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什么》教案(通用12篇)
《愛是什么》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1 認識、會寫“盲、啞、殊、閱、理、遞、按、糾、額、膝、剎、芽”12 個生字,積累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 感受老師對海倫深沉的愛,體會海倫對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之情。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1 同學們,你知道愛是什么嗎?
大家說得真好。是啊!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我們都在愛心中孕育生長,它會帶給我們無限溫暖,也會帶給.我們快樂和健康。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愛是什么》,看看作者海倫對愛有著怎樣的理解。
2 板書課題,讀題。
(二)了解主要內容
1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
2 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 l )出示本課生字詞,檢查學生是否讀正確。注意指導“殊、剎”的翹舌音和“盲”的后鼻音。
( 2 )指導讀準多音字:“教”表示傳授時,念 ;它還有另一個讀音
( 3 )指導寫字,注意:“盲”的上面是“亡”,不要多寫一點,下面是“目”不是“月”。
3 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流利、熟練。
4 你覺得哪些段落讀得比較熟練了?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還有哪些句子比較難讀?愿意試著讀一讀嗎?(教師相機正音,指導學生朗讀難讀的句子)
5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為什么會提出這個問題,她是怎樣尋找答案的?結果怎樣?
6 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第1 、2 自然段
1 作者―“我”在學習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朗讀課文第1 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隔絕”)
2 要教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孩子閱讀、書寫和算術,教她人生的道理,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會遇到些什么困難?
3 薩勒老師用自己特殊的方法培育著又聾又啞又盲的海倫,海倫最終成為了美國杰出的作家、演講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當知道這些時,你心底里涌動著的是什么樣的情感?讓我們懷著這樣的情感讀讀課文的第2 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揭題導入,確定目標
1 出了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課文有了哪些了解?
2 讀課題。當“我”將紫羅蘭送給老師的時候,老師在“我”手上寫“我愛海倫”幾個字,愛是什么?薩勒老師是怎樣讓“我”理解‘“愛”的呢?
(二)集體交流,引導感悟
1 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課文3--14自然段,思考:薩勒老師是怎樣教“我”理解“愛”的?
2 小組交流,將課文中相關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3 匯報交流。相機理解:
( 1 )薩勒老師讓“我”感受到她對“我”的愛。
①“她輕輕摟著我。”從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了老師對海倫的“愛”?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這個句子吧!
②“她把我拉得更近些,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里。”誰能讀讀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老師對“我”的愛。
③“老師把我摟得緊緊的,我覺得她的臉上掛著微笑。”此時的“我”會有怎樣的感受?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這句話吧!
④“我老是弄錯,老師耐心地一次又一次給我糾正。弄到最后,我發現有一大段穿錯了。這時,老師碰碰我的額頭,拼寫出一個‘想’字。”
引讀:第一次,“我”弄錯了,老師耐心地給“我”糾正;第二次,“我”弄錯了,老師耐心地……第三次,“我”又……“我”老是……老師……
“弄到最后,我發現有一大段穿錯了。”這時,老師是怎樣做的?從這兒,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吧!
( 2 )薩勒老師告訴“我”愛是什么。
“愛有點像太陽,也有點像云彩。云彩你是摸不著的……沒有愛,你就不,決活。”是啊!沒有愛,你就不快活。薩勒老師深深地愛著海倫,所以,跟薩勒老師在一起,海倫也是(快樂的)。
4 現在,你覺得薩勒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5 在薩勒老師的幫助下,“我”是怎樣理解“愛”的呢?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記出“我”對“愛”的理解。
6 交流收獲。
( 1 ) “愛就是花的香味嗎?" (愛是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感受的東西)
( 2 ) “愛是不是太陽?" “愛是不是小雨?" (愛能給人光和熱,能使萬物茁壯成長)
( 3 ) “剎那間,我的心中充滿甜蜜的感覺……我感覺到像有許多許多金線把我和別人的心連在一起。”(作者在薩勒老師的教育和引導下,領悟到了愛的真諦,這種愛的感覺和體驗讓作者對未來充滿信心)此時,“我”的感受是什么?讓我們帶著快樂的感受讀讀這段話吧!雖然“我”又聾又啞又盲,但我在“愛”的沐浴下,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在老師濃濃的“愛”里,海倫懷著對她深深的-一“感激”之情(愛)。讓我們懷著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再讀讀這段話。
《愛是什么》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觀察與體驗活動,讓幼兒對懷孕這一現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幼兒對他人的愛。
2、為幼兒創設多項交流活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在分組活動中,鞏固幼兒有規律的排序,同時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四維彩超錄象、圖片。
2、袋子若干,材料紙、筆、珠子等。
活動過程:
一、 感受愛。
1、情景設置:我來幫助你。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出示想的圖畫)我為什么要幫助朱老師呢?”
