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精選17篇)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發布時間:2023-12-22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精選17篇)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

  一、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理解文中有關語句的概括作用

  3、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二、教學重點

  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語言特色

  四、教學方法

  講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文章體裁:報告文學

  《包身工》屬于報告文學,中國最早的報告文學的代表作。

  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采訪報告等的總稱,是文學創作中的“輕騎兵”?梢詫懭,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因為它是“報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為它是“文學”,就要求反映出來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許一定的藝術加工。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二、介紹作家及作品

  夏衍:原名沈乃熙,號端先,浙江杭縣人。劇作家、電影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早年留學日本,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太陽社,是左翼作家聯盟的發起人之一。抗日戰爭時期,主編《救亡日報》和重慶《新華日報》副刊。解放后,任全國文聯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等。曾寫過許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考驗》等話劇劇本,并把小說《祝福》《林家鋪子》等改編為電影文學劇本。

  三、文章的結構把握

  段落、記敘、說明、議論

  1—8(1—5)起床的情景(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

  9—17(9—11)早餐的情景(12—17)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

  18—25(18—23)上工的情景(24—25)在中國的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

  大的趨勢

  26—33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四、在了解課文結構的基礎上,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細讀描寫包身工一天活動的段落,感受她們所受的非人待遇,并概括包身工的悲慘遭遇。

  A)分別朗讀1—4段,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1、這一場面描寫按什么順序著筆,下邊的分析哪一項不符合原文:

  A、先寫打雜再寫包身工;B、先寫地下再寫樓上;C、先寫群體再寫個人;D、先寫環境再

  寫人的活動(D)

  2、試用一個詞概括穿拷綢衫褲的男子的形象。(兇惡)

  3、用扼要的詞語概括一下這幾段中所描寫的包身工住宿的環境的特點。(地方窄,空氣濁)

  4、分析描寫樓下包身工起床情況的這句話:“打呵欠……小便!

  (1)試用一個詞語概括句中所描寫的情況(亂哄哄)

  (2)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情況?(住的地方太狹窄)

  (3)這句話用了7個短語,這些短語按什么順序排列?產生怎樣的表達效果?(按起床時動作先后的順序排列,這一連串動作的記敘與描寫具體表現了*的情況)

  5、分析描寫樓上的包身工起床下樓的句子“蓬頭、赤腳……”

  (1)用一個短語概括這句子描寫的情況。(狼狽不堪)

  (2)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什么?(穿拷綢衫的男子的威迫)

  (3)“沖”這一動作表現了包身工當時怎樣的心態?(害怕)

  (4)這句子結構上有什么特點?有什么表達效果?

  (這句話把描寫包身工起床后趕忙下來的短語放到主語前邊,突出了她們當時的狼狽相,更深刻地表現了她們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憐)

  6、第二段最后兩句寫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覺的遲鈍,是一種怎樣的心態表現?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態的出現?

  (表現了包身工長期受非人的折磨而變得麻木的心態)

  7、1—4段和第5段都寫到包身工住的條件的惡劣,兩者運用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1—5段寫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介紹惡劣的住宿條件,這是群像的描寫,寫的是“面”,作者還寫了群體中的個體即“點”!包c”寫的是誰?

  (前面用敘述、描寫方式通過寫起床情況表現了住地的狹窄,空氣的污濁,后者用說明方式直接作介紹。前者形象、具體,使人有如臨其境的感覺;后者準確,使人有全面的了解。兩者結合給人較完整的認識。這樣寫法顯示了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技巧的熟練);(十五六歲,沒有名字,手腳瘦得像蘆柴棒,被人叫作“蘆柴崐棒”的人)

  B)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有“點”的描寫。請同學朗讀13—15段、21—23段,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1、作者在這里寫“蘆柴棒”受虐待是為了說明什么?

  (目的在說明包身工沒能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現她們受殘酷的壓迫。)

  2、場面描寫著筆有輕有重,表現有主有次,14、15段的場面描寫重點是“蘆柴棒”的慘,打雜的“兇”,還是老板娘的奸?(打雜的兇)

  3、分析打雜的怎樣給“蘆柴棒”“醫”病的,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寫打雜的虐待“蘆柴棒”的主要動詞找出來,體會它們的作用。

  (摔、踢、潑三個詞表現了打雜的“兇”)

  小結:這一段場面描寫用詞準確,文字緊湊,主次配合得很好。摔、踢、潑三個動作,一個兇似一個!疤J柴棒”的“跳”使這個場面描寫達到了高潮,寒風的冷,“蘆柴棒”突然的跳,襯托了打雜的“兇”,突出了“蘆柴棒”受虐待的慘,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話既與上文“假病!老子給你醫!”相照應,又表現了她的殘酷,無人性,更顯出了“蘆柴棒”遭遇的悲慘,短短的一段文字使人發指。這一段“點”的描寫與“面”的描寫相配合,大大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深刻地表現了主題!4、選材要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點”的描寫,寫“小福子”受懲罰,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討論:

  小福子為什么受懲罰?小福子受到什么懲罰?小福子受到哪些人的懲罰?小福子受懲罰的時間有多長?

  小結: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這話很能體現出她們悲慘的處境。文章對小福子受罰的敘述與描寫正體現了這一點。她只因為整好了爛紗沒有裝起這一點小事就遭打,“拿摩溫”打她,東洋婆罰她頭頂皮帶盤心子,向著墻壁站立,罰了兩個小時,趕不出一天的活,帶工老板又打她。此外還會被餓飯、吊起、關黑房子等懲罰。

  小福子受罰的描寫表現了包身工受罰的隨意性、殘酷性、多樣性和時間長等特點,典型地表現了她們受壓迫的慘重。具體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C)全班朗讀26—33段,請同學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分析26段,并回答:

  1、這一段是寫什么的?(是寫包身工的悲慘遭遇的)

  2、這一段共有三句話,各從什么角度去表達這一段的中心?

  (第一句從面上作概括的敘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寫,第三句舉典型人物作點上的描寫)

  3、第一句開頭有六個短語,表述了豐富的內容,試指出每一個短語所指的內容:

  “兩粥一飯”指:(惡劣的飲食)

  “十二小時工作”指:(長時間的勞動)

  “勞動強化”指:(沉重的工作)

  “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役”指:(超經濟剝削)

  “豬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條件惡劣)

  “泥土一般地被踐踏”指:(受壓迫的慘重)

  4、這一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起了什么表達作用?

  (排比:加強了語勢,增強了感情色彩。反復:表達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使讀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運的悲慘。)

  提問:27、28段,29、30段各主要寫什么?(寫老板娘剝削包身工的狠心)

  提問:主要寫什么?(以“蘆柴棒”為例,具體地揭露包身工受剝削的深)

  小結:26—30段是課文第四部分的一個層次,作者作者從總體(面),從個體(點),又從反面寫老板的狠作反襯,揭示包身工命運的悲慘。

  第二課時

  一、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是如何形成的?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么?

  6—8段由包工頭“招工”的實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由“芒柴棒”等人的實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發展的三個原因。

  24—25以大量確鑿的數據闡明包身工制度發展的實況。

  19—23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脅和三大罰規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明確:文章用記敘、描寫的表達方式反映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使讀者對包身工的悲慘遭遇產生觸目驚心的形象認識。中間穿插的對包身工制度的產生、發展、趨勢等的說明、議論,又能使讀者對包身工制度獲得理性認識。

  二、這種“吃人”的制度還會存在嗎?

  學習文章的最后三段(31—33)分析回答下面的問題:

  1、作者在這幾段中作了怎樣的聯想,這些聯想對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確: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聯想到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通過聯想把包身工和墨鴨比較,指出墨鴨養活船戶,包身工養活船戶,包身工養活帶工老板,但船戶對墨鳴沒有怎么虐待,帶工老板卻殘酷壓迫包身工,連一點施與的溫情也沒有,強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壓迫的慘重,人不如禽的命運。

  32段由包身工的處境聯想到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指出20世紀的工人卻和16世紀的奴隸受著同樣慘無人道的待遇。

  33段聯想到美國進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紀美國資產階級的話,既控訴了資本主義對包身工的剝削壓迫,又表現了作者對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新社會必然出現的信心。

  2、“看著這種飼養小姑娘謀利的制度”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為什么要用“飼養”這個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這一句中也用了“飼養”一詞,其作用與表達的感情有沒有不同?

  明確:用“飼養”一詞是運用了比擬(擬物)的的修辭方法,這詞在兩句中作用和表達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資本家不把包身工當人,表現了作者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寫農民的貧困,無力撫養兒女,只能像飼養牲畜那樣對待他們,表現了作者同情。

  3、第32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開頭連續用了五個“沒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現了作者對包身工處境的同情;又用“沒有……”和“有時是……”對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憤怒。

  4、“黑夜,靜寂和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本渲械摹昂谝埂毕笳髦裁?黎明象征著什么?用“畢竟”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黑夜象征著舊社會,黎明象征著光明的新世界;“畢竟”一詞表現了作者對新社會出現的堅強信念。

  小結: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住:要趕走帝國主義,要*人吃人的社會制度,人們的先人曾獻出了無數的眼淚、血汗與生命。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我們要居安思危,懂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的。為了今天的幸福,為了更幸福的將來:愛黨、愛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應該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

  三、寫作特點:

  1、選材精當,有感性地表現了包身工生活情況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議論,具體地統計數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況的材料,也有點上的反映個別典型的材料。

  2、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3、結構安排恰當。

  4、語言生動有力。

  四、作業

  閱讀1932年一.二八凇滬抗戰的相關歷史

  板書:

  包身工

  夏衍

  從清晨到晚上從現象到本質從歷史到現實

  ↓││

  第1.清晨四點一刻│↓

  一包身工被迫起身│2.追述包身工的

  的情狀│來歷,揭示包身

  │…………蘆柴棒…………………………工制度的形成

  ↓│(說明)

  第3.四點半,包身│↓

  二吃粥的凄慘景象│4.大量雇傭包身工的原因,

  ↓…蘆柴棒………………揭示包身工制度發展

  第5.五點鐘,包身│(議論描寫說明)

  三工被趕進廠的情│↓

  況(至六點鐘)│6.揭示包身工制

  │小福子│度的膨大(說明)

  │←………………………………………………│

  └─→7.深刻揭露包身工悲慘命運的結局←─┘

  (面)(點)

  [感性認識][理性認識]

  第四.抒發對包身工深表同情,對帝國主義、*憤慨并嚴正警告的激情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

  2.初步學習綜合多種表達方式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觸發學生的真實感受以思考這一事件

  教學難點:講解時不失時機地觸發學生的思考

  學情分析:要讓學生從現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1.包身工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

  清晨四點一刻:起床

  四點半后:吃飯

  五點鐘:上工

  下午五點(可能)收工

  一、教學內容及活動:

  1.板書課題和作者,進而指出課文的作者――夏衍

  2.在新中國的報告文學史上,曾經有三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板書: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徐遲《哥德巴赫的猜想》

  注:簡介這兩篇作品的內容。

  二.在考慮本文的導語的時候,我想到了心理震撼這個詞匯。

  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沖擊力的感受,以促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其實,這里,學生有的已經不僅僅是興趣了,可能吸引他們的是那種具有震撼色彩的畫面以及動情的講解。

  因此,本文的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

  三.在結束了作為導語的前四段的講解之后,學生的狀態可能已經比較激憤。

  這時,可以不失時機地提出如下問題:

  這些都是什么人呀?她們的生活狀態為什么如此的惡劣?(以上問題可以先讓學生提出教師可以引導以及啟發。目的是為了引起下文)

  四.(一)學生自瀆5-8自然段思考:

  1.這幾個自然段跟前四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何區別?

  2.試概括這幾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設計小題目:

  針對5-8段中的重要內容作針對性的講解主要是圍繞學生對段意的概括的基礎之上的。

  可講內容:

  1.關于包身工的居住環境,聯系前四段中的住宿條件。

  2.關于帶工如何到鄉下去騙小姑娘的情形。

  3.關于帶工賺錢的血腥,昧良心。

  五.彈性安排:

  1.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再講9-11段

  2.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布置作業

  A.寫出你對包身工的感受及思考深入分析一下產生這一情形的原因(字數不少于800)

  B.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有些特殊段可以合并處理交上來

  六.在以上基礎上,如時間尚有剩余,則安排一個小結。

  學生活動:

  一.在聽講的同時作一些必要的摘記

  二.接受情感的震動,促發進一步的思考

  三.思索,提出問題,說出講前四段的直接感受。

  四.自讀5-8自然段,思考問題。

  五.完成小練習。

  六.聽講。隨興的課堂交流。

  七.學生的小結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活。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3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第二中學 謝文初     【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理解文中有關語句的概括作用。

  3、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教學重點】

  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講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文章體裁:報告文學。

  《包身工》屬于報告文學,中國最早的報告文學的代表作。

  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采訪報告等的總稱,是文學創作中的“輕騎兵”?梢詫懭,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因為它是“報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為它是“文學”,就要求反映出來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許一定的藝術加工。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二、介紹作家及作品

  夏衍:原名沈乃熙,號端先,浙江杭縣人。著名劇作家、電影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早年留學日本,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太陽社,是左翼作家聯盟的發起人之一?谷諔馉帟r期,主編《救亡日報》和重慶《新華日報》副刊。解放后,任全國文聯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等。曾寫過許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考驗》等話劇劇本,并把小說《祝福》《林家鋪子》等改編為電影文學劇本。

  三、文章的結構把握

 。ǘ温洹⒂洈、說明、議論。)

  1~8:(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

  9~17:(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

  18~25:(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

  26~33: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四、在了解課文結構的基礎上,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細讀描寫包身工一天活動的段落, 感受她們所受的非人待遇,并概括包身工的悲慘遭遇 

  1、分別朗讀1~4段,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拧∵@一場面描寫按什么順序著筆,下邊的分析哪一項不符合原文:

  a、先寫打雜再寫包身工。

  b、先寫地下再寫樓上。 

  c、先寫群體再寫個人! 

  d、先寫環境再寫人的活動。

  答案:d

 、啤≡囉靡粋詞概括穿拷綢衫褲的男子的形象。(兇惡)

  ⑶ 用扼要的詞語概括一下這幾段中所描寫的包身工住宿的環境的特點。(地方窄,空氣濁)

  ⑷ 分析描寫樓下包身工起床情況的這句話:“打呵欠……小便!

 、佟≡囉靡粋詞語概括句中所描寫的情況。(亂哄哄。)

 、凇≈饕鞘裁丛蛟斐蛇@種情況?(住的地方太狹窄。)

 、邸∵@句話用了7個短語,這些短語按什么順序排列?產生怎樣的表達效果?(按起床時動作先后的順序排列,這一連串動作的記敘與描寫具體表現了騷亂的情況 。)

  ⑸ 分析描寫樓上的包身工起床下樓的句子“蓬頭、赤腳……”

  ① 用一個短語概括這句子描寫的情況。(狼狽不堪。)

 、凇≡斐蛇@一情況的原因是什么?(穿拷綢衫的男子的威迫。)

 、邸 皼_”這一動作表現了包身工當時怎樣的心態?(害怕。)

  ④ 這句子結構上有什么特點?有什么表達效果?

