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通用17篇)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指要:
本組教材以保護環境為專題,主要由一課識字、四篇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組成。其中《松鼠和松果》《美麗的小路》為主課文。
這四篇課文有兒童詩,有紀實文章,還有童話故事,雖然體裁不同,但從內容上看,都從不同側面、不同程度說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反復讀文中增強環保意識,養成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與環保實踐的習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感悟形聲字的規律,留心食品商標字,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松鼠和松果》主要寫兩只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文章語言輕快活潑,深受兒童喜愛,通過讀文學生領悟到我們在向大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美麗的小路》以小動物找回美麗的小路的故事告訴學生保護環境衛生,人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文中語言生動有趣,“人物”角色較多,適合進行朗讀訓練,另外教者還要抓住難點“鴨先生的話”進行點撥引導。
識字3
遼寧省葫蘆島市龍港區實驗小學 陳興杰 125003
課前透視
識字3是以對對子的形式呈現,內容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對子情境優美,語言精煉,讀起來瑯瑯上口,利于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言。
對對子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在極富感染力的語境中教師應該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大自然的實際,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教學目標 :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6個字。
2、借助拼音和插圖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有搜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準字音,識記字形,學會對對子。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關于大自然景物的圖片或課件。
課時:兩課時(1。5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啟發談話。同學們喜歡對對子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組對子歌。
2、展示圖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畫面的景色。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大自然。
對話平臺
自學(讀文正音,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1、學生借助拼音朗讀對子,注意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交流識字情況。
識字(競賽識字,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培養自主識字能力)
1、出示生字詞:認識哪個讀哪個?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
2、游戲識字:開展“識字秘訣”交流會,看誰的識字方法好。
3、檢查識字:
。1)開火車識字——將13個生字打亂順序,以小組為單位按順序開火車讀生字。
(2)擺長龍識字——學生按教師出示的拼音順序把字卡擺成長龍。(也可擺成其他圖案,如問號、感嘆號、S形等)
。3)幫生字找家——分別找出帶“雨”“蟲”“木”字旁的字。
(4)猜字謎-——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頭上(碧)
。ɡ脤W生已有識字經驗,在游戲和活動中識字,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識字的樂趣)
朗讀(師生互動讀文,營造融洽的學習氣氛)
1、讀文,引導發現課文的特殊呈現方式。
2、師生交叉讀文、拍手練讀、分組競賽讀文。
練習(拓展延伸,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語言,積累語言)
請你學著文中的樣子,也出幾個對子讓小伙伴對一對,實在對不上你可以幫助他。
寫字(分散寫字任務,提高書寫質量)
重點指導“和、語、千‘
第二課時(或半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借助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出示大自然的畫面:你能用學過的詞語描繪一下嗎/說完后把詞語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繪畫(挖掘學生個性潛能,增強理解語言能力)
1、在文中挑選一個或幾個喜歡的詞語,寫在紙上,自己配上畫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組內交流,大家互相評議,猜猜他畫的是哪些詞語。
練習(游戲識字進一步鞏固識字,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1、挑字卡找朋友:
翹舌音朋友——我是翹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結構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兩層樓,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蟲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義詞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開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兒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學的?看誰找得多?
紅臉兒朝陽出東方,專給小朋友灑霞光。
碧綠的田野禾苗壯,萬紫千紅花兒香。
蝴蝶姐姐花間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楊樹搖擺千條枝,桃李傍晚送夕陽。
3、“金話筒”:任意選擇書中的詞語說幾句話,看誰用得多,句子說得美。
寫字(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體會漢字的結構之美)
1、認讀“李、秀、香”,學生觀察描紅: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發現問題相機引導,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業 。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盛開,顏色鮮艷。
和風細雨;原指溫和的風細小的雨,F比喻方式和緩,不粗暴。
山清水秀:形容風景優美。也說山明水秀。
相關鏈接:對子歌(略)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2
課題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 識字3
課題《識字3》
設計
海安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作者:楊樹林
理論支持
識字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教
學
目
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比較
“木、禾”這一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3.借助圖畫感知古今
文字的發展演變,了解偏旁與字、詞之間的聯系,認識形聲字的特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偏旁與字、詞
之間的聯系,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教
學
難
點
區別形近偏旁。
課時安排
第1課時
課
型
新授課
教 學 設 計
教學步驟
教 師 引導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復習偏旁,導入新課。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偏旁,誰能說出你知道的偏旁,并說出幾個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2.這些偏旁都是怎么來的,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3,了解這些偏旁的來歷。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學生說偏旁。
學生讀課題。
通過回憶熟字導入新課,既鞏固了舊知,又為本課認識新的偏旁和生字作鋪墊。
二、課件演示,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觀察偏旁起源與演變過程。
、耪n件出示樹和禾苗。
、瞥鍪鞠鄳墓盼淖,引導學生探求古文字的演變規律。
、菍W生根據圖或古文字,猜猜相應的偏旁。
2.認識“木”、“禾”這兩個形近偏旁。
學生觀察課件。
小組交流。
猜偏旁。
識記偏旁。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課件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初步感知古今文字的演變過程,了解其規律。
三、借助拼音,自讀詞語。
1.自己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不認識的可以請教小組同伴。
2.檢查自讀情況,校正生字、詞語的讀音。
、沤M長組織組員輪流讀,互相正音。
、菩〗M匯報朗讀,教師正音。
3.自由誦讀詞串,把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讀。
自由看圖說話。
借助拼音自讀詞語,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輪流讀,正音。
匯報朗讀。
自由讀。
自主看圖認讀詞語與同伴互助交流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習效果。
四、再讀詞語,發現規律。
1.給予學生自讀的時間,并說說自讀過程中的發現。
2.小組討論交流。
3.大組交流反饋?偨Y得出:
、琶拷M詞語中生字的偏旁相同。
、圃~語與詞語之間有著相互的聯系。
自讀。
交流發現。
總結。
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體驗發現和成功的樂趣。
五、讀詞練句,理解記憶。
1.讓學生圖文對照,再次誦讀詞串,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及相互聯系。
、俪鍪緬靾D“松柏”、“楊柳”。
、谡f說樹木的名稱,觀察圖畫,具體說說松柏和楊柳是什么樣的。
③松柏蒼翠挺拔,楊柳婀娜多姿,它們成為木材還能制出很多東西呢!
④讀“秧苗、稻谷、莊稼”,說說它們的聯系。
春天農民伯伯把秧苗插在地里,秋天,秧苗長大成熟,結出果實。遠遠望去,金燦燦的一大片稻谷。經過農民辛勤的耕耘,莊稼終于豐收了。
2.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樹木或莊稼。
2.選擇其中的詞語練習說一句話。
3.讀背一、二兩行詞串。
誦讀詞串
看圖說說這些樹木和莊稼的樣子或特點
說說別的樹木或莊稼
選詞說話。
讀背詞串
自由讀——同桌互相檢查背誦——集體誦讀——指名背誦。
課文將諸多意象并置在一起,中間留有空白,惟其“留白”,才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整合力。引導學生看圖了解樹木、莊稼的名稱,并適當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再列舉相關的事物名稱,這不僅可以加深對文中詞語的理解,更好地體會詞語間的相互聯系,還教會了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的學習方法。
六、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小組自學。
用自己認為便于記憶的方法分析字形,相互交流。
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柳”)
3、學生按筆順在書上描紅。
4、完成習字冊。
學生交流記憶字形
認真看老師范寫
按筆順描紅
練習寫字
生字教學要讓學生成為主動參與者。自己想辦法記憶字形,會記得更牢固。同時生字的正確、規范書寫是一項扎扎實實的基本功,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的范寫顯得必不可少。
七、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1.和(。┯嘘P的字,大多用“禾木旁”。
2.我知道許多樹的名字:(。、( )、(。、(。
3.填空,用上課文里的詞語:
、( )蒼翠挺拔,( )婀娜多姿,用它們可以做( )。
、拼禾,農民伯伯把( )插在地里,秋天結出了金黃的( ),經過農民辛勤的耕耘,( )終于獲得了大豐收。
學生完成練習。
當堂練習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做到當堂練習,當堂反饋。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火 、山、木、馬4個生字。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3、有感情地朗讀韻文
重難點:理解詞語,指導學生誦讀。
教具準備:課件 卡片 磁鐵 小黑板 夾子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識字3》。上節課,我們去哪兒玩呀。ü珗@)還想去嗎?(想)那就讓我們乘上音樂快車出發吧。ǚ乓魳贰督加巍罚
2、我們的目的地已經到了,瞧,字寶寶都來歡迎咱們啦,就讓我們高興地把它們的名字說出來。
、冽R讀:園 綠 紅 花 橋 洞 蕩
、诳矗麄兊脑~語朋友也來了,你們還會讀嗎?開火車讀。公園 綠樹 紅花 小橋 山洞 蕩船
3、出示課件,引讀詞串。瞧,公園的景色多美呀,有___,有__有彎彎的___,有清清的___還有一座高高的____。
公園里景色雖然優美,但最吸引我們小朋友的還是那些好玩的游樂設施,就讓我們一起去游樂場玩一玩吧!
