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精選21篇)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本文課題雖為“春天的雨點”,但內容并非春雨,而是借春雨向我們講述了一件發生在春天里的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達麗瑪在上課時沒有專心聽講,放學后,烏罕娜老師不顧疲勞認真地給她補課,并冒雨將達麗瑪送回家。達麗瑪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不僅認真聽講,而且在第二天早晨還為老師送去了雨傘。
教學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學習達麗瑪知錯就改的勇敢精神,以及老師真摯的愛,激發他們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師生之間真摯的情感。
2、在朗讀、討論、感悟中理解課題“春天的雨點”的含義。
3、抓住第1和第20自然段體會達麗瑪的變化,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討論、感悟,體會課文最后一段的深刻含義,懂得“春天的雨點”指的是師生之間細膩、真摯的情誼,并引導學生感受、表達這情意。還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談一談老師對學生的關愛。
教學準備:
學生讀一讀課文,認一認生字。
教學時間:
2課時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教學內容:
熟讀課文,15個生字。體會老師對學生的愛
學習過程:
。ㄒ唬⿲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再這如油般貴重的雨滴下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1、師:同學們昨天都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你了解了哪些詞語?
2、檢查生字的讀音(小黑板出示)
特別提出多音字:蒙、調(通過組詞來掌握)
3、找同學讀課文(每人一段)
[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能力。
2、一步鞏固生字
。ǘ⿲W習課文
1、教師幫助學生總體感知課文脈絡,滲透學習方法和寫作方法。
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時間)
有哪幾個時間?(上課、補課、回家、第二天)
分別在什么地點?(課堂、辦公室、路上、師門前)
2、學習1-3自然段(課堂上的故事)
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課堂上的故事?(學生舉手表示)
(1)請同學自讀1-5自然段提出問題。
初讀課文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將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因勢而問
。2)請同學們帶著以下幾個問題自學課文:
[培養自學探究能力。引導學生體會出老師的認真負責和對學生的愛]
3、自學4-6自然段
。1)朗讀課文第4-6自然段。說說達麗瑪為什么有了這樣的變化?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的感受表達清楚,從而體會深厚、真摯的師生情。
[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同時在尋找答案的同時,學生必然反復讀、快速讀課文,初步鍛煉他們的略讀能力。]
(三)有感情朗讀全文。
回到整體,再次品味。
板書設計:
春天的雨點
上課 補課 放學 第二天早晨
教室 辦公室 路上 師門前
生 達麗瑪 委屈 感動 愛
師 烏罕那 負責 認真 關愛 感動 愛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分析
《春天的雨點》是義務教材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寫人記敘文。文章記敘了烏漢娜老師為上課走神的學生達麗瑪補課并護送她回家的事,贊揚了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這位學生的祟高的職業道德。全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兩條思路寫。一為達麗瑪“走神”——“知錯后悔”——“發誓”——“專心”。二為烏漢娜老師“發現”、“補課”——“放心”——“護送”。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文章對烏漢娜老師這個主要人物,主要是通過外在行為、語言、神態的描述,她的思想認識、心理活動沒有提及。
再從整個單元來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是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閱讀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為要義,閱讀能力的核心是培養語感能力。語感能力的形成從根本上說,不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生自己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幫助,利用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習得的。所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更好的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春天的雨點》這篇課文是一篇充滿濃濃師生情的課文。“情”是課文的靈魂,如何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去感悟這種師生情呢?我想,通過創設情境,領悟課文情感是一種方法。我對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做了如下的設想。
二、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讀寫“補課、竭力”等詞語,理解“竭力、發誓”等詞語的意思。
2、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3 、能根據課后作業第3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4、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按課后習題要求一自學課文,做讀書記號,學習部分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根據問題運用讀書記號學習第一、二段。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第二課時:運用讀書記號學習第三段,深化總結這種學習方法;質疑問難,理解課文最后的點題之語。
三、教學難點:理解“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四、教學重點: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從人物的言行推斷人物的心理活動。
五、教法:創設情境,體驗感悟,遷移延伸。
六、學法:合作探究,以讀自悟。
七、教學流程:
1、 創設聲音情境,帶學生入境
。1) 播放雷雨的聲音,出示課件(老師送烏漢娜回家)
(2) 學習句子“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倚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
聲音能帶給人自由的遐想,帶給人豐富的想象力。在課前播放春雨的隆隆聲和春雨沙沙的聲音,再加上蒙古大草原的背景圖片,把學生帶入春雨綿綿的大草原。在這樣的情境下再進入課文的學習,無疑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 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1) 質疑:“草原上響起了隆隆的春雷,下起了綿綿的春雨,烏漢娜老師冒雨把達麗瑪送回家,自己卻轉身離去了……”和“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倚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這兩句話中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2) 小組研究。在這里可以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然后帶著問題學習全段,讓學生在揣摩達麗瑪內心活動的過程中,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感受達麗瑪對老師的深深敬意,感受一種濃濃的師生情。這省略號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足以讓學生通過學透整段來理解。
。3) 交流:隨機學習本段的其他句子
。4) 重點感悟最后一句話,理解它的深刻內涵。“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的心里。”
3、 創設畫面情境,以讀悟情,體驗感悟
。1) 出示畫面再現情景。
。2) 品讀!洞禾斓挠挈c》這篇課文,文句優美,字里行間體現深厚的師生情誼。課文的最后一句更是含義深刻,是文章理解的難點!墩Z文課程標準》中提到: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而朗讀則能夠以課文之情引學生入情入境。在朗讀時可以適當輔以圖象,配以音樂,讓學生在品讀中體驗感悟,效果會更好。
4、 創設生活情境,遷移延伸,情感升華
。1) 講述身邊的師生間感人的故事
。2) 給最讓你感動的老師說一句話或寫一封信(課外)。
語文教學應該是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通的一泓活水,而不是局限在狹小課堂里的死水一潭。對本課所要達成的情感目標: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僅僅靠一篇課文也是無法完全達到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適當延伸,往課前與課后延伸。在課末,教師讓學生談談發生在身邊的師生間的感人故事。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把課文的語言文字內化成了自己的語言,情感得到了升華。
整堂課主要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實現對語言文字的感悟,體驗課文所表達的情感,與作者實現情感的共鳴。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1、學會9個生字,讀寫“補課、褐力”等詞語,理解“竭力、發誓”
等詞語的意思。
2、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通過理解重點句從而理解課
3、理解“春天的雨點”的深刻含義。
4、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關心和愛護。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通過自學課文,做讀書記號,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從而理解烏漢娜的關心愛護學生的品格。
2、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3、引導學生理解課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點”的深刻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春天的雨點"。(齊讀課題)
看到《春天的雨點》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這篇課文是寫春天的雨點嗎?我預習了課文,
是寫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發生的故事,可不知為什么課題是《春天的雨點》?)
帶著大家的疑問,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春雨綿綿的春天,看看達麗瑪和老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一起討論課題《春天的雨點》是不是合適?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按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注意的生字: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分學習小組。
1、分組。
2、分工
自己把課文讀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烏漢娜老師關心學生的句子用“~~~~”劃出,告訴組內
的同學你為什么認為這是重點句,在共同討論的基礎 上,重點選擇一個重點句進行研究。
3、組內推選一個同學朗讀重點句,選一位同學做說明理由,另三位同學進行補充。
4、匯報交流(抓住重點句進行探討學習)。
例:⑴烏漢娜老師從一雙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的眼睛走了神。
①說理由。
、谡f一說怎樣理解“走神”“發現”說明了什么呢?
③從“發現”一詞可以看出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④指導朗讀。
、“烏漢娜老師讓達麗瑪坐在自己身邊,像是對著42位學生,又開始講課了。”
、僬f理由。
、谀闶菑氖裁吹胤娇闯鰹鯘h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
、劾首x指導。
、菫鯘h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我放心了……”
、僬f理由。
②從什么地方看出烏漢娜老師的疲勞?
③這兩處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芎笠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烏漢娜老師怎么想的?
⑤指導朗讀。
、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樓在身邊。在綿綿春雨中,她送孩子
回到家里,然后轉身走了。
、僬f理由。
②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壑笇Ю首x。
五、總結。
六、作業:①抄寫生字新詞
②完成課堂作業1、2、3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說說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2、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二、感悟達麗瑪的品質。
1、朗讀全文。
2、在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達麗瑪是個怎樣的孩子?”(知錯就改)
3、用“~~~”劃出最能看出達麗瑪知錯就改的句子進行研究、感悟、交 流。
例:⑴放學后,孩子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達麗瑪低著頭走進了辦公室。
① 從什么地方看出達麗瑪知錯了?