 。ㄟ@句話把描寫包身工起床后趕忙下來的短語放到主語前邊,突出了她們當時的狼狽相,更深刻地表現了她們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憐。)

 、省〉诙巫詈髢删鋵懓砉づ院π吒杏X的遲鈍,是一種怎樣的心態表現?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態的出現?

 。ū憩F了包身工長期受非人的折磨而變得麻木的心態。)

 、恕1~4段和第5段都寫到包身工住的條件的惡劣,兩者運用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1~5段寫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介紹惡劣的住宿條件,這是群像的描寫,寫的是“面”,作者還寫了群體中的個體即“點”!包c”寫的是誰?

 。ㄇ懊嬗脭⑹觥⒚鑼懛绞酵ㄟ^寫起床情況表現了住地的狹窄,空氣的污濁,后者用說明方式直接作介紹。前者形象、具體,使人有如臨其境的感覺;后者準確,使人有全面的了解。兩者結合給人較完整的認識。這樣寫法顯示了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技巧的熟練 。)

 。ㄊ辶鶜q,沒有名字,手腳瘦得像蘆柴棒,被人叫作“蘆柴崐棒”的人。)

  2、文章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有“點”的描寫。請同學朗讀13~15段、21~23段,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拧∽髡咴谶@里寫“蘆柴棒”受虐待是為了說明什么?

  (目的在說明包身工沒能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現她們受殘酷的壓迫。)

 、啤雒婷鑼懼P有輕有重,表現有主有次,14、15段的場面描寫重點是“蘆柴棒”的慘,打雜的“兇”,還是老板娘的奸?

 。ù螂s的兇。)

  ⑶ 分析打雜的怎樣給“蘆柴棒”“醫”病的,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寫打雜的虐待 “蘆柴棒”的主要動詞找出來,體會它們的作用。

 。ㄋぁ⑻摺娙齻詞表現了打雜的“兇”。)

  小結:這一段場面描寫用詞準確,文字緊湊,主次配合得很好。摔、踢、潑三個動作,一個兇似一個!疤J柴棒”的“跳”使這個場面描寫達到了高潮,寒風的冷,“蘆柴棒”突然的跳,襯托了打雜的“兇”,突出了“蘆柴棒”受虐待的慘,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話既與上文“假!老子給你醫!”相照應,又表現了她的殘酷,無人性,更顯出了“蘆柴棒”遭遇的悲慘,短短的一段文字使人發指。這一段“點”的描寫與“面”的描寫相配合,大大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深刻地表現了主題。

  ⑷ 選材要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點”的描寫,寫“小福子”受懲罰,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討論:

  小福子為什么受懲罰?小福子受到什么懲罰?小福子受到哪些人的懲罰?小福子受懲罰的時間有多長?

  小結: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這話很能體現出她們悲慘的處境。文章對小福子受罰的敘述與描寫正體現了這一點。她只因為整好了爛紗沒有裝起這一點小事就遭打,“拿摩溫”打她,東洋婆罰她頭頂皮帶盤心子,向著墻壁站立,罰了兩個小時,趕不出一天的活,帶工老板又打她。此外還會被餓飯、吊起、關黑房子等懲罰。小福子受罰的描寫表現了包身工受罰的隨意性、殘酷性、多樣性和時間長等特點,典型地表現了她們受壓迫的慘重。具體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3、全班朗讀26~33段,請同學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拧》治26段,并回答:

  ① 這一段是寫什么的?(是寫包身工的悲慘遭遇的)

 、凇∵@一段共有三句話,各從什么角度去表達這一段的中心?

  (第一句從面上作概括的敘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寫,第三句舉典型人物作點上的描寫。)

 、邸〉谝痪溟_頭有六個短語,表述了豐富的內容,試指出每一個短語所指的內容:

  “兩粥一飯”指:(惡劣的飲食)

  “十二小時工作”指:(長時間的勞動)

  “勞動強化”指:(沉重的工作)

  “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役”指:(超經濟剝削)

  “豬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條件惡劣)

  “泥土一般地被踐踏”指:(受壓迫的慘重)

  ④ 這一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起了什么表達作用?

  (排比:加強了語勢,增強了感情色彩。反復:表達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使讀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運的悲慘。)

  ⑵ 提問:27、28段,29、30段各主要寫什么?

 。▽懤习迥飫兿靼砉さ暮菪摹#

  ⑶ 提問:主要寫什么?

  (以“蘆柴棒”為例,具體地揭露包身工受剝削的深。)

 、取⌒〗Y:26~30段是課文第四部分的一個層次,作者作者從總體(面),從個體(點),又從反面寫老板的狠作反襯,揭示包身工命運的悲慘。

  第二課時

  一、 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是如何形成的?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么 

  6~8段 由包工頭“招工”的實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由“芒柴棒”等人的實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發展的三個原因。

  24~25 以大量確鑿的數據闡明包身工制度發展的實況。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脅和三大罰規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明確:文章用記敘、描寫的表達方式反映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使讀者對包身工的悲慘遭遇產生觸目驚心的形象認識。中間穿插的對包身工制度的產生、發展、趨勢等的說明、議論,又能使讀者對包身工制度獲得理性認識。

  二、這種“吃人”的制度還會存在嗎 

  學習文章的最后三段(31~33)分析回答下面的問題:

  1、作者在這幾段中作了怎樣的聯想,這些聯想對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確:

  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聯想到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通過聯想把包身工和墨鴨比較,指出墨鴨養活船戶,包身工養活船戶,包身工養活帶工老板,但船戶對墨鳴沒有怎么虐待,帶工老板卻殘酷壓迫包身工,連一點施與的溫情也沒有,強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壓迫的慘重,人不如禽的命運。

  32段由包身工的處境聯想到16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指出20世紀的工人卻和16世紀的奴隸受著同樣慘無人道的待遇。

  33段聯想到美國進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紀美國資產階級的話,既控訴了資本主義對包身工的剝削壓迫,又表現了作者對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新社會必然出現的信心。

  2、“看著這種飼養小姑娘謀利的制度”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為什么要用“飼養”這個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這一句中也用了“飼養”一詞,其作用與表達的感情有沒有不同?

  明確:用“飼養”一詞是運用了比擬(擬物)的的修辭方法,這詞在兩句中作用和表達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資本家不把包身工當人,表現了作者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寫農民的貧困,無力撫養兒女,只能像飼養牲畜那樣對待他們,表現了作者同情。

  3、第32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開頭連續用了五個“沒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現了作者對包身工處境的同情;又用“沒有……”和“有時是……”對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憤怒。

  4、“黑夜,靜寂和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著什么?黎明象征著什么?用“畢竟”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黑夜象征著舊社會,黎明象征著光明的新世界;“畢竟”一詞表現了作者對新社會出現的堅強信念。

  小結: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阂s走帝國主義,要推翻人吃人的社會制度,人們的先人曾獻出了無數的眼淚、血汗與生命。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我們要居安思危,懂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的。為了今天的幸福,為了更幸福的將來:愛黨、愛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應該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

  三、寫作特點 

  1、選材精當,有感性地表現了包身工生活情況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議論,具體地統計數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況的材料,也有點上的反映個別典型的材料。

  2、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3、結構安排恰當。

  4、語言生動有力。

  四、作業

  1、閱讀1932年一·二八凇滬抗戰的相關歷史。

  2、課后練習題。

  【板書設計】

  包身工

  夏 衍

  從清晨到晚上 從現象到本質 從歷史到現實

  ↓  

  第 1、清晨四點一刻     2、追述包身工的來歷,揭示包

  一 包身工被迫起身的情狀   身工制度的形成(說明)

  │……………………………蘆柴棒……………

  ↓

  第 3、四點半,包身     4、大量雇傭包身工的原因,揭示包

  二 吃粥的凄慘景象      身工制度發展(議論描寫說明)

  ↓……………………………蘆柴棒………………

  第 5、五點鐘,包身     6、揭示包身工制

  三 工被趕進廠的情(至六點鐘) 度的膨大(說明)    

  │ 

  │←…………………………小福子………………………… 

  └─→7、深刻揭露包身工悲慘命運的結局←─┘

  (面)     (點)

  [感性認識]        。劾硇哉J識]

  第四 抒發對包身工深表同情,對帝國主義、反動派憤慨并嚴正警告的激情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4

  一、說教材

  1 教材簡析及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確鑿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精辟的評點,表現了苦難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包身工》是高中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二課的一篇報告文學,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本單元是新聞和報告文學,新聞和報告文學具有及時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反映了新課標對學生實際能力和素質提出的要求。

  通過對本單元典范作品的學習,讓學生感悟新聞追蹤時代的特有價值,引導學生體會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注社會、關注生活,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2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新聞和報告文學的要求是:了解新聞和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培養篩選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據此,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特點,

  探究多種手法穿插使用的寫作特色

 、谇楦袘B度價值觀目標:

  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

  ③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芙虒W難點

  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手法。

 、菡n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解讀文本,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

  第二課時,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解讀文本,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法:自主、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為輔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 第一環節導入: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交流合作:學生根據課前準備簡介包身工-明確什么是包身工:奴隸 ,受日本資本家和中國代工老板的雙重壓榨;簡介時代和創作背景,明確這種這罪惡制度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簡介作者及《包身工》在報告文學史上的地位:里程碑,藝術性和思想性都非常強,突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對中國女童的殘酷剝削,控訴了他們殘暴的統治手段,以激起人們的義憤和同情。設置意圖:長文短教,迅速切入主題。

  2、第二環節回顧新聞知識(自主發言,教師點撥)

  閱讀單元說明: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報告”,意味著選材的真實, “文學”,意味著表達的生動性、形象的典型性,具有真實性、文學性、典型性的特征。

  3、第三環節文本解讀(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速閱讀課文,設置思考:①本文是一什么線索組織材料的?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結構層次:以時間為線索,圍繞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來組織材料

  1-5起床的情景 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背景材料)

  9-11早餐的情景 12-17分析包身工發展的原因(背景材料)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背景材料)

  26-33 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設置思考②分析文中用到的材料,探究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課后研討與練習二)

  背景材料: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包身工發展及原因,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數字精確,記述詳實,體現新聞的真實性,強化了對包身工制度罪惡的認識,深化了主題,增強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多種手法穿插使用使兩種材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設題意圖:完成對文本的初步解讀,學習本文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有機融合的寫作特色 ,完成知識能力目標

  4、第四環節默讀課文,思考那些描寫最打動你的心。

  第二課時

  第一環節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

  談談哪些描寫最打動你的心:關于蘆柴棒的描寫,關于小福子的描寫,關于起床場景的描寫,關于墨鴉的描寫等。對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表達了極大的憎恨和憤怒的控拆。

  設置意圖:體會報告文學的文學性,描寫生動細致:完成點面結合手法的認知。

  第二環節 研討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研討與練習三)

  點撥分析:貶詞褒用,反復排比的修辭、整散結合的句式,直抒胸臆的情感表達 ,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憤怒和控訴,增強了警醒作用號召作用。

  設題意圖:深入理解文章主旨,體會報告文學強烈的情感傾向,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第三環節:探究延伸

  1課件展示:20__年關于山西萬榮童工現象“死灰復燃”的報道及相關圖片,請同學們談感受

  設題意圖: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2 探究延伸:你了解簡光洲嗎?結合研討與練習一談談報告文學的社會價值

  課件簡介簡光洲:

  ①上!稏|方早報》記者。20__年9月11日,他的報道《甘肅十四名嬰兒疑喝奶粉致腎病》,引起中國奶業的震蕩。

 、诤喒庵瞢@得“20__中國嬌子新銳榜年度新銳人物”頒獎詞: 真相因良知而顯露,黑幕因勇氣而洞開。他打破媒體“某”規則,直接說出了“三鹿”兩個字,引發了中國奶制品行業地震,間接挽救了無數嬰幼兒的生命健康。

  在螻蟻撼大象的背后,他和他所供職的《東方早報》的誠實和勇氣,還原了傳媒的公共價值和監督角色。他只是一個記者,但他代言了20__中國傳媒的良心。

  設題意圖: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新聞工作者表現出來的毫不畏懼、直面黑暗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深入思考新聞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完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5

  《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確鑿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精辟的評點,表現了苦難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包身工》是一篇報告文學,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它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來組織材料,采用點面結合的手法,行動地展現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壓榨和掠奪,對于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特征,培養閱讀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把握報告文學所用到的材料,即:新聞事實、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觀評價。并學會據此分析一篇報告文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

  依據:課標指出,閱讀新聞、通訊(包括特寫和報告文學)作品,了解其社會功用、體裁特點和構成要素。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本文真實地再現了包身工 的苦難生活,包含著對包身工的無限同情,對包身工制度的無比憤慨。 使學生介入心靈,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在“悲劇”作品的審美之中陶冶心情,鍛造“人格”, 凈化心靈,辯別真善美的目的,實現“悲劇”作品的情感美。

  依據:“教學建議”指出:重在指導學生閱讀典范性新聞作品,深入把握作者立場、觀點,學習其敬業精神和捕捉重大新聞的能力。培養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人生的能力,提高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二.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

  學生與其中人物所處時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體驗的迥異,特別是情感體驗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與學生情感上產生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有礙于心靈的“介入”。 要讓學生從現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調節:

  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沖擊力的感受,以促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方法及手段

  1、搜集資料法 2、講讀法 3 、問題啟發法

  依據:指導學生把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聯系起來,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利用網絡等媒體資源,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并以社會的文化土壤滋潤基礎教育的語文之樹。讓同學們對社會現象、社會問題投入關注,增強了對社會的認識,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6

  教學設想:《包身工》一課篇幅很長,可學的知識點很多,所反映的事實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事情,年代久遠,針對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習實際,需要抓住一個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所以就抓住“學習敘事寫人的技巧”這個知識點和該冊書的寫作訓練結合起來完成教學過程。

  教學目的:1通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三個場景了解包身工的悲慘生活

  2學習點面結合的方法敘事寫人

  教學重點:1把握課文如何以時間為線索介紹包身工一天的悲慘生活

  2探究作者在描寫包身工的群體生活時是如何做到點面結合的。

  教學難點:點面結合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的年紀大概也就十五六歲,你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最想干什么?(這時學生們議論紛紛,有說想玩的,有說想看電影的,也有說想考大學的等等。)你們的這些想法我覺得都會實現,即使暫時不能實現,條件成熟時也會實現,因為你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新時代,你們有父母親人的關愛與呵護?墒,也有一群和你們年齡相當的女孩子她們的生活境遇和你們竟然有著天壤之別,她們是誰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夏衍的《包身工》走近她們了解她們。

  二、課時目標

  這是一篇什么文章?(報告文學)

  該文體有什么特點?(P38)

  這是一篇報告文學的代表作,篇幅較長,可學的知識點很多,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本文敘事寫人的技巧

  三、內容概括

  我們先來了解這篇課文的大致內容:

  請同學們找出時間標志,

  概括每個時間段都寫了包身工的什么日常生活。

  明確:四點一刻:起床情形

  四點半以后:吃早飯

  五點:上工勞動情況

  全文以時間為線索,以三個生活片段向我們介紹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下面我們具體分析這三個場景。首先看第一個場景

  四、具體分析

  第一個場景:起床情形

  聽錄音,聽之前先布置問題,聽完之后再解決問題。

  問題設計(投影展示)

  1她們什么時間起床?(四點過一刻,曉星才從慢慢地推移著的淡云里面消去)

  2她們起床時都干什么?(抓她們的動作打哈欠嘆氣尋衣服穿錯鞋子胡亂踏叫喊小便)

  3這個場面給人一種什么感覺?為什么?(亂哄哄)

  4她們的居住環境如何(七尺闊十二尺深橫七豎八十六七個抓這些數字空氣充滿汗臭糞臭濕氣居住狹窄空氣污濁環境惡劣)

 。ò鍟鹤毫樱

  5她們的精神面貌如何?她們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裝扮?(爭奪馬桶半裸體起來開門精神遲鈍麻木,狼狽不堪為什么?