老師:“你們還沒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媽媽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媽媽肚子里的樣子嗎?”
2、看四維彩超錄像,讓幼兒了解胎兒在母親懷里的生長過程。
幼兒看完后向朱老師提問,朱老師解答,同時請幼兒觸摸、聽她的肚子。
老師提問:
(1)朱老師,你吃飯和睡覺還和以前一樣嗎?
(2)你的寶寶什么時候出生?
(3)你為她準備了什么?
二、 體驗愛。
1、體驗母親懷孕的感受,幼兒分別做不同的事。
老師:“朱老師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時什么樣的感覺呢?那我們把袋子系在腰間來體驗一下吧。”
幼兒分成四組體驗: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脫鞋、穿鞋。
(2)請幼兒到樓下去取東西。
(3)請幼兒幫助整理衣物、圖書、玩具。
(4)請幼兒 掃地。
2、引導幼兒進行多項交流活動。
(1)老師:“那么有什么感覺?做事方便嗎?朱老師你懷孕有多久了?體重增加了多少?”教師與朱老師、幼兒交流體驗后的`感受。
(2)幼兒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交流,問她們懷孕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寶寶”對話。
活動反思:
愛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為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筑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愛是什么》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盲啞、特殊、閱讀、糾正、額頭、膝上、竭力、剎那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文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中所指的“愛”的深刻含義。
3、學生學會感受別人對自己的愛,學會感恩。
教學重點:
概括課文內容,感受薩勒老師對海倫深沉的愛。
教學難點:
理解愛是什么,體會海倫對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之情。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引入課題
師:在一歲半時,一場重病使她聽不見也看不見,不久她又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然而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學會了閱讀、書寫和算術。這個人就是海倫凱勒。
今天我們學習第九課《愛是什么》,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吧。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圍繞課題質疑。你有什么問題要問?或者說你想知道些什么?
(看來大家都預習的很認真,動腦筋思考了。會提問的孩子才是會學習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32頁,①自由地朗讀課文,帶著問題去課文中找答案。要把課文讀通順。②同時畫出生字、生詞,注意字詞的讀音和含義。可以適當的借助工具書來理解字詞。
1、生按要求自學,師個別檢查。
2、匯報檢查
(1)黑板上出示生字詞
盲啞 特殊 閱讀 道理 傳遞 按次序 糾正 額頭 膝上
剎那間 小芽兒 茫然不解
①齊讀詞語。指導“殊、剎”的翹舌音和“盲”的后鼻音。注意“盲”(盲和育的區別)、“膝”、“額”字的寫法。“剎”chà、shā的多音字并組詞,
②你覺得還有哪些字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③指名認讀,全體男生齊讀。
④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們都理解了嗎?有沒有不知道意思的?
⑤全班同學齊讀詞語,每個三遍。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愛”。
1、指定14個人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把不明白的詞句做上記號。
2、生匯報。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9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薩勒老師是用怎樣特殊的方法讓海倫明白愛的含義的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她們師生之間的愛。
二、品讀1~2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
2、說說薩勒老師為什么要用特殊的方法教海倫閱讀、書寫和算術?
板書:海倫 雙目失聰 雙目失明 世界 隔絕
3、薩勒是用怎樣特殊的方法教海倫的呢?
補充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薩勒老師愛海倫)
4、師:薩勒老師用自己特殊的方法培育著了又聾又啞又盲的海倫,海倫最終成為了美國杰出的作家、教育家。當知道這些時,你心底里涌動著的是什么樣的情感?讓我們懷著這樣的情感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3~14自然段
1、師:同學們的敬佩之情已經溢于言表。下面請自由朗讀課文3~14自然段,找出薩勒老師最令你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教師巡查、指導。
(相機學習句子 )
(1)我老是弄錯,老師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給我糾正。弄到最后,我發現有一大段穿錯了,老師碰碰我的額頭,拼寫出一個“想”字。
A、讓生說感動的原因。
B、理解“老是”一詞。
第一次,我弄錯了,老師耐心地給我糾正;第二次,我又弄錯了,老師又耐心地給我糾正……
這時老師是怎樣做的?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什么?(對“一次又一次地”的理解。)
C、指導朗讀。(讓我們帶著老師對海輪深深的愛來讀讀這句話。)
(2)①“她輕輕摟著我。”
從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了老師對海倫的“愛”?
②“她把我拉得更近些,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里。’”(高超的教育手法)
③“老師把我摟得緊緊的,我覺得她的臉上掛著微笑。”
此時的“我”會有怎樣的感受?
