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在哪里教學設計(精選5篇)
霧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霧、淘、頑”等生字,會寫“切、岸”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霧說話時的語氣,體會霧的頑皮、淘氣。
3、學習課文第一至六自然段,仿照課文用“無論……還是……都……”說一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讓學生體會自然景霧中所蘊含的生活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霧、淘、頑”等生字,會寫“切、岸”2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霧說話時的語氣,體會霧的頑皮、淘氣。
2、教學難點:仿照課文會用“無論是……還是……都……”說一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讓學生體會自然景霧中所蘊含的生活情趣。
三、教學準備:
幻燈片、投影儀、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認識“霧”字。
1、出示一些大霧籠罩下的風景圖片,讓學生欣賞后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景象。(霧)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和霧有關,來,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過渡:你認識“霧”字嗎?怎么認識的?
2、認識生字“霧”,發現規律。
①出示雨字頭的字,如“雪、霜、雹、雷、露、震、霖”學生認讀。
、诮涣髯R記“霧”的方法。
A、通過加一加的方法:“雨+_=_”,和字理識字:雨字頭的字一般和水或天氣有關。
B、順口溜:《遇“雨”歌》
山字遇雨“雪”花飄,包字遇雨下冰“雹”,
田字遇雨“雷”聲吼,路字遇雨“露”水下,
相字遇雨變成“霜”,務字遇雨“霧”茫茫,
辰字遇雨“震”九州,林字遇雨甘“霖”降。
。ǘ⒊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聽老師范讀課文,邊聽邊劃分自然段,并圈出生字新詞。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認準字音,思考:文中的霧是什么樣的?
3、借助拼音認讀文中的字和詞語。
4、生答霧是怎樣的霧,全班交流后出示詞語“淘氣、頑皮”。
①學習生字“淘、頑”,讀詞語“淘氣、頑皮”,說說自己的.發現,知道這兩個詞語是一組近義詞。
②讀一讀句子:他是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
5、理解內容。
、僖龑W生快速地讀課文,找出霧說的話,用波浪線把句子畫出來。根據學生的交流出示句子并找學生上臺寫詞語:大海、天空、海岸、自己。
②學習生字“岸”。出示詞語“海岸”,讀準“岸”。出示海岸圖片,讓學生在圖中找到海岸的位置。拓展積累:海邊、河邊,書寫“岸”。
、蹖W習生字“暗”。指名讀。觀察日字旁,引導學生理解這個字和太陽有關,沒有太陽就是暗,有了太陽就是明。知道“暗”和“明”是一組反義詞。
、軐W習生字“躲”。左右結構,形聲字,從身(義符),朵(音符)聲,指出“躲”和“藏”是近義詞。指導學生通過讀“藏”,感受霧淘氣、頑皮的說話語氣,指名讀、齊讀后教師引讀:這片霧可真淘氣,一會兒說……一會兒說……一會兒又說……。
。3)、再讀課文,體會霧的淘氣、頑皮。
1、引導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想想霧把這么多東西都藏起來了,被藏起來后的景色是什么樣的呢?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2、學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無論是大海,無論是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么都看不見了。
、賹W習生字“論”。比較第一、第二兩句話,引導學生發現其中共同的地方。都有“無論是……還是……都……”。論,左右結構,言字旁,和說話有關。板書書寫“論”。
、趯W習生字“街”。指名讀詞語卡“街道”。借助學生在生活中看到過的街道名稱,幫助識記。
、蹖W習生字“梁”。指名讀詞語卡“橋梁”,借助字源追溯學習。
、軐W習生字“切”。多音字,在課文中讀四聲,一切,代指所有的事物。板書書寫“切”。
⑤指名讀讀第三個句子,在討論交流中引導學生理解“甚至”的意思,因為前面的房屋、街道、樹木這些都很大,相對而言行人、小黑貓就比較小,“甚至”這個詞說明無不僅能藏大的,就連小的也能藏,有更進一步的意思。指名讀,齊讀。
3、小組合作說一說:
過渡:是啊,霧把一切都藏起來了,想一想霧還把什么藏起來了?
