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語文教學設計(通用7篇)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紅艷艷”等詞語。
3、抓住關鍵詞通過充分地朗讀,體會小女孩真摯、純樸的親情。教學重點: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今日我們連續學習第六課《花瓣飄香》,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我還沒聞到花的香味,請再讀一遍。
二、學習第一段。
出示一朵月季花。
過渡:多么美的月季呀!“我”家門前可不是一朵,而是“一叢”上面開滿了——引讀第一段。
學習第五段。
過渡:這么美的月季花,你舍得摘嗎?文中的小姑娘舍得嗎?所以她說:——出示“我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
1、你也來舍不得地讀一讀。
2、好,為什么舍不得呢?
3、從“舍不得”這個詞中,你覺得小姑娘是個怎樣的孩子? (愛花)板書
(懂事)是的,她很懂事,這里的懂事表現在她對花的——
三、學習其次段。
過渡:她舍不得把整朵花摘了,于是她摘了花瓣。她是怎樣摘花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其次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她摘花瓣的句子。
出示其次段。這句話中有很多描述小女孩摘花瓣的動作,你能找出這些動詞來嗎?用橫線畫出來。
1、誰能找出這些動詞?說出來。
2、溝通。你情愿來讀一讀嗎?要留意這些動詞。
3、你能告知我她為什么要當心地摘呢? (怕弄壞了花瓣,怕影響了整朵花,怕露水滾落……) (她當心翼翼地摘,用雙手輕輕捧著,一片花瓣,假如不是愛花,怎么會這么當心翼翼、嚴峻其事呢?)其它小伴侶讀出來了嗎?
4、讀一讀
你能不能給大家讀一讀? (能不能再當心一點?再輕一點?別忘了花瓣上還帶著露水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飛速地穿過田野,跑遠了……當你讀到這里的時候,你產生過什么想法嗎?(她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真是個愛花的孩子,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那么當心,生怕碰壞了別的花瓣。
5、那她為什么要雙手捧著呢?
是呀,那怕是一片小小的花瓣,她都把它當成珍寶一樣,雙手捧著。
6、那邊有路她不走,為什么要穿過田野,還要跑得這么快呢? (趕著回家給媽媽。)你能聯系下文來理解,真會讀書。
(可怕),文中沒有寫出來的,你都能體會出來,真了不起!
7、讓我們帶著這幾份感受,一起讀好這一段。
四、學習第三段。
過渡:這么愛花的孩子,她為什么要摘花瓣呢?“我”的內心感到不解。于是在小姑娘又一次摘花瓣時,我叫住了她,她有什么表現呢?
1、從“不知所措、惶恐”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了小姑娘此時的內心是怎樣的?(可怕)她怕什么呢?
2、從她的神態,我們知道了她內心的`擔憂。
3、就是這么一個愛花的女孩,她摘了一片花瓣,又被人觀察了,可以想像當時她的窘迫與尷尬。所以當我問她為什么摘花瓣時,她是怎么回答的——出示第五段.
五、學習第五段。
5、我們來讀一讀這句話。除了舍不得,你還體會到了什么?(難為情)你也難為情地讀一讀。
a、“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懂事在哪里呢?)小女孩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由于花很美)這是一朵怎樣的花呢?你能從課文中讀出來嗎?生說。
b(對呀,你們看——(相機出示花)紅艷艷的月季花,絨布一樣松軟的花瓣,帶著亮晶晶的露水,散發著陣陣芳香……看到這么嬌艷的花朵,誰會忍心摘下它呢?讓它美美的開著,裝飾大地吧!“舍不得摘整朵花”,正是小女孩愛花的表現啊!看來她是個怎樣的孩子?愛花的,愛美的孩子。
c愛美是人之常情,為什么在被我叫住以后要“惶恐”呢?請你自己再讀讀這段話,想一想。“惶恐”是什么意思?(恐驚、可怕)看看字形,都是什么旁?(心,都與心情有關)
d小女孩慌張可怕什么?此時此刻,她心里怎么想?(摘了花瓣,怕我責怪、批判。)由于可怕,所以她就顯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格外的尷尬,”是哪一個詞?不知所措。一個恐驚,一個不知所措,讓你覺得小女孩又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還很和善)板書和善
2朗讀
我們來感受一下這位愛花又和善的小女孩。男孩子來讀“我”的話,女孩子讀小女孩的,老師讀陳述的部分。(評價留意:男孩子要輕輕地問,別把女孩子嚇壞了)
六、學習第七段。
過渡:這么愛花的孩子,摘花瓣是為了什么呀?我們能從她的語言中找到答案。(送給媽媽)
原來是這樣啊!真是個懂事的孩子!出示第七段。
你也來讀一讀這句話,你又會想到什么呢?生溝通。
1、(生病、難過)帶著這種感受,你來讀一讀。
2、你呢,花瓣很舒適,帶著這種感受,你也來讀一讀。
一想到小小的花瓣能讓媽媽興奮,她的內心就布滿幸福,讓我們懷著幸福感一起來讀一讀這段。
3、為了勸慰媽媽,小女孩雖然舍不得,但還是忍不住摘了一片帶露水的花瓣,雙手捧著來到媽媽的病床前,這時候媽媽會對她說些什么呢?指名說。相機評價。
(感謝你這花瓣很香。
感謝你,孩子,這花瓣比整朵花都好看。
真是我的乖女兒,我太寵愛這片花瓣了。
媽媽真興奮,我的病也好多了。)
4、同學們說得真好!此時你覺得小女孩是個怎樣的人?