二 學習詞語 練習說話 指導朗讀
、抛x詞.正音
1哇,游樂場可熱鬧了,小朋友正開心地玩呢?快來看看,你都看到那些好玩的?(課件:公園圖)
2.學生自由說,(目標:把話說完整。樹立圖與詞語結合的第一印象.)
(2)自由讀文。
這些好玩的設施,都寫在我們的書中,愿不愿意自己先讀讀,快快打開語文書p62,自己輕聲讀一讀三、四兩行詞串,注意要把字音讀準了。
感情讀詞
師生交流:這么多好玩的,你最想玩什么?相機出示詞語:轉椅、火車、山洞、滑梯、蕩船、木馬。小朋友說出一個,點擊出示一個詞語
1 火車。坐在火車上,你的心情一定很____?(開心)指名讀,齊讀。
2教學象形字:火。
3 山洞,F在我們的火車要開了,嗚,看前面是什么?火車要鉆山洞了,你的心情怎樣?指名讀。
4 教學象形字:山。
5滑梯。玩滑梯可要排好隊啦!小組開火車讀。
6 木馬。加上動作表演讀。
7轉椅。強調字音,男女生比賽讀。
8 蕩船。強調字音,指名當小老師讀。
( 4)、感情讀詞串
1 指名讀
2 當小老師讀
3男女生比賽讀
三 、貼詞卡
公園的管理員老爺爺年紀大了眼花。拿著卡片不知道往哪兒掛?小朋友能幫他忙嗎?
請小朋友們一起告訴老爺爺這游戲設施的名字。我替老爺爺謝謝你們。
拓展。
用文中的詞練習說一句完整的話
四、回文齊讀
今天我們來到公園,欣賞了美麗的風景,又玩了這些好玩的東西,現在我們打開書本62頁,把課文認真地讀一遍,注意要讀出公園的美和好玩。
五、寫字
1、還有兩個生字寶寶很想和我們交朋友。它們想跟小朋友玩猜一猜的游戲呢?(出示象形字木和馬)
2、讓我們把它們送回家。
范寫:“木”第一筆“一”,寫得短些,稍稍往上斜。第二筆豎,寫在豎中線上,收筆時要頓頓。第三筆撇要舒展開,第 四筆的捺也要舒展,和撇要對稱。
馬:第一筆好比馬的頭,要寫小些。第二筆好比馬的身子。所以這一筆要寬一些。這匹馬跑的真快!它的腿好長呀!
書空。我們一起再寫一遍。
師:它們還是一對好朋友呢。
3 、擴詞:誰能給它們找個朋友。
4、練習
強調坐姿及握筆姿勢。
作業回家告訴爸爸和媽媽,你在公園都玩什么?
教學反思:
一、創設情境,游戲中識字。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趣”貫穿整節課,巧妙地創設了多個有趣的情境,讓孩子們在情境中和游戲中,不知不覺地認識事物、認讀詞語、學習漢字。如:在教學時,我們就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上節課,我們去哪兒玩呀!(公園)還想去嗎?(想)那就讓我們乘上音樂快車出發吧!(放音樂《郊游》)當音樂響起,學生手舞足蹈,有的跟著旋律唱了起來,個個興奮不已,仿佛置身于郊游中。
二、鼓勵孩子個性化朗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情感之間的一種對話方式。在朗讀過程中,我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充分利用多種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導讀)的形式,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朗讀的評價,善于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引導學生多元化的朗讀感悟,從而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正確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感悟。
三、巧妙地滲透說話訓練
從教材入手,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練習仿說,拓寬學生的思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在練說中不作統一要求,尊重學生,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發言給予相應的鼓勵。
四.利用生成資源,進行語言積累。
識字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綜合訓練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能及時利用學生所說的動詞,編成兒歌,作為課中操,不但積累了動詞,又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這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五、悟中識字,感受漢字形體美。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認讀本課生字,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每學習小組一張鉛畫紙、輕音樂磁帶、詞語卡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板畫激趣,在情境中感知
過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勞動在一起。他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東西,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事情。
1.播放輕音樂,創造一種氛圍,師板畫演示“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引導學生認識。
2.師述:由于勞動和生活的需要,他們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是那時候還沒有文字,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看見“船”就把“船”畫下來。這就是我們的祖先用畫圖的方法創造除了的象形字,這是最早的一種造字方法。為了便于書寫,后來,人們就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在的漢字。師依次板書現代漢字“舟、竹、石、泉、川、燕”,讓學生讀一讀,認一認,初步感知字音、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3》。(板書課題)
二、看圖想象,在情境中認知
1.學習詞語。
認識了漢字的演變,老師要帶大家去欣賞一幅祖國的山水畫。(出示山水圖)你喜歡哪些景物?隨著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詞語“竹子、燕子、河川、石頭、泉水、小舟”。(指名讀,師領讀,齊讀)
2. 學習兒歌。
過渡:畫兒真美,老師這兒還有一首更美的兒歌呢!你們想讀嗎?(出示兒歌)請小朋友自由地讀,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學生自由讀)誰來當一回小老師,領著大家讀。(指名領讀)想讀給你的好朋友聽嗎?(走下課桌找朋友讀)3.讀好兒歌。
過渡:這么美的兒歌,老師也想讀讀,你們愿做老師的好聽眾嗎?范讀兒歌。老師讀得怎樣?為什么老師讀得好呢?(指圖,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想象山水圖的美景,想象兒童畫畫的表情、心情)愿意像我一樣讀嗎?請同學們在小組中練讀,不足之處,請小組長指點指點。(小組合作練兒歌)
這么美的兒歌,老師指導你們一定能把它們讀好。(男女生賽讀,齊讀)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學寫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教學過程:
一、小組合作,在討論中深化
1.小組合作,讀懂兒歌。
請小朋友分小組自讀兒歌,畫出自己不懂的詞語,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2.誦讀兒歌。
這么美的祖國河山,你想用你的朗讀加上你的情感和動作來贊美他嗎?(出示兒歌)(學生自由表演,誦讀兒歌)
二、總結延伸,在創作中鞏固
1.即興作畫。
祖國的河山真是美麗壯觀,你想用你手中的彩筆,來畫一畫這美麗的河山嗎?(播放輕音樂,學生小組合作即興作畫)
2.創作兒歌。
你們能仿造課本上的兒歌,給你們的畫編上兒歌嗎?編好后先在小組中讀一讀。(小組合作自創兒歌)等一下我們請各組的代表把你們一組的畫于兒歌一起介紹給大家。
三、指導書寫生字,完成《習字冊》
1. 認讀要求書寫的生字:舟竹石川燕筆黑什
2.擴詞。
3.講解筆畫名稱和筆順(你愿意教大家寫哪個字?試著說一說,學生跟著書空。其中新出現的偏旁:四點水、竹子頭、單人旁,應指導學生認識)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講解每個筆畫在其中的位置,學生描紅,邊描邊按筆順說說筆畫名稱。
5.完成《習字冊》,教師巡視指點。
四、我的教學反思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1種新筆畫,能正確美觀的在田字格中描紅,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所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了解公園里的景物設施,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詞。
教學重難點
識讀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詞串。
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里規范書寫5個生字。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12張(正面是漢字,背面是音節),“公園門票”。
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介紹公園景物與設施的詞語串起來組成的韻語,共4行12個詞語,第一、二、四行最后一個字押ɑ韻,便于學生朗讀,而詞語按“自然美景”“兒童娛樂設施”分類,這樣又便于學生識記。配與相應的公園圖畫,形象地描繪了公園的美景與設施,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公園,展開想象,圖文對照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本課重點是識字,寫字。
學情分析
本課是學生第三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而有些學生在上小學前就已經在田字格里練習過寫字。為此學生已經認識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學生也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初步掌握運筆方法,并讓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動手嘗試以及教師的示范來寫好每一個漢字。在本課的教學中應力求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置身于具體的語言環境之中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明確目標,教師引領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猜謎語導入:
有一個地方,風景優美,空氣清新,還有許多玩具。一到了周末,爸爸媽媽都喜歡帶他們的寶寶到那玩耍,坐木馬,劃船,滑滑梯……可開心了,你們猜那是什么地方?對了,是公園。今天咱們也一起到公園里玩玩吧!
