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與概率》教案(通用3篇)
《統計與概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活動,體現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在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
重點難點:
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準備:
投影片。
復習過程:
一、回顧與交流
1、收集數據,統計表。
師:我們班要和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學介紹哪些情況呢?
學生可能回答
① 姓名、性別。
② 身高、體重。
③ 興趣愛好。
。1)調查表。
為了清楚地記錄你的情況,同學們設計了一種個人情況調查表。
姓名 性別
身高/cm 體重/kg
最喜歡的學科 最喜歡的運動項目
最喜歡的圖書 長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 特長
、 填一填。
、 用語言描述清楚還是表格記錄清楚?
。2)統計表。
為了幫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數據,同學們又設計了一種統計表。
你認為用統計表記錄數據有什么好處?你對統計表還知道哪些知識,與同學進行交流。
2、統計圖。
(1)你學過幾種統計圖?分別叫做什么統計圖?各有什么特征?
、 條形統計圖。
特征:清楚表示出各科數量的多少。
② 折線統計圖。
特征:清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凵刃谓y計圖。
特征:清楚表示各種數量的占有率。
(2)教學例題。
、僬J真觀察例題中的圖表。
、谥赋龈鹘y計圖的名稱。
、蹚膱D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從扇形統計圖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率;
從條形統計圖看出,男、女生分別喜歡運動項目的人數。
3、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1)什么是平均數?什么是中位數?什么是眾數?
。2)出示例題。
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人數 1 3 5 10 12 6 3
體重/kg 30 33 36 39 42 45 48
人數 2 4 5 12 10 4 3
、僭谏厦鎯山M數據中,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各是多少?如果在全班學生中任意抽取一人,體重在36千克及以下可能性大還是39千克及以上可能性大?
a.找出中位數和眾數。
b.計算平均數。
、诓挥糜嬎,你能發現上面兩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說一說各自的思維過程和結果。
、勰阏J為用什么數表示上面兩組數據的一般水平比較合適?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二、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4題。
《統計與概率》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P112-113練習二十二1~7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統計與概率的相關知識。
2. 能解決統計與概率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3.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重點、難點:
1.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2.靈活應用統計與概率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自主檢測題等。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
1.回顧統計與概率的相關知識。
組織學生簡單回憶,說一說:
本單元學習了統計圖,統計表;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以及游戲公平,可能性等概率問題。
2.揭示課題。
師: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對本部分知識進行練習。
板書課題:統計與概率練習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一)基本練習。
1.
(1)該公司去年全年的銷售情況如何?
(2)該公司的發展前景怎樣?
(3)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俳M織學生獨立解答.
、趨R報訂正,說解題思路。
教師引導學生從圖中的變化趨勢上來分析問題,從而得出結論:該公司去年總體經營情況很好,產量和銷量不斷增長,第四季度增長幅度較快,而且出現了銷量大于產量的良好勢頭。由此可以作出預測:該公司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將有良好的發展。
2.
①組織學生獨立解答.
、趨R報訂正,說解題思路
教師注意提醒學生考慮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幾率的多少。
(二)綜合練習。
①組織學生獨立解答第一小題。
②小組交流討論,解答第二小題。
師根據學生的匯報,讓學生明確在研究一組數據的分布情況時,用平均數、中位數或眾數作為數據的代表都是可以的。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用平均數作為數據代表的時候較多,它與這組數據中的每個數據都有關系,但它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所以為了減少這種影響,在評分時就采取去掉一個分和一個最低分,再計算平均數,這樣做是合理的。
①組織學生獨立思考。
、谛〗M交流討論,匯報結果。
本題是有關眾數的應用的練習。從進貨和銷售數量的差來看,尺碼是35、37、39三種型號的鞋進貨有些多了,下一次進貨時可考慮適當降低數量;但從銷量來看,37碼的鞋仍然排名第一,36和38碼的列第二、三名,所以每種型號的鞋的進貨量的比例總體上不會有大的變化。研究一組數據的頻數大小分布情況時,應用了眾數的知識。
(三)提高練習。
、俳M織學生獨立思考。
②小組交流討論,匯報結果。
六(2)班同學的血型情況如圖,
(1)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該班有50人,各種血型有多少人?
