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剃頭大師》教案(精選16篇)

《剃頭大師》教案

發布時間:2023-11-21

《剃頭大師》教案(精選16篇)

《剃頭大師》教案 篇1

  《剃頭大師》一文圍繞著童年,讓學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突顯了年段目標。

  突顯了教材特點,半扶半放,抓重點詞。課堂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始終都是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在讀中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如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時的過程有什么不同?在學生充分讀、畫后進行交流。

  2.突出了重難點。

  本節課以理解重點句子為主線,抓住重點詞句,深入領悟文字魅力。指導學生用查字典的方法學習“奪門而逃”;通過結合生活經驗、聯系上下文理解“耿耿于懷”和“你想想,這一會兒痛一會兒癢的,跟受刑一樣”等詞句。在理解“央求”時,結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開合理想象,進入課文情境等方法學習語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3.突顯了本體特征。

  本文有很多童趣十足的語言,所以在課堂中通過個別讀、范讀、師生對讀、接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盡情地品味、感受,在體會“我”給小沙剃頭時的隨意時,讓學生加上動作去讀,把時間交給學生,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充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師生共同對文本進行詳細、深入的閱讀,層層深入地感悟品味語言,既讀懂了故事,也學習了語言的表達。

  4.突出了課文主題。

  本文充滿童真童趣,所以我最終將理解課文內容落腳在“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引導學生交流看法,從而感悟課文主題,感受童年的快樂。

  5.注重拓展。

  最后我向學生推薦了這篇課文節選自的書《開心男孩》,引導學生由讀一篇課文到去讀整本書,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雖然這節課取得了一些成效,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

《剃頭大師》教案 篇2

  設計說明 課文講述的是怕剃頭的表弟小沙讓“我”給他剃頭,結果害他去理發店剃成了光頭,還把姑父的睡衣弄滿了碎發的鬧劇。在教學設計中,我會通過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讀、畫、議,引導學生理解“我”給表弟剃頭的過程,體會孩子們的天真、自由和快樂。最后讓學生講述自己童年有趣的事,對學生的語言進行訓練。

  學前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師)

  2.回憶自己小時候剃頭或剪頭發的經歷,預習生字。(學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學習重點認識生字,正確讀寫文中的重點詞語。

  學前準備1.制作課件。(教師)

  2.回憶自己小時候剃頭或剪頭發的經歷,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用時:5分鐘)1.請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小時候理發的有趣經歷,并講給大家聽聽。

  2.導入新課,引出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的小沙有怎樣的經歷呢?

  板書課題。1.學生交流自己理發的經歷。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字理解詞語。(用時:20分鐘)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文中自然段的序號。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并理解重點詞語。

  3.課堂檢測學生對生字詞的識記情況。1.學生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小組之間利用識字卡片,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共同探討。如:“執”“锃亮”“耿耿于懷”等。

  4.用詞語卡片的形式學習、識記詞語。1.讀拼音,寫詞語。

  lǐfà  dǎnxiǎo

  chóurén  duóménértáo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懷:______________

  央求: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用時:10分鐘1.指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小沙剃頭有怎樣的經歷?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3.引導學生理清課文順序。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感知文章各個部分的內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表弟天生膽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小沙只得由他擺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寫“我”給小沙理發的過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寫最后小沙剃成了光頭,姑父被睡衣上的碎發弄得睡不好覺。3.小沙為什么只得規規矩矩地由老剃頭師傅擺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小節。(用時:5分鐘)1.教師引導歸類復習本節課學習的生字。

  2.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學生認讀生字、詞語。

  2.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大聲朗讀。4.聽寫詞語。

  表弟膽小理發仇人罵人付錢雙倍雖然

  教學反思教學本課時,我通過談話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有理發的經歷,所以在談論小沙的剃頭經歷時,學生都能踴躍舉手發言。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保持積極、興奮的狀態,很容易就理清了課文順序,也了解了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語言的生動有趣。

  2.體會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樂,感受童年的美好。

  學習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語言的生動有趣。

  學前準備制作教學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1.復習生字詞。

  2.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1.學生復習生字、詞語。

  2.學生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5.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讀議,體會兩位“大師”剃頭的不同。(用時:20分鐘)1.引導學生讀第2~6自然段,體會小沙對剃頭的害怕心理。

  2.引導學生讀第7~17自然段,體會小沙的情感變化。

  3.引導學生讀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體會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什么不同。

  4.指導學生自讀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結局。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讀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對剃頭的害怕。

  3.學生讀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變化的詞。

  4.讀文,交流“我”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

  “我”擺出剃頭師傅的架勢,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隨意亂剪,導致頭發長長短短,后來修頭發時越修越糟,整個頭上坑坑洼洼。6.老剃頭師傅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細讀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態度變化的詞語。

  央求→→→→大叫一聲

  三、再讀課文,品味語言。(用時:10分鐘)1.教師引導學生讀文,理解“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分別是指誰?為什么這樣稱呼他們?

  2.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我”說“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小沙更優秀的顧客了”。

  1.學生讀文后,小組討論交流。

  2.師生互相交流。8.“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分別是指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拓展。(用時:5分鐘)學了這篇課文,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文中語言的生動有趣,還體會到作者童年的快樂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樂、有趣的事情?請講給大家聽一聽。

  1.學生分小組自由交流自己童

  年的趣事。

  2.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剃頭大師》教案 篇3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表弟 膽小鬼 理發店 奪門而出

  罵人 仇人 差點兒 付錢 雙倍

  雖然條件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小沙之前在理發店里是怎樣剃頭的,當他遇到“我”這個“剃頭大師”后,又遭遇了什么。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閱讀第1自然段,回答問題:這段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表弟小沙天生有“四怕”,為后文寫他去理發店里剃頭埋下了伏筆。

  2.閱讀第2~6自然段,回答問題。

 。1)第2、3自然段是怎樣表現小沙害怕剃頭的?

  明確: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進理發店的,而且姑父還得拿一把木尺在一旁監督著,否則小沙就會逃跑。小沙會罵給他剃頭的師傅是“害人精”,還用仇人一樣的目光怒視對方。

 。2)以前都是誰給小沙理發的?為什么是他來理發?

  明確:以前總是一個老剃頭師傅給小沙理發。因為老師傅耳朵不好,聽不清小沙的抗議,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這讓小沙又害怕又無可奈何,所以只得由老師傅擺布。

  (3)老剃頭師傅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小沙在此過程中有怎樣的表現和感受?

  明確:老師傅習慣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會咬住一綹頭發不放;老師傅眼神也差,總把碎頭發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一會兒痛一會兒癢,就跟受刑一樣,讓小沙受盡了“折磨”。更讓小沙不高興的是,難受完了,還得付給老師傅雙倍的錢。

  3.閱讀第7~18自然段,回答問題。

 。1)這部分中的哪些段落寫了“我”給小沙理發?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了什么?

