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積累本課7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預習課文,養成邊讀邊思的習慣。
4、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學習中要多動腦筋、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提問的道理。
重點難點:
1、研讀愛迪生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的句子。
2、理解愛迪生是個愛動腦筋、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提問的人。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1、說說圖上的孩子在干什么?
2、談話引入:小朋友,你知道愛迪生嗎?愛迪生(1847-1931)是世界有名的“發明大王”。他一生發明的東西大約有兩千種,像留聲機、電燈、電影、蓄電池等等。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他小時候的一件事。
3、板書課題:18 愛迪生孵小雞
學習“孵”:齊讀,讀準字音。
換部首記住字形。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小組學習。
2、交流學習情況:
(1)小老師領讀。
(2)交流:您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預設:“摟”換部首,“篤、噓”加部首。)“
(3)開火車讀讀字詞。
(4)在這篇課文中,有些字有兩種讀音,你都會讀嗎?
3、小組學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1)指名交流
(2)集體讀(已出示答案)
(3)教師引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母雞是怎樣孵小雞的。
(引導學生可以在預習時查好資料,也可從媽媽的話中受到啟發,整理成自己的話。)
答案:愛迪生五歲的時候看見母雞老呆在窩里不出來,窩里有十多個蛋 ,他就去問媽媽,媽媽告訴他母雞是在孵蛋 ,他便親自 用柴草做了一個窩,里面放了許多蛋,學母雞的樣子孵小雞。
三、鞏固復習
1、開火車讀詞語。
孵蛋 著涼 暖和 鄰居 傻勁 腦筋 蛋殼
2、重點指導字形:孵
左右結構,“卵”和“孚”要靠緊點,注意豎中線的筆畫是“卵”的“橫折鉤”。
3、指名讀課文。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2
的詞句,讓學生體會到興趣是激發發明創造的動力因素。愛迪生因為從小熱愛科學,由愛好而產生興趣,促使他用節省下來的錢買書報和化學藥品,“從垃圾堆里揀來一些瓶子罐子”,做實驗的用具。沒有實驗的地方,甚至在火車上“占用一個角落”。興趣又促使他“賣完了報,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興趣——實踐,這是創造的開端,他雖沒有被人理解實驗的價值,但對發明者本身來說是前所未有的。
接著,揭示第三段愛迪生在做科學實驗中受到沉重打擊,“他的一只耳朵打聾了”與第四段愛迪生“還是頑強地做實驗”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科學家的成長道路既曲折又漫長。教師可以這樣引導:
①愛迪生受到打擊,心情會怎樣?為什么會這樣?(痛苦難受,他好容易搞到的做實驗用的東西全被扔掉了。)
②愛迪生是怎樣對待這件事的?(沒有動搖熱愛科學的決心。他“省吃儉用”,又“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硫酸燒毀他的衣服,硝酸差一點弄瞎他的眼睛,他也沒有退縮,頑強地進行實驗。)
③“他沒有被危險嚇倒”,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重新”是什么意思?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愛迪生愛科學,刻苦鉆研,堅持不懈,后來成為世界的科學家,引導學生向愛迪生學習,愛科學,學科學。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世界聞名、省吃儉用、頑強、合適、不懈”等詞語;會用“節省、頑強、合適”造句;了解句與句的關系。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愛迪生進行實驗的故事。
教學重點:
1.通過重點詞、句、段,體會愛迪生熱愛科學、不懈努力的精神。
2.了解段落中句與句的關系,弄清敘述層次。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垃圾瓶瓶罐罐燃燒聾瞎
省吃儉用頑強合適價錢便宜
(二)教學另一部分生字詞。
愛迪生做實驗,要用上各種各樣的化學物品。如:
磷(lin)是一種非常容易燃燒的化學物品。
(三)繼續學習課文。
第2、3自然段
1.12歲的愛迪生在火車上賣報。賣完了報,他做什么?請你們自己讀第2自然段。
2.學生自讀。
3.這一自然段中,什么是你沒有想到的,使你很感動?(12歲的報童賣完報,想盡辦法在火車里做實驗。)
4.車長同意他在吸煙車廂占一個角落。我們可以想見,愛迪生怎么向車長提出要求,車長才同意的。如果你是愛迪生,你會怎么說?
5.后來,車長又為什么把他趕走了,而且還打聾了他的耳朵?
當車長把愛迪生那些心愛的瓶瓶罐罐、化學藥品扔到車外時,他會怎么樣?
6.這兩個自然段說的是一件什么事?
小結:愛迪生在火車上做實驗,不小心著了火,被車長趕走了。
(四)繼續學習課文。
1.愛迪生為了研究科學,耳朵被打聾,對于12歲的少年該是一次多么大的打擊!生活又是那樣地貧窮,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但是愛迪生是怎樣做的?
指點:這一段開頭第1句就很明確地告訴我們“愛迪生鉆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
2.整個這一段都是講他鉆研科學的決心怎么沒動搖的。緊接這總說的一句,后面講了幾句?每句講的是什么?第1句與后面幾句是怎么聯系起來的?
3.齊讀第一句。第2、3、4句各指名一人讀,以弄清段落中句與句的關系。
4.這一段的內容能用一句話概括嗎?