板書:孝順
七、學習第九段。
過渡:媽媽生病了,爸爸怎么不在她身邊照看呢?作者忍不住又問:你爸爸呢?出示第九段。
不提到爸爸還好,一提到她爸爸,小女孩的眼眶里——
此時此刻,她會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
執教日期: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知道郵票的用途嗎?
2比較過去的郵票和現在的郵票四周是什么樣的呢?
3別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字讀通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
(2)去掉拼音認讀。
(3)做游戲,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
a、出示小刀,認識“刀”
b、做動作“裁紙”,認識“裁”
c、做“撕”的動作,認識“撕”
d、聽,英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倫敦)
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扔)九個洞(究)
3、開火車再讀詞語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郵票的圖片
執教日期:
教學過程:
學習課文
剛才大家都展示了我們認字的本領,現在我們在一塊展示一下,我們的讀書本領吧!
1、默讀課文,想一想是誰發明了帶齒孔的郵票呢?
2、過去的郵票一枚枚連在一起使用時會怎么樣呢?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感受使用起來不方便。
(2)齊讀。
B學習2、3、4自然段。
帶齒孔的郵票又是怎樣發明的?我們一塊讀書來解決。
(1)指3名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
(3)匯報
a、分角色讀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理解“吸引”那位先生怎樣的舉動吸引了阿切爾呢?
C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你覺得他怎樣?
(2)從圖中什么地方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神態,動作)
(3)再讀此句,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D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他產生了一個想法,請用~~~畫出來,指導讀。
(2)動手實踐,說感受。
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來感受下阿切爾的發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在紙上刺一排孔,撕一撕,說感受。
(3)指導讀,把這種方便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4)給“立即”換個詞,說明了什么?從“仍然”一詞又說明了什么?(了不起)
(5)用敬佩語氣讀。
(6)你想對阿切爾說什么?
四、明理導行。
1、郵票的齒孔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示,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2、一個用別針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
3、你知道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事有嗎?
小結: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五、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作業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阿切爾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阿切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課后反思:略。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 篇3
一、微課題目:人物動作細節描寫讓《背影》更感人
二、教學思想: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記事抒情散文,文字凝練優美,感情飽滿深沉,從中國人最關注的角度——倫理,來表達內心的感情,因此,無論從寫作技巧方面,還是從倫理道德方面,我們都可以從中挖掘非常寶貴的東西,這個微課,我從人物動作細節描寫入手,讓學生領悟深沉的父愛。從這一點說,我覺得在這個微課中,我們可以帶給學生兩個東西,其一,寫作技法之巧;其二,傳統美德之善。
三、教學特色:
從人物刻畫的細微之處:人物動作細節描寫挖掘寓意深刻的父愛主題,是這個微課的教學特色。微課只分析了《背影》中感人至深的背影:望父買橘。從父親的動作細節描寫切入,讓學生深刻領悟父愛這個主題。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通過望父買橘中父親動作細節的分析,領悟父親對兒子深沉的父愛。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學習人物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體會深沉的父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五、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學習人物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體會深沉的父愛。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ppt課件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您好,這個微課重點講解人物動作細節描寫讓《背影》更感人。《背影》是散文中的名篇,我們知道,在《背影》這篇文章中一共描繪了四次父親的背影,其中以望父買橘的背影最為感人,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作者是怎樣來刻畫父親背影形象的。
(二)教學過程
播放幻燈片一:
作者是怎樣刻畫父親背影的?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
上縮;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教師:教師朗讀:父親買橘子的背影文字描述(如幻燈片所示)作者刻畫望父買橘的時候,為什么是如此的感人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運用了人物動作細節描寫的方法。那么什么是人物動作細節描寫呢?