2、師:從“輕輕”、“緊緊”、“更”、“一次又一次”這幾個詞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么?(指名說)用充滿愛的情感來讀一讀。
小結:這幾個句子都是抓住了薩勒老師動作來描寫的,我們在描寫人物的作文時應注意人物動作的描寫。
3、師:薩勒老師不僅用她的行動來證明了愛的含義,還對愛進行了進一步的詮釋,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相關句子找出來讀一讀。生匯報交流。
“愛有點像太陽,也有點像云彩。云彩你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覺到雨,而且知道花草和土地干渴時得到雨水會多么高興。愛也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覺到她。沒有愛,你就不快活。”
師:“愛有點像太陽,也有點像云彩。”此處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為什么將愛比作太陽和云彩?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愛能給人帶來光明和溫暖)(薩勒老師用打比方的方法讓海倫感受到了愛的存在)
師:的確,沒有愛,你就不快活。薩勒老師深深地愛著海倫,海倫和薩勒老師在一起也是快樂的。
4、(1)在薩勒老師的幫助下,“我”又是怎樣理解愛的呢?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剎那間,我的心中充滿甜蜜的感覺。我的身上好像灑滿暖暖的陽光,我好像一株小芽兒,迎著小雨點兒在頻頻地點頭,我感覺到像有許多金線把我和別人的心連在一起。)
(2)師:在薩勒老師的教育和引導下,海倫領悟到了愛是什么,這種愛讓海倫感覺到像有許多金線把我和別人的心連在一起。愛就是這根金線。
完成板書:別人的心 連在一起 愛
(3)在薩勒老師的幫助下,“我”感受到了“愛”的存在,雖然“我”又聾又啞,但“我”在愛的沐浴下,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讓我們來讀讀這段話。
(4)師:是呀,薩勒老師是用自己全身心的“愛”教海倫知識和人生的道理。她的關心、她的愛感染著海倫,讓海倫體會到了“愛”的存在。海倫對她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讓我們懷著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讀讀這段話。
四、拓展延伸
1、愛到底是什么呢?相信每個同學都有各自的看法,請結合自己的生活,自由地說說你對愛的理解吧。兩分鐘后我們來分享你對愛的理解。
(愛是老師關注的眼神。愛是同桌熱情的幫助。愛是媽媽甜蜜的微笑。)
2、完成34頁的作業
五、課堂小結
《愛是什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內容。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讓學生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蘊含著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體驗滲透在字里行間的真情。
課前準備:閱讀本單元的課文,搜集有關愛的詞語。錄音機。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1、師:同學們,我這里有一首歌,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放歌曲《愛的奉獻》
2、師:誰聽出來了,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歌曲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呀?
找2-3名學生說一說。
二、提示課題,點明中心。
1、師:那么,什么是愛呢,下面我們打開書66和67頁的內容,認真讀一讀,一會我來找同學說一說。
同學們自由的朗讀。
2、師:通過剛才的閱讀,愛是什么,誰能用一個詞來表達?還可以用哪個詞?
3、師:下面我請一名同學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高爾基寫給兒子的這封充滿愛意的信。
4、師:在這封信中,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師:對于“關注”的內容,你是怎樣理解的?
指導學生說出無私奉獻也是一種愛的表現。
6、師:為什么說“分享”也是一種愛呀?誰來說一說你的看法?
7、師:既然愛可以是贊美,關注,分享,那么愛還可以是什么?還可以用哪些詞來概括?下面就請大家先在小組中交流一下,然后我們全班進行交流。
三、感受真情,愛無處不在。
1、師:一把傾斜的傘,讓我們感受到愛的傳遞與延續,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們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點點滴滴的用心,無人看管的桃林,讓我們體驗到信任與被信任是一種多么美好的感情……其實,愛是無處不在的,同學們,你們說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愛是什么。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四、真情流露
1、師:這說明親情無時不在,就要看你有沒有感覺得到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一個機會,把你的真情留言寫下來,與大家共享。
2、師:找幾個同學讀一讀。并找同學說一說自己聽后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師:一句知心的話語,可以使親情迸發出靈性的火花,讓我們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話寫出來,與我們的家長進行溝通,你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愛是什么》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愛是相互的,懂得孝敬長輩、寬容原諒、嚴格要求都是愛。
2.能大膽的表達對愛的理解,用真誠感人的語言向最愛的人表達自己的愛。
3.感受別人愛自己的幸福,體會愛別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懂得孝敬長輩、寬容原諒、嚴格要求都是愛,并學習如何表達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人與人之間的愛有初步的認知;幼兒聽賞熟悉歌曲《讓愛住我家》。
2.物質準備:活動前錄制媽媽和老師向孩子表達愛的視頻;課件:《公益廣告》、故事圖片、動畫片斷的視頻、背景音樂等;攝像設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通過歌曲《讓愛住我家》營造愛的氛圍,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1.交流聽賞歌曲的感受。“聽了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2.小結:愛是溫暖的、愛會讓我們感動,也會讓我們幸福。
二、基本部分:知道愛是相互的.,懂得孝敬長輩、寬容原諒、嚴格要求都是愛,能大膽表達對愛的理解。
1、觀看《公益廣告》,感受親情間彼此的關愛,懂得孝敬長輩是一種愛。
提問:你找到愛了嗎?都有誰對誰的愛?