指點:這就是“愛迪生鉆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作者把這一句概括全段內容的話,寫在全段的開頭,我們一看就明白了。
第5自然段
1.自讀課文。
2.從上一段學習的內容,我們一看就明白,這一段寫的是什么。
3.指點:寫的是“愛迪生試制電燈”。這一內容也是用一句話寫在段落的開頭。
4.誰能根據全段的內容具體說說這一段寫的是什么?
5.提示:這一段中的“常常”“實在”“不懈”“終于”這些詞語告訴我們什么?(不懈:即不放松。)
6.齊讀全段,突出上面這些詞句。
7.結合教學“躺”,發準后鼻音;突出字形教學,寫好“身”最后一筆。
教學“供”(gong),就是“給”的意思。組詞:供給、供應、供不應求、供銷。
8.現在看看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
第一層(第1句):總的說愛迪生試制電燈。
第二層(第2、3句):說愛迪生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廢寢忘食地做實驗。
第三層(第4句):說他終于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最后一段
1.上課一開始,我們說愛迪生是“發明大王”,這是為什么呢?讀了最后一段就明白了。
2.齊讀。
(五)復述課文。
各自準備,從第3、4、5自然段中擇其一段,講講愛迪生怎么熱愛科學,刻苦鉆研。
(六)課后練習及作業。
1.造句:節省頑強合適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容,明確文章結構。(能力目標)
2、感受愛迪生這位科學圣人的可貴精神。(情感目標)
3、了解作者論證觀點的方法,并能簡單運用。(知識目標)
二、教學難點
通過較有深意的句子體味愛迪生的可貴品質。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胡適為紀念愛迪生逝世113周年而寫的一篇演講詞——《終身做科學實驗的愛迪生》。
在這一個單元,我們驚嘆過用生命與群鯊斗爭而終空余一具白骨的硬漢老人,又將探訪常人難以企及的科學圣人愛迪生,前方還有迷人的季荷與紫藤蘿,編者將它們概以生命的主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看一看愛迪生所帶給我們的生命啟迪。
1、讓學生淺談對愛迪生的了解(隨便談)。
——引出愛迪生的介紹資料。
2、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讓學生略談對演講詞的了解。
——引出議論文相關知識:論點、論據、論證。
(二)學習目標
1、通過讀課文來梳理文章內容,明確文章結構。
2、感受愛迪生這位科學圣人的可貴精神。
3、了解作者論證觀點的方法,并能簡單運用。
(三)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自學指導(一)
(1)作者寫這篇演說詞的意義是什么?
(2)在這篇演說詞中,作者提出的觀點是什么?
(3)文章在結構上屬于 (總—分,分—總,總—分—總)式
(4)文章1、2段對愛迪生進行了高度的贊譽,說他是 3、4段用愛迪生終身做實驗的事實來論證他具有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然后列舉大量事例論證愛迪生的精神;最后用愛迪生一生耳聾而不悲觀的事實論證他 的人生態度。(學生按照自學指導(一)的要求進行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2、二讀課文,自學指導(二)
(1)第2段中,作者將愛迪生與林肯相提并論有何特殊用意?
(2)第7、8段文字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愛迪生孜孜不倦的務實精神,這種真實感源于 。
(3)文章還引用了不少愛迪生的言論,這對作者論證自己的觀點有何作用?
(4)縱觀全文,我們發現作者在論證自己觀點的方法上有什么特點?用這種方法論證有何作用?
(5)、結合上下文,談一談你對“他的生活哲學只有一個詞:工作”一句的理解。
(6)我們從科學圣人愛迪生的言論中,看到他可貴的品質和閃光的人生。試品讀本文中愛迪生的言論,從中挑選給你感受最深的一段,讀給同學們聽,并淺談你的理解。(學生按照自學指導(一)的要求進行自學,可以互相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3、學有所得
(1)在愛迪生的生命長河里,科學實驗是主流,象他這樣的人你知道的還有誰?能講一講他的故事嗎?