  明確:第10、16兩個自然段中運用了動作描寫,寫“我”給小沙理發。第10自然段中“圍上”睡衣、“擺出”架勢、“剪下”頭發等描寫,表現了“我”是如何給小沙理發的!班赅陜杉舻丁薄凹粝乱欢杨^發”,說明“我”剪頭發時動作干凈利落,毫不猶豫。第16自然段中“剪掉”“修了修”,寫“我”在把頭發剪壞以后想盡量彌補,結果越搞越糟。

  (2)“我”是怎樣給小沙剪頭發的?成果如何?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明確:

  ①“我”毫不吝惜地剪了很多頭發下來,從第12自然段“剪刀所到之處,頭發紛紛飄落”“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張熊皮,上面落滿了黑頭發”(此處運用比喻,說明被“我”剪掉的頭發之多)可以看出來。

 、凇拔摇毕录舻兜臅r候毫無章法,只圖痛快,從第12自然段“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第13自然段“頭發長長短短,這兒翹起,那兒卻短得不到一厘米”可以看出來。

  ③“我”知道自己剪壞了以后,急于補救,卻越修越糟,從第16自然段“一些頭發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頭皮”“整個頭上坑坑洼洼,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可以看出來。

 。3)小沙在“我”給他理發的過程中有怎樣的表現?

  明確:剛開始時,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當他看見“我”真剪下頭發來時,很高興;當他聽見“我”叫“壞了”時,只摸了摸耳朵,確定耳朵沒受傷,就表示無所謂;最后剪完了,他一照鏡子,“大叫一聲,像見了鬼一樣”,被自己的丑模樣嚇到了。

 。4)“我”這個剃頭大師服務得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服務得不好。因為“我”的一通亂剪,小沙被迫去理發店剃了個和電燈泡一樣的光頭;姑父睡衣上的碎頭發怎么也清除不干凈,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來兩三次,捉跳蚤一樣找身上的碎頭發。最后“我”也沒得到小沙答應付給“我”的五塊錢。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提問小結:同學們知道課文為什么要用“剃頭大師”作題目嗎?

  明確:“大師”指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崇的人!拔摇迸c理發店的師傅相比,技術差太多了,表現也很糟糕,但這是“我”第一次拿起剪刀幫表弟理發,是“我”人生中一次有趣而難忘的經歷,是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用“大師”一詞可以很好地表現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驕傲和自信,充滿了童真童趣,同時也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激發閱讀故事的興趣。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剃頭大師》教案 篇4

  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我結合學生實際學情進行教學。在字詞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在語境中去理解它的含義。在閱讀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

  同時,讓他們圍繞課文敘述的兩件事,感受童年的快樂。最后,為學生點撥作者寫作手法,為學生學習語言、積累運用語言奠定基礎。

《剃頭大師》教案 篇5

  《剃頭大師》是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作者童年的趣事,貼近學生生活,能喚起學生很多相關的經驗與記憶,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童真童趣。

  教學時,我立足年段目標和單元目標,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并根據學生特點和文本特色來組織教學活動。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和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它的特點。本節課我緊緊圍繞這兩點來展開教學。

  一,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

  為了落實這一教學目標,我,我在教學中設計了多個環節運用多種形式扎扎實實地教給了學生很多理解詞句的方法。比如。首先,在導入部分,讓學生通過抓關鍵詞猜一猜想一想的辦法去理解“锃亮、老掉牙”的意思;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耿耿于懷”的意思;“奪門而逃”一詞是通過查字典的方法來驗證;在理解句子時,也同樣用上了“猜一猜想一想、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等這些方法,并把以上的方法一一板書列舉。最后,推薦閱讀時,再一次提示學生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平時的閱讀生活中。最終讓學生既得言又得法,落實了單元目標和第二學段的'課程目標。

  二、注重人物特點的感悟。

  本單元的作文訓練目標是: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它的特點。為了在課上落實這一目標,我從課堂導入環節入手,利用“膽小鬼、淘氣包、小書蟲”等一系列表示人物特點的詞語引出“剃頭大師”,讓學生初步感知詞語背后隱含著鮮明的人物特點。在讓學生初步初讀課文時,也讓學生首先發現代表人物特點的稱呼:害人精和剃頭大師,然后通過朗讀走近人物,感悟特點。從而為單元的習作訓練做了有力的鋪墊。

  三,關注文本語言,感悟童真童趣。

  本文的內容是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詼諧幽默,充滿了童真童趣,我在課上通過自由讀、默讀、指名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反復讀書,并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畫一畫的方式讓學生感悟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童真童趣?偨Y全文時又將一些體現童真童趣的典型句子拎出來讓學生感悟,并讓學生說一說課文為什么以“剃頭大師”為題,再次感悟童真童趣,并使得文章主題得以升華。

  四、注重寫字指導,增強練字意識。

  課堂伊始,就設置了一個聽寫的環節。既是引課,又體現書寫指導。通過“膽、鬼、差”三個字的聽寫,指導學生不僅關注字體書寫的正確,還要注意書寫的美觀。雖然只用了短短的一兩分鐘,但確實起到了增強學生“提筆皆是練字時”的練字意識。

  總的來說,這節課突出的亮點是體現了學法的指導。老師教的清楚,學生學的扎實。但因課文太長,上課時間有限,相對來說,對文章的趣味性感悟方面就顯得不夠充分。今后,還應繼續加強對學生朗讀感悟方面的指導,面對長文的教學,如何取舍而又兼顧是我要繼續突破的問題。

《剃頭大師》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剃頭大師》是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節選自秦文君小說《調皮的日子》,有改動。文章主要記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詡“剃頭大師”,為他剪頭發的有趣過程,文筆活潑,童真溢滿。故事中的小沙理發時只要求“別剪破耳朵”,結果被“我”剪得“整個頭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發店剃了個和電燈泡一樣的光頭”。作為“童年趣事”,課文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喚起他們許多相關的經驗與記憶。教學時,應立足年段目標和單元目標,緊扣單元語文要素,并根據學生特點和文本特色來組織學習活動。

  單元導語“在童年的百花園里,我們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兩條單元提示——“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和“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他的特點”——則點明了本單元語言運用與訓練的重點!斑\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在《童年的水墨畫》一課,體現在課后練習“聯系上下文,說說下面詩句的意思”;在《剃頭大師》一課,體現在課后練習“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先猜猜它們的意思,再查字典驗證”,這也是為了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于第二學段的課程目標,即“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語文園地》里則特別提示“理解難懂的句子和理解難懂的詞語,方法比較近似”。教學中,要讓學生切實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并真正地動手查查字典去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知,要讓學生在語文課上既“得言”,又“得法”。從課文的內容方面看,《剃頭大師》中的主要人物,特點十分鮮明——小沙“膽小”;剃頭師傅看似“老掉牙”,卻透出一股嚴肅和認真的勁兒;至于“我”,則十分調皮。小沙因害怕理發,情愿把頭交給“我”隨意處置;“我”當然十分樂意,自信滿滿,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隨意亂剪,雖然最終闖了禍,但初衷并無惡意,純粹就是出于調皮而已。文中的小沙和“我”,都是一派天真!課文意在表現童年的“真”與“趣”,而不是為了批評“我”闖了禍以及批判童年的無知與調皮,這是教學中必須把握的。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通過充分朗讀,讀出趣味,進而自讀自悟。

  二、教學目標

  1.運用猜想、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或句子。

  2.朗讀課文,比較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過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點,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的童真與童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預先學習第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寫“膽小鬼”,指導書寫,提示:“膽”字左邊的“月”要瘦長;“鬼”字的長撇貫穿上部,豎彎鉤舒展。

  2.讀題。

  師:一個人被稱作“剃頭大師”,說明什么?(指名說)——剃頭的技藝十分高超。

  師:作為一名“剃頭大師”,應當“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也一定能剪出“最時髦的法式”。

  理解“锃亮”“時髦”,提示“猜一猜”的方法。

  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澳懶」怼币辉~包含了本課要求會寫的兩個生字,聽寫是對第一課時所學生字的及時復習,指導書寫則落實了《語文課程標準》關于每天指導學生寫字的要求。扣題導入,巧妙地鏈接文中詞句,通過“锃亮”“時髦”兩個詞語的理解,引導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既“得言”,又“得法”!