在家里,你有沒有見過爸爸、媽媽孝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呢?
2、引導幼兒分析幼兒園里的生活實例,懂得寬容原諒也是一種愛。
提問: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在這個大家庭里,你都感受到了誰對你的愛?
提問:如果你是受傷的莉莉,你會怎樣做?你會原諒他嗎?大家為什么更喜歡、更愛莉莉了?
3.觀看視頻《鷹爸爸和小鷹》的故事,結合生活實際,懂得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
觀看第一段視頻設疑提問:鷹爸爸和小鷹在干什么?
觀看第二段視頻幼兒討論:鷹爸爸是怎樣做的?你認為,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鷹爸爸?
觀看第三段視頻討論提升:你還認為這是一個壞爸爸嗎?爸爸對小鷹的愛是什么樣的愛?
提問:在生活中,誰給過你這種嚴厲的愛?
小結:嚴厲也是愛,這種愛會讓你成長,也會讓你進步,需要你用心去體會!
三、結束部分:感受媽媽、老師的愛,引導幼兒用真誠感人的語言向所愛的人表達自己的愛
1.觀看錄像,感受媽媽和老師向自己表達愛的幸福。
提問:看到了媽媽、老師向你表達的愛,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2.鼓勵幼兒用真誠、感人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愛,體會愛別人的快樂。
小結:愛是需要表達的!彼此間表達愛,會讓對方更感動、更幸福!
《愛是什么》教案 篇6
一、教學要求
1 認識、會寫“盲、啞、殊、閱、理、遞、按、糾、額、膝、剎、芽”12 個生字,積累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二、重點難點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 感受老師對海倫深沉的愛,體會海倫對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之情。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1 同學們,你知道愛是什么嗎?
大家說得真好。是啊!愛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我們都在愛心中孕育生長,它會帶給我們無限溫暖,也會帶給.我們快樂和健康。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愛是什么》,看看作者海倫對愛有著怎樣的理解。
2 板書課題,讀題。
(二)了解主要內容
1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
2 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 l )出示本課生字詞,檢查學生是否讀正確。注意指導“殊、剎”的翹舌音和“盲”的后鼻音。
( 2 )指導讀準多音字:“教”表示傳授時,念 ;它還有另一個讀音
( 3 )指導寫字,注意:“盲”的上面是“亡”,不要多寫一點,下面是“目”不是“月”。
3 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流利、熟練。
4 你覺得哪些段落讀得比較熟練了?愿意讀給大家聽聽嗎?還有哪些句子比較難讀?愿意試著讀一讀嗎?(教師相機正音,指導學生朗讀難讀的句子)
5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為什么會提出這個問題,她是怎樣尋找答案的?結果怎樣?
6 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第1 、2 自然段
1 作者―“我”在學習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朗讀課文第1 自然段,聯系上下文理解“隔絕”)
2 要教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孩子閱讀、書寫和算術,教她人生的道理,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會遇到些什么困難?
3 薩勒老師用自己特殊的方法培育著又聾又啞又盲的海倫,海倫最終成為了美國杰出的作家、演講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當知道這些時,你心底里涌動著的是什么樣的情感?讓我們懷著這樣的情感讀讀課文的第2 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揭題導入,確定目標
1 出了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課文有了哪些了解?
2 讀課題。當“我”將紫羅蘭送給老師的時候,老師在“我”手上寫“我愛海倫”幾個字,愛是什么?薩勒老師是怎樣讓“我”理解‘“愛”的呢?
(二)集體交流,引導感悟
1 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課文3--14自然段,思考:薩勒老師是怎樣教“我”理解“愛”的?
2 小組交流,將課文中相關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3 匯報交流。相機理解:
( 1 )薩勒老師讓“我”感受到她對“我”的愛。
①“她輕輕摟著我。”從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了老師對海倫的“愛”?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這個句子吧!
②“她把我拉得更近些,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里。”誰能讀讀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老師對“我”的愛。
③“老師把我摟得緊緊的,我覺得她的臉上掛著微笑。”此時的“我”會有怎樣的感受?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這句話吧!
