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1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知識童話,講的是生活中的氣象常識。教師可在課前布置學生留心觀察下雨前的天氣急務后,并做記錄。倡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嗎、吧”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
掛圖、小黑板、小魚等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當一個小小天氣預報員呢?(想)想當天氣預報員,就要有豐富的氣象知識,大家想不想知道著方面的知識呢?
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氣象諺語,分小組交流,教師指導。
大家想不想再知道一些呢?
。ㄏ耄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6課(教師板書課題,“要下雨了”)。
二、朗讀課文,感悟知識
教師出示掛圖。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聽,邊聽邊看圖。
誰能說一說這副圖講的是什么內容?
(教師指名回答)
2、分段朗讀
⑴指名朗讀第一段
畫出“天氣很悶”。
師:誰能說一說“天氣很悶”的意思?
。▽W生回答)
師:誰能表演一下“天氣很悶”時,人的表情是怎樣的?
。ń處熤该硌荩
、品纸巧首x第二、三自然段
同學們畫出“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小黑板出示“讀讀說說”“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李老師正忙著改作業!”
_________正________呢!
、 分開男女生讀。
、 小組輪讀。
、 集體讀。
在教師指導下完成最后一個空。
⑶指名朗讀四、五、六、七四個自然段
大家想一想
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
(學生說)
誰能用“連忙”說一句話?
(學生回答)
男同學讀八自然段,女同學讀九自然段
、刃〗M說:“大雨真的下起來了”與“大雨下起來了”有什么不同?教師指導。
、捎懻撏戤吅髮W生回答。
、蕦W生自由讀課文,讀完后分小組討論
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學生回答。
、朔纸巧首x課文,要求
一邊讀一邊體會每個角色的語氣,注意從剛開始的充滿疑問到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再到十分著急的心情。
、瘫痴b課文
可先看圖背誦,再獨立背誦。
三、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自己勾畫出本課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2、小組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認識這些生字的?
3、小組內互相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4、教師全班抽查。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懂得了哪些道理?
。▽W生回答)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復習導入)
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檢查。
二、學習新課(學習生字)
1、教師小黑板出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
2、學生觀察字型,結構,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3、教師指導書寫。
4、學生獨立書寫,教師教育學生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三、課本劇表演
1人陳述課文,1人扮演小白兔,1人扮演小燕子 ,1人扮演小魚兒,4人扮演螞蟻。這些同學戴著頭飾,表演課文內容。
。ǹ蛇x兩組同學)
四、課后實踐活動
學做小小氣象員
可分別通過觀察燕子,小魚和小螞蟻來預報下雨;有條件的還可以觀察能預報下雨的其他事物,每次預報后作好記錄,教師在學生
活動后評出氣象員。
五、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大家學習了很多氣象知識。老師希望同學們以后要好好學習,長大爭取能當一個優秀的天氣預報員。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2
[教材版本]
小學義務教育第一冊33《要下雨了》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二冊的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介紹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通過小白兔去河邊田邊兩次奇怪疑問,最終明白魚游水面,燕子低飛的原因,使學生知道通過觀察小動物“魚游水面,燕子低飛”等異常表現也能預測天氣變化,也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教材目標]
1、知道“魚游水面,燕子低飛”這些自然現象是夏秋季節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學會本課生字,結合圖片和語境理解新詞的意思,會用“奇怪”說話。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魚游水面,燕子低飛”是夏秋季節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學難點 :通過對話的朗讀體會,知道下雨前“魚游水面,燕子低飛”的原因。
[課時安排]
第1課時:初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1節,學會部分生字、詞,知道“魚游水面”是夏秋季節下雨前的征兆。
第2課時:繼續學會部分生字新詞,知道“燕子低飛”是夏秋季節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還有哪些自然現象。
第3課時:分角色朗讀課文,擴展延伸。
[教學準備]
1、錄音、投影、生字卡片。
2、頭飾:小白兔、小魚兒。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讀題:
1、板書課題“要下雨了”。
比較讀題,發現要字加與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經下了,要下雨了,雨還沒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別的現象?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學指導:
1、聽錄音,邊聽邊特別留心生字的讀音。
2、讀準字音。
出示新詞:
you qi guai jin men hen tou tou qi yan
游到 奇 怪 今天 悶得 很 透 透 氣 燕子
o wei chao shi chi bang zhan
哦 為什么 潮 濕 翅 膀 沾了
zhu cai di
小水珠 才能 很低很低
lai a 出來啊 kong 空中
啊 di a 那么低啊 空 kong 有空
3、學習生字:奇、怪、今、悶、很,重點指導:奇、怪、悶
三、通讀課文:
1、自由讀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魚、燕子說的話,把自己讀的最棒的話挑出來,前后同學讀,特別難讀的一齊讀。
2、反饋。
三、精讀第一節。
。ㄒ唬┏鍪拘“淄玫脑挘
有一天,小白兔來到河邊,看見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了,奇怪地問;“小魚,小魚,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啊?”
、 讀句子。
② 比較讀:小魚,小魚,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
小魚,你怎么有空出來啊?
自由地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點撥:兩個小魚說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讀時連起來。
今天——說明小魚平時在水里游,今天表現不同——游到水面上來了,很奇怪。(板畫:魚游水面)
看圖: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樣的?
(眉毛上翹,眼睛瞪大,耳朵豎起,手指點著……)
、塾斜砬榈刈x:小魚,小魚,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
同桌,對鏡子讀。
集體讀敘述部分的話,一人讀小兔的問話。
。ǘ┏鍪緦懶◆~的話:
小魚說:“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1、自由讀,說說小魚說時,特別把哪個詞說成重音?
悶得很——也可以說很悶很悶,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假想:捏住鼻子,閉上嘴巴、眼睛試著沉入水底,體會透不過氣來的難過,與透了氣以后的輕松。
再讀:“悶得很”難過“透口氣”輕松快
要下雨了:因為要下雨了,所以悶得很,透透氣,游到水面上來了。
2、多種形式讀。
(三)連起來讀第1節
1、教師問:誰來讀小白兔的問話?誰來讀小魚的回答?戴頭飾,敘述部分一齊讀。
2、四人小組合作讀,一人讀敘述,一人讀小魚,一人當小兔,一人評述,看哪一組效果最好。
3、抽一組,戴上頭飾讀,評。
四、復習鞏固:
1、教師:學到這里,你覺得自己又長了哪些本領?
。1) 口頭練習: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鞏固生字:奇、怪、今、悶、很
五、作業 :
1、抄寫生字;
2、按課文內容填空:下雨前,小魚在水里,游到來了。
3、課后查詢還有哪些現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六、板書:
要下雨了
魚游水面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3
執教:南寧市園湖小學 呂倩
教學目標 :
1、讀懂課文,知道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練習用“要下雨了,(誰)(怎么樣)”說話。
3、指導學生用“看、讀、議、讀”的方法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進行句式練習。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
下雨前一些動物活動的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小動物頭飾。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三課時略)
一、質疑引入新課。
1、板書“25 下雨了”
2、質疑課題。比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
3、小結。
二、學習1—3節。
1、看課件(畫面為燕子低飛,并與小白兔交談。) (板書:看)
2、課文哪幾節寫的是畫面上的內容?
3、齊讀1—3節。(板書:讀)
要求:提出疑難,圈畫不懂的詞語。
4、引導質疑、討論。(板書:議)
5、利用句式進行說話訓練,小結內容。
要下雨了,小燕子。(板書:燕子低飛)
6、指導朗讀。(板書:讀)
7、小結學法。
三、學習4—6節。
1、比較句子:(1)要下雨了。
(2)是要下雨了嗎?
指導朗讀句(2)。
2、多媒體CAI課件播放:小魚浮出水面,并與小白兔交談。
3、運用學法指導學生學習4—6節。
(1)老師引讀課文,學生圈畫不懂的詞語。
。2)學生質疑,四人小組討論解決。
(3)匯報學習情況。
。4)句式練習:
要下雨了,小魚。(板書:小魚游到水面)
(5)指導朗讀。
四、學習第七節。
1、從哪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2、多媒體CAI課件播放:螞蟻忙著搬家,并與小白兔交談。同法自學第七節。
3、檢查自學情況。
4、創設情境,練習說話。
課文沒有寫小白兔是怎樣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螞蟻的。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怎么說?
5、句式練習:
要下雨了,螞蟻。(板書:螞蟻往高處搬家)
6、指導讀大螞蟻的話。
五、學習8—9節。
1、多媒體CAI課件播放:小白兔往家跑,雨下起來了。
2、同法自學第8—9節。
3、聯系上文想想”大雨真的下起來了”中的“真的”說明什么?
4、指導讀小白兔的話。
六、說話練習
(多媒體CAI課件播放蝴蝶、烏龜等在下雨前的表現),練習用“要下雨了,(誰)(怎么樣)”說話。
七、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
(小白兔)感到很悶
。ㄐ⊙嘧樱┑惋w提出
25 要下雨了
(小魚圖)游到水面
。ㄎ浵亪D)往高處搬家
教學模式說明: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小白兔和小燕子、小魚、螞蟻的對話,介紹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根據課文中小燕子、小魚、螞蟻講的話次序相似這一特點,本課采用了“導、扶、放”的教學模式。
此課教學,“導”很重要。本課設計了“看、讀、議、讀”的教學方法“導”學課文的第1—3自然段:
。1)看。充分發揮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直觀性強的優勢,播發一段段課文動畫小故事,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讀。教師以導讀、問讀的形式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3)議。鼓勵學生圈畫出不懂的詞句,大膽提出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學習中解決疑難,之后在班上匯報自學情況。并以“要下雨了,(誰)(怎么樣)”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學生較難解決的問題,教師再適時進行點撥。
。4)讀。在教師精心設計的賽讀、比較讀、分角色讀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美讀;再以“看、讀、議、讀”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自學課文的第4—6自然段,此為“扶”;最后,再讓學生按此方法自學第7—9自然段,由此,學生經歷了一個“看圖,讀文,質疑,自學后釋疑,美讀”的學習過程,也在此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
以上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并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合作學習,解決疑難,培養學生初步的質疑意識和質疑能力,這是此教學模式的優點。
。ㄔ撜n獲市賽課二等獎)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7個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異常表現。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讀音和字形,結合詞語理解字義,結合句子理解生詞的意思。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準備投影儀放映出全文!