、侔l揮想象,指名說說霧還會把什么藏起來。
出示句式:霧來到___。無論是______,還是______,都看不見了。
②四人小組合作,一起完成后,全班交流匯報。
4、小結設疑:霧最后把自己藏起來后,又會有哪些變化呢?下節課再來學習吧。
五、布置作業:
1、本文是根據俄羅斯作家謝爾古年科夫《霧在哪里》改編的,讀讀原文吧!
霧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正確認讀“霧、淘、頑”等13個生字;正確書寫“于論、岸”等8個字。正確認讀“淘氣、無論、岸邊”等詞語;正確書寫“大海、海水、船只”等詞語。能借助生活經驗理解課文;能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子;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感受霧的神奇,知道有霧時是怎么樣的情景;能用“什么”說話;愿意留心觀察自然、觀察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詞;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能用“什么”說話。
2、體會“甚至”在語境中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有霧的時候是什么情景。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圖片、生字卡。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謎語:像云不是云,像煙不是煙,風吹輕輕飄慢慢散。(打一自然現象)
2、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見過的'霧是什么樣的?(大霧彌漫;遠處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約看到建筑物的輪廓;空氣很潮濕等。)展示云遮霧繞山的山川、云霧彌漫的樹林等圖片。(板書課題)指導認識“霧”
讀文識字,整體把握。新|課 |標|第 |一| 網教師示范讀,學生聽讀,并圈畫出不懂的字詞。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檢查讀課文,指導學生反復練習難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長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詞語。默讀課文,想一想淘氣的霧都把什么藏了起來。
三、朗讀感悟
學生自由練讀霧說的幾句話。教師示范指導,前三句讀出淘氣的感覺;后兩句讀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驚喜。指導寫字總結:這節課我們學了“霧”,還學了霧的淘氣,它藏起了很多東西。作業:背熟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認讀詞語:躲藏、海岸、淘氣、悠閑、應該、甚至、橋梁。霧把整體世界藏起來,世界變成什么樣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朗讀感悟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霧怎么樣?(是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
1、自由讀第2-4自然段,要求學生按照課文內容聯練習說話。
出示:淘氣的霧把 藏了起來,無論 還是 都 。新|課 |標|第 |一| 網
2、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教師引讀課文,相機指導“無論 還是 都 ”要連讀,并適當強調,讀出一切都不見了的景象。
同桌互讀課文第2-4自然段,邊朗讀邊想象畫面。霧來到岸邊他又把什么藏起來了?齊讀第6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好頓號的停頓,理解和體會“甚至”的含義。接著,他又把誰藏起來了?(自己)他可真是個淘氣的孩子。練讀7-9自然段,讀出淘氣。(指名讀、賽讀)討論:霧哪里去了?
三、練習說話
1、想象說話:淘氣的霧朦朦朧朧,像一層紗籠罩著大地,它還會把什么藏起來?出現什么情況?
2、出示圖片,開拓思路:出示云霧彌漫的山川、樹林、學校等圖片,圖片下方輔以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來,無論 還是 都 。
3、同桌練說,說出景物的特點和情趣。
五、總結:這節課我們學了霧,并且學了霧是個淘氣和頑皮的孩子,他會藏起很多東西。這樣對于霧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業:背熟生字和詞語,并且學會復述課文。
七、板書設計
霧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3
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注意以下幾點要求(出示朗讀要求):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僖笞x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②邊讀邊圈出本課的生字,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并標出自然段。
2.課文讀完了,文中的生字寶寶你認識它們嗎?我們來檢查一下剛才的學習情況:闖關游戲——第一關:生字關(多媒體出示帶拼音的生字)霧、淘、頑、于、岸、暗、街、梁、甚、至、躲、論、屋、久、散、步、消。
、僬倚±蠋燁I讀、同桌互讀、齊讀。
②去掉拼音:男女pk讀、開火車讀,并擴詞。
3.交流識字方法:這些生字,你是怎么認識、記住的?
