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智取生辰綱教案及教學實錄(九年級上人教版)
l7智取生辰綱湖北省恩施市舞陽中學 田育生
教學依據
本文的教學依據是文本依據、課標依據和學生依據。
文本依據即課文所包含的豐富內涵。課堂教學既然有本,就要依本,就要識本,讓文本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
文本的豐富內涵表現在哪里呢?
首先文章刻畫了楊志這一生動的藝術形象,并且緊扣楊志的身份經歷,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表現他復雜的個性。要引導學生分析楊志的性格特征并體會塑造這一典型形象的意義。其次刻畫了以晁、吳為首的英雄群象。文章生動地表現了他們的智謀:(1)智用天時;(2)智用地利;(3)屢設迷魂陣,智投蒙汗藥。通過這些描寫有力地表現了晁、吳諸雄的過人膽識和超群智慧,贊美了農民起義英雄。第三,要理解側面襯托藝術,即用正面描寫的楊志來襯托梁山八雄的膽略才智,并由此體會文章明暗互映的敘事線索。第四,了解文章景物描寫的特色。文章用不少筆墨描寫了“赤日炎炎似火燒”的酷熱天氣,有的是直接描寫,有的通過人物語言動作間接表現。赤日酷暑的描寫為情節發展作了必要鋪墊,為表現人物作了有力烘托。第五,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該文語言既有古漢語的典雅,又有方言的親切,書面語和口語有機結合,符合人物身份,表現了人物性格,頗值玩味。
課標依據即以新課標思想為指導,努力在教學中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在理解上述內容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本篇教學將主要采用“主問題討論式”。所謂主問題討論式,即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一個包容豐富,能牽動對全篇理解、具有提綱挈領性質的問題,讓學生在主問題引領下主動走進文本,討論探究。這種主問題具有可分解性,它從整體而不是從局部進行構思,是符合新課標倡導的整體閱讀教學思想的。它克服了閱讀教學中遠離整體、零打碎敲、一講到底的弊端,有效地實踐了“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的要求。
學生依據即課堂所呈現的學習內容,其難易度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作為初三學生,閱讀了一定數量的小說,學習了小說的基本理論知識,且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過作品,既有感性知識,又有理性認識,且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有獨立求知的愿望。此時給他們一個概括性強難易適中的主問題,自主學習、討論探究應該是可行的。教學中提出的主問題,就是據學生的知識積淀和認知前提而設計的。
教學目標
本文主要定位在賞析,培養學生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為此預設以下目標。
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文中較為生僻的古典詞匯,能根據語境推斷方言語匯的意義;能正確地理解文意,完整地復述課文。
在主問題導引下,學生能緊扣人物的語言行動,并聯系《水滸》中有關楊志的其他章節揣摹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意義。
理解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體會敘述故事置明暗兩線的妙處。
O引導學生走進古典文學天地,主動閱讀古代優秀作品,在歷史文化土壤中吸取營養,提高文學修養和審美能力。教學方式
小說教學,切不可陷入講授泥潭。要努力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探究自主學習的精神。
將過去由教師完成的工作,如對《水滸》基本知識的了解,與該文相關情節的了解,理解語匯意義等工作,轉交并鼓勵學生自主完成。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學習中,設計以
”主問題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開展獨立性的探究活動。在品析作品的藝術美時,進行合作性的微型話題賞析活動。 I 進行一次課后小型的綜合實踐活動, I培養學生的研究精神。
我們試圖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
方式,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希望他們能在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獲得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教學構思
第一課時
概說《水滸》
可課前布置預習,要求學生廣泛搜集該書的有關知識,以便課初交流。教師亦應有充分準備,可將《水滸》的有關知識制成卡片,幻燈展示,由此導人新課。
介紹與本文相關的情節背景
該步驟可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應在課前布置讀書,指導學生閱讀《水滸》十二、十三、十七諸章節。
展示多媒體課件(反映楊志主要經歷的有關圖片)。
結合注釋和工具書理解生僻語匯,據語境推斷方言詞句意義,通讀全文,理解文意。
提煉故事梗概,鍛煉學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完整地復述故事。
第二課時
本節課用主問題討論式進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分析楊志及晁、吳諸雄的性格,理解作品意義。
主問題:
一個武藝高強精明練達的提轄在押送中為何會仰天長嘆“苦也!”?