合作探究,幫扶訓練
生觀察圖畫,說說公園里都有什么?
引導學生按順序、類別觀察:先自然景后設施,先近后遠。
學習詞語
指字自讀詞語
給詞語標上序號(橫向1—12),再把相應的序號填在相應的景物旁邊。
匯報自學情況
學生舉手匯報(用統一的句式回答:如我認識詞語“公園”,周末,我們全家一起到公園玩兒。)
生說,師按書上格式貼上詞語。
學習認識詞語
師帶讀詞語,講究節奏和韻味,多種形式朗讀熟讀詞語;
利用詞語卡片檢查詞語朗讀情況;
整體朗讀,分組賽讀。
學習詞語拼讀
學生自學拼讀音節(詞語—音節—詞語);
利用詞語卡片檢查拼讀效果;
玩游戲:買公園門票(能看詞語背面音節拼讀出詞語三個或三個以上得門票一張,得門票者可鉆山洞一次,門票可收回循環使用)。
展示提升,穿插鞏固
齊讀詞語,分組接讀詞語(詞語—音節—詞語);
有韻律的朗讀該組詞語;
師:我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
生:公園綠樹紅花小橋流水寶塔
師:哪里有許多好玩兒的玩具:
生:轉椅火車山洞滑梯蕩船木馬
師:我們玩得生:真開心!
達標測評,反饋矯正
完成《達標測評》第1部分
第二課時
明確目標,教師引領
復習導入:今天,咱們要和這些詞語玩玩
開火車認讀,pk快速認讀。
合作探究,幫扶訓練
認讀詞語,抽查單字(認本課要求認寫的5個字和只認不寫的8個字)注意平翹舌音;
開火車認讀,呼號識字(正音)
指導書寫本課5個生字
學習新筆畫橫撇;
詞語開花(口頭組詞)
指名說結構、筆順,其余人跟著書空;(本課獨體字:水、火、山)
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
展示提升,穿插鞏固
練習背誦詞語,對子間互練;
齊背,展示背(歡快的語氣)
比賽書寫本課生字
a、聽寫筆畫:水的第二、三筆,火的第三筆,馬的第二筆是?
b、書寫漢字:水火山木馬
達標測評,反饋矯正
完成《達標測評》第2部分
一年級《識字3》快樂導航
班級: 姓名: 執筆人:蔡蕓
第一課時
在正確的讀音下打“√”
園(yuán yán)樹(shù sù)花(huǒ hu。
山(shān sān)水(suǐ shuǐ ) 橋(qáo qiáo)
綠(lù lǜ)火(huǒ hǒ)
第二課時
一、填空
“水”字共有幾畫,第一畫是,第二畫是,它的音節是;
“火”字共有幾畫,第一畫是,第三畫是,它的聲母是介母是韻母是;
二、讀一讀,寫一寫。
xiɑ shān shuǐ huǒ mù mɑ
( ) ( ) ( )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6
。ǖ谝徽n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七個字只需認識。認識一種筆畫——橫撇。書寫“水”“火”兩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3.了解公園里的景物和設施,能夠正確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養成愛觀察、愛思考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采用多種方法學習詞語,引導學生感受公園的美和在公園游玩的快樂,并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三、課前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
小朋友們,現在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如果能出去玩玩,到公園中走一走,那該有多好。∧銈兿敫鷱埨蠋熞煌?(想。┎恢保且惶旌芸炀蜁降!今天呀,張老師就帶著小朋友乘坐上快樂大巴,在識字樂園里走一走,游一游!
做好準備了嗎?那就讓我們乘上音樂快車,開始快樂的旅程吧。ǚ乓魳贰督加巍罚⿻囊黄鸪
二、結合情境,學習詞語
。ㄒ唬⿲W習“公園、綠樹、紅花”
1.(出示公園的圖片)瞧,這是哪兒呢?(出示:公園ɡōnɡ yuán)誰會讀這個拼音?試著拼一拼?[你讀得真棒,把公園的后鼻音讀得特別到位,請你當小老師帶領同學們讀。](指名讀 跟讀 )
2.引出詞語,讀準音。
過渡:這個公園非常美麗,就讓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吧!點擊公園的圖片,在公園里,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ㄏ鄼C出示):紅花hónɡ huā
你能美美地讀給小朋友聽聽嗎?誰還想讀?(提示:“花” 是三拼音節)
點擊紅花圖片,大家讀得很美!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大片花叢,火紅火紅的,好看極了!
聽了你的朗讀,老師好像聞到了花香!/這么美的花,小蝴蝶,小蜜蜂都飛來了,圍著花兒跳舞呢!
綠樹 lǜ shù
過渡:沿著小路往前走,你又看到了什么?(點擊綠樹圖片,相機出示詞語)(齊讀)你知道綠樹有什么作用嗎?(指名讀詞語)評:你的翹舌音讀得真準。/聽得出,你很喜歡綠樹。/你站得直直得愿意變成綠樹嗎?/還有誰也愿意加入綠樹隊伍?一起來,讀一讀。/請坐,小綠樹們。(指名讀, 齊讀)
3.指導讀好第一行詞串。
。ǘ⿲W習“小橋、流水、寶塔”
小橋 xiǎo qióo
過渡:穿過花叢,前面是一座……。(出示:小橋)指名讀
小橋是什么形狀?架在哪里?評:你真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好孩子!(齊讀)
流水 liúshuǐ
過渡:小河的水是流動的,這兒用了一個詞叫——(流水)。點擊出示流水插圖,看,清清的河水里有什么?(小魚、小蝦……多可愛呀。┱l來讀讀。
評:讀得真響亮!/多么清澈的河水呀!/我好像看到了水里的魚兒、蝦兒!/好!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清清的流水吧。(齊讀)
寶塔 bǎo tǎ
過渡:公園里除了綠樹、紅花、小橋、流水,還有什么?(出示“寶塔”圖片)誰來讀?(相機出示詞語)(提示:“寶塔”兩個音節都是第三聲,第一個“寶” 可讀第二聲)齊讀。
你在公園見到的寶塔是什么形狀的?(寶塔尖尖的頂,翹翹的角,一層一層,高高的。)試著讀出寶塔的高。
指導讀好第二行詞串。
公園里的景色太美了,我們再來好好地領略它的美。(出示第一、二行詞語)
男同學和女同學賽讀,比一比誰把公園讀得美。
評:從你們的臉上,老師知道,你喜歡極了這個公園。/讀得真美。/我們好像看到了綠樹、紅花、流水、寶塔!/老師仿佛聽到了流水的嘩嘩聲。
誰能用這些詞語來說一句話?
提示:公園里有( ),有( ),還有( )。
(三)學習“轉椅、火車、山洞”等
過渡:公園里除了美麗的景色外,還有許多小朋友喜愛的游樂項目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1.(點擊出示游樂項目的詞語)小朋友,快來認一認這些新朋友。(學生自由拼讀)同桌互讀,請會讀的小朋友當小老師,讀給大家聽。
2.(出示“蕩船” 圖片)師述:老師最喜歡玩蕩船,坐在蕩船里晃呀晃,好象是坐在彎彎的月兒上,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出示游樂項目的圖片)你喜歡玩什么?能學著老師,說一說嗎?