② 達麗瑪低著頭走進辦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 指導朗讀。
⑵達麗瑪望著老師親切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師講的每
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 “發誓”什么意思?
② 達麗瑪的誓言是什么?
、 你從達麗瑪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④ 說說自己在什么時候發過什么誓?
、 指導朗讀。
、撬宦牭嚼蠋熒硢〉纳ひ,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聲!
① 句式改變,給句子個說法。
② 達麗瑪只看見,沒有看見。
③ 從這句中感悟到什么?
、苤笇Ю首x。
三、領悟題意。
1、課題中“春天的雨點”在課文的結尾出現了幾次?
2、怎樣來理解“春天的雨點”?兩個“春天的雨點”有什么不同?
3、為什么說春天的雨點會落在達麗瑪的心里?
小結:在春雨無聲無息地滋潤下,萬物萌生。同樣在烏漢娜老師的關心、 愛護下,達麗瑪進
步成長進來。廣大教師正是發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精神培養著祖國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
發茁壯成長。
四、指導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五、作業:1、讀熟課文;
2、完成課堂作業4、5、6題
板書: 11、春天的雨點
達麗瑪 愛 烏漢娜老師
走神 發現
發誓 補課
專心 放心
感激 護送
知錯就改 關心愛護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悟,進一步理解課題“春天的雨點”的含義。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悟,體會師生間真摯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課題“春天的雨點”的含義。
一、看到《春天的雨點》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這篇課文是寫春天的雨點嗎?)(我預習了課文,是寫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發生的故事,可不知為什么課題是《春天的雨點》?)帶著大家的疑問,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春雨綿綿的春天,看看達麗瑪和老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一起討論課題《春天的雨點》是不是合適?
二、自讀探究。
1、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并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給文章分一下部分。(交流: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1-5;第二部分6-14;第三部分15-20;第四部分21-22。)
2、請用精練的話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組內交流)
3、集體交流:這篇文章哪一些部分最讓你感動?找出來并讀一讀,再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生:22段并說出自己感動的原因是體會到師生之間深厚的感情,此刻教師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春天的雨點”的深刻含義:真摯、淳樸、深厚的師生情就像綿綿的春雨滋潤著師生的心田,使人感到溫暖、感動,并為擁有這樣的愛感到欣慰、幸!。)此時,讓我們一起吟頌《春夜喜雨》再次體會春雨的珍貴。
三、借著達麗瑪和老師的濃濃深情,我們也談談自己和老師之間發生的故事吧!(生聯系自己談一談老師對學生的關愛。)
四、再讀課文,升華感悟。帶著我們感受的愛再讀課文中最讓你感動的那一部分,讀出濃濃的師生情誼,讀出春雨的甜美和珍貴。
五、作業超市:
1、摘抄課文中最令自己感動的語句。
2、收集有關《師生情》的故事,并講給組內同學聽。
3、給老師寫寫悄悄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本課生字,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重點:多音字的運用和易錯字的識記。
教學難點:易錯字的識記。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積累本。
一、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
二、自學本課生字。(師鼓勵大家運用多種方法識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三、啄木鳥工作室:
1、讀音易錯的字。
2、字形易錯的字。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學生對生字的記憶。
四、積累好詞、好句。
五、回顧課文:
1、春天的雨點指的是什么?
2、課文講述什么時間、什么地方的哪幾件事?誰是主要人物?(生回顧再次感悟師生之間的情誼)
六、擴展:與達麗瑪相比想想自己今后該如何努力?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5
老百曉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三、教學過程
。ㄒ唬、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ǘ、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ㄈ、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ㄋ模⿲W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ㄟ_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鯘h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鯘h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ㄋ牙蠋熤v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笔堑,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小黑板出示)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7、為什么這么激動?
8、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鞏固練習
至于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事,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現在,老師要看看大家,是否把這堂的知識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復,盡量用本課學過的詞語)。
的眼睛的眼睛的眼睛
的春雨的春雨的春雨
的面容的面容的面容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游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但是她的心卻跟著春風一起,游蕩到大草原上去了!边_麗瑪瞪大眼睛望著老師是故意裝給老師看的,為是的不讓老師發現她思想開小差。
(2)、“‘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睘趵蠋熌軓哪敲炊嗤瑢W中發現達麗瑪“走了神”,是因為她上課時特別注意達麗瑪。
。3)、“達麗瑪坐下來,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边@句話是寫達麗瑪為自己做錯了事,給老師添麻煩悔恨極了的心情。
。4)、“‘老師,下雨了!’她驚奇地說。”達麗瑪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草原上春天下雨極為罕見。
板書設計 :
11、春天的雨點
達麗瑪 烏漢娜老師
上課時 走神 發現
補課時 發誓 補課
專心 放心
護送時 感激 護送
知錯就改 關心愛護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6
《春天的雨點》這篇課文是浙教版小學第八冊第11課,內容講述了達麗瑪上課走神被烏漢娜老師發覺,烏漢娜老師留她下來補課,直到課后達麗瑪才發現外面下雨,她只注意到老師的講課和辛勞,竟然沒注意到雷聲,“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的話語感動了烏漢娜老師。最后烏漢娜老師用蒙古袍把達麗瑪送回家,達麗瑪倚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遠去的背影。課文用“春天的雨點”比喻老師對學生的這種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
自己在朗讀課文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課文中三次有味道的“望著”。
“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但是她的心卻跟春風一起,游蕩到大草原上去了。”
開始補課了,“達麗瑪望著老師親切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倚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
依據這三個“望著”,我采取了一個三望三想的設計。當時設計時只列出了幾條框架,大都屬于課堂生成,F在只能根據課堂實錄回憶并做一些記錄。
在初讀感知課文以后,提綱挈領地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寫了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的什么事情。然后就說課文中三次提到達麗瑪望著老師,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這三次望著有什么不同。心里有在想些什么?
學生自由讀三個句子。
一望一想
師:我們逐個來說說。先說說第一個“望著”,達麗瑪和同學們一樣望著老師,聽著老師講課,可是心——讀句子。
師:這個“望著”,是怎樣的望著?
生:這是傻傻的望著。
師:怎么這么說?
生:她眼睛望著老師,可心卻想到別的地方去了。
師:她的心想到哪里去了?
生:大草原。
。ǔ鍪敬蟛菰系囊唤M生活工作圖)簡單介紹大草原人民的生活。
師:你認為達麗瑪的心都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自己騎在馬兒在草原上奔馳
生:想到自己領著牧羊犬去追趕潔白的小羊群
生:想著自己與小羊羔親熱的情景
……
師:用課文里的一個詞說,這就是——
生:游蕩。
師:什么是游蕩?
生:一會兒想想這,一會兒想想那
師:心在游蕩,眼睛卻望著老師,這個望著,眼神一定是——(傻傻的,呆呆的,呆滯的),細心的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的這個眼神。你可以看出烏漢娜老師怎樣?
生:她很了解學生,從眼睛里就知道學生心里想什么。
生:她很關心學生。(怎么看出來)達麗瑪心想到別的地方去了,烏漢娜老師怕她沒學好,還要為她補課。
生:烏漢娜老師的眼睛很厲害,能從42雙眼睛了看出達麗瑪的眼神不同。
師:達麗瑪這樣呆呆的眼神,就是——(走神)。
二望二想
師:第二次,老師開始為達麗瑪補課,達麗瑪又望著老師,這一“望著”與第一次的“望著”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望著是走了神,心跑到大草原上去游蕩,第二次望著老師,卻是在專心的聽課。(你把它讀出來。)生讀
師:這一回的望著,她的心里在想什么?
生:(讀)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師:這寫出了她的決心。她決心要(悔改),決心要(認真聽講),她做到了嗎?讀讀課文,你從哪里讀懂她專心聽講了?
。ㄉx)
生: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師:“印”在心里,什么是“印”。
生:刻、記
師:是深深地刻,牢牢地記。還從哪里讀懂她的專心聽講,不讓心跑到大草原,把老師的話深深地刻下,牢牢地記住?