晁蓋吳用諸雄的“智”表現在哪些方面?
第三課時。進行合作性的微型話題探討活動。據課文特點,預設下列研討話題: a.品一品刻畫八雄的藝術手法。 b.說一說文章的敘事特色。 c.假若從晁吳角度敘述故事…… d.我看文章的環境描寫。先分組討論,每組重點完成一個內容;
再由小組代表發言,向全班報告討論成果。
進行一次小型綜合性研究活動,對文章的語言特色作一番自主探索。 .
此內容作為課外作業 布置。要求學生查閱書刊,查閱網絡資料,并在研究文章中注明資料出處,且不少于兩種。目的不在做出怎樣的科學認識,而在讓學生感受研究性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第一課時
師: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學寶庫中有一顆璀璨明珠,它以我國歷史上一次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為主要內容,描述了曲折的故事,刻畫了生動的形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雄傳奇,成為文學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我們今天將接觸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同學們:你對這本優秀的作品有哪些了解?請把你課前搜集的資料向大家展示出來。要求不說重復內容。
生l:《水滸》又叫《水滸傳》《忠義水滸傳》。
生2:《水滸》是明代長篇章回小說。
生3: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 。
生4:它的主要思想傾向是官逼民反,有進步意義。
生:并非一人一時之作,而是在民間口頭傳說、藝人講說演唱的基礎上,由文人加工而成。
師:不錯,同學們簡介了《水滸》多方面的知識?磥泶蠹艺n外查閱了資料,作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節選自《水滸》(七十一回本)第十六回,原題為《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
師:課前要求大家瀏覽《水滸》中有關楊志的章節,不知同學們閱讀后對楊志的身世經歷有哪些了解。你能給大家說說楊志押送生辰綱之前的大致情節嗎?
(學生紛紛發言,教師不時點撥,氣氛頗為熱烈) ’
師:大家簡要勾勒了楊志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很不’錯。老師將同學們說的按時間順序歸納了一下,并將主要情節制成了圖片。
(出示課件一:楊志是五侯楊令公之孫,武舉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遇赦求官遭高俅所阻;盤纏使盡賣祖傳寶刀;無奈殺潑皮牛二,流配北京大名府充軍;留守梁世杰因楊志武藝高強,提拔他為管軍提轄使;受梁中書重托,楊志押送生辰綱。)
(出示圖片:A.楊志失陷花石綱 B.汴京城楊志賣刀 C.楊志殺牛二被充軍 D.楊志北京斗武 E.楊志押送金銀擔)
師:這里強調一句:楊志的人生理想,用書中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指望把一身本事,博個封妻蔭子,也為祖宗爭口氣!
生:老師,“封妻蔭子”是什么意思?
師:就是功臣的妻子得到封號,子孫世襲官職。通俗地說就是渴望建功立業,以名垂青史,為家人造福。
現在我們來讀課文,看看楊志是怎樣押送金銀擔的,他在實現理想的途中又遭遇了怎樣的變故?
《水滸》的基礎方言是元代的江淮話,又是古代文人所著,其中有不少語義與現代普通話不盡相同,大家閱讀時將不懂的圈出來,結合注釋理解,再不懂的提出來共同討論。
(出示課件三——注意下列語詞讀音及在語境中的意義:綱權且趲行 端的 須 怨悵 虞侯 慪氣 恁地羅唣省得 逞辯 氣喘 聒噪 還言語 吹噓 干系 不爭舒頭探腦尷尬去處兀自 口淺卻才 計較)
(學生讀課文,查閱字典,相互討論;教師巡視)
師:請就文中疑難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l:“楊志提了樸刀……自去趕那擔子”中的“擔子”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挑擔子的人,這里是借代的手法。
生3:“楊志拿了藤條打將來”中“打將”是什么意思?