5.請學生了解能預測天氣變化的自然現象!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談話揭題
1.同學們,夏天的時候,下雷陣雨之前,天氣會怎樣?我們會有什么感覺?
2.下雨之前,小動物又會有什么變化呢?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讀,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注意良好聽讀習慣的培養!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做上記號!
3.同學們匯報交流:課文先后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教師板書;小白兔、小燕子、小魚、螞蟻)學習生字“兔”,引導學生聯系小兔子的樣子記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1.指導學習一至三段。
(1)指名讀第一段。學習生字“彎、直”,通過做動作理解詞義!
。2)練習朗讀第一段,可邊讀邊做動作。
。3)教師引讀第二段:小燕子從他頭上飛過。小白兔大聲喊--(學生讀)。
。4)引導學生看第一幅掛圖:小燕子飛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學生練習朗讀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學生注意提示語“大聲喊”和句尾問號。
(5)先指名讀第三段,然后逐句以問引讀:
、俳處熤傅谝痪鋯枺貉嘧舆咃w邊說——
②空氣怎么樣呢--(學生接讀第二句)蟲子的翅膀可比鳥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紗一樣,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鉛球一樣沉重,自然就飛不高了。再讀第二句!
、勰切⊙嘧语w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學生讀最后一句,教師板書:捉蟲子,學習生字“捉”,練習朗讀句子!
(6)朗讀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學習四至六段。
(1)小白兔聽了燕子的話,半信半疑,書上這句問句該怎么讀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嗎?”請學生讀。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先自己讀讀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讀一讀。
。3)檢查、交流學習情況:
、贀Q詞理解“往”。(可換“朝”、“向”)
②小魚游到水面上來的原因是什么?(板書:透透氣)
③指名練習分角色朗讀四到六段。
看見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聽了燕子和小魚的話,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大家讀讀下面幾段課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學習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又聽了他們說的話,邊忙挎起籃子往家跑,這里的“連忙”可以換成什么詞?(立刻、馬上、趕緊)
2).他又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學習七至九段,通過朗讀來回答問題!
3).學生匯報朗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習生字詞,指導朗讀。(板書:搬東西)
“消息”一詞可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訴了螞蟻?
小兔這個消息是怎么得來的?聯系前面小兔看到的、聽到的內容來理解!
四、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1.學生自由讀全文,按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讀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集體朗讀全文!
二、指導識字、寫字
1.啟發學生利用學過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記字形。先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生字的,再指名說說是怎樣識記某個生字的。
指導書寫時,要重點提示下面幾個字。
兔、低: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往:左邊是雙立人,不要寫成單立人。
彎:上半部不要寫成“亦”。
得:右邊筆畫多上下要寫緊湊!
2.完成課后練習2。先觀察生這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紅、臨寫!
3.用“彎、直、低、捉、消、息”進行擴詞練習,鼓勵學生積累詞匯。
三、詞句訓練
1.學生先自己口頭試著練習3里的詞語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題可以組成兩句!
2.讓學生書面完成練習3!
3.讀課后練習的句子。通過朗讀、比較,使學生體會到這三個句子表達的意思一句比一句具體。
四、擴展練習
請同學們課上交流能預測天氣變化的其他自然現象。可以分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板書設計:
18 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飛
小魚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螞蟻 搬東西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和用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燕子低飛,小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等自然現象說明要下雨了。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知道燕子低飛,小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等自然現象說明要下雨了。
教學難點
1.掌握“低、游”的字形結構。
2.理解產生燕子低飛,小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這些自然現象的原因。
教學準備
1. 四幅彩色掛圖。
2.本課生字的卡片。
3.布置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板書課題《要下雨了》
你知道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現象嗎?今天我們學習《要下雨了》這課,看看小白兔觀察到了哪些自然現象?二、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看書,然后讓同學們在書上標出有幾個自然段。因為有插圖,第4、5段不好找,老師可以指點一下。
三、認讀一下本課的生字卡片。
因為還沒有學生字,要在卡片上標上拼音。
四、講讀課文:
。ㄒ唬┲该x第1段。
思考這段有幾句話?
第一句說的誰在哪兒干什么?第二句小白兔為什么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說明:天氣很悶,這個悶字什么意思?這是小白兔的感覺,也預兆著要下雨了。
。ǘ┬“淄弥逼鹕碜涌匆娏苏l?說了些什么?指名讀2、3段。
1.小白兔看見了燕子。出示書上圖一。
2.下雨前,燕子為什么飛得低?
。ㄒv清:空氣潮濕→蟲子低飛→燕子捉蟲,也就得低飛。)
3.板書:燕子低飛忙著捉蟲
(三)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話嗎?
請同學們找出這個句子,老師指導讀讀。
講清:這句話是小白兔自己在問自己,心里在琢磨。它往前走,看見了誰?說了些什么?邊思考,邊聽同學讀4、5、6段。
1.出示書上圖二。
2.小魚為什么游到水面?
(這次請同學自己在書上找找。找到“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就是理解了。)
3.板書魚游到水面透透氣
。ㄋ模┬“淄孟嘈判◆~的話了嗎?從哪兒可以看出來?(說明:引導學生找出“連忙往家跑!卑岩掠甑南⒏嬖V螞蟻。)
指名讀第7段。
1.出示書上圖三。
2.大螞蟻說什么?
3.板書螞蟻往高處搬家。
4.螞蟻為什么往高處搬家?還可能往哪兒搬家?你們見過嗎?
5.板書防水ji1o
。ㄎ澹┲该x第8段。說說這段說的什么?出示書上圖四。
(六)讀第9段,說說雨下得怎么樣?
(指導學生理解:“要下雨了”在課文中出現幾次?在書上找一找。)
1.燕子說要下雨了;小魚說要下雨了;螞蟻說要下雨了;小白兔說要下雨了。事實與它們所說的相符合嗎?句子來反復讀讀。不但下雨了,而且下得很大。
2.指導朗讀“嘩、嘩、嘩,大雨真的下起來了。”五、小結。
(一)小白兔是怎樣從不知道要下雨到逐步知道要下雨的?
。ǘ⿲W了這課,同學們可能和小白兔一樣增長了下雨前的知識,誰說說下雨前有哪些現象?(說明:結合板說。)
板書設計
六、完成填空練習。
1.下雨前,燕子飛得(低)。
2.下雨前,小魚(游)到水面上來。
3.下雨前,螞蟻往(高)處搬家。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ㄒ唬⿲φ丈直,自己將生字在課文中用“一”劃出來。
(二)指名讀讀劃出的生字(要求字音正確)。
。ㄈ┱页霰菊n“口”的生字,先進行學習。
hǎn 喊 左右結構
提問:為什么是口字旁?右邊的筆順是什么?和“成”比一比?
組詞:大聲喊喊叫
指導書寫:這四個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口字旁占左上格。
其他三個字,學生自己在生字本上各寫一個。
。ㄋ模┙又鴮W習“氵”旁的生字
chí池左右結構
提問:這個字的偏旁是什么?為什么?
你怎么記?
組詞:水池池子池塘(táng)
yóu游左中右結構,右邊是
提問:為什么是“氵”?
指導書寫:游
組詞:游過來游來游去游到游戲
。ㄎ澹ヾī低左右結構高低的低
提問:右邊的筆順是什么?注意哪一筆?
筆順:(注意點)
指導書寫:
組詞:低處低頭
反義詞:低——高
(六)自學其他生字。
請同學們自己說出下面字的結構、偏旁并組出詞來。
zhū 珠 jīn 今 xī 息 jiā 加
照田格的樣子寫出這四個字來。
二、認讀所學的生字卡片。
三、寫出有下面偏旁的字。
口:____
氵:____
第三課時
一、認讀生字卡片(不標拼音),邊讀邊組詞。(說明:呀、嗎、吧三個字不組詞)
二、選字填空。
呀、嗎、吧、呢
。ㄒ唬┭嘧訛槭裁达w得這么低( 。
。ǘ┠憧旎丶遥ā 。
。ㄈ┬“淄孟胧且掠炅耍ā 。?
。ㄋ模┪浵佌χ咛幇峒遥ā 。!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一)說說課文中共有幾個角色?
(二)注意讀出小白兔由不知要下雨到告訴媽媽要下雨的心情的變化。
。ㄈ┲笇б韵略~句的語氣。
1.小白兔大聲喊:
2.“我正忙著捉蟲子呢!”表示沒有時間閑談。
3.“是要下雨了嗎?”小白兔問自己,心中納悶。
4.“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心里著急。
5.“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一邊跑一邊喊……”要讀出急切的心情。
6.“嘩、嘩、嘩”是象形詞。
四、分角色表演,(分別戴上不同的頭飾)
五、學了這課以后,你知道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除去這些,你還知道哪些?
。ū热纾候唑训惋w,水缸出汗,蟬不叫等)
六、聽寫本課生字詞。
七、作業:
。ㄒ唬┌选耙掠炅恕边@個故事讀給父母聽聽。
(二)觀察下雨前還有什么自然現象?
