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精選17篇)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打電話的一般步驟,通話時能把事情說清楚,語言簡潔,有禮貌,培養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2.讓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學會交流,培養表達、應對、評價能力,養成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度。
3.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引導學生大膽交際,在互動中形成角色意識,主動發展。
2、聯系生活,創設符合題意、具有實踐意義的交際情境,既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又使他們在無意注意中產生表達的欲望,學會交際的禮節。
3、點面結合,充分發揮典型個例的示范作用,更要面向全體,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教學重點:學習打電話的一般步驟,方法。
教學難點:打電話時,內容集中,語氣簡潔,文明禮貌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朋友,大家猜猜看他是誰?經常丁零零,沒鼻沒眼睛,一耳帶一嘴,邊說又邊聽。這是什么!課件出示:電話。
2、同學們,你們家里有電話嗎?(有)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已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必須品,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和電話有關,板書:打電話,學生和老師一起書空,生齊讀課題。
二、情景再現,揭示內容
1、說到電話,電話就響了。原來是芳芳約小明出去玩。我們來聽聽他們說的是什么?(播放課件)電腦出問題了,沒有聲音,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猜猜芳芳和小明在電話中都會說些什么呢?
生匯報猜測的電話內容。
2、指三名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三名同學)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32~13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打電話”(綜合應用)的探究,初步感受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習在問題情境中應用優化思想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用畫圖、表格等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打電話”省時的最優方案。
教學難點:通過圖表的方式發現“打電話”隱含的規律。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揭題:同學們,我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需要打電話通知相關人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打電話”的數學問題。
提出問題:大家先看一段“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報道。在這次演習中,為了考驗兩國部隊的臨時應變能力,中俄軍事演習前幾分鐘突然要改變作戰計劃,總指揮需要盡快通知7名司令員。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每分鐘通知一個人,幾分鐘能通知完,請大家幫助設計一個“通知方案”。
二、探究方法,逐步優化
1.觀察思考,示范引導。
提問:假設由總指揮打電話一個一個通知(7名司令員),同學們想一想要多少時間呢?
觀察思考:老師用一個簡單的圖把這個通知方案表示出來了。(屏幕顯示下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上面的示意圖,說一說大、小長方形各表示什么?斜線上的數表示什么?
2.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師:大家都知道在戰爭中時間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情況十分緊急,總指揮需要盡快把改變后的作戰計劃通知到每位司令員,按剛才的方案,如果每分鐘通知一位司令員,需要7分鐘,太慢了。你能不能幫總指揮設計一個比較好的方案?
(1)獨立思考。讓學生先獨立思考“打電話”的更優方案。
。2)小組合作探究。
要求:①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的通知方案。
②推出小組中自己認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③小組合作擺出這個“最佳方案”,并用學具在斜線上標出通知時間。
④在小黑板的右上方寫出這個方案一共需要的時間。
。3)各組在組長的組織下,在學具板上進行方案的交流、討論、設計。
3.展示匯報,介紹方案。
。1)教師在巡視中了解學生設計的情況,讓學生上臺展示各小組的方案。
。2)選擇有代表性的方案進行點評指導。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邊聽錄音邊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的藝術特點和語言特色。
2.指導學生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唆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3.指導學生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培養其對相聲藝術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相聲的表現形式,感受幽默風趣的語言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練習說這則相聲,增強對相聲藝術的理解。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相聲嗎?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春節聯歡晚會、大型文藝晚會上是必不可少的節目。我國也涌現出了一批杰出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你們都知道哪些呢?(學生七嘴八舌地發言。)今天,我們就要來欣賞一則由馬季、郭啟儒合說的相聲《打電話》。