師:想想,學過的。
生:與“宮使驅將惜不得”中的一樣,“將”只是個動作助詞。
生:文中有這么一句:“這干系須是俺的!”句中的“須”,我認為不是“應該”的意思,而相當于“難道只是”,這樣才說得通。
師:為什么?
生:這是楊志反問責怪虞候的,意思是“你們不替我打這夫子,卻在背后慢慢挨,這責任難道只是我的?”這樣更合理。
師:好。確實,據以前學過的知識、據上下文可以推斷文中比較生僻的詞義;甚至可以糾正注釋中不甚妥當的地方。
理解詞句,同學們可以課后繼續查閱工具書,結合我們剛才的方法,在課后自主完成。下面我們做另一項工作。讀過全文,你能用比較精練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嗎?請大家先自由討論。
(學生先前后桌討論,然后在班級發言,共同梳理主要情節。在討論基礎上教師出示課件:楊志慎押金銀擔——--七雄販棗蒙楊志——白勝賣酒誘官軍——吳用巧下蒙汗藥——官軍上當飲藥酒——英雄智取生辰綱)
師:請大家據這主要情節復述故事。
(學生復述,師生共同點評)
第二課時
師:大家讀了這篇文章,一定對楊志這個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直在想:楊志曾經殺牛二、戰林沖、敗周謹、斗索超,是個武藝超群的壯士;作為押解官,他肩負重要使命,握有重權,應該說是一個驍勇善戰、統率生辰綱的首領。但在押送途中面對十來個挑擔的兵士,他卻仰天長嘆“苦也”,這到底反映了他怎樣的內心世界?我們結合課文來討論這個問題好不好?
生1:我認為,是因為天氣太熱了,他對天氣非常擔憂。
生2:軍健們太累,要停下休息,他鞭打已不起作用了。
生3:這個地方周圍無人煙,很荒僻,太危險了。
生4:經常有強人出沒,搶奪過路人財物。
師:說得好,這“苦也”看來是楊志身陷矛盾重圍,內心焦灼的反映。
生:我以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與老都管之間的矛盾。
師:請具體說說。
生:十一個軍健,這個趕起來那個又躺下,他并非真的沒有辦法了,他之所以不敢再往死里打,是因為他知道老都管會給他們撐腰。
師:從哪里看得出?
生:在這之前他們曾向老都管訴苦,老都管已經表現出對楊志的不滿,對他們的同情。這時天這么熱,人這樣累,連空手的老都管都要停下來休息,楊志這時如果又來打他們挑擔子
的,老都管會干涉的。
師:你的意思是楊志怕老都管?這些兵士才有恃無恐?
生:是的。
師:楊志是押送的首領呀?他怎么怕老都管?
生:表面是,實際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
師:請舉例。
生1:課文第2段寫軍健向老都管訴苦,老都管聽了后說:“你們不要怨悵,巴到東京時,我自賞你!边@表面是幫楊志做思想工作,其實在表明他才是生辰綱的主人。
生2:老都管開始還對楊志有所忍耐,但后來就忍不住了。來到黃泥岡前,楊志對著軍健“拿起藤條,劈臉又打去”時,“老都管喝道:楊提轄……”這段話就能看出他在仗勢欺人。尤其一個“喝”字,說明他根本沒把楊志放在眼里,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師:說得太好了!前人對這一細節也有評價,我讀一讀:“著一‘楊’字,已見生分,‘喝’住楊志,仗勢欺人。先尚能‘耐他一耐’此時卻是‘耐’不得了。此寫老于世故的謝都管對楊志咄咄相逼!蓖瑢W們與前代評論家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生:對老都管這種咄咄逼人態度,楊志只是說:“都管,你須是城市里人,生長在相府,哪里知道路途上千難萬難!”不是以牙還牙,而是輕聲細語地解釋,說明他不敢得罪他。
師:好,分析得有道理。老師再補充一條證據。當初受命之時,楊志曾對梁中書說:老都管“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師府門下的奶公,倘或路上與小人鱉拗起來,楊志如何敢與他爭執得?”說明他確實對老都管心有余悸。
師:怎么一個武藝高強的提轄怕這樣一個年邁的老都管?