《要下雨了》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二冊中的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它告訴我們:下雨前一些小動物有著不同的表現,通過觀察小動物的異常表現也能預測天氣變化。
《要下雨了》為講讀課文。講讀課文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憑借,也是識字、學詞、學句的主要途徑。根據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階段性要求和學生學習實際,本課可作如下教學設計:
一、突出重點詞句的訓練
講讀課文要注意重點詞句的訓練,結合語句理解詞義,懂得一句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教學時,一定要突出重點詞句的訓練。本課需要重點理解的詞有 “悶”、“潮濕”、“忙著”、“有空”、“連忙”、“挎起”、“忽然”。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忙著”和“連忙”(連忙——是趕快的意思;忙著——是指燕子迫不及待地加緊捉蟲子),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用“連忙”和“忙著”分別說句話。需要辨析比較的句子有:“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是要下雨了”與“是要下雨了嗎”,“大雨下起來了”與“大雨真的下起來了”有什么不同,進行句子訓練。
二、以“讀”助講,進行閱讀訓練
根據課文敘述的順序,教學中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ㄒ唬┩ㄗx全文,讀準字音
要求學生依據漢語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錯字,不添字,不掉字,在課文中找出課后田字格里的生字,畫上線多讀幾遍,使之能流利朗讀課文。
。ǘ┳x懂課文,指導學法
通讀課文后,要求學生先弄清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弄清全文共有幾幅圖,以及自然段與每幅圖的對應關系。然后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本課共有四幅圖,在敘述四幅圖畫內容時,其敘述方式基本相似。這篇課文要求學生弄清下雨前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和螞蟻搬家這些現象。弄清這三種自然現象,根據本課特點,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法。首先抓住“燕子為什么低飛”這個問題,讓學生認真地朗讀課文的1、2、3節,找出燕子低飛的原因,在文中勾劃出來。抓住燕子說的三句話,邊讀邊想,燕子說的話中,哪一句是與燕子低飛有關系,引導學生知道:“空氣潮濕,翅膀沾上小水珠,飛不高,正忙著捉蟲子呢!痹僮寣W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連起來回答,進行思維訓練。(讓學生知道在回答“為什么”問題時,可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學完這部分,讓學生回憶這部分的學習方法,教師加以總結。(首先提出問題,在文中劃出有關的答案,抓重點語句進行分析,再用“因為……所以”的句式連起來說。)學生掌握后就用這一方法自讀課文,自己去理解“小魚為什么游出水面”和“螞蟻為什么搬家”的真正原因。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學會了理解課文的方法,培養了學生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ㄈ┲笇Ю首x,加深理解
講讀課文不僅要加強詞句的訓練,還要注重朗讀的訓練。通過朗讀,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本課要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注意朗讀的語氣。如“燕子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和“小魚為什么今天有空出來呀?”要讀出問話的語氣,是小白兔對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的不理解;但是在讀“要下雨了嗎?”卻要讀出疑問的語氣,從中體會出小白兔對燕子說的話表示懷疑。“是要下雨了,我們正忙著搬家”這一句要用非?隙ǖ恼Z氣來讀,讓學生在讀中明白螞蟻搬家不是小白兔告訴的,而是螞蟻事先就知道了。“大雨真的下起來了”中的“真的”要加強語氣來讀,證明小燕子、小魚和螞蟻說的話沒有錯。朗讀之后學生從中明白了小白兔一系列的思想變化(懷疑——有些相信——完全相信)。
最后,學生戴著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總結全文。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介紹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讀來饒有趣味。學習這篇課文,要注意三點:一是抓聯系理解課文內容,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雨前動物行為的變化與雨前氣候狀況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二是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來體會、揣摩語言形式的表達效果;三是抓朗讀訓練,以讀促理解,特別是對話,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的朗讀訓練要到位。
可按下列設計進行教學。
一、釋題激趣,整體感知
(一)出示課題“要下雨了”
提問比較:“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說的是將要下雨了,“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說雨已經下來了。)
(二)啟發激趣
其實,下雨前大自然會給我們傳來一些信息,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會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下雨前會出現些什么現象呢?小動物們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想知道這些知識嗎?)
。ㄈ⿲W生自讀課文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提醒學生讀準生字的讀音,把句子讀通順,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文中先后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做上記號,主要寫的動物是誰,打上著重號。
學生自讀課文后,可圍繞問題——讀了這篇童話你知道些什么——簡要討論一下文章內容。
二、讀讀說說,理解品味
圖文對照,引導學生學習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一)學習1、2、3自然段,可設計下列問題導讀
讀了第1自然段,我們知道些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因為天氣很悶,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板書:天氣很悶)
見到小燕子,小白兔說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說這些話的?它為什么要“大聲喊”?(“大聲喊”是因為小白兔覺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樣——往日飛得高,今日卻飛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導學生朗讀小白兔說的話,要讀出急切的、疑問的語氣。板書:燕子低飛)
是啊,小燕子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誰能讀讀小燕子說的話,然后告訴大家?(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燕子說的話,以讀促理解,特別注意讀出“我正忙著捉蟲子呢!”這句話的語氣。板書:空氣潮濕)
(二)學習4、5、6自然段,可設計下列問題導讀
小燕子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嗎”?誰能讀讀這句話?(小白兔將信將疑,要讀出這句話的疑問的語氣。)
看到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小白兔說了什么話?這些話該怎么讀才好呢?“跑過去問”說明了什么?(小魚的行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緣由。重點指導朗讀這句話,語速稍快些,讀出急切、疑問的語氣。板書:小魚出水)
是啊,小魚怎么有空出來呀?誰能讀讀小魚說的話再告訴大家?(原來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小魚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指導讀小魚說的話,語速稍慢,語氣親切。)
爾后,可讓學生進行一次情境體驗:學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魚,潛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悶——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張口“透透氣”。這樣,可加深學生對雨前天氣悶這一現象的感受。板書:水里很悶。
。ㄈ⿲W習7、8、9自然段,可設計下列問題導讀
燕子、小魚都說要下雨了,這時小白兔又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要指導學生先找出文中的句子:“……連忙……往家跑”。和“……把……消息告訴了螞蟻!敝,還要說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小白兔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它“基本相信”要下雨了。)
螞蟻知道要下雨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導學生讀螞蟻說的話,“是”要重讀,要讀出句子肯定的語氣。)
下雨前,螞蟻為什么要搬東西呢?它們會向什么地方搬東西呢?(往高處搬,以避免雨水的沖擊,板書:螞蟻搬東西)。
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為什么這么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為此時,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重點指導讀第8自然段,語速稍快,特別要讀出小白兔急切的語氣。
三、整體回顧,加深印象
(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ǘ┻呑x邊思考課后練習1的問題,之后討論回答出來。
四、鞏固練習
。ㄒ唬┚毩暦纸巧首x課文。特別注意對話的朗讀指導,注意指導讀出疑問句、感嘆句的語氣。
。ǘ┲笇W生做課后練習2、3題。
。ㄈ┲笇W生識記生字字形。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連忙”練習說話。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下雨前會出現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現象,并初步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三段課文。
【重點難點】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自然知識。難點是了解一些動物下雨前活動現象產生的原因。
【課前準備】
1.詞句條及活動的小白兔圖。
2.小白兔、燕子、魚、螞蟻的頭飾。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下雨前會出現“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現象,并初步了解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揭題析題
(一)談話、板書課題。
(二)區別“下雨了”與“要下雨了”。
二、小聲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邊讀邊注意三點:
。ㄒ唬┛辞逭n文中加拼音的字,讀準讀音。
(二)想想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
(三)看看課文是分幾個自然段寫的?
三、檢查提問
。ㄒ唬┲该肿匀欢卫首x課文。
。ǘ┱n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
。ò鍟貉嘧、魚、螞蟻)
。ㄈ┱n文是分幾個自然段寫的?在書上標出來。
四、講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么?
。◣煱謇L山坡、樹、草等)
2.提問:(1)這段有幾句話?讀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樣割草的?(用活動圖演示小白兔彎腰的動作。)(2)這時小白兔感到天氣怎么樣? “天氣很悶”時會讓人感到怎樣呢?(師生共同通過兩次不同的呼吸來體驗。)(3)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樣?(用活動圖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動作。)(4)在小白兔剛才的動作中,有兩個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來了嗎?在書上用“——”劃出來。
(二)學習二、三自然段。
1.當小白兔直起身子時,看到了什么?(師板繪小燕子圖)
2.燕子和平時一樣不一樣?從哪兒看出飛得低?(板書:飛得很低。)
3.小白兔是怎樣問燕子的?(指名讀、齊讀)
4.燕子是怎樣說的?(引讀第三段)
5.誰來當小燕子,邊飛邊說?(指名表演)其他同學注意看燕子的話一共有幾句。
6.燕子的話有幾句?誰來讀讀第二句和第三句?(指名讀)
7.“空氣很潮濕”說明空氣中什么多了?什么時候空氣就很潮濕呢?
8.“正忙著”的“正”是什么意思?“忙著”又是什么意思?
9.小白兔現在知道燕子飛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嗎?
10.燕子說“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導學生發現燕子的思考過程。)
11.男女生分角色讀小白兔和燕子的對話。
。ㄈ⿲W習四、五、六段
1.指名讀四、五、六段。
2.聽了燕子的話,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引讀。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嗎?)這句話用了什么符號?說明小白兔對燕子的話是相信還是不相信?
3.這時候他又看到了誰?只有兩條小魚嗎?小魚怎么樣了?(板書:游到水面)
4.小白兔是怎么問的?(引讀)“有空”是什么意思?
5.小魚是怎么說的?(引讀)“透透氣”又是什么意思?
6.誰能說說小魚游到水面的原因?
師歸納:平時小魚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氣就夠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來,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氣少了,小魚在水里覺得很悶,所以就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7.指名兩位學生分角色讀小白兔和小魚的對話,引導學生體會小魚對小白兔的關心。
(四)學習第七段。
1.學生輕聲讀第七段。
2.小白兔聽了小魚的話相信要下雨了嗎?你怎么知道的?(出示“連忙”)“連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趕快干什么?什么是挎?(師表演挎籃子)
3.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誰?是多少螞蟻?他們在干什么?(板書:往高處搬家)為什么要往高處搬家?
4.指名學生讀第七段,學生邊聽邊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訴螞蟻要下雨了,還是螞蟻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
5.指導讀“是要下雨了!保ㄖ该x、齊讀)
。ㄎ澹⿲W習八、九自然段
1.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出示:加快步子)他一邊跑還一邊喊什么?(引讀)
2.正在這時候,一陣雷聲,嘩嘩嘩,雨就下起來了。(師畫雨點)這雨下得怎么樣?