  6課文中她們被稱作什么?(生物豬玀懶蟲這些花季少女,已經失去了作為人的起碼稱呼,那些老板們也根本沒有拿她們當人看非人待遇)

 。ㄟ@些豆蔻年華的少女因為長期過著非人的生活疲倦擁擠雜亂失去了靦腆害羞愛漂亮的女孩子的天性)

  (板書:非人)

  在這里包身工出場了,這里面,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哪一個人物,而是速寫式地描出包身工的群像。展示她們的污濁惡劣的居住環境,反映了她們遲鈍麻木的精神,但是,僅有這些面上的概括的描述,會顯得單薄。所以,作者還寫了群體中的一個個體選取了一個典型人物即“點”,“點”寫的是誰?

  蘆柴棒“手腳瘦得像蘆棒梗一樣”外貌描寫,這里,作者雖然只寫的是一個蘆柴棒,但讀者看到的卻是成百上千個蘆柴棒。了解了包身工骨瘦如柴營養不良的慘狀。

  既有對包身工這一群體的整體介紹,又有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補充,這種手法我們就稱之為點面結合(板書)。

  什么叫點面結合?

  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

  點: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細節

  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面”上的描述搭起了一個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點”的刻畫則是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ㄟ^渡)我們了解了包身工惡劣的居住環境,感受到她們的非人待遇,我們再來看一看她們吃的怎樣,閱讀課文P45——P46

  第二個場景:吃早飯

  生齊讀P45四點半之后——P46“活該”

  問題:1她們早飯吃什么?(薄粥,粥菜?不可能有的豬食不如)

  2她們怎樣吃早飯?(一窩蜂的搶一般用舌舔碗邊四散蹲伏站立在路上和門口為什么少不夠吃沒有地方吃)

  3吃不上早飯的包身工吃什么?(老板娘特意制作的美食)(動作詞語)

  在這個場景里面,作者想告訴讀者什么?(飲食條件惡劣包身工受到慘無人道的虐待非人的待遇)在第一個場景里我們知道了點面結合的手法,在這個場景中的點和面分別是哪?(1、2問題是面3問題是點)

 。ㄟ^渡)吃和住都是如此惡劣,而包身工本身就是替帶工老板們賺錢的機器,她們的工作又是什么樣子呢?下面我們接著看第三個場景

  第三個場景:上工勞動

  這里作者為了突出包身工的工作環境,還特別寫到外頭工人,這些內容我們今天先略過,我們具體來看課文直接描寫包身工勞動的段落,看看她們在勞動中面臨什么問題?

  默讀跳讀P48第三段——P48倒第三段

  她們不僅終日面臨著“三大威脅(音響塵埃濕氣),還要時時刻刻提防三大危險(毆打罰工錢停生意)降臨到自己身上,而帶工老板最青睞的處罰就是毆打,我們一塊來看是如何挨打的?一生讀P48“打死不干事——P49這樣她就打不成瞌睡了”

  指定一生讀該段

  大家思考

  1小福子為什么受懲罰?(整好了爛紗沒有裝起)

  2小福子受到什么懲罰?“拿摩溫”打她,東洋婆罰她頭頂皮帶盤心子,向著墻壁站立,

  3作者為什么寫小福子受罰這件事?

  小福子受罰的描寫表現了包身工受罰的隨意性、殘酷性、多樣性等特點,典型地表現了她們勞動環境的惡劣,受壓迫的慘重,遭受的是非人的待遇,這一典型事件是對前面對包身工非人的勞動環境的面上的概括介紹的一個有力的點上的補充。

  四教師小結

  課文內容:住的是格子鋪,吃的是質地稀薄的粥,高強度的工作還要時時刻刻提防隨時受到處罰,豬玀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作踐,悲慘從一天中的睜眼的一剎那就開始了,這就是夏衍筆下的包身工。花季少女,命運如此悲慘,我們在掬一把同情之淚的同時,不得不思索誰是制造包身工不幸命運的兇手呢?

  課文主題:課文把勞動強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隸一樣做工的女孩子們的遭遇公諸于世,憤怒地控訴了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中國工人的罪行。(齊讀)

  寫作手法: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勞動,深刻感受到他們所受到的非人待遇,悲慘處境。從中我們也學到了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

  (過渡:下面我們就嘗試著把這種手法運用到我們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

  五拓展遷移

  寫作訓練:以“軍營的早晨”為題,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口頭作文。再現你軍訓時某天早晨緊急集合時起床時的場面。

  看到題目,學生們情緒高昂,討論積極,整個課堂氣氛熱烈。兩分鐘之后,學生們舉手發言非常踴躍,學生口頭作文,學生評價作文是否符合要求,重點看是不是做到點面結合。(這個過程略)

  范文:

  板書設計:

  寫法包身工

  住

  點面結合吃惡劣非人

  做

  六教學反思

  《包身工》一課文章很長,可學的知識點很多,所反映的事實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事情,年代久遠,所以需要抓住一個比較容易的突破口,我就設計了這樣的內容。整個課堂自始至終都圍繞如何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通過三個生活場景再現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對帝國主義和買辦勢力剝削中國工人進行憤怒的控訴。接著把學到的寫作手法運用到寫作實踐中進行口頭作文訓練。整節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課堂氣氛活躍。很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

  2初步學習綜合多種表達方式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觸發學生的真實感受以思考這一事件

  教學難點:

  講解時不失時機地觸發學生的思考

  學情分析:

  要讓學生從現實再回到那個黑暗的時代去感受殘酷這本身就是本課需要解決的問題,它有賴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是否能從中受到感染。

  板書設計:

  10包身工

  夏衍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

  清晨四點一刻:起床

  四點半后:吃飯

  五點鐘:上工

  下午五點(可能):收工

  教學程序:

  教學內容及活動:

  一

  1板書課題和作者,進而指出課文的作者夏衍

  2在新中國的報告文學史上,曾經有三篇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板書: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徐遲《哥德巴赫的猜想》

  注:簡介這兩篇作品的內容。

  二在考慮本文的導語的時候,我想到了心理震撼這個詞匯。

  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語言給學生以最具有沖擊力的感受,以促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其實,這里,學生有的已經不僅僅是興趣了,可能吸引他們的是那種具有震撼色彩的畫面以及動情的講解。

  因此,本文的前四自然段將是最好的導語。

  三在結束了作為導語的前四段的講解之后,學生的狀態可能已經比較激憤。這時,可以不失時機地提出如下問題:

  這些都是什么人呀?她們的生活狀態為什么如此的惡劣?(以上問題可以先讓學生提出。教師可以引導以及啟發。目的是為了引起下文)

  四(一)學生自瀆5-8自然段。思考:

  1這幾個自然段跟前四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何區別?

  2試概括這幾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設計小題目:選擇5-8自然段的正確結構示意圖

  A5/6/78

  B5/67/8

  C56/78

 。ǘ┽槍5-8段中的重要內容作針對性的講解。主要是圍繞學生對段意的概括的基礎之上的。

  可講內容:

  1關于包身工的居住環境,聯系前四段中的住宿條件。

  2關于帶工如何到鄉下去騙小姑娘的情形。

  3關于帶工賺錢的血腥,昧良心。

  五彈性安排:

  1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再講9-11段。

  2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布置作業。

  A寫出你對包身工的感受及思考。深入分析一下產生這一情形的原因。(字數不少于800)

  B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有些特殊段可以合并處理。交上來。

  六在以上基礎上,如時間尚有剩余,則安排一個小結。(可以讓學生來)

  學生活動:

  一在聽講的同時作一些必要的摘記

  二接受情感的震動,促發進一步的思考

  三思索,提出問題,說出講前四段的直接感受。

  四自讀5-8自然段,思考問題。

  五完成小練習。

  六聽講。隨興的課堂交流。

  七學生的小結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活動。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8

  【教學目的要求】

  1、了解舊社會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認識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互相勾結,殘酷壓榨我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2、培養閱讀比較復雜的記敘文的能力,學習以問題為中心,以一天活動為線索,選取典型生活圖景和典型事例,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的寫法。

  3、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特點。

  【教學設想】

  1、這篇課文篇幅較長,題材較復雜,表現方法多樣,學生閱讀有困難。宜設計啟發性強的思考序列題,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把握文章中心,按照線索順序,逐步深入課文理解課文。

  2、內容方面,要緊緊扣住中心思想,突出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和造成包身工深重苦難的原因。

  3、寫作方面,要講清楚中心、線索、選材、組材,然后再講清楚運用多種手段表達中心思想的寫作方法。

  4、教法方面,要以啟發誘導為主,適當點撥總結,引導學生自覺深入課文、獨立思考、分析研究問題,可按“自學預習(啟發)──質疑問難(解答)──研究討論(點撥)──綜合練習(鞏固)”的順序進行教學。

  【授課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

  夏衍,我國著名戲劇家、翻譯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參加太陽社,是左聯領導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建國后把文學名作《林家鋪子》、《祝!犯木帪殡娪皠”。

  《包身工》是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基本特征有三:真實性(不同于其他文藝創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

  二、與課文有關的材料

  印發北京師范大學《高中語文選講》中魏灝選輯的《夏衍談〈包身工〉》,或現行通用高一語文《教學參考書》中夏衍的《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指導學生自學。

  要求:

  1、了解作者寫作時間;

  2、了解寫作意圖;

  3、了解作者深入紗廠親自觀察體驗生活,調查搜集材料的情況,為學習課文、理解報告文學特點打下基礎。

  三、閱讀課文

  1、運用工具書排除文字障礙,下列字詞必須注音解釋。

 、 注音:

  游說抹桌子著力骷髏錠殼拎

 、 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 強化 優惠 施與

  2、思考回答以下問題(書面完成,課后交教師檢查):

 、 為什么以“包身工”為題?題目和課文有什么關系?

 、 文章以記敘為主,記敘了一些什么材料?中間又穿插寫了一些什么材料?為什么記敘之中又穿插這些材料?

 、 找出議論和說明部分列舉了哪些數字(在書上用橫線畫出來)?說明它們的作用。

 、 記下自己疑惑不解的問題。

  四、布置作業

  讀一遍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生字新詞

  1、注音:

  抹( )桌子 抹( )眼淚 抹( )石灰

  猜著( )了 著( )力 我沒著( )了

  2、解釋(加粗的字要單獨解釋):

  一聽天命 生殺予奪施與著力

  3、聽寫:

  毆打 憐憫 氣烘烘 懲戒

  二、解題

  1、時代背景(著重引導學生用《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的材料概述作者寫《包身工》的時間、意圖和調查搜集材料經過。):

  《包身工》1935年寫成,1936年發表。

  1927年,作者在上海認識了一些在紗廠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紗廠工人的情況;1929年,從做工人運動工作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情況!耙弧ざ恕睉鹗潞螅瑸榱藢憽杜缘膮群啊冯娪皠”荆炙鸭艘恍┌砉げ牧,對二十世紀帝國主義經營的工廠里,還公然保存封建奴隸制度非常憤怒,決心深入調查,打算徹抵揭露。由于紗廠工人的熱心幫助,作者深入工廠實地觀察調查了三個月,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具體時代背景從略。

  2、題目的意思:

  報告文學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栋砉ぁ穼儆诘谌N,寫問題。以“包身工”為題,點明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同時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寫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

  三、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選擇成為閱讀障礙的問題,作扼要回答。多數問題可隨分析課文逐步解決。

  四、分析文章的構思

  1、文章以包身工問題為中心,以包身工一天生活為線索。掌握中心可以了解寫作意圖,掌握線索可以了解如何選材、組材。

  2、已經講過,作者搜集的素材很多,關于包身工生活的素材一定也不少,不可能都寫進去,需要加以選擇。

  3、看課文,作者寫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選取了哪些材料?

 。▽W生議論。)

  明確: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4、不是說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嗎?怎么只寫到五點鐘上班就中斷了呢?再看課文,還有沒有了?

 。▽W生議論。)

  明確: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這樣,從清晨四點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覺,一天的勞動生活十分完整。不過前后兩部分寫法大不一樣。前者寫得詳,后者寫得略:寫抄身,沒有明寫時間,又不是正面寫搜身情景;黑夜的休息情景也沒有寫出來。顯然,作者把前三個生活圖景作為重點。起身和吃飯,表現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至于寫“黑夜”,沒有寫什么生活圖景,卻寫“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這是和結尾放在一起加以考慮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5、這篇作品不僅選取了幾個反映包身工悲慘生活的生活場景,還有別的內容,都是些什么呢?