(2)隨著歲月塵沙的積淀,在人生的閱歷中會凝結無數珍珠,它閃耀的光輝導航我們的人生方向,請任選一顆,運用你從本文中所學得的論證方法及了解的有關課內外材料,進行簡單的論證:
A、磨難是金
B、發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愛迪生。
C、世間沒有任何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辛勞動而獲得。——愛迪生。
或提出個性觀點:
論證:
4、回顧課堂,請同學們總結所學內容。在學生的回答下,教師板書本課所學內容。
5、拓展遷移。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隨文認識“孵、鄰、傻、歪、摟”5字字音,正確書寫前3字,理解“孵”的意思。在語境中讀準4個多音字的字音。
2、學用象聲詞,體會其使句子生動豐富的作用。
3、能正確朗讀課文,根據愛迪生的一系列行為,開展合理想象,補充其心理活動。
4、了解愛迪生從小愛動腦筋、敢于實踐,體會大發明家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5、推薦閱讀《科學家小時侯的故事》、《影響世界的100個名人》。
教學過程:
一、圖文引入課文,由關鍵詞“愛動腦筋”展開學習。
1、圖文引入
師:(出示圖片)圖上畫的是什么?(生:母雞孵小雞)
fū
師:(出示:母雞孵小雞時,身體一動不動地輕輕伏在蛋上,等待小雞破殼而出。)這句話就表達了圖意,請輕聲地將句子讀通順。
生:1生讀,齊讀。
師:“孵”指鳥類將自己的卵在體外培育成雛鳥。這個字字型比較復雜,跟著老師寫一寫。書空:孵。
2、揭示課題
師:母雞孵小雞,這是件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了,可它卻引發了一個5歲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好奇。他不是別人,正是日后獲1328項發明專利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在“孵”前板書:愛迪生。
師: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第22課愛迪生孵小雞(板書:22 小雞)做一番學習。
3、找關鍵詞
師:小時侯的愛迪生究竟是個怎樣的孩子?課文開頭第一節用一個詞就寫明白了。默讀第一節,圈出關鍵的這個詞。(生述,師板書:愛動腦筋)
二、圍繞“愛動腦筋、敢于實踐”進行劃、讀、寫、填、說
1、讀文劃句,體會“鉆勁”
師:是啊,就連母雞孵小雞,愛迪生也要研究一番,課文字里行間展現了這個愛動腦筋的孩子身上透出的一股子鉆勁。對于母雞孵小雞這件事,他是怎樣步步追究的呢?我們來配合讀讀第2-7節。出示:
● 愛迪生5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看見家里的母雞老呆在窩里不出來,就“哦噓哦噓”地叫著去趕它。可是母雞歪著腦袋,眨了眨眼睛,一動也不動。
● 這是怎么回事啊?愛迪生把母雞抱起來一看,喲,窩里有10多個蛋。
● 奇怪,母雞今天下了那么多蛋啊?他好(hǎo hào)奇地跑去問媽媽。
“媽媽,媽媽,母雞今天下了10多個蛋,這是怎么回事啊?”
“母雞不是在下蛋,是怕蛋著(zháo zhuó)涼。”媽媽把愛迪生摟在懷里說,“媽媽抱你,你不是暖和(huo hé)多了嗎?”
● 愛迪生更奇怪了,瞪著眼睛問:“媽媽,蛋也跟人一樣,會著涼嗎?”
媽媽笑起來了,告訴愛迪生,母雞是在孵蛋呢。母雞用自己的身子把蛋蓋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會長出小嘴,長出小腳,長出羽毛,變成小雞,最后,“篤篤篤!”啄破了蛋殼,小雞就從蛋殼(qiào ké)里鉆出來了。
師:這段話中有幾個多音字,輕聲讀一讀,為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生自瀆,開火車讀)
師:對于母雞孵小雞這件事,愛迪生是怎樣步步追究的。老師讀每組中的前一句,你們讀粗體字。(師生配合讀第2-7節,師、生交換再讀。)
師:和老師一起讀過課文了,我相信大家都能出色地完成接下來的學習任務。出示學習要求:
我會找
默讀第2-7節,按要求劃有關愛迪生表現的語句:直線劃“倍感好奇不斷地研究”
曲線劃“每次追究得到的答案”
生:交流劃句情況(非粗體為“不斷研究”,粗體為“得到答案”),糾正錯誤。
師:你們和愛迪生一樣都是能動腦筋的孩子,句子找對了,能不能把愛迪生身上的這股鉆勁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呢?邊讀邊想他的這種鉆勁從哪來?
生:兩組--讀非粗體字,兩組—讀粗體字。
2、推測想法,讀寫結合
師:先別急著回答,現在讓我們透過愛迪生的言行,推測他這么做之前的一個個想法。我們來寫一寫,說一說,好嗎?聯系每組句子的前后內容,在橫線中補上愛迪生的想法,在括號里填寫表示聲音的詞語。完成了填空,我們的體會就更深刻了。要求:先獨立填,再4人小組每人交流一句。
出示:
我會說
當看見母雞老呆在窩里不出來,愛迪生奇怪:?他就地叫著去趕它。可是母雞歪著腦袋,眨了眨眼睛,一動也不動。
當趕母雞,母雞仍一動不動時,愛迪生奇怪:趕它,這是怎么回事啊?他就把母雞抱起來看。
當看到窩里有10多個蛋時,愛迪生奇怪:?他好奇地跑去問媽媽這是怎么回事。
當媽媽說“母雞不是在下蛋是怕蛋著涼”時,愛迪生更奇怪了:蛋?于是他瞪著眼睛問:“媽媽,蛋也跟人一樣,會著涼嗎?”