(學生相互交流分析識字方法、生字字形等,師適當補充)
4.攔路虎已經解決了,課文讀的怎么樣呢,我們來檢查一下,(分自然段朗讀)其余同學都是小評委,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敏,聽一聽他們有沒有讀錯地方,拿起筆做好標記。(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及時糾音并做點評:生評+師評)
三、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讀完課文,我們知道霧是一個的孩子?(淘氣)隨文識字:(淘,通過換偏旁“萄”認識“淘”)
。ㄒ唬╈F的淘氣表現在哪里?請大家讀課文的2-4自然段
1.霧來到了哪里?(海上)它把什么藏起來了?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我要把大海藏起來。”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1)讀完之后,你覺得這是怎樣的霧?(淘氣、頑皮、傲嬌……)從哪里看出來的?(預設:抓關鍵詞:藏、于是、無論、還是、都)引導學生在讀的時候要重讀關鍵性詞語。
誰再來讀讀霧說的話,帶上自己的感受,注意霧說話的`語氣(可愛的語氣,調皮、傲嬌的語氣……)(師評:從你的朗讀中,我聽出了淘……)
再次齊讀第三自然段,體會霧的淘氣。(師評:真是一群淘氣的霧)
。2)霧把大海藏起來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樣子的?(出示圖片,通過圖片來加深理解)
過渡:同學們,霧這個淘氣的孩子真的把大海藏了起來,聽,他又開口說話了,指名讀霧說的話,課件出示霧說的話。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霧,說這話時會用怎樣的語氣?(得意洋洋、高興……),請帶著這樣的語氣讀讀。(同學們真會學習,抓住了關鍵型詞語,重讀“連同、一起、無論、還是、都”等詞語更能讓我們體會到霧的淘氣),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連同”的意思。(“連同”是“一起、和”的意思。找學生帶上動作演一演,師生評價)
出示圖片,通過圖片來加深對這一自然段的理解。
(3)這霧還真是淘氣,來到到海上,說把什么藏起來還真把什么藏起來。它把很多東西都藏了起來,被藏起來的景色是什么樣子的呢?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句子。
(4)學生交流后出示句子
霧把大海藏了起來,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霧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了起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R讀這兩句話,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預設:這兩個句子結構相同:都有霧把_____________藏了起來。無論是_____,還是_______,都看不見了。(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句話)
。ㄈ⿲W習第5-6自然段
1.過渡:霧除了飛到海上,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藏了起來,還到了哪里,把什么藏了起來,請同學們讀5-6自然段,邊讀邊用橫線劃出霧把海岸藏起來之后的景色。
2.學生交流后出示第六自然段,并隨文理解“一切”的意思:全部、都。
3.霧把海岸、城市藏起來之后有什么變化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的圖片,并以小組為單位試著用上前面學習的句型:無論……還是……都……說一說。
3.仿照課文句式,想象說話:
霧來到校園,無論,還是,都看不見了。
霧來到馬路,無論,還是,都看不見了。
(四)學習第7-10自然段
霧已經把大海、海岸連同城市全藏起來了,這個淘氣的孩子現在該把誰藏起來呢?藏起來之后的景色發生了什么變化?
讀完后,學生自己總結,教師板書(霧把自己藏起來了,一切都出現了)
文中是怎么說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第9自然段,繼續訓練“無論….還是…….都……!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霧來到了,它把藏了起來,無論,還是,都!
最后根據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疑問隨機問孩子“霧到哪里去了?”與開始的謎語導入相扣,讓孩子明白“太陽一出霧就會慢慢散開,消失不見”。
四、主題整合
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霧是一個淘氣的孩子,那么在你眼中霧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山霧》。
(出示課件)要求:
1.找出能體現霧淘氣、頑皮的句子?