④“我老是弄錯,老師耐心地一次又一次給我糾正。弄到最后,我發現有一大段穿錯了。這時,老師碰碰我的額頭,拼寫出一個‘想’字。”
引讀:第一次,“我”弄錯了,老師耐心地給“我”糾正;第二次,“我”弄錯了,老師耐心地……第三次,“我”又……“我”老是……老師……
“弄到最后,我發現有一大段穿錯了。”這時,老師是怎樣做的?從這兒,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吧!
( 2 )薩勒老師告訴“我”愛是什么。
“愛有點像太陽,也有點像云彩。云彩你是摸不著的……沒有愛,你就不,決活。”是啊!沒有愛,你就不快活。薩勒老師深深地愛著海倫,所以,跟薩勒老師在一起,海倫也是(快樂的)。
4 現在,你覺得薩勒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5 在薩勒老師的幫助下,“我”是怎樣理解“愛”的呢?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默讀課文,用橫線畫記出“我”對“愛”的理解。
6 交流收獲。
( 1 ) “愛就是花的香味嗎?" (愛是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感受的東西)
( 2 ) “愛是不是太陽?" “愛是不是小雨?" (愛能給人光和熱,能使萬物茁壯成長)
( 3 ) “剎那間,我的心中充滿甜蜜的感覺……我感覺到像有許多許多金線把我和別人的心連在一起。”(作者在薩勒老師的教育和引導下,領悟到了愛的真諦,這種愛的感覺和體驗讓作者對未來充滿信心)此時,“我”的感受是什么?讓我們帶著快樂的感受讀讀這段話吧!雖然“我”又聾又啞又盲,但我在“愛”的沐浴下,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在老師濃濃的“愛”里,海倫懷著對她深深的-一“感激”之情(愛)。讓我們懷著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再讀讀這段話。
《愛是什么》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盲啞、特殊、閱讀、糾正、額頭、膝上、竭力、剎那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課文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中所指的“愛”的深刻含義。
3、學生學會感受別人對自己的愛,學會感恩。
教學重點:
概括課文內容,感受薩勒老師對海倫深沉的愛。
教學難點:
理解愛是什么,體會海倫對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之情。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引入課題
師:在一歲半時,一場重病使她聽不見也看不見,不久她又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然而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學會了閱讀、書寫和算術。這個人就是海倫凱勒。
今天我們學習第九課《愛是什么》,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吧。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圍繞課題質疑。你有什么問題要問?或者說你想知道些什么?
(看來大家都預習的很認真,動腦筋思考了。會提問的孩子才是會學習的孩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32頁,①自由地朗讀課文,帶著問題去課文中找答案。要把課文讀通順。②同時畫出生字、生詞,注意字詞的讀音和含義。可以適當的借助工具書來理解字詞。
1、生按要求自學,師個別檢查。
2、匯報檢查
(1)黑板上出示生字詞
盲啞 特殊 閱讀 道理 傳遞 按次序 糾正 額頭 膝上
剎那間 小芽兒 茫然不解
①齊讀詞語。指導“殊、剎”的翹舌音和“盲”的后鼻音。注意“盲”(盲和育的區別)、“膝”、“額”字的寫法。“剎”chà、shā的多音字并組詞,
②你覺得還有哪些字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③指名認讀,全體男生齊讀。
④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們都理解了嗎?有沒有不知道意思的?
⑤全班同學齊讀詞語,每個三遍。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愛”。
1、指定14個人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把不明白的詞句做上記號。
2、生匯報。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很多問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9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薩勒老師是用怎樣特殊的方法讓海倫明白愛的含義的呢?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她們師生之間的愛。
二、品讀1~2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
2、說說薩勒老師為什么要用特殊的方法教海倫閱讀、書寫和算術?
板書:海倫 雙目失聰 雙目失明 世界 隔絕
3、薩勒是用怎樣特殊的方法教海倫的呢?
補充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薩勒老師愛海倫)
4、師:薩勒老師用自己特殊的方法培育著了又聾又啞又盲的海倫,海倫最終成為了美國杰出的作家、教育家。當知道這些時,你心底里涌動著的是什么樣的情感?讓我們懷著這樣的情感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3~14自然段
1、師:同學們的敬佩之情已經溢于言表。下面請自由朗讀課文3~14自然段,找出薩勒老師最令你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教師巡查、指導。
(相機學習句子 )
(1)我老是弄錯,老師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給我糾正。弄到最后,我發現有一大段穿錯了,老師碰碰我的額頭,拼寫出一個“想”字。
A、讓生說感動的原因。
B、理解“老是”一詞。
第一次,我弄錯了,老師耐心地給我糾正;第二次,我又弄錯了,老師又耐心地給我糾正……
這時老師是怎樣做的?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什么?(對“一次又一次地”的理解。)
C、指導朗讀。(讓我們帶著老師對海輪深深的愛來讀讀這句話。)
(2)①“她輕輕摟著我。”
從這里你能感受到什么?你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了老師對海倫的“愛”?
