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通用4篇)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拓展“兩翼”教材中的1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培養學生的美讀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一主兩翼”教材中的20個生字,正確書寫“井、觀”2個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
三、教學過程
。ㄒ唬┓e累成語,激趣導入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1、齊讀《你讀我誦》中的《成語(一)》、《成語(二)》,不認識的字用“ ”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男女生對對讀。
3、成語釋義讀。
4、解題引入新課,用“三點圖釋法”指導書寫“井、觀”2個字。
。ǘ┏踝x課文,隨文識字。
1、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坐井觀天》整體識字課
2、用“ ”圈出本課生字,同桌合作學習,認識生字。
3、檢測識字。(a字卡檢測、b游戲闖關、c隨文識字……)
。ㄈ┰僮x課文,訓練朗讀。
1、批注課文中青蛙和小鳥的幾次對話內容。
2、分角色朗讀對話,訓練不同標點符號句子的讀法。
3、用我們積累的成語評價一下青蛙和小鳥。
(四)背誦成語。
1、多種形式讀成語。
2、挑戰背誦,獎勵評價。
四、板書設計
12坐井觀天
版畫 詞卡
五、布置作業
練習規范書寫生字:“井、觀”。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2
一、預設目標:
1、學會本課兩個生字“蛙”“沿”,理解“坐井觀天、井沿、說大話、井口、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對話。
3、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所見有限。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在朗讀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讓學生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三、教具準備:
1.教學課件一份。
2.注音生字卡。
四、第一課時預設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你們能給“圭”這個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新字嗎?
2、學寫生字:“蛙”。(注意:左窄右寬、“圭”中間一豎不能連在一起。)
3、出示 “古井”圖,誰能看著這張圖片猜一個成語?(“井底之蛙”“坐井觀天”)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3、坐井觀天”。
二、初步感知課文
大聲地朗讀課文,看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讀準為止,把課文讀通順。
三、檢測學習效果
1、讀一讀生字:沿、蛙、信、所、際、錯、答、還
2、坐井觀天這個故事發生在哪兒呢? 區分: 井里、 井沿、井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指著畫面說一說,哪個地方表示井沿,哪個地方表示井里,哪個地方表示井口?
3、學寫生字“沿”(注意:左窄右寬、右上部分不要寫成“幾”)
四、研讀課文
1、請大家再大聲讀讀課文,讀完后完成填空: ( )在井沿,( )在井里,他們在爭論( )。
2、他們是怎么說的呢? 請同學們邊讀邊劃,分別用“——”和“~~~~~~”劃出青蛙和小鳥的話。
3、同桌合作讀:一生讀青蛙的話,一生讀小鳥的話。
4、去掉提示語。選擇一個角色讀一讀。
5、他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誰說得有道理?讓我們分別來研究他們說的話。 再讀一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想一想: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為什么他們會這樣想?
1) 青蛙的觀點是什么,從哪個句子知道的?
A、“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大話”是什么意思?你能說句大話嗎?(學生樂)
就用這種感覺讀好這句話。
B、那么你們說,青蛙怎么就那么肯定地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他有什么根據?(能找出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嗎?)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哪幾個詞語讓人感覺特別肯定,請你肯定地讀一讀。
C、誰再來做做青蛙,自信地說出自己的觀點,用你的朗讀來說服大家。
2)、小鳥的觀點是什么,從哪個句子知道的?
A、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誰還能說:( )無邊無際,( )得很哪!
B、他為什么會這樣想?(能不能找出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
在這一百多里路中,小鳥不僅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天空,一定還看到了( )、 還看到了( )……(說話練習)
C、很好,哪只小鳥能用你的朗讀來說服青蛙。
3)青蛙說的也是有根有據的,他究竟錯在哪呢?我們留到下一堂課再討論。
五、鞏固字詞。
1、分角色合作讀全文。
2、認讀詞語。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分析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根據《莊子.秋水》改寫。課文通過簡短而傳神的對話,講述了一個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鳥飛到井邊喝水,與青蛙發生了爭論。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卻說天空無邊無際。小鳥很無奈,只能請青蛙自己跳出來看一看。寓言揭示了一個道理:認識事物,看待事物,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白^天”也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眼界狹窄、所見有限;井底之蛙則比喻那些見識狹窄、目光短淺,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并能按筆順規則描寫“觀、”1個字。
。2)知道什么是“對話”。
2、過程與方法:
。1)能結合課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3、情感態度價值觀:思維拓展,練習說話,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能結合課文理解“井沿”“一百多里”“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準備:
音頻、視頻、電子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音頻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歌《一只井底的小青蛙》。請同學們仔細聽,歌中主要講了什么?(主要講了一只孤獨的小青蛙)。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進一步的了解這只青蛙。
2、出示課題《坐井觀天》。
3、學生觀察“觀”字,并指導書寫,提醒學生注意,“又”第二筆是長點,“見”第一筆豎緊貼豎中線,下端過橫中線。右邊是“見”而不是“貝”,最后一筆是豎彎鉤。學生通過書寫理解課題中“觀天”即為“看天”。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里看天空)
4、介紹寓言特點。
小結: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到底什么是寓言故事呢?寓言就是通過簡短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蹲^天》又是通過什么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驹O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聯系字形,正確使用生字。同時,學生在學習之處明確了閱讀目標,思考其中的道理。】
二、結合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進行初步朗讀指導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句子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
(2)檢查朗讀情況,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它們在爭論天有多大)
2、出示生字詞,檢查預習情況。
(1)、理解“井沿”
小鳥和青蛙在哪里爭論?誰能準確地貼出它們的位置并告訴大家這是井的哪一部分?(井的邊上)
井的邊上叫井沿,碗的邊上叫什么?(碗沿)河的邊上叫什么?(河沿)床的邊上叫什么?(床沿),那么“沿”就是“邊”的意思。
(2)、理解“大話”
什么樣的話是大話呢?(吹牛、夸張、不切實際)(撒謊的話是謊話)請你們判斷一下老師說的哪一句是謊話?哪一句是大話?
