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文具店》教案(精選16篇)

《文具店》教案

發布時間:2024-01-07

《文具店》教案(精選16篇)

《文具店》教案 篇1

  文具店

  一課時

  教學內容

  文具店。(教材第80~81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究過程,會讀、寫小數。

  3.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究過程,會讀、寫小數。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文具店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文具店看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主題圖)

  生1:我知道了每本筆記本是3.15元。每支鉛筆是0.50元。

  生2:我看到了每把尺子是1.06元,每支鋼筆是6.66元。

  師:像標價牌上用來表示文具單價的數就叫作小數。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小數。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活學生先前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觀察“櫥窗”里陳列著的文具及其標價牌,初步認識小數。】

  二

  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師:你知道這些商品的價格究竟是幾元幾角幾分嗎?說一說。

  生1:每本筆記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2:每支鉛筆0.50元,是0元5角0分。

  生3: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0角6分。

  生4:每支鋼筆6.66元,是6元6角6分。

  師: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都是小數。3.15讀作三點一五。“.”就是小數點,讀數的時候,小數點前面的整數部分仍然按整數的讀法來讀,小數點后面的小數部分直接按順序讀出數字即可,小數點讀作“點”。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讀一讀這些小數。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聽、讀小數,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給予讀正確的學生表揚和鼓勵。

  3.15讀作:三點一五。

  0.50讀作:零點五零。

  1.06讀作:一點零六。

  6.66讀作:六點六六。

  師:你能看圖完成下面的習題嗎?(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最下面的題)

  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師: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說說。

  生1:第一幅圖中是2元2角2分,用小數表示是2.22元。

  生2:第二幅圖中是2元0角4分,用小數表示是2.04元。

  生3:第三幅圖中是0元8角1分,用小數表示是0.81元。

  【設計意圖:本節課僅僅是對小數的一個初步認識,結合“文具店”這樣一個具體的情境,以現實生活用錢(元、角、分)為基礎,使學生初步建立小數的概念,體會小數的特征,理解小數的意義。】

  三

  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己總結收獲,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的收獲,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1、聯系生活情境“買文具”,認識商品的標價牌,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買東西”是學生都有的生活經歷,讀懂商品的標價牌又是購物所必需的一項技能。教學中我創設生活情境買文具,通過看懂商品的標價,在付錢給商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小數,理解小數的意義。讓學生知道我們通常用幾元幾角幾分來表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現在還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建立元、角、分與小數一一對應的聯系。

  2、讀、寫小數。通過“買文具”這一具體情境,先讓學生們自己讀一讀,然后老師講解,整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的讀法一樣,小數部分的讀法像電話號碼那樣讀,是幾讀幾,小數點讀作“點”。

《文具店》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小數乘法的意義(第38-3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3.培養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主題圖、投影儀、方形圖、學生學具等。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你們開學為自己買了哪些文具?

  文具店

  老師也想買一些文具,我邀請你們陪我一起到文具店去逛一逛!(展示主題圖,板書:文具店。)

  你從文具店的這個柜臺獲取了哪些信息? 每支0.3元,也就是多少錢一支? 0.4元、0.6元呢?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即時評價) 我遇到了一個問題,想請你們來幫我解決:我想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元?(板書: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元?)

  請在練習本上列式,寫完想一想為什么這樣列式? 你怎樣列式?為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0.2×4 0.2×4表示什么?

  4個0.2得多少?(板書:=)把你的想法表達出來。 表達好了,再思考一下,4個0.2得多少還可以怎么想? OK了就跟4人小組交流一下想法。

  0.2×4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還有誰想說?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同學們想了這么多的方法計算小數乘法,書上38頁也展示了3位小朋友的想法,看一看,有沒有跟你的想法一樣的?有就請在旁邊畫“√”,沒有的話就在空白處加上你的想法。

  以后我們可以從這些方法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不管用什么方法,計算結果都應該一樣。請把這題的計算結果填在書上38頁空白處。

  試一試

  請看到39頁試一試,這一題是什么意思?(先列式,再涂色,最后根據涂的結果把得數寫上。)

  請獨立完成。 巡視指導。 跟同桌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要求“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元?”你是怎么做的? 對的給自己畫一個。 第2題,誰來說? 對的給自己畫一個。

  練一練

  第1題:你能計算4×0.3嗎?跟同桌說說你的想法。 第2題:涂一涂,填一填。 這道題是什么意思?