2.霧都去哪了,干了些什么?
五、談收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讓學生自己說一下。(認識了很多生字;知道霧是我們生活中存在的一種自然現象,太陽一出就會消失;霧很淘氣……)
六、布置作業
把這個小故事,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看誰能把霧的淘氣講出來。
板書設計:
霧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霧在哪里》是一個童話故事。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霧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作者賦予霧以孩子的語言,把大霧籠罩稱作“霧藏起了世界”,把云開霧散稱作“霧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課文顯得生動有趣。
課文共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說霧是個淘氣的孩子,引發讀者的閱讀期待;第二至七自然段寫了霧依次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岸邊等景物藏起的景象;第八至九自然段寫霧把自己藏起,云開霧散,一切恢復原狀的景象;第十自然段用設問句結束全文,顯得神秘又回味無窮。
課文的段落結構有共同點。描寫霧的變化時,都是先寫霧自言自語,再寫霧把什么藏起來,最后寫藏起之后的景色。課文的語言很有特點,善用“無論……還是……都……”等句式表達大霧籠罩下的景色。既讓讀者感受到霧的淘氣可愛,又為讀者想象霧景提供了依托。
學情分析:
本單元圍繞“想象”這個主題編排。這是繼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后又一個以“想象”為主題的單元。《霧在哪里》的想象充滿童趣、語言生動,容易調動學習興趣。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孩子們對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能力,因此要進一步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霧是孩子熟悉的自然現象,學生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能清楚的表達將是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霧”等13個生字,會寫“于”等8個生字,會寫“無論、于是”等15個詞語。
2.朗讀課文,想象霧淘氣、頑皮的樣子,讀出霧說話時的語氣。仿照課文例句。說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
3.能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霧是什么樣子,體會其中所蘊含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詞語
2. 讀好霧說話時的語氣;借助霧說話時的語氣,照樣子說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
教學難點:
朗讀課文,想象霧淘氣、頑皮的樣子,讀出霧說話時的語氣。
仿照課文例句,說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
教法:
講授法、引導法、范讀法、圖片演示法
學法:
朗讀法、討論交流法、練習法
課前準備:
PPT
教學課時:
兩課時
分案一:
《19、霧在哪里》(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霧在哪里》是一個童話故事。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霧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現出大霧籠罩下世界一片朦朧的奇妙景象。作者賦予霧以孩子的語言,把大霧籠罩稱作“霧藏起了世界”,把云開霧散稱作“霧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課文顯得生動有趣。
課文的段落結構有共同點。描寫霧的變化時,都是先寫霧自言自語,再寫霧把什么藏起來,最后寫藏起之后的景色。課文的語言很有特點,善用“無論……還是……都……”等句式表達大霧籠罩下的景色。既讓讀者感受到霧的淘氣可愛,又為學生想象霧景提供了依托。
學情分析:
本單元圍繞“想象”這個主題編排。這是繼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后又一個以“想象”為主題的單元!鹅F在哪里》的想象充滿童趣、語言生動,容易調動學習興趣。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孩子們對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能力,因此要進一步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霧是孩子熟悉的自然現象,學生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能清楚的表達將是一個難點。
教學內容: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19.霧在哪里》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霧”等6個生字,會寫“于”等3個生字。
2.朗讀課文,通過讀好霧說話時的語氣,體會霧的淘氣和頑皮。
3.學習課文1至4自然段,仿照課文用“無論……還是……都……”說一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讓學生體會自然景物中所蘊含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
1.隨文認識6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積累詞語。
2.讀好霧說話時的語氣;照樣子說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
教學難點:
朗讀課文,想象霧淘氣、頑皮的樣子,讀出霧淘氣頑皮的語氣。
仿照課文例句,展開想象說說霧來的時候的景色。
教法:
講授法、引導法、范讀法
學法:
朗讀法、練習法、想象法
教學準備:
ppt
教學流程:
一、謎語激趣,板書課題
1.出示謎語,引出“霧”,想想雨字頭的字還有誰?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片和霧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由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生字“霧”,引出雨字頭家族的字,運用字族法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二、初步學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文,思考:這是怎樣的霧孩子?