。ㄗ杂删氄f)我喜歡玩木馬,好像騎在真的俊馬上,在草原上奔馳呢!/我喜歡玩滑滑梯,滑下來人好像飛起來了。/我喜歡乘火車,透過窗戶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景色。
3.(出示三四行詞語)我們一塊兒來叫叫這些好玩項目的名字吧!讀好這些游樂項目的詞語。
三、朗讀全文,深化情感
1.你能把四行詞語連起來讀好嗎?(學生自己練讀)
2.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3.去掉拼音你們能讀好嗎?誰想試著讀讀?
4.這些詞語就是我們語文書上識字3 的內容。(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5.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再來讀讀課文。(看著書本讀)。
四、學習生字,樂趣識字
1.小朋友,今天的秋游,我們玩得很快樂。請小組長拿出老師準備的信封,在小組中讀生字,互相正音。(小組讀生字)
2.公園里的叔叔阿姨為了歡迎你們的到來,特別增設了新的游樂項目,走看看去。(出示碰碰車上的生字)碰碰車,不過要讀準這些字才能玩。(學生讀生字可以玩碰碰車)
3.有兩個生字寶寶也來到了我們的教室,來看一看,寫一寫。(點擊出示田字格的生字“水”,“火”。)
(1)大家認識這二個字嗎?大家讀。
。2)這個用紅色表示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筆畫。猜猜他叫什么名字——橫撇!寫的時候注意起筆在橫中線上面一點。
(3)點擊筆順示意圖,看清筆順,自己書空筆順。
。ㄗ⒁猓核——第三筆是撇,不是點。第四筆要寫出捺腳。
火——先在格子偏上寫點畫和短撇,做到頓按有力,左低右高。
(4)仔細觀察,怎樣把這二個字寫好看呢?注意每個字有什么變化?教師范寫。
(5 )播放音樂,學生看范字描紅仿寫,教師巡視。(提醒擺好寫字姿勢:足安 身直 頭正 臂開)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今天,我們不但游玩了公園,學了詞語,還認識了生字寶寶,我們小朋友的收獲可真不少,高興嗎?回去后,用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把公園里好玩的美麗的地方畫出來,好嗎?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7
一、游戲引入,初識象形字
1.組織游戲:(出示課文插圖)
。ɑィ┳屑氂^察,圖上畫了些什么?
。2)小組同學一起合作,把你們看到的用簡單幾筆畫下來,看哪一組畫得多畫得像。
。3)請一組同學上臺介紹自己的畫。
2.引人新課: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樣記錄這些事物的嗎?(示象形字)。
(2)猜猜看,這些古代字符分別表示圖上的哪些事物?
門)這些古代文字逐漸演變,就有了大家看到的這些現代漢字。(示現代漢字)
二、識讀字、詞、兒歌
一、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讀準字音,木會讀的字多拼幾遍拼音。
。ǘ┳R讀字、詞。
1.自讀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2.同座互讀生詞。(示生詞)
要求:詞兒連讀。
3.小組學習,查讀字、詞。
要求:小組同學互相幫助,讓每位同學把每個字、詞都讀準。
4.全班查讀字、詞。
(l)查讀字,正音。(開火車讀、齊讀)
重點指導:川chuan 什chen
。2)查讀詞:正音,詞兒連讀、讀好聽。
。ㄖ该x、齊讀)
重點指導:
a.“竹子,石頭,燕子”第二個字是輕聲。
b.“竹子”:看,綠油油的竹子,品讀。
“泉水”:聽,泉水流動的聲音,品讀。
“燕子”:說,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嗎?品讀。
(三)識讀兒歌。
l、自讀兒歌。(示兒歌)
要求:讀準,讀通順。
2.指名讀兒歌。
3.聽錄音讀兒歌。
4放音樂自由練讀兒歌,練好后讀給好朋友聽,請他給你提提意見。
5、齊讀兒歌。
三、識字、寫字:舟、竹、石、川、燕
1.認讀要識寫的生字。(不帶拼音)
2.小組學習:討論如何識記字形?
3.重點指導“燕”字。
門)你有什么辦法記“燕”字?(適時教學新偏旁“四點”,指正“燕’懶筆順)。
。2)師范寫“燕”字。(邊寫邊說如何把“燕”字寫好看。)
。3)生描紅。
4.全班交流其余4個字的識記方法。
5.自學筆順圖。
6.描紅,觀察各字的重點筆畫。
7.書寫所學生字。
[說明]
《識字3》一課是蘇教版標準本實驗教材小語~年級下冊中的集中識字課型,是以介紹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過程為基本內容的看字形演變識字。此課要求學會9個生字,l個只識不寫的字,認識3個新偏旁;初步了解一
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在設計教學時,首先我們特別重視文中各個組成部分的整合,以識字為切入口,以識詞為中介,最后再以誦讀兒歌來鞏固樹深識字、識詞的成果,把看圖到識字、識詞,到兒歌連為一體。同時,注意處理好各部分的輕重,兒歌是為了結識字提供語境,而不是閱讀課文,重點還應是識字、寫字。于是,我們把整個課堂教學分為三大塊:一是游戲激趣,引入新課;二是讀準字、讀好詞、讀通兒歌;三是識記字形、寫字訓練。接著,我們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設計各環節具體的學習方式及教學過程 。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開課時的游戲設計就是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情
境,在觀察、畫畫、猜象形字的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象形字的來歷,同時起到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
我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堅持“先自學而后教”、“專教那些學生不會和相對薄弱”的原則。在識讀部分采用整體感知,自讀課文,自讀生字,同座互讀詞,小組合作學習查字、詞,自讀、聽讀、練讀、好朋友互讀兒歌等形式。在記字、寫字部分采用小組討論記字;自學筆順圖、自己描字、自己觀察掌握如何把字寫好看等過程,讓學生充分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對難讀準的字,如“川、什”加以示范,對不易理解、讀好的詞,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點撥,對難記、難寫的 “燕”字加以指導,培養了自主學習意識,鍛煉了自學能力,培養了合作精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各方面得到發展。
2.求實。
對于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力求扎實。識字“實”:我們安排近20分鐘時間識字,從初讀的讀準字音,到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到訓練詞兒連讀,然后到小組學習查讀字、詞,人人過關,再到老師查讀指正,最后讀兒歌加以鞏固。力求訓練有層次,步步到位。寫字“實”:我們安排了近15分鐘時間,記5個字的字形并書寫,讀貼、描紅、臨貼,步步落實。求實,為的是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
如:讀兒歌部分,師說:“這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讀一讀吧!庇涀謺r,師說:“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記這個字!