  每個正方形代表“1”,這里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幾份?每小格就代表(0.01),0.01×10表示什么?就是要我們涂出什么?(讓我們涂出10個0.01) 0.01×50呢?0.01×100呢?(涂出50個0.01和100個0.01。)

  請動手涂一涂,然后再填空。 0.01×10你是怎么涂的?

  0.01×50表示什么?10個0.01涂1個豎條,那么50個0.01就應該涂 (展示)是這樣嗎?這個圖用小數表示就是(0.5)。 0.01×100你怎么涂?

  根據剛才涂色的結果,你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

  不涂色,看你能不能快速搶答?0.01×1000=?0.01×10000呢? 你發現什么規律?跟同桌說一說。 誰來說?你發現什么規律? 還有誰想說?(即時評價。)

  這題做得全對的,給自己加一顆“☆”,發現了規律的給自己畫一個。 得“☆”的舉手;得的舉手;。

  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你的同伴分享一下吧!

  今天同學們都很棒!想出了很多方法來計算小數與整數的乘法,在這些方法中,你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細心!

《文具店》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筆有關的文具。

  2、學習用語言描述筆的特征。

  教案準備:

  1、參觀記錄表

  2、每人一支筆

  教案過程:

  一、幼兒談談仕么地方會有筆

  1、你們知道什么地方會有筆。

  2、教師讓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小結:對,很多地方都有筆我們今天要去參觀一個有各種各樣筆,賣各種各樣筆的地方。

  二、交代參觀文具店的要求

  1、介紹記錄表,讓幼兒知道記錄表怎樣填,如可以把答案畫在相應的表格中。

  表示文具店可能有哪些文具,表示我看到的文具,表示我對文具店的問題,即參觀過程中,如果你有什么發現什么不懂和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記錄在調查表中。

  2、幼兒先完成表格中的“我知道的文具”這部分。

  3、安全要求。如:去文具店的途中要怎樣……

  三、組織幼兒參觀文具店,幼兒自由觀察

  四、回 完成記錄表格的其他剩余部分

  五、引導幼兒討論新問題的解決途徑

  有不少的小朋友對文具店還有一些問題,那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解決呢?如:可以到家問爸爸媽媽,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到網上查資料。

《文具店》教案 篇4

  《文 具 店》教案郎家小學張陽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教學重點: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38頁—第39頁的“文具店”。教學目標: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教學重點: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教學難點: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創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對“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2、學生自主、合作探究。(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教案《《文 具 店》教案》。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方法一:0.2+0.2+0.2+0.2=0.8(元)

  方法二:

  0.2元=2角2×4=8(角) 8角=0.8元方法三:幾何圖示法。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從中選優,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

  三、試一試:

  1、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元?學生獨立解答,指名匯報并說明理由。2、解決學生們提出的其他問題。

  四、練一練:

  第1題:學生先獨立解答,交流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第2題:通過涂一涂,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指導學生練習時,先幫助學生說說每個乘法算式及每個圖表示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數。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

  五、全課小結。

《文具店》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特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注重動手操作,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本節課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于理解。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填一填,說一說每種文具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是幾元幾角幾分,使學生初步建立元、角、分與小數之間的聯系。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重視合作學習。

  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動手操作、觀察猜想、自主探究小數的意義。

  3.找準起點,促進知識的遷移。

  小數的意義借助元、角、分來掌握,必須經歷感悟十進分數與小數之間聯系的過程。教學中讓學生結合文具的單價初步感受同一個數在不同數位上表示的實際意義的不同,引導學生運用遷移的方法理解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遷移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

  人民幣學具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上課都帶了哪些文具?說一說你買文具花了多少錢。