媽媽笑起來了,告訴愛迪生,母雞是在孵蛋呢。母雞用自己的身子把蛋蓋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會長出小嘴,長出小腳,長出羽毛,變成小雞,最后,“!”啄破了蛋殼,小雞就從蛋殼里鉆出來了。
生:兩組分別交流。
3、課文內容填空,了解“母雞孵小雞”經過,深切感受“鉆勁”
師:媽媽的一番回答有沒有解開愛迪生心中的一個個謎團?(生:沒有。)你們從哪里看出來?(生:第8-12節。)
1生:讀第8-12節。
師:盡管媽媽說得已經很詳盡了,但愛動腦筋的愛迪生不由得又在想——
出示第7節:
我會填
我也要學母雞的樣,用身子把蛋,蛋就了,蛋里面就會,,,變成,最后,“篤篤篤!”了蛋殼,小雞就了。究竟能不能孵出小雞,我還得再試試。
師:自由地讀一讀,到課文里找答案。默讀第7節,圈出要填的詞句,并記住它們,等會兒交流時老師看誰不看書就能填。
生:1生說填空,全班說填空。
師:愛迪生這么想著,就跑開了。過了一個鐘頭,又過了一個鐘頭,媽媽沒有看到愛迪生,心里多著急啊!爸爸心里也很著急,東找西找,啊,原來愛迪生跑到鄰居家里去了。瞧,(出示課文插圖)他真的是去孵小雞了!
請參照課文插圖完成填空,
出示:
他,,,正
孵小雞呢!
說說愛迪生是怎樣孵小雞的。
生:2生交流,全班齊說。
師:這真是一個敢于實踐的好孩子!板書:敢于實踐。生齊讀“敢于實踐”。
師:有意思的是這個愛動腦筋的小愛迪生直到父親拉他回家,他還嘟著嘴說——(出示:我為什么孵不出來呢?)生:我為什么孵不出來呢?
三、利用預習內容,開展語言實踐
1、師:誰來幫幫愛迪生,出示:“人為什么孵不出小雞來?”、“母雞是怎樣孵小雞的?”把預習時得來的“人為什么孵不出小雞來?”、“母雞是怎樣孵小雞的?”科學道理告訴愛動腦筋、敢于實踐,卻一時找不到答案的愛迪生,好嗎?
生:講述以上兩問題的科學道理。
2、師:愛迪生,他的善問,他的刻苦,他的鉆研,使他最終成為響譽世界的——和老師一起讀。
出示:
發明大王——愛迪生
愛迪生一生發明的東西大約有兩千多種,像留聲機、電燈、有聲電影、蓄電池等。
愛迪生從一個窮苦的、沒有受過正式學校教育的孩子,成為受人尊敬的偉大的發明家,經歷了許多的艱難曲折。他留給人類的財富是這樣多,以至于很多人稱贊他是天才,但是愛迪生說“所謂天才那是假話,艱苦的工作才是實在的。”
在世界科學發展史上,“愛迪生”這個名字像一顆明亮的星星,永遠閃耀著光輝。
3、推薦閱讀《科學家小時侯的故事》、《影響世界的100個名人》。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6
教學本課時,既要注意抓住愛迪生不怕危險頑強實驗和不顧勞累連續工作這兩個重點,還要從創造性教育的角度來考慮,讓學生懂得:科學家的成長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的努力,愛迪生所以成為世界聞名的發明家,除了要有扎實的知識基礎外,還依靠他良好的個性(如興趣、毅力)以及認真的觀察和實踐。教師在教學中,要啟發引導學生體會:“小時候”與“大發明家”之間是相通的道理。教學時可采取以下步驟。
一、抓住中心,激發興趣
一開始,教師就緊扣中心,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電燈、電影、留聲機是誰發明的嗎?他是怎樣成為世界聞名的發明家的?讓學生自學課文,然后再回答課后作業 第1題。這樣提出問題,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揭示聯系,認識事物
首先揭示第一、二段愛迪生“家里窮”與“熱愛科學”、“做各種有趣的實驗”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求學生劃出前后有聯系的詞句,讓學生體會到興趣是激發發明創造的動力因素。愛迪生因為從小熱愛科學,由愛好而產生興趣,促使他用節省下來的錢買書報和化學藥品,“從垃圾堆里揀來一些瓶子罐子”,做實驗的用具。沒有實驗的地方,甚至在火車上“占用一個角落”。興趣又促使他“賣完了報,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興趣——實踐,這是創造的開端,他雖沒有被人理解實驗的價值,但對發明者本身來說是前所未有的。
接著,揭示第三段愛迪生在做科學實驗中受到沉重打擊,“他的一只耳朵打聾了”與第四段愛迪生“還是頑強地做實驗”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科學家的成長道路既曲折又漫長。教師可以這樣引導:
①愛迪生受到打擊,心情會怎樣?為什么會這樣?(痛苦難受,他好容易搞到的做實驗用的東西全被扔掉了。)
②愛迪生是怎樣對待這件事的?(沒有動搖熱愛科學的決心。他“省吃儉用”,又“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硫酸燒毀他的衣服,硝酸差一點弄瞎他的眼睛,他也沒有退縮,頑強地進行實驗。)
③“他沒有被危險嚇倒”,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重新”是什么意思?