4.生活體驗,發展語言。
漢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當它僅作為符號單獨存在時,它對學生是沒有意義的,而沒有意義的識記又是非常困難的。可一旦把生字放在具體的環境中,讓它與生活密切的聯系起來,就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還能在強化生字教學的同時,發展語言。
如在讀詞“燕子”時,問:“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在學“燕”這個字時,引導學生說清用燕子的外形來記這個字,并適時引導學生也想著燕子的樣子,邊用手在桌上寫“燕”字,一個難字在孩子們熟悉的生活體驗中輕松地記住了,詞也讀好了。
5.把握好教師的角色意識。
這堂課我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起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只在查讀字詞以及“燕”字的書寫部分加以點撥、引導,激勵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會學習。
6.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
檢查讀書習慣:兩手拿書、書斜立;
眼到、口到、心到;
邊讀邊想像。
督促寫字習慣:身正、足安、肩平、臂開;
看清字形,記準筆順,找
好重點筆畫,再寫字。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學會生字“筆、畫、黑、問、什”等。
2、正確朗讀韻文,理解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下面的詞語。
小舟竹子石頭泉水河川燕子
。ㄟ@六個詞語是識字3的一個部分,是學習韻文的基礎。六個詞語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有五個。學生在學習一個新的內容,進入一個學習的情境,必須在知識上有一個輔墊,在心理上有個準備。復習不可少,而且要精心設計。)
二、初讀韻文。
1、范讀。
2、提問。這段話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ㄒ匾暦蹲x,增強學生從整體感悟的效果。低年級也要注意整體感悟,要求可降低。)
三、教學生字。
出示筆的毛筆,教“筆”;出示一幅畫,教“畫”,并作畫畫的動作,進一步理解字義;看黑顏色,教“黑”。
。ㄉ纸虒W的時間,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靈活安排。方法也要恰當。)
四、講讀韻文。
1、逐句講讀前四句。
用綠蠟筆,可以畫什么?為什么畫竹子,要用綠蠟筆?想一想,用綠蠟筆還可以畫什么?提示用“我用綠蠟筆,畫---,畫----,還畫----”的句式,練習說話。
下面三句的教學思路相同。
。ǖ湍昙壍拈喿x教學,既要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又要注意進行語言的表達訓練。)
2、引導學生進行歸納。
在這段話中講到的蠟筆,有哪幾種顏色?提示用“------有-----有-----有------”的句式回答。
蠟筆有各種顏色,它們可以畫些什么?提示用“-------可以畫----可以畫------”的句式回答。
。ㄟ@是一舉兩得。既進行句式的訓練,又進行思維的訓練。有目的的練習,是行之有效的。)
3、講讀最后兩句。
小朋友,假如給了你許多種顏色的蠟筆,你準備畫什么呢?大家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畫什么?你知道祖國的大河嗎?你知道祖國的大山有哪些?出示地圖,讓學生欣賞。
。嵨牡那八木浜妥詈蟮膬删渲g,有一點跳躍,必須有一個過渡。后兩句有一定的含意,有贊頌祖國大好河山的意思,又有把祖國建設得更好的意思。這要巧妙的引導。)
五、小結,朗讀。
六、作業。
1、書寫生字。
2、朗讀。(作業練習,要有口頭的,也要有筆頭的。練習之間要有梯度。)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9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在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從“樂學”入手,積極創設識字情境,激發識字興趣,注重教給識字方法,拓展識字范圍,豐富識字途徑,堅持識寫結合、識用結合,努力做到讓孩子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習獨立識字,在端正寫好漢字的同時提高審美情趣。
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這些靈活有效的形式創設識字情境,有效地促使兒童感知漢字的組合結構,記憶漢字的書寫方法,理解字與字之間的意義關系,形象直觀地促進識字教學工作,養成兒童自覺識字的習慣并形成識字能力、
漢字的結構,講求對稱,又注意變化,追求嚴整又不失靈動。筆畫簡單的字擺布均勻,顯得落落大方;筆畫繁多的字結體緊湊,避免臃腫局促。小學識字教學,應從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出發。利用多媒體軟件讓學生了解一些漢字的知識和漢字形體、結構、筆畫的特點,認識、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在潛移默化中,初步培養學生具有符合本民族文化心理的審美意趣,從而使學生產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產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和愿望。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這是一組兒童對韻,讀起來瑯瑯上口。讀了課文,看了插圖,孩子們就會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綠樹紅花、萬紫千紅……我是大自然的主人,我愛美麗的大自然。
設計理念:
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并對大自然的熱愛,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目標 :
1. 會認讀“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熱愛自然,有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學習重點:
會讀生字、會寫生字,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
1.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
2.河水皺眉,樹兒搖頭,鮮花彎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兒)(風兒)
師:對呀!小朋友真聰明。今天我們就與雨兒、風兒一起旅行一次好嗎?(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邊看邊說。
3.出示課題。
師: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確實美麗,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識字3一課。齊讀《識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麗的景色。
二、初讀體會、認識生字。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了以后,把你最喜歡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
2. 反饋
(1)學生上黑板寫字。
。2)讀課文(學生自由選擇段落)
(3)說說為什么喜歡讀這段。
3認讀生字
師:誰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寶寶讀給大家聽聽?想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正音:(重點:“霜”“蜂”)
師:生字寶寶想回家,你送他們回家好嗎?
三、讀課文感悟。
1.先自己讀,再找好伙伴讀。
2.讀后說說課文跟前面學的有什么不同?(指導發現課文是對對子形式)
小結:小朋友觀察真仔細,這種課文的形式,我們中國叫對對子。
四、再讀課文,激發興趣。
1. 師生交叉讀。
2. 生生交叉讀。
3. 學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對對子游戲。(邊讀邊拍手。)
五、生字鞏固。
1去音節讀生字。
2.游戲。給生字找朋友。
六、啟發想象,練習表達。
黑板上小朋友寫的詞語中,請你選一個,為它配上美麗的圖畫。
第二課時
一、在創新中鞏固練習。
師:上節課,同學們都選了自己喜歡的詞,配上了圖畫。請小朋友拿出交流展示一下。
1. 小組交流。
2. 上臺展示。
3. 說說課文中兩幅該用上哪個詞語?
二、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喜歡大自然的心情)
1. 個別。
2. 開小火車。
3. 齊讀。
三、擴展活動。
1. 讀讀課文中的對對子。
2. 分組自編對對子。
3. 反饋。
例:春對夏, 例:上對下,
秋對冬, 后對前,
白云對紅日, 天涯對海角,
新月對彩虹。 南北對東西。
四、練習寫字。
1. 認一認。(觀察“描一描,寫一寫”)
2. 說一說。(我會寫的字)
3. 練一練。(上臺展示)
4. 評一評。(優秀作業 )
五、作業 延伸。
每人收集對對子,存放成長記錄袋。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要求:
1、會5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兩根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種筆畫。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錄音機、教學磁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好地方玩,想去嗎?(生:想)
師:什么地方呢?請仔細瞧瞧,我們來到了哪里?(出示掛圖)(生答:公園)
出示帶拼音的詞卡:公園 (指名讀、齊讀)
大家想到這個公園里玩嗎?(生:想)下面有請公園的小導游。
。▽в纬鰣觯
導游:小朋友們好!我是公園的義務小導游。如果能順利闖過我這兒設置的3關,就可以進公園玩了,大家有信心闖關成功嗎?
生:有。
二、 教學活動一
導游:下面開始闖觀活動。有請主考官王老師。大家歡迎。
(導游上位)
師:下面老師就替小導游考大家了。下面進入第一關————認知關。要求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詞語。大家對自己有信心嗎?開始!
1、手指掛圖)大家喜歡這個公園嗎?你喜歡這里的什么?能不能用下面的句式來說。
。ǔ鍪拘『诎澹何蚁矚g公園里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關詞語卡片,引說喜歡---- 并且把卡片亂序貼在黑板上。
在貼詞的過程中理解詞語。如學生說出“紅花”后,教師緊接著問:你能說出哪些花是紅花嗎?學生舉例,同時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同時注意給生字組詞。
2、會讀讀這些詞語?指名讀。
小朋友,你對老師放的這些卡片有什么意見嗎?
。▽W生通過觀察,在老師的引導下“哪些詞可以放在一起?” 能夠把這些詞分成風景和玩具兩類。老師在學生的“指導”下,把這些卡片放成兩排。 )
3、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
宣布游戲規則:每小組的組長將卡片發給每個學生,要求將詞語貼在圖畫對應的地方。
。1)學生進行貼詞游戲。請一人上黑板演示。
。2)交流、匯報游戲情況。
4、過渡:從剛才的游戲中,老師發現大家真不錯,開了一個好頭。我宣布:第一關---認知關通過。下面進入第二關。
三、 教學活動二
師:第二關:讀書關。要求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圓滿完成任務嗎?
1、教師宣布讀書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可以六人輪流讀,可以齊讀,可以兩個兩個地讀或者小組長領讀,要大聲地朗讀。
(2)你覺得你的小伙伴讀得很棒,別忘了用你喜歡的方式夸夸他。
2、請得到夸獎的同學起立,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
3、檢查小組讀書情況。
指名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
4、公園里那么多好玩的地方,現在,你最想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在小組交流自己最想玩的地方。并設想自己就在那兒,爍爍自己玩的心情。
5、你們完得開心么?你這么喜歡這里,那么怎么讓大家通過你的讀感受到你的快樂呢?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辦法:讀的時候,把你想象成就在那兒玩耍,這樣就能讀出你的心情了。
6、學生練習感情朗讀。
7、讓我們一齊美美地讀讀課文,分享小朋友們的快樂吧。
過渡:大家玩得真開心呀,老師已經感覺到了。下面我宣布讀書關通過!