二、學習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再次默讀課文,思考:這則相聲講了一件什么事?(講了一個人打電話約朋友看戲,卻很啰唆,最后甚至還耽誤了看戲的時間。)
3.請同學們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合作讀讀這則相聲,看看兩個人的分工有什么不同。
說說你們各自讀不同的角色的體會。(甲主要是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說的話也特別多,也比較好笑,他的語言推動故事的發展;乙是在一旁針對甲的`每一句話發表感慨或作補充的,他的話比較短小,就像一個尾巴似的,但他的話使甲的語言更富感染性。兩個演員的對話互相配合,才能呈現相聲的藝術性。)
三、拓展練習
1.剛才同學們是“讀”相聲,那么,怎樣才是“說”相聲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則相聲的原創者——相聲大師馬季、郭啟儒的精彩表演。(多媒體播放相聲《打電話》。)
2.看了相聲演員的表演你有什么體會?(說相聲的時候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動作,可以夸張一點,配合語言表現出它的感染力;兩個人的配合更要默契。)
3.找自己要好的小伙伴合作說說這則相聲。
4.集體交流,評選“最佳搭檔”。
四、總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相聲這種語言表演藝術,從同學們的笑聲中我們體會到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當然,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化是相當豐富的,同學們可以在學習中積累語言,在學習中運用語言,感受祖國語言的魅力。
五、板書設計
打電話
語言表演藝術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設計思路:
這是一節由音樂切入的藝術課。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在學唱《打電話》的基礎上,大膽的想象和創編新的歌詞和表演動作,能嘗試給不同的人物打電話,享受通訊手段帶給人類的便捷,在快樂的氣氛中,分小組進行模擬創作和表演活動,通過表演激發孩子們下意識的情感態度,發展其語言表達和即興表演的能力。
活動建議:
1、欣賞與模唱。
2、生活練習。真電話:媽媽、朋友;假電話:圣斗士、火車俠、奧特曼。
3、音樂游戲練習。
4、創作與表演。留任務,分成三組給不同的人打電話。生活中:媽媽、朋友、119、110;假想:
5、評價與創新。提供服裝、道具、化妝來激發表演欲望。
多種選擇:
1、音樂。
2、VCD光盤。
3、服裝與道具、化妝。
4、電話與手機。
教學目標:
1、能隨音樂進行音樂游戲,大膽的改編歌詞和創編動作;積極參與表演活動,活動中投入。
2、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準備:
音樂:磁帶《打電話》
場地:活動室、睡眠室,與孩子們玩起來。
教學過程:
、判蕾p與模唱
①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首歌曲。幼兒:什么歌曲?
教師:小朋友仔細聽,就能發現。
、诜乓魳贰洞螂娫挕罚还踩椋簨寢、朋友、9小哪吒
、劢處煟耗阒栏枨拿謫?幼兒:《打電話》。
教師:你會打電話嗎?幼兒:會。
教師:打電話需要注意什么呢?幼兒:知道電話號碼、有事、占線、節省時間。
、茖W打電話
、偕铍娫挘捍蛲饩。
②想象電話:打內線、園內教師配合。
⑶音樂游戲:《打電話》
幼兒創編新歌、新動作、模仿狀態。
、葎撟髋c表演
、俳處煟何覀儠螂娫捓,而且將電話打給了媽媽、外星人、119,能不能表演一個打電話的節目呢?
幼兒:能。
教師:好。我請小朋友分成三組,分別表演三個不同的打電話節目,現在我們去排練,一會兒演出。
②請幼兒分三組來練習和創作。
、壅堄變簛砜垂澞,推薦一名節目主持人或教師主持。
、稍u價與再創造
、僭u價剛才同伴的表演,提出需要注意的問題。
②提供服裝、道具和化妝。
、塾變涸僖淮伪硌荩變盒蕾p。
⑹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表演角繼續排練打電話的節目,我們一起準備需要的服裝和道具,好嗎?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5
設計思路:
電話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通訊工具,在平時的游戲中孩子們都非常愿意玩打電話的游戲,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通過活動教孩子們一些打電話的常識,教育孩子們平時打電話時要有禮貌,不亂打電話。
活動目標
1、和幼兒共同探討打電話的常識,教給幼兒打電話時的一些禮貌用語。
2、教幼兒認識一些常用的電話號碼,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電話。
3、引導幼兒為小動物們設計電話號碼,互相交流電話號碼,通過電話增進與伙伴間的友誼。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6、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7、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紙杯制作的電話,卡紙,動物頭像、數字卡片、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多媒體課件,導入課題:
演示多媒體課件《寶寶打電話》,幼兒看完后提問:
1、寶寶怎么了?他為什么把電話扔了?(因為他把電話打到老虎家了,被老虎嚇到了)
2、寶寶想把電話打給誰?(他的好朋友)為什么打給老虎了?(因為他把號碼記錯了,打錯電話了)
小結:寶寶因為把號碼記錯了,結果被老虎嚇到了,那么我們平時在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不能打錯電話。
二、與幼兒談話,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對電話的認識:
1、你給誰打過電話?你都知道誰的電話號碼?(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充分回答)你有打錯電話的時候嗎?
2、還有一些電話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想起它們,比如說失火了,要打……(119),引導幼兒說出常用的一些急救電話。像這樣的電話我們把它叫做“應急電話”。
小結:看來電話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
3、請幼兒利用老師提供的工具為小動物們設計電話號碼:
教師的電話響,教師接電話,假裝聽不清,請一位幼兒忙聽,出現話外音“我是森林動物之家,我們小動物要搬新家了,需要按裝電話,你們能我們設計一下電話號碼嗎?”
4、幼兒設計電話號碼,教師指導:
請幼兒重復剛才的電話內容,問幼兒愿不愿意助小動物?