最后,揭示第五段“試制電燈”與“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一千多種”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認識到由于愛迪生這種不分白天黑夜苦干的精神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使他終于取得了成功。
三、解決疑難,樹立志向
教師可運用類比擴展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小時候”與“后來”之間的辯證關系。①讀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愛迪生后來成為世界聞名的發明家與小時候熱愛科學有沒有聯系?有什么聯系?②你現在與愛迪生小時候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使學生意識到:愛迪生是個出生在窮苦家庭的普通孩子,小時候的條件、生活環境不如我們優越,后來之所以能成為發明家,是他自己刻苦鉆研的結果。我們現在努力學習,搞好小科學、小發明實驗,將來完全能像愛迪生一樣,為人類多作貢獻。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從愛迪生不怕困難和危險,頑強進行發明創造的事跡中受到教育。
2.通過重點段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給自然段分層,進而讀懂自然段意思的訓練。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節省”、“頑強”、“合適”造句。
教學重點、難點
著重理解4、5自然段,了解愛迪生頑強進行科學實驗的經過。并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給自然段分層,弄懂自然段意思的訓練。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理解詞語。
(二)練習用“節省”、“頑強”、“合適”造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二)指導學生練習用“節省”、“頑強”、“合適”造句。
三、教學過程
(一)介紹愛迪生,通讀全文,自學生字、詞。
1.教師介紹愛迪生。
愛迪生是偉大的電學家、發明家。1847年2月11日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的邁蘭。父親從事農業、木工工作。母親曾當過教師。他從幼年起就在父親的木工廠做工,一生只在學校讀過三個月書。他喜歡科學,醉心于發明。1931年10月18日逝世,他一生正式登記的發明達1328種,被稱為世界發明大王。他的發明創造主要不靠聰明才智,而靠艱辛的科學實驗。正如他自己所說:“發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2.讓學生自讀全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3.學生借助查字典認識生字的音、形、義。
(二)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注意正音。
2.分析字形:
(1)指名分析字形結構。
(2)用采用形近、同音字組詞的方式作補充練習。
(三)理解詞語:
1.查字典理解詞義。
不懈——懈是松懈,不緊張的意思。不懈:即毫不放松。
舉世聞名——舉:全的意思。舉世聞名:即全世界都有名。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鉆研——深入研究。
頑強——堅強、強硬。文中指愛迪生很堅強,沒有被困難嚇倒。
適合——符合實際情況或客觀要求。文中指愛迪生終于找到了符合實際情況適用的燈絲。
終于——副詞,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之后出現新的情況。文中指愛迪生經過多次試驗之后,到底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四)指讀詞語,復習鞏固。
(五)作業。
1.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弄清句間聯系,進而讀懂自然段。
(二)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從愛迪生不怕困難和危險頑強進行科學試驗的事跡中受到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句意,弄清句間聯系,讀懂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抓重點句進行段的訓練。
1.學習1、2自然段。
(1)指讀1、2自然段。思考:愛迪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讓學生用文中內容回答。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他是一個窮孩子,只上過三個月的學,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
(2)引申思考:一個“只上過三個月的學,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的窮孩子,怎么會成為世界聞名的發明家呢?
(因為他不怕困難,刻苦鉆研,頑強實驗,所以最后成為世界聞名的發明家。)
(3)愛迪生小時候做科學實驗,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4)指名按課文內容回答。
(5)讓學生用“沒有……就……”練習說話。
例:
沒有科學書報和化學藥品,就把錢節省下來買。
沒有實驗器具,就到垃圾堆里揀瓶瓶罐罐。
沒有實驗室,就占用車廂里的一個角落。
沒有時間,就利用賣完報后的空余時間。
(6)從這些情況,你可以看出愛迪生小時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不怕困難,酷愛科學的人。)
2.學習第3、4自然段。
(1)指讀3、4自然段。思考:愛迪生在進行科學實驗的過程中受到哪些打擊,遇到哪些危險?他是怎樣對待的?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火車震動,白磷翻倒,遇空氣燃燒起來,車長氣急了,打了愛迪生一個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聾了。)
(2)這件事說明了什么?
(這件事說明愛迪生在進行科學實驗的過程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①做實驗用的物品是愛迪生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都被扔了。
②耳朵也被打聾了。)
(3)指讀第4自然段。思考:愛迪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哪些危險?他是怎樣對待的?
(實驗中衣服被燒毀,眼睛也差一點被弄瞎,但他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4)本段有幾句話?指名分句讀并說說句意。
(5)讓學生想一想這幾句話之間是什么關系?
(6)出示句子:
“愛迪生鉆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決心沒有動搖”是針對什么說的?
(這句話承接上文,是在愛迪生受到打擊,一只耳朵被打聾的情況下,仍然繼續做實驗,所以他“重新做起化學試驗來”。這句話在3、4自然段之間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7)指讀第5句,說說這句話與3、4兩句有什么關系?
(3、4兩句具體寫愛迪生做實驗時遇到的危險,第5句對上文進行小結,指出愛迪生沒有被危險嚇倒,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3.學習第5自然段。
(1)指讀第5自然段,讓學生想一想這段共有幾句話?
(2)讓學生默讀第5自然段,將段中四句話分為三層。
(3)討論分層。
第1句為第一層:講愛迪生試制電燈。
第2、3兩句為第二層:具體講愛迪生反復試驗,努力找合適的燈絲。
第4句為第三層:講愛迪生終于制成了電燈。
(4)出示句子:
“他這樣不懈地努力,終于找到了合適的燈絲,發明了電燈。”
思考:愛迪生是怎樣不懈努力的?怎樣的燈絲才是合適的燈絲?