本題是有關可能性的習題,對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預測。從兩隊的歷史戰績來看,各是兩勝一平兩負,不相上下;從這一點來判斷,兩隊獲勝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但是,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在離比賽日最近的兩場比賽中均是乙隊獲勝,說明最近乙隊的狀態好于甲隊,由此可以預測:乙隊獲勝的可能性稍大一些。這種判斷也有一定道理。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自主檢測
1.填空:
(1)人們對收集的統計數據經過分析整理后可以制成( )還可以制成( )
(2)( )統計圖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總數之間的關系。
(3)( )統計圖既能表示出數量的多少,又能反映出數量變化情況
2.選擇:
(1)評價一個班整體學習成績情況,看( )比較合適?
A.平均數 B.中位數 C.眾數
(2)為了清楚地表示出20xx年各月平均氣溫變化情況,應繪制( )。
A.條形 B.折線 C.扇形
3.做一做:
有A—J 10張字母卡片,小明翻字母卡片,小紅猜小明的字母卡片,如果小紅猜對,小紅獲勝,如果小紅猜錯了,小明獲勝。
(1)你認為這個游戲規則對雙方公平嗎?對誰有利?
(2)請設計一個雙方公平的游戲規則。
四、課堂總結
1.教師評價:通過本節課的練習大都分同學掌握較好,值得表揚。
2.學生談收獲:通過本節課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統計與概率練習
統計表
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統計量: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可能性:等可能;公平;
作業設計
基礎:
1.簡單的統計圖有( )統計圖、( )統計圖和( )統計圖。
2.( )統計圖是用長短不同、寬窄一致的直條表示數量,從圖上很容易看出( )。
3. 4、7.7、8.4、6.3、7.0、6.4、7.0、8.6、9.1這組數據的眾數是( ),中位數是( ),平均數是( )。
4.在一組數據中,( )只有一個, 有時( )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 )。(填眾數或中位數)
《統計與概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活動,體現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在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準備怎樣向他們介紹我們班的情況呢?
(1)列出幾個你想調查的問題,全班交流后,選擇3個問題開展調查。
(2)你需要收集哪些數據?與同伴交流收集數據的方法。
。3)實際開展調查,把數據記錄下來,并進行整理。
。4)分析上面的數據,,你能夠得到到哪些信息?
【設計意圖】教師注重在以下方面引導:第一,調查問題的提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調查他們在以下比較感興趣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提出的問題的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沒有采納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第二,組織討論需要收集那些數據以及收集數據的方法。第三,組織小組有效的開展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活動。統計活動往往需要小組合作進行,教師應引導學生討論小組如何分工、如何實施調查和記錄數據、如何整理數據等。第四,組織學生對數據進行比較充分的討論。第五,引導學生回顧統計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統計活動中我們一般經歷“提出問題——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做出決策”的過程。
二、收集在生活中應用統計的例子,并說說這些例子中的數據報告訴人們哪些信息?
例如,調查我們班級近視情況,這個統計活動既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統計觀念,也可以引導學生探討近視的原因,改善不良習慣。
也可以選擇班級同學的身高、體重、姓氏、喜歡的顏色等開展統計調查。
【設計意圖】重點讓學生體會本次統計數據給我們帶來的信息,從而引導做出相應的決策。
三、教師空間(針對班級情況適當補充)
作業設計:教師可以組織一次班會活動,目的是增進同學之間的互相了解和交流。首先讓學生們自己選題,希望了解哪些信息:“同學們每天怎么來上學?”; “同學們喜歡讀哪類圖書?”;“同學們的愛好是什么?”;“我們最喜愛的運動是什么?”;“我們最喜愛的動物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們分組去調查收集數據,用表格歸納整理,并且制成統計圖。
【評析】知識源于生活,同時又能改善生活。內容設計結合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可以說“統計與概率”的教學過程就是學生親近生活的過程。這樣大大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同學們深深體會到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統計的知識來解決,而且大家在合作的過程中并不感到有什么太大的困難,這樣的問題就比較切合學生的知識水平,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了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困惑】教師在統計與概率教學中課堂活動難以組織。
統計教學中課堂活動一般是收集小組學生的相關數據、“正”字統計法、填統計表、繪制各種統計圖等活動。可是這些活動占用時間太多,組織太多的活動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概率游戲環節太多,但無非是擲硬幣、摸彩球、玩轉盤這些活動,雖然在教學要求的層次上和類型上有所不同,但活動的本質是相同的。這些活動難以控制,因此教學概率比統計難度更大。 “統計與概率”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活動非常困難,一旦進行課堂活動,幾乎需要對每個學生進行指導,時間都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