3.指導朗讀第九段(齊讀)
五、總結課文
學了這課,你知道要下雨了會出現什么現象?(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
除了這三種現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還有許多與平時不一樣的現象。你還知道哪些?(讓學生談)希望同學們要像小白兔那樣看到不明白的現象積極地問別人,還可以從書中尋找答案,這樣你們就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就會越來越聰明。
六、重點指導部分生字的字形。
七、分角色朗讀全文
(請四名同學分別當課文里的四種小動物,并戴上頭飾,其他同學讀旁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本課生字,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
二、從課文中提出本課生字詞學習。
三、指導書寫。
四、學生在作業本上寫生字。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三段課文,完成課后作業。
【教學過程】(略)
附:第一課時板書設計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話形式來說明科學常識的講讀課文。課文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這篇課文,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內在因果聯系,教給學生通過動物行為的變化來觀測天氣的方法。這既是一篇學習語文訓練語言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邊講邊畫,激發興趣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結合本課教材所描述的對象是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我設計采用邊講邊畫的教學方法,使形象的語言文字和直觀的畫面融為一體,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二、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識字教學按初讀課文,讀準了字音;講讀課文,理解字義;總結課文,認清字形三個步驟進行。尤其是注意在講讀課文中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例如:通過觀察圖畫理解“低”的意思;通過活動教具的演示理解“直”與“彎”的相反意義;通過兩次不同的呼吸體會“悶”的感覺,理解詞義;通過動作演示理解“挎”的意思等。將識字教學融于閱讀教學之中,使發展語言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注意聯系,訓練思維
教學時,抓住關鍵詞語,研究這三種自然現象與下雨的聯系。如:燕子為什么會飛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著捉那些飛不高的蟲子來理解。還可問學生燕子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導學生進一步發現燕子的思考過程:蟲子飛不高→翅膀上沾了小水珠→空氣很潮濕→所以要下雨。
四、以文悟道,相機滲透
根據課文內容,通過語言文字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小動物們互相關心的好品德,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如小魚對小白兔說:“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币笇W生很好地體會感情。再如通過小白兔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能積極去問別人,教育學生要多觀察周圍的自然現象,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五、加強朗讀訓練,注意形式多樣
對小學生來說,朗讀是體會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學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句段,要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反復朗讀,讓畫面呈現在學生頭腦中,讓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為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個別讀,有集體讀,有分段讀,也有全篇讀,有一問一答的對話式讀,也有戴頭飾的分角色讀,還有引讀等等。教師以讀助講,學生以讀助學,不僅使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
1 懂得天氣悶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就要下雨的科學知識,初步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2 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意思。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題設疑
出示“下雨了”“要下雨了”
比較意思,對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
要下雨了,大自然中會出現哪些現象呢?
1 自由讀課文(標自然段,要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 抽查朗讀情況
3 檢查生字,不會的小組內幫助解決
三、討論:要下雨了,小兔是從哪兒知道的?
1 天氣悶
2 燕子低飛
3 螞蟻搬家
4 小魚浮出水面
四、朗讀練習
1 小組分角色朗讀練習
2 指名分角色朗讀
3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延伸
除了課文中的現象,還可從哪些方面知道天快下雨了。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生字卡片抽查
二、交流資料
分類小動物
天氣變化
諺語等
三、句式練習
1 因為,所以燕子飛得很低。
2 因為要下雨了, 所以。
3 因為,所以。
4 正忙著。(課后題)
四、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一背
五、寫字指導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6
設計理念
緊緊把握新課標的主旨,突出識字和朗讀兩大重點。依據教材特點,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實際,精心營造充滿情趣的課堂氛圍,充分展開學習過程,在教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的引導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歷經識字、朗讀、背誦等言語實踐,使學生在情趣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從而體會學習語文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嗎、吧”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投影片或掛圖
3、朗讀課文的動畫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都愛看動畫片,今天老師就請大家來看一個動畫片。
2、動畫片看完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有一個作家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記下來了,這就是我們的第16課《要下雨了》。齊讀課題。
4、提問比較:“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說的是將要下雨了,“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說雨已經下來了。)
設計意圖
以動畫導入,通過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看得認真,聽得專注,很快便進入了課文情境。學生在動畫片的觀看中開始了有趣的語文學習,極好地抓住了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很快將學生帶入課堂,帶入語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同學們打開書,認認真真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寶寶就把它畫出來再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3、同桌交流:選自己認為讀得最棒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聽,或選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句子,請同桌讀一讀。
4、檢查讀書情況,順情引導。
5、讀通全文,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
設計意圖
在言語學習的起始階段,讓學生用足夠的時間去讀課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錯、不倒,符合朗讀的基本要求。靈活變換朗讀的形式,注重訓練的層次性,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情緒,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達到進一步通讀課文,了解大意的目的。
三、趣味識字,寓教于樂
1、看到大家讀書這么認為,瞧,生字寶寶忍不住也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體課件展示出這樣的畫面:從翻開的書頁中,一張張生字卡片飛了出來,我們一起和它們打招呼。學生邊和字寶寶招手,邊叫它們的名字。)
2、生字寶寶想知道小朋友們是怎樣認識它們的,咱們來比一比,看誰說的辦法好。
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歸類總結認識生字的方法:本課合體可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字,同時可用熟字帶出生字,如,池——潮、濕、消,都與水有關;吃——喊、嘩,都與嘴有關;坪——坡,與土地有關;剛——割,與刀有關;感——悶,與心有關;伸,與人的動作有關;搖——播,與手有關。
3、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同學們的字音讀得很準,我相信,不用拼音朋友的幫忙,我們也會認識這些字。對吧?小朋友,快來看呀!這些生字咱們都會人了?墒牵@些淘氣的生字寶寶呀,又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藏在了課文里,但是我們還是認識他們,我們肯定能把課文讀得更通順,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分自然段指名讀)
設計意圖
精心創設情境,將生字的學習過程放置到日常熟悉的游戲情境中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情感積淀。在游戲中,通過調動學生眼、耳、手、嘴等多種感官,增強識字效率,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讀準字音,初識字形。這樣的游戲設計,對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有趣的,快樂寫滿孩子的臉上,教室里不再是一味的嚴肅、沉悶,而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四、描紅臨貼,指導寫字
1、打開書第71頁,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嗎、吧、蟲、往、得、很”6個生字,發現特點和規律:“蟲”是獨體字,“嗎、吧”都是口字旁,“往、得、很”都是雙人旁。
2、教師示范書寫,學生注意每一筆的筆順、起筆、落筆,邊觀察邊書寫,看在眼里,記在心中。
3、交流提示,共同提高。
設計意圖:
寫字是一年級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教師的規范書寫能給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它是語文整體素養的一部分。對于習慣的培養,不同階段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低年級學生顯得尤為重要。
板書設計
要下雨了
燕子 飛得低
小魚 游出水面
螞蟻 搬家
設計意圖
簡明、扼要的板書設計讓條理清楚、一目了然地突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便于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把握。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腰、坡"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空、悶"的讀音。
2、能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陰沉沉、潮濕、悶得很"等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和感嘆句;能分角色讀好課文的對話。
4、嘗試在對話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飛、小魚透氣、螞蟻搬家"這些自然現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初步產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聯系生活實際了解詞語的意思;讀好對話,并能在對話中提取相關信息,了解一些小動物在下雨前的表現。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今天老師想請同學們先來聽一段聲音(播放雷雨的聲音片段),引導學生說說聽到的聲音。
2、這轟隆隆的雷聲告訴我們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要下雨了)那除了雷聲下雨前還有哪些特殊的現象會發生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3、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學生書空說筆畫)
二、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畫生字并標清自然段序號。思考:小白兔在哪里?在干什么?
2、認讀生字:
腰、坡、沉、伸、潮、濕
呢、空、悶、消、息、搬、響
。1)指名讀(帶拼音)
。2)指名讀(去拼音)
(3)開火車認讀(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強調多音字:空(kong)天空、(kong)有空
悶(men)悶熱、(men)納悶
。5)做游戲"摘蘋果"
(6)認讀詞語,指名讀、齊讀
山坡、彎腰、割草、潮濕、雷聲
有空、透氣、連忙、消息、響起
一大群、搬東西、陰沉沉、轟隆隆
3、思考:小白兔在哪里?在干什么?(學習第一自然段)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齊讀第一自然段
當時的天氣如何?陰沉沉(理解:烏云密布,光線很暗,天氣很悶)
三、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2——9自然段,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是誰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在文中圈出來。
2、找一找他們在下雨前都在干什么?為什么?
交流反饋:
1、有小燕子、小魚、大螞蟻
2、(1)小燕子在低飛捉蟲(板書),因為空氣潮濕,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他們倆是怎么說的呢?(分角色朗讀對話)
那是要下雨了嗎?小白兔相信了嗎?(不相信)從哪里看出來的?
引讀:"是要下雨了嗎?"(疑問語氣,表明小白兔不相信)
。2)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因為——"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板書)
理解"悶得很","悶"是一個會意字,其字形外圍很像一扇門,里面是一顆心被關閉在門內,所以很憋悶,可組詞"悶氣、悶熱"。(指導朗讀)這次小白兔相信了嗎?(有點相信)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從"連忙、跑"看出來。
。3)這時小白兔看見了誰?(一大群螞蟻)他會對螞蟻們說什么?(學生自由說)
螞蟻們知道要下雨了,他們在干什么呢?
"正忙著搬東西呢!"(板書)
。4)句式練習:我正忙著捉蟲子呢!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正、呢。▽W生練習造句)
(5)通過這三次對話小白兔是徹底相信要下雨了,只見他加快步子往家跑,一邊跑一邊喊——"媽媽,媽媽,要下雨了!"正在這時"轟隆隆,天空響起了一陣雷聲。嘩,嘩,嘩,大雨真的下起來了!"(引讀,指導朗讀,語氣又快又急)
四、說說你的收獲
1、學生自由說一說。
2、除了課文中的小動物們,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在下雨前有特殊的表現?(課件展示圖片)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雖然它不會使用我們人類的語言,但它會用動物、植物們的行為和特性向我們展示著它的神奇奧秘,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仔細觀察)的孩子,只有這樣你才能發現大自然的奧秘。
六、檢測評議
1、讀句子,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2、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3、選字填空。
七、課后作業
1、要晴天了,自然界又會發生哪些變化呢?請你閱讀課外書或者詢問爸爸媽媽找一找答案。
2、請你觀察一種小動物或者小植物,寫一則觀察日記。
八、板書設計
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飛捉蟲
小魚——出水透氣
大螞蟻——忙著搬家
仔細觀察——善于發現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8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介紹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讀來饒有趣味。學習這篇課文,要注意三點:一是抓聯系理解課文內容,要引導學生認識到雨前動物行為的變化與雨前氣候狀況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二是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來體會、揣摩語言形式的表達效果;三是抓朗讀訓練,以讀促理解,特別是對話,帶有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的句子的朗讀訓練要到位。
可按下列設計進行教學。
一、釋題激趣,整體感知
(一)出示課題“要下雨了”
提問比較:“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說的是將要下雨了,“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說雨已經下來了。)
(二)啟發激趣
其實,下雨前大自然會給我們傳來一些信息,仔細觀察一下,我們會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現象。(下雨前會出現些什么現象呢?小動物們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想知道這些知識嗎?)