幼兒同意后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卡紙,數字卡片和動物頭像,讓幼兒自主設計電話號碼。教師出示俘,引導幼兒可以按數的規律進行排列,例如:從到小,從小到,偶數、奇數排列等。
5、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制作完成后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幼兒作品,重點介紹有規律排列的作品。
三、游戲:打電話
1、拿出用紙杯制作的電話,請幼兒玩打電話的`游戲探討怎樣通話效果更好,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2、小結:簡單小結剛才幼兒打電話的情請幼兒將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將問題放進問題口袋,留到下節課解決。
教學反思:
打電話是孩子十分喜愛的一種假想游戲,如何讓孩子學會打電話,首先,我讓孩子觀看各種電話的圖片,知道生活中有各種電話。接著播放打電話動畫,之后,老師示范打電話的過程,然后創設情境讓孩子表演。在學習打電話的過程中鼓勵孩子敢說敢講,引導孩子把話說明白,說清楚,培養孩子方、有禮貌的說話態度。
在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有些小朋友不敢參與到活動中來,還有的不敢用語言應答。我耐心地引導孩子撥打自己喜歡的親人或好朋友的電話,鼓勵他們把自己想說的話慢慢說出來,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結束之后,我深深地體會到單純地看礁和將它變成一節活動是真的不一樣的,想象和事實的差距很。還是那句古話:“教學相長也”,對于孩子而言我是他們的老師,但是對于我而言他們才是我的老師,在活動中,孩子們的應最直觀的顯現出了這個活動的效果是如何,目標是否達成,價值是否可取,對于我們而言,課程的選擇權雖在我們的手上,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個權利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目前,我只有更深入的觀察孩子、了解孩子,在進行選材、教學時,多想、多問、多看,這才是重中之重!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句話用于我們的教學也是適用的,加油吧!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愿意在模擬打電話的情境中與家人分享幼兒園里的開心事。
2。嘗試用點、線、圓圈等有控制地將一份點與另一個點連接起來。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粘有爸爸媽媽和寶寶頭像的色紙、抹布、水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家的電話裝好了,老師想給好朋友打電話,給誰打呢,給毛老師還是朱阿姨打呢?
二、教師示范
1。出示毛老師和朱阿姨的頭像,選擇一個給她裝電話。(以毛老師為例)
2。先給毛老師家裝電話,把毛老師的頭像貼到紙上,然后畫個圈表示電話裝好了。
3。模擬打電話,為什么沒有聲音呢?(哦!原來是電話線沒有連接好。)教師示范添畫電話線的過程。(小小電話線,走呀走呀,轉個圈,走呀走呀,轉個圈……走到誰的家門前?……對!走到毛老師家門前。
4。喂喂喂,電話打通啦!毛老師正在教她的小寶寶怎么做一個好寶寶呢。老師要和毛老師說說在幼兒園過得真開心。
三、幼兒操作
1。寶貝們,你們想給誰打電話。肯氩幌虢o爸爸媽媽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們在幼兒園的開心事?
2。教師指導操作要點,畫圈和電話線。
四、分享交流
讓幼兒回到座位,在教師帶領下再次練習畫電話線的過程(徒手,邊念兒歌邊用手做出畫電話線的動作)并結束活動。(小朋友們,喜歡和爸爸媽媽打電話嗎?幼兒園里面開心嗎?可以一起拍拍手宣泄自己的情感。哇,有這么多開心事,我們還有很多開心事沒有說完對不對?那就和身邊的好朋友,和客人老師說一說好嗎?)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開設電話亭的游戲滿足幼兒打電話的興趣,克提供人物頭飾或動物頭飾,扮演角色進行通話。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
社會活動《打電話》
教學目標:
1、記住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并愿意了解好朋友的電話號碼。
2、了解電話與人們生活密切關系,知道常用的電話號碼。
3、有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愿意與更多的朋友交往。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請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電話卡,卡上有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及姓名,幼兒可畫上自畫像。
2、電視機、視頻轉換儀。
3、火警119、報警110的圖片。
知識準備:
1、知道怎么打電話。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說出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
難點:知道一些常見號碼的用途。
教學方法與手段:
展示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組織幼兒開展電話卡互贈活動。
鼓勵幼兒與盡量多的朋友交往,并要求在交往過程中向同伴介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師:昨天老師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電話卡對嗎?現在請小朋友拿出自己做好的電話卡,送給你的好朋友,讓他也知道你家里的電話號碼!幼兒互贈電話卡,并且向同伴介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在互贈電話卡的過程中,了解同伴家的電話號碼,感受同伴間交往的快樂。
二、引導幼兒根據所收到的電話卡,說說好朋友家中的電話號碼,并由好朋友判斷對與錯。
師:現在我們來考考小朋友,請你說一說你收到了誰的電話卡,他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視頻轉換儀)幼兒講述好朋友家的電話號碼,并且由同伴判斷是否正確。
在介紹同伴電話號碼的同時知道電話號碼是由數字組成的,并且能夠認識不同的數字。
三、讓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那些電話號碼,它們有什么用?(如:火警119,報警110等)教師依次出示圖片,向幼兒講解。幼兒講述特殊的電話號碼并且了解特殊號碼的作用。
幼兒講述特殊電話號碼的同時,了解特殊電話號碼的作用。四、啟發幼兒說說什么時候需要打電話,了解電話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師:我們什么時候需要打電話呢?