  (二)初讀

  師:誰給誰剃頭?“剃頭大師”在文中指誰?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就猜一猜,想一想。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交流。

  師:“剃頭大師”是誰?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我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剪刀所到之處,頭發紛紛飄落,真比那老剃頭師傅還熟練。

  師:同樣是給小沙剃頭,文中的剃頭老師傅卻有著另外一種稱呼——“害人精”。

  出示句子:最讓小沙耿耿于懷的是,每次剃完頭,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給“害人精”。

  理解“耿耿于懷”,提示“聯系上下文”的方法。

  出示句子: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進理發店的,而且,姑父還得執一把木尺在一旁監督,否則,小沙準會奪門而逃。

  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奪門而逃”。

  師:只要肯用心,你會發現,理解詞語的方法多種多樣。

  【設計意圖:初讀重在整體感知,通過“剃頭大師在文中指誰”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內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體情節,同時,相機引導理解詞語的方法,落實單元目標,始終遵循語文的實踐之道!

  (三)精讀

  師: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什么不同?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把相關的句子勾畫下來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讀,勾畫。

  2.交流和朗讀。

  師:乍一看,“害人精”還真是挺“害人”的,而“剃頭大師”還真有點“大師”的樣子。但效果究竟如何呢?(朗讀,交流)

  師:為什么“我”說“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小沙更優秀的顧客了”?(指名交流)

  師:我們發現,“剃頭大師”其實名不符實,原來,“我”才是“害人精”,而看似“害人精”的老師傅卻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剃頭大師”。課文的結尾也證明了“我”為小沙剃頭的不成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精讀要真正走進文本,通過充分的朗讀,并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思考與交流,落實課后練習的同時,感受人物特點,體會字里行間流動的童真與童趣,既得文旨,又得文趣!

 。ㄋ模└形

  1.這篇課文有意思嗎?(指名交流)

  師:童年的許多事情就是這么有意思,有時候雖然做錯了事,甚至闖了禍,但純粹是出于天真和調皮,過后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十分有意思,這就是童真與童趣!

  2.想一想,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指名交流)

  師:“剃頭大師”雖然是一種自嘲,卻包含著一段有趣的童年記憶,讓人十分懷念那天真的歲月。此外,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讓人感到特別有意思,能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深化文章主題。

  【設計意圖:扣題導入,結題而出,“剃頭大師”是文旨與文趣所在,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作為題目,不能不探究一下。通過學生的交流,檢驗讀書是否“識趣”和“解味”,進一步升華文章主旨和單元主題!

 。ㄎ澹┭由

  1.這么有趣的故事,選自秦文君《調皮的日子》。

  2.推薦秦文君更多的兒童文學作品。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的實施建議,強調“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倡導“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所以,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由此及彼,由一篇帶多篇,由課內延伸至課外,把學生真正引導到讀書的“快車道”上!

  五、板書設計

  19.剃頭大師

  剃頭大師害人精

  我老師傅

《剃頭大師》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何不同。

  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課前預習,掌握生字新詞,了解文章大意,劃分結構層次。

  2.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入手,理解文中講了一個什么 故事。預先提問,引導學生帶著探究興趣,在閱讀中展開思考: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理發的過程有何不同?為什么“我”說天生怕理發的小沙是世界上秀的顧客?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做題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文,體會童年生活的樂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組詞、造句。

  2.把握課文內容,梳理故事情節,劃分層次結構。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理清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理發過程的不同之處,體會“我”說天生怕理發的小沙是世界上秀的顧客的原因,并能總結出課文用“剃頭大師”做題目的原因。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有個小朋友叫小沙,他天生怕理發,成了理發店里最不受歡迎的顧客。后來,他遇到了一位非專業的剃頭大師,并且還成了世界上秀的顧客。小沙和剃頭大師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翻開課本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翹舌音“執、仇、差”,平舌音“雖”和后鼻音“刑”。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膽、刑、厘” 等字時,可以結合圖片;學習“差、件”等字時,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學習“剃、摸、付、奪、鬼”等字時,可以用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否、罵、仇、慣、理、倍”等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

  字謎示例:

  羊兒尾巴歪,工字躲進來,既指不相同,也指不優秀。(謎底:差 )

  一半在前耕地,一半在后扶犁,既指公文信函,也作常用量詞。(謎底:件)

  對比識字示例:

  否(是否)-杏(杏仁)

  罵(罵人)-駕(駕車)

  慣(習慣)-貫(全神貫注)

  理(道理)-里(里面)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表”是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三橫略短,都向右上稍傾,撇捺伸展。

  “奪”上寬大下窄小,“大”橫短、撇捺長伸,蓋住下面的“寸”。

  “罵”上面兩個“口”占上半格一半,小而往右上傾;“馬”寫得扁而寬,豎折折鉤豎短折長,末橫最長,穩住整個字的重心。

  “雖”是獨體字,兩個“口”都要寫扁,上窄下寬;中間的短豎落筆在豎中線上,提畫要稍微拉長些。

  易錯提示:

  “表”的上部是三橫一短豎,不要把豎畫寫成豎撇一筆拉通。

  “鬼”的首筆是短撇,不要寫成刀字頭;豎彎鉤里面是撇折、點,不要寫成點。

  “差”上部是三橫加豎撇,注意和“表”字區別;下面是“工”,不要寫成“王”。

  “倍”左邊是單人旁,不要寫成雙人旁;右下部是“口”,不要多加一橫寫成“音”。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帶羊字旁的字:

  差(差不多)-養(修養)-著(睡著了)-羌(羌笛)-羞(害羞)-羚(羚羊)-翔(飛翔)

  帶單人旁的字:

  仇(報仇)-付(支付)-倍(加倍)-件(文件)-什(什么)-仙(神仙)-伏(起伏)

  (4)多音字。

  處

  chǔ:處理 處變不驚

  chù:到處 絕處逢生

  折

  zhé:折磨 一波三折

  zhē:折騰 折跟頭

  shé:折本 摔折了腿

  (5)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概括每部分大意。

  明確:

  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寫小沙天生有“四怕”。

  第二部分(2~6):寫以前小沙是怎樣理發的。

  第三部分(7~18):寫“我”給小沙理發,因為手藝太糟糕,最后小沙只能去理發店剃了個光頭。

  2.通讀全文,說說文中哪些描寫最吸引你。

  明確:

  本文的描寫生動而充滿童趣,比如第3自然段的神態描寫,第9、11、14自然段的語言描寫,第10、16自然段的動作描寫和第13、16自然段的外貌描寫。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提問小結: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指名讓學生回答)。

  明確:

  表弟小沙天生害怕剃頭,每次剃頭都像受刑似的。有一次“我”回家,小沙央求“我”幫他剪頭發,由于“我”毫無經驗,最后把小沙的頭發剪得參差不齊的,難看極了,還把姑父的睡衣當作圍裙弄得衣服上都是碎頭發,怎么也清理不干凈。結果,小沙被迫去理發店剃了個光頭。(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點評、補充)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表弟 膽小鬼 理發店 奪門而出

  罵人 仇人 差點兒 付錢 雙倍

  雖然 條件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小沙之前在理發店里是怎樣剃頭的,當他遇到“我”這個“剃頭大師”后,又遭遇了什么。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閱讀第1自然段,回答問題:這段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表弟小沙天生有“四怕”,為后文寫他去理發店里 剃頭埋下了伏筆。

  2.閱讀第2~6自然段,回答問題。

  (1)第2、3自然段是怎樣表現小沙害怕剃頭的?