(三)學生自讀課文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提醒學生讀準生字的讀音,把句子讀通順,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文中先后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做上記號,主要寫的動物是誰,打上著重號。
學生自讀課文后,可圍繞問題——讀了這篇童話你知道些什么——簡要討論一下文章內容。
二、讀讀說說,理解品味
圖文對照,引導學生學習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ㄒ唬⿲W習1、2、3自然段,可設計下列問題導讀
讀了第1自然段,我們知道些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因為天氣很悶,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板書:天氣很悶)
見到小燕子,小白兔說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說這些話的?它為什么要“大聲喊”?(“大聲喊”是因為小白兔覺得小燕子跟往日不一樣——往日飛得高,今日卻飛得很低,感到有些奇怪,注意指導學生朗讀小白兔說的話,要讀出急切的、疑問的語氣。板書:燕子低飛)
是啊,小燕子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誰能讀讀小燕子說的話,然后告訴大家?(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燕子說的話,以讀促理解,特別注意讀出“我正忙著捉蟲子呢!”這句話的語氣。板書:空氣潮濕)
。ǘ⿲W習4、5、6自然段,可設計下列問題導讀
小燕子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要下雨了嗎”?誰能讀讀這句話?(小白兔將信將疑,要讀出這句話的疑問的語氣。)
看到小魚都游到水面上來了,小白兔說了什么話?這些話該怎么讀才好呢?“跑過去問”說明了什么?(小魚的行為跟往日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緣由。重點指導朗讀這句話,語速稍快些,讀出急切、疑問的語氣。板書:小魚出水)
是啊,小魚怎么有空出來呀?誰能讀讀小魚說的話再告訴大家?(原來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小魚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指導讀小魚說的話,語速稍慢,語氣親切。)
爾后,可讓學生進行一次情境體驗:學生假想自己是一尾小魚,潛游在水下,感到水里很悶——稍稍屏住呼吸,然后伸直身子,張口“透透氣”。這樣,可加深學生對雨前天氣悶這一現象的感受。板書:水里很悶。
。ㄈ⿲W習7、8、9自然段,可設計下列問題導讀
燕子、小魚都說要下雨了,這時小白兔又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要指導學生先找出文中的句子:“……連忙……往家跑”。和“……把……消息告訴了螞蟻。”之后,還要說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小白兔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它“基本相信”要下雨了。)
螞蟻知道要下雨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導學生讀螞蟻說的話,“是”要重讀,要讀出句子肯定的語氣。)
下雨前,螞蟻為什么要搬東西呢?它們會向什么地方搬東西呢?(往高處搬,以避免雨水的沖擊,板書:螞蟻搬東西)。
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又是怎么做的?它為什么這么做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因為此時,小白兔完全相信要下雨了。)
重點指導讀第8自然段,語速稍快,特別要讀出小白兔急切的語氣。
三、整體回顧,加深印象
(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二)邊讀邊思考課后練習1的問題,之后討論回答出來。
四、鞏固練習
。ㄒ唬┚毩暦纸巧首x課文。特別注意對話的朗讀指導,注意指導讀出疑問句、感嘆句的語氣。
(二)指導學生做課后練習2、3題。
(三)指導學生識記生字字形。◆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9
“老師撒謊了”──《要下雨了》教學案例及反思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賓縣賓州鎮第二小學 何紅梅
【教學案例】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對所學校知識有興趣、感興趣,我們為一名剛接觸所教材的教師對每篇課文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采取的辦法也千奇百怪,可是有一天發生的事,激趣故然重要組教師采取的方法必須無解可擊。
新教材一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6課《要下雨了》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描述了下雨前,燕子、小魚、螞蟻這種動物的表現,講續完課文后,我設計了鞏固課文內容的連線題。
下雨前:燕子 忙搬家
小魚 低空飛
螞蟻 游上來
因為是練習題,我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這樣的過渡語:“同學們,課文我們學完了?可是老師家了文中寫的燕子、小魚、螞蟻在下雨前它們都做了些什么?”哪位聰明的孩子愿意幫老師連一連哪?課堂上立即熱鬧起來,同學們紛紛說:“老師,我幫你”“老師,我愿意!笨纯赐瑢W們高高舉起的小手,我心里陣陣得意,看這樣用語言刺激多成功,孩子們的興致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看到一向不愛發言的陸瑤的小手也在熱切的擺看我決定給他個機會,我大聲說:“孩子們,讓陸瑤來我可以嗎?”孩子們發出了不情愿的“可以”陸瑤卻站著在哪兒,看著我我促地說:“快幫老師連一連呀!”陸瑤卻還笑,引得其他同學看到他摸樣,也跟關哄起來,我立刻收起了笑臉,問:“陸瑤你在笑什么?如果沒想好就坐下,等到你想好再說!标懍巺s笑著說:“老師我知道,下雨前燕子低空飛,小魚游上來、螞蟻忙搬家,你可真笨!北M管最后一句話聲音很低,可他的同桌“小百靈”立既站起來說:“老師,陸瑤說你笨!薄拔覜]有!标懍幖t著臉爭辯,我剛要說話,他周圍的同學紛紛站起來說:“你說了。”“我聽見了!标懍幖钡目炜蘖恕?催@陣勢,我趕緊示意同學們安靜下來,我走到陸瑤身邊說:“你是男子漢,應該誠實,敢作敢當,告訴老師,你到底說了沒有?”可陸瑤只低著頭,擺弄著書角,就是不吭聲。我想他一定是怕我批評他,所以不敢說了。我接著說:“老師,最喜歡大膽發言,敢于發表自己想法的孩子,陸瑤,老師想信你就是這樣的一個好孩子!”陸瑤緩緩地抬起頭里閃著淚花臉,帶著哭腔沒有直接回答我“本來嘛!下雨前燕子低空飛,小魚游出水,螞蟻忙搬家,誰都知道。你是老師還不知道,有點笨!”雖然最后一句話盡管聲音低,我卻聽的清清楚楚。一時間我不知道說什么好,這時我的小班長站起來說:“老師不笨,老師在考我們,你才笨呢!”一些同學立即跟著附和起來,教室里亂成一片,陸瑤受不住同學們的打擊,終于趴在桌子上哭了!我平靜了一下,讓同學們坐好,理清了思路,開始為自己辯解,我首先表揚了陸瑤敢于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有勇氣,有膽量,教育其它孩子應該和他一樣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接著我為自己開脫:“老師不是笨,我當然知道下雨前這三種動物的表現,燕子低空飛,小魚游出水,螞蟻忙搬家,我之所以說我忘記了讓大家幫忙,是為了引起你們的興趣……”還沒等我把真實的想法說完,一向善于發問的溫德倫就高高地舉起手,我只好中斷問他:“有事嗎?”他立即站起來說:“老師,那你是撒謊了,你說不知道,就是撒謊了?”因為前面有表揚陸瑤的行為,其它同學立即情緒高漲地說:“對,老師你撒謊了。”我怵然了,沒想到孩子們會提出這樣尖銳的問題,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看著他們發亮的小眼睛一個勁兒地嚷嚷,我真沒辦法了,如果告訴他們那是善意的謊言,后果會更遭,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什么善意的謊言?謊言就是謊言,不分善與惡,教育孩子就應該直接告訴他們對與錯,沒有中間值。
沒辦法,我只好承認,剛才是老師錯了,老師不應該騙你們說忘了課文內容,我向大家道歉,請大家原諒。孩子們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興奮地看著我,我又趕緊不失時機地教育他們,要寬容別人,對于知錯就改的人,我們就應該就像原諒老師一樣原諒他們。
下課了,孩子們就像勝利的角斗士一樣從我身邊走過,笑呵呵地看著我,我心里突然地那么不是滋味,我精心設計的環節卻在孩子們一句無忌童言中土崩瓦解了,我真的錯了嗎?我真的撒謊了嗎?
【教學反思】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將語文的學科性質定義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人文性的教育不僅有助于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素質,還有助于轉變學生觀,在這節課中我首先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情感體驗,不然孩子們不會這樣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認為老師笨,老師撒謊了。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學生,用真誠的心去體貼學生。課堂上教師不能只維護自己的面子,忽視了學生的人格和自尊,讓他們服貼自己,這節課上,我作為一名能夠認真傾聽學生講話的教師,不僅拉近了我和學生的距離,也使孩子們更加地親近我,喜歡我!
這節課上讓我感觸最深是就是,我們經常想什么樣的課是一節好課?要看它有沒有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沒有真正激發學生的興趣。于是作教師的,就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利用新招新法,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我也經常聽到一些教師用我使用過的類似的方法來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可是今天孩子們的一句真心話,讓我真正明白了,無論我們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都必須在為人師表,以理服人的基礎上完成,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他們模仿能力,辯別能力差,而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又都是他們的模仿對象,所以做教師,首先要以德正身,教育學生不要做的,教師就堅決不能做。其次要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把握住這兩點,我們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出我課上的笑話。
【領導評析】
何紅梅老師的這個案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開學初,我校要求每位教師做一節優質課,并選出優秀的為本校教師做觀摩。事情發生在何老師講的是新教材一年級語文課《要下雨了》。
課堂上誰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學生大膽尖銳地提出了“老師撒謊了”的問題,當時聽課的老師都感到非常意外,可是何紅梅老師臨危不亂,急中生智,利用自己高超的駕馭課堂能力平息了這件事情。不僅使學生明白了老師為了他們理解課文煞費苦心,也懂得有了錯誤就要及時改正,老師也不例外。還要學會寬容別人,有了錯誤改正過來就是好孩子。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我們看出何老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靈活的教育機制。
另一方面,在這種公開課中,孩子們敢大膽提出這樣尖銳的問題,可見何老師在平時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與學生平等對話,給予學生自主的權利,讓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人。這也說明何老師真正地領悟了新課改的精神,并把它有效地實踐在實際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我們的課堂更開放、更平等、更自主。
新課程改革以來,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才能主動去學習。于是我們的教師就千方百計的尋求新招奇法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墒呛卫蠋煹倪@節課讓我們看到,我們在追求激qing納趣的同時,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一定要準確、恰當,否則就失去真正的意義,好心辦了壞事。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會寫嗎、吧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明確要下雨之前的各種自然現象。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懂得課文說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詞卡、錄音。
【教學課時】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齊讀課題。
2、(課件介紹新朋友)今天老師特地請來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黃帽,你們歡迎她嗎?小黃帽很喜歡聰明能干的小朋友,她托老師先來考考大家,你們接受考驗嗎?