 。▽W生議論。)

  明確: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6、為什么描寫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還要議論“包身工”制度?(議論)

  明確:運用了描寫、記敘和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兩者結合,互相補充。描寫記敘部分好象電影中的特寫鏡頭,說明議論部分好象是特寫鏡頭的解說詞。特寫使人獲得形象認識,解說使人獲得本質認識。隨著時間推移,包身工的生活圖景越來越清楚,對包身工制度的本質認識越來越深刻。最后寫“黑夜”歸到結尾,有力的.揭示了中心思想。

  五、劃分段落

  第一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生活實況,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原因。

  第二部分:記敘包身工悲慘的勞動實況。揭露帝國主義靠包身工獲取驚人利潤。

  第三部分: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

  六、布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二、三。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著重研究了《包身工》的構思(中心、線索、選材、組材),又研究了描寫記敘和說明議論相結合的寫法。這節課要著重研究課文深刻的思想內容,附帶還要研究運用數字說明問題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二、分析思想內容

  這篇作品雖是以寫問題為中心,也離不開寫人物。一共兩類人物:一類是包身工,一類是壓迫和剝削包身工的帶工老板、老板娘、東洋婆、打雜的、拿摩溫、蕩管等。著重要寫的是包身工,寫第二類人物也是為了描寫包身工。全篇沒有一個完整的人物和事件,但作為整個包身工形象卻十分鮮明。

  1、朗讀由“但是,……”到“立此包身契據是實”兩段。

  2、包身工是怎樣形成的?

  明確:原是農村里“咬著草根樹皮的女孩子”,被誘騙以契約形式成為包身工的。

  3、包身工過著怎樣的悲慘生活?

  明確:惡劣的條件(舉例略);緊張的生活(四點一刻起床,四點半吃飯,五點鐘上班,勞動十二小時……);殘酷的懲罰(歐打、罰工錢、停生意、餓飯、吊起……);麻木的精神(少女的“害羞”感遲鈍);“嚴密”的統治(“罐裝的勞動力”……)。

  4、為什么要身受這樣深重的苦難?

  明確:包身工是“二十世紀的技術、機械、體制和對這種體制忠實服役的十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受雙重的壓榨剝削,是雙重奴隸。

  5、為什么會成為雙重奴隸?

  6、小結:

  這篇作品,在當時起到了動員人民起來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作用。七十年后的今天,重讀這篇作品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舊中國的黑暗,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激發起加速現代化建設改變我國落后面貌的熱情。

  三、分析寫作方法

  1、精確的數字──顯示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特征:

  這篇作品用了許多數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舉例:

  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被罵作‘豬玀’的人。(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擁擠程度。)

  包身費一般是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大洋十元。“蘆柴棒”現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三角二分做平均,兩年來帶工老板從她身上實際已經收入二百三十塊錢了。(表明剝削的驚人程度。)

  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一九○二年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用兩組數字前后對比,證明了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完全是殘酷壓榨剝削包身工造成的。)

  2、生動的語言──顯示報告文學文學性的特征:

  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明確:

  生動的人物描寫。寫清晨女工們忙著起床時,“那男子(打雜)虎虎地向起身慢一點的人的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向樓上的另一群人呼喊:‘……’”。(寫打雜的快速的連續動作,用“虎虎的”描寫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現出這個流氓的兇暴本相。)

  生動的人物對話。打雜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突出了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統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兇狠殘暴的性格。)

  朗讀最后三個自然段。

  形象的比喻。用船戶養墨鴨捕魚作喻,再和驅趕包身工勞動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發人深思的警句。結尾“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憤激的烈焰,一旦爆發出來,必將焚毀那吃人的制度。)

  整個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還有很多。

  四、回答“研討與練習”二(略)

  五、布置作業

  1、在課文中再找出五個生動形象的句子,簡析它們深刻的含義。

  2、完成“研討與練習四”。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包身工的涵義及包身工制度。

  2.學習《包身工》的寫作手法。

  A.刻畫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

  B.藝術構思;

  C.細節描寫;

  D.語言風格。

  3.了解《包身工》的影響。

  教學重點難點

  教具陽市學具

  預習

  要求

  教師活動內容、方式學生活動方式、內容旁注

  一、復習

  1、夏衍,原名沈端先,他是我國著名的劇作家。其中有電影劇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改編魯迅的《祝!贰⒚┒艿摹读旨忆佔印!栋砉ぁ肥且黄覈侣勈飞暇哂兄卮笥绊懙膱蟾嫖膶W。全文的線索是什么?

  2、在上節課中我們分析了包身工們的實際年齡、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和被剝削程度。

  Q1: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那個穿著和時節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被他連踢帶罵吆喝起床的“豬玀”如此“懶惰”?

  A:豪華的不合時宜的穿著,揭示了那個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內心世界,與包身工們“衣服破爛”形成鮮明對比。

  在惡劣的勞動環境(音響、塵埃和濕氣)的威脅下,經黨挨打受罰而又只有兩粥一飯的包身工們,每天從事繁重的工作長達十二小時,因而身體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點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難免一些人一時起不來。但這不能說明包身工們懶惰,反而和包身工們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Q2:包身工們的“女性所有的那種害羞的感覺”為什么“似乎已經遲鈍了”?她十五六歲,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為什么朝夕相處兩年多的同伴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這合不合情理?

  A: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現象,是當時包身工們被壓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慘生活的寫照,完全合乎當時特定的“情理”。

  Q3:她們是如何淪落到這種地步的?

  A:在家鄉無法活命,又受騙簽下了“包身契據”,所心“她們的身體”“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成了“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寫明“生死疾病,一聽天命”。當女孩子真的有事時,她們真的沒臉見人了嗎?

  Q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么?

  6-8由包工頭“招工”的實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由“芒柴棒”等人的實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發展的三個原因。

  24、25以大量確鑿的數據闡明包身工制度發展的實況。

  19-23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脅和三大罰規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我們包身工的悲慘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質有了一個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對于具體的例子也就是書上所說的點面結合的中典型人物“蘆柴棒”、“小福子”遭遇:燒火、生病、抄身、挨罰。這樣寫的作用是:具體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夏衍先生在1959年《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中寫道:“對現在的年青工人來說,大概這些都已經是歷史上的‘陳跡’了,在那個悲慘的時代,今天的青年人還沒有出世。那么,我想,回頭來知道一點過去的事情,應付更深刻地感到作為一個毛澤東時代工人的幸福。人吃人的社會,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工人給資本家當牛馬,當蟲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是我們得記。阂s走帝國主義,要推翻人吃人的社會制度,人們的先人曾會出了無數的生命、血汗與眼淚。幸福不是無代價可以得來的。為了今天的幸福,為了更幸福的將來:愛黨、愛社會主義。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新中國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應該是我們青年一代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聶耳先生譜曲、;田漢先生填詞的,當時有人提出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如果選用這首歌,是不是感覺上太悲壯了。當時議論紛紛,最后周恩來總理說了一句話:“我們要居安思危嘛!”我們現在學習這些作品,其中最大的意義就是懂得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地來之不易的。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0

  ──《包身工》的分合比較教學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潛山中學 伍秀來       《包身工》教學擬圍繞文章的材料性質與組合方式,采用分合比較的方法組織教學,相機點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首先引導自讀,整體感知。讓學生用分析性的眼光,用速讀、跳讀的方法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根據材料擬小標題!栋砉ぁ返牟牧现饕ㄓ洈⑿圆牧烯ぉぐ砉ひ惶斓谋瘧K遭遇,說明議論性材料──包身工制度的產生、發展和趨向?蓳擞懻摎w納小標題并用算式板書點撥,總括文章內容。《包身工》=《包身工的一天》(或《“蘆柴棒”們的一天》)+《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

  其次,分題精讀,討論點破。先討論《包身工的一天》,讓學生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精讀課文:

  1、包身工的一天,以時間為序,主要寫了哪幾個片斷?通過這幾個片斷,從哪幾個方面反映包身工的遭遇?

  2、作者全方位地細致反映包身工悲慘遭遇的目的是什么?

  3、為了有力地表現主題,作者在敘的過程中是怎樣在面上鋪開的基礎上進行點的穿插的?

  在精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討論上述問題,并結合板書圖示進行小結:

  4:15 起身──住宿 

  描寫包身工的悲慘遭遇  蘆柴棒

  4:30 早餐──飲食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小福子

  5:00 上工──勞動             

  ↓                  ↓

  面                  點  

  接著討論《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讓學生圍繞下列問題精讀課文:

  1、“說”的順序是什么?(事物的發展)

  2、“說”的方式是否相同?各有什么特點?

  3、文中或借說明議論,或用比喻議論,或在抒情中議論,各有什么作用和含義?

  在精讀課文后,引導學生討論,并結合板書圖示小結:

  議的內容         議的形式

  產生(直接原因、歷史原因)──敘中議、直接議

  發展(歷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議、議中敘

  結果(資本家膨脹、包身工榨干)──引用議、借抒情議

  趨勢(黎明的到來無法抗拒)──用喻意、抒情中議  

  最后整合總結,作文訓練。

  從內容上看,《包身工》就是《包身工的一天》與《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的相加;但從組材和結構方式看,文章又不是敘和議的簡單相加,為什么?

  討論后明確,敘議結構主要有如下幾種可能:

  1、集中安排(先敘后議或先議后敘);

  2、包中安排:(敘包議中或議包敘中);

  3、分割組合、交錯穿插(以敘為主穿插議論或以議為主穿插敘述)。

  集中安排,敘議脫節,結構臃腫,行文呆板;包中安排,主線不清,過程不清,聯系不緊。只有分割穿插、交錯組合,才能使敘議配合,交相輝映,符合讀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問題本質的心理規律,既省筆墨,又富表現力。為提高學生興趣,可用“乘法”來點撥。從形式上看,《包身工》=《包身工的一天》×《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

  為進一步強化對文章內容的整體理解,并引導學生體會報告文學語言的形象性特點,可設計口頭作文訓練,讓學生圍繞有關包身工的三個比喻性說法,以《豬玀·機器·墨鴨》為題,弄清其聯系,說一段話。這三個說法分別形象地概括了包身工的生活、勞動和受剝削的悲慘遭遇,可激起學生的同情和義憤,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1

  《包身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包身工的涵義及包身工制度。

  2、學習《包身工》的寫作手法。

  a.刻畫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 b.藝術構思; c.細節描寫; d.語言風格。

  3、了解《包身工》的影響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提問探討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家作品介紹

  夏衍,原名沈端先(1900——1995),優秀劇作家,戲劇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主要進行話劇和電影創作,長期而多方面從事創作實踐。著名的電影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并改編魯迅《祝!贰⒚┒艿摹读旨忆佔印窞殡娪皠”。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長。

  《包身工》發表于1936年6月上!豆饷鳌吩驴瘎摽枺亲髡邇H有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但在我國報告文學發展史上有較大的影響。文學在我國是三十年代新興的一種文學樣式。它以散文手法報導真人真事,它的特點是新聞性與文學性的有機結合。它的新聞性表現為嚴格的真實性、報導的時間性以及內容的傾向性,它的文學性主要在于語言優美形象生動。

  《包身工》之前的報告文學往往存在偏重事實報導而缺乏藝術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煉生活中材料真實而生動,富有鼓動性,成為名副其實的報告文學作品,并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作者夏衍先生當時為了寫《包身工》這篇文章,選擇一家日本工廠,名叫“三井系”,當時作者靠廠里一位朋友幫忙,以“外頭工人”的身份混進工廠,并且對包身工的生活進行觀察。他每天早上四點半左右出發,從上海郊縣步行至三井系工廠。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他總在工房周圍兜來兜去引起帶工頭的注意,認為他是“挑亂”來了,戒備很森嚴,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對包身工的觀察。

  課文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8段)記敘包身工起床情景。同時又議包身工制度的產生。通過寫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紹她們惡劣的住宿條件;通過寫包身工的來歷和身份,說明包身工制度的產生。

  第二部分(第9-17段)記敘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議及包身工制度的發展。這一部分中第9段至第11段重點描寫包身工吃早飯的情景,介紹惡劣的飲食條件;第12段至第17段,作者深入分析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傭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廉價,說明包身工制度的發展。并以“蘆柴棒”被毆打侮辱為例,形象揭示出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殘酷的壓迫。

  第三部分(第18-25段)記敘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國主義工廠對于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其中第18段至第23段,作者重點介紹包身工上工的情景。點出三大威脅,即音響、塵埃、和濕氣,又指出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這三大危險。第24段至第25段歸結出本文的主題,點明帝國主義由于利用了包身工這種廉價勞力而獲得巨額利潤。

  第四部分(第26-33段)這是全文的總結,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將到來。這一部分,作者以墨鴨作喻,形象地揭露、控訴包身工制度的野蠻和殘酷。

  第二課時

  一、分析課文

  1、 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ㄒ唬┳》浚骸捌叱唛,十二尺深”,約為9個平方多!霸诓坏绞畟平方的房間里”住著十六七個人;平均居住面積是0.6個平方

  房間除了作寢室外,還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豬玀

 。ǘ┥畎才牛鹤髡呙鑼懥税砉て鹩啎r的混亂情景,緊張忙亂。她們為何這么緊張,可以慢點嗎?

  作息時間:四點一刻:起床 要做多少事?其忙亂程度可想而知

  五點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時 下午六點收工

  除了十二小時強勞動,還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務,而她們的年齡與在座的同學的年齡差不多。惡劣的生活條件,繁重的體力勞動,嚴重摧殘著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環境里,她們變得麻木,像機器一樣。差不多失去了作為女性最起碼的羞恥感。

 。ㄈ┥顥l件

  “穿”——穿著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臟了的湖綠乃到青蓮的短衫,下面是無色或是柳條的褲子。長頭發,很多還梳著辮子。破臟的粗布鞋,纏過而未放大的腳,走路也就有點蹣跚的樣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飯。中午的飯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給她們送進工廠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義一樣。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豬食。

  “住”——每間工房七尺寬,十二尺長——面積約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個人,吃喝拉撒睡都在這里。

  “行”——她們沒有自由,只能在嚴密監視下往來于工房與工廠之間,兩點一線。可見所謂“供給住食”用“飼養”一詞更符合實際——豬狗不如的生活。

  2、帶工老板如何壓榨包身工的?

 。ㄒ唬皟赡陙韼Чだ习鍙摹J柴棒’身上實際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錢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錢三角八分計算,并且就算是“蘆柴棒”一年僅干340天,帶工老板三年從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塊,除去包身費二十塊,帶工老板從“蘆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純利潤339塊。每個帶工老板帶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賺10170塊錢!多者可賺50850塊錢以上。

  全上海當年 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們僅在三年之內至少被帶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塊錢以上。包身工身受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雙重剝削的,日本資本家獲得會更多。

  第三課時

  在上節課中我們分析了包身工們的實際年齡、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和被剝削程度。

  q1: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那個穿著和時節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被他連踢帶罵吆喝起床的“豬玀”如此“懶惰”?

  a:豪華的不合時宜的穿著,揭示了那個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內心世界,與包身工們“衣服破爛”形成鮮明對比。在惡劣的勞動環境(音響、塵埃和濕氣)的威脅下,經黨挨打受罰而又只有兩粥一飯的包身工們,每天從事繁重的工作長達十二小時,因而身體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點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難免一些人一時起不來。但這不能說明包身工們懶惰,反而和包身工們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q2:包身工們的“女性所有的那種害羞的感覺”為什么“似乎已經遲鈍了”?她十五六歲,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為什么朝夕相處兩年多的同伴卻“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這合不合情理?

  a: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現象,是當時包身工們被壓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慘生活的寫照,完全合乎當時特定的“情理”。

  q3:她們是如何淪落到這種地步的?

  a:在家鄉無法活命,又受騙簽下了“包身契據”,所心“她們的身體”“包給 了叫做‘帶工’的老板”,成了“替帶工賺錢的‘機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寫明“生死疾病,一聽天命”。當女孩子真的有事時,她們真的沒臉見人了嗎?

  q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么?