。1)生匯報,相機出示“淘氣”和“頑皮”字卡,識記“淘”和“頑”。
。2)你還知道什么也是淘氣頑皮的?
(3)這對詞語是近義詞。
【設計意圖:課文第一自然用兩個詞語概括了霧的特點我從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霧孩子”入手,訓練學生抓住文本信息能力。相機識字,理解詞語,最后用詞語練習說話。】
2.霧做了什么事呢?用“____”劃出霧說的話。
。1)我要把大海藏起來。(板書:大海)
。2)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板書:天空 太陽)
。3)現在我要把海岸藏起來。(板書:海岸)
出示海岸圖片,拓展詞語:河岸 岸邊 湖岸(齊讀兩遍,加深記憶。)
。4)我要把自己藏起來。(板書:自己)
3.教師指著課件上出示的句子引讀:霧啊,他可真是頑皮淘氣,一會兒說……一會兒說……一會兒又說……最后還說……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在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中隨文識字,降低識字難度。】
三.朗讀體會,感受情趣
1.品讀第三自然段
。1)師朗讀,學生思考:霧是怎么和大海玩的?
。2)指導朗讀霧說的話,并及時評價。
(3)理解“于是”,識記“于”字。
。4)此時此刻什么看不見了?還有什么看不見了?哪些詞語強調這些都看不見了?(板書:無論……還是……都……)
(5)讀出這種什么都看不見的感覺來!評價:我的眼前是真是白茫茫一片!
2. 品讀第4自然段
(1)出示第4自然段,霧又把什么藏起來了?
(2)學學霧的口氣讀這句話: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藏起來。(相機評價,用評價引導學生讀出霧的頑皮和本領大的感覺。)
(3)霧把天空連同太陽藏起來,結果怎樣?齊讀第三句話。
①“霎時”是什么意思?
、趯W習生字“暗”。
。4)什么看不見了?還有什么也看不見了?
。5)用上“無論……還是……都……”說一說吧。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讀好霧說話的語氣,體會他的淘氣和頑皮。以讀帶講,讓學生在讀中發現景色的變化,感受霧景的朦朧之美。】
3.師生根據字體顏色合作朗讀3.4自然段,發現規律。(課件顯示3、4自然段內容,每一段的第一句用紅色字,第二句用黑色字,第三句用藍色字。師讀紅色句子,女生讀黑色句子,男生讀藍色句子。)
4.霧還會來到哪里呢?出示圖片,學著用文中的句式說一說淘氣的霧去了哪里,把什么藏起來,結果怎么樣。
【設計意圖:通過歸納整理文中兩個重點句子,引導學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結合圖片,創設語言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仿照課文句式說話,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四、指導觀察,練習書寫。
五、總結,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略)
附板書:
大海
19. 霧在哪里 天空 太陽 無論……還……
淘氣 頑皮 海岸 都……
霧在哪里教學設計 篇5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生活導入,結合圖片揭示課題
1、回顧諺語:我們積累過識天氣的諺語,你知道霧的哪些知識?(春霧風,夏霧晴,秋霧陰,冬霧雪。)
2、結合生活經驗說說你見過的霧是什么樣的?(大霧彌漫;遠處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約看到建筑物的輪廓;空氣很潮濕等。)
3、展示云遮霧繞的山川、云霧彌漫的樹林等圖片。(板書課題)
二、學習課文
(一)朗讀指導。
本課的朗讀主要把握兩個方面:
一是讀出霧說話時的語氣。
“我要把大海藏起來。”
“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
“現在我要把海岸藏起來!