⑴指名讀生字卡片,并組詞。
⑵指導寫字:
師:吧、嗎他們都是輕聲。
(字卡貼黑板上)
、倮蠋煼秾憜。
(提醒:口很有禮貌,在寫的時候他會跑到橫中線的上面去,把下面的位置留點給邊上的字。)
、趯W生試寫嗎、吧:
師:嗎、吧都是語氣詞,一會兒,會在朗讀中體會這幾個詞的用法。
二、學習課文
師: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幾個好朋友?都是誰?是在哪幾段寫的?端好書。眼離書本一尺遠。
(生答師板書)
師:小白兔看到哪些現象?聽到它們說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就讓我們好好來學習課文吧。
1、燕子低飛:
、胖该x第一自然段,這段讓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很悶,做做直起身子的樣子)
⑵這時小白兔看見了誰?他是怎樣對燕子說的?
(課件)
、侵笇Ю首x:
、偻瑢W們,現在你們都是小白兔,小燕子從你們頭上飛過,快喊!
(生喊)
、 (出示句子: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看這句話后面是個問號,怎么讀?
對啊,我們不光要大聲喊,還要讀出奇怪發語氣。我們來比比看誰讀得好。
(指名──齊讀)
⑷ (課件出示句子:要下雨了?諝夂艹睗瘢x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師范讀小燕子的回答的話,想:燕子的話是什么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師引導用因為所以來說話。)
口頭練習:
用正忙著呢!說話。
、煞纸巧首x。
2、魚游水面:
⑴燕子的話,小白兔相信嗎?為什么?
(課件出示:是要下雨了嗎?)
讓我們吧嗎去掉讀一讀,有什么不一樣?
、普谝苫髸r,小白兔有碰到了誰?他們在說什么呢?
、峭婪纸巧氉x一問一答。
(左邊的同學讀小白兔的問,右邊的同學讀小魚的答。然后交換再讀。)
⑷指導朗讀:
、僬n件出示句子:
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
你覺得要讀出怎樣的語氣來?
、 (課件錄音小魚的回答: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
你覺得讀得好不好,為什么?誰來和他比一比。
(引導學生注意吧,讀出對小白兔的關心)
、蹛灥煤芎秃軔炗惺裁床灰粯?
(再讀課文)
、杉w表演:
師生集體演小魚,水里悶得讓人受不了,使勁游到水面上來透氣。追問:現在你的感覺如何?
3、螞蟻搬家:
、怕犃诵◆~的話,這回,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你是從課文中的哪句話知道的?(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理解連忙,找近義詞。
、 (課件)這時,小白兔又碰到了螞蟻。
(師簡筆畫,兩只螞蟻)
老師畫的和書上的現象一樣嗎?
(比較看出一大群)
、茄菀谎荩
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你猜他是怎樣告訴螞蟻的?
(老師演螞蟻,學生演小白兔。)
像這位同學一樣,把一些事情轉告給別人的,就叫做消息。
⑷螞蟻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指導朗讀,讀出肯定的語氣。
⑸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急了,你們看
(出示:媽媽,媽媽,要下雨了!)
⑹ (課件)大雨中,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
1、小白兔終于明白要下雨了,他是看到哪些現象才知道的?
(生答師補充板書)
2、小黃帽她又來了,她要對我們說什么呢?
3、這會小黃帽又要考大家了吧,那你知道還有哪些雨前征兆的現象嗎?
(蚯蚓出洞、青蛙鳴叫、蚊子成團)
4、師總結語:
自然界很神奇,各種自然現象更是奇妙,只要我們用心地觀察,會有更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發現。
【板書設計】
16、要下雨了
燕子低飛
小魚游出水面
螞蟻搬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對話教學片段設計
1.通過關注偏旁、聯系生活,理解“潮濕”。
2.在對話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飛的現象及其原因。 3.在故事情境中通過分角色朗讀,讀好對話。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故事情境,初讀對話請學生做做小白兔,讀一讀。小白兔大聲喊:“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1.指名學生試讀后,教師帶上動作范讀。
2.觀察課文插圖,比較老師和同學誰更像那只小白兔。
3.看插圖,觀察小白兔動作,讀好“大聲說”“呀”,讀出疑問的語氣。
4.引導全體學生進入故事情境,朗讀小白兔的話。
二、學習“潮濕”出示詞語“潮濕”。
1.讀準“潮濕”,注意翹舌音的朗讀。
2.關注偏旁,思考:兩個字都是三點水,說明什么?小結:三點水的字大多數和水有關?諝夂艹睗,就是說空氣里有很多小水珠呢!
3.聯系生活,深入理解“潮濕”。
(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一想:陰雨天的時候哪些地方看到了小水珠?(隨機出現相關圖片:瓷磚上冒“汗”、車玻璃上寫字、地板濕滑等)
(2)小結現象:出現小水珠的原因就是——出示詞條“空氣很潮濕”。
(3)放回句子,再讀一讀。燕子邊飛邊說:“要下雨了,空氣很潮濕,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4.給詞條排序,明白燕子低飛的原因。
(1)將句子分成幾個短句,分別貼在黑板上。要下雨了燕子飛不高蟲子翅膀沾了小水珠空氣很潮濕忙著捉蟲子
(2)給句子排排隊,并說說這樣排的理由。(同桌合作排序,互相說說理由——請學生到到黑板前演示排序,說理由。)
5.創設交際情景,師生對話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說說燕子低飛的原因。
6.分角色朗讀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對話。
設計意圖:
從“潮濕”的字音、字形、到字義層層深入展開教學,旨在引導學生關注偏旁,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同時也為學生了解了空氣、水珠、蟲子翅膀和小燕子低飛之間的關系作了鋪墊。
(1)同桌練讀。
(2)指名表演讀。
評價:給優秀的小組佩戴頭飾表演。
7.回顧交流:
下雨前燕子在干什么呢?——板貼【燕子低飛】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12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通過“魚出水面,燕子低飛”這些自然現象說明下雨前動物的特點以及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根據教材知識螺旋上升的這一特性,結合新課程提出的低年級學習要求,能“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綜合文本內容,使學生“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
這篇文章讀來生動有趣,在生動有趣的語言文字中,有機地滲透身便的自然科學知識。不僅能引導學生留心身邊事物,注重觀察,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身邊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從而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初步受到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兒童有與生懼來的探究需要,好奇心強,喜歡追根問底,他們已經初步有了“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結合教材自身特點,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識字,在讀中體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欣賞、超越,輔以“思、議、評、演”等手段,注重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讀中真切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奧妙、魅力,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基礎教育發展綱要》指出:“素質教育基本點之一便是面向全體,從‘無人教育’轉為‘為人教育’,將學生看成人,具有很大潛能、具有創造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所以,我把學生自主質疑或交流討論后的處的難點、疑點,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并努力引導學生體悟、欣賞小魚的內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的對話,展開豐富的想象。
在確定了課文的教學目標后,緊緊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自身特點,以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們在張揚個性中邊學、邊悟、邊積累、邊創造,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ㄒ唬┻\用經驗,導入課文
出示圖,配以電閃雷鳴的音像效果
師:你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生:我聽到了雷聲
師:能模仿一下嗎?
生:轟隆隆,轟隆隆
師:真不錯!還有呢?
生:我看見了閃電
師:能說具體些嗎?
生:我看見了天空中出現了一道閃電,像一把到把天空劈開了。
生:我看見了天空中布滿了鉛色的烏云。
生:我看見了小樹苗被大風吹彎了腰
生:我可以用兩個詞語來形容:電閃雷鳴,烏云密布。
師:小朋友說的真不錯!那么大家知道這種現象預示著什么?
生:要下雨了。(板書)
在教學活動中,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時時關注學生、處處細致傾聽,抓住從學生口中蹦出的玉言,學生的生活經驗,提煉豐富的資源,促進學生的發展,優化我們的課堂。新世紀的學生,他們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成長起來,網絡,媒體,社會、家庭都給了他們許多的學習機會,也就是說他們現在在知識面很廣。他們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方式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或多或少地指導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程度要活用學生所掌握的各種經驗,以服務于教學活動,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開拓學習的新領域。將語文放進生活,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涉及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探索,而不僅僅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
。ǘ┏踝x識字,感知文本。
1、思維沖突,展開教學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問才能激起學生閱讀體驗的欲望,疑問是體驗的引信,是探索的前奏,如果能找到文本的因果矛盾之處,使學生產生思維沖突,那么學生就會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師:你學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下雨前小魚游在水面上。
生:我知道了燕子飛得很低。
師:無論什么時候都飛得很低嗎?
生:不是,是下雨前它才飛得很低。
師:是呀,小朋友真能干,學懂了那么多!那么課文里的小白兔懂了嗎?
生:懂了。
師:(奇怪)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課文里寫了。ㄗx)“哦,原來是這樣!”小白兔明白了
出示該句
師:你覺得這句話該怎么讀,為什么?
生:我覺得要讀出明白的語氣。因為小白兔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師:你能試試嗎?
生讀句
生:我覺得要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為小白兔的問題解決了,他很高興!
師:真不錯,你來試試!
生讀句。
師:看來小朋友把難題都解決了,那我們再來看看課文,仔細讀讀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我想問,小白兔是怎么解決的?
生:小白兔他都明白了什么呀?
……
師:是呀,“學問學問,邊學邊問”只有不斷產生疑問才有知識的獲得。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子現,只要我們認真讀課文,一定能把這些問題解決,我們一起努力吧!