  6-8 由包工頭“招工”的實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 由“芒柴棒”等人的實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發展的三個原因。

  24-25 以大量確鑿的數據闡明包身工制度發展的實況。

  19-23 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脅和三大罰規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我們包身工的悲慘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質有了一個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對于具體的例子也就是書上所說的點面結合的中典型人物“蘆柴棒”、“小福子”遭遇:燒火、生病、抄身、挨罰。這樣寫的作用是:具體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課文的內容充分,典型突出的點上的材料使課文內容深刻鮮明。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增強了課文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在復雜記敘的過程中穿插說明、議論和抒情,既以問題為中心,又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線索來組織材料的寫法

  2.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本質,激發學生憎恨舊社會,熱愛新社會,熱愛美好生活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本文的線索──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

  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為組織材料的主線,以包身工制度的發展、趨向為副線;重點人物:蘆柴棒、小福子

  2.難點: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安排三課時

  三、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

  同學們,今天咱們要講一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看看這人能壞到什么程度,心能黑到什么程度,被欺負的人能慘到什么程度上節課,同學們和薛老師一起學習了《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奧斯維辛集中營那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悲慘的一幕,人間地獄,殺人工廠今天咱們要回顧的這段往事,那也是被稱為人間地獄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殘酷最野蠻的剝削制度70多年前,在中國上海的一些工廠里,有著這樣一些中國女工,他們沒有基本的人權,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對于工作他們根本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包身工

  二、作者及時代背景簡介:

  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原名沈端先,現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主要作品有《夏衍劇作集》等早年留學日本,1927年回國后從事文藝工作曾參加太陽社,是左翼作家聯盟的發起人之一抗日戰爭時期,主編《救亡日報》和重慶《新華日報》副刊解放后,任全國文聯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曾寫過許多作品,著名的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考驗》等話劇劇本,并把小說《祝!贰读旨忆佔印返雀木帪殡娪拔膶W劇本 參看夏衍《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

  【寫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研究、實際考察之后寫出來的1936年春發表在《光明》(左聯機關刊物、沈起予主編)的創刊號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戰爭以前這一個時期國統區的黑暗那時中國農村在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下日益破產,加上地主的剝削,農民生活極為痛苦靠近上海的蘇北地區,每年有大批無法生活的農家婦女被誘騙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不斷高漲,上海工人運動十分活躍日本資本家為了避免罷工的威脅,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這篇文章針對帝國主義這種殘暴掠奪進行了有力地揭發和嚴厲的抨擊,它對于動員人民起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起了一定的作用

  三、【體裁:關于報告文學】:

  《包身工》屬于報告文學(同類題材有初中的《地質之光》、《誰是最可愛的人》) 報告文學,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的一類,是文藝通訊、速寫、特寫的總稱,是文學創作中的“輕騎兵”它是一種直接取材于現實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經過適當的藝術加工,迅速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品種可以寫人,可以寫事,也可以寫問題因為它是“報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為它是“文學”,就要求反映出來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許一定的藝術加工

  “報告文學”的特點:新聞性、文學性、政論性

  四、感知文章內容,劃分文章結構。

  (一)字詞正音、詞語補釋:

  蠕動(rú) 拎著(līng) 弄堂(lòng) 玀luó 賺(zhuàn) 抹(mā) 嘈(cáo) 執拗(niù) 簿子(bù) 秈米(xiān) 萵苣(wō jù) 揩地板(kāi) 搽粉(chá) 蹣跚(pán shān) 皮輥(gǔn) 諂媚(chǎn) 骷髏(kū lóu) 噩夢(è) 怔住(zhèng) 錠子(dìng)

  烘①hōng象聲詞,形容許多人大笑聲或喧嘩聲;許多人同時發出聲音(哄動、哄傳)

 、趆ǒng哄騙、哄逗

 、踙òng吵鬧、開玩笑(起哄、一哄而散)

  說①shuō用話來表達意思(說話)

  ②shuì用話勸說使人聽從自己的意見(游說)

  生殺予奪:指反動統治者掌握了生死、賞罰大權(生:讓活;殺:叫人死;予:給;奪:掠奪)

  橫七豎八:有橫有豎,雜亂無章。

  三差兩錯:指意外可能發生的錯誤(差、錯:錯誤)。

  【不假思索】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二)結合文章內容解題,什么是包身工 ,對課文的811段和35段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篩選。

  問題1:包身工的來歷怎樣,或者說包身工原來的身份是什么?

  明確:來歷:貧困農家女(貧窮困苦,無路可走)

  問題2:他們是怎么直接淪為包身工的?

  明確:直接原因:騙訂包身契(供給住食,介紹工作)

  問題3:包身工的實質是什么?

  明確:實質:賺錢機器(失去自由,勞無所得)

  問題4.包身工的命運怎樣?

  明確:命運:極其悲慘

  (副板書):時 間:20世紀30年代

  地 點:上海東洋紗廠

  來 歷:貧困農家女

  直接原因:騙訂包身契

  實 質:賺錢機器

  命 運:極其悲慘

  通過對以上信息的總結:包身工是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的東洋紗廠等外國工廠里為外國人做事的一些女工他們原本是一些貧窮困苦、無路可走的農村女孩,因為被誘騙而簽訂了包身契,失去自由,勞無所得,淪為賺錢的機器,命運極其悲慘

  (三)感知文章內容,劃分文章結構

  (1)先討論:哪些段落是記敘部分?記敘部分寫了幾個生活場景?

  明確:

  (1-5自然段)寫包身上清晨起身的情景,并說明惡劣的住宿條件。

  (9-11自然段)寫包身工早餐的情景。

  (18-23自然段)寫包身工勞動的情景。

  (26-30自然段)以“蘆柴棒”為例概述包身工的悲慘遭遇。

  (2)接著討論:課文哪些段落是說明和議論部分?這些部分寫了哪些具體內容?

  明確:(6-8自然段)是說明部分,補述包身工的來歷、身份。

  (12-17自然段)是說明、議論部分,插述日本廠家之所以特別愿意大量雇傭包身工的原因。

  (24-25自然段)是說明部分,插敘日本大財閥三井系三十年資本迅速膨大的事實和日本紗廠雇傭包身工的數量。

  (31-33自然段)是議論部分,揭示包身工制度的必然結局。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為主線,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展和趨向為副線,兩條線索交互結合,脈絡分明。

  【文章結構劃分為】:

  第一部分(1─8):記敘包身工悲慘的日常生活和包身工制度形成的社會原因。

  第二部分(917):記敘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論及包身工制度的發展。

  第三部分(18─25):記敘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國主義工廠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

  第四部分(26─33):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憤怒控訴野蠻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將到來──全文的總結。

  五、課文內容具體分析。

  (一)、全班同學朗讀1-4段。

  (1)這一場面描寫按什么順序著筆?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什么信息?

  明確: 先寫打雜再寫包身工; 先寫地下再寫樓上;先寫群體再寫個人。

  (2)試用一個詞概括穿拷綢衫褲的男子的形象——(兇惡)。

  (3)用扼要的詞語概括一下這幾段中所描寫的包身工住宿的環境的特點。

  ——地方狹窄、空氣污濁。

  (4)從那里可以看到這種特點?

  提示:樓下包身工起床情況的這句話:“打呵欠,嘆氣,叫喊,找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在離開別人頭部不到一尺的馬桶上很響地小便”。

  a 試用一個詞語概括句中所描寫的情況(亂哄哄)

  b 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情況?(住的地方太狹窄)

  c 這句話用了7個短語,這些短語按什么順序排列?產生怎樣的表達效果?

  (按起床時動作先后的順序排列,這一連串動作的記敘與描寫具體表現了騷亂的情況)

  (5)分析描寫樓上的包身工起床后下樓的句子:“蓬頭,赤腳,一邊扣著鈕扣,幾個還沒睡醒的‘懶蟲’從樓上沖下來了”

  a 用一個短語概括這句子描寫的情況(狼狽不堪)。

  b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什么?(穿拷綢衫褲男子的威迫)。

  c “沖”這一動作表現了包身工當時怎樣的心態?

  ——提示:興奮?害怕?沖動?還是魯莽?正確答案應是:害怕

  d 這句子結構上有什么特點?有什么表達效果?

  ——這句話把描寫包身工起床后趕忙下來的短語放到主語前邊,突出了她們當時的狼狽相,更深刻地表現了她們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憐

  (6)第2段最后兩句寫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覺的遲鈍,是一種怎樣的心態表現? 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態的出現?

  ——這一細節讓人內心震撼,這些女工大都是年輕的姑娘,愛美、自尊這都是天性,然而就在包身工制度的控制下,她們根本無法維持自身的生命,她們每日在死亡的邊界上掙扎,性命難保,又何談自尊、自愛,她們在這種非人的摧殘下,也被扼殺了人性這表現了包身工長久受非人的折磨而變得麻木的心態起床時間:四點一刻(早);居住壞境:擠、差、臟、亂;工人狀態:精神麻木

  可歸納為:惡劣的居住條件。

  (7)1-4段和第5段都寫到包身工住的條件的惡劣,兩者運用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前面用敘述、描寫方式通過寫起床情況表現了住地的狹窄,空氣的污濁,后者用說明方式直接作介紹前者形象、具體,使人有如臨其境的感覺;后者準確,使人有全面的了解兩者結合給人較完整的認識這樣寫法顯示了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技巧的熟練)

  第二課時。

  (一) 導語。

  可以結合大家吃飯的情景或打工吃飯的情景導入上節課我們感知了文章內容,并分析了文章第一部分,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它們生存環境的惡劣,那么為給自己帶來利潤,帶工老板們又會給她們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二、具體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請一個同學朗讀13-15段,大家一齊思考討論下邊的問題:

  思考問題1、包身工們吃的是什么,這又說明了什么?

  ——見課文,這說明她不僅居住環境差,而且飲食質量差、數量少,環境差可歸納為:飲食惡劣

  問題2:如何理解“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

  ——是呀,與那些用鍋巴、豬食沖上冷水作為早飯的帶工老板們比起來,這些肯到市場收集菜葉,給包身工們吃菜的老板真可算是“慈祥”的非同一般了這“慈祥”一詞將包身工所受的非人的待遇盡言到極點 “慈祥”這, 個褒義詞,在這句中轉為貶義了,這說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改善包身工生活,實質上卻是心懷鬼胎,為了從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潤“佳肴”本是褒義詞,指美味可口的魚肉等葷菜從菜場上收集來的菜葉當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稱為“佳肴”,變褒為貶,反襯出包身工粥菜之難得及質量之粗,暗含諷刺的意味。

  問題3、如此生存條件,那么如果生病了又會怎么辦呢?在此作者是如何寫的?

  ——在此作者在這里借寫“蘆柴棒”受虐待來寫,有一位包身工,咱們不知道她的真實姓名,只知道她十五六歲,有一個外號叫“蘆柴棒”,她為什么會叫 “蘆柴棒”,那是因為她瘦得像蘆棒梗一樣就是這樣一位女孩,當她生病時,會得到怎樣的“醫治”?

  (1) 場面描寫著筆有輕重,表現有主次,14、15段的場面描寫表達的重點是“蘆柴棒”的慘,“打雜的”兇,還是老板娘的奸?

  ——“打雜的”兇。

  (2) 分析打雜的怎樣給“蘆柴棒”“醫”病,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寫打雜的虐待“蘆柴棒”的主要動詞找出來,體會它們的作用

  ——抓、摔、踢、潑表現了“打雜的”兇狠。

  (3) 有一個動詞是描寫“蘆柴棒”的,是哪一個?

  明確:跳

  身體沒力,卻能跳起來強烈的對比使這個場面描寫達到了高潮,寒風的冷,突然的跳,襯托了打雜的“兇”,突出了“蘆柴棒”受虐待的慘,據說那是因為“蘆柴棒”那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腳趾這是含著眼淚在控訴! 作者用“畫外音”的方式,點出了蘆柴棒遭遇的普遍性和包身工的可憐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話既與上文“假病!老子給你醫!”相照應,又表現了她的殘酷,無人性,更顯出了“蘆柴棒”遭遇的悲慘短短的一段文字讀來催人淚下,使人發指這一段“點”的描寫與“面”的描寫相配合,大大豐富文章的內容,深刻地表現了主題。

  (4) 同學們想想這些吃人的家伙為什么要這樣給她“醫”病?

  明確:她們每天的工資就是老板的利潤,所以即使在生病的時候,老板也會很可靠地替廠家服務,用拳頭、棍棒或者冷水來強制她們去做工作 短短的一段文字把資本家及其走狗慘無人道的剝削制度揭露得淋漓盡致作者帶著強烈憤慨的心情向人世間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蘆柴棒‘露骨’的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足趾這是作者含著眼淚在控訴!“這樣的情況每個包身工都會遭遇到”“這只是常有例子的一個”:點出了蘆柴棒遭遇的普遍性和包身工的可憐

  5作者在這里寫“蘆柴棒”受虐待是為了說明什么?

  ——目的在說明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現她們受殘酷的壓迫。

  三、具體分析第三部分。

  1、任何時候都要工作,那么在工作時又會遇到什么情況如果說上面是借蘆柴棒的事來反映的,那么這里是借誰來反映的——寫“小福子”受懲罰,大家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去思考、討論:

  問題1:小福子為什么受懲罰? ——明確:整好的爛紗沒有裝起

  問題2:小福子受到什么懲罰?——明確:毆打、頂皮帶盤心子

  問題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懲罰? ——明確:拿莫溫、東洋婆、帶工老板

  問題4:小福子受懲罰的時間有多長? ——明確:兩個小時以上

  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這話很能表現出她們悲慘的處境文章對小福子受罰的敘述與描寫正體現了這一點她只因為整好了的爛紗沒有裝起這一點小事就遭打,“拿摩溫”打她,東洋婆罰她頭頂皮帶盤心子,向著墻壁站立,罰了兩小時,趕不出一天的活,帶工老板又打她此外還會被餓飯、吊起、關黑房間等懲罰小福子受罰的描寫表現了包身工受罰的隨意性、殘酷性、多樣性和時間長等特點,典型地表現了她們受壓迫的慘重具體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與中國封建勢力相勾結,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可以看出中外剝削者兇殘的面目

  2、總之包身工過的是什么樣的日了呢?這里作者在第35節做了總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A)內容分析

  ——“兩粥一飯”指:——(惡劣的飲食);“十二小時工作”指:——(長時間的勞動);“勞動強化”指:——(沉重的工作);“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服役”指:——(超經濟剝削);“豬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條件惡劣);“泥土一般地被踐踏”指:——(受壓迫的慘重)

  (B)、這一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起了什么表達作用?