播放幻燈片二:
人物的動作的細節描寫:即準確、細致、生動地描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性格、身體狀況、身份、地位、心理、習慣、情感等等。
(教師對人物動作細節描寫進行解析)
教師:下面我們就通過分析父親動作細節描寫,來領悟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播放幻燈片三:
1、分析父親買橘的動作描寫,說明了什么?
走路的姿勢:蹣跚
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
教師:首先,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蹣跚這個詞語寫出了父親年紀較大,腿腳不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蹣跚的背影!)
教師: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
動作描寫,“探”可看出父親體胖動作不靈便,小心翼翼地將腿伸下,一步一步直到接近地面的艱難過程。
“攀”,寫出月臺的高度,因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是非常吃力的;
“縮”,寫出了父親兩腳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力量全在手上,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掉下去的危險。
“傾”,父親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孩子那樣靈便,寫出了父親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描繪得很深刻。行動不便,步履艱難(艱難的背影!)
教師總結:通過這四個動詞描寫,一個父親為我買橘子艱難,蹣跚的背影躍然紙上。播放幻燈片四:
探討: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為什么還堅持為我“過鐵道買橘子”?
教師: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為什么還堅持為我“過鐵道買橘子”?
2、橘,有吉的諧音,里面包含了父親對兒子的希望,希望兒子能夠平平安安。
3、父親擔心兒子路上口渴,橘子可以為兒子解渴。
是啊,父親背負著家庭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下,在囊空如洗的情況下,還要為已滿二十歲的兒子去做一件自己根本不能勝任的事情,在這一切一切的背后,都凝結著父親對兒子深沉而又偉大的愛。我們都知道,《背影》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朱自清寫《背影》就因為文中父親引
的那句話“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的厲害,舉箸投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朱自清是在羞愧、傷悲、感恩等等復雜情感把自己激動得不行的.情形下寫下《背影》創作的。在望父買橘這個片段中,買橘子的過程和動作,描寫得栩栩傳神,是我們不僅好像看到父親憨厚樸實的形象,感受到了父親對兒子的愛,而且好像也看到了關注著父親的兒子的形象,感受到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三)作業布置
動作細節描寫在文章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真實可感,個性特征更加鮮明。一個或一處成功的動作細節描寫往往勝過千言萬語的表白。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母肯定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也許是一聲輕輕地叮嚀,也許是一次傾心的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一個溫馨的早餐……想一想,生活中的這些細微的關心,你有用心體會過嗎?請你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發自內心的告白,然后讀給父母聽。要求在描寫人物行動時,不僅要寫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寫出他在怎樣做,把爸爸/媽媽“怎樣做”時常常被人忽略的細枝末節描寫出來。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對文中作者望父買橘細節的分析,體會到了父親對朱自清先生平淡卻深沉的愛。也讓我們學會了珍惜身邊偉大的親情。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郵票的圖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
執教日期: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知道郵票的用途嗎?
2比較過去的郵票和現在的郵票四周是什么樣的呢?
3別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齊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句字讀通順。
2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認讀。
(2)去掉拼音認讀。
(3)做游戲,看看,聽聽,猜猜的游戲。
a、出示小刀,認識“刀”
b、做動作“裁紙”,認識“裁”
c、做“撕”的動作,認識“撕”
d、聽,英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倫敦)
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扔)九個洞(究)
3、開火車再讀詞語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投影儀、郵票的圖片
執教日期:
教學過程:
學習課文
剛才大家都展示了我們認字的本領,現在我們在一塊展示一下,我們的`讀書本領吧!
1、默讀課文,想一想是誰發明了帶齒孔的郵票呢?
2、過去的郵票一枚枚連在一起使用時會怎么樣呢?
A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感受使用起來不方便。
(2)齊讀。
B學習2、3、4自然段。
帶齒孔的郵票又是怎樣發明的?我們一塊讀書來解決。
(1)指3名同學分別讀2、3、4自然段。
(2)四人小組討論學習。
(3)匯報
a、分角色讀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理解“吸引”那位先生怎樣的舉動吸引了阿切爾呢?