生:老都管背后有后臺。如果得罪了他,他可能到梁夫人面前講小話,梁夫人又可能到梁中書甚至蔡京那里進讒言,楊志怕影響自己的前途。
師:分析得有道理。
生:楊志并不僅因為眾軍健都到松林樹下睡倒了而喊“苦也!”而是怕再狠打他們,老都管就會出來說話,自己就可能與老都管發生尖銳沖突。這樣就會得罪他,就可能危及自己的前途。
師:同學們說得對。這“苦也”是他置身多種矛盾之中備受煎熬的集中釋放,是被官僚所逼發出的悲愴之音,是英雄無路壯志難酬的凄涼挽歌,是殘酷的現實與強烈的官欲在楊志頭腦中矛盾的反映。
師:怎樣理解他粗暴機警等表現呢?
生:表面看來他對那些軍健很殘酷,其實不是。在人家比較多的地方他還是要他們趁早涼趕路,日中時休息,說明還是關心他們的。
師:對,不能簡單看問題。
生l:他鞭打那些士兵,是他們不配合。他的粗暴,是想完成任務,好得到提拔,也是當官愿望的反映。
生2:他在押送途中機警地改變行走時間,是想保護生辰綱的安全。保證了安全就立了功,就有可能得到升官的機會。
生3:他見松林中有人影晃動,“拿了樸刀,趕入松林”,機敏而又勇敢,也是與他內心深處的官欲聯在一起的。
生4:他不準軍士們湊錢賣酒,對陌生人保持高度警惕,仍然是受當官思想的支配。
師:同學們挖掘深刻。楊志心中確實有著強烈的官欲,他對軍健的粗暴強悍,對老都管的回避忍讓,在押送途中表現的精明機警,都與此緊密相連。他想抓住押送生辰綱這個機會,來改變自己罪犯的身份,實現命運的轉折,實現“封妻蔭子”的理想。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生辰綱終被智奪,理想終成泡影。大家想過沒有,作者這樣寫有什么意義呢?
生1:說明楊志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與那些當官的有關。
生2:生辰綱被奪后,楊志走投無路,被迫落草,似乎在說明他是被當官的逼上梁山的。
師:同學們分析得有道理。確實,楊志的遭遇從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滸》中官逼民反的主題。他與小說中林沖等人的描寫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幅封建社會中人們不堪重壓奮起反抗的壯麗畫卷。
從上面的分析中,大家能不能說說作者刻畫楊志這個形象主要采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呢?
生1:我覺得主要是用人物自己的語言行動來表現人物的性格。
生2: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在激烈的沖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師:說得好。這是作者在《水滸》中最杰出的描寫人物的藝術手法。比如寫林沖、寫武松、寫魯智深,都表現出這種創作藝術,為后人所稱道。大家在課后可以讀一讀,一定會有深刻體會的。
大家討論了半天,與課題什么關系呀?從標題看,作者寫這篇文章還有什么意圖啊?
生:寫吳用他們。
師:你認為是圍繞哪個字寫的?
生:“智”。
師:太好了。我們看看吳用等人的“智”表現在哪些方面?
生:我認為首先表現在他們將奪取的時間安排在非常熱的天氣之中。
師:能否具體說說?
生:吳用他們一定認真分析過,那些挑擔的軍士們在大熱天一定會歇涼休息,一定會非常口渴,在他們焦渴難忍時把酒挑上來,一定會吸引他們。
師:我懂得你的意思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晁、吳之所以采用智取,就是充分利用了酷熱之利。智用天時,彰顯卓智,說得好。! 生1:他們的“智”還表現在把奪取的地點選定在黃泥岡上,這里有松樹林,正好引誘軍士們休息。
生2:松林還可作掩護。
生3:書上說:“這里下岡子去,七八里沒人家……”說明這個地方非常隱蔽,正好奪取。
師:對,在黃泥岡下手,是吳用等人智用地利的表現,也反映了他們的智謀。
生:最突出的表現在他們多次使用計策麻痹對手。
師:請具體說說。
生l:他們把自己巧扮成販棗的客商。
生2:他們安排白勝裝賣酒的來蒙騙敵人。
生3:自勝還假裝不賣,用這種方式進一步麻痹楊志。
生4:他們下蒙汗藥的手段非常高明。
師:怎么高明?