  明確: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進理發店的,而且姑父還得拿一把木尺在一旁監督著,否則小沙就會逃跑。小沙會罵給他剃頭的師傅是“害人精”,還用仇人一樣的目光怒視對方。

  (2)以前都是誰給小沙理發的?為什么是他來理發?

  明確:

  以前總是一個老剃頭師傅給小沙理發。因為老師傅耳朵不好, 聽不清小沙的*,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這讓小沙又害怕又無可奈何,所以只得由老師傅擺布。

  (3)老剃頭師傅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小沙在此過程中有怎樣的表現和感受?

  明確:

  老師傅習慣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會咬住一綹頭發不放;老師傅眼神也差,總把 碎頭發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一會兒痛一會兒癢,就跟受刑一樣,讓小沙受盡了“折磨”。更讓小沙不高興的是,難受完了,還得付給老師傅雙倍的錢。

  3.閱讀第7~18自然段,回答問題。

  (1)這部分中的哪些段落寫了“我”給小沙理發?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了什么?

  明確:

  第10、16兩個自然段中運用了動作描寫,寫“我”給小沙理發。第10自然段中“圍 上”睡衣、“擺出”架勢、“剪下”頭發等描寫,表現了“我”是如何給小沙理發的!班赅陜杉舻丁薄凹粝乱欢杨^發”,說明“我”剪頭發時動作干凈利落,毫不猶豫。第16自然段中“剪掉”“修了修”,寫“我”在把頭發剪壞以后想盡量彌補,結果越搞越糟。

  (2)“我”是怎樣給小沙剪頭發的?成果如何?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明確:

 、佟拔摇焙敛涣呦У丶袅撕芏囝^發下來,從第12自然段“剪刀所到之處,頭發紛紛飄落”“姑父的睡衣就像 一張熊皮,上面落滿了黑頭發”(此處運用比喻,說明被“我”剪掉的頭發之多)可以看出來。

  ②“我”下剪刀的時候毫無章法,只圖痛快,從第12自然段“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第13自然段“頭發長長短短,這兒翹起,那兒卻短得不到一厘米”可以看出來。

 、邸拔摇 知道自己剪壞了以后,急于補救,卻越修越糟,從第16自然段“一些頭發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 頭皮”“整個頭上坑坑洼洼,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可以看出來。

  (3)小沙在“我”給他理發的過程中有怎樣的表現?

  明確:

  剛開始時,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當他看見“我”真剪下頭發來時,很高興;當他聽見“我”叫“壞了”時,只摸了摸耳朵,確定耳朵沒受傷,就表示無所謂;最后剪完了,他一照鏡子,“大叫一聲,像見了鬼一樣”,被自己的丑模樣嚇到了。

  (4)“我”這個剃頭大師服務得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

  服務得不好。因為“我”的一通亂剪,小沙被迫去理發店剃了個和電燈泡一樣的光頭;姑父睡衣上的碎頭發怎么也清除不干凈,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來兩三次,捉跳蚤一樣找身上的碎頭發。最后“我”也沒得到小沙 答應付給“我”的五塊錢。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提問小結:同學們知道課文為什么要用“剃頭大師”作題目嗎?

  明確:

  “大師”指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崇的人!拔摇迸c理發店的師傅相比,技術差太多了,表現也很糟糕,但這是“我”第一次拿起剪刀幫表弟理發,是“我”人生中一次有趣而難忘的經歷,是童年生活的美好 回憶。用“大師”一詞可以很好地表現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驕傲和自信,充滿了童真童趣,同時也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激發閱讀故事的興趣。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剃頭大師

  老師傅

 、俣洳缓,聽不到*--無可奈何

 、诶系粞赖耐萍,咬住頭發--痛

  ③眼神不好,碎頭發掉進脖子里--癢

  ----得雙倍錢

  “我”

  ①剪刀所到之處,頭發紛紛飄落

 、谶@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

  ③長長短短、坑坑洼洼,只能剃光頭

  ----沒得錢

  有趣而難忘的童年回憶

《剃頭大師》教案 篇8

  《剃頭大師》一文圍繞著童年,讓學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豐富情感體驗,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1.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的語段。

  2.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突顯了年段目標!墩Z文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的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索信息。在本節課中,我安排了兩次默讀,并在默讀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默讀時要圈畫關鍵詞,做批注。對于這樣的長篇,默讀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學習方式,最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突顯了教材特點,半扶半放,抓重點詞。課堂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始終都是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在讀中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如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時的過程有什么不同?在學生充分默讀、圈畫后進行交流。

  3.突顯了本體特征。語文課就要充滿濃濃的語文味,這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之一。在課堂上,學生時而瀏覽課文,時而默讀片段,時而在我的引領下深情朗誦。特別是在理解為什么說“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小沙更優秀的顧客了?”通過個別讀、范讀、師生對讀、接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把教學推向了高潮。

  4.突顯重難點。葉圣陶先生曾經指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笨梢姡⒆拥淖灾鏖喿x能力是應該在略讀課中得到訓練和提高的。何謂學以致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边@些話十分精辟地闡述了精讀與略讀的關系,道出了略讀課文教學的重要功能。精讀課是為學,略讀課是為了用。老師平時在精讀課加強指導,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孩子才能在自主讀書中訓練和運用讀文能力,最終達到能自主閱讀和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課堂中,學生運用前面學到的閱讀方法,圈點勾畫重點詞句,深入領悟文字魅力。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從本文的謀篇布局和文章語言方面引導學生感悟文章的同時,也有意識地抓住以上特點對學生滲透習作的指導。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語言,學生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盡情地品味、感受。從而試圖達到爛熟于心,進行運用的效果。我想:就這樣來教課文,讓學生從讀中學讀,從讀中學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

  1.本節課安排的讀書環節不少,但好像缺乏讀書目的。

  2.對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不夠,老師的“導”多了點。學生主動提問,進行質疑,發表見解的機會少了點。

  3.老師對于學生讀書后的評價不夠及時。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

  1.課堂教學應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童年的快樂。

  2.在此基礎上,應讓學生表演讀,這樣能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使學生在動態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總之,我們應相信學生的學習潛能,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開放活動的空間、放開學生的手腳,拓展學生的思維,把活動的舞臺交給學生,把活動的時間交給學生,把活動的自主權交給學生,充分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競爭意識,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剃頭大師》教案 篇9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用時:5分鐘)

  1.請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小時候理發的有趣經歷,并講給大家聽聽。

  2.導入新課,引出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的小沙有怎樣的經歷呢?