生:外面下雷雨了,她都不知道。
生:是的外面雷聲那么大,她卻沒聽見。
(播放轟隆隆的雷聲)
師:就是這樣的震耳欲聾的雷聲,達麗瑪卻一點也沒發覺。她能聽到的只有(老師沙啞的聲音),能看到的只有(老師發干的嘴唇),能想到的只有……
生:老師教給的知識
生:老師太辛苦,為同學們上課,現在又要為我補課
生:我應該認真學習,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
生:我一定不讓心跑到大草原上,我一定要學好知識
……
師:多好的孩子啊,她都懂了,都知道了,她更感動了。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生讀)
師:又是一個多么辛勞的老師,為了同學們上課,現在又在為達麗瑪補課,上的喉嚨都(沙啞了),嘴唇都(干了),可是聽到達麗瑪的這一句話,她比喝了一杯濃濃的茶還甜,她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學習兩個省略號。在學習第二個時,“我放心了”,我放心什么了?
生:達麗瑪可以學的很好了 達麗瑪很懂事了 ……
回到板書,這又是一次望著老師,心里想的卻是老師的辛勞
三望三想
放學后, 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摟在身邊,把她送回了家。
師:從這個“摟”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烏漢娜老師很關心自己學生
生:烏漢娜老師非常疼愛自己的學生,怕她被雨淋了感冒了
生:烏漢娜老師像母親一樣愛自己的學生
生:烏漢娜老師怕達麗瑪回家晚了,家人會罵,把她送回家里面
……
師:是啊。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感動的老師,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倚在門前,又一次深情地望著老師。這一望著,又有何不同?
生:這次是感激的望著。烏漢娜老師不但沒有批評她,還為她補課,把她送回家,實在讓達麗瑪非常感動
生:這次是感激的望著。烏漢娜老師對達麗瑪太好了,用蒙古袍為她擋雨,自己卻淋濕了,而且她還要一個人淋著雨回家
生:我也認為這次是感動的望著。烏漢娜老師太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了,就像是學生的媽媽一樣
……
師:這一望是深情的望,這一望是感激的望,達麗瑪此時此刻,“倚在門前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無數想說的話都蘊涵在這個省略號里面。(板書)
用這段結尾,點化主題,把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比做“春天的雨點”。
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了達麗瑪的心里。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春天的雨點》是義務教材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寫人記敘文。文章記敘了烏漢娜老師為上課走神的學生達麗瑪補課并護送她回家的事,贊揚了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這位學生的祟高的職業道德。全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兩條思路寫。一為達麗瑪“走神”——“知錯后悔”——“發誓”——“專心”。二為烏漢娜老師“發現”—— “ 補課”——“放心”——“護送”。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文章對烏漢娜老師這個主要人物,主要是通過外在行為、語言、神態的描述,她的思想認識、心理活動沒有提及。要讓學生感受烏漢娜老師的優秀品質有一定難度,在教學時,只能根據描寫烏漢娜老師的己知句子,去推測、體會老師對學生的愛。
再從整個單元來看,運用讀書記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是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洞禾斓挠挈c》是本單元的第2篇文章,還應進一步落實這一訓練點;诮滩牡奶攸c和單元閱讀訓練重點,本文的重點應是運用讀書記號抓住描述烏漢娜老師的有關句子來了解烏漢娜老師的內心世界,感受教師的優秀品質,并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同時,文中對達麗瑪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的描述也不容忽視。達麗瑪從走神一專心致志聽講這一變化的過程恰恰具體地反映了漢娜老師付出的愛產生的巨大作用。文章的難點是課文結尾部分的理解。它以散文的筆調,以象征、比喻的手法點出主題、總結全文,含義深刻,在教學時可把第三大段作為突破口,設計訓練,發展思維,陶冶情感。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學生知識水平,我將分2課時進行教學,并分別制訂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第1課時:(1)學會12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2)能按教師的提示給課文分段。(3)讀通課文,了解文章大意。(4)通過研讀描寫烏漢娜老師的重點句子,體會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崇高的職業道德。
第2課時:(1)能劃出描寫達麗瑪言行的句子。(2)通過研讀描寫達麗瑪的重點句子,體會達麗瑪知錯就改的品格并理解達麗瑪從走神一專心致志聽講這一變化的過程恰恰具體地反映了漢娜老師付出的愛產生的巨大作用。(3)能說出文中兩處省略號的作用。(4)理解第3段中“春天的雨點”的雙重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子以及烏漢娜老師和達麗瑪的對話,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下面我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 運用讀書記號劃出描寫烏漢娜老師的句子,感受她對學生的愛。教學難點 :學生掌握知識(領悟崇高師德)的過程。教法:指導學生運用讀書記號找出重點句子。學法:嘗試運用數學論證法分析重點句子。
教學流程
一、情境法導課
上課依始,我播放了自己制作的flash影片《蘭色的蒙古草原》 ,把學生帶入了課文意境。這篇文章的題材切近學生的實際,有極大一部分學生有過達麗瑪一樣的經歷。因此課伊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春天的雨點》。哪些同學有過達麗瑪類似的情況?下面我們把自己當作達麗瑪來學習課文。”這樣導課,可以喚起學生的回憶,引起學生對文章人物的關注,使他們進入最佳的情緒狀態。
小結課文后,我指出:像烏漢娜一樣的老師,在我們祖國是數不勝數,也包括今天在座的聽課老師。讓我們一起歌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以表達我們的尊師之情吧。úシ乓魳罚
二、目標導向
向學生交待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可以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實施目標
這一環節是影響目標達成度的關鍵,我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準備分三步進行教學。
1、學習生字詞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分組學習讓學生劃出最能表現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并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
3,嘗試用數學“論證法”的方式進行交流。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8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春天的雨點》是浙江省小學義務教材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寫人記敘文。文章記敘了烏漢娜老師為上課走神的學生達麗瑪補課并護送她回家的事,贊揚了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這位學生的崇高的職業道德。
2、教材特點
全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兩條思路寫。一為達麗瑪“走神→“知錯后悔”→“發誓”→“專心”。二為烏漢娜老師“發現”→“補課”→“放心”→“護送”。兩者之間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文章對烏漢娜老師這個主要人物,主要通過外在行為、語言、神態來描述,很少提及她的心理活動、思想認識。要讓學生感受到烏漢娜老師的優秀品質有一定難度,需作推測和想象,才能體會老師對學生的愛。
3、重難點分析
本單元訓練重點是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本課中將繼續進行訓練。課文中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崇高精神是本課的中心,故本文的重點是抓住描述烏漢娜老師的有關句子來了解烏漢娜老師的內心世界,感受老師的優秀品質。同時,文中對達麗瑪的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的描述也不容忽視。達麗瑪從走神——專心致志聽講這一變化的過程,恰恰具體地反映了烏漢娜老師付出的愛產生的巨大作用。文章的難點是課文結尾部分的理解。它以散文的筆調,以象征、比喻的手法點出主題,總結全文,含義深刻。
二、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理解重點句的意思,掌握省略號的不同用法。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的點睛之語。
四、教法、學法
教法:以讀代講、讀寫結合等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中來,把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中。
學法: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積極主動探求新知,在自學的基礎上能質疑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自身的語言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五、教學設計
《春天的雨點》是一篇歌頌老師的文章。語言樸實清新,但人物形象相當豐滿。要讓四年級學生在這些看似尋常的事件中體會到老師的關心愛護,需要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仔細品味,體會含義。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可以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落的基礎上,從課題入手,直奔重點。下面是我的教學設計:
(一)從課題入手,直奔重點句。
讀課題后,要求學生快速找到課題所在的句子。出示重點句:“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圍繞重點句分兩步走:1、讓學生質疑。通過質疑理解“萌發”、“生機勃勃”的意思,讀懂第一個春天的雨點指春雨。2、設疑:為什么說“春天的雨點仿佛落在達麗瑪的心里”?這春天的雨點指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全文,引起懸念。
。ǘ┳ブ攸c詞句,學習一、二自然段。
教師投影出示自學要求:1、找出最能表現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并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2、達麗瑪當時是什么表現?她會怎么想?用做好讀書記號。交流第一個問題時,應抓住“發現”這個詞語,能從42雙眼睛里發現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可以看出老師眼睛的敏銳和對學生的關切。讓學生通過讀、劃、想、議,學會怎樣質疑,為下文的學習作好輔墊。這個環節是“扶”的過程。
。ㄈ├^續質疑,學習三、四自然段。
讓學生先默讀課文,了解烏漢娜老師是如何給達麗瑪補課的,再讓學生模仿上述的學法質疑問難,并用——?做好讀書記號。教師用投影出示自學要求:1、用“——”劃出最能表現烏漢娜教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并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2、達麗瑪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學生帶著問題繼續讀、劃、想、議。
交流第2個問題時,插進有感情朗讀訓練,從達麗瑪“發誓”及動詞“印”讓學生懂得烏漢娜老師的行為已經深深感動了達麗瑪,她決心要專心致志地聽課。接著,讓學生繼續尋找還從哪里看出達麗瑪學習專心呢?從達麗瑪的行動上。但課文沒有正面描述達麗瑪是怎么做的,而是通過師生對話表現出來的。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針對“是的,她只聽到……哪注意到閃電、雷聲?”投影出示填空:“是的,她只聽到,沒聽到,只看到,沒看到。”針對師生對話,進行有層次的練讀,通過“驚奇、激動”等詞的品味,讓學生知道烏漢娜為了達麗瑪的進步激動不已,她覺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收效,從而感到老師對學生的愛。
。ㄋ模﹫D文結合,學習第五自然段。
讓學生看圖學文,自學第三大段。讀烏漢娜老師護送學生回家的句子,抓住動詞,體會慈母般的愛。重點解決省略號的作用和重點句的含義。在這里可安排讓學生練筆:望著老師遠去的背影,達麗瑪會想(說)些什么?此處訓練,不僅使學生對烏老師冒雨護送學生回家的精神由衷感動,認識到要專心學習,掌握本領才是報答老師的最好方式,而且讀寫結合,實施了有效的訓練。
接著,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齊讀重點句,討論:春天的雨點指什么?草原上勃勃生機又象征什么?投影出示填空進行小結:春天的雨點比喻(老師對學生的愛),達麗瑪在愛的滋潤下,像草原上的春草一般(茁壯成長)。
(五)總結全文。
聯系實際,讓學生說說你有沒有像達麗瑪這樣的經歷,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點滴體會寫下來,做好讀書筆記。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9