四、教學活動三
師:很高興地看到大家順利闖過兩關。還有最后一關在等著大家。你們能闖關成功嗎?
1、第三關---寫字關。要求能正確、工整地寫好本節課要寫的兩個字—水“火”。
2、出示“水”“火”。分析字型結構、筆畫名稱、注意點、書空。
3、師范寫。
4、學生描紅、仿寫。
5、檢查寫字情況。
6、總結、過渡:老師檢查了大家的寫字本,發現大家真了不起,將字寫得這么好,我非常高興地告訴大家:寫字關---通過!大家非常關心最后的闖關結果,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請出小導游!
7、導游:從剛才大家的闖關中,我感覺到一(2)班的小朋友真的非常勇敢、非常聰明。下面我鄭重宣布:闖關成功!下面請隨我入園游玩!
五、活動
1、 師:大家玩得高興嗎?要是我們能把這份快樂帶給家里人,他們該多高興呀!有什么好辦法呢?這樣吧,老師送給大家每人一架簡易照相機,把自己喜歡的地方拍下來,不就可以帶回家了嗎?要照相機的請舉手。
2、在小組里商量好要拍什么,然后一邊拍照一邊加深課文印象。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對子
4、會寫“香、秀”等6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蜂、蝶”
1、引入: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大家都愛她,今天地球小天使也來到課堂,誰來和它們打招呼,出示動物“蜂、蝶”,誰再能大聲叫出他們的名字,出示生字卡,練讀一次。
2、過渡(指導方法)
(1)借助拼音識字
(2)查字典
。3)請教別人
二、初讀課文,學生字。
1、生自瀆課文
2、學生字(出示11個生字)
(1)學生隨機認讀某個生字,帶讀
。2)圖字結合淺析某些字義,組詞或抒發感受
(3)開火車認讀所有生字
(4)歸類同一部首識字
3、種種子寶寶(把生字種到下面,每讀一個讀一次)
三、學詞、學文
1、讀詞(個別讀小組讀)
2、對對子
3、學文(過渡請一位同學大聲讀注:提出讀的要求和聽的要求以多種形式對讀)
四、書寫生字
1、具體教導、范寫“香、秀”
2、學生書寫。
五、擴展
1、歸納:相對、相近事物可以對對子
2、作業:比一比,誰的.對子多
3、小結。時間過得真快,小天使們還要忙著到別的地方綠化、美化環境,我們就到這里,跟小天使說:再見!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材說明。
識字3是本冊教材的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它是以對子的形式呈現,內容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對子情境優美,語言精煉,讀起來瑯瑯上口,利于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言。同時,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能使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對對子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在極富感染力的語境中教師應該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大自然的實際,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產生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重點:讀準字音,識記字形,學會對對子。
信息資料:生字卡片、關于大自然景物的圖片或課件。
課時:兩課時(或1、5課時)
三、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當今的語文教學大力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然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的目標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2、當所學知識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建立起某種聯系的時候,就會極大地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所以在課堂中,教師應想辦法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
3、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最重要手段之一。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課堂上自由地讀,自主地讀,讀悟結合,讀背結合,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認識對子,學習對子,最后達到有少許學生能仿編簡單的對子。
四、教學環節的設計與說明。
。ㄒ唬⿲ 新課。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在這個家園中有各種自然景觀、花草樹木和小動物們,我們大家都愛她。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識字3就是描寫一些自然景觀的,而且它還是一首對子歌,你們有興趣讀一讀嗎?
。ㄔO計意圖:上課伊始,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導語 ,不僅能引起學生對本組教材的興趣,而且能巧妙地導入 了新課。)
。ǘ┏踝x課文,感知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努力讀通句子。
2、指名(多人)試著讀課文。
3、齊讀課文。
4、用筆劃出生字,自己學一學,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學習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一定從低年級開始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在自學的基礎上再和他人進行交流討論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ㄈ├斫庠~語,學習生字
按小節學習課文,學會生字,弄懂詞語的意思。
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大屏幕展示第一節的文字和圖片內容)
2、自由讀讀一下這些字(課件顯示以下生字:霧、霜、霞、朝、),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特點?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識字?
1)“霧、霜、霞”三個字都是雨字頭。
2)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所見情景或者觀察圖片,聯系實際識字:
什么時候分別會出現這些自然現象?誰見過,分別是怎么樣的?——練習用這些生字說話。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雖然年齡還小,但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同樣在不斷地汲取知識的營養,包括對語言的吸收和對大自然的認識等等。因而在課堂上啟發學生把生活的經驗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并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有利于他們全方位的的發展。)
3)穿插朗讀、學習詞語“朝陽、晚霞、晨霧、秋霜”。
能找到與這些詞語相對應的詞語嗎?比較下面的兩組詞語。
朝陽——夕陽
朝霞——晚霞
。ㄓ袟l件的話欣賞早、晚不同的太陽和霞光風光圖)
(設計意圖: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極大的發展潛力,更為課堂教學增添了許多活力,尤其在低年級適時適度地運用更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練習朗讀這一小節。
“云對霧”和“和風對細雨”,去掉“對”字讀一讀!霸旗F”是一個詞語,“和風細雨”是一個成語。再讀。
第二小節:
1、齊讀一下第二小節。(多媒體)
2、出示其中的五個生字,并采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及時正音。
3、說說你有好方法可以更快地認識并且記住這些生字,包括字形和生字的大致意思。
。ㄈ纾罕容^“蝶、蜂”字形的異同;用這些生字分別組詞或說話;猜字游戲: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一塊石頭上——“碧”……)
(設計意圖:再次體現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當學習的責任從教師身上移到學生身上以后,也許會出現很多奇跡。)
4、多種形式朗讀這一小節,“萬紫對千紅”去掉中間的“對”字再讀一讀——萬紫千紅。
這也是個成語。讀成語,欣賞多媒體圖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當你看到這萬紫千紅的景象時你會說些什么?
。ㄔO計意圖:當學生看到豐富的畫面時,一定會興趣盎然,盡情發言,也許還會出現一個小高潮。)
第三小節:
1、齊讀第三節。
2、說說怎么認識并記住其中的三個生字——“李、楊、秀”
3、在這一節中也隱藏著成語,你能找出來嗎?(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設計意圖:在上幾個成語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經掌握了如何由對子變成成語的方法。用找一找的方法教學還能激起更多學生更大的興趣。)
4看一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景象——多媒體圖片。這么美的環境需要我們大家來保護,所以我們從小就要樹立環保意識,千萬不要去破壞環境,傷害小動物。
。ㄔO計意圖:在初步認識自然,真切感受自然的基礎上,向學生進行環保教育,適時有效。)
(四)鞏固練習,掌握生字。
。1)多種形式抽讀生字卡片。如打亂順序讀、去掉拼音讀、搶讀、開火車讀、讀字組詞等等。
。2)讀多種形式讀課文——如分男女生對讀、去掉“對字讀等”;背誦。
。ㄎ澹鴮懼笇
比較“禾”在不同位置的不同寫法。注意“秀”的第六筆。
。、課外延伸
1.補充學習幾則對字歌。
例如:
長對短,方對圓,黑夜對白天。
貓對狗,馬對騾,山羊對駱駝。
雞對鴨,牛對馬,白鴿對烏鴉。
蚯蚓爬,蟋蟀唱,蜜蜂嗡嗡叫。
黑對白,紅對綠,山川對河流。
梨對桃,杏對棗,蘋果對香蕉。
豬對牛,兔對猴,花貓對黃狗。
2.試著編編這樣的對字歌。
。ㄔO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旨在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要編這樣的對子,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一定的文字組織能力。鑒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還不夠強,要求無須太高。)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 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 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能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內正確、美觀地書寫。
2、 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并能想象相應的畫面,陶冶情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勞動都在一起。他們看到很多的東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1)出現“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2)出現“竹”的實物圖,這是什么?