C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你覺得他怎樣?
(2)從圖中什么地方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神態,動作)
(3)再讀此句,相信你會讀得更好。
D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他產生了一個想法,請用~~~畫出來,指導讀。
(2)動手實踐,說感受。
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來感受下阿切爾的發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在紙上刺一排孔,撕一撕,說感受。
(3)指導讀,把這種方便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4)給“立即”換個詞,說明了什么?從“仍然”一詞又說明了什么?(了不起)
(5)用敬佩語氣讀。
(6)你想對阿切爾說什么?
四、明理導行。
1、郵票的齒孔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示,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2、一個用別針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
3、你知道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事有嗎?
小結: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五、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作業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阿切爾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阿切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的達成:
懂得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征。
能力目標的達成:
在老師的重點講解下,學會描寫人物外貌的基本技巧,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提升習作水平。
情感目標的達成:
通過微課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寫作的積極性、自主性。
教學背景:
這堂課教學的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有著五年的寫作功底,積累了一定的詞語,但是,文章的創新意識不強,千篇一律,沒什么特色。怎樣通過外貌的描寫就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外貌描寫要注意什么?如何抓住人物特征進行細致地描寫?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有難度的。希望通過這短短的視頻,緊緊抓住外貌描寫的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人物描寫需要掌握的幾個要點:有順序、抓特點、用修辭、積詞語。
學會觀察人物的特點。
教學策略:
由于是采用“一對一”的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簡單,重點突出,簡單易懂,教學的有效性高。老師總結描寫方法,直接傳授習作技巧,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了解含義。
什么是外貌描寫?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征進行描寫,突出人物的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喜好。(微點評: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明確本次微課目的。)
二、掌握方法。
方法一:描寫有一定的順序。
片段對比,思考喜歡哪個片段描寫?為什么?
出示兩個片段:
(1)門一開,班主任領進一位女生。她長得很好看,衣著樸素。“我叫小麗,請多關照。”簡單的開場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邊,以后我們成了同桌。
(2)門一開,班主任領進一位女生。她中等個兒,梳著兩根羊角辮,黑里透紅的臉上,有一對明亮的眼睛。穿著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學生裝,褲子的膝蓋處還綴著兩個像眼睛一樣的補丁。“我叫小麗,請多關照。”簡單的開場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邊,以后我們成了同桌。
我們不難發現,在第二個片段里對人物的'外表進行了透徹地分析,從整體到局部,從上至下,讓讀者一下子就記住小麗。
總結:人物片段描寫首先要注意順序,從整體到局部,從上至下。(微點評:從片段中尋找差異,迅速掌握觀察的順序。片段簡單易懂,適合微課方式的學習內容。)
方法二:抓住人物特點。
1、游戲:“猜猜他是誰?
出示三個片段,讓學生猜一猜描寫的是誰?
(1)只見他黑臉短毛,長嘴大耳,圓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衣服,系一條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齒釘耙。
(2)他有三頭六臂,脖子上套著乾坤圈,腳踏風火輪,威風八面。
(3)他身穿金光閃閃的戰袍,頭戴金冠,手持從東海龍宮掠來的金箍棒,顯出一副威武霸氣的樣子。一對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鏟除一切妖魔的決心。渾身透露出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沒錯,就是豬八戒、哪吒、孫悟空。因為這三段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這點是最重要的,就像畫漫畫一樣,要能夠讓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誰,那是因為作者僅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進行夸張化,寫作文也是一樣的。
總結:外貌描寫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點。(微點評:選取學生熟悉的人物,更便于學習人物描寫的技巧——抓住人物特點。)
2、練習鞏固:診斷毛病。
出示片段:走到鏡子前面看一看:濃密的眉毛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還有一張紅紅的小嘴巴能說會道,這就構成了一個這樣的我。
分析:外貌描寫模式化,沒有突出特征
修改:我呀,小頭長臉像母親,濃眉大眼像父親。不夠白凈的臉上有許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讀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我成了近視眼,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鏡。別看我不漂亮,我可從來沒為我的容貌煩惱過。
總結:抓住外貌特征具體描寫,文章不僅形象生動,讀者對主人公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微點評:在前面簡單而有針對性的學習后,學習分析片段并進行適當的補充,讓文段更具體。有了之前的鋪墊,學習者會有更多的想法。)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用具:
卡片、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
教學難點: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方法:識字法
教學用具:卡片
執教日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在你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爸爸媽媽的眼里,很多時候你們卻是弱小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我不是弱小的》這篇課文。
看到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我們提出的問題:我是誰?我為什么說自己不是弱小的?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出示生詞認讀。
周末薩沙托利亞鈴蘭花野薔薇簇擁隨風舞動芬芳撲鼻聊天傾盆大雨遞給垂著頭顯得嬌嫩掀起雨衣
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老師把熟字去掉,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4、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還會讀嗎?