《春天的雨點》一文是借春雨向我們講述發生在春天里的一件平凡而以感人的故事:達麗瑪在上課沒有專心聽講,放學后烏罕娜老師不顧疲勞給她補課,并冒雨將她送回家。達麗瑪理解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不僅認真聽講,而且在第二天早晨還為老師送去了雨傘。
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體會師生間的真摯感情,引導學生以情引學,情中深學,學后品情。在教學本課時,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培養目標,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體現。
1.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注意營造以讀為本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充足的朗讀課文的時間,從開課的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指名讀課文,到默讀、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子邊讀邊談體會,再到分角色讀,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小組合作讀等,通過這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讀,讀出了層次,學生在讀中感悟到了課文所表達的師生間那真摯的情感,悟出之后再通過感情朗讀體會老師對學生的無私而深厚的愛心以及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2. 本文情節感人,語句清新,語意深刻,適合進行語感訓練。在朗讀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積累詞語,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3.立足課本,著眼課外,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以“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睘榫索串聯整堂課的教學。并讓組織學生集體交流,通過點撥,使學生懂得前后兩個“春天的雨點”所代表的含義是不同的,進而理解課題的雙重含義:它既指大自然里的雨點兒,同時又用來比喻師生之間真摯的感情。
4.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鼓勵學生自己提問、自己解決。在學習1—3自然段中,讓學生在自己讀書的基礎上同學間相互提問,然后通過讀書自己解決問題。學習4-6自然段依法進行小組學習。使學生在讀書中養成愛問、會問、善問并能帶著自己的問題讀書、思考的良好習慣。
5.注意對學生的及時評價和個性化評價,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欣賞。
6.聯系實際,表達情感。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跟達麗瑪相類似的經歷,能給大家說說嗎?學生通過聯系實際,進一步感受到老師真摯的愛,為擁有這份愛而感到幸福。
但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對問題考慮不足,還存在以下問題:
1.在教學中,抓好重點句的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不足:在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想放但不敢放,沒有特別尊重學生自主選擇上,如:一個句子還沒理解透徹,有學生已轉移到另一個句子時,我怕課堂秩序混亂,一直一句一句分析,課堂調控不夠靈活,指向性比較明顯。
2.課文的插圖沒有很好地利用。有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要寫21歲、10歲”時可以讓學生看看插圖,理解“摟”,就像母親關心孩子,是一種甜蜜的感覺。這樣,能更深地體會文章的內涵。
3.對學生原有認知水平把握不準確,課堂生成沒有充分發揮水平。以致學生的質疑只是為了質疑,使這一環節走過場了,沒有為課堂提供方向。
4.在安排學生讀時,齊讀過多,個別讀太少,沒有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特色來。在整體感知課文環節中,讓學生每人讀一段,只注重了檢查學生的朗讀而忽視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分角色朗讀不夠到位,氛圍松,沖淡了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這個故事。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指定句子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真摯的師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把發生在達麗瑪和老師之間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難點:
能夠聯系上下文理解“春天的雨點兒落在草原上,也落在老師和達麗瑪的心上”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1、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標出自然段,思考每自然段講了什么意思.
按照不同的內容,根據下面的提示把課文分成4段。
1、上課的時候,達麗瑪沒有聽見老師提出的問題。
2、放學以后,老師為達麗瑪補課,并且冒雨將她送回家。
3、第二天早晨,達麗瑪冒雨接老師一同到學校去。
4、內蒙古大草原上的師生情如同滋潤大地的綿綿細雨。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學生可能回答:達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學生可能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學生可能回答: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學生可能回答:烏漢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學生可能理解: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引導:“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學生可能回答:“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引導:為什么這么激動?
7、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學習第三段
1、補課后,天下起雨,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老師對達麗瑪的愛,以及達麗瑪匯報老師的愛。
七、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思考: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質疑:雨點怎么會落在人的心里?
2、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驗理解。
交流中引導理解
。1)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依在門前深情地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
。2)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兩個“春天的雨點”有什么不同?
春雨的特點是潤物無聲,老師對達麗瑪的幫助,沒有大聲呵斥,是一種理解與尊重,這是潤物無聲;達麗瑪對老師的感謝不是豪言壯語,是發自內心的純真的愛,也是潤物無聲。在春雨無聲無息地滋潤下,萬物萌生。同樣在烏漢娜老師的關心、愛護下,達麗瑪進步成長進來。廣大教師正是發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精神培養著祖國的新一代,新一代才得發茁壯成長。
八、總結,布置作業
基礎性作業:把課文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三、教學過程
。ㄒ唬、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ǘ、自學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ㄋ模⿲W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ㄟ_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鯘h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ㄟ_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鯘h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小黑板出示)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7、為什么這么激動?
8、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鞏固練習
至于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事,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現在,老師要看看大家,是否把這堂的知識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復,盡量用本課學過的詞語)。
的眼睛的眼睛的眼睛
的春雨的春雨的春雨
的面容的面容的面容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游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但是她的心卻跟著春風一起,游蕩到大草原上去了!边_麗瑪瞪大眼睛望著老師是故意裝給老師看的,為是的不讓老師發現她思想開小差。
(2)、“‘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烏漢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睘趵蠋熌軓哪敲炊嗤瑢W中發現達麗瑪“走了神”,是因為她上課時特別注意達麗瑪。
。3)、“達麗瑪坐下來,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边@句話是寫達麗瑪為自己做錯了事,給老師添麻煩悔恨極了的心情。
(4)、“‘老師,下雨了!’她驚奇地說!边_麗瑪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草原上春天下雨極為罕見。
板書設計 :
11、春天的雨點
達麗瑪 烏漢娜老師
上課時 走神 發現
補課時 發誓 補課
專心 放心
護送時 感激 護送
知錯就改 關心愛護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2
《春天的雨點》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春天的雨點》一文情節感人,語句清新,語意深刻,適合進行語感訓練和思維訓練。抓住描寫烏漢娜老師的重點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再組織交流反饋,讓學生品讀句子,體會人物的特點,領悟人物情感。例如:抓住‘摟’、不解剖文章內容,可以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就烏老師像母親一樣關心孩子,是一種甜蜜的感覺。這樣,能更深地體會文章的內涵!D身走了’讓學生感受到烏老師認為自己這樣做是應該的,不需要他人的感謝,在想象說話時,學生的真實感受就出來了。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很成功,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思維,自主探索,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體現了“多思”這一目的。朗讀時利用學生自己的感情來發揮,讀得很讓感動,效果特好。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這之后,再立足課本,解決“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焙x深刻的重點句。“春天的雨點,怎么會落在達麗瑪心里?”通過自讀處思形式,自然而就解決這一深刻的含義。
二、不足之處:
1、在抓描寫烏漢娜老師的重點句的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不足:在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想放但不敢放,沒有特別尊重學生自主選擇上,如:一個句子還沒理解透徹,有學生已轉移到另一個句子時,我怕課堂秩序混亂,直能一句一句地分析,課堂調控不夠靈活,指向性比較明顯。
2、課文的插圖沒很好的利用。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讀中悟情,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這兩段中的達麗瑪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烏漢娜老師發現了這雙走神的眼睛,想象一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搜集學生的想象)
二、研讀課文,讀中悟情
1、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大段。邊讀邊用讀書記號劃一劃你認為能讀出烏漢娜老師關心達麗瑪的句子。
2、交流(隨機出示句子)
、贋鯘h娜老師讓達麗瑪坐在自己身邊,像是對著42位學生,又開始講課了。
讀了這句話,你想說點什么嗎?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跒鯘h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1)初步體會:你能讀一讀這句話嗎?
