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的小鳥》教案(精選4篇)
《陽臺上的小鳥》教案 篇1
陽臺上的小鳥
課型:講讀課
教學要求:
1.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認識13個生字和3個偏旁,并書寫9個生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我”對小鳥的愛心。
4.育學生要向文中的“我”學習,用愛心去保護動物。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體會“我”對小鳥的愛心。
3.正確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
教學方法:
游戲法、講讀法、情境法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大家喜歡小鳥嗎?如果有一只小鳥飛到你家的陽臺上,你會怎么做?
二、認識生字,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多讀幾遍。
3、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陽臺 雨絲 停在 身上 羽毛 濕漉漉
外面 拉住 指了指 拍了拍 朝著 向著
4.生再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個字音。
三、圖文結合,讀懂課文。
1、文中哪一段寫了小鳥來到我家陽臺上?
2、指名讀第一段。
3、出示圖一:觀察小鳥的表現,引導想象:你知道小鳥為什么會停在陽臺上?
4、引讀第二段,啟發體會。指導朗讀。
5、正在這時候媽媽來了,她要干什么?
6、自由讀第三段,理解“忽然、晾著”
7、我是怎么說,怎么做的?默讀第四段。引導體會:“連忙拉住”“輕聲說”
8、聽了我的話,媽媽有什么表現?
9、從文中“我”的表現,你感受到什么?
(1)指名發言。(2)教師小結。
10、小鳥感受到“我”對他的關愛嗎?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1)學生讀。
(2)想象:你知道小鳥想對我說什么嗎?
(3)小鳥可以回家了,我是怎樣與他告別的?
(4)指名反饋,齊讀最后一句。
四、總結全文。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鞏固全文,體會朗讀。
1、分段開火車讀課文。
2、討論:你喜歡課文中的小朋友嗎?為什么?
3、教師小結。
二、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1、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2、開火車進行擴詞。
3、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
4、出示詞語花籃
(1)指名讀,齊讀。
(2)你還喜歡課文里的哪些詞語,說一說,再抄到“花籃”中。
(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
三、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
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
(1)獨體字:身 向 衣
(2)左右結構:陽 媽 外
(3)上下結構:臺 家 外
3、學生書空。
4、教師板演示范。
5、學生仿寫。
6、教師巡視指導。
四、書寫展示、評議。
板書設計:
6 陽臺上的小鳥
小鳥:迷了路
我:悄悄地瞧
連忙 輕聲
高興地說
《陽臺上的小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認識“臺、絲、停、身、濕、羽、悄、啊、連、拉、指、拍、朝”13個生字;會寫“衣、身、陽、媽、臺、要、笑”7個字,學習2個新部首:“雙耳”、“女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體會我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摯情感,學會關心弱小。
二、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自主的讀書活動中,學會表述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抒發自己的情感與思想。
三、情感與態度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教育學生關心弱小、關愛動物、熱愛自然。
教學過程:
一、初讀:激活經驗,感知文本——明“空白”
師:孩子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瞧這只小鳥在藍天的懷抱里自由自在飛翔,它多開心呀!它飛呀飛,飛到你的桌子上,你會怎么做呢?
生:我會用手來摸摸它。
師: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生:我會把它捉住,關進我家的鳥籠里。
師:那鳥媽媽該多著急呀!這樣做好嗎?
師:老師很高興有這么多的同學喜歡小鳥,都愿意和它交朋友。
師:春天的臉說變就變。轟隆隆,突然下起了雨,小鳥趕快飛到一個小朋友家的陽臺上躲雨。這個小朋友會怎么做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揭示課題《陽臺上的小鳥》生齊讀課題)
師:請大家輕聲地讀一遍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寶寶拼一拼。并用筆圈出生字新詞。 (學生自讀自畫,教師巡視指導)
師:(卡片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小鳥送給你們的禮物,你們想要嗎?認真的孩子都能得到,看誰能正確讀好它們。同桌同學互相拼讀,并說說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學生興趣很高,先同桌互相合作自學字詞。老師再結合圖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的方法大面積檢查自學情況)
師:你們想知道這個小朋友會怎么做嗎?來,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 (教師范讀后,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讀書。)
師:你能告訴大家,你都讀懂了什么?
