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動物兒歌教學反思(精選2篇)
一年級下冊動物兒歌教學反思 篇1
這次公開課之前做了很多的準備,這次的課我設計的很豐富,每個環節都在腦海里過了很多遍。課堂上整體效果很好,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這節課結束之后,我也進行了反思。
一、環節設置
這節課我用視頻導入,接著我出示了卡片,我用彩紙打印出了和這節課相關的詞語“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蜘蛛、蝌蚪”彩紙上打印出漢字和拼音。這個環節很吸引學生。六張卡片,送出了兩張。在設計課的時候沒有這個環節,要送都送,此時我應該把六張都送出。
二、注重細節
①學生朗讀生字語速過快,一口氣讀下來。以后可適當放慢。
②筆畫“橫”:從左向右向上傾斜。
筆畫“提”:向上揚。
③示范寫的時候,注意握筆姿勢。
④“蟲字旁”形聲字,形旁和聲旁可用不同顏色區分。
⑤“誰 哪里 干什么”可用不同顏色區分。
⑥“青”的家族和“白”的家族,出示很多字,可以把字減少一些,先復習“青”的家族“請、清、情、晴”等。
三、以讀代講
①“蝴蝶花間捉迷藏”,蝴蝶在花間飛舞,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蜜蜂采蜜、傳播花粉。
②“蝌蚪池中游得歡”,蝌蚪長大后變成青蛙,青蛙是益蟲、兩棲動物。
把詞語放在句子中,讓學生去體會、感悟。
四、教育機智
“蚯蚓土里造宮殿”“造宮殿”當學生說“造宮殿”,應引導學生,什么是造宮殿?適時引導。課堂上會生成很多東西,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
一年級下冊動物兒歌教學反思 篇2
首先這節課配上了生動形象的彩圖,利用圖文對照,學生很容易找到對應的動物,也很快理解”展翅飛,運食糧,游得歡‘’等動物習性,學生加深了理解。其中較難理解的是‘’蝴蝶花間捉迷藏‘’,通過提問學生什么是捉迷藏,聯系到了課文中蝴蝶花間捉迷藏。還有一句是造宮殿,把蚯蚓當做建筑師。用來加深學生對動物習性的掌握。還添加一個連線的小游戲,把哪個小動物和對應的習性連起來,再次讓學生理解動物的習性,最后通過仿寫詩的游戲,出示兩幅‘’別的小動物活動的圖片,一幅是“青蛙荷葉把歌唱”一幅是“小猴樹上摘桃子”。
引導學生模仿兒歌“誰在那里干什么”來編兒歌。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充分交流,不斷通過評價和提示,讓孩子能說出這樣的句式,讓學生編寫的兒歌更加準確概括。因為時間緊,建議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