  學生自由匯報。

  2.今天我們就去看一看文具店里有哪些數學知識。

  (板書課題:文具店)

  設計意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生活情境,引出學習對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經驗,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

  ⊙探究新知

  1.填一填,說一說。

  出示教材80頁文具店的主題圖。

  師:從這幅圖中可以獲取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自由匯報。

  師: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圖中文具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是幾元幾角幾分。

  學生和同桌交流后匯報。

  組織學生填一填鉛筆、直尺等文具的單價。

  預設

  生1:每本筆記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2:每支鉛筆0.50元,是5角。

  生3: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6分。

  生4:每支鋼筆6.66元,是6元6角6分。

  2.認一認,讀一讀。

  (1)正式認識小數。

  課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話: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都是小數。

  師:仔細觀察這些小數,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

  預設

  生:多了一個小圓點。

  師:這個小圓點就叫作“小數點”。通常把小數分成兩個部分,小數點前面是整數部分,小數點后面是小數部分。小數前后兩個部分的讀法不同,整數部分的讀法不變,小數部分和整數部分的讀法不同,看見什么數就讀什么數,不用讀出每個數所在數位的計數單位。

  (2)組織學生試讀3.15,0.50,6.66。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讀一讀,互相糾正。

  組織學生交流明確小數的讀法和表示的實際意義。

  師:6.66元,這里面的三個“6”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學生同桌交流后匯報。

  預設

  生:這里面的三個“6”表示的意義不一樣。整數部分的“6”表示6元,小數部分的“6”分別表示6角和6分。

《文具店》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48~49頁“文具店”。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文具店”這一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體會“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區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與“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兩類題。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兩種不同顏色的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課件演示小兔、大灰狼、小牛去買文具的故事,同時出示價錢:1枝鉛筆2元錢。

  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說完整。

  2、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問題。

  這時學生會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小兔買了1枝筆用了多少錢?小牛買了3枝筆需要多少錢?大灰狼買了4支筆需要多少錢?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

  問題解決

  1、學生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

  教師根據同學們解決的情況板書:

  (1)、小牛買了3枝筆需要多少錢?

  2×3=6(元)

  (2)、大灰狼買了4枝筆需要多少錢?

  2×4=8(元)

  2、有誰能把小兔、小牛、大灰狼用的錢換成倍數說一說。

  有同學回答: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

  大灰狼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

  老師引導:這就是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與“倍數”的聯系,現在我們就來試試將乘除法問題換成倍數問題,好嗎?

  3、如果把剛才說的有關倍數的句子換成條件,又應該怎樣提出這個問題呢?比如:笑笑用的錢是小兔的2倍,笑笑用了多少錢?說法變了,但實質沒變。

  同學們根據要求提出了兩道有關倍數的問題。

  (1)、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錢?

  (2)、大灰狼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用了多少錢?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4、找同學舉例說說“幾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學回答,5的3倍就是3個5。

  小兔的3倍就是3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錢,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 學生說一說。

  二、游戲活動

  擺小棒

  游戲規則:按要求擺兩行不同顏色的小棒,看誰擺的又對又快。

  (1)、上面擺4根白顏色的小棒,下面擺紅色小棒的根數是擺小棒根數的3倍,擺完了以后與老師比比看看擺對了沒有。

  (2)、上面擺2根紅色的小棒,下面擺白小棒的根數是紅小棒的5倍,擺完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3)、上面擺10根紅色小棒,下面擺白色小棒,使得紅色小棒的根數是白色小棒的5倍。這一題對于學生有一定困難,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再擺。

  三、練習總結

  1、3片葉子配一朵花,15片葉子配( )朵花。

  2、△的個數是〇的2倍,△有( )個。

  〇〇〇

  做完后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交流想法。

  3、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習得怎樣?