②“她把我拉得更近些,指著我的心說:‘愛在這里。’”(高超的教育手法)
③“老師把我摟得緊緊的,我覺得她的臉上掛著微笑。”
此時的“我”會有怎樣的感受?
2、師:從“輕輕”、“緊緊”、“更”、“一次又一次”這幾個詞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什么?(指名說)用充滿愛的情感來讀一讀。
小結:這幾個句子都是抓住了薩勒老師動作來描寫的,我們在描寫人物的作文時應注意人物動作的描寫。
3、師:薩勒老師不僅用她的行動來證明了愛的含義,還對愛進行了進一步的詮釋,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相關句子找出來讀一讀。生匯報交流。
“愛有點像太陽,也有點像云彩。云彩你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覺到雨,而且知道花草和土地干渴時得到雨水會多么高興。愛也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覺到她。沒有愛,你就不快活。”
師:“愛有點像太陽,也有點像云彩。”此處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為什么將愛比作太陽和云彩?它們之間有什么共同點?(愛能給人帶來光明和溫暖)(薩勒老師用打比方的方法讓海倫感受到了愛的存在)
師:的確,沒有愛,你就不快活。薩勒老師深深地愛著海倫,海倫和薩勒老師在一起也是快樂的。
4、(1)在薩勒老師的幫助下,“我”又是怎樣理解愛的呢?請同學們再次快速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剎那間,我的心中充滿甜蜜的感覺。我的身上好像灑滿暖暖的陽光,我好像一株小芽兒,迎著小雨點兒在頻頻地點頭,我感覺到像有許多金線把我和別人的心連在一起。)
(2)師:在薩勒老師的教育和引導下,海倫領悟到了愛是什么,這種愛讓海倫感覺到像有許多金線把我和別人的心連在一起。愛就是這根金線。
完成板書:別人的心 連在一起 愛
(3)在薩勒老師的幫助下,“我”感受到了“愛”的存在,雖然“我”又聾又啞,但“我”在愛的沐浴下,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讓我們來讀讀這段話。
(4)師:是呀,薩勒老師是用自己全身心的“愛”教海倫知識和人生的道理。她的關心、她的愛感染著海倫,讓海倫體會到了“愛”的存在。海倫對她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讓我們懷著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讀讀這段話。
四、拓展延伸
1、愛到底是什么呢?相信每個同學都有各自的看法,請結合自己的生活,自由地說說你對愛的理解吧。兩分鐘后我們來分享你對愛的理解。
(愛是老師關注的眼神。愛是同桌熱情的幫助。愛是媽媽甜蜜的微笑。)
2、完成34頁的作業
五、課堂小結
《愛是什么》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已經能夠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關愛,但往往對愛的認識較片面。他們樂于說出自己被愛的感受,卻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表達家人的愛。本活動讓幼兒從多種角度感受同伴、親人對自己的關愛,體會愛的不同表達方式,懂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從而升華幼兒愛的情感,讓他們在感受中獲得愛的'經驗,懂得怎樣愛家人、愛身邊的人。
活動目標:
1、知道愛是相互的,懂得孝敬長輩、寬容原諒、嚴格要求都是愛。
2、能積極交流自己對愛的理解,并大膽地表達自己對親人的愛。
3、感受家人愛自己的幸福,體會愛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前錄制爸爸、媽媽向孩子表達愛的視頻。
活動建議:
1、請幼兒觀看《孝敬老人》公益廣告,懂得孝敬長輩是愛。
提問:你找到愛了嗎?都有誰對誰的愛?
小結: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長輩是一種愛。
2、組織幼兒分析生活實例,感受寬容原諒也是愛。
提問:你犯錯時,媽媽會怎樣做?她會原諒你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小結:寬容原諒同樣是愛,這種愛可以讓人改掉缺點,會讓周圍的人更加愛你。
3、教師講述故事,使幼兒充分理解嚴格要求也是愛。
教師出示《小鷹學飛》的掛圖或播放視頻,提問:鷹爸爸和小鷹在干什么?鷹爸爸是怎么做的?鷹爸爸為什么要這樣做?在生活中,誰給過你這種嚴厲的愛?
小結:嚴厲也是愛,這種愛會讓你成長,會讓你進步,這種愛需要你用心去體會。
4、以錄像的形式,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愛。
(1)觀看錄像,感受爸爸和媽媽向自己表達愛的幸福。
(2)教師為幼兒錄像,引導幼兒大膽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體會愛別人的快樂。
小結:愛是需要表達的,彼此間表達愛,會讓對方更感動、更幸福!