。2)深入體會:
a.你從哪兒發現了烏漢娜老師的疲勞?(沙啞的嗓音,發干的嘴唇)能讀出她的疲勞嗎?
b.又是什么力量讓她忘記了疲勞?
c.學生速讀課文,重點交流學生提出的兩個句子:
、龠_麗瑪望著老師親切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么是發誓?你發過誓嗎?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體會。假如你是達麗瑪,你能發一回誓嗎?(指名讀,齊讀)
達麗瑪的決心這么大,她做到了嗎?
、谑堑,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聲?
生讀。(你對老師的愛通過朗讀告訴我們了。你讀得那么投入,肯定能使老師忘記一切疲勞。)
你還找到哪些類似的句子?
d.有付出必有回報。烏漢娜老師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她的臉上一定洋溢著----甜美的笑容。此時此刻,她會對達麗瑪說些什么呢?(想象說話)
她有沒有將這些話說出來?再次出示(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可是這些話都包含在這兩個----省略號中了(第一個省略號代表了老師說話的斷斷續續,第二個省略號讀出了老師話里的意味深長)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老師是多么地激動。
再次讀讀這句話。
3、研讀第三段
烏漢娜老師不僅在學習上十分關心達麗瑪,而且在生活上也對她無微不至。讀讀第三段,你能感受到嗎?
。1)出示: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摟在身邊。
21歲、10歲----我們能從年齡中體會盡管她們的年齡相差那么近,可是烏漢娜對學生卻是那么無微不至。
解、摟----“摟”出了什么?“摟”出了一段不是母女勝似母女的深情!(指導朗讀)
。2)此時,假如你是達麗瑪,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心目中的烏漢娜老師?
三、課外拓展,悟情悟題
1、出示課前搜集的贊頌老師的話。
2、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人用詩用詞用文用畫在贊美著老師,他們把老師比作春蠶、紅燭、園丁……今天,課文要將老師比作什么呢?
出示: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在春雨滋潤下,萬物蘇醒;同樣,在烏漢娜老師的關心下,達麗瑪也將迅速地成長起來。(配樂)深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3、總結全文,滿懷深情地朗讀課題。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4
教材分析:
課文記敘了達麗瑪上課走神,老師怕她落下功課就放學后為她補課。她看到老師認真的為自己講課,嘴唇干了,嗓子啞了,就暗下決心好好聽講,連窗外下起雨都不知道。老師用衣服為達麗瑪遮雨送她回家的故事。
教學目的要求:
1、認識生字15個,讀準發音,記清字形。學習多音字“調、蒙”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用法。
2、學會9個生字,能夠讀準發音、記住字形,用正確的書寫姿勢進行規范的書寫,把字寫美觀、工整、大方。
3、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4、學習在學習閱讀中聯想,培養良好的想象能力。
5、積累詞語,靈活運用。
6、能夠具有根據需要搜集圖片和資料的能力,并且學習整理資料、運用資料。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生字15個,讀準發音,記清字形。學習多音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用法。
2、學會9個生字,能夠讀準發音、記住字形,用正確的書寫姿勢進行規范的書寫,把字寫美觀、工整、大方。
3、能夠具有根據需要搜集圖片和資料的能力,并且學習整理資料、運用資料。
教具準備:
錄相機、錄相帶、投影儀、投影片、錄音機、
錄音帶、生字卡片、小黑板、掛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春天的雨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新課:去過草原嗎?
2、老師做過度性引語:今天我們到大草原上去認識一個小女孩
3、出示課題:春天的雨點
二、講授新課:
。ㄒ唬┯^看影片,加強直觀印象。
1、播放草原風景片。提要求:認真看影片中每一個畫面,
2、看到這里,你認為草原的景色如何
3、大面積提問。
4、學生讀書,老師巡視。要求讀準每個生字,讀不準的畫出來。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指朗讀好的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注意聽:自己讀的不熟練的生字的發音。
2、學生自己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指學生回答。
4、指學生分段讀課文,進一步鞏固生字的發音。
。ㄈ┚x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滲透思想教育。
1、經過剛才分小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出示掛圖:看看圖中人物,聯想一下老師和唔罕娜在說什么?
3、課文講了幾件事情。
4、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老師巡視幫助。
5、小組內合作讀最后四小節,讀完后自己互相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6、讀完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大面積提問)
三、課堂小結:
1、春天的雨點指的什么?
2、課文講述了什么時間,地方的哪幾件事情?(大面積提問)
3、老師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的寫法,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春天的雨點》一課的生字。
二、講授新課:
。1)鞏固舊知識,
(2)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1、出示生字卡片:
2、隨機抽一組學生讀生字卡片。
3、出示詞語卡片:
羔羊、朦朧、發誓、摟住、蓬勃等
4、全班齊讀詞語,指學生選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認識新生字,
記憶新生字。
1、出示投影:羔、跪、號等
2、你認識這些生字嗎?誰來帶領大家讀一讀?
3、指學生領讀生字的發音。(老師著重指導“調、蒙”在使用中的發音)
4、對這些新生字你記憶的好方法是什么?先自己考慮,然后說給同位聽一聽!
5、老師巡視了解情況。
6、指學生說說自己記憶生字的好方法。
(老師著重帶領學生記憶“調、蒙”兩個字)
7、在小組內進一步交流自己記憶困難生字的方法。(進一步鞏固記憶方法)
8、老師根據學生記憶生字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
學習生字的書寫方法。
1、學生獨立看書,自己先思考這些生字可以分成幾類來書寫?