  板書課題。

  1.學生交流自己理發的經歷。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字理解詞語。

  (用時:20分鐘)

  1.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文中自然段的序號。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并理解重點詞語。

  3.課堂檢測學生對生字詞的識記情況。

  1.學生讀課文,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小組之間利用識字卡片,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共同探討。如:“執”“锃亮”“耿耿于懷”等。

  4.用詞語卡片的形式學習、識記詞語。1.讀拼音,寫詞語。

  lǐ fà dǎn xiǎo

  ( ) ( )

  chóu rén duó mén ér táo

  ( )( )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懷:______________

  央求: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時:10分鐘1.指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小沙剃頭有怎樣的經歷?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3.引導學生理清課文順序。1.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感知文章各個部分的內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表弟天生膽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小沙只得由他擺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寫“我”給小沙理發的過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寫最后小沙剃成了光頭,姑父被睡衣上的碎發弄得睡不好覺。3.小沙為什么只得規規矩矩地由老剃頭師傅擺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小節。

  (用時:5分鐘)1.教師引導歸類復習本節課學習的生字。

  2.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學生認讀生字、詞語。

  2.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大聲朗讀。4.聽寫詞語。

  表弟膽小理發仇人罵人付錢雙倍雖然

  教學反思教學本課時,我通過談話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有理發的經歷,所以在談論小沙的剃頭經歷時,學生都能踴躍舉手發言。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始終保持積極、興奮的狀態,很容易就理清了課文順序,也了解了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語言的生動有趣。

  2.體會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樂,感受童年的美好。

  學習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語言的生動有趣。

  學前準備制作教學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回顧交流,導入新課。

  (用時:5分鐘)1.復習生字詞。

  2.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1.學生復習生字、詞語。

  2.學生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5.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讀議,體會兩位“大師”剃頭的不同。

  (用時:20分鐘)1.引導學生讀第2~6自然段,體會小沙對剃頭的害怕心理。

  2.引導學生讀第7~17自然段,體會小沙的情感變化。

  3.引導學生讀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體會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什么不同。

  4.指導學生自讀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結局。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讀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對剃頭的害怕。

  3.學生讀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變化的詞。

  4.讀文,交流“我”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

  “我”擺出剃頭師傅的架勢,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隨意亂剪,導致頭發長長短短,后來修頭發時越修越糟,整個頭上坑坑洼洼。6.老剃頭師傅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細讀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態度變化的詞語。

  央求→( )→( )→( )→大叫一聲

  三、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用時:10分鐘)1.教師引導學生讀文,理解“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分別是指誰?為什么這樣稱呼他們?

  2.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我”說“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小沙更優秀的顧客了”。1.學生讀文后,小組討論交流。

  2.師生互相交流。8.“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分別是指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拓展。

  (用時:5分鐘)學了這篇課文,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文中語言的生動有趣,還體會到作者童年的快樂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樂、有趣的事情?請講給大家聽一聽。1.學生分小組自由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

  2.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設計本課時,我讓學生分段讀議“我”和老師傅給小沙剃頭過程的不同,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孩子們的天真、快樂和自由,課堂學習效果不錯。不足之處是有些詞語理解不到位,比如“害人精”這類生動性的日常用語沒有進行拓展。

  《剃頭大師》教學片段

  ◆理解“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體會童年的自由、天真和快樂。(教學重點)

  師:小沙為什么要讓“我”給他剃頭?

  生1:小沙天生膽小,他怕剃頭。

  生2:小沙吃盡了理發店里老剃頭師傅的苦頭,他不想再去理發店里受折磨了。

  師:所以小沙就想到了讓“我”來給他理發。可是“我”不會理發呀。在小沙的央求下,“我”答應了給他理發,還擺出了剃頭師傅的架勢。那么“我”是怎樣給小沙理發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7~17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邊讀邊畫句子)

  生1:“我”覺得自己有剃頭的天分,先把姑父的睡衣給小沙圍上,再擺出剃頭師傅的架勢,嚓嚓兩剪刀,就剪下一堆頭發。

  生2:“我”覺得自己像個剃頭大師,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頭發紛紛飄落,睡衣上落滿了黑發。

  生3:“我”發現頭發長短不齊,開始修剪,可惜越修越糟,整個頭上變得坑坑洼洼。

  師:是呀,“我”本來不會理發,可表弟央求“我”替他理發,結果卻成了這樣。那“我”為表弟理發時,表弟的態度有什么變化呢?

  生:表弟先央求“我”為他理發,當他看到剪刀時,又有些慌;但當他看到剪掉的頭發后,又高興了起來;“我”發現頭發剪得長短不齊時,表弟發現耳朵還在,對頭發就無所謂了;最后他照了鏡子卻大叫起來。

  師:從這次剃頭的過程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

  生1:體會到了童年的快樂。

  生2:體會到了孩子們的自由和天真。

  生3:我覺得這次理發很有趣。

《剃頭大師》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何不同。

  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課前預習,掌握生字新詞,了解文章大意,劃分結構層次。

  2.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入手,理解文中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預先提問,引導學生帶著探究興趣,在閱讀中展開思考: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理發的過程有何不同?為什么“我”說天生怕理發的小沙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顧客?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做題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文,體會童年生活的樂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組詞、造句。

  2.把握課文內容,梳理故事情節,劃分層次結構。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理清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理發過程的不同之處,體會“我”說天生怕理發的小沙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顧客的原因,并能總結出課文用“剃頭大師”做題目的原因。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有個小朋友叫小沙,他天生怕理發,成了理發店里最不受歡迎的顧客。后來,他遇到了一位非專業的剃頭大師,并且還成了世界上最優秀的顧客。小沙和剃頭大師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翻開課本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翹舌音“執、仇、差”,平舌音“雖”和后鼻音“刑”。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膽、刑、厘”等字時,可以結合圖片;學習“差、件”等字時,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學習“剃、摸、付、奪、鬼”等字時,可以用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否、罵、仇、慣、理、倍”等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

  字謎示例:

  羊兒尾巴歪,工字躲進來,既指不相同,也指不優秀。(謎底:差)

  一半在前耕地,一半在后扶犁,既指公文信函,也作常用量詞。(謎底:件)

  對比識字示例:

  否(是否)—杏(杏仁)

  罵(罵人)—駕(駕車)

  慣(習慣)—貫(全神貫注)

  理(道理)—里(里面)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表”是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三橫略短,都向右上稍傾,撇捺伸展。

  “奪”上寬大下窄小,“大”橫短、撇捺長伸,蓋住下面的“寸”。

  “罵”上面兩個“口”占上半格一半,小而往右上傾;“馬”寫得扁而寬,豎折折鉤豎短折長,末橫最長,穩住整個字的重心。

  “雖”是獨體字,兩個“口”都要寫扁,上窄下寬;中間的短豎落筆在豎中線上,提畫要稍微拉長些。

  易錯提示:

  “表”的上部是三橫一短豎,不要把豎畫寫成豎撇一筆拉通。

  “鬼”的首筆是短撇,不要寫成刀字頭;豎彎鉤里面是撇折、點,不要寫成點。

  “差”上部是三橫加豎撇,注意和“表”字區別;下面是“工”,不要寫成“王”。

  “倍”左邊是單人旁,不要寫成雙人旁;右下部是“口”,不要多加一橫寫成“音”。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帶羊字旁的字:差(差不多)—養(修養)—著(睡著了)—羌(羌笛)—羞(害羞)—羚(羚羊)—翔(飛翔)