小結: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打電話向別人救助,當我們寂寞的時候可以打電話給好朋友,當我們有事要告訴別人的時候也可以打電話,電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幼兒講述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打電話,以及電話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訪遍之處。通過思考問題,讓幼兒感知電話的重要性,了解電話和人們生活的關系。五、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接聽電話,并通過教師與幼兒互打電話,學習打電話的常用語言。
1、小朋友們會打電話嗎?打電話的時候要注意使用禮貌語。(如:您好、請問、您找誰、請稍等一下、謝謝、再見……)
2、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來打電話吧!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用自己的嗓音進行簡單歌唱《打電話》,并根據圖片和教師的指導,替換部分歌詞。
2、能夠記憶歌詞,感受歌曲節奏。
3、能夠大膽地歌唱,享受并樂于參加集體歌唱活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二、活動準備
1、PPT圖片4張,分別為幼兒園圖片、動物園圖片、游樂園圖片、家的圖片各一張
2、教師熟練唱好歌曲《打電話》
配套課件:小班音樂課件《打電話》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小班音樂課件《打電話》含PPT課件
(2)驗證幼兒的答案,再唱一遍,并出示幼兒園PPT圖片。
(3)教師領唱,幼兒跟唱一遍后,教師帶領幼兒加上動作表演,一齊歌唱一遍。
(4)把幼兒分成兩個部分,"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這一部分大家一起合唱,后面一個部分部分幼兒分別唱"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后一部分唱"喂,喂,喂,我在幼兒園",然后交換進行。
3、改編歌詞
(1)出示動物園PPT圖片,提問幼兒,"這是哪里呀?","如果小娃娃在動物園,那他們會怎么打電話呢?","先聽一聽老師是怎么唱的。"教師示范后,帶領幼兒歌詞一遍。
(2)出示游樂園和家的PPT圖片,請幼兒根據圖片自己改編歌詞,并大聲歌唱。
四、延伸活動
提問幼兒,"小娃娃還有可能在哪里呢?"請幼兒發揮想象,自由改編歌唱。
鼓勵幼兒回家與家人一起歌唱。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老師通過肢體動作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并能在大家面前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顒硬糠,我就通過出示玩具電話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接下來我邊放音樂,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幫助幼兒熟悉旋律理解歌詞,也很好的為下一個表演的環節做鋪墊。由于是以肢體動作表演的方式來進行,加上這首歌曲歌詞簡單,旋律朗朗上口,孩子們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內容,整個活動一氣呵成,環節銜接順暢,活動氣氛非常活躍,達到老師預設的目標。雖然孩子接受的程度超出我的預想狀態,但是在活動過程中還是避免不了的出現的一些不足:
1、應該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利用手偶來幫助孩子們理解歌詞,孩子們應該會更加感興趣的。
2、在請個別孩子上來進行演唱的時候,雖然請上來的孩子表現都不錯,但是這也是比較有局限性,不能夠讓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因此課后覺得或許可以讓孩子自由結伴進行邊表演邊演唱,這樣才不會造成上面的孩子在表演,下面的孩子無事可做。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9
設計理念:
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傾聽和表現各種聲音,引起幼兒對科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享受打電話的樂趣。
2、愿意表達自己的情感。
3、學會打電話的禮貌用語和基本方法。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臺式電話2部一次性紙杯毛線牙簽若干
活動過程:
創設情境:引出活動內容,老師口袋里放手機一部。鈴聲響老師接聽,說禮貌用語,然后掛上。問:“老師剛才做什么”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打電話的經驗,相互交流,嘗試用禮貌用語(用手勢做打電話狀)
讓孩子自由打電話,指導孩子用禮貌用語。
讓幼兒體驗打電話的心情和樂趣,師:小朋友都很能干,我們來唱首歌吧。全體復習一遍,男孩女孩互換角色。
總結表揚孩子。
指導孩子制作電話,展開游戲打電話
方法:把毛線從杯子上面的小洞穿過去,然后拉出來,把毛線的這頭綁在牙簽上的這一頭·······瞧電話做好了,小朋友一起來玩吧。
幼兒兩個一組制作電話,玩游戲,附歌曲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
活動反思:
因為電話是生活常見的,小朋友感興趣,過程中孩子們感興趣,熱情很高,積極參與。樂于表現自己,達到活動目標。學具滿足孩子的動手需要,活動中,孩子發現只有把線牢系在牙簽上,并且把牙簽橫放電話線才不會斷。最后引發幼兒思考“為什么線可以傳聲音”從而使主題目標得以體現。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0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概括相聲的內容,尋找相聲的特點,體會相聲語言的藝術特點。
二、【學習難點】
了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模擬計時表演:如果你要給好朋友打電話,約他晚上六點半在某電影院門口見面,一塊看電影,你會怎么說呢?這么一點兒事,有人卻打了兩個多小時的電話,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通順
2、瀏覽課文,這個相聲中“甲”實際上打電話要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讀后有什么感受?