2、指學生回答。(三類:左右結構、半包圍結構、上下結構)
3、出示這三種結構的生字
4、小組內談論一下,這些生字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5、小組討論,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6、指學生說說這幾類生字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
左右結構:左窄右寬;上下結構:上小下大;
7、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重點指導
。ɡ蠋煼秾懀瑢W生模寫,老師巡視個別指導)
8、學生獨立觀察其他的生字自學寫法,老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生。
9、學生獨立學習完畢后,老師根據巡視的情況,指學生上黑板范寫。(出示小黑板)
10、集體交流訂正后,學生再練寫,并且在組內評選“書寫最棒”和“書寫進步最大”的學生。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個生字,同學們通過自己獨立的觀察,把這些生字寫的十分規范,同學們在不斷的進步,希望大家今后繼續努力,把生字寫的更美觀。
四、作業設計:
制作生字卡片,卡片能體現出用新字組的詞語。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5
教材分析:
《春天的雨點》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文課題雖為“春天的雨點”,但內容并非寫春雨,而是借春雨向我們講述一件發生在春天里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烏罕娜老師為上課走神的學生達麗瑪補課并冒雨護送她回家,達麗瑪感受到老師的愛以后,不僅認真聽講,而且在第二天早晨為老師送去了雨傘。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文章圍繞兩條線來寫:一為達麗瑪“溜號”——“羞紅”——“發誓”——“專心”——“感動”——“送傘”;二為烏罕娜老師“發現”——“補課”——“放心”——“護送”——“感動”。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將師生間細膩、真摯的情誼表現得淋漓盡致。
教學目標:
1、識字15個,認識多音字“調、蒙”。寫字11個。
2、練習根據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3、讀懂課文內容 ,理解課題“春天的雨點”的含義,激發學生愛師之情,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句段,借助描寫烏罕娜老師言行的語句,體會達麗瑪的變化,感悟老師對學生無私而真摯的愛,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之情,并使學生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春天的雨點兒,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的生機,春天的雨點兒,仿佛也落在烏罕娜和達麗瑪的心里。”這段話。懂得“春天的雨點”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1、拼音、字詞卡片。
2、cai課件。
課件1:空中——春雨綿綿,配雨聲;地上——綠草茵茵,野花盛開。
課件2:烏罕娜老師上課、補課、冒雨護送達麗瑪回家的情景圖。
課件3:課文插圖配動態的春雨降落(雨滴由普通型逐漸過渡到心形、配雨聲)。
課件4:動態演示“溜、忍、蒙、蓬”這4個易錯生字的書寫過程。同步配畫外音:“溜”字不要丟了點;“忍”字刀上要加點;“蒙”字中間不要少一橫;“蓬”字是上下結構。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出示課件1,談話揭題。綿綿的春雨,如針如絲,輕輕地滋潤著大地,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一個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你們想聽聽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春天的雨點》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通課文。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現在請同桌合作,互查課文朗讀。比比看,誰能幫助對方,誰能贏得對方的贊賞。
。1)學生互讀互查互教,教師巡視。
。2)了解情況,給予鼓勵。檢查結果如何,如果你的同桌把字音都讀準了,就請用你喜歡的方式夸夸他。
2、落實識字情況。同學們互相檢查朗讀時,你發現哪個字音比較難讀,哪些詞語容易讀錯?請你帶著大家讀一讀。(教師根據學生發言,舉起相應的字詞卡片,讓其帶讀,并相機指導多音字“調、蒙”的正確讀音。)
3、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 、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思考問題:課文講述了什么時間、什么地方的哪幾件事?想好后和同桌說一說。
2、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指名匯報,教師相機板書:上課時 補課時 回家時 第二天)
3、借助板書,引導分段。
四、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找出和第一自然段相照應的一段話,對比著讀一讀。(對比讀課文的第1和第20自然段,說說達麗瑪的變化,并指導朗讀。)
過渡:是什么原因使達麗瑪有了這樣的變化?
2、細讀2—19自然段,找出描寫烏罕娜老師和達麗瑪的言行、神態等方面的語句,讀一讀,想一想,看看從這些語句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1)默讀相關段落,分別用“———”“~~~”畫出描寫烏罕娜老師和達麗瑪的言行、神態的語句。
(2)讀句體會,看看從中你體會到些什么?
(3)組內交流。
(4)全班交流,朗讀指導。
烏罕娜:發現——補課——放心——冒雨護送
達麗瑪:溜號——羞紅——發誓——專心——感動
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要求學生將自己所感悟到的讀出來。
3、出示課件2:同學們看,這就是烏罕娜老師上課、補課、冒雨護送達麗瑪回家的情景,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快給她說一說。帶著這種感受再讀一讀有關句段。
4、老師的愛深深地打動了達麗瑪,達麗瑪也想為老師做點什么。
。1)出示課件3。引導學生觀察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等,想像當時的情景,互相說一說。
。2)指導朗讀第21自然段。
過渡:淅淅瀝瀝的春雨還在不停地下著,這已經不是普通的雨點,那么,它還蘊涵著怎樣深刻的含義呢?
5、齊讀最后一段,思考 “春天的雨點兒”的含義。(思考交流----再讀體會----教師小結)
五、品讀課文,深入體會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也可以跟周圍的同學合作,進一步感受師生間細膩、真摯的情誼。
六、聯系實際,表達情感
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跟達麗瑪相類似的經歷,能給大家說說嗎?教師引導學生聯系實際進一步感受老師真摯的愛,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七、指導書寫生字
1、運用多種方式檢查認字情況。
2、小組內自主識記字形,分析字形,交流記字方法。
3、出示課件4,借助課件,強化易錯字形。
4、書寫生字。
八、總結回顧,自評互評。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6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理解課文最后一句點題之語的含義。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二、教學重點
1、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
2、從人物的言行推斷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難點
課文最后一句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片斷
。ㄒ唬┱勗拰
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放學后烏漢娜老師為上課走了神的學生達麗瑪補課,補完課達麗瑪才發現草原上飄灑著細細的春雨。
(二)出示圖片以及最后兩句話
“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的心里!
師:默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為什么雨點落在達麗瑪的心里?怎么落的?(師點頭表示贊許)
生:“春天的雨點”代表什么意思?為什么仿佛落在達麗瑪的心里,用了“仿佛”二字?
生:我只知道雨點落在地上,為什么會落在達麗瑪的心里?
師:同學們通過讀,發現了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是啊,春天的雨點跟老師的關愛之間有什么聯系呢?請大家自學課文第四、第五自然段,結合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跟同桌說說你對這些詞句的理解。
生:補完課達麗瑪才發現草原上飄灑著細細的春雨,可以看出達麗瑪非常專心。我從“才”這個字中體會到了。
師:你發現得真好。還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生:“老師,下雨了!彼@奇地說。她前面沒發現,因為聽課認真,只聽見老師給她講課,沒聽見雷聲。(生躍躍欲試)
生: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我讀懂了老師很激動,很放心,達麗瑪終于變好了,我也感受到了老師很愛學生。(許多同學點頭表示贊同)
……
。ㄈ├斫庾詈髢删湓,解決問題
師:現在你讀懂了什么?
生:第二個春天的雨點是關愛,第一個春天的雨點是大自然的春雨。
生:第一個春天的雨點能滋潤小草,第二個春天的雨點是比喻的寫法,達麗瑪也是小草。
生:我也覺得這兩個春天的雨點是不同的,第一個春天的雨點是指大自然的春雨能滋潤萬物,第二個春天的雨點把老師比作春天的雨點,把達麗瑪比作小草,達麗瑪像小草一樣茁壯地成長。(你體會得真深)
師:老師的愛如春雨點點,在老師的關愛下學生們茁壯成長。
…… 《春天的雨點》一文情節感人,語句清新,語意深刻,適合進行語感訓練和思維訓練。我立足課本,著眼課外,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以“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睘榫索串聯整堂課的教學,讓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人物情感。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思維,自主探索,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體現了“多思”這一目的。讀一讀,議一議,體現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二、不足之處:
1、在教學中,抓好重點句的但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不足:在讓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想放但不敢放,沒有特別尊重學生自主選擇上,如:一個句子還沒理解透徹,有學生已轉移到另一個句子時,我怕課堂秩序混亂,一直一句一句分析,課堂調控不夠靈活,指向性比較明顯。
2、分角色朗讀不夠到位,氛圍松,沖淡了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3、課文的插圖沒很好的利用。有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要寫21歲、10歲”時,可以讓學生看看插圖,理解“摟”,就像母親關心孩子,是一種甜蜜的感覺。這樣,能更深地體會文章的內涵。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 認識1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掌握“沙啞、飄灑、疲勞”等詞。
2 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師生間真摯的感情。
3 理解課題“春天的雨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點”的深刻含義。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初讀課文,識認生字。
2 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
3 熟讀課文,理解內容,體會師生之間真摯的感情。
導學過程:
一直接導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春天的雨點”。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1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用喜歡的方法認識文中生字。
2 檢測學生認字情況,重點檢測:跪、竭、朦朧、蓬“。
三書讀課文,理解內容。
1 再讀課文,將課文讀通讀順。
2 略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幾件事?
3 試著給課文分段,說說每段的意思。
4 仔細讀課文,說說那一部分對你感受最深,為什么?
找出描寫烏罕娜老師言行的語句,邊讀邊體會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結合課文21段,讓學生體會老師的用意,感受老師的以后,達麗瑪是怎么做的?(師通過指導朗讀,是學生體會師生之間的愛。)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進一步朗讀課文,理解課題“春天的雨點”,聯系自己感受師生之愛。
2 指導寫生字。
導學過程:
一直揭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春天的雨點》。
二感情朗讀,回顧內容。
1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 重點引導學生朗讀最后一段,討論“春天的雨點”涵義?
三拓展與延伸
1 學完課文,你有什么要說的?
2 說一說在你的身上有沒有發生過類似這樣的事情?
四指導寫生字
1 觀察生字,說說那些字容易寫錯。
2 重點指導:蒙(不要少寫一橫)、忍(“心”字頭上一把刀)、蓬(上下結構)
3 完成語文天地中的抄一抄。
五總結,布置作業。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學會12個生字,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3、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教學重點:
運用讀書記號閱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心理的詞句。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贊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贊美的是什么呢?