《愛是什么》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解讀畫面,感受、理解各種“愛”的表現,并能大膽連貫地講述。
2、在說說、拼拼、議議中,體會心中有愛的美好。
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公益廣告《family》《和諧生活》剪輯影片
2、《愛》課件
3、立體拼圖
(二)經驗準備:
有一定的環保知識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目的:解讀畫面,感受愛家人的情感,體會心中有愛的溫暖。)
1、欣賞“family”——這錄像里有些誰?
2、認識“family”——哪個字母是爸爸,哪個是媽媽,哪個是孩子?
3、猜猜“family”——“family”可能是什么意思?
4、家是我們心里最重要的地方,說說家里誰讓你最溫暖?你讓家人溫暖嗎?
小結:家人的愛讓我們時刻溫暖
(設計思考——通過直觀的欣賞公益廣告,嘗試從自己對家人的愛出發,激發幼兒的回憶,說說熟悉的愛。)
二、猜猜講講(目的:猜測畫面,感受愛他人的情感,體會心中有愛的快樂。)
1、出示圖片,猜猜我們身邊發生的溫暖故事。
出示六幅圖片線索,猜測故事
出示兩幅圖片線索,猜測故事
(設計思考——讓幼兒嘗試尋找圖片間的內在聯系,在挑戰幼兒思維的'同時,也滲透了愛他人的情感)
2、欣賞視頻《和諧生活》(設計思考——采用和第一環節不同的策略,以視頻進行驗證)
3、兩個故事中有個共同的地方你們能發現嗎?
4、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你有過這樣的快樂嗎?
小結:身邊的愛讓我們彼此快樂。
三、拼拼議議(目的:拼圖組合,感受愛地球的重要,體會心中有愛的美好。)
1、如果沒有愛我們會怎樣的呢?
2、小組拼圖,嘗試推測圖片寓意。
3、四組合一,感受大愛。
(設計思考——在推進中,發現大愛是從每一個小愛開始的,地球的每個角落都需要愛)
總結:小愛讓生活美麗,大愛讓生命美好!關鍵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相信你們能讓明天更美麗。
《愛是什么》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讓孩子了解一些交通規則的常識。
2、體驗游戲的快樂,遵守交通規則。
3、嘗試了解一些常見的簡單的交通標志圖和一些交通手勢,正確表達它們的作用。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整理孩子們搜集的有關“交通標志圖”的信息圖片。
2、立體的交通標志:信號燈、左右轉彎標志、停車標志。
3、自制紅綠燈。
4、“十字路口”的場景布置。
5、馬路上出車禍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孩子們自由交流,互相介紹自己搜集到的交通標志圖。
1、這些交通標志圖的含義是什么?
2、它告訴人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二、老師引導孩子們設想路段的情況,以生動的例子,啟發孩子們對各種交通標志圖作用的理解。
如孩子出示“禁止鳴喇叭”這個標志后,老師引發幼兒思考:
1、在這個地方為什么要保持安靜,不能夠鳴笛呢?
2、假如你聽到連續的喇叭聲,你會感覺如何?
預設的答案:可能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睡午覺;
可能醫院里有病人需要休息;
可能大哥哥大姐姐正在考試;
3、小結:當我們看到這個標志,在走過這個地方時,絕對不能鳴喇叭,要保持安靜。
三、了解民警在指揮交通時有什么手勢?這些手勢告訴我們哪些交通規則?(微笑立正表示對人尊重;右手掌往上,手心向外,體前平舉表示請停下;右手臂側舉,來回移動表示前行;)
四、孩子們學做民警叔叔指揮交通。
五、讓孩子們說一說如果沒有這些交通標志的危害,看車禍錄像。
小結:當我們過馬路的時候,要注意旁邊的'交通指示標志,和路上的車輛,過馬路要走人行道,過十字路口時,要看好紅綠燈。
六、游戲:過馬路要看紅綠燈
幼兒分成信號燈、行人兩類角色,自由體驗生活。
教師引導孩子正確做好信號燈的閃亮工作。
(幼兒站在小椅子,手持紅、綠兩種燈作準備狀。處于十字路口的八盞信號燈,要有規律地輪換跳動,為確保幼兒調換紅綠信號燈這一動作的整齊性,他們以倒數10—1的齊聲念讀為輔助手段,進行合理操作)。
1、幼兒行走在人行道上。
2、幼兒學做開汽車,穿梭于馬路上,面對交通標志,正確識別,認真開車,最后把車停靠在停車場,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我們今天回家的路上,過馬路時,要把我們今天學到的交通小知識用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交通標志,還有很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其他重要標志,那么請小朋友們回去之后,可以留意一下,你身邊還有些什么其他的標志,它的含義是什么呢?