(三)再讀深入領悟
討論:甲、乙說話各有什么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分角色朗讀甲、乙的對話。
2、總結:
語言幽默精妙、手法夸張。
3、暢所欲言:
通過學習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不說廢話,語言簡潔,節約時間,尊重他人)
4、小結:
記住打電話要節約時間,自己方便的同時也要給別人方便。
四、【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比較簡單,且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中采用模擬情境打電話的形式導入新課,學生感到很有意思,學習的興趣一下被調動了起來。在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概括相聲的內容,并尋找相聲的特點,以及從中受到的啟發,學生都能夠很順利的完成。尤其是在分角色朗讀的課文的時候,他們顯出了異常的興奮,我想這也是讀懂相聲“笑點”的一個表現。
由此,我覺得備課時備學生是關鍵,教材、教學都是為學生服務的。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打電話》是一年級下冊第三次口語交際課。本課源于生活,具有現實意義,由文字、插圖、“小貼士”三部分內容組成。
文字表述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位于課題之下,目的是鏈接學生生活,引發學生思考,并提示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第二部分位于插圖之下,目的是引導學生將觀察所得進行言語實踐,給教學提供典型、生動,由易到難的交際語境。插圖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生活中打電話的情景。圖旁配有畫外音,呈現李中與張陽媽媽打電話時的兩組對話。對話內容清楚明白、文明有禮,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范例和依據。“小貼士”部分提醒學生在打電話這一交際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提示了本課的目標指向,指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訓練和交際表演,使學生學會打電話,掌握打電話的一般技巧,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
3.能認真聽明白、把話說清楚,學習說簡短的話。
4.學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重難點】
創設生活化的口語交際情境,讓學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歌曲《打電話》、錄像、紙杯自制電話機多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情,歌曲導入
1.播放歌曲《打電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喜歡《打電話》這首歌嗎?我們來聽一聽。
2.設問引發學生回憶打電話的情景:你打過電話嗎?給誰打的?當時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組內交流。
3.匯報交流,師生及時評議。注意指導學生明確幾點:
(1)打電話要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
(2)打電話要把話說清楚,說明白,說話要簡短,要有禮貌。
(3)撥號后,如果聽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時,說明對方電話占線,要稍等再打。
二、創設情境,分層訓練
1.創設情境。同學們,王老師下午要上一節寫話課,需要一個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們學校的王老師家里就有一個,我想給他打個電話,讓他下午把洋娃娃帶來。我想請同學們幫幫忙,誰說得好,下課后就讓誰去給老師打電話,好不好?
王老師家的電話號碼是4456936(板書),請同學們自己想一想該怎么打電話。
2.個人準備。
要求學生把要說的事想清楚,要說的話想明白,用好”“請問”“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
3.相互交流。
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改正、補充,進一步明確打電話的程序和說話的內容。教師巡視指導。
4.組對練習。
學生自由組對,分角色(學生和王老師)練習打電話。注意:學生互換角色練習;教師參與,適時指導,充分練習;各組推選代表,準備參加匯報表演。
5.匯報表演。
各組代表依次上臺匯報表演,師生及時評議指導,評選優秀小組。
6.創新表演。
設想打電話時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進行創新表演,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及交際的靈活性,老師結合際及時指導評議。
(1)王老師在家,接聽人不是王老師。
(2)王老師不在家,需轉告。
(3)直接接聽電話,可玩具不在家。
(4)電話沒人接。借此啟發學生想想、說說還有沒有其他解決辦法。
7.老師小結。
三、聯系生活,拓展深化
1.看錄像,提要求。
遇到這些事情該怎樣打電話?注意撥打的電話號碼及該說些什么?(播放錄像,展現“病人急救”“火災險情”“交通事故”等場面。)
2.小組討論交流。
任選一種或幾種場面,分別練習表演。
3.小組匯報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4.教師總結。
四、環境創設,鞏固運用
1.打電話約同學踢球。
2.打電話向老師請假。
3.有一個叔叔打電話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任選一種場面,小組分別練習表演。
4.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打電話
聽明白 說清楚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2
活動目標
1、體驗與人打電話帶來的快樂,能大膽的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意思。
2、培養孩子們相互關愛的情緒。
3、說說打電話時的對話,可以簡單的想象。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與人打電話帶來的快樂,能大膽的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意思。
難點:培養孩子們相互關愛的情緒。
活動準備
玩具電話、各種人物頭像若干
活動過程
1、點名進入談話情景。
教師點完名字,某某小朋友沒有來。老師問:他為什么沒有來上學啊?我們打電話問問吧。哦、他生病了。他肯定很想來上學、很想我們大家。他自己在家肯定很無聊,放學了我們打電話給他陪他說話好不好啊?
