述童話故事,另一位同學擔任錄音師進行錄音。(由于該故事較長,錄音時間超出60秒,錄音時學生會發現錄音在60秒之內有效)
(2) 師演示延長錄音時間的方法,提示學生如果錄制的聲音不滿意,可以利用“文件”菜單中的“新建”來重新錄制。(選“新建”后,彈出的對話框選擇“否”)
設計意圖:演示可以直觀地反映教學內容,讓學生扎實掌握學習的重點內容;適當地給學生補充相應的課外知識,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
(3) 學生活動1:全體學生2人一組進行錄音練習,錄音內容《獅子和螞蟻》,也可試試菜單中的效果(變速、回音、反向、音量變化)。
3、用錄音機給錄制好的聲音加上效果
(1)師:為了使角色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富于個性,需要對聲音進行效果上的處理。(展示教師的范例,讓學生感受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對信息表達的幫助)
(2)師帶領學生閱讀“幫助”,演示變速效果的處理方法,教會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看“幫助”,用對比法學習其它效果)。
(3)將全班分為四大組,每組分別指定完成一種不同的效果,其它效果為選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