生:先是豪爽地買酒喝,做給楊志他們看。接著要白勝將另一桶的再添一瓢給他們,這又是做給楊志看的,目的是要他明白另一桶酒也沒問題,誘他上鉤。劉唐和吳用先后強行從另一只桶里舀酒,前者是故意造成緊張氣氛,吸引眾人視線,為吳用下藥作掩護。當白勝沒追到劉唐再回來搶奪吳用那一瓢酒時,吳用已把藥放進了瓢中,白勝搶過瓢來就倒進桶里,蒙汗藥就成功投入酒里了?梢娝麄兎浅B斆。
師:確實,順理成章,天衣無縫。計策構思巧妙,假戲表演逼真,他們真是聰慧過人,膽識過人。智借天時,智用地利,屢設迷魂陣、巧下蒙汗藥,作者這樣寫的目的何在?
生l:高度贊揚吳用等人的才智和膽識,熱情謳歌農民起義英雄。
生2:我覺得吳用他們不該撿別人的東西。
師:啊?大家說說該不該?
生1:我認為應該,他們奪取的是不義之財。
生2:他們打擊的是封建官僚的利益。
生3:劫富濟貧,他們的行動是正義的。
生4:我覺得這樣寫好像有點貶楊志,楊志后來也是一個起義將領,這不是與歌頌起義英雄的主題矛盾嗎?
師:問得好。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
生:說不清楚。
師:其實剛才已說過了,楊志押送的是不義之財。也就是說楊志此時維護的是封建統治者的利益,是非正義的,因此他必然要失敗。作者是有著鮮明的愛憎觀的。這正是《水滸》積極意義之所在。
《智取生辰綱》是以晁蓋、吳用為核心的梁山好漢第一次向貪官“出手”,是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前奏,緊接這件事引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壓迫的農民起義運動。課后同學們可以讀讀《水滸》故事,它一定會給你增添許多知識,帶來無窮樂趣。
第三課時
師:上節課的討論,展現了同學們的欣賞水平。這篇文章還有一些令人稱道的地方,下面我們以微型話題討論的形式,再給同學們一個合作的機會,一個展示才能的機會,看能否與古人對話,成為古代藝術家的知音。老師先擬了四個題,我們以自然組為單位討論——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自由選擇小組。每組重點議一個話題。推薦一位同學代表小組向全班展示討論成果。
(展示探究式微型話題:①品一品刻畫八雄的藝術手法。②說一說文章的敘事特色。③假若從晁吳角度敘述故事。④我看文章的環境描寫)
(學生圍成圓桌,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
(一段時間后,學生展示討論結果)
師:先討論第一個話題。
生1: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智取生辰綱》,似乎應以吳用他們為主要描寫對象,但文章自始至終都是正面寫楊志。這反映了本文的一個寫法,就是用楊志來襯托吳用等人。我們認為楊志押送路途中所表現出的謹慎和智謀,有襯托吳用等人的作用。像楊志這樣能干的人,卻一步步陷入吳用的圈套,有力地反襯了吳用等人的過人膽識和超群智謀,表現了作者對農民起義英雄的贊美之情。
生2:我認為原來的題目“楊志押送金銀擔”不應該刪除,因為文章主要寫了這個內容。
師:哦,有道理。你這樣一說倒提醒了我,這樣還可以讓我們了解章回小說回目的特點,是不是?
生:是的。
師:好,敢于向權威挑戰。你可以把你的意見寫出來,反映上去,
關于第一個話題還有補充的嗎?沒有的話請下一組說。
生:全文有兩條敘述線索,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楊志押送金銀擔是明線,吳用智取生辰綱是暗線。
師:說完了?誰再補充?想想兩條線索是怎樣交互作用的?