教師總結:為什么沒來上學啊?老師怎么知道他生病了呢?你們大家想不想他啊?小朋友們你們會打電話嗎?那你想和誰打電話?
2、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1)給好朋友交流打電話。自由結對交流、個別幼兒表演。
(2)你還想和誰打電話?告訴老師給你人物的頭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3、拓展談話內容
(1)給家人打電話時說什么?(媽媽,我很想你。你辛苦了)
(2)給朋友打電話是說什么?(今天怎么沒來上學,我們一起玩吧)
教學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在小朋友的心中產生了相互關愛的感體驗,語言表達的更加流暢了。在以前的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不是很強,打電話這個活動帶有很強的情境性,幼兒非常喜歡。此類活動中應讓孩子在寬松的氛圍中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這個活動還適合在家庭中進行!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3
【學習目標】
1、邊聽錄音邊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的藝術特點和語言特色。
2、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3、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能對相聲感興趣。
【學習重點】
在笑聲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學習難點】
了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影片,揭示課題
1、觀看馬季的相聲《打電話》,說說感受。
2、揭題:打電話。
3、談打電話:
、悄M計時表演。
(兩個學生上臺模擬表演,教師計時。)
板書特寫:
分鐘
小結板書:簡練、得體、明白。
⑷這么一點兒事,如果有人打了4個半小時,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打電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了解相聲主要內容:
⑴學生自學,自由讀課文。
⑵檢查自學,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兒啷。
、墙涣鳎
這個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現課文,深入領悟
1、討論:
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打電話此人“啰唆”?作者給他的名字去成“啰唆”有什么用意?
自由暢談。
2、歸納:
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事,把一個啰嗦者說話啰嗦表現得淋漓盡致。
板書:
啰嗦、耗時、誤事。
3、暢所欲言:
如果你是聽電話的對方你會有什么感受?
4、這相聲諷刺了那些人?
5、從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
小結:說話太啰嗦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四、學生選讀,了解相聲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片斷瀏覽,體會相聲特點。
2、學生談自己對相聲語言特點的感受。
3、教師小結:
通俗易懂發,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夸張。
4、欣賞表演,進一步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播放事先錄制的該相聲表演錄像,一邊欣賞一邊感受相聲藝術的魅力。
5、小結:
相聲不僅是說,還是唱,相聲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相聲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聲是笑的藝術,又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可以讓人們在笑聲得到啟迪……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能唱準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于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于表現的能力。
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于貧乏時期。
活動過程:
環節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寶寶和貝貝老師以神秘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欣賞《打電話》情節
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此環節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1)“愿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通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運用示范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采用示范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由于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模仿學習是為后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此環節讓幼兒熟悉歌詞,為下一環節目標(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通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幼兒和寶寶、貝貝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
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此環節是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材背景
《打電話》這節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綜合應用。是繼“烙餅問題”、“沏茶問題”“等候時間”之后又一次向學生滲透運用運籌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教材的素材是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盡快”通知到15名隊員。讓學生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并從中尋找最優的方案。通過這個實踐與綜合應用,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打電話”所使用的素材是學生所熟悉的,問題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有興趣!按螂娫挕边@一問題正是為學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間,學生嘗試尋找“答案”時,不是簡單地應用已知的信息,也沒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盡管不是所有的學生最終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但是他們都盡自己的思維能力“走”得足夠遠。很有讓學生去研究的價值。