活動評析:
這個集體活動將以“遵守交通規則”為話題,以“了解交通標志”為切入點,通過“討論交流、了解標志”、“遵守交通”、“模仿游戲、體驗生活”三個環節,提高孩子獨立在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識,學習保護自己。
教學反思:
通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展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通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讓幼兒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很好的效果。
《愛是什么》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理解接受為了成長的特別的愛,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體驗生活的美好。
2、能自信大方的用語言表達對愛的理解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愛。
3、通過幾個愛的故事知道愛有不同的意義,了解愛的不同表現方式。
活動準備:
1、幼兒會玩游戲《抱團》
2、圖片;多媒體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玩游戲《抱團》,初步感受愛的美好
和好朋友玩游戲快樂嗎?好朋友抱在一起時有什么感覺?你感受到愛了嗎?(出示愛心圖片)是來自誰的愛?
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誰的愛?有了這些愛,你覺得我們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二、分組觀察圖片,了解愛的不同表現方式,大膽表達自己對愛的理解
1、幼兒分組觀察圖片
今天老師帶來四幅圖片,都是關于愛的故事,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講一講,圖片上發生什么事情?找一找愛在哪里?2、幼兒分組到前面講述圖片內容,并說出愛在哪里。
教師啟發提問,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愛的不同方式,并結合生活實際感受理解不同的愛
圖一:重點引導幼兒感受愛是親人朋友間的互相關心、關愛、照顧。
啟發提問:小熊為什么要扶熊爺爺過馬路?熊爺爺感受到小熊的愛了嗎?
你在生活中是怎樣關愛老人的呢?你有沒有受到過這種愛呢?圖二:重點引導幼兒感受愛是親親熱熱在一起。
啟發提問:這幅圖里的愛是什么?你還和誰這樣親親熱熱在一起?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向周圍同伴表達這種親親熱熱的愛。圖三:重點引導幼兒說出:愛是分享。
啟發提問:小鴨和小熊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為什么快樂?你有沒有感受過這種分享的愛?
圖四:引導幼兒感受不一樣的.愛,知道這種愛是為了快快長大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啟發提問:熊爸爸為什么不去救小熊?他不愛他嗎?
熊爸爸為了讓小熊學會游泳把小熊推下水,這是不是一種愛?這種愛是為了什么?你遇到過這樣的愛嗎?
引導幼兒從跌倒自己爬起、獨自睡覺等方面去理解這種不一樣的愛。
三、鼓勵幼兒用不同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愛
我們身邊有這么多愛,那你愛誰?你怎么讓她知道你很愛她?鼓勵幼兒現場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愛:你愛我嗎?你怎么讓我知道?
小結:愛要大聲說出來,還可以通過動作、行為來表達。請小朋友回家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愛。
四、結合課件和音樂,引導幼兒理解感受社會上存在的無私的、奉獻的大愛
你覺得陌生人之間會不會有愛?
引導幼兒觀看課件,了解陌生人之間有愛,當有人遇到困難,素不相識的人會奉獻自己的愛心,理解這是一種大愛。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有愛心的,只要每個人獻出自己的愛,世界就會變得很美好。
《愛是什么》教案 篇12
設計意圖:
幼兒的成長傾注了父母大量的心血和愛。自然界中,動物媽媽又是怎樣愛護動物寶寶的呢?本活動以此為契機,引導幼兒明白“愛”有很多表現方式:保護幼小的動物寶寶、教動物寶寶捕食、教動物寶寶適應自然環境,獨立生活┄并從中發現關愛、友愛、情愛的美好,從而使幼兒無論對人、對事、對物都充滿著感激,促進其形成良好的處世態度。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2、體驗愛別人或被愛都是一種幸福。
3、了解動物之間也有愛,不同動物對愛的表達各不相同。
活動準備:
有關動物預寶寶的'圖片資料或錄像。
過程建議:
1、幼兒看圖片或錄像體會動物媽媽與寶寶的“愛”,并感受動物“愛”的方式。
(1)貓媽媽把自己的寶寶擁抱在懷里。
(2)猴子媽媽整晚拉著寶寶的尾巴睡覺。
(3)熊媽媽把小熊推下水,讓它學游泳,又從急流中救起它。
(4)狐貍媽媽把寶寶趕出家門讓寶寶獨立生活,自己卻跟在后邊。
(5)鷹爸爸在空中松開食物給寶寶喂食,訓練寶寶空中捕食的本領。
(6)小蜜蜂找到花兒,喊一家人去品嘗。
2、幼兒討論:動物是不是也有愛?為什么狐貍媽媽要趕走寶寶?
3、幼兒用肢體語言模仿動物表達對“愛”的方式。
4、讓幼兒夸夸自己的媽媽。欣賞詩歌:《媽媽的愛》《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