  教學反思

  這節課從創設情境、解決問題、游戲活動、練習總結幾個過程來完成教學任務,在每一個環節中都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關注孩子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嘗試,但其中也放映出一些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文具店》教案 篇7

  教學內容:p48-49

  教學目的:

  1、通過“文具店”的情景,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3、鞏固“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體會“倍”的意義。

  教具: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說一說。

  1.先讓學生說一說“文具店”的圖意。

  2.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

  3.引導學生完成“填一填”。解決“倍”的問題。

  4.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情景與乘除法的意義聯系起來。

  二、練一練。

  1.第一題。

  通過畫一畫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倍”的含義。

  2.第二題。

  通過畫一畫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倍”的含義。

  布置作業:

  模仿畫一畫進行練習。

  板書設計:

  文具店

  情景圖

  畫一畫列算式

  一、鞏固練習。

  1.第一題。

  l讓學生看清題意。

  l獨立完成。

  l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2.第二題。

  l讓學生看清題意。

  l獨立完成。

  l教師適時點撥指導。

  3.第三題。

  利用學具讓學生擺一擺,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布置作業:

  預習p50。

  課后小結:

《文具店》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結合進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

  教學重點:

  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1、回顧整數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和的簡便運算。)

  2、3×4的表示什么意思?

  0.2×4表示什么意思?組內交流,全班交流。

  3、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創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可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引導學生觀察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參與指導解釋疑難問題)

  三、點撥升華

  小數乘法的意義和整數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五、當堂訓練

  1、算一算。

  0.4×5=0.2×5=0.6×5=

  0.3×6=0.2×7=0.6×9=

  2、完成學案第三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六、拓展提高

  笑笑看見遠處的閃電以后,經過6秒才聽見雷聲,如果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0.34秒,那么笑笑離閃電有多遠?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七、作業布置:教材第34頁“練一練”的第2、3題

  板書設計:

  略

《文具店》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0”的實際意義。

  2、對認識“0”的活動有興趣,促進幼兒積極思維。

  活動準備:

  貨架、文具、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賣鉛筆盒:

  ——“熊大嬸的店剛開張,請小朋友幫忙記賬,貨架上有5只鉛筆盒,用數字幾來表示?賣掉1只,還剩幾只?可以怎樣表示?”

  (1)、幼兒取出卡片列出5-1=4的算式:

  ——“又賣掉一只,還剩幾只?可以怎樣表示?”

  (2)、幼兒用同上的方法列出算式:

  ——“最后一只也賣掉了,該怎么記?”

  (3)、幼兒想像,得出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

  2、賣文具:

  ——“熊大嬸店里的商品很多,你們還能幫忙嗎?”

  再出示8支鉛筆,6塊橡皮,提問同上:

  “咦,這些題目都一樣嗎?它們的得數都是0,為什么?”

  “猜一猜,熊大嬸賣文具,還會碰到等于0的題目嗎?”

  “怎樣才能等于‘0’?這樣的題目做得完嗎?為什么?”

  3、游戲:躲“0”:

  (1)、介紹游戲規則:看見得數是“0”的題目或看到用“0”表示的圖片躲起來。

  (2)、游戲若干遍。說說你為什么躲得那么快?

  4、粗心的小熊:

  ——“熊寶寶看見‘0’覺得它沒有意義,幫媽媽記賬是把‘0’都拿掉了,猜一猜發生了什么?”

  “熊寶寶打電話時把‘0’都拿掉了,它把車開到馬路上,猜一猜發生了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哪兒還有‘0’,‘0’能去掉嗎?‘0’還能表示其他意思,它還能表示什么?”(記分,門牌號碼,天氣溫度,溫度計等)

  5、請幼兒回去找找“0”。

《文具店》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文具店”這一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體驗“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和體驗“倍”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1、cai課件演示小兔、狐貍、小牛去買文具的故事,同時出示價錢:1支鉛筆2元錢。

  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說完整。

  2、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問題。

  這時學生會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小兔買了1支筆用了多少錢?小牛買了3只筆需要多少錢?狐貍買了4只筆需要多少錢?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

  二、問題探究

  1、學生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

  教師根據同學們解決的情況板書:

  (1)小牛買了3只筆需要多少錢?