  帶單人旁的字:仇(報仇)—付(支付)—倍(加倍)—件(文件)—什(什么)—仙(神仙)—伏(起伏)

 。4)多音字。

  處

  chǔ:處理處變不驚

  chù:到處絕處逢生

  折

  zhé:折磨一波三折

  zhē:折騰折跟頭

  shé:折本摔折了腿

 。5)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概括每部分大意。

  明確: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寫小沙天生有“四怕”。

  第二部分(2~6):寫以前小沙是怎樣理發的。

  第三部分(7~18):寫“我”給小沙理發,因為手藝太糟糕,最后小沙只能去理發店剃了個光頭。

  2.通讀全文,說說文中哪些描寫最吸引你。

  明確:本文的描寫生動而充滿童趣,比如第3自然段的神態描寫,第9、11、14自然段的語言描寫,第10、16自然段的動作描寫和第13、16自然段的外貌描寫。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提問小結: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指名讓學生回答)。

  明確:表弟小沙天生害怕剃頭,每次剃頭都像受刑似的。有一次“我”回家,小沙央求“我”幫他剪頭發,由于“我”毫無經驗,最后把小沙的頭發剪得參差不齊的,難看極了,還把姑父的睡衣當作圍裙弄得衣服上都是碎頭發,怎么也清理不干凈。結果,小沙被迫去理發店剃了個光頭。(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點評、補充)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剃頭大師》教案 篇11

  本節課的教學突出了四個亮點:

  1.帶“問”默讀,體悟情感。讓學生帶著問題充分地與文本對話,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形成閱讀期待,使其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有所收獲,品味“我”為表弟小沙剃頭的趣事,感悟兩人之間的深厚感情及對純真無邪的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2.創設情境,激發情感體驗。切合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氣氛一直很熱烈。

  3.識字情景化,激發學習欲望。引導學生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分一分”等環節,將識字與說話,識字與生活有機結合。學生識字方法多樣化,教師指導識字情景化,有效激發了學生識字的欲望。

  4.對比閱讀,升華情感。通過對比,統覽全文,讀后想前,感悟不同;通過描寫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過程的相關句子的對比朗讀,回歸課題,揭示文章的中心,升華文章的主旨。

《剃頭大師》教案 篇12

  《剃頭大師》是部編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文章圍繞著童年,讓學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豐富情感體驗,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剃頭大師》這篇課文講的是表弟小沙每次都不愿意剃頭,姑為了給小沙剃頭,每次都要押著小沙去。有一次“我”回家,小沙要求“我”給他剃頭,由于“我”從來沒有剃過,所以將小沙的頭發剃得參差不齊,還把姑父的睡衣當做圍裙弄得都是發茬,結果小沙還是到理發店找原來的剃頭師傅給他剃了個光頭。

  一、學生都有過理發的經歷,教學時,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經歷理解小沙的感受,對于“剃頭大師”和“害人精”的稱呼,通過交流、多媒體課件等,幫助學生理解它們分別指的是誰和為什么這樣稱呼他們。

  二、標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剛開始讀書的時候,指導學生理解題眼。課中把握全文,將“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兩個人物進行對比,使學生既理解的了“剃頭大師”一詞的意思,又理解了“害人精”這一詞的意思。

  三、關注內容,感悟形式。透過語言形式,把握語言內容,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語言運用之妙。對此,我設計了兩個教學內容:

  1、初讀課文。從語言到內容,按照課文的順序知道學生了解三個人物:小沙、“剃頭大師”、“害人精”。初讀課文重在整體感知,通過“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在文中分別指誰,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內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體情節,同時,相機引導理解詞語的方法。

  2、再讀課文。從內容到語言。這個過程師生共同對文本進行詳細深入的閱讀,層層深入的感悟語言,既讀懂了故事,也學習了語言的表達方式。再讀課文要真正走進文本,通過充分的朗讀并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思考與交流,感受人物特點,體會字里行間流動的童真與童趣。

  四、多媒體的使用為課堂注入生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聯系課文故事,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老師傅和我為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什么不同?”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隨時注意學生專注性及學習習慣的培養。

《剃頭大師》教案 篇13

  一、教材簡析

  《剃頭大師》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節選自秦文君小說《開心男孩》,有改動。課文講述了“我”給表弟小沙剃頭的故事,情節有趣,展現了童年生活的純真與趣味。

  課文以“剃頭大師”為題,而文中的“我”其實并沒有剃頭的經驗,只是小沙為了擺脫“害人精”的折磨,病急亂投醫,才使“我”有機會成為“剃頭大師”!拔摇钡奶觐^水平與“大師”這一稱號形成了強烈反差,從而產生了戲劇性的'表達效果。

  單元導語“在童年的百花園里,我們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單元的人文主題,兩條單元提示——“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和“寫一個身邊的人,嘗試寫出他的特點!边@就為本課的教學提供了語文要素和人文要素兩方面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抓住文中有趣的語言,來體會事件的有趣。同時還應該注重對課文的朗讀,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語言的精妙,體會童年的樂趣。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積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學生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習過“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這為“理解難懂的句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一些方法可以遷移運用,如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要注意引導。還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難懂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教學中既要關注到課文理解難點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差異,并利用這種差異性,讓學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語文要素落到實處。同時,《剃頭大師》這篇文章,每個孩子都有剃頭的經歷,這與孩子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孩子的經歷,讓他們感受生活的美好、童年時光的珍貴。

  三、設計理念

  教學時,要從年段目標和單元目標出發,結合單元語文要素,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課文特點進行教學。

  《剃頭大師》這篇課文在表達上,語言幽默風趣、淺顯易懂,因為秦文君懂小孩:她知道小孩中是害怕一些大人看來很無厘頭的事,如怕鬼,怕喝中藥,怕做噩夢,怕剃頭……她知道小孩特別討厭那些逼著自己做害怕事的人,如那個剃頭師傅,就是最讓人討厭的“害人精”;她也知道頭發碎掉到脖子里是多么難受;她還知道只有小孩敢于冒險讓沒有學過剃頭的“我”成為剃頭大師,為自己剃頭……因為懂生活、懂小孩,所以孩子們很輕易就能讀懂《剃頭大師》。

  可這樣一來,教學目標“理解難懂的句子”要如何達成呢?其實,在這一課中,更多的是應該教會學生“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重在方法的指導。

  四、教學目標

  1.多種方式朗讀課文,體會“逗”

  2.抓住關鍵語句,從語言、動作等描寫,體會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不同。

  3.能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4.學會圍繞一句話把段落說具體。

  五、重點難點

  重點:

  難點:

  1.能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2.學會圍繞一句話把段落說具體。

  六、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一)課前預熱

  師:有的小朋友怕蜜蜂,有的小朋友怕打針,你怕什么?