生:那只小鳥好可憐,它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生:這個小朋友怕媽媽嚇著小鳥,不讓媽媽去陽臺。
生:下雨了,鳥媽媽找不到小鳥,肯定會很著急。
生:媽媽笑著點了點頭,是在表揚她孩子。
師:同學們真棒,才讀兩遍課文,就讀懂了這么多,有的同學還能想象地說出課文中沒寫到的內容呢。
二、研讀:放飛想象,體驗文本——補“空白”
師:(圖片展示)看,這只小鳥正用尖尖的小嘴,啄著身上濕漉漉的羽毛。(相機理解“濕漉漉”的意思)如果你看到了,你會對小鳥說些什么?(第一次“補白”)
生:小鳥,你是不是找不到媽媽,回不了家呀?
生:小鳥,你別急,來我房間歇歇吧,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生:小鳥,你身上都濕了,讓我幫你擦一擦,不然會感冒的。
師:大家都是有愛心的好孩子,都想辦法去安慰和幫助這只可憐的小鳥。
師:文中的小朋友跟你們一樣在關心小鳥,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生(讀):啊,可憐的小鳥!它是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師:你們同情這只小鳥,老師聽出來了。
師:文中的小朋友為什么躲在一旁悄悄地看著它?
生:因為小鳥膽字小,怕陌生人。
師:是呀,小鳥都有點兒害怕著急了。如果這時躲雨的小鳥發現有人在看它,它會怎么想、怎么做的?(第二次“補白”)
生:小鳥會想:他是不是想把我趕走,不讓我躲雨呀?
生:他是不是想捉我呀?我得馬上飛走。
師: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讀讀課文。 (指名讀小朋友說的話,一位學生聲音響亮地讀。)
生(讀):媽媽,小鳥在躲雨,別嚇著它。
師:小鳥聽見了,肯定被嚇走了。
生:哈哈,因為他讀得太大聲了。
師:對,那你覺得應該怎么讀?你能來試試嗎?
生:輕輕地,小聲地讀。 (學生自由練讀后,又指名讀。個個讀得很有感情。)
師:老師聽出了你們怕驚動小鳥,如果能加上些動作就更好了。到書中找找表示小朋友的動作的詞。
生:拉、指、說。 (學生表演讀)
師:媽媽為什么笑著點了點頭?
生:媽媽看到我對小鳥這么有愛心,心里很高興。
生:媽媽在表揚我做對了。
師:可愛的小鳥好象聽見了他們所說的話,這時,雨停了——
生(讀):我看見小鳥拍了拍翅膀,朝我歡快地叫了幾聲,“噌”地一下飛走了。
師:小鳥朝“我”歡快地叫了幾聲,好象在對“我”說些什么?(第三次“補白”)
生:謝謝你讓我在你的陽臺上躲雨,再見!
生:你沒有欺負我小,而是很小心愛護我,你是一個善良的、有愛心的好孩子!
師:這時小鳥的心情怎么樣?
生:太高興了,因為它可以回家了!
師:來,把高興勁兒讀出來吧!
(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很投入)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文中的小朋友說什么呢?你喜歡他嗎?
生:我會對文中的小朋友說:你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好孩子,我要向你學習。
生:以后我也會向你一樣愛護小鳥,跟它們交朋友。 „„
師:是啊,有了大家的關愛,鳥兒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生活得多快樂。
三、賞讀:升華情感,豐滿文本——無“空白”
師: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樣,常常把愛給那些需要幫助的、比我們弱小的朋友。讓我們在動聽的鳥叫聲中再讀一讀這篇課文。(自由讀全文后,再賽讀)
板書設計:
陽臺上的小鳥
小鳥 迷了路(可憐)
愛
悄悄地瞧
我:連忙拉住媽媽 輕聲說
高興地說
《陽臺上的小鳥》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學習2個新部首。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體會“我 ”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勢情感,學會關心弱小。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是怎樣關心小鳥的。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是怎樣關心小鳥的。
課型:
新授課
教法:
談話、講授、合作交流
教具:
小鳥標本、小黑板、掛圖。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鳥標本)同學們,請看老師手上的是什么動物?(小鳥)今天,小鳥很開心,它飛呀飛,來到了你的桌上,你會怎樣做呢?(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表揚關心小鳥的孩子是好孩子。)
2、小鳥飛呀飛,飛到一個小朋友家的陽臺上下班。這個小朋友會不會像我們班的小朋友一樣關心愛護他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3. 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 自由朗讀課文,用筆標出生字,把難讀的生字多拼讀幾遍。
2. 聽老師范讀,注意聽清楚自己不會讀的生字詞
3. 出示生字、生詞 片認讀,再去掉拼音認讀。
4. 再自由朗讀,要求讀正確、流利。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1. 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2.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寫了什么?結合圖理解。