學情分析:
本內容安排在五年級下學期,從生活經驗看,大多學生有通知多個人的生活經歷,因此,已有的生活經驗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務。其次,從已有知識儲備看,參與完成此任務雖涉及畫圖表達、計算等綜合知識,但都是較簡單的計算與表達。從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關優化思想的學習。因此可以看出“打電話”問題適合五年級學生。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2.過程與方法:
經歷設計打電話方案,并找出最優方案的過程,體驗畫圖分析、交流討論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四、教學重點
理解找出打電話的最優方案的方法。
五、教學難點
能能夠運用打電話的最優方案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六、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教學法和動手操作學習法
七、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多媒體課件、表格、畫圖白紙等。
八、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課題
1、猜謎語:一物長得真稀奇,耳朵嘴巴在一起,兩人遠隔千里外,聲音傳遞一線牽。師:打一生活用品。(電話)
【設計意圖】謎語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問:“打電話”中有很多數學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打電話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提出問題,設計方案
1、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東風小學春季運動會在上周六舉行,我們學校五(1)班15名同學很榮幸將在李老師的帶領下代表學校參加長繩比賽。周六上午,李老師要打電話確認隊員到位情況。
。2)師:如果你是李老師,你應該怎么通知這15名同學呢?(一個一個打電話通知)方案一:一個一個通知。(板書:一個一個通知)
師:如果每分鐘通知1人,一個一個通知,需要多少分鐘?(15分鐘)你覺得這種方法怎么樣?(太浪費時間了。)怎樣打電話更加省時呢?獨立思考。
方案二:分組同時通知。
(3)師:四人小組合作設計一個更加省時的方案。為了更加節省時間,我們可以用□表示老師,用○表示學生,第幾分鐘就標上數字幾。
①四人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谛〗M匯報成果?赡苡幸韵聨追N分組方案:方案2(1):5組,每組3人(要7分鐘)方案2(2):3組,每組5人(要7分鐘)
。4)師:這兩種方法與方案一“一個一個通知”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時間會縮短?(老師和組長都不閑著。)
(板書:分組同時通知)
(5)師:還有沒有比7分鐘更省時的方案呢?
方案三:全員參與通知。引導學生用圖示、列表等方法表示。
(6)師:按照這種方案打電話,通知完15人需要多少分鐘?(4分鐘)這種方案的優勢在哪?(每個人都不閑著)還有沒有比4分鐘更快的方案?為什么沒有?板書:全員參與通知
【設計意圖】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比較方案一與方案二的區別,體會到優化的過程,使學生體驗到優化是怎么一回事。讓學生去比較了各種方案,學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種方案優化的原因,從老師不空閑到老師、組長不空閑,引導學生得出只有老師、組長和接到通知的組員都不閑,才是最省時的方案。)
三、綜合分析,優化方案
1、分析方案(回顧這3種方案)。
(1)師:在這3種方案中,哪些人最忙,哪些人閑著?
(2)師:方案1和方案2中有人忙著,有人閑著。所以不是最節時方案。
2、師:而方案3中,老師沒閑著,接到通知的隊員也沒閑著,即:一個也不閑著這種打電話的方法可以為我們節省很多時間。
3、師:對比一下這三種方案,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讓學生嘗試著如何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能力。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比三種方案,經歷優化的過程)
四、仔細觀察,發現規律
1、師: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方案三,我們剛才用畫圖法知道了李老師要通知15名隊員最少需要4分鐘,下面我們來根據圖示填寫下表。
、賻熒餐畋恝谟^察表格,發現規律
2、師:仔細觀察這個表格,你發現什么?(生匯報)我們發現:老師和隊員總人數分別是2 4 8 16
3、這是一個等比數列,它的特點就是每一個數×2得到下一個數列。即每增加一分鐘,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前一分鐘的2倍。
4、師:如果某一時間內,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64,下一分鐘是多少?256呢?512呢?師:我們通過這個規律知道了老師和隊員總人數,如何快速得出隊員總人數呢?(在相同時間內,老師和隊員總人數-1=隊員總人數;)
5、師:如果某一時間內,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64,隊員總人數是多少?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128呢?512呢?(當學生觀察出這兩個規律時,讓學生反復重復,全班重復,指名重復。教師反復提問:這一列的規律是什么?這兩列的關系是什么?)
6、師:按照這個規律,第5分鐘時,老師和隊員總人數是多少?隊員總人數是多少?第6分鐘呢?第9分鐘呢?(要知道第九分鐘的就必須先知道第八分鐘的是多少)
7、對比圖示法和列表法,優化方法
師:我們分別用了圖示法和列表法呈現通知這些隊員最短需要多長時間,這兩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圖示法只適合求人數比較少的情況,而對于人數比較多時,我們通常用列表法,列表法更加方便快捷)。
8、師:很顯然,列表法相對來說更加快捷,我們在實際運用中要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下面我們來檢測一下同學們掌握得怎么樣?
五、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如果長繩隊有32人,每人每分鐘通知1人,李老師要通知到所有隊員,最快需要多少分鐘?6分鐘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2、螞蟻每傳遞一次信息需要2秒鐘,經過14秒鐘,總共有多少只螞蟻知道信息?