。3)出現“石頭”的實物圖,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現“泉水、河川、燕子”的實物圖,引導學生認識。
3、有時他們需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那時還沒出現文字,這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非常勤勞、聰明、能干,于是他們想出一個辦法,把看到的東西照樣子畫下來。
4、多媒體課件以動畫形式在實物圖的旁邊,一一出現相對應的象形文字。他們畫的像嗎?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們祖先用畫圖的方式創造出來的,是我國最早的一種造字方法。
5、為了便于書寫,人們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在的漢字。多媒體課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詞語出現在相應的象形字旁,點撥詞語的意思:
。1)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讀一讀,注意“子”在這里讀輕聲。齊讀,分小組讀。
。3)從泉里流出來的水就是?齊讀兩遍。
。4)顯而易見,這就是石頭,讀準“頭”是輕聲,指名讀,開火車讀。
。5)古時候河流也叫“川”,讀一讀。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讀一讀。
我國四川省的“川”就是這個“川”,想一想,通過這個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二、加深記憶
1、學生自由讀書,體會這些象形字是怎樣產生,又是怎樣變成現在的漢字的。
2、說說現在的漢字與原來的圖畫有什么相似之處?漢字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1)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2)指名說,互相補充。
3、讀一讀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詞語。注意看準音節,讀準字音,找到“石頭、竹子、燕子”詞中的輕聲。
三、教學生字
1、多媒體顯示:舟竹石川燕
。1) 讀準字的字音,前4個生字都是翹舌音。
。2) 帶拼音認讀,去掉拼音認讀。
2、“燕”中有個新偏旁是“四點底”,跟老師讀一讀。
這“四點底”像燕子身上的哪個部分?記一記。
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4、看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指名書寫生字的筆順。教師點撥筆畫較多的字。
四、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樣才能把這些生字寫美觀?
2、學生互相交流,老師重點指導。
3、老師范寫生字,學生描紅。
4、學生仿影,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教學后記: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來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較濃。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泉水”這一詞的配圖學生較難把握。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和詞語。
2、學會認識搭、翔、鳴、網、汪這五個要求會認的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4、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和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教學難點
1、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教具準備
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1、教師出示動物掛圖。同學們你們都認識這些小動物嗎?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它們都有哪些本領呢?
2、讓學生觀看動物和昆蟲的幻燈片,引起他們對這些動物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3、我們先來一一認識這些小動物和昆蟲,接下來我們再來一起認識學習一下它們的名
字是怎么寫的?
二、學習新課。
1、學生自由讀課文,為不認識的生字新詞標上拼音。仔細拼讀音節,看看這些生字都讀什么音,用心記住它們的讀音?凑l記得準,記得快。
2、同桌讀一讀短文,互相訂正字音。
3、指名讀,做到正確朗讀課文。
4、學習生字。
1)教師分兩部分板書生字。一部分是要求會寫的生字,一部分是要求會認的生字?茨膫同學反應快,能第一個說出生字的讀音。如果說錯了,其他同學立刻糾正。達成共識后,教師寫上音節。
2)拼讀音節。可采用指名讀,開火車拼讀等多種形式。
3)記住字形。(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學習)
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喜鵲、杜鵑、黃鸝。
杜: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記憶字形。左右結構。土字左邊加上木字旁。
杜鵑、杜絕。
蜻: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字形。左右結構。青字左邊加上蟲字旁。
蜓: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字形。左右結構。廷字左邊加上蟲字旁。
蜻蜓是昆蟲,所以是蟲字旁。
蟬: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字形。左右結構。單字左邊加上蟲字旁。
蜘: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字形。左右結構。知字左邊加上蟲字旁。
蛛: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字形。左右結構。朱字左邊加上蟲字旁。
蜘蛛是昆蟲,所以是蟲字旁。
豬: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字形。左右結構。者字左邊加上反犬旁。
野豬、小豬、豬崽。
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記憶字形。左右結構。句字左邊加上反犬旁。
小狗、狗熊。
5鞏固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搶讀。
鵲、杜、鵑、鸝、蜻、蜓、蟬、蜘、蛛、豬、狗。
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搶讀。
喜鵲、螞蟻、貓、杜鵑、蜘蛛、燕子、蜻蜓、狗、蟬、豬黃鸝、烏鴉。
老師出示要求會認的字,讓學生讀一讀。
6指導書寫。
1)仔細觀察生字在書中田字格中的位置。
2)看老師怎樣寫,記住筆順。
重點指導:
鸝:左右緊湊些,不要寫得又扁又寬。
蜓:筆順,先寫左面蟲字,再寫右面部分,撇、橫、豎、橫,最后寫建字旁。
3)在書上描一個,寫二個。寫時要一氣呵成,不能寫一筆看一筆,要筆筆到位,不要涂改。
4)看范字寫生字,每字寫兩遍。
三、再讀課文。
1、在學生學習生字和詞語的基礎上,再聯系課文,把生字和詞語放在語言環境中理解。
2、邊讀邊看插圖,看每幅圖描繪的是什么。
3、在學生看圖時,要注意指導學生看圖的方法。
四、作業 。
1. 抄寫生字和詞語。
2. 朗讀短文。
板書設計
識字學詞學句(二)
1
喜鵲 杜鵑 黃鸝 蜻蜓
蟬兒 蛛蛛 小豬 小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復習鞏固所學的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3、知道動物的分類和各種動物的本領。
教學重點
1、理解句子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3、知道各種動物的本領。
教學難點
知道各種動物的本領。
教學過程
一、生字詞的復習。
1、做摘蘋果的游戲: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棵蘋果樹,然后把寫有生字的蘋果貼在樹上
鼓勵學生摘蘋果,認讀生字。
2、教師讓學生當小老師出示卡片學生讀生字詞語。
喜鵲、杜鵑、黃鸝、蜻蜓、蟬、豬、狗
二、逐段學習短文。
1、指名讀課文,提問:同學們,你們數一數有幾個小節,用手勢告訴老師。
2、學習第一小節。
1)學生小聲讀第一小節,想一想這段里提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有沒有共同點?
板書:喜鵲、杜鵑、黃鸝
它們都是鳥。
2)自己讀一讀,在書中畫出這些鳥的名稱。
3)再讀課文。
想一想,這些鳥都在做什么?你們知道它們都有什么本領嗎?
a自己邊讀邊體會。
b在小組內練習說一說,誰說得好的同學就是動物小專家,然后代表本組參與班級展示。
c進行展示:(學生可以借助圖片和其他資料說明)
喜鵲、杜鵑和黃鸝生活在樹上,都吃害蟲,是益鳥。
它們有的在搭窩,有的在歌唱,有的在飛翔,一種和諧、自然、愉快的景象。
4)、讀一讀第一小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a自己練習
b指名讀,大家評議。
3、學習第二小節。
1)指名讀這一小節。
想一想:從這段我們知道了什么?
這段講了三種昆蟲。
2)再讀這一節:
這段課文寫了哪些昆蟲?在圖上找到它們,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它們都有什么樣的本
領?(方式方法同上)
蜻蜓捉蚊子,是益蟲。
蟬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知了,它的本領就是在樹上叫,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蜘蛛會抽絲結網,來捕捉蚊子,是益蟲。
3)、有感情的朗讀。
4、學習第三小節。
1)指名讀這一小節。
想一想從這段我們知道了什么?
這一段是關于幾種家禽的描述。
2)邊讀課文邊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它們的特點。
小貓喜歡白天睡覺,晚上捉老鼠。
小豬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沒有別的本領。
小狗給主人看門,愛啃骨頭。
3)有感情的朗讀這一節。
5、齊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同桌互相讀一讀,要讀得準確,流利、有語氣。
三、完成課后作業 第三題。
1、讀題目,明要求。
把詞語分類寫下來。
2、老師出示卡片,讓學生讀一讀這些詞語。
3、自己動腦筋,進行分類,并且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分。
4、匯報你分類的情況。
螞蟻 蜘蛛 蟬 蜻蜓
貓 豬 狗
四、完成課后作業 第四題。
1、老師出示卡片,讓學生讀一讀這些詞語。
2、自己連線。
3、反饋。
五、布置作業 :寫生字,讀詞語。
六、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動物都有各自的本領。鼓勵認真負責的小專家。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看圖,說一說這個動物屬于哪一類,再動手畫一畫和它們是一類的動物。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種筆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食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3、了解公園里的景物與設施。
【教學重點、難點】:
1、識讀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串。
2、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中規范書寫5個生字。
【教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圖片,小朋友,你們看這兒是哪兒?(文峰公園)
相機出示:公園
誰會拼讀?