(5)指名讀句子,回答問題。
(“合適的燈絲”指的是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為找到這種燈絲愛迪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一是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做實驗,進行比較,二是實驗的次數多得記不清;三是常常連續工作幾十個小時,最后終于找到了合適的燈絲。)
(6)由此你可以看出愛迪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愛迪生是一個有著頑強的毅力和刻苦鉆研精神的人。)
(7)談話:正因為這樣,愛迪生成為了世界聞名的發明家,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回顧全文,總結學法。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讀懂重點段的?
抓重點句,理解句意。
劃分層次,弄清句間聯系。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2.理解“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的含義。
能力目標:1.能夠同具體事例理解課文內容。
2.培養根據問題發表自己意見和看法的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1.學習愛迪生不怕困難和危險,頑強地進行發明創造的精神
2.激發我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重難點:理解愛迪生怎樣不顧一切困難,挫折與危險,頑強地進行科學實驗
教學手段: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方法,教學生讀中了解課文,讀中圈畫,讀中感悟及合作式的教學方案。
教具: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情境創設
1.利用提問,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電學是誰發明的?
2.師簡介愛迪生
二.自主探究,提出問題
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說說講了愛迪生的什么事?
三.自主實踐,探究感悟
再讀課文,了解愛迪生怎樣頑強地進行科學實驗(學生有不理解的字詞用筆畫下來)
1.請學生互相合作,解決問題
2.細讀課文,動筆畫出“從哪兒看出愛迪生愛科學?”
3.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并且說說看法。(請同學自由發言,結全課文插圖)
小組討論,愛迪生是不是從此再也不做實驗呢?你是從那些的地方看出來的
4.讀中感悟,愛迪生是怎樣試制成功大家使用的電燈,說說感動的地方
四.自主交流,感悟道理
有人說愛迪生的發明是因為他的天才,而愛迪生讓那個自己卻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空間哪種說法對呢?
師總結: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
板書設計:
愛迪生
世界文明 發明家
熱愛科學 節省
鉆研科學 省吃儉用
試制電燈 為了 多少次 常常 幾十個小時
一生 發明 一千多種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愛迪生熱愛科學,頑強地做科學實驗的事跡,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20 愛迪生。
2.學習本課15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并用“節省、頑強、合適”等詞練習造句,進一步培養學生自學生字詞的能力。
3.繼續訓練學生默讀的能力。通過4、5自然段,繼續學習分析自然段、歸納自然段段意。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愛迪生熱愛科學,積極實驗的事跡,體會他不怕困難,頑強刻苦的精神為重點;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給自然段分層為難點。
教學思路:
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學習生字字音→理解課文(每節有幾句話→每句講了什么→句與句之間有什么聯系→連起來講了什么意思)→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指導學習字形。
教學用具:
圖片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用圖片引起興趣,簡介愛迪生(可以檢查預習的情況),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生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畫出生字組成的詞,結合上下文想想詞義。
2.標好小節序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分節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垃圾、便宜”的輕讀;“燃、聾”的聲母不同,并了解愛迪生的主要發明。四、學習課文1、2自然段。
1.學習第1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想每句話講了有關愛迪生的什么事。
(2)指名回答:
① 第1句:講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理解“聞名”。
② 第2句:講愛迪生小時候家里很窮。(只上過3個月的學,靠賣報維持生活,后來成為世界聞名的發明家,都是刻苦鉆研的結果。)
③ 第3句:講他熱愛科學,省錢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藥品。理解“節省”,想象愛迪生的錢是怎樣省下來的。練習用“節省”造句。(由此可見愛迪生熱愛科學。)
④ 第4句:講他做實驗的器具是哪兒來的。比較“揀”和“撿”,學習“垃圾”一詞,指導書寫“罐”。(由此可見愛迪生克服困難,做科學實驗的精神,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20 愛迪生》。)
(3)本段的4句話,主要講愛迪生熱愛科學,克服困難,做科學實驗。
(4)練習朗讀。
2.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思考:愛迪生是克服了哪些困難來做科學實驗的?(克服了沒有時間、沒有實驗的地方、沒有實驗的器具和藥品等困難。)
學習“占”,體會愛迪生熱愛科學,積極做科學實驗的精神。
五、課堂練習。
練習朗讀課文1、2自然段,讀準生字組成的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準詞語:
節省 垃圾 占用 燃燒 瓶瓶罐罐
頑強 便宜 合適 價線 省吃儉用
2.愛迪生為了做科學實驗,克服了哪些困難?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思考、討論:這一自然段講了愛迪生的什么事?事情的起因和結果分別怎樣?
2.讀讀車長怎么處理這件事的句子,通過比較“車長氣極了,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扔了出去,還打了他一個耳光”,體會愛迪生所受到的沉重打擊!(好容易搞到的實驗的東西全被扔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也被打聾,為了做科學實驗,愛迪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3.練習朗讀,讀出感情。
4.小結。
三、學習第4自然段。
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為了他所熱愛的科學,不怕條件艱苦,克服了諸多困難,遭受到了如此沉重的打擊,他能承受得了嗎?他又是怎樣面對打擊的呢?
1.理解“愛迪生鉆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受到打擊,決心不改,這是他后來成為著名發明家的重要原因。
2.愛迪生又是怎樣做的?理解“省吃儉用”。從第2句中哪個詞可以看出愛迪生的決心沒有動搖?