。ǘ┳詫W課文,并檢查自學情況
自學課文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按課后習題1的要求做讀書記號。
2、聯系上下文或運用工具學習生字新詞。
3、想想課文主要寫了誰的什么事。
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自由地讀讀,議議,記記。
師點撥重點
唇(chǘn),不能讀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詞句,酌情處理。
3、課文主要寫了誰?她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三)給課文分段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請自選一種分段方法給課文分段
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時間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地點變換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第一段。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里,發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么樣?)
(達麗瑪上課沒認真聽,被烏漢娜老師發現。)
3、烏漢娜老師又是怎么發現的呢?
。鯘h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課文哪些句子寫達麗瑪“走了神”?理解“游蕩”。
。3)、用哪個詞把前后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么關系?
。4)、理解:“發現”,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發?
4、被發現后,達麗瑪會想些什么呢?
。ㄎ澹⿲W習第二段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
給達麗瑪補課時,烏漢娜老師是怎樣做呢?
2、達麗瑪又是怎樣回報烏老師的呢?
(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發誓”:莊嚴地說出表示決心的話
(2)、如果現在你是達麗瑪,你會怎樣發誓呢?
(3)、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呢?
。鯘h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后,并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后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4)、達麗瑪又是怎樣做的呢?
。ㄋ牙蠋熤v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換成什么呢?
3、正因為達麗瑪這么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4、指名讀,再齊讀。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么呢?
。ā袄蠋煟抑宦犚娔o我講課!笔堑,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閃電、雷聲?)(小黑板出示)
。1)、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達麗瑪聽課時怎樣?
從哪里看出?三個“只”字可以看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干的嘴唇”,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里怎樣?(激動)
7、為什么這么激動?
8、分角色朗讀,體會達麗瑪的專心與烏老師的激動。
(六)鞏固練習
至于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事,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F在,老師要看看大家,是否把這堂的知識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復,盡量用本課學過的詞語)。
( )的眼睛( )的眼睛( )的眼睛
。 )的春雨( )的春雨( )的春雨
。 )的面容( )的面容( )的面容
2、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游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著老師烏漢娜,但是她的心卻跟著春風一起,游蕩到大草原上去了!边_麗瑪瞪大眼睛望著老師是故意裝給老師看的,為是的不讓老師發現她思想開小差。( )
。2)、“‘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癁鯘h娜老師從42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睘趵蠋熌軓哪敲炊嗤瑢W中發現達麗瑪“走了神”,是因為她上課時特別注意達麗瑪。( )
(3)、“達麗瑪坐下來,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边@句話是寫達麗瑪為自己做錯了事,給老師添麻煩悔恨極了的心情。( )
。4)、“‘老師,下雨了!’她驚奇地說!边_麗瑪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草原上春天下雨極為罕見。( )
板書設計:
11、春天的雨點
達麗瑪 烏漢娜老師
上課時 走神 發現
補課時 發誓 補課
專心 放心
護送時 感激 護送
知錯就改 關心愛護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19
作者:虞雪玲
學習目標:
1、學會9個生字,讀寫“補課、褐力”等詞語,理解“竭力、發誓”等詞語的意思。
2、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通過理解重點句從而理解課文。
3、能根據課后第3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
4、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關心和愛護。
學習重、難點:
重點: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
難點:理解重點句的內涵
教學準備:錄音
教學時間:二教時
學習過程:
第一教時
學習要點:通過自學課文,做讀書記號,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從而理解烏漢娜的關心愛護學生的品格。
一、揭題:
1、讀題。
二、聽錄音朗讀課文。
1、聽一聽,課文主要講什么事的呢?邊聽邊在每個自然段前面標上標上序號。圈出生字、新詞。
2、分段,按“發現、補課、護送”的思路把課文分成三大段。
3、教學生字:a.讀一讀,檢查。
b.自己送一兩個認為難寫的字,寫一寫(誓、竭)
三、自讀課文。
1、請同學自己再讀一遍課文,用“——”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平時在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是怎么解決?(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讀完課文后,把不理解的地方運用這些方法解決,如果還不能解決,我們共同來研究。
2、討論不理解的地方。
3、老師也有不理解的地方,課文主要寫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為什么要以《春天的雨點》為題目呢?不過這個問題等我們學了課文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四、分學習小組。
1、分組。
2、分工(自己把課文讀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烏漢娜老師關心學生的句子用“~~~~”劃出,告訴組內的同學你為什么認為這是重點句,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重點選擇一個重點句進行研究。)
3、組內推選一個同學朗讀重點句,選一位同學做說明理由,另兩位同學進行補充。)
4、匯報交流(抓住重點句進行探討學習)。
例(一)烏漢娜老師從一雙雙眼睛里,發現了達麗瑪的眼睛走了神。
①說理由。
、谡f一說怎樣理解“走神”“發現”說明了什么呢?
③從“發現”一詞可以看出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苤笇Ю首x。
(二)“烏漢娜老師讓達麗瑪坐在自己身邊,像是對著42位學生,又開始講課了!
、僬f理由。
、谀闶菑氖裁吹胤娇闯鰹鯘h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
、劾首x指導。
(三)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我放心了……”
①說理由。
、趶氖裁吹胤娇闯鰹鯘h娜老師的疲勞?
、圻@兩處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芎笠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烏漢娜老師怎么想的?
⑤指導朗讀。
(四)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樓在身邊。在綿綿春雨中,她送孩子回到家里,然后轉身走了。
、僬f理由。
②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壑笇Ю首x。
五、總結。
六、作業 :①抄寫生字
、谕瓿烧n堂作業 1、2、3
七、板書:
春天的雨點
烏漢娜 發現 補課 護送
(關心愛護)
達麗瑪
第二教時
學習要點:運用學習記號,抓住重點句,深入理解感悟達麗瑪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說說烏漢娜是個怎樣的老師?
2、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二、感悟達麗瑪的品質。
1、朗讀全文。
2、在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達麗瑪是個怎樣的孩子?”(知錯就改)
3、用“~~~”劃出最能看出達麗瑪知錯就改的句子進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學后,孩子們背著書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達麗瑪低著頭走進了辦公室。
a. 從什么地方看出達麗瑪知錯了?
b. 達麗瑪低著頭走進辦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導朗讀。
、谶_麗瑪望著老師親切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a. “發誓”什么意思?
b. 達麗瑪的誓言是什么?
c. 你從達麗瑪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說說自己在什么時候發過什么誓?
e. 指導朗讀。
、鬯宦牭嚼蠋熒硢〉纳ひ簦豢吹嚼蠋煱l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聲!
a. 句式改變,給句子個說法。
b. 達麗瑪只看見,沒有看見。
c. 從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導朗讀。
三、領悟題意。
1、課題中“春天的雨點”在課文的結尾出現了幾次?
2、怎樣來理解“春天的雨點”?
3、為什么說春天的雨點會落在達麗瑪的心里?
(感受老師的愛猶如春雨一般,滋潤著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壯成長)
四、指導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五、小結。
六、作業 :1、讀熟課文;
2、完成課堂作業 4、5、6題。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20
。ㄕ憬贪娴诎藘裕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的方法。
2、讀中悟情,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一、二自然段,這兩段中的達麗瑪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烏漢娜老師發現了這雙走神的眼睛,想象一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搜集學生的想象)
二、研讀課文,讀中悟情
1、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大段。邊讀邊用讀書記號劃一劃你認為能讀出烏漢娜老師關心達麗瑪的句子。
2、交流(隨機出示句子)
、贋鯘h娜老師讓達麗瑪坐在自己身邊,像是對著42位學生,又開始講課了。
讀了這句話,你想說點什么嗎?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②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1)初步體會:你能讀一讀這句話嗎?
。2)深入體會:
a.你從哪兒發現了烏漢娜老師的疲勞?(沙啞的嗓音,發干的嘴唇)能讀出她的疲勞嗎?
b.又是什么力量讓她忘記了疲勞?
c.學生速讀課文,重點交流學生提出的兩個句子:
、龠_麗瑪望著老師親切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什么是發誓?你發過誓嗎?達麗瑪為什么要發誓?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體會。假如你是達麗瑪,你能發一回誓嗎?(指名讀,齊讀)
達麗瑪的決心這么大,她做到了嗎?
、谑堑,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聲?