例如:a、我的作業沒有寫,卻給老師說我沒有帶;(謊話)
B、我一只手就能把火車推動;(大話)
。3)、理解“無邊無際”
小鳥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貼圖),誰能告訴老師,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際:邊緣處。形容范圍極為廣闊)天是無邊無際的,我們還可以說什么是無邊無際的?(出示草原、沙漠、大海的圖片)
3、了解什么是“對話”
它們之間的爭論非常激烈,請同學們默讀2-7自然段,用“__”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數一數它們之間有幾次對話?(有問有答算一次對話,共有3次對話)誰能給我們讀一讀它們之間的第一次對話?(出示課件)誰來讀青蛙的話?(相機指導朗讀)這是一個什么句?(問句)問句應該怎么讀?
小鳥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指名讀)聽了小鳥的話你知道了什么?
4、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
。1)一百多里有多遠?(一里等于100米,一百里就等于五萬米,相當于在400米的跑道上轉125圈)
試著把一百多里的感覺讀出來。(指名讀,評價)
請同桌兩人分角色朗讀(指名讀,評價,老師范讀,再指名讀)
。2)飛了一百多里,你覺得小鳥飛過了什么地方呢?
用“小鳥可能飛過了……”這樣的句式練習說話。(出示圖片高山、草原、大海、沙漠)
小結:小鳥飛了這么遠的路,看見了這么多東西,所以它見多識廣!可是,青蛙相信小鳥說的話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明確這是第二次對話)誰能讀讀青蛙的話。
過渡:青蛙和小鳥都堅持自己是對的,誰也不讓誰,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第三次對話。請同學們讀一讀,想一想它們誰說的對?為什么?(因為小鳥飛過了……還沒有看到天的邊)青蛙錯在哪里?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看到底是不是這么回事?
請同學把書卷成圓筒狀,對著黑板看,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么?(強調“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會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它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揭示寓意: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認識事物,看待問題,站得高才能看的全面,不然就會像這只青蛙一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就是坐井觀天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全班一起讀)
6、分角色朗讀。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青蛙和小鳥之間的3次對話。
(1)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
。2)請同學上臺戴上頭飾分角色朗讀。
三、拓展
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了水井,它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呢?(注意把話說完整)
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見了,于是對小鳥說:“!
四、布置作業:
請你們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寓言成語故事,然后到班上來一起交流分享。
五、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青蛙
天井口大
小鳥
天無邊無際
二年級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沿、際、抬、信”四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3、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4、初步理解“坐井觀天”寓意。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坐井觀天”寓意。
教學準備
青蛙、小鳥的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個新朋友,瞧,他們是誰?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坐井觀天》,講的就是他們的故事,我們一起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不僅讀起來有趣,還告訴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
二、教學過程
。ㄒ唬┳衷~
首先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見帶生字的詞語和句子多讀幾遍。
井沿無邊無際抬頭不信青蛙回答
1、詞語:指名讀齊讀
2、生字組詞:這些紅色的字是我們要認識的生字,誰來單獨讀一讀。
3、并組一個和書上不一樣的詞。
指名,開火車
4、生字、組詞、造句:下面來點更難的,誰能讀字、組詞,再根據你組的詞造一個句子呢。
。ǘ├首x,理解
1、默讀課文,青蛙和小鳥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故事?
@你從課文第幾自然段看出的?讀一讀。生齊讀。
“井沿”是指哪呢,看,老師畫了一幅簡筆畫,誰來指一指,哪是井沿?(指生認)。那老師還要請你幫個忙行嗎。你能把小鳥和青蛙請到它們相對應的位置上么?指著說一說。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板書:爭論天的大小
2、他們是怎樣爭論的呢?咱們一起來讀讀他們爭論的話,在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課文的2-7自然段。)
。1)男女生對讀。(老師旁白,男,青蛙。女,小鳥)
。ㄌ岢鰡栴}: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能在文中畫出來么)
出示: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理解:“大話、不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理解“無邊無際”,什么是無邊無際。(生回答)
教室能說是無邊無際么,操場能說無邊無際么,什么能說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沙漠、草原、田野)
(出示圖片:同學們說得真好,那咱們大家和老師知道的無邊無際的事物一樣么?)
誰再來讀讀這句話,看看該怎么讀,應該體現出什么?(帶動作讀)
小鳥說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2)老師讀青蛙,生讀小鳥。
。3)小組合作讀
。4)表演讀(動作)
三、理解寓意
他們就這樣爭論起來了,那他們到底誰說的對呢?(小鳥)。小鳥為什么知道天是無邊無際的呢?
“飛了一百多里!毙▲B到過很多地方。
說話訓練:小鳥飛啊飛,飛過——,飛過——,還沒有看到天的邊。
青蛙為什么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呢?用課文中一句話說說。(天天坐在井里,見識少,目光短淺)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青蛙笑了,當別人告訴他的時候,他聽了沒有?反而笑了,說明什么?(自以為是,不聽別人勸告)
現在我們回到課題,坐井觀天,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們用來批評有什么錯誤的人?(板書:無知、自以為是)。如果青蛙想告別無知,他應該怎么做?
四、拓展
如果這只青蛙有一天真的跳出井口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呢?
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讓跳出井口的青蛙認識了外面的世界,認識了了自己的無知和自以為是。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呢,我相信我們都會做一只跳出井口的青蛙,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做一個知識淵博,不自以為是的人,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