3.愛迪生后來又是怎樣進行科學實驗的?他在實驗中遇到了哪些危險,又是怎樣對待的?練習用“頑強”造句。
4.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想想句與句有什么聯系?
5.練習分句讀。
6.小結。
四、課堂練習。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4自然段。
第三課時
愛迪生小時候克服種種困難,做科學實驗,為了做實驗他不怕危險。除此,為了科學實驗,他還有不顧勞累、連續工作的精神。
二、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默讀,這節有幾句,每句講了什么?
(1)第1句講愛迪生試制電燈。理解“試制”。
(2)第2句講愛迪生為尋找一種合適的燈絲做實驗。理解“合適”;什么樣的燈絲是合適的燈絲?從文中找答案。(“合適”的燈絲就是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①做過的實驗無法計算次數;②失敗了不灰心;③有刻苦鉆研、頑強地做實驗的精神。)
(3)第3句講他連續工作,不顧勞累。
(4)像他這樣不顧勞累,反復實驗,連續工作,文中是用哪一個詞概括的?文中是怎樣具體說愛迪生“不懈地努力”的?
2.這一段的4句話分3層,該怎么分?說說每層的意思?
3.分層朗讀。
4.小結。
三、齊讀第6自然段。
1.了解愛迪生的發明成果,教師介紹“留聲機”。
2.結合省略號介紹愛迪生發明的其他一些東西。3.由此說明愛迪生不愧是世界聞名的大發明家。
四、總結全文。
1.本文講述了大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學了本文,你覺得愛迪生的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
2.總結分析自然段,學習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
五、指導書寫、辨析字形。
發明東西一千多種
20 愛迪生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注意讀音。傻、孵、蛋等難字重點記憶。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思維能力、合作能力。
4、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方法
三、課時安排:
第1課時
四、教學過程:
課前五分鐘:成語泡泡對對碰。請十位同學教大家讀成語
設計理念:此前的一個單元是成語單元,學生對成語很感興趣,于是,在課前五分鐘,我設計了成語泡泡,讓學生人手一個,將自己的成語教給班上其他的同學聽,以此來激發興趣。
(一)、引題。
1、出示愛迪生的幻燈,問:孩子們,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出示詞語:愛迪生
2、簡單介紹愛迪生
3、出示小雞的幻燈,問:看,是什么這么可愛?
奇怪,愛迪生和小雞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一起回到愛迪生小時候,去看看他正在干嘛呢。
設計理念:在這個環節中,我用一個懸念,將課文引出,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開始文章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正音。
1、自由大聲讀課文。(小手指,點著字。看著書,認真讀。)
2、全班齊讀一次。
設計理念:這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生字之前,先將課文熟悉,以課文來引出要學習的字詞,同時也學習朗讀文章的技巧。
(三)、認識漢字,玩字卡游戲。
(1)集體學習
1、老師請同學領讀詞語。
2、小老師教讀生字。
設計理念:離開課文之后,首先是詞語的學習,本課的詞語和生字都很少,在這個部分我沒有親自去教授,而是請已經會的同學上來帶領同學們一起讀。讓會的教不會的,會的更自信,不會的更有學的興趣,同時也是初步認識生字。這種“以會帶不會”,自主學習的方式,盡量將學習的時間交給我們的學生,把地方騰出來,讓學生的空間更加開闊。這讓我想起了郭思樂教授經常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自由生長的秧苗當然有可能高產。集體的集中學習,已經掌握的學生可以大面積帶動還沒有掌握的學生。
(2)小組學習
1、跟組長,學生字。小組內部組長帶學
2、邊讀邊擺,分門別類。將相同結構或部首的字擺在一起。
3、找結構收字卡。小雞小雞不亂跑,我來帶你把家找。
4、字卡游戲:老鷹抓小雞。老鷹抓小雞,小雞擺桌上。
5、我來救小雞,小雞快快跑。生字過關,找出還不熟悉字的學生,再次認讀。
6、雙軌火車+抽大獎。將不熟悉的字進行游戲,并說一說,該字的記字的方法。
(四)、設計理念:
對于生本課堂是讓孩子們在自由的環境下有序地生長,我們老師的任務是創造生機勃勃的課堂,回歸人的自然的教育。那么我們通過什么樣的手段才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呢?很簡單,兒童的。天性是活動的,創造的,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有趣的游戲就是學生學習的激素。但是那么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我考慮到,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每一個游戲都應該是有效的。第一步是跟組長學字。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學生。學生之間的學,是主動的。老師教的是被動的,當學生愿意主動地學習和吸收,學習字的效果就會有所提高。人的獲得最終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學。
