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上) 4.2 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們是按照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過程以及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思維過程,層層遞進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形成完善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知識體系。
本著“在生活中學習化學,將化學應用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我們用蠟燭燃燒、鎂條燃燒前后質量變化情況,看似物質消失了為切入點,引出物質的質量哪兒去了,即本節課的研究內容。通過課后練習體現了把所學的化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的理念。如:“郵寄廣告:水可以變成汽油、柴油,經濟收入驚人,技術轉讓,請有識之士加盟?”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啟發性學習的方式,以問題教學為中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力求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既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更關注學生的興趣激發,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形成。
該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所引用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都能充分的利用。在整節課中,學生都在積極地參與,因為我認為不僅學生動手操作是新課程的理念,而且學生不斷的動腦思考更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在活動與探究中,引導學生認真完成實驗和做好結果記錄,對實驗現象進行思考、分析和歸納,并與同學、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得出結論。這些實踐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獲得知識技能,也培養了學生認真扎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索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