低段學生注重識字、積累,在會認會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挖掘疑點,引導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其目的性強,既激發了興趣,張揚了個性,又使學生主動參與,在讀書中自己挖掘到文本的答案,在探究中形成能力,發展能力。
2、媒體輔助,閱讀體驗
為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小魚在水里很悶,我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從觀察入手,結合閱讀,感受文中小白兔和小魚的心靈世界。
出示課件觀察:誰能看著圖說一說?(小兔圖)
師: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見小魚在水面上游來游去。
生:我看見小魚在吹泡泡。
師:真是一只仔細的小白兔。那么這和平時我們看見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搶答)不一樣,不一樣。
生:小魚經常在水底游的。
生:是呀,平時水面是看不到小魚的!
師:是呀,所以小白兔覺得——
生:(齊答)奇怪。
教學“奇怪”
師:那么小白兔怎么想?怎么問?
生:真奇怪,今天小魚怎么在水面上了?
生:咦,怎么回事,小魚怎么跑到水面上來?
生:真奇怪,這是怎么回事,我還是去問媽媽吧!
師:課文中哪一部分寫了這幅圖的內容。
出示小白兔問的話,朗讀感悟。(課件)
師:你認為小白兔的話應該這樣讀?(讀出奇怪的語氣)
生讀小白兔的話
師:(引導)是呀,太奇怪了,那么小魚怎么回答小白兔呢?
出示課件
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聽到小魚說些什么?
生:我看見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好象在說“哎呀,怎么這么悶呀!”
生:我覺得小魚在水里很悶。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它在水里不停地吐泡泡,好象在喘氣,它肯定在說:“悶死了,悶死了,我都透不過氣了!”
生:我也知道小魚在水里很悶,因為我知道小魚前水里的氧氣很少。
師:真了不起!是呀,小魚在水里垂頭——(生補)喪氣,無精——(生補)打采。那你再讀小魚的話,肯定會讀出不一樣的感覺了,讀小魚的話。
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體會人物感情時,我讓學生不斷的讀,不斷的提高,對每一次讀都即時評價,努力讓學生在一次次讀中,從文字材料中探究“魚出水面”的根源,從而挖掘出這一現象的實質。
教學效益的真正體現是單位時間內學生收獲了什么,收獲了多少?有了哪些進步和發展。當學生感知體悟了文本后,我還引導學生潛心品讀它,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初步受到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的同時,內化語言文字本身,內化語言文字中滲透的情感,達到品讀成誦,達到為我所用。
課堂上,學生對于小白兔為什么感到奇怪,小魚在水里的情景,通過課件,都以感受的十分真切,并用自己的朗讀體現出來了。我又安排演一演活動,讓學生把文本再先出來,由于前面讀的到位,學生自然演的也十分精彩。
課后反思
這一課,我主要是要體現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引導學生你讀懂了什么?第一個學生回答“我讀懂了這里有一個多音字,‘空’”,這時,我想既然提出了字詞,那就先解決吧,不料學生一發不可收拾,接下來的學生都講了“我學會了哪個字”把我的教學設計全打亂了,F在回想,如果當第一個學生出來時,我就應即時引導,讓學生回到課文內容上,從內容找疑點,展開學習,這樣。探究的氛圍可能體現的更好。從這里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每一堂課都會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關鍵在于教師的課堂機智如何。
由于經驗的不足,在對待課堂突發事情時,沒有冷靜的教學機智,沒有妥善處理好教學程序。今后因在這方面加強鍛煉。
第一課時
師:課題上面有個什么標記?
生:梅花。
師:什么意思呀?大家說,這是一篇什么課文?
生:自學課文。
師:說得很對,這是自學課文,要自己學會的。題目“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要快下雨了。
生:馬上要下雨了。
生:再過幾分鐘就要下雨了。
生:一會兒就要下雨了。
師:就這個意思,快要下雨了,你們說對了。“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樣啊?動動腦筋看。
生:不一樣!耙掠炅恕本褪沁沒有下,等一會就要下了!跋掠炅恕北硎疽呀浵铝。
師:《要下雨了》這篇課文可能會講些什么?
生:可能會講一些快要下雨的事。
生:可能講下雨之前有些什么情況。
師:對。那么這篇課文講些什么呢?我們打開113頁,老師有個問題,你們是否學懂了課文,用什么來檢查呀?
生:用課文后面的題目來檢查自己學懂了沒有。
師:說得對。讓我們來看看課后的題目,第一個題目是什么?你念。
生:“看拼音讀課文”
師:看拼音讀課文要求我們怎么樣?
生:要求我們把課文讀通。
師:第二個題目是什么?要求我們什么?
生:“說說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你知道下雨前還有哪些現象”。這個題目要求我們把課文讀懂。
師:第三個題目是什么?
生:“分段朗讀課文”。這個題目要求我們把課文讀好。
師:把課文讀好應該怎么樣?
生:讀得有表情。
師:課文后面的題目要求我們讀通、讀懂、讀好。那么,我們首先把課文讀通。
(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對于生字,學生自己按拼一拼(字音),讀一讀(連詞),想一想(意思),記一記(字形)的步驟去解決。幾個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教師把他們叫到講臺前輔導。)
師:都讀通了?請大家互相檢查。
(學生兩人一組,每人讀一句,進行兩遍,一方有錯,另一方幫助糾正)
師:都讀通了。課文講了些什么?
生:這篇課文告訴我們,要下雨的時候,燕子飛低了,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了,螞蟻往高處搬家了。
師:說得真清楚。誰還能說得這樣清楚?
生:下雨之前,燕子飛低了,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了,螞蟻到高處去了。
師:說得好,下雨之前……為什么下雨之前燕子飛低了,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了,螞蟻搬家了?我們一小節一小節把課文
生:學懂。
師:現在先看看第二小節,燕子為什么飛低了?你們要把課文中的答案找出來,然后再對自己提出幾個為什么,自己來回答。(學生讀后回答)
生:為什么燕子飛得這么低呀?因為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平時燕子飛得很高的,飛得很靈巧。
生:為什么小白兔要問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因為小白兔象我們一樣,都喜歡問為什么。
生:為什么說小燕子從小白兔頭上飛過、這是要說明,小燕子飛得很低。
生:為什么書上寫“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伸腰”,因為他剛才在割草;為什么燕子飛得這么低,因為小蟲子飛得低了,蟲子怎么會飛低的,因為小水珠把蟲子的翅膀沾住了;小水珠是哪里來的,因為太陽曬到湖里,小水珠為成了水蒸氣,散發到天空中,變成云,冷風一吹,云變成了小水珠掉下來了。
師:嗅,真能干,我們為他鼓掌。他把《小水珠旅行記》里的知識都用進去了。我們要向他學習,問一個一個的為什么,我們學懂了很多問題,燕子飛低的原因也搞清楚了,而且許多問題都提得很有水平,現在我們輕輕地把第二節念一遍。
師:現在楊老師來念前面一句話,你們念后面一句話,分角色的話你們念。(師生對讀)
師:行了,按這樣的方法學習第三小節,要能回答小魚為什么游到水面上來,小魚游到水面上來干什么?(學生自學后回答)
生:小魚游到水面來透透氣。
師: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生:因為水里悶得很。
師:有沒有同學知道,為什么水里會“悶得很”?
生:水里面沒有空氣。
師:對,要下雨了,溶解在水里的空氣也少了,所以水里悶得很,F在,請一位同學來朗讀,大家做小老師。做小老師要有很高的水平。要認真地、熱心地幫助同學。
(學生朗讀課文)
師:大家對他的朗讀有什么看法,請談談你的看法。
生:他的字音讀錯了,我能幫助他。
生:他的標點沒有念出停頓來。
生:他念得太快了。
生:我認為他念得比以前有進步了,以前他很不自然。
師:對,我們既要看出缺點,熱情幫助;又要肯定成績,看到同學的進步。下面,還是老師讀解說詞,大家念角色的話。小魚對小白兔很關心,要把關心的口氣讀出來。
(學生有表情地朗讀)
師:第四節講螞蟻搬家,螞蟻為什么往高處搬家,書中沒有答案,誰曉得為什么?
生:因為螞蟻住在地下,水流到洞里,螞蟻會被淹死的。
生:水流下來,會流進窩里去的。
生:我有個問題,螞蟻用觸角講話,小白兔怎么會聽得見呢?
師:大家想想看,小白兔為什么會聽見螞蟻說話?
生:這是童話。
師:對,這是童話。所以螞蟻要往高處搬家,剛才你們說的意思是因為水是往低處流的,容易流進螞蟻的窩里去。
生:我有一個問題,泥土是會吸水的,水不會淹掉螞蟻窩。
師:雨下得很大,它吸水來不及了。
生:前幾天,雨水也流進我們家了,我們家漲大水了。西湖水都滿上來了。
師:好了,現在你能回答書上的問題了嗎?(指黑板板書)
生:(齊聲)因為小燕子低飛了,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了,螞蟻往高處搬家了,所以小白兔知道要下大雨了。
師:來,我們一起把課文最后兩小節念一念。它們告訴小白兔的知識對不對?
生: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明確要下雨之前的各種自然現象。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懂得課文說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4課,齊讀課題。
2、①課前先檢查一下同學們對生字的掌握情況,聽準要求,先讀準字音。(指讀生字) 、趲煟核鼈兌际禽p聲,齊讀“呀”、“吧”、“嗎”。一會兒,會在朗讀中體會這幾個詞的用法。
二、學習課文
師:上節課我們通過讀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幾個好朋友?都是誰?是在哪幾段寫的?端好書。眼離書本一尺遠。
師:拿好書,聽錄音。誰愿意回答老師剛才提過的問題?