  ——排比:加強了語勢,增強了感情色彩反復:表達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比喻: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使讀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運的悲慘

  這段話,作者先從六個方面總結了包身工的悲慘遭遇,接著,連用兩個“還是”指出她們不能不做工;通過反復、排比等修辭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情況,形象地說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勞動,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罪惡制度的憤慨和對包身工寄予的關切與同情,作者的情感灌注在字里行間

  2、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這些人為什么要到這里來呢,實在不行我換場,行嗎?

  提示:包身工制度的產生 原因為:

 、、歷史原因:在帝國主義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下,農村破產,特別是災荒后貧苦農民無法維持生活,只好讓兒女到上海當包身工

  ②、直接原因:帶工老板用欺騙的方式讓讓那些無路可走的女孩簽訂包身契,從而淪為包身工。

 、 、一旦成為包身工,那就會被迫勞動,沒有任何自由通過文中二個細節:搜身、寫家信被打可以看出。

  問題2:這些東洋廠為什么會雇傭包身工?

  明確:歷史原因:九·一八事變以后,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國人民的抗日情緒不斷高漲,上海工人運動十分活躍日本資本家為了避免罷工的威脅,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

  根本原因:三個原因:可靠(身體屬于帶工老板,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罐裝的勞動力,與外界隔絕,不受外界工潮的影響)、價廉(工資不及同類男工的三分之一)

  總之,“有什么的需求就會產生什么樣的市場”這種需求又促進包身工制度的發展。

  3、這種制度給廠家帶來了什么呢?

  明確:由于吸收了廉價勞動力的滋養,在中國的東洋廠飛躍地龐大了通過1902年與1932年數據對比,來看日本紗廠的發展,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由一個廠,不到兩萬綻子,發展到有六個紗廠、五個布廠,25萬個綻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4、由此,作者想到了美國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書上說過,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橫臥著一個愛爾蘭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這樣聯想,日本紗廠的每一個綻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 如何理解這句話。

  含義是:資本家的利潤,都是依靠殘酷剝削工人得來的表達了作者極為悲憤的思想感情這一層從正面點明了包身工制度是帝國主義國家對生產落后國家一種最殘酷、最野蠻的剝削,歸結到本文的主題

  四、結束語。

  今天,通過蘆柴棒和小福子的故事,我們對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過對包身工制度的分析,我們也了解了包身工產生、發展到龐大的過程包身工制度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溫床上,受到國民黨政府“特殊優惠”的保護,伴隨中國農村經濟衰敗生長出來的一顆毒瘤對于這樣一顆毒瘤,作者表達了極大的憎恨和憤怒的控拆,他是怎樣詛咒這種罪惡制度的,包身工最后的命運會怎么樣?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3

  《包身工》

  【目標擇定】

  4、 

  5、 

  6、 

  7、 

  第一部分【探究一徑】主問題:本文題目是《包身工》,根據報告文學的特點,怎樣理解文中涉及的包身工和包身工制度?

  包身工的生活是悲慘的,那么請問“蘆柴棒”們不進工廠的命運是否會比進工廠的命運更好?

  請結合文中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對“包身工”下一個定義。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與包身工制度的衍生發展是本文兩大線索,二者感性與理性結合,虛實相生,共同升華了文章主題。請根據你對以上兩條線索的分析理解,結合本文寫作概括出報告文學的基本特點。

  4、 包身工制度是吃人的制度,包身工是這種吃人制度下絕對的弱勢群體,我們的新社會里還局部存在強權勢力和弱勢現象。請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弱勢現象,談談你對這些現象的看法并提出轉化的有效措施。

  【再問再新】

  【助學資料】

  1、課前或課后閱讀《從“包身工”引起的回憶》(夏衍)、 《“包身工”余話》(夏 衍 ) 和《夏衍報告文學漫議》(張寶華)。

  2、百度“新包身工”。新包身工,中國近兩成的公司對員工的網聊記錄、電子郵件內容進行監控,而通過qq、msn在公司聊天的員工達到90%以上。針對監控行為,員工和公司各執一詞,但調查表明,九成員工因此沒有了安全感。一家民營企業采取監控信息化后臺管理,所有員工在工作時間內的一切行動,皆被跟蹤關注,人就像一個透明人。這種無縫隙全方位的管理方式,在企業領導人看來,“可以回避人性中的弱點”,但在部分員工那里卻成了不能承受之重。對全程監控、管理缺陷、無孔監控、管理觀念和現象剖析進行閱讀。

  第二部分  必修①第四單元第11課《包身工》對應檢測

  一、語言積累及應用

  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渲泄        拍檔        叱咤(chà)風云  

  b.襤褸        惺松        余勇可賈(gǔ)

  c.契據        葷腥        饕餮(tiě)盛宴 

  d.骷髏        瞌睡        嘉言懿(yí)行

  2、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十一年前內外棉的顧正紅事件,________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戰爭之后,東洋場對于這種________的廉價“機器”的需要________地增加起來。________,這是一種極合經濟原理和經營原則的方法。

  a.由于        特殊      突然      據說

  b.由于        特別      忽然      聽說

  c.尤其        特殊      突然      據說

  d.尤其        特別      忽然      聽說

  下列句字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所以,每個“帶工”所帶包身工的人數也就表示了他們的手面和財產。

  b.“拆鋪啦!起來!”穿著一身和時節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像生氣似的呼喊:“蘆柴棒,去燒火!媽的,還躺著,豬玀!”

  c.第二,包身工都是新從鄉下出來,而且她們大半都是老板娘的鄉鄰,這一點,在“管理”上是極有利的條件。

  d.打死不干事,在這種情形之下,包身工當然是“人人得而欺之”了。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的解放軍戰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

  b.這次選舉,本來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來的所作所為不孚眾望,結果落選了。

  c.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

  d.這部精彩的電視劇播出時,幾乎萬人空巷,人們在家里守著熒屏,街上顯得靜悄悄的。

  5、依次填入下列兩句中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語意連貫、銜接自然的一組(    )

  社會公德并不排斥個人權利,恰恰相反,    ①    。但個人權利從來就不是無約束的權利,它必須抑制某些沖動,也只能夠行使有條件的,為社會所允許的權利,從而體現為    ②    。

  a.①它正是建立在承認并尊重個人權利基礎上的;沒有無數個體的道德確認,哪里還談得上全社會的道德建設。②受動性和主動性的統一。

  b.①沒有無數個體的道德確認,哪里還談得上全社會的道德建設;它正是建立在承認并尊重個人權利基礎上的。②主動性和受動性的統一。

  c.①沒有無數個體的道德確認,哪里還談得上全社會的道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4

  廣東省湛江市湛江師范學院 岳春柳     【教學目的】

  1、了解包身工的涵義及包身工制度。

  2、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認識帝國主義及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

  【教學重點】

  抓住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把握課文的線索。

  【教學難點】

  通過對文本的解讀,理解包身工的內涵。

  【授課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理解“包身工”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預習題

  1、試講述包身工的故事。

  2、試為包身工下定義,指明課文中對包身工的提法,并用課文中的內容具體解釋。

  二、激情導入

  1、請同學們欣賞三胡獨奏曲《漢宮秋月》的錄音。

  明確:它表現的是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然后啟發“類似聯想”,讓大家想象皇帝身邊的宮女尚有不幸的身世、苦悶的閨怨,在人間地獄里生活的一群女孩子的悲憤該有多么強烈。

  師:同學們,你們對打工仔、打工妹這些名詞有所了解吧?甚至有些同學還打過暑假工呢!時下的打工生活自由自在,工資待遇也普遍高了。可是誰能想到在本世紀初的中國,生活著這樣的一個特殊的工人階層,他們住的是十七八個人擠在一起的鴿籠,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湯和爛菜葉,他們的年齡與我們相仿,甚至更小,但他們干的卻是每天十二三小時繁重的紗廠勞動。他們沒有陽光,沒有歡笑,甚至他們也不能擁有他們自己──這就是包身工,受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從本世紀的三十年代起,一個偉大的劇作家一直向人們含淚訴說著包身工的苦難生活──

  2、由學生簡要講述“包身工”的含義和“蘆柴棒”的故事。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2、瀏覽全文,了解文體特點以及寫作背景:

  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文章體裁:報告文學。

  《包身工》屬于報告文學,是一種兼有新聞性和文學性的文體。中國最早的報告文學的代表作說它是“報告”,是就題材來說的,它必須選擇真人真事的新聞題材,迅速及時地反映生活;說它是“文學”,是就表達來說的,它必須采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形象生動地再觀生活,如注重選材的生動、形象,布局的精巧。筆調的富有特色等。報告文學被譽為文學創作中的輕騎兵。 其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包身工》發表于1936年6月《光明》半月刊創刊號。

  走近作者:

  夏衍(1900~1995),現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原名沈乃熙,字端軒,浙江杭州人。1932年進入電影界;創作了《狂流》、《自由神》、《賽金花》等多部電影劇本。解放后,曾任全國文聯常務委員,文化部副部長,全國文聯副主席。作品很多,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話劇劇本,還有小說《春蠶》《林家鋪子》等改編的電影劇本。作品收入《夏衍選集》。

  為了創作這篇報告文學,夏衍親自深入東洋沙廠采訪調查。他得到一位女工的幫助,混進包身工中兩三次,但是這經后,他就被工頭盯住了從三月初到五月,夏衍為了看到包身工們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兩個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寫成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包身工》。

  3、閱讀全文,明確整體感知要求:

  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拧”疚氖且允裁淳索組織材料的?

 、啤≌n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事實,一類是背景材料。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在課文中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恰恼n文中,我們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會背景,工作情況,待遇等等。

 、取“砉そo資本家帶來的好處是什么?

  ⑸ 作者對“包身工”這一現象的評價是什么?

 。ㄒ髮W生從課文提取信息,朗讀相關語段。)

  4、朗讀、討論、明確:

 、拧≌n文以時間為線索,圍繞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來組織材料,中間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議論。作者把散亂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電影一樣,高度集中地組織在包身工從清晨到黃昏放工一天的時間里。首先是四點一刻,包身工起床的情形,展示了她們住宿條件之差,以及在種種折磨下精神狀態的麻木,之后補敘了包身工的來歷,使帶工的謊言與現實條件的糟糕形成對比。然后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場景,接著進一步追根究源,分析了日本廠家之所以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最后是五點鐘之后,包身工們上工的情景以及做工時所遭受的種種威脅和虐待。緊接著插敘指出日本紗廠吸取中國工人的血汗迅速龐大的事實,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掠奪。如此安排,敘議結合,層次清楚。

 、啤∥恼略跀⑹隽艘恍┬侣勈聦嵵,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展等情況。中間都有一些轉折性的詞句,使得銜接自然流暢。比如寫四點一刻被罵做“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做了具體、詳細的介紹。

 、恰∩鐣尘埃

  家庭生活困難,被迫賣身給帶工老板,帶到上海的日本紗廠工作。

  “一二·八”戰爭以后,日本在中國的紗廠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工,于是“大量用這種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勞動者”。

  工作性質:

  “清晨四點一刻,天還沒有亮,睡在擁擠的工房里的人們已經被人吆喝著起身了!

  “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勞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包身契上寫明三年期間,能夠做滿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象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象弓一般的彎,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壓迫著做工!

  “紗廠工人的三大威脅就是音響,塵埃和濕氣。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勞動條件,這大概是自然現象吧,人在這三種威脅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勞!

  待遇:吆喝、呼喊、命令似的高叫、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資待遇低:“最初工錢是每天十二小時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幾個星期之后就調到鋼絲車間、條子間、粗紗間去工作……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⑷ 包身工給資本家帶來的好處是什么?

  “在一種特殊的低優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創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伞∽髡邔Α鞍砉ぁ边@一現象的評價是什么?

  “看著這種飼養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了。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

 、省「鶕n文內容,理解包身工的含義并為包身工下定義。

  (讀出語言信息,進行整體歸納。)

  示例: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時間),在上海東洋紗廠里(地點),為外國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質)。因為這些女工在進廠時已經簽訂了賣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權,所以被稱為“包身工”。

  啟發引導:

 、佟“砉な桥f社會一種變相的販賣奴隸的形式,被販賣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廠做工,沒有人身自由,工錢全歸承包人所有;

 、凇≌n文中的提法是“包身工”已經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鞍钡臉酥臼鞘孪攘⒘恕鞍砥酢薄!捌婷睢敝幉粌H在于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騙,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資本家(工頭是拿摩溫);另一主是中國二老板,帶工的。日本資本家稱她們為“試驗工”“養成工”;中國帶工者稱她們為“包身工”;

 、邸∽髌穼嶋H上是在告訴我們:包身工這一罪惡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治;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對《包身工》一文從整體上進行認識和感知,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及二三十年代出現的包身工現象的社會根源,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及其給包身工帶來的巨大傷害,下節課,我們將著重對文本內容進行較全面的分析與探究。

  五、布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三”

  〖板書設計〗

  包身工

  夏 衍

  報告文學的特點:新聞性、文學性、真實性。

  社會背景:家庭生活困難,被迫賣身。

  工作情況:

  1、清晨四點一刻包身工被迫起身。

  2、四點半,包身吃粥的凄慘景象。

  3、五點鐘,包身工被趕進廠的情況(至六點鐘)

  4、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

  三大威脅:音響、塵埃和濕氣

  工作待遇:吆喝、呼喊、命令似的高叫、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資待遇: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低)。  

  〖教學后記〗

  上完這節課后,我對自己的教學信心十足。雖然沒有完全放手給學生自我探究,但他們主動性、積極性頗高。下面我談談自己的教學課堂是如何適應學生的學情:

  高中語文第一冊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訓練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鑒賞文學作品,并進行思維和寫作的能力”因此我在本課第一教時的開始,設計了一個“起興” 式的開頭──播放三胡獨奏曲《漢宮秋月》的錄音,并通過講述讓大家明白:它表現的是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然后啟發“類似聯想”,讓大家想象皇帝身邊的宮女尚有不幸的身世、苦悶的閨怨,在人間地獄里生活的一群女孩子的悲憤該有多么強烈。在激發起他們“挺身而出”進行揭露的動機之耕,用“光有熱情不夠, 還要有寫作本領“一句話,由急趨緩,自然引導到對主題,選材和謀篇布局的學習。 已經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表達方法。

  《包身工》是一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報告文學,是我國報告文學的開山之作。在教學中,有些新教師授課因為“選材不嚴”,往往覺得時間不夠用,而有些老教師授課因為“開掘不深”,對主題常常沒有點 “透”,功虧一簣。怎樣體現出它的特點,使教學也呈現出較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呢?經過思索,我采用了這樣一些方法:

  1、爭取時間,長文短教 。我首先將熟悉課文這樣一個程序交由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完成,上課時我單刀直入,撇去枝葉,以檢查預習的名義直奔主題,先由兩名學生講述“包身工”和“蘆些棒”的故事,再由其他學生匯報自己做預習第2題的答案,并在學生討論,評議的基礎上讓他們明確:標題中的“包身”二字,突出了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對中國女童工的殘酷剝削的罪行,控訴了他們的野蠻殘暴的統治手段,以激起人們的義憤和同情,這是全文的中心思想。

  在讓學生討論,明確上述內容的同時,我在黑板上設計了如上板書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2、通過解釋含義,明確了主題之后,我再提綱挈領,讓學生設想和揣摩怎樣圍繞主旨選材和謀篇布局,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做。

  第一教時的這樣一種小結實際上已為在第二教時轉入對關鍵章段句詞和議論中富有哲理的警句的分析作了一個很好的過渡,(第一課時的作業就設計包括了“研討與練習”三──分析句子的內容)。

  我覺得自己在教例中的這個“點”選擇得很好。角度獨特,例證豐富,內蘊精深。充分分地顯現了教材的魅力。也表現了教師的“法”用得好。從總的教學思路講,運用了“選點突破法”。我的用意,是通過釋詞見義,將學生引向品評鑒賞,從字里行間入手,引導學生去回味文章勝景,去領略作者如此這般的深邃匠心。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深入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

  2、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復雜記敘中有條理地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

  3、把握課文表現的人文內涵,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復雜記敘中有條理地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

  〖教學要點〗

  對文本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包身工》被稱為我國報告文學的經典之作,“包身工”、“蘆柴棒”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給每一位認真讀過本文的人以心靈的震撼!栋砉ぁ返恼鸷沉卧?本節課我們將從寫法、語言、內涵這三個方面入手,做深入的探究。

  二、寫法探究

 。ū咎谜n主要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使師生、生生互動。)

  1、引疑:

  作者報告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工作情況,為什么還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展和趨向等內容?