出示: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緊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
大雨已經打掉了兩片薔薇花的花瓣,花兒無力地垂著頭,顯得更加嬌嫩。
5、再讀一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請你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怎樣用,比一比誰的記法最巧。
分組學習 ——全班交流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3、范寫,重點指導:
弱: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
末:先與未比較再寫
芬芳: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下方略向內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
4、學生練習,把字寫規范、美觀。
5、展示,交流評價。
四、作業:
1、默寫生字詞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方法:朗讀感悟法
教學用具:卡片、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誰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2、過渡:外國有一個小男孩叫薩沙,雖然他才五歲,但是
也不愿意做一個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讀讀這個故事。
二、讀議悟情:
1、自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夏天的.一個周末,五歲的薩沙和哥哥托利亞,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突然,薩沙發現了一叢――野薔薇。
出示句子: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話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正當野薔薇美美地開著時,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了幾滴雨點,緊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媽媽趕緊從背包里拿出雨衣遞給身邊的托利亞,哥哥托利亞又把雨衣遞給了弟弟薩沙。可是5歲的薩沙對媽媽和哥哥的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薩沙和媽媽之間就進行了一場對話。請大家讀讀3——9自然段,
看看薩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學生自由讀4-9段。
(1)薩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出示:媽媽,您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么要給我呢?
這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了?
媽媽,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
(2)自由讀讀這三句話,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練習讀這三句話。自由讀,指名讀
(3)重點指導第三句問話:
薩沙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讀讀7、8段,標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學生自由讀畫。
假如你就是薩沙,現在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你用自己的雨衣保護弱小的薔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啊!那你能不能堅定地說,你不是最弱小的?這時你的心情什么樣?(自豪)
薩沙的心里也是這樣想的,她的第三次問話里,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誰再來讀讀第三次問話?
三、總結:
1、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弱小的薔薇花,向大家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護過比你更弱小的嗎?
2、我聽出來了,你們都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們都是一個有愛心的、勇敢的孩子,現在,讓我們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積累詞語。
板書設計:
課后記:
微課語文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的達成:
懂得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征。
能力目標的達成:
在老師的重點講解下,學會描寫人物外貌的基本技巧,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提升習作水平。
情感目標的達成:
通過微課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寫作的積極性、自主性。
教學背景:
這堂課教學的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有著五年的寫作功底,積累了一定的詞語,但是,文章的創新意識不強,千篇一律,沒什么特色。怎樣通過外貌的描寫就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外貌描寫要注意什么?如何抓住人物特征進行細致地描寫?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有難度的。希望通過這短短的視頻,緊緊抓住外貌描寫的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人物描寫需要掌握的幾個要點:有順序、抓特點、用修辭、積詞語。
學會觀察人物的特點。
教學策略:
由于是采用“一對一”的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簡單,重點突出,簡單易懂,教學的有效性高。老師總結描寫方法,直接傳授習作技巧,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了解含義。
什么是外貌描寫?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征進行描寫,突出人物的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喜好。(微點評: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明確本次微課目的。)
二、掌握方法。
方法一:描寫有一定的順序。
片段對比,思考喜歡哪個片段描寫?為什么?
出示兩個片段:
(1)門一開,班主任領進一位女生。她長得很好看,衣著樸素。“我叫小麗,請多關照。”簡單的'開場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邊,以后我們成了同桌。
(2)門一開,班主任領進一位女生。她中等個兒,梳著兩根羊角辮,黑里透紅的臉上,有一對明亮的眼睛。穿著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學生裝,褲子的膝蓋處還綴著兩個像眼睛一樣的補丁。“我叫小麗,請多關照。”簡單的開場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邊,以后我們成了同桌。
我們不難發現,在第二個片段里對人物的外表進行了透徹地分析,從整體到局部,從上至下,讓讀者一下子就記住小麗。
總結:人物片段描寫首先要注意順序,從整體到局部,從上至下。(微點評:從片段中尋找差異,迅速掌握觀察的順序。片段簡單易懂,適合微課方式的學習內容。)
方法二:抓住人物特點。
1、游戲:“猜猜他是誰?