2.秋游那天小朋友肯定玩的很高興,誰能懷著愉快的心情讀一讀這個詞語?
3.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識字3,再來逛一逛文峰公園,一起分享那天的愉悅。(板書:識字3)
二.教學詞串
師:小朋友,那天在公園里,你們看到了哪些景物?
1、學習“綠樹”“紅花”
⑴學生說到樹,老師就相機出示“綠樹”圖
、颇憧吹搅艘豢每迷鯓拥臉?
。ㄉ焊叽蟮。)
、俏覀兘羞@樣的樹是大樹。觀察一下這樹的顏色,是 ,
綠綠的樹我們就叫是 (出示:注音的“綠樹”)
、日l能將這個詞讀準確
、蛇@么高的樹,加上這么一個“綠”字,一下字變得多可愛呀!誰來讀好它?(指名讀,齊讀)
、使珗@里除了有高大挺拔的綠樹,還有 (出示紅畫圖)
、讼矚g它們嗎?說句話來夸夸它的顏色?(出示:注音的“紅花”)
、绦∨笥堰@么喜愛這些花,那你能正確,有感情的讀這個詞嗎?(指名,齊讀)
、痛渚G翠綠的樹,鮮紅鮮紅的花,真美!你們能讀好這兩個詞嗎?讀出它們的美,讀出你的喜愛。
⑽指導朗讀“綠樹”“紅花”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好。你們發現沒有,介紹看到的景物時加上一些表示顏色的詞,這景物就更美了。
2、學習“小橋、流水、寶塔”
、乓宦纷呦氯,公園里除了有綠樹,有紅花,還有什么?
你們看(出示小橋圖)這是一座怎樣的橋?
、七@樣一座古色古香,帶著中國特色的橋,我們把它叫作(出示:注音的“小橋”)
師:誰來讀好它?
。ㄖ该x,齊讀)
、钦驹谛蛏,不僅能看到成蔭的綠樹,遍地的紅花,還能聽到(放流水聲)聽到了什么?
、葘,小河水嘩嘩地流著。我們把流動的水叫作 (出示:注音的“流水”)
⑸教學水
(老師在田字格中邊范寫“水”,邊說相應的筆畫名稱。)
a、小朋友,剛才老師寫“水”時,你發現了一個新的筆畫了嗎?聽清楚它的名字了嗎?(學習新筆畫“橫撇”)
b、小朋友們仔細看,橫撇寫在田字格的哪兒?
c、老師寫“水”時,誰看清楚它的筆順了?
。ㄖ该麜,學生齊書空)
師:多美的小橋啊!多動聽的流水聲啊!中國人特別愛小橋、流水,只要一讀到“小橋,流水”這兩個詞,眼前就會出現美麗的景色,所以中國的公園里都有小橋,流水。(指名讀,齊讀)
、市∨笥,你知道文峰公園為什么取名叫“文峰公園”嗎?(因為它建在文峰塔的旁邊。)
a、小朋友,知道文峰塔的故事嗎?
b、那么,就聽老師給你們介紹介紹吧。高39米的文峰塔在300多年以前建成,傳說,建文峰塔之前,南通沒有出過什么名人,南通的百姓和官員都很著急,于是籌錢建了文峰塔和三元橋,希望南通人才輩出。文峰塔和三元橋建成后,南通就出了近百個進士,還出了胡長齡、張謇兩個狀元。當然這些名人的成功主要還是靠他們自己的努力。張謇為南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關于他的故事,小朋友可以請爸爸媽媽講給你聽聽。
c、這文峰塔可是南通人的驕傲,南通有三座有名的塔,文峰塔是其中一個,還有兩座塔,有小朋友知道他們的名字嗎?
d、真了不起!你能說出它的名字。對,支云塔在廣教寺內,直插云霄,無比壯觀。還有一座塔的名字就藏在我們的校歌里,我們一起來唱唱。(學生唱校歌)
e、找到了嗎?
f、對,這座寶塔叫“光孝塔”。
g、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們南通城保留至今最古老的建筑了。你們知道南通這三座塔的特點嗎?
師:你真棒!我們一起來說:“南通塔,四六八”。
h、這三座塔真漂亮啊,真是 (出示:注音的“寶塔”)讓我們一齊讀好這個詞。
⑺小朋友們肯定都想用自己聲音表達出你對寶塔的喜愛之情吧!先讀給同桌聽聽,待會兒老師請同學讀給大家聽。
。ㄖ该x,齊讀)
3、讀了這些詞,你覺得這是一座怎樣的公園?
(出示句子: lǐyǒu , yǒu ,hái yǒu 。zhè lǐ zhēn shì !)
練習說句子
4、齊讀第二行
三、寫生字
1.逛了一路,玩了一圈,小朋友們都累了!生字寶寶也要休息了,拿出你們的田字方格本,我們來寫一寫,今天學的生字
2.老師再次范寫,學生描紅
四、小結
師:小朋友,我們今天跟著《識字3》又去了一趟文峰公園,又看到了美麗的景色。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識字3》前兩行詞。
(學生齊讀)
師:公園里不僅有美麗的景色,還有許多大型玩具呢?我們明天跟著課本繼續去文峰公園游玩。
五、作業
1、讀熟課文前兩行。
2、書寫生字“水”。
3、借助拼音拼讀課文下兩行詞語。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3》教學設計 篇17
作者:天凝鎮中心小學 顧歡歡
教材分析:
這是一組兒童對韻,讀起來瑯瑯上口。讀了課文,看了插圖,孩子們就會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綠樹紅花、萬紫千紅……我是大自然的主人,我愛美麗的大自然。
設計理念:
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并對大自然的熱愛,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教學目標 :
1. 會認讀“霧、霜”等13個生字,會寫“和、語”等6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熱愛自然,有收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學習重點:
會讀生字、會寫生字,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
1.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
2.河水皺眉,樹兒搖頭,鮮花彎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兒)(風兒)
師:對呀!小朋友真聰明。今天我們就與雨兒、風兒一起旅行一次好嗎?(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邊看邊說。
3.出示課題。
師: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確實美麗,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識字3一課。齊讀《識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麗的景色。
二、初讀體會、認識生字。
1.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了以后,把你最喜歡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
2. 反饋
。1)學生上黑板寫字。
。2)讀課文(學生自由選擇段落)
。3)說說為什么喜歡讀這段。
3認讀生字
師:誰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寶寶讀給大家聽聽?想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正音:(重點:“霜”“蜂”)
師:生字寶寶想回家,你送他們回家好嗎?
三、讀課文感悟。
1.先自己讀,再找好伙伴讀。
2.讀后說說課文跟前面學的有什么不同?(指導發現課文是對對子形式)
小結:小朋友觀察真仔細,這種課文的形式,我們中國叫對對子。
四、再讀課文,激發興趣。
1. 師生交叉讀。
2. 生生交叉讀。
3. 學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對對子游戲。(邊讀邊拍手。)
五、生字鞏固。
1去音節讀生字。
2.游戲。給生字找朋友。
六、啟發想象,練習表達。
黑板上小朋友寫的詞語中,請你選一個,為它配上美麗的圖畫。
第二課時
一、在創新中鞏固練習。
師:上節課,同學們都選了自己喜歡的詞,配上了圖畫。請小朋友拿出交流展示一下。
1. 小組交流。
2. 上臺展示。
3. 說說課文中兩幅該用上哪個詞語?
二、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喜歡大自然的心情)
1. 個別。
2. 開小火車。
3. 齊讀。
三、擴展活動。
1. 讀讀課文中的對對子。
2. 分組自編對對子。
3. 反饋。
例:春對夏, 例:上對下,
秋對冬, 后對前,
白云對紅日, 天涯對海角,
新月對彩虹。 南北對東西。
四、練習寫字。
1. 認一認。(觀察“描一描,寫一寫”)
2. 說一說。(我會寫的字)
3. 練一練。(上臺展示)
4. 評一評。(優秀作業 )
五、作業 延伸。
每人收集對對子,存放成長記錄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