  學生議疑:略。

  教師釋疑:

  這一篇報告文學,是作者經過幾年的材料積累和幾個月的實地考察之后寫出來的,材料極為豐富,并沒有一個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卻能把它組織得井井有條,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結構時能把握讀者的心理規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體地再現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況,又根據本文主題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展和趨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慘命運的復雜背景,一條主線與一條副線交互發展,有機地結合,使讀者對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既有觸目驚心的直觀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歷史認識,達到了虛實相生的表達效果,深化了主題。

  2、引疑:

  作者介紹包身工用了什么寫法?有何作用?

  議疑、點撥、釋疑:

  本文寫作上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點面結合。

  本文既有對包身工悲慘遭遇的概括介紹,對包身工群體形象的簡略描寫,如作者在記敘中集中寫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個場面,這面上的記敘與描寫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勞動狀況,又有對“蘆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動描寫,作者以“蘆柴棒”為例,通過“發燒”“生病”被“抄身”等細節描寫,寫出了包身工奴隸般地“被榨完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為止”的悲慘命運!靶「W印痹獾健澳媚亍焙汀皷|洋婆”毒打懲罰的描寫,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3、探討一下,本文采用了哪些寫作方法?

 。ǚ中〗M交流、探究。)

  示例分析:

 、拧【_的數字──顯示報告文學真實性的特征:

  這篇作品用了許多數字,找一找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舉例:

  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被罵作“豬玀”的人。(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擁擠程度。)

  包身費一般是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聽天命,先付包洋十元!疤J柴棒”現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三角二分做平均,兩年來帶工老板從她身上實際已經收入二百三十塊錢了。ū砻鲃兿鞯捏@人程度。)

  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一九○二年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用兩組數字前后對比,證明了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完全是殘酷壓榨剝削包身工造成的。)

  ⑵ 生動的語言──顯示報告文學文學性的特征:

  朗讀第1、2自然段。

  明確:

 、佟【珶捄啙崳蜗篚r明:

  作品開頭寫到“一個穿著和時節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在吆喝著女工們起床,只用一句話寫他的穿著,抓住了特征,表現了他的身份,也流露出了作者的憎惡感情。經過一陣吆喝,女工們忙著起床了,工房就象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那男人虎虎地向起身得慢一點的人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向樓上的另一群人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這里寫這個打雜快速的連續動作,寫他踢人時用了“虎虎地”這個狀語,十分逼真地表現了這個兇暴的流氓本相,語言十分簡潔,而又形象鮮明。

  a、生動的人物描寫。寫清晨女工們忙著起床時,“那男子(打雜的)虎虎地向起身慢一點的人的身上踢了幾腳,回轉身來站在不滿二尺闊的樓梯上,向樓上的另一群人呼喊:‘……’”。(寫打雜的快速的連續動作,用“虎虎的”描寫踢人,十分逼真地表現出這個流氓的兇暴本相。)

  b、生動的人物對話。打雜的呼喊:“揍你的!再不起來?懶蟲!等太陽上山嗎?”(突出了日本資本家和帶工老板統治女工的爪牙狐假虎威兇狠殘暴的性格。)

  c、個性化的語言:

  通過對話表現人物的性格,是作品的語言特點之一。包身工這些奴隸,雖然是會說話的工具,但也沒有多少說話的權利,作品沒有寫到他們的對話,但寫包身工的壓迫者時,對話起了很大的作用,每一段對話都生動地表現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蘆柴棒生病時,打雜的說:“假!老子給你醫!”打雜的向蘆柴棒頭上潑了盆冷水,寒冬時節,她反射地跳起來了,老板娘就笑著說:“瞧!還不是假!一盆冷水就醫好了!

  兩個人的話都表現了狠毒的本質。但又不完全一樣,打雜的粗暴,而老板娘則顯得狠毒而又陰險。

  ② 比喻新穎貼切:

  說“包身工是一種‘罐裝了的勞動力’”,“絕沒有因為和空氣接觸而起變化的危險”,比喻新穎貼切,形象鮮明,表現了包身工們沒有半點自由的受壓狀態。寫到紗廠車間里音響、塵埃和濕氣三大威脅時,也用了生動的比喻。“沙沙的急雨”和“隆隆的雷聲”這兩個隱喻,寫出了遠處的聽覺感受,接著,用了“馬達的吼叫、皮帶的拍擊、錠子的轉動、齒輪的磨擦”四個排比句子,然后把“一切使人難受的聲音”比喻成“好象被壓縮了的空氣一般緊裝在這紅磚墻的廠房里面”,給人以強烈的感受,就象聽到車間里的巨響一樣。用“愛作弄人的小惡魔”來比喻無孔不入的飛絮,加強了讀者的厭煩感覺。形象的比喻。用船戶養墨鴨捕魚作喻,再和驅趕包身工勞動作比,形象地揭露了包身工制度“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不存在了”。

 、邸【俚木洌

  語言上的另一個特點是警句的運用,象“罐裝了的勞動力”,“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黎明的到來,還是終于無法可以抗拒的”,“我也想警告某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就都是非常精辟的句子。這些警句,是作者運用正確的觀點,深入地觀察現實生活,把從中領會到的思想壓縮在極其簡練的語句里,因而顯得簡潔、生動、含蓄而有力量。

  結尾“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凝聚了憤激的烈焰,一旦爆發出來,必將焚毀那吃人的制度。)

  整個作品,生動形象的語言還有很多。

  4、寫法啟示:

 、拧∷x的材料必須具有典型性,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質,如“蘆柴棒”的事例。

  ⑵ 根據中心思想的需要,進行剪裁,點面結合,互為補充。本文寫包身工的一天活動情況就是包身工全部生活的縮影。

  三、作品的內涵探究,情感拓展

  引疑:《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經7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你認為文章為何具有如此的震撼力,說說你的看法。

 。ū绢}旨在引導學生體會作品深刻的人文內涵。《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在于作者所表現出來的直面社會黑暗,毫不畏懼的社會良知和社會責任感。)

  議疑:

  設想一下,今天的“打工仔”與當年的“包身工”相似嗎?(請同學根據網上搜集的信息加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理解進行討論。)

  社會是復雜而多面的。一些現代民工與七十年前包身工的悲慘境遇相似,但又不盡相同。

  釋疑:書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們不會抗爭也不懂得抗爭。而今天的打工仔從農村走進城市,走進外企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他們有抱負更有人格尊嚴。(可聯系具體事例。)

  四、結語

  本文雖然是老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現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人的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這些情感卻是永恒的,值得我們一生銘記的。

  五、拓展和延伸

  模仿《包身工》的結構框架,充分發揮和想象,以《包工奶》為題,寫一篇的記敘文。

  六、欣賞品味

  配以低微的二胡獨奏曲《江河水》背景音樂;教師在講述《野蘭花》的故事梗概。

  〖板書設計〗

  包身工

  夏 衍

  主副交互,有機結合。

  寫法特點:點面結合。

  真實性:精確的數字。

  文學性:生動的語言。  

  〖教學后記〗

  上第二教時開始,我在上承第一教時的結尾,說明關鍵章段句詞和警句對于理解課文的重要性之后,隨即讓大家討論并明確對這些關鍵章段句詞的正確理解,“研討與練習”三的正確答案。討論時要求學生運用語法和修辭知識進行。

  在第二教時緊接著講授報告文學的寫法特點時,首先、開辟空間,將語文訓練與思維訓練相結合。其次、拓寬內容,對聯想和想象起一種暗示作用。然后、激發興趣,寓教育于藝術熏陶中。

  我的做法也是讓同學們在感覺的基礎上,自己給報告文學下個定義,分析一下這種文體的特點以及在本文中的具體表現。讓他們明確,報告文學的特點:新聞性,在文中主要表現于針對帝國主義的殘暴掠奪進行了有力的揭發和嚴厲的抨擊,對于動員人民起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文學性和評論性則分別表現為文中主線和副線部分的內容。這樣講的效果,一方面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另一方面通過揣摩和板書也使學生們對報告文學的體裁特點體會更真切,印象更深。

  上這篇課文之前,我讓學生剪輯介紹現代社會打工仔、打工妹生活的文章,把夏衍筆下的包身工與現代的打工仔、打工妹對比。使學生對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有更深入全面的歷史認識。學生對純理論方面的內容理解的不夠,學習的興趣還有待提高,我們覺得教學研究既有對教材的研究,也有對學生的研究,還有對自我的研究。面對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課改理念,我們只有同心協力,不斷探索、在集體協作中不斷發揮每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將我們每個人的智慧、經驗和思想轉化為我們集體的財富,做到同伴互助、經驗共享,互動交流,我們才可能在課改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通過以上的一些方式,我將知識性、生動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更好地激發了學生閱讀報告文學的興趣。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心悅誠服,使教學過程更有啟發性和說服力。

  最后我再利用結構圖表講析作者的思路,對全文進行小結。主線是感性的,副線是理性的,兩條線索先交織,后交匯;虛實相生,一氣呵成;而又縱橫開合,有廣度,有深度,使讀者對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既有角目尺心的直觀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歷史認識。文章最后的一點亮色,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我又設計了一個“聯想”式結尾,要求學生:模仿《包身工》的結構框架,充分發揮和想象,以《包工奶》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拓展和延伸,這樣做既了學生的聽、寫能力,有助于學生學會聯想和想象,又培養了學生關注現實的意識。

  最后,我同時配以低微的二胡獨奏曲《江河水》背景音樂;我在講述《野蘭花》的故事梗概。這樣既對整個教學過程產生了如泣如訴,一唱三嘆,首尾呼應的效果,也起到了“在美育中發展智能”,“寓教育于藝術熏陶中”的作用。

  這堂課上得很精彩,得到聽課老師、指導老師和學生的表揚和肯定。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5

  一、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理解文中有關語句的概括作用

  3、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二、教學重點:

  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四、教學方法:

  講讀法問題啟發法

  五、課時安排:

  二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ㄒ唬⿲

  同學們,早上好!

  這個星期我們接觸了新聞,新聞這個文體的特點是什么?請大家回憶一下。

  [明確]真實性、及時性

  [教師]新聞是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一種文體了,我們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現在還有網絡都可以接觸到。它以消息、通訊、特寫等樣式[引申,現場直播等等樣式],向我們提供了各方面最新的資訊。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包身工》,它的文體是新聞中比較特殊的一種。

  [教師]這種文體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種文體就是?

  [學生]報告文學

  [教師]是的,同學們經過預習就知道,這種文體就是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和新聞最大的區別就是?[提示:從單元說明中找出答案]

  [學生明確]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師]我們在學習報告文學的時候,要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學習文章敘事寫人的技巧,培養關注社會的意識。[學習目的]

  報告文學同時又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基本特征有三:真實性(不同于其他文藝創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投影,加粗]

  (二)主體

  [教師]前面我們先接觸了本課的文體以及這個文體的特點,現在我們進入課文,看看所謂的報告文學的真實面目。

  [介紹作者]作者夏衍,我國著名戲劇家、翻譯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參加太陽社,是左聯領導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建國后把文學名著《林家鋪子》、《祝!犯木帪殡娪皠”。《包身工》是夏衍作品中比較著名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投影作者圖片]

  [解題]本文以包身工為題,意義有三:其一,課文講述的一群人的故事,這群人當時社會上給他們的稱呼就是包身工;其二,我們從課文的主旨來看,以包身工為題,其實是[引導學生思考]……[明確]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其三,包身工,除了是當時社會對這群人,這類人的稱呼以外,它還是一種制度,一種怎樣的制度?[提示:是罪惡的還是?]

  [明確]這是一種罪惡的制度

  [提問]罪惡的表現在哪里?

  [活動]請大家通讀課文,劃出你們認為表現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也可以進行交流,時間是10分鐘。

  [討論、總結、歸納]

  同學們經過閱讀和找尋后,得出了什么結論呢?現在我們請幾個同學來交流一下他們的看法。

  [自由回答、個別提問]

  [參考答案,投影]

  1、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2、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起身和吃飯,表現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

  3、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教師總結]是的,罪惡的制度剝奪了很多年輕的生命,這些年輕的生命一開始就被欺騙,后來又被虐待,最后悲慘地死去。他們的一生非常的短暫,還沒來得及享受人生就草草了了自己的一生。這樣的悲慘,這樣的苦痛,是當時萬惡的社會造成的,是當時萬惡的帝國主義榨取中國工人的血淚寫證。

  當時的中國社會,國民黨反動統治,造成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加速了中國農村破產,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災害;農村破產造成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流入城市。帝國主義又和中國封建勢力勾結起來拼命壓榨剝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治,是使農村少女變成雙重奴隸的社會根源。所以我們說在包身工身上,有雙重的壓榨,是機器、制度的壓榨,也是奴隸制度、帝國主義拼命追求剩余價值的壓榨。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改變這樣的悲劇,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徹底地鏟除帝國主義。

  [教師總結]同學們都讀地很仔細,也找到了許多表現包身工生活悲慘、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栋砉ぁ纷饔1935年,至今已經6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于包身工的這些悲慘事實,也來自于這篇文章。

  [提問]現在,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找出的幾處表現包身工生活悲慘,包身工制度罪惡的方面,這些方面都是以什么線索串聯的呢?