要讓學生堅持有興趣地學習,游戲就起著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二步擺字卡,這里我設計了將相同結構或者相同部首的字擺在一起。因為在識字的學習中,了解字的間架結構是很必要的,也是在學習書寫的時候也很重要。第三步是收字卡的環節,這個環節我設計了給小雞找家的口訣,讓學生能夠鞏固剛才建立的結構意識,同時再一次鞏固生字的識記。第四步是一個互相檢測的游戲,在這個環節中被抓到的“小雞”就是不認識的生字,這些生字擺在桌面上,便于老師了解學生的學情,以便調控接下來的學習內容。第五步是“救小雞”的環節,就是請會讀的同學給不會讀的同學做示范,讓還沒有掌握的同學再一次認讀生字。第六個環節,是一個再次鞏固難記字的過程。將上一輪游戲中出現較多人不能識記的字再次提出來,在游戲中識記。
(五)、拓展
1、說一說你了解的愛迪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課文的故事。
2、科學家的話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資。——愛因斯坦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3、推薦讀物
設計理念:在預習的時候,我找了一些資料,讓學生對愛迪生有了一個充分的了解。在拓展的部分,幾個學生將自己的那份資料讀給同學們聽。既拓展了知識面,又加大了識字的渠道、閱讀的渠道。在推薦讀物的部分,分成了老師推薦和學生推薦兩部。推薦讀物不僅僅是為了推薦而推薦的,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我們的課前五分鐘的內容就因課文內容的改變而改變成了講科學家的故事。希望在這個單元中可以激發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對科學家的了解。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了解愛迪生愛科學,刻苦鉆研,堅持不懈,后來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引導學生向愛迪生學習,愛科學,學科學。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世界聞名、省吃儉用、頑強、合適、不懈”等詞語;會用“節省、頑強、合適”造句;了解句與句的關系。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愛迪生進行實驗的故事。
教學重點:
1.通過重點詞、句、段,體會愛迪生熱愛科學、不懈努力的。
2.了解段落中句與句的關系,弄清敘述層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介紹愛迪生。
《春蠶》那一課告訴我們,母親半夜起來添桑葉,點的是蠟燭,現在電燈已經普及,一按開關,燈就亮了,又方便又明亮。這電燈是誰最先發明的?他的名字叫愛迪生。(板書課題)
愛迪生由于家庭貧困,沒能上多少學,但是他從小熱愛科學,自己刻苦鉆研,11歲時就研究牛頓定律,還動手做各種實驗。例如他發明電燈時,光收集資料,就用了本筆記本;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先后用過銅絲、白金絲等一千六百多種材料,還用過頭發和各種不同的竹絲,最后選中了日本的一種竹絲,經過燃燒炭化后,成為最初的燈絲。
愛迪生不停地鉆研,16歲就制成發報機,一生一共有1368種發明,平均半個月就有一個發明。在高峰時期,每隔5天,就有兩項發明,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
今天我們學習《愛迪生》這課文,就要向愛迪生學習,要愛科學,學科學。
(二)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第一句講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世界上很有名,叫世界聞名,你知道我們哪些科學家、文學家是世界聞名的?)
2.這一段告訴我們哪些內容?
3.愛迪生怎么熱愛科學,怎么做實驗,有沒有具體地寫?
這一段就是總的介紹愛迪生。
4.齊讀。
(三)自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詞。
省吃儉用就是吃的用的都很節省。
垃圾(詞義學生從生活中已理解,側重教學字音、字形。)
再寫一個“山”。右半邊分上中下三部分,右上是“艸”,
燃燒即點起來燒,可組成“點燃、燃起、易燃品”等詞。
聾(讓學生想辦法記字形)
弄瞎眼“瞎”是指眼睛看不見了,所以是“目”。注意右上部的筆畫。
頑強就是不怕困難,堅持下去不屈服。愛迪生為了做實驗,耳朵被車長打聾了,眼睛差點兒弄瞎,但他不動搖,堅持做實驗,不斷地搞創造發明,這就是“頑強”。
合適就是適合,符合要求的。
價錢便宜“價”組詞:物價、價格、價目、價值。便宜,“便”,是多音字,讀第二聲,“便宜”即價格低。“宜”組詞:適宜、風光宜人。“宜”本音為二聲,在詞句中讀輕聲。
(五)范讀課文。
(六)寫字。
《愛迪生》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從愛迪生不怕困難和危險、頑強地進行發明創造的事跡中受到教育。
2、弄懂發明靠天才還是靠勤奮,為其中的一種說法找到理由。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部分課文內容。
1、讀第1~2自然段,說說講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熱愛科學實驗呢?
四、學習第二部分的內容。
1、讀第3~5自然段,說說講了什么?
2、在火車上發生了什么意外事故?愛迪生受到什么打擊?
3、面對這樣的挫折,愛迪生怎樣對待的?
4、從哪些地方表現他頑強做實驗呢?
5、愛迪生怎樣發明電燈呢?找出重點詞語。
五、學習第三部分內容。
1、讀第六自然段,這段講了什么?
2、什么是“發明”?愛迪生為什么能發明那么多東西?
六、總結課文。
1、有人說愛迪生發明是因為他的天才,而愛迪生自己卻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究竟那種說法對。
2、愛迪生是怎樣頑強地進行發明創造的?
3、看課文插圖的意思,說說在什么地方?桌子上擺著什么?愛迪生在干什么?根據插圖的意思,說說自己的體會。
七、鞏固練習。
教后記:
通過重點段的分析討論,學生了解到了愛迪生是怎樣頑強地進行科學實驗。也從中受到熱愛科學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