  2×3=6(元)

  (2)狐貍買了4只筆需要多少錢?

  2×4=8(元)

  2、有誰能把小兔、小牛、狐貍用的錢換成倍數說一說。

  有同學回答: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

  狐貍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

  老師引導:這就是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與“倍數”的聯系,現在我們就來試試將乘除法問題換成倍數問題試試,好嗎?

  3、如果把剛才說的有關于倍數的句子換成條件,又應該怎樣提出這個問題呢?比如:小明用的錢是小兔的2倍,小明用了多少錢?說法變了,但實質沒變。

  同學們根據要求提出了兩道有關于倍數的應用題。

  (1)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錢?

  (2)狐貍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狐貍用了多少錢?

  4、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找同學舉例說說“幾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學回答,4的3倍就是3個4。

  小兔的3倍就是3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錢,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寫答語。

  三、體驗感悟

  擺珠子

  游戲規則: 按要求擺兩行不同顏色的珠子,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1)上面擺3個白珠子,下面擺藍色珠子的個數是白珠子個數的2倍。擺完了以后與老師比比看看擺對了沒有。

  (2)上面擺2個藍珠子,下面擺白珠子的個數是藍珠子的4倍。擺完了以后同座之間互相檢查看看擺對了沒有。

  (3)上面擺10個藍色珠子,下面擺白色珠子,使得藍色珠子的個數是白色珠子的5倍。這一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再擺。

  四、實踐應用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1、3片葉子配1朵花,15片葉子配朵花。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2、的個數是的2倍, 有個。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做完后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交流想法。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習得怎樣?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35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同學們剛剛學完乘法的基礎上就學習“倍”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難點,而同學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一個數是另一個的幾倍”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又開始了“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想一方面要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注意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同時把握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目標,注重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做”中 “學”。另一方面要創設“以人為本”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加強對開放性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學生的實踐與探討。

《文具店》教案 篇11

  師:你還能說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嗎?

  師根據回答板書 :

  5+3=3+5

  7+13=13+7

  156+65=65+156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道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1:等號兩邊加數相同。

  生2: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師:你會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表述你的發現嗎?試一試。

  生1:可以用甲數+乙數=乙數+甲數

  生2:可以用○+□=□+○

  師:“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師: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生:a+b=b+a

  師:其實加法交換律我們早就會用了,想想看,什么時候我們用過?

  生:驗算加法時用的就是加法交換律。

  評析與反思:上面的教學過程經歷了三步。第一步從身邊生活入手;第二步抽象概括;第三步推廣應用。通過這種生活中感知——小組討論分析——集體綜合歸納的過程,使學生切實理解加法交換律的具體含義。同時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思維,發展能力,從而主動尋求和發展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使他們真切地感到“舊知不舊”,還有新問題、新規律可以發現,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文具店》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記錄。

  2、能相互協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文具,準備布置文具店及記錄所需的桌椅等。

  2、筆、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幼兒結伴,互相介紹自己收集的文具。

  教師與幼兒以集體的方式觀察、認識收集來的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師幼共同討論:大家帶來的文具怎樣在活動室里擺放?

  布置“小小文具店”需要哪些材料?大家怎樣分工合作?

  分組討論:我們組的'文具怎樣分?(引導幼兒商定本組的分類標準,然后進行布置)

  幼兒分組布置文具店并給文具店取名。

  三、小小統計員。

  幼兒扮演文具店統計員,統計并記錄本店的文具及不止情況。

  同伴互相交流、檢查。

  四、交流分享。

  各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文具店(品名、文具的類別和數量)。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學習其他組的不同分類方法。

《文具店》教案 篇13

  課題:文具店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文具店”這一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和體驗“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和體驗“倍”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1、cai課件演示小兔、狐貍、小牛去買文具的故事,同時出示價錢:1支鉛筆2元錢。

  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說完整。

  2、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問題。

  這時學生會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小兔買了1支筆用了多少錢?小牛買了3只筆需要多少錢?狐貍買了4只筆需要多少錢?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

  二、問題探究

  1、學生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

  教師根據同學們解決的情況板書:

  (1)小牛買了3只筆需要多少錢?