生讀。(你對老師的愛通過朗讀告訴我們了。你讀得那么投入,肯定能使老師忘記一切疲勞。)
你還找到哪些類似的句子?
d.有付出必有回報。烏漢娜老師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她的臉上一定洋溢著----甜美的笑容。此時此刻,她會對達麗瑪說些什么呢?(想象說話)
她有沒有將這些話說出來?再次出示(烏漢娜老師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可是這些話都包含在這兩個----省略號中了(第一個省略號代表了老師說話的斷斷續續,第二個省略號讀出了老師話里的意味深長)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老師是多么地激動!
再次讀讀這句話。
3、研讀第三段
烏漢娜老師不僅在學習上十分關心達麗瑪,而且在生活上也對她無微不至。讀讀第三段,你能感受到嗎?
(1)出示: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摟在身邊。
21歲、10歲----我們能從年齡中體會盡管她們的年齡相差那么近,可是烏漢娜對學生卻是那么無微不至。
解、摟----“摟”出了什么?“摟”出了一段不是母女勝似母女的深情。ㄖ笇Ю首x)
。2)此時,假如你是達麗瑪,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心目中的烏漢娜老師?
三、課外拓展,悟情悟題
1、出示課前搜集的贊頌老師的話。
2、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人用詩用詞用文用畫在贊美著老師,他們把老師比作春蠶、紅燭、園丁……今天,課文要將老師比作什么呢?
出示: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在春雨滋潤下,萬物蘇醒;同樣,在烏漢娜老師的關心下,達麗瑪也將迅速地成長起來。(配樂)深情地朗讀這兩句話。
3、總結全文,滿懷深情地朗讀課題。
《春天的雨點》教學設計 篇21
以下是四年級語文《春天的雨點》的說課稿,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教材分析
《春天的雨點》是義務教材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寫人記敘文。文章記敘了烏漢娜老師為上課走神的學生達麗瑪補課并護送她回家的事,贊揚了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這位學生的祟高的職業道德。全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兩條思路寫。一為達麗瑪“走神”——“知錯后悔”——“發誓”——“專心”。二為烏漢娜老師“發現”、“補課”——“放心”——“護送”。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文章對烏漢娜老師這個主要人物,主要是通過外在行為、語言、神態的描述,她的思想認識、心理活動沒有提及。要讓學生感受烏漢娜老師的優秀品質有一定難度,在教學時,只能根據描寫烏漢娜老師的己知句子,去推測、體會老師對學生的愛。
再從整個單元來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是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洞禾斓挠挈c》是本單元的最后一篇文章,還應進一步落實這一訓練點。基于教材的特點和單元閱讀訓練重點,本文的重點應是抓住描述烏漢娜老師的有關句子來了解烏漢娜老師的內心世界,感受教師的優秀品質,并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同時,文中對達麗瑪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的描述也不容忽視。達麗瑪從走神一專心致志聽講這一變化的過程恰恰具體地反映了漢娜老師付出的愛產生的巨大作用。文章的難點是課文結尾部分的理解。它以散文的筆調,以象征、比喻的手法點出主題、總結全文,含義深刻,在教學時可把第三大段作為突破口,設計訓練,發展思維,陶冶情感。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學生知識水平,我將分三課時進行教學,并分別制訂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第1課時:(1)學會12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2)能按課后習題3的提示給課文分段。(3)讀通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第2課時:(1)理解課后習題2的有關句子,能說出文中兩處省略號的作用。(2)能劃出最能表現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體會教師的優秀品質,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3)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子以及烏漢娜老師和達麗瑪的對話。
第3課時:(1)鞏固生字詞語。(2)進一步感受老師對學生的愛,了解本課的寫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下面我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情況。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抓住描寫烏漢娜老師的句子,感受她對學生的愛,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
教學難點
理解“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達麗瑪心里。”
教法:以讀代講法,讀寫結合,舉一反三等方法。
學法:指導學生學會在自學基礎上發現問題一提出問題一思考、討論問題一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以及帶題求解自學法(談談、劃劃、議議、讀讀)。
教學流程
一、情境法導課:這篇文章的題材切近學生的實際,有極大一部分學生有過達麗瑪一樣的經歷。因此課伊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春天的雨點》。哪些同學有過達麗瑪類似的情況?下面我們把自己當作達麗瑪來學習課文。”這樣導課,可以喚起學生的回憶,引起學生對文章人物的關注,使他們進入最佳的情緒狀態。
二、目標導向:向學生交待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可以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實施目標
這一環節是影響目標達成度的關鍵,我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準備分三步進行教學。
(一)示范質疑(學習一、二自然段)
教師打開幻燈,出示自學提綱:1.劃出最能表現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并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2.達麗瑪的神態如何?她當時怎么想?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想想完成自學,再用議議的方式進行檢測交流。疑是思維的開始,要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而質疑能力的培養要經歷教師從扶一放、學生從仿——創的過程,教師出示問題,示范質疑,讓學生有路可循,為第二步的學習質疑作好鋪墊。
(二)學習質疑(理解課文三、四自然段)
我先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了解烏漢娜老師是如何給達麗補課的,接著讓學生模仿第一段的自學問題,給自己、同學們提出問題,師生經過篩選補充,教師用幻燈出示自學提示:1.“用——”劃出最能表現烏漢娜老師關心愛護學生的句子。并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什么。2.達麗瑪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學生帶著問題繼續用讀讀、劃劃、想想、議議的學法自學第二大段。最后師生交流。
在交流問題2時,插進有感情朗讀訓練。“達麗瑪望著老師嚴肅的面容,心里發誓:上課再也不能讓心跑向大草原了。”這個句子是值得深究的一個句子;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我分四步進行。一讀句子想:這句話圍繞哪個詞來寫;二讀,這句子圍繞“發誓”寫了什么內容?三讀,這句子表達了達麗瑪怎樣的情感。通過讀讀、想想、議議讓學生懂得達麗瑪之所以決心要專心致志地聽課是烏漢娜的行為、精神感動了她,在這基礎‘上,再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理解融入聲音讀出來,即四讀。
達麗瑪是怎么做呢?這個問題文章沒有正面敘述,而是通過烏漢娜老師和達麗瑪之間的對話表現出來的。教學時.她倆的對話我采用以讀代講法;指名分角色朗讀,教師隨機指導、學生及時矯正;優生示范讀;自由讀;檢測性指名分角色讀,在有層次的反復朗讀中,讓學生懂得烏漢娜為了達麗瑪的進步激動不已,她覺得自己偽努力有了收效,從而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那份真誠的愛,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其中的作用。
這一環節是“扶”的過程,讓學生模仿質疑,質疑后師生討論、篩選、補充問題,充分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有利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悟出學法。
(三)運用學法。(自學第五自然段) 。
1.分小小組自學第三大段。自學后質疑;釋疑。(簡單的問題小組解決,不能解決的自學后向老師質疑。)學生自學時教師一定要巡視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適時加以點撥,提醒學生抓住可疑標點,不理解句子,結合課題,文中內容加以質疑。
2.學生質疑,師生釋疑。重點解決第三段中“……”的作用和課文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文中的“……”表示達麗瑪對老師的感激之情語意未盡。為了讓學生理解其含義,我先創設情境,打開幻燈,指著“達麗瑪”敘述:假如這就是你,旁邊是你的老師。有那么一天,你落下了課,放學后老師為你補課。補充課,天色已晚,老師不放心就護送你回家。天下著毛毛細雨,老師解開衣襟把你摟在懷里,雖然是春寒料峭,可是你卻感到—陣陣溫暖。到了家,老師渾身濕透了。你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望著老師的背影漸漸遠去,你此時此刻是怎么想的呢?學生練筆,寫后講評。學生學習了一、二段后,對老師的優秀品質有了較深的感受,在這基礎上創設情境,讓學生練筆,這是讀的延續、深化、升華,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引起共鳴,為最終突破難點,作好情感的準備。
教師因勢利導組織討論:春天的雨點指的是什么?草原上勃勃生機又象征著什么?最后教師小結:教師對學生的愛猶如春天的雨點。達麗瑪在愛的澆灌下,像草原上的春草一般,萌發出勃勃生機,天天向上,茁壯成長。
四、總結全文,質疑問難
引導學生回顧全文,從知識方面、學法、情感方面讀讀自己的收獲以及不解之處,其目的是強化目標達成度,提高課堂效率。
五、作業檢測
作業是根據第2課時的第1、2兩個目標而設計的,旨在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