3. 我看到濕漉漉的小鳥,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小組合作學習2----5段。并討論。
4. 交流匯報。
。1)“我看到的小鳥想到它很可憐,同情小鳥。讓學生找出句子。
。2)我看到小鳥,阻止媽媽到陽臺收衣服。找出動作的詞,指導學生讀出感嘆的語氣。體會我內心充滿同情、關愛的情感。
。3)朗讀課文,有愛心的小朋友站起來。有感情的朗讀。
四、總結全文,拓展思維
1. 學習本篇課文,你喜歡課文的小朋友嗎?你喜歡他嗎?請你用詞贊美他。
2. 我們班的小朋友想得到贊揚嗎?說說你是怎樣愛護小動物的。
小結:
本篇課文寫了“我”看見一只小鳥在陽臺上躲雨,便阻止媽媽到陽臺上收衣服的事。課文圖文并茂,語言親切,感情自然趨勢,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于激學生關心弱小的愿望。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了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1. 讓學生自由朗讀。
2. 指名分角色朗讀,其它同學當小老師,評評誰讀得好。
3. 讓學生分角色朗讀。
4. 小黑板出示課后練習3帶標點的句子,請學生看尊準標點,自由朗讀,讀準確的當小老師帶全班讀,并給句子加上標點。
三、小組合作,自學識字
1. 小組長帶領復習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的讀音,說說記憶生字的方法,提出難記的生字,請小老師指哪些生字最容易讀錯,并帶領大家認讀。
2. 認讀要求會寫的生字,請小老師給大家指出易錯的字,并帶領大家認讀。
3. 用生字口頭組詞。并說句子。
4. 指導書寫。
(1)認識2個新部首
(2)觀察田字格生字,指出難寫字,老師范寫。
(3)學生獨立書寫。
。4)檢查訂正,評價誰寫的好。
四、積累詞語
1. 朗讀課文,把喜歡的詞語摘下來。
2. 用本課的生字組幾個喜歡的詞語寫在詞語花藍里。
小結:你們也很會保護弱小,課文語言親切,感情自然真摯,很適合我們的小朋友。大家表現的真棒。
板書:
陽臺上的小鳥
小鳥 濕漉漉
我 別嚇著它 愛心
會寫字:衣 身 陽 要 笑 媽
后記:
1、學生體會到了 “我 ”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實情感,學會了關心弱小。并且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課文圖文并茂,語言親切,感情自然趨勢,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一節的學習,使學生地讀準字音,并各自想辦法記住字形,多數學生都能正確書寫,但是,也有個別學生在書寫“身”字時不正確。
《陽臺上的小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部首“雙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中“我”為雨中的小鳥擔心的真摯情感,學會關心弱小。
4、培養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學習部首“雙耳旁(左耳旁)、女字旁、走之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關心弱小。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你喜歡哪些小動物?為什么?
2、板書課題
陽臺上的小鳥
二、釋題
1、你知道什么是“陽臺”嗎?(板書簡筆畫)
2、認識“陽、臺”兩字。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學生互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3、同桌相互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4、指名分段讀文,相機指導。
四、細讀熟思,深入領悟
。ㄒ唬┲笇W習第一自然段
1、邊讀邊數: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再讀細思:小鳥是什么樣子的?
3、三讀激情
。1)小鳥為什么會來到“我”家的陽臺上?
。2)你看到這幅場景,心中會怎么想?
。ǘ┲笇W習第二自然段
1、讀文及己
(1)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
。2)“我”為什么“悄悄地看著它”?
2、再讀細品。
。ㄈ┲笇W習第三、四自然段
1、“媽媽”要去陽臺上干什么?
2、“我”為什么要拉住“媽媽”?你還能從哪些詞語看出“我”關心小鳥?
3、你喜歡文章中的小朋友嗎?為什么?
。ㄋ模┳詫W第五自然段
先讀后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五、重讀課文,重新感悟
六、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七、指導書寫生字
先自己觀察,再和同桌交流:每個生字怎樣寫才好看?
八、練習
讀一讀,再給句子加上標點。
(課后第三題)
板書設計:
陽臺上的小鳥“我”
濕漉漉的(迷了路)可憐(有同情心)
別嚇著它(關心弱。
歡快地叫
和諧,需要心與心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