生:遇到三個好朋友。分別是:小燕子、小魚和螞蟻。遇見小燕子在二、三自然段,遇見小魚在五、六自然段,遇到螞蟻在第七自然段。
師:小白兔看到哪些現象?聽到它們說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按照順序,我們先學第一段,第一段有兩句話,自由讀這兩句話,看都說了些什么?同桌在下面說一說(畫兔)。
師: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
生:第一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小白兔在山上彎腰割草時,天氣很悶熱。
師:你講的“悶”不準,聽老師講,“悶”是空氣不流動,使人感到心煩。
師:直起身子的動作,大家做一做。正在這時,小白兔看見了誰?齊讀。
師:小白兔怎么對小燕子說的?舉手的同學齊讀。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都是小白兔,小燕子從你們頭上飛過,快喊。ㄉ埃
師:聲音太小,高一點兒就更好了,再來?催@句話后面是個問號,怎么讀?(小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師:老師把這個詞去掉,讀這兩個句子,看一樣嗎?(第二句,小燕子你飛得這么低)
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多“為什么”、“呀”、“?”一句是疑問句,說明它不知道燕子為什么低飛。第二句小白兔早就知道小燕子為什么飛得很低。
師:老師為你補充一下,第一句話是個疑問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再齊讀。
師:不光要讀出大聲喊的語氣,還要讀出奇怪的語氣,比比看誰讀得好,齊讀。
師:小白兔是這樣問小燕子的,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老師找同學讀第三段,其他同學拿筆畫出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都是什么意思?
師:有幾句話?
生:3句。
師:下面找同學讀一句講一句,要求講的時候說出句中的重點詞。
生:小燕子邊飛邊說:“要下雨了。”
師:注意:這句話后面是“。”齊讀,接著說。
生:空氣很潮濕,所以燕子飛不高,“小水珠”是用眼睛看不見的。
師:講得好!潮濕的空氣中有小水珠,蟲子的翅膀上沾上小水珠,用眼睛是看不見的,是說明空氣潮濕。小燕子說了什么?
生:正忙著呢。
師:這是小燕子在捉蟲子時跟小白兔說的。老師把小燕子說的三句話都寫在了黑板上。(出示三句話)帶“!”的句子要讀出感嘆的語氣。
師:誰來讀一下?
師:剛才讀的這三句話非常有順序,第一句話先說要下雨了;第二句話說空氣潮濕,小水珠沾在了蟲子的翅膀上;第三句話說小燕子低飛捉蟲子。下面,誰能自己的話說一說這段內容? 生:因為要下雨了,所以天氣很潮濕,蟲子的翅膀沾上了小水珠,小燕子為了捉蟲子飛得很低。
師:你說對了。下面讀小燕子的話,回答別人的話時語氣要輕,按要求找一名同學讀小白兔的話,其他同學讀小燕子的話。
師:聽到燕子的話,小白兔是怎么想的?第四段有一句話讀一下。
師:小白兔是怎么想的?齊讀。注意,這句話后用了“?”,怎樣讀?齊讀。
師:再仔細觀察一下,老師把“嗎”去掉,“?”改為“!弊x一讀這兩句話,意思一樣嗎?誰來講一講?
生:第一句用“?”是問要下雨了嗎?第二句用“。”是說要下雨了。第一句,小白兔不知道下不下雨;第二句小白兔知道要下雨了。
師:也就是說,第二句話是肯定的。第一句話,小白兔相信不相信小燕子的話?(不)齊讀。
師:正在小白兔疑惑的時候,它來到小池遇見了誰?
生:小魚。
師:看圖上,小魚確確實實都游到了水面上來。下面,請左邊的同學當小魚,右邊的同學當小白兔,練習一問一答。(學生朗讀略)
師:練習得很認真!這回,右邊的同學當小魚,左邊的同學當小白兔,看誰練得認真。
師: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讀的怎么樣?誰來讀小白兔的話?大家聽他讀的怎么樣?
師:不錯。老師把這句話打在了燈片上。同學們,看這句話后面有“呀”和“?”,注意怎樣讀,大家齊讀。
師:下面老師再找一個同學來讀一下。
師:她讀得好一些,她特別注意了“小白兔你快回家吧!”的“吧”,讀出了小魚對小白兔的關心。還有一個詞,“悶得很”和前面的“天氣很悶”意思一樣嗎?
生:“天氣很悶”是說天氣非常悶,“悶得很”是比剛才還悶,而且嚴重得多。
師:下面我們都來當小魚,現在,比剛才還悶,不但空氣悶,而且水里也悶,我們都到水面上透透氣。(集體表演)現在有什么感受?
生:不悶了。
師:小魚為什么游上水面?
生:水里悶。
師:用自己的話說一話。
師:學得好。讀得也不錯。我們再來讀一讀。男生讀小白兔的話,女生讀小魚的話,找一名同學讀敘述的話。
師:讀得不錯,課間操
師:想一想,剛才小白兔聽到小魚的話它相信沒相信?從哪看出來的?請同學們讀第七自然段。
師:哪句話告訴我們小白兔真的相信了?齊讀。
師:“小白兔連忙挎起藍子往家跑!薄斑B忙”是什么意思?
生:很快。
生:立刻。
生:馬上。
師:能不能換個詞說一說?
生:小白兔急忙挎起籃子往家跑。
生:……立刻……
師:注意,還有一個詞,說小白兔挎起籃子,怎么做?一起做挎籃子的動作。
師:正當小白兔挎著籃子往家跑時,它看見了誰?
生:螞蟻。
師:看老師畫了幾只螞蟻?跟書上的一樣嗎?怎么不一樣?誰來說一說。
生:書上是一大群螞蟻,教師只畫了兩只,所以不對。
師:一大群有很多很多,所以,老師用“……”表示,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現在,你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螞蟻吧!
生:“螞蟻,螞蟻,要下雨了,你快往高處搬吧。”
師:你說得多好啊,就把小白兔看到的和聽到的都講給了螞蟻。那么,剛才這位同學說的這番話轉訴給別人的過程,就叫做“消息”。齊讀(消息)
師:聽到小白兔的話,螞蟻是怎么說的呢?齊讀。
師:老師也把這句話寫在了燈片上,這句話后面也是有“呢”和“!”怎樣讀?從哪看出來的?
生:如果螞蟻不正在搬家,它會說謝謝你,小白兔,我馬上回去拿東西往高處搬。
生:這個詞非常肯定,說明螞蟻早知道要下雨了。
師:讀“是”的時候語氣要重些,齊讀。小白兔聽到螞蟻的話怎么做的?讀一讀。
師:對了!你們來讀小白兔的話,老師讀媽媽的話,看到了媽媽,快喊。 谛“淄煤暗臅r候,怎么了?
生:大雨點打了下來。
師:看黑板,剛才你們讀小白兔的話時,遇到這兩句話,開始讀:要下雨了!要下雨了!
師:看來,大雨真的來了,看黑板,說一說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生:(略)
師:不光是其它動物的話,小白兔自己也仔細觀察,得出了這個結論。你們學了這篇課文,說說哪些現象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生:螞蟻搬家,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
師:除了課文講的,還有哪些動物下雨前和平時有不同的現象?
生:蛇過馬路,晴蜓低飛……
師:之所以看到這些現象就知道要下雨了,是因為這些現象與下雨有關,在平時生活中同學們要仔細觀察,不光是動物的,在大自然中、生活中去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系。
師:下面先做一個練習,讀下面句子的不同語氣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你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我正忙著捉蟲子呢!我正忙著搬家呢!
燕子說:“要下雨了!
螞蟻說:“是要下雨了!
小白兔說:“要下雨了!”
生:“讀略”
師:假如小白兔第一個遇見的是晴蜓,正好也從小白兔的頭上飛過,想想小白兔會怎么問晴蜓呢?晴蜓又會怎么說呢?回去演一演,看誰會得到媽媽的夸獎!下課!
生:老師再見!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要下雨了》教學設計 篇13
作者:康康
學習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吧、嗎”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在有史以來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學習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導學流程:
第一課時
。ㄒ唬┘ぐl興趣,提示課題
1、聽錄音,讓學生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1、同學們聽到這些聲音,知道了什么?(板書:下雨了)
2、下雨了,自然界有變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變化呢?學習了《要下雨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就會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識。補上課題:要下雨了
。ǘ┏踝x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用圓圈畫出來。
2、同桌同學互查生字讀音。
3、分段接讀,糾正字音。
(三)朗讀課文,感悟文意
1、小白兔是怎樣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組內分角色練習朗讀。
2、燕子、小魚、螞蟻都說了什么?分別請扮演這些角色的同學來朗讀。
1、大家替他們想一想,這時候燕子什么心情?讀讀說說。
例: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李老師正忙著!
正忙著!
2、小魚、螞蟻什么心情?請其他的扮演者再讀課文。
3、通過聽讀,大家討論一下,要下雨了,你知道什么啦?
4、小白兔知道了嗎?他是什么做的?怎么說的?齊讀最后一段。
5、小白兔的想法前后一致嗎?下雨前,小白兔自己有什么感覺呢?
6、請學生再分角色朗讀。
7、學了這篇課文,誰能解釋一下,要下雨了,燕子為什么低飛,小魚為什么游到水面,螞蟻為什么要搬東西?
8、你們還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現象嗎?
。ㄋ模┱n后延伸,練習背誦
1、同學們,要下雨了自然界會發生變化,那么要晴天了自然界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請大家去讀課外書,找一找答案。
2、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五)實踐作業
1、口頭填空
。1)要下雨了,燕子。
。2)要下雨了,小魚。
。3)要下雨了,螞蟻。
(4)要下雨了,天氣。
2、學做小小氣象員,可分別通過觀察燕子、小魚、和小螞蟻預報下雨:還可觀察其他事物,每次都要做好記錄。并評出最佳氣象員。
板書設計 :
天氣很悶
燕子低飛 捉蟲
16、要下雨了 魚游出水面 透氣
螞蟻搬家 防水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檢查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讀。出示生字卡檢查讀音并組成詞語。
(二)分析字形并記憶
1、小組交流運用什么方法記憶這些生字。
2、說說識記方法。
(1)熟字帶生字記憶:池---潮---濕悄---消吃---喊門---悶
。2)加一加記憶:申---伸車---陣華---嘩
皮---坡害---割
。3)數筆畫記憶:蟲也可以熟字去部分記憶:蜂—蟲
3、猜字游戲。
。ㄈ、指導書寫
1、描紅尋找關鍵筆畫。
2、教師出示字貼,學生說出關鍵筆畫,教師描黑。
3、學生臨寫。
4、同桌同學互換課本再寫。
5、展示評價。
。ㄋ模、課堂作業 設計
1、看偏旁寫字。
口
2、讀句子加標點。
。1)是要下雨了嗎
(2)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3)天氣很悶
課后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