出示三個片段,讓學生猜一猜描寫的是誰?
(1)只見他黑臉短毛,長嘴大耳,圓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衣服,系一條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齒釘耙。
(2)他有三頭六臂,脖子上套著乾坤圈,腳踏風火輪,威風八面。
(3)他身穿金光閃閃的戰袍,頭戴金冠,手持從東海龍宮掠來的金箍棒,顯出一副威武霸氣的樣子。一對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鏟除一切妖魔的決心。渾身透露出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沒錯,就是豬八戒、哪吒、孫悟空。因為這三段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這點是最重要的,就像畫漫畫一樣,要能夠讓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誰,那是因為作者僅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進行夸張化,寫作文也是一樣的。
總結:外貌描寫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點。(微點評:選取學生熟悉的人物,更便于學習人物描寫的技巧——抓住人物特點。)
2、練習鞏固:診斷毛病。
出示片段:走到鏡子前面看一看:濃密的眉毛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還有一張紅紅的小嘴巴能說會道,這就構成了一個這樣的我。
分析:外貌描寫模式化,沒有突出特征
修改:我呀,小頭長臉像母親,濃眉大眼像父親。不夠白凈的臉上有許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讀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我成了近視眼,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鏡。別看我不漂亮,我可從來沒為我的容貌煩惱過。
總結:抓住外貌特征具體描寫,文章不僅形象生動,讀者對主人公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微點評:在前面簡單而有針對性的學習后,學習分析片段并進行適當的補充,讓文段更具體。有了之前的鋪墊,學習者會有更多的想法。)
3、片段賞析(一):
(1)金豆才七歲,頭發披散著,垂到脖子邊,見人就羞得把頭低下去,或者跑開了又悄悄地望著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覺時猛然叫一聲來嚇唬你。
(2)她大概叫瑯瑯,一頭柔軟的卷發,凸額頭、塌鼻梁,穿一件紅底白點小罩衣,總是不聲不響,像個靜默的小哲學家似的。
(3)女兒長得像她娘,眼睛長得尤其像。白眼珠鴨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
總結:抓住特點的外貌描寫能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從以上三個片段我們發現金豆是個怕羞但天真、活潑的小女孩;瑯瑯則是個非常文靜的小孩子;而片段三的小女孩應該非常聰明。
4、片段賞析(二)
除夕晚上,兒子、孫子都來到她身邊,她滿臉皺紋都舒展開了,就像盛開的菊花瓣,每根皺紋里都洋溢著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兒病倒了,她臉上珠網般的皺紋更深了,兩道眉毛擰成的疙瘩鎖到一塊兒了。
她望著老伴兒的遺像,嘴唇微微抖動著,刀刻般的皺紋里,流淌著串串淚珠。
總結:人物的外貌描寫不僅能體人物的性格特點,還能反映人物的內心情感。仔細欣賞一下三個片段。你能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嗎?(微點評:選取了表現人物性格明顯的片段,讓學生知道外貌描寫不僅是外貌的描述,更能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與之前的片段不同的是,體現出更深的層次。)
方法三:妙用修辭手法
片段對比,突出運用修辭的優勢
運用前:你也帶孩子,人家也帶孩子,你帶的孩子又臟又瘦,人家帶的孩子又白又胖。
運用后:你也帶孩子,人家也帶孩子,怎么你帶的就跟才從垃圾堆揀出來的似的,人家帶的就像才剝殼的雞蛋心子,又白又光鮮。
總結: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更生動形象、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微點評:讓學習者知道,適當運用修辭手法能使人物更形象。教學目的明確,片段的選取有針對性。)
方法四:積累詞語
出示描寫人物各部分特點的成語,有描寫臉部、頭發、身材等,為學生提供參考。(微點評:不僅能給學習者提供適當的資源,也讓他們能積累一定的學習素材。)
三、歸納提煉
希望你擁有一雙發現個性的眼睛去觀察生活,有一支神筆去描繪生活,都有一顆盲人似的心靈去感悟生活,這樣我們的文章就會多姿多彩形象生動。(微點評:用鼓勵的話語結束本次微課學習,希望學習者能以積極的、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習作當中,掌握描寫人物的基本技巧。)
教學總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