  有個小朋友叫大耳朵圖圖,他怕的和你們都不一樣,一起看看(視頻)

  活動2【導入】(二)簡介作家,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19課,一起讀課題——(生讀課題)

  1.師簡介作者:秦文君,她寫了五百多萬字的書,獲得了國內的、國際的各種大獎50多個。她寫的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逗”。

 。ㄕn件出示封面)比如這本《開心男孩》,(課件出示目錄)這是其中的幾個故事,一起讀。(生讀)

  2.哪個標題你覺得逗?說說理由。全班交流。

  3.師再次引出課題:《剃頭大師》就是這本書里一個非常“逗”的故事。(貼板書:逗)

  活動3【講授】(三)梳理人物,整體感知1.回顧人物:

  師:故事里藏著四個非常“逗”的人,大家預習過課文,一起說,這四個人物是——

  生:害人精、老師傅、剃頭大師、姑父(師隨機板書)2.借助人物師生配合說主要內容。小沙很害怕剃頭,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著去,最痛苦的是——老師傅給他剃頭。為了不再受折磨,小沙央求“我”替他——剪發,結果剪得像——鬼一樣,最后小沙被迫去剃了個光頭。

  活動4【講授】(四)提取畫面,細品人“逗”

  1.找“逗”

 。1)出示閱讀要求:聽錄音4-6自然段,把你覺得剃頭過程中逗的地方用序號標出來。

 。2)生邊聽錄音邊找“逗”。

 。3)全班交流,明確五處“逗”。

  2.品“逗”

 。1)師引導學習第一處“逗”。

  PPT出示段落:總是一個剃頭老師傅來做小沙的冤家。老師傅耳朵不好,聽不清小沙的抗議。

  A.請生讀段落,交流:逗在哪里?

  B.引導學生從動作、表情、語言等方面想象小沙會怎么抗議。

  C.師生一起表演,體會小沙的無奈與痛苦。

  D.想象畫面,朗讀句子

  E.師小結:一個耳朵背(貼板卡),聽不清;一個各種抗議(貼板卡),大聲叫,皺眉頭,想奪門而逃……,你們覺得這樣的畫面(指黑板那句話)逗不逗?(逗)

  F.一邊想象那么“逗”的畫面,一邊讀這句話。

 。2)自主學習,體會剩下四處“逗”。

  師:還有四個“逗”的畫面,和同桌一起選一個畫面想象一下,這個畫面逗在哪?

  A.生同桌間互相演一演、讀一讀。

  B.全班交流,隨機出示句子引導體會“逗”。

  PPT出示段落: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規規矩矩由老師傅擺布。

 、俳涣鳎憾涸谀睦?

 、谟脫Q詞的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擺布”

 、垡龑鷱男∩车膭幼飨胂螽嬅,朗讀句子。

  PPT出示段落:最痛苦的是,老師傅習慣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會咬住一綹頭發不放,讓小沙吃盡苦頭。

 、谝龑W生聯系生活實際讀懂“常常咬住一綹頭發不放”

  師:你剃頭的時候,頭發有被咬住過嗎?什么感覺?(生交流)想象小沙會痛得——

 、巯胂螽嬅妫首x句子。

  PPT出示段落:這還不算,老師傅眼神差了點兒,總把碎頭發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

  ②引導學生從“眼神差了點兒”“哧哧笑”體會逗。

  PPT出示段落:最讓小沙耿耿于懷的是,每次剃完頭,姑父還要付雙倍的錢給“害人精”。

  ①引導想象:姑父付錢時,小沙心里會想什么?嘴里會說什么?眼神怎么樣?

 、诼撓瞪铙w會“耿耿于懷”。

  3.品寫法,學習圍繞一個意思來寫。

  師:孩子們,老師傅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在你們看來,你們覺得(很逗)小沙抗議時的各種樣子很——逗;老師傅聽不清抗議的樣子很——逗;而且,小沙規規矩矩由老師傅擺布的樣子更——逗。最逗的是——這還不算,碎頭發癢得小沙哧哧笑的樣子超級——逗。五個畫面,每個畫面都是——逗。

  看大屏幕,嘗試把這些逗連起來說一下。(課件出示句式)。和同桌先試說一下。

  活動5【講授】(四)抓關鍵詞:“剪”中品“逗”

  師過渡:孩子們,老師傅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在我們看來很逗,可對小沙來說卻非常痛苦,為了不讓老師傅剃頭,小沙央求我給他剪發。于是,剃頭大師閃亮登場了。

  1.出示閱讀要求:剃頭大師是怎樣剪發的呢?默讀10、12、13、16自然段,把剃頭大師的動作圈出來。

  2.生自主閱讀,圈畫動詞。

  3.交流明確:“圍、擺、剪、”“剪、剪”“剪”“剪、修”。

  4.聚焦“剪”

  師:孩子們,你們發現了嗎,其實剃頭大師最基本的動作就一個——剪。每一次剪的效果都不同,再默讀這四段話,完成課堂練習單。

  (1)生完成課堂練習單,師巡視。

  (2)指名說,課件出示。第一剪:剪下一堆頭發第二剪:剪出一張熊皮第三剪:剪得長長短短

  第四剪:剪成坑坑洼洼,層層梯田。

  (3)用上連接詞,說一說剪頭的過程。

  看看,我給表弟小沙剃頭,一出手就剪下一堆頭發,再剪,剪出……繼續剪,剪得……最后,剪成……

 。4)想一想,讀一讀。

  師:且不看剃頭大師剪的過程,單看這剪的結果,你想說什么。生:很有意思/很搞笑/小沙好可憐啊。

  師:看來,剃頭大師給小沙剃頭的過程也很逗——師:那好,再回到課文里去,選其中的“一剪”,想象剃頭大師剪的樣子,加上你的表情、動作之類的?傊,你要想辦法把剪的過程讀逗來。

  學生試讀,匯報讀。(隨機引導)

  A.第一剪:強調“一堆頭發”,讀出自信。(自信剪)

  B.第二剪:(配上動作)“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果然很逗!

  C.第三剪:隨意亂剪(隨意剪)

  D.第四剪:(想象)“越修越糟,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頭皮,心里會不會有點——慌,慌張地讀。

 。ㄏ胂螅⿲訉犹萏、坑坑洼洼,越讀越快。

  5.體會“剃頭大師”為題的妙處。

 。1)師設疑:孩子們,文中的我從沒剃過頭,感覺自己像個剃頭大師(加個問號),你同意嗎?那為什么還用“剃頭大師”做題目?

  (2)生交流后小結:這個題目很有意思。明明文中的我從來沒見過發,明明人家給小沙剃了個鬼一樣的頭發,還給人家封一個“剃頭大師”,這么鮮明的對比,分明是一種調侃。比如,蒼蠅——博士,狗兄——狗弟,還有咳嗽明星。

  活動6【講授】

 。ㄎ澹┛偨Y拓展,閱讀推薦

  1.課堂總結:

  師:你看,一個故事,從題目到內容,逗無處不在。當然,在秦文君筆下,還有這么逗人的故事,很多逗人的人物,課后大家去讀讀《開心男孩》這本書,里面五十多個逗人的故事一定會給你的生活增添樂趣。