  2×3=6(元)

  (2)狐貍買了4只筆需要多少錢?

  2×4=8(元)

  2、有誰能把小兔、小牛、狐貍用的錢換成倍數說一說。

  有同學回答: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

  狐貍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

  老師引導:這就是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與“倍數”的聯系,現在我們就來試試將乘除法問題換成倍數問題試試,好嗎?

  3、如果把剛才說的有關于倍數的句子換成條件,又應該怎樣提出這個問題呢?比如:小明用的錢是小兔的2倍,小明用了多少錢?說法變了,但實質沒變。

  同學們根據要求提出了兩道有關于倍數的應用題。

  (1)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錢?

  (2)狐貍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狐貍用了多少錢?

  4、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找同學舉例說說“幾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學回答,4的3倍就是3個4。

  小兔的3倍就是3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錢,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寫答語。

  三、體驗感悟

  擺珠子

  游戲規則: 按要求擺兩行不同顏色的珠子,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1)上面擺3個白珠子,下面擺藍色珠子的個數是白珠子個數的2倍。擺完了以后與老師比比看看擺對了沒有。

  (2)上面擺2個藍珠子,下面擺白珠子的個數是藍珠子的4倍。擺完了以后同座之間互相檢查看看擺對了沒有。

  (3)上面擺10個藍色珠子,下面擺白色珠子,使得藍色珠子的個數是白色珠子的5倍。這一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再擺。

  四、實踐應用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1、3片葉子配1朵花,15片葉子配朵花。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2、的個數是的2倍, 有個。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3冊第四單元文具店教案 

  做完后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交流想法。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習得怎樣?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35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同學們剛剛學完乘法的基礎上就學習“倍”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難點,而同學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一個數是另一個的幾倍”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又開始了“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想一方面要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注意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同時把握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目標,注重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做”中 “學”。另一方面要創設“以人為本”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加強對開放性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學生的實踐與探討。

《文具店》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例子,結合實際操作,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使學生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乘整數。

  3.通過探究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類推遷移、聯想轉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材分析】

  小數乘法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學習過“元、角、分與小數”、“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加減法”和掌握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在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

  【學情分析】

  我所抽班級學生有73人。這班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對于列出小數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結果,學生不會有任何困難,關鍵在于學生能否聯想到整數乘法的意義,然后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小數乘法的意義。所以針對這一點,我打算利用小數加法的復習題,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運用類推、遷移的方法來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小數的意義:0.2 0.05 (學生口答)

  2、小數加法:0.6+0.6 0.8+0.8 0.2+0.2+0.2 0.4+0.4+0.4 0.1+0.1+0.1+0.1+0.1

  (1)學生口算

  (2)你發現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數的和)

  (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計算)

  3、揭示新課:

  (1)0.2+0.2+0.2,用乘法怎樣表示?為什么這樣列式,你是這樣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

  (2)0.6+0.6,用乘法可以怎樣寫?0.6×2表示什么意思?

  (3)剩下的幾道怎樣用乘法表示?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4)這些乘法算式與我們前面學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數乘法)

  4、歸納意義:

  小數乘整數表示什么呢?

  二.探究算法

  1、請大家想辦法算出0.2×3的積。

  (1)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

  (2)同桌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A.連加法:0.2+0.2+0.2=0.6

  b.聯想、轉化:0.2元=2角 2角×3=6角=0.6元

  c.畫圖法:你是怎樣畫的?為什么要畫3個0.2?

  d.推算:因為2×3=6,所以0.2×3=0.6

  e.還有不同的嗎?(略)

  2、小結:只要適合自己,就是的!

  三.鞏固拓展

  1、填一填

  0.8+0.8+0.8=( )×( )=( )

  0.3+0.3+0.3+0.3+0.3=( )×( )=( )

  0.1+0.1+0.1+0.1+0.1+...=( )×( )=( )(10個0.1)

  1.2×2=( )+( )=( )

  ( )×( )=( )+( )+( )+( )+( )(可以怎樣填?你發現了什么?)