  [給予思考的時間,提示學生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明確: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的。

  [提示]只是單純的敘事嗎?

  [明確]中間還穿插了議論和描寫

  [教師]為了準確深刻地再現包身工制度的黑暗和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狀況,這種寫作方法叫做“點面結合”。

  [教師]

  解釋面:所謂的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在本文中就是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

  解釋點: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的.細節,是在“面”的基礎上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剛才我們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想想哪些是點哪些是面?[可留作課后作業]學生答“豬玀”,“廉價的機器”,“罐裝的勞動力”

  我說,剛才我們同學的表演很好,有創意,但是想象還是不夠合理的。

  為什么日本帝國主義愿意雇用包身工?

  生:廉價。

  我說僅僅是廉價嗎?如果真的十分廉價,那帶工老板賺什么?日本帝國主義有沒有雇用外來工。

  生說:有。

  我說,當然有。當時夏先生寫作到工廠調查,有一位女工叫杏弟,她幫助夏先生去了解情況。到了包身工中間,卻受到了排,包身工們不信任他,對她很警惕,很反感。

  請問在書上,有沒有說日本資本家為什么愛用包身工呢?請學生找。

  學生說,日本廠家愛用是因為“他們大量用這種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

  師;也就是說,這些包身工由于知識水平較低,他們生活在底層,但他們并不知反抗,他們感到生活的痛苦,但他們沒有覺悟,他們是不會象剛才同學們所設計的那樣有對新生活的向往與抗爭。

  我們來看看新時期的打工文學。他們與包身工有些類似。都是從土地中走來。來到了別人的城市。“一個個少女從農村低矮的房屋中,從枝椏交錯的森林中,從小鎮歪斜的石板街中走出來了。她們或提一個包袱,或夾一卷行李,飲淚告別家園,回首辭卻父母,踏上了人生旅途的'第一程''(陳秉安《來自女兒國的報告》

  所不同的是書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們不會抗爭也不懂得抗爭。新時期打工文學中有些詩非常感人。

  如同一只受傷的小鳥/找不到棲身的樹葉/我們就再也禁不住地流淚了/可抹干淚水依然滿面晴朗'

  最后的一抹夕陽,涂在路邊的梧桐樹的冠頂上,遠遠看去又紅又綠,微弱地閃著一片碎光。馬路上,有許多和我一樣年輕的男女,騎著車一條龍地向前游動。人們和我一樣疲憊一樣沒有笑容。我看著他們的身影,眼睛便涌滿淚水,突然感到茫茫然走投無路人生恍當一聲到了盡頭……'

  我說我個人認為他們走在別人的城市,他們的生活遭遇著著生存的問題。

  他們用詩歌表達了他們的情緒,我們感受到他們的苦難。而包身工是沉默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二、檢查作業:請同學們根據剛才我們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想想哪些是點哪些是面?

  [參考答案]

  1、面:人物的群體描寫,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里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清早起床、穿衣洗漱等方面)

  2、點:反復提到的蘆柴棒(老板喊她名字、生病的時候)

  抄身婆不愿意用手去觸摸她的身體;

  還有,一些典型的事例,比如沒吃得上飯的包身工、她們爭奪馬桶等等

  [教師]這種“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同學們覺得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可以各自發表意見,建議同學們學習借鑒這樣的寫作方法,并嘗試在實際寫作中運用。

  三、文章除了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以外,還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F在同學們,可以找找文章中有哪些修辭手法。

  [明確]對比: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與老板們的對比

  包身工與外來工人的對比

  比喻: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作者用船戶養墨鴨捕魚的故事,比喻帝國主義以及買辦資本家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十分精當,有力地控訴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借喻:豬玀、懶蟲、機器、罐頭、

  褒詞貶用(貶詞褒用)“慈祥”“佳肴”“不假思索地愛上”“文明”

  “合理”“飼養”

  這些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文章的意義,對我們理解課文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大家在寫作中可以學習采用。

  四、完成課后練習三,理解文章中的句子。(聯系社會實際,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6

  一、作家作品簡介

  夏衍,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原名沈端先,現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主要作品有《夏衍劇作集》等。

  二、關于《包身工》

  《包身工》是夏衍的重要作品之一,1936年6 發表。全文記敘了二三十年代幾個紡織女工的艱難生活,反映了國民黨統治之下人民經受的苦難,揭露了帝國主義的封建勢力相互勾結,壓榨中國人民的罪行。它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

  三、文體簡介

  報告文學:文學類文章體裁之一。是指速寫、特寫等文學式樣的總稱。它是一種直接取材于現實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經過適當的藝術加工,迅速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品種!栋砉ぁ肪褪俏覈F代報告文學的代表作。

  四、課文分析

  1、根據課文內容,理解包身工的含義是什么?

  包身工是指二三十年代(時間),在上海東洋紗廠里(地點),為外國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質)。因為這些女工在進廠時已經簽訂了賣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權,所以被稱為"包身工"(讀出語言信息,進行整體歸納)。

  2、從課文中,我們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社會背景,工作情況,待遇等等。

  甲、社會背景惡劣:

  家庭生活困難,被迫賣身給帶工老板,帶到上海的日本紗廠工作。

 。⒁欢ぐ耍馉幰院,日本在中國的紗廠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工,于是"大量用這種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勞動者"。

  乙、工作性質惡劣:

 。⑶宄克狞c一刻,天還沒有亮,睡在擁擠的工房里的人們已經被人吆喝著起身了。"

  "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勞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包身契上寫明三年期間,能夠做滿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象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象弓一般的彎,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壓迫著做工。"

  "紗廠工人的三大威協就是音響,塵埃和濕氣。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勞動條件,這大概是自然現象吧,人在這三種威協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勞。"

  丙、待遇惡劣:

  吆喝

  呼喊

  命令似的高叫

  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資待遇低:"最初工錢是每天十二小時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幾個星期之后就調到鋼絲車間、條子間、粗紗間去工作……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丁、包身工給資本家帶來的好處是什么?

  "在一種特殊的低優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創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戊、作者對"包身工"這一現象的評價是什么?

 。⒖粗@種飼養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墨鴨捕魚的事了!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

  板書結構:

  生活困難包工作時間長

  紡背被迫賣身身工作環境差日本紗廠托著中國冤魂

  紗日本紗廠 工勞動強度大一點溫情已經不存在

  女需要勞工的勞動報酬低黎明的到來不可抗拒

  工景中外勢力遭人身缺自由

  相互勾結與其他

  五、語言特點

  1、找出課文中描寫精彩的語句。

  2、對這些語句進行歸類分析。

  反語

  倒裝

  聯想

  其他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 篇17

  《包身工》教學擬圍繞文章的材料性質與組合方式,采用分合比較的方法組織教學,相機點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首先引導自讀,整體感知。讓學生用分析性的眼光,用速讀、跳讀的方法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根據材料擬小標題!栋砉ぁ返牟牧现饕ㄓ洈⑿圆牧烯ぉぐ砉ひ惶斓谋瘧K遭遇,說明議論性材料──包身工制度的產生、發展和趨向?蓳擞懻摎w納小標題并用算式板書點撥,總括文章內容!栋砉ぁ罚健栋砉さ囊惶臁罚ɑ颉短J柴棒們的一天》)+《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

  其次,分題精讀,討論點破。先討論《包身工的一天》,讓學生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精讀課文:

  1、包身工的一天,以時間為序,主要寫了哪幾個片斷?通過這幾個片斷,從哪幾個方面反映包身工的遭遇?

  2、作者全方位地細致反映包身工悲慘遭遇的目的是什么?

  3、為了有力地表現主題,作者在敘的過程中是怎樣在面上鋪開的基礎上進行點的穿插的?

  在精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討論上述問題,并結合板書圖示進行小結:

  4:15 起身──住宿

  描寫包身工的悲慘遭遇 蘆柴棒

  4:30 早餐──飲食

  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 小福子

  5:00 上工──勞動

  ↓ ↓

  面 點

  接著討論《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讓學生圍繞下列問題精讀課文:

  1、說的順序是什么?(事物的發展)

  2、說的方式是否相同?各有什么特點?

  3、文中或借說明議論,或用比喻議論,或在抒情中議論,各有什么作用和含義?

  在精讀課文后,引導學生討論,并結合板書圖示小結:

  議的內容

  議的形式

  產生(直接原因、歷史原因)──敘中議、直接議

  發展(歷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議、議中敘

  結果(資本家膨脹、包身工榨干)──引用議、借抒情議

  趨勢(黎明的到來無法抗拒)──用喻意、抒情中議

  最后整合總結,作文訓練。

  從內容上看,《包身工》就是《包身工的一天》與《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的相加;但從組材和結構方式看,文章又不是敘和議的簡單相加,為什么?

  討論后明確,敘議結構主要有如下幾種可能:

  1、集中安排(先敘后議或先議后敘);

  2、包中安排:(敘包議中或議包敘中);

  3、分割組合、交錯穿插(以敘為主穿插議論或以議為主穿插敘述)。

  集中安排,敘議脫節,結構臃腫,行文呆板;包中安排,主線不清,過程不清,聯系不緊。只有分割穿插、交錯組合,才能使敘議配合,交相輝映,符合讀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問題本質的心理規律,既省筆墨,又富表現力。為提高學生興趣,可用乘法來點撥。從形式上看,《包身工》=《包身工的一天》×《說說舊中國的包身工制度》。

  為進一步強化對文章內容的整體理解,并引導學生體會報告文學語言的形象性特點,可設計口頭作文訓練,讓學生圍繞有關包身工的三個比喻性說法,以《豬玀·機器·墨鴨》為題,弄清其聯系,說一段話。這三個說法分別形象地概括了包身工的生活、勞動和受剝削的悲慘遭遇,可激起學生的同情和義憤,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高中語文《包身工》教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高中語文新課標教案(通用2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目標1、積累重要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等。2、了解《戰國策》及相關知識,把握古代記敘散文的特點。3、理解分析荊軻、太子丹、秦武陽等人物形象。4、掌握古代記敘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 高中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的:一、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二、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 高中語文《囚綠記》說課稿范文(精選14篇)

    以下是高中語文《囚綠記》說課稿,僅供參考。一、文本理解,重、難點確定!肚艟G記》是普高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第3課。這一單元是學習寫景狀物散文,本篇是自讀課文。...

  • 高中語文《項鏈》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的:1、通過對瑪蒂爾德形象的理解,認識那個虛榮浮華的資本主義社會。2、通過賞析小說主題思想、結構藝術、人物形象描寫技巧,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3、通過賞讀,使自己進一步認知人生。...

  • 高中語文《邊城》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學會專業的、探究性的閱讀小說。2、了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情,品味洋溢著詩情畫意和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描寫。3、把握對人物的描寫,如翠翠、祖父。探尋人性之美。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品味民俗風情之美,探尋人性之美。...

  • 高中語文《項鏈》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的:一、學習對小說情節進行分析說明,學習小說中通過心理描寫反映人物性格,表現主題的方法。二、了解女主人公瑪蒂爾德悲劇產生的原因,并說明這一藝術形象在今天仍然具有的認識價值。...

  •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5篇)

    一、教學目標1.識記文章中的關鍵文言詞語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思路。2.學生通過朗讀法和小組討論,學習本文的中心論點和修辭手法,掌握論證技巧。3.學生體會孟子的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思想及其對于治國安邦的意義。...

  • 高中語文《琵琶行》說課稿模板(精選12篇)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琵琶行》說課稿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說教材本詩是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歌行體的敘事長詩,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和音樂詩中的千古絕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

  • 高中語文《雨巷》教學設計匯編(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 理解意象,通過意象來把握意境的營造2. 把握本課思想內容,在課堂上背熟一部分課文3. 體會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義教學重點,難點1.朦朧詩的特點2.把握作者情感3.丁香姑娘的含義4.真正做到課堂背誦教學方法1.朗讀法:朗讀課文,...

  • 精選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精選15篇)

    各位領導專家老師:我是,今天非常榮幸有這么一個展示的機會,謝謝你們!希望得到你們的指導。我說課的題目是《花未眠》,我說課的內容分別是說教材,說教學法,教學程序設計等。...

  •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4篇)

    我于9月13日舉行了校內教學大比武《荷塘月色》第二課時課堂教學。《荷塘月色》是第三單元“走進自然”單元主題的一篇課文,它意蘊深厚,是幾代人傳誦傳教的名篇,可算是現代文學的經典了。...

  • 高中語文《病梅館記》說課稿模板(通用2篇)

    一、關于教材《病梅館記》是高中語文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外自讀課。作者龔自珍。由于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先驅者之一,因此本文將淺顯易懂的易和思想內容深刻、藝術性強的難融為一體,從而使學生課外自...

  • 高中語文優秀教案范例(精選15篇)

    教學目標:初步了解什么是語文、高中語文課本的特點、學習高中語文的方法和要求教學過程:一、歡迎你們:歡迎大家來到新洲一中陽邏校區。這兒將會成為未來三年大家生活和學習的地方,但愿這兒也能成為三年后的未來的日子里時時入夢鄉的地...

  • 高中語文《拿來主義》公開課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了解并掌握雜文的特點;2、理解魯迅對待中外文化遺產的態度【教學設想】雜文,作為一種獨特的文體,在中學教材中所剩無幾《拿來主義》是一篇比較集中體現雜文特點的佳作,因此,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需要刪繁就簡,瞄準雜文...

  • 實用的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精選10篇)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幾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下面,我將會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部分來進行我的說課。一、說教材教材簡析:本篇課文是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必修幾第幾冊第幾單元第幾課的課文,是一篇什么體...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 国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不卡av在线 | 青青国产在线 | 91精品少妇偷拍99 |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WWW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中文 | 国产亚洲毛片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免费看 | 日本少妇特殊按摩2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 啊轻点内射在线视频 |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 91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爱逼爱操 | 天天操狠狠操夜夜操 | 成人小视频网 |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 污在线观看视频 | 吃奶呻吟打开双腿做受是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久99 | 亚洲VS成人无码人在线观看堂 |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 99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软件 | 早起邻居人妻奶罩太松av | 日日夜夜成人 |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l | 日韩亚洲欧美精品综合 | 99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 爆乳一丝丝不挂裸体大胸美女 | 在线91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