【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親身感受。同時,讓學生發現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此類規律的應用。加強了所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六、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ㄔ谖覀內粘W習生活中,要統籌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2、實際問題:生活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用到類似的統籌方法呢?(生答)師:沏茶;烙餅;校訊通;移動公司或聯通公司給各手機用戶發的暴雨橙色預警;4月20日上午8:02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了7.0級地震,知道這個消息后,消防官兵和各界人士通過公路、水路、鐵路、空中運輸等多種渠道同時為災區人們提供各種救援物資,使災區人們生活及時得到保障。等等。生活中還有很多方面都用到了我們今天學習的統籌思想,可見統籌思想在生活中的運用尤為重要。在我們今后的學習中要學會統籌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引導學生總結,讓學生學會總結!
七、板書設計
打電話
方案1:一個一個通知15分鐘方案2:分組同時通知7分鐘
方案3:全員參與通知4分鐘(圖示法和列表法)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6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
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對歌曲活動感興趣。
3、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能唱準節奏,唱清歌詞。
分析:由于此首歌比較簡單。因此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可以培養幼兒既會唱又能善于表現的能力。
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分析:小班幼兒動作學習帶有較大的模仿性,音樂的表現能力尚處于貧乏時期。
活動過程:
環節一:通過情景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示寶寶和貝貝老師以神秘的口吻激起幼兒的觀察。如:你們看,今天誰來啦?
2、欣賞《打電話》情節
老師表演打電話時講述的話。
此環節以吸引幼兒欣賞為主。為目標(1)“愿意參與音樂活動,熟悉歌曲旋律”服務。
環節二:通過念歌詞,模仿動作初步表現歌曲。
1、運用示范法:
老師有表情清唱歌詞,請幼兒欣賞。小班幼兒喜歡模仿動作,因此我采用示范法能感染幼兒參與模仿。
2、運用跟唱法:
隨錄音機哼唱歌曲。由于歌詞比較簡單,帶上動作幼兒情感更投入。
3、運用集體學習法:
幼兒模仿動作,邊做邊念歌詞。模仿學習是為后面大膽地表現歌曲服務的。因此只有在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有能力進行自我發揮。此環節讓幼兒熟悉歌詞,為下一環節目標(2)“能和老師一起學唱歌詞,對歌唱活動感興趣”服務。
環節三:通過邊唱歌,邊做動作,進一步表現音樂。
1、幼兒和寶寶、貝貝一起唱歌,表演。
我預設寶寶、貝貝這兩個娃娃(引導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動機)
2、幼兒聽琴聲進行唱歌
老師用琴聲伴奏的方法,引導幼兒學唱歌曲。此環節是重點,難點的聚集之處。重點的解決主要是運用引導法及節奏動作的表現。
活動反思
在本次音樂活動中,我采取了多種形式的教授方法,讓孩子在初步學會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對參與活動的興趣。所以課堂氣氛比較好,也基本上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在有些方面還顯的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如果請大班二名幼兒進行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帶動活動氣氛將會更好。幼兒學習的興趣會更濃,更投入。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訓,注意自己的缺點,向好的老師學習,在教學上要有創新能力。
語文《打電話》教學設計 篇17
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感官感知電話的特征。
2、學會打電話,感受現代電信設備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3、探索、發現生活中電話給我們帶來的作用。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物質:不同種類的電話。
2、知識:幫助幼兒積累有關電話的知識。
活動過程:
1、以猜謎形式引入,引出活動內容。
2、以“電話展覽會”形式引導幼兒感知電話特征。
(1) 幼兒自由觀察。
。2) 集中交流:你最喜歡哪一部電話?為什么?
它們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哪里一樣?都有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電話特征(形狀、顏色)
。3) 師小結,豐富詞匯:聽筒、話筒、屏幕、按鍵。
3、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談話:
“你打過電話嗎?打給誰?為什么事情打電話?
4、師幼打電話,體驗打電話的樂趣
。1) 示范打電話的正確方法,引導幼兒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2) 幼兒與同伴打電話。
(3) 個別幼兒打電話,師小結:
“它他們打得好嗎?為什么?”
5、在音樂聲“打電話”中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因為電話是小朋友常見的而感興趣的,所以整個過程孩子的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極參與整個活動,樂意的表現自己,達到了活動目標,學具的提供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整個活動是成功的。但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活動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活動中總鼓勵幼兒不斷探索、體驗、交流對電話的認識,較好地綜合了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領域的知識,寓教于樂,適時地鼓勵幼兒表現自己、展示自己,在活動中注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是一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
本次活動的目標、活動內容、教學方法等都充分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活動始終以打電話為線索,貫穿于整個過程,希望通過開展這個活動,激發幼兒各種積極的情感和探索的聲音的興趣,學會打電話的基本方法和禮貌用語,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