  2、算一算

  2×0.4 0.3×0 3×1.1 9×0.8 0.6×4 5×0.2 0.7×1

  3、文具店里的數學問題:

  (1)買4塊橡皮多少元?

  (2)買3支鉛筆多少元?

  (3)買2把尺子多少元?

  (4)任選一種文具,你還能提出一步計算的乘法問題嗎?

  四.閱讀質疑

  (1)閱讀教材38~39,把書中內容補充完整。

  (2)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五.全課小結:你有哪些收獲?

《文具店》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48~49頁“文具店”。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文具店”這一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體會“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區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與“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兩類題。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兩種不同顏色的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課件演示小兔、大灰狼、小牛去買文具的故事,同時出示價錢:1枝鉛筆2元錢。

  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說完整。

  2、讓學生根據圖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問題。

  這時學生會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小兔買了1枝筆用了多少錢?小牛買了3枝筆需要多少錢?大灰狼買了4支筆需要多少錢?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板書在黑板上。

  問題解決

  1、學生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

  教師根據同學們解決的情況板書:

  (1)、小牛買了3枝筆需要多少錢?

  2×3=6(元)

  (2)、大灰狼買了4枝筆需要多少錢?

  2×4=8(元)

  2、有誰能把小兔、小牛、大灰狼用的錢換成倍數說一說。

  有同學回答: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

  大灰狼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

  老師引導:這就是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與“倍數”的聯系,現在我們就來試試將乘除法問題換成倍數問題,好嗎?

  3、如果把剛才說的有關倍數的句子換成條件,又應該怎樣提出這個問題呢?比如:笑笑用的錢是小兔的2倍,笑笑用了多少錢?說法變了,但實質沒變。

  同學們根據要求提出了兩道有關倍數的問題。

  (1)、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錢?

  (2)、大灰狼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用了多少錢?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4、找同學舉例說說“幾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學回答,5的3倍就是3個5。

  小兔的3倍就是3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錢,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 學生說一說。

  二、游戲活動

  擺小棒

  游戲規則:按要求擺兩行不同顏色的小棒,看誰擺的又對又快。

  (1)、上面擺4根白顏色的小棒,下面擺紅色小棒的根數是擺小棒根數的3倍,擺完了以后與老師比比看看擺對了沒有。

  (2)、上面擺2根紅色的小棒,下面擺白小棒的根數是紅小棒的5倍,擺完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3)、上面擺10根紅色小棒,下面擺白色小棒,使得紅色小棒的根數是白色小棒的5倍。這一題對于學生有一定困難,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再擺。

  三、練習總結

  1、3片葉子配一朵花,15片葉子配( )朵花。

  2、△的個數是〇的2倍,△有( )個。

  〇〇〇

  做完后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交流想法。

  3、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習得怎樣?

  教學反思

  這節課從創設情境、解決問題、游戲活動、練習總結幾個過程來完成教學任務,在每一個環節中都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關注孩子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嘗試,但其中也放映出一些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1、在同學們剛剛學完乘法的基礎上就學習“倍”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難點,而同學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又開始了“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2、在新課程理念中強調“動手操作”,在本課中,注意了學生動手操作的次數,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但動手操作與動筆寫是不完全一樣,有的學生在操作中能做得很好,可是在動筆寫的時候出現問題,動手操作是很感性的,而動筆寫又是很理性的,在數學學習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矛盾。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想一方面要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注意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同時把握課程標準中相對的知識目標,注重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做”中“學”。另一方面要創設“以人為本”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駕奴課堂的能力,加強對開放性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學生的實踐與探討。

《文具店》教案 篇16

  課題

  小數乘法的意義

  內容

  P38--39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3.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難點

  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關鍵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

  小黑板

  學生

  練習本

  環節時間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復案

  1分

  15分

  17分

  2分

  5分

  一、融入情境

  二、探究概念

  三、鞏固概念

  1.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錢?

  2.買2把尺子需要多少錢?