  2.作業設計:想想身邊有哪些很逗的人和事,圍繞“我的__________是個很逗的人”這句話,把它寫下來。

《剃頭大師》教案 篇14

  《剃頭大師》主要講了小沙天生害怕剃頭,不愿意剃頭,每次都要押著小沙去,誰給他剃頭,他就罵人家“害人精”,剃頭時,他爸爸要執一把木尺站在一旁,以免小沙奪門而出。這一次給他剃頭的是一個老師傅,他的耳朵不好,聽不到小沙的抗議,老師傅喜歡把頭發零碎的部分弄到小沙的脖子里,癢的小沙吃吃笑,最人心疼的是,剃完頭,還要給“害人精”雙倍的價錢。有一次,我回家,小沙央求我給剃,由于我從來沒有剃過,所以將小沙的頭發剃的參差不齊,還把姑父的睡衣當做圍裙弄得都是發茬,結果小沙還是去到理發店找到原來的剃頭師傅給他剃了頭。

  生字學習中,各有側重,從音、形、義不同方面進行生字教學。對于剛剛步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極其有限,如果讓學生直接描述詞的意思,給出定義性的理解這困難了,也不切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的知識結構,在課堂教學中,為了突破重點,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詞,讓學生學習用不同的方式理解詞意,并通過對關鍵詞的理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結合提示,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并積累語言。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讓他們圍繞課文敘述的兩件事展開交流,在交流反饋的同時,引導他們讀相關的段落,體會作者童年的快樂。這部分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自主閱讀。并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悟出趣、悟出情,讓學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體現了讀中理解,在讀中感受作者語言的準確性,在讀中通過比較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為了學生學習語言,積累美的語言,形成初步的理解詞句能力奠定了基礎。

《剃頭大師》教案 篇15

  《剃頭大師》主要講小沙天生害怕剃頭,誰給他剃頭,他就罵人家“害人精”,剃頭時,他爸爸要執一把木尺在一旁,以免小沙奪門而出。這一次給他剃頭的是一個老師傅,他的耳朵不好,聽不到小沙的抗議,老師傅喜歡把頭發零碎的部分弄到小沙的脖子里,癢的小沙吃吃笑,最人心疼的是,剃完頭,還要給“害人精”雙倍的價錢。有一次,姑父讓我給小沙剃頭,我給小沙提了個光頭,小傻大叫一聲,跑了出去。“剃頭大師”是一種自嘲,文中的“我”其實并沒有剃頭的經驗,只是小沙用來擺脫“害人精”的“折磨”罷了。以“剃頭大師”為題目,不僅能吸引讀者的注意,還能深化文章主題。

  根據文章的內容、語言特點及四年級的教學重點,確定教學目標為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詞句,邊讀邊想象,體會人物內心感受,透過對語言的感悟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標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讀書伊始,指導學生抓住題眼,把握全文,將“剃頭大師”和“害人精”兩個人物進行對比,使學生既理解了“剃頭大師”一詞的意思,又理解“害人精”這一詞的意思。

  關注內容,感悟形式。透過語言形式,把握語言內容,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語言運用之妙,這是很好的教學經驗。據此設計了兩個教學過程:

  1.初讀——從語言到內容。按照課文的順序,指導學生了解三個人物,小沙、“剃頭大師”、“害人精”。

  2.細讀、深讀一一從內容到語言。這一過程,師生共同對文本進行詳細、深入的閱讀,層層深入地感悟品味語言,既讀懂了故事,也學習了語言的表達方式。

  教給方法,學習語言。在本文的學習中,我指導學生用查字典的方法學習詞語;根據提示劃分段落;結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展開合理想象,進入課文情境等方法學習語言,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學本課時,往往因怕有所缺失而面面俱到,結果造成重點不突出。如在教學小沙人物性格特點時,我原木設計了學生問的合作練習,一個人扮演小沙,一個人扮演“剃頭師傅”,邊想象邊敘述,小沙怎樣演,老師怎樣提示。這樣可以練習同時表述兩方的語特色,并把學生帶入情境中?山虒W中,我上課伊始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分段上耗時過多。其實這些內容是中年級語文課最基本的訓練,不用走一遍也完全可以。出于怕缺尖相關環節而在上而費了大量時間,影響了對重點詞句更為深入和扎實的訓練,使得重點沒有突出,教學特色也不鮮明。

《剃頭大師》教案 篇16

  今天試講《剃頭大師》第二課時。在試講的過程當中,思路不清晰,準備不充分,需要在很多地方進行改進。

  第一,由于教學經驗不足,雖然參看了各種教學用書,但是對書本內容的把握不是很到位,這需要在平時備課中多加思考,及時寫教學反思,提高自己。

  第二,語文課上,需要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能力。而我一直用高年級思維來教低年級學生,沒有完全吃透課文內容。以后我會多看《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內容,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

  第三,課堂上學生積極性不能很好地發揮。說到底,還是自己沒有設計好教學方案,沒有很好地結合學生的學情、教學情境去教學。當課堂上的內容熟記于心后,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第四,以后要把握學習的機會,多聽優秀老師和其他老師的課,不斷學習。每周聽兩個優秀老師的課,寫好反思記錄。多和優秀老師進行交流。

  第五,勤于寫教學設計。在寫的過程中多鍛煉自己,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第六,評價語匱乏。歸根到底,還是自己平時看的書、學習的內容少,知道的內容少,需要多層面提升自己。多加學習。

《剃頭大師》教案(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再塑生命》教案(通用15篇)

    《再塑生命》(八年級語文a層次)一、學習目標1、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全文結構。2、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二、學習重點: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度。...

  • 《學與問》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培養崇高科學、熱愛探究的精神。[重難點、關鍵]1、通過讀文品句,體會學與問的關系。...

  • 《雪》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培養閱讀和欣賞散文詩的能力,指導學生通過誦讀,體味作者深遠的思想情懷。2、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的寓意。3、領會作者在對南北不同雪景描繪中寄寓的精神追求。從而感悟人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 《想飛的烏龜》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一、看圖引入1、 出示圖(兩只烏龜,一只殼光滑,一只殼有裂紋,),引導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指名學生交流2、 教師:烏龜殼上的裂紋是怎么來的呢?引出課題,齊讀課題二、初步感知課文1、師:你們想聽這個故事嗎?(生答)請孩子們打...

  • 《學與問》教案(精選17篇)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的 1.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2.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 重點、難點 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 《詠華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通用13篇)

    訓練重點:了解新聞的特點復習記敘六要素理清文章層次訓練默讀體會準確、簡明的語言課時安排:三課時步驟:一課時1、導入用最近報紙引入(看新聞版)2、簡介“新聞”報紙最常用的文章樣式。...

  • 《月亮船》教學設計(精選15篇)

    這次的蹲點活動,我選擇了“中國娃”主題活動里的一個語言活動《月亮船》。此次活動來自生活,又能夠增長幼兒的知識。蒲公英是孩子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一種植物,它小而輕,很容易被風吹走,而在它被吹走之后,所發生的事情,是一種美好的...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95国产精品人妻无码久 | 美女大秀一区二区三区 |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 |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 国产精品丝袜 | 国产国产美女裸身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 欧美香蕉| 久久精品永久免费 | 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 成年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99re6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少妇穿牛仔裤一级av毛片 | 欧美日本高清一区 | 少妇作爱bbbb免费看 |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潮免费 | 日韩吃奶摸下AA片免费观看 |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 av免费网| 午夜激情307 | 日本护士毛茸茸高潮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91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 免费观看日韩一级片 | 国产字幕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色一区 | 九九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japan白嫩丰满人妻videoshd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毛片内射-百度 | 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福利酱在线观看萌白酱J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