“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來。”
這五句話都是霧的自言自語,但是語氣有所不同。前三句寫霧孩子藏完一處又一處,朗讀時,“我”的后面可稍作停頓,語氣上揚,突出霧孩子的頑皮和淘氣。第四句寫霧孩子不知該藏什么了,自己問自己,“現在”的“在”語音稍微拖長,或者略作停頓,讀出霧孩子思考問題的語氣。第五句是寫它突然有了主意,于是便自問自答。朗讀時,要緊緊聯系前一段霧孩子的自我發問,讀出它恍然大悟、高興的語氣。
二是讀好描寫霧景的長句子。
1、“房屋、街道、樹木、橋梁,甚至行人和小黑貓,霧把一切都藏了起來,什么都看不見了!
這句話寫出了霧藏起一切的情形。前半句中,4個詞語由頓號間隔,朗讀時停頓稍短一些,4個詞可采用“高一低一高一低”的語調,讀出抑揚頓挫的節奏!吧踔痢北硎靖M一步,要讀得略重,以突出霧不僅藏起了大的事物,就連小的“行人和小黑貓”也不見了。后半句的“一切、什么”重讀,后面略作停頓,以表現所有事物都被濃霧籠罩,世界一片朦朧的景象。
2、“不久,大海連同船只和遠方,天空連同太陽,海岸連同城市,街道連同房屋和橋梁,都露出來了!
這個長句子由多個短語組成,語義連綴,一氣呵成,寫出了霧散之后所有事物顯現出來的景象。朗讀時,要注意連接詞“連同”的前面要稍作停頓,后面要連貫,聲斷意連,以體現云開霧散、萬物復現的景象。
(二)理解運用。
1、初讀課文后,教師可結合課后第二題提出問題:霧都把什么藏了起來?要求學生先畫出霧孩子說的幾句話,然后引導學生發現獲取信息的方法。霧說的幾句話,分別說出了它依次藏了哪些事物?捎谩办F是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他把……藏了起來”的方式說完整。還要提醒學生注意,在提取信息時,不要遺漏要點。
2、整體把握課文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結合課后第二題,用“無論……還是……都……”的句式說說課文中描寫的霧景。通過朗讀,想象畫面,明白有霧的時候世界一片朦朧、神奇美麗,云開霧散以后,世界又恢復原狀:作者的想象如此奇妙,讓普通的自然現象變得如此有趣,從而激發學生想象創編的興趣。
3、自由閱讀課文,提出要求。
。1)讀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是怎么樣的.情景;能用“什么”說話;愿意留心觀察自然、觀察生活。
4、理解感悟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及時評價。重點指導朗讀停頓與重點詞句。
(2)組織學生討論:淘氣的霧都把什么藏起來了?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詞,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
過渡:小朋友,你們記得真好!霧把整個世界藏起來,世界變成什么樣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師生活動一:淘氣的霧會把什么藏了起來?
出示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他把__________藏了起來。
2、師生活動二:霧真淘氣,他把世間萬物都藏了起來,他是怎么說的?再讀讀課文,找一找,用直線劃出。
3、師生活動三:霧是這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于是出現什么情況了?
出示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他把______藏了起來。于是,___________
四、說話練習
1、想象說話:淘氣的霧朦朦朧朧,像一層紗籠罩著大地,他還會把什么藏起來?出現什么情況?
2、出示圖片,開拓思路:出示云霧彌漫的山川、樹林、學校等圖片,圖片下方輔以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他把______藏了起來,無論______,還是______,都______。
3、同桌練說,說出景物的特點和情趣。
五、總結主題
1、這節課我們學了霧,知道了霧是個淘氣又頑皮的孩子,他會藏起很多東西。2、在你的眼里,霧又是什么呢?你能說說他是怎么形成的嗎?
六、鞏固練習
1、打開“閱讀訓練-《霧在哪里》”,一起來闖關吧!
2作業布置,拓展延伸
(1)熟讀課文。
。2)完成相關練習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