  3.計算4×0.3

  4.涂一涂,填一填

  0.01×10=

  0.01×50=

  0.01×100=

  5.一支鉛筆0.2元,效力買了6支送給妹妹,她一共花了多少遠?

  四、概括總結

  五、檢測

  0.5×3

  6×0.02

  0.03×1000

  同學們,你們有過到商店買東西的經歷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商店的一角,看看那里賣些什么?

  1.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2.學生觀察并匯報

  3.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4.你能試著列出算式嗎?

  5.探究0.2×4=?

  (1)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全班交流。

  ①0.2×4

  ②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④畫圖的方法

  6.引導提問

  問:這幾種解決問題的算式,是不是都表示球4個0.2是多少?

  7.那么,0.2×4的積是多少?

  8.你能利用方格紙表示出剛才的計算過程嗎?

  1.學生試做。

  2.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

  4.提醒算得數時,可把乘法轉化成連加法或畫圖。

  1.學生獨立完成。

  2.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1.讓學生說一說每個乘法算式即每幅圖表示的意思。

  2.學生獨立涂一涂,得出結果。

  3.同學之間交流。

  結合練習中的第5題說說小數乘法的意義。

  “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錢?” 如果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直接提出。

  通過四種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涂色。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

  想一想:0.01×1000=?

  板書設計

  小數乘法的意義

  ①0.2×4

  ②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④畫圖的方法

《文具店》教案(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整理書包》教案(精選17篇)

    一.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a.使學生認識書包,學會自己整理書包。b.培養學生每天整理書包的好習慣。2.能力目標a.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能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b.鍛煉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c.鍛煉學生模仿動手能...

  • 《圖案欣賞》教案(精選2篇)

    課題 第11課 吉祥圖案 授課時間 5/4 三(4)三(3)三(1) 5/5三(2) 教學目標 1、了解吉祥圖案的基本特點。 2、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吉祥圖案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 《少年旅行隊》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并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2、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一 、 教學背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一次成功的實驗》講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小學生做逃生游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許多次卻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贊揚有了危險先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 《鳥語》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生字新詞。2.正確、端正地寫字。3.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4.指導讀好鳥語,體會鳥語帶來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內容;指導讀好鳥語,體會樂趣。...

  • 《少年旅行隊》教案(精選14篇)

    課題少年旅行隊教學目標1、認識并會寫本課5個生字,注意簿、茂的寫法2、知道本組詩歌從哪幾方面學了少年旅行隊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散文詩的節奏美、韻律美以及濃郁的抒情色彩。...

  • 《一次成功的實驗》教案(精選13篇)

    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特別要讀好小女孩所說的話。2、重點理解課文部分詞語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小女孩在遇到危險時,沉著冷靜、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 《春日偶成》教學設計(精選14篇)

    一,導入新課1,老師講述《程門立雪》的故事。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 。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

  • 《小白船》教學設計(精選12篇)

    目標:1,了解三拍子節奏特點;2,學習用聲勢正確的演奏樂曲;3,引導幼兒正確分析樂曲。準備:鼓,鼓槌各一個,紙船一只;過程:一,導入部分游戲《碰碰碰》,老師敲鼓給出三拍子節奏,請幼兒根據老師給出的節奏形式或跑或慢走或輕或重走...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888 | 一片毛片 |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 | 久久亚洲黄色 | av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 蜜桃av中文字幕 | 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 久久av动漫 | 在线观看免费乇片 | 麻豆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女人天堂久久爱av四季av |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 亚洲一级无毛 |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爱爱免费网 |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在线播放 | av国产japan在线播放 | 欲妇荡岳丰满少妇岳 |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 |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 91国在线产 | 色爱综合 | 欧美九区 | 亚洲在线www | 中国丰满少妇熟乱xxxx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国产乱码精品 | 日本三级吃奶头添泬播放 | 日韩黄色一级视频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D1 | 亚州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天堂av在线 | 污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1区2区3区 | 大地资源高清播放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一级色片 |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 欧美肥妇毛多水多bbxx水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