(學生又沉默)
師:我來說說看。明線似主實副,暗線似副實主;相互緊緊勾連,并行發展,在黃泥岡上交匯一處,矛盾沖突正面交鋒,護奪在高潮處才見分曉,這樣就將一個多頭緒的故事敘述得有條不紊。
這樣敘述還有什么好處?我們請第三組代表發言。
生:把“智取”這條主線置于暗中,增加了懸念。老師剛才要我們從吳用等人的角度改寫一段進行比較,下面念念。
“這時,白勝挑著一擔酒,唱著山歌向這邊走來。吳用等人見眾軍士要買酒止渴而楊志不準,心想,這家伙夠狡猾的,便掏出五貫錢,買了一桶,頃刻喝光,做給楊志他們看。這時劉唐假要白勝給他再多添~瓢酒,白勝假裝不干,劉唐便從另一桶中強舀一瓢。白勝假意搶奪,追入松林。吳用趁機去松林里取藥抖在瓢中,也去桶中舀酒,卻被回頭的白勝劈手奪過,倒在桶里,蒙汗藥便和在酒中了。楊志卻沒發現,他只見剩下一桶酒已被喝過,心想酒可能沒問題,便同意眾軍士買酒;自己也喝了半瓢。”
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如果正面描寫吳用等人,他們的計謀在開始就將說出來,這樣就不吸引人了?梢娬n文的描寫更富有懸念。
師:對,說得好。前人在評價這個情節時也說:這“不但瞞過了楊志的眼睛,也瞞過了讀者的眼睛。”確實,這樣敘述增強了故事的神秘性,趣味性?梢娫诎才徘楣澐矫媸穷H有講究的。
師:請第四組的同學談談第四個話題。
生:文中關于天熱的描寫很多,共有二十多處。有的是直接描寫;有的是通過人物的感覺來寫,有的是作者敘述的,可以稱作間接描寫。這些描寫非常生動,它們對人物起到了襯托作用。比如酷熱之中,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這就表現了他的謹慎;吳用他們之所以敢于采用酒里下蒙漢藥的智取方法,就是分析了酷熱天氣中會發生什么,反映了他們的智慧。
師:還有其他作用沒有?從情節的角度考慮試試?
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師:試舉例說明?
生1:第1段說“天氣熱了,行不得”,引出下文楊志鞭打軍健、怒責虞候的情節。
生2:白勝唱著“赤日炎炎似火燒……”展開了另一場景,故事轉到吳用等智取的描寫之中,推動了的情節發展。
師:對?梢哉f天熱成為矛盾沖突發生、發展、激化以至解決的重要原因之一?磥碜髡吆軙璀h境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意圖。其實,許多文學大師都擅長這一手,這類例子太多了。這對我們寫作應該是個啟示。
這篇小說還有其他一些頗值玩味的藝術美點。比如用詞精當準確,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尤其是文章的語言,很有特點。下面我們將在課后再獨立進行一次微型話題探究活動,就這篇文章的語言藝術作一番探討。不知同學們有沒有興趣。
生:有。
師:好。本文語言既有古漢語的典雅,又有方言的親切,豐富多彩的詞匯和粗豪潑辣的的語言符合人物身份,表現了人物性格,很值得學習。作研究是要下工夫的。大家可以在一周之后交卷。這期間,你應該廣泛查閱資料,搜集信息,圖書館有不少這方面的書籍可供查閱,網絡中也有這方面資料。要求同學們在你的研究文章中標明資料來自哪里,希望不少于兩處。通過努力,你就會揭開研究這神秘的蓋頭,走進古典文學的殿堂,收獲知識的寶藏。衷心祝愿同學們成功!
為了貫徹課標精神,我首先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上做了一番努力。兩個主問題的設置,既體現了整體閱讀的性質,又給學生提供了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的空間。而且它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在理解文本主要內容的同時,能旁及其他創作美。所以教后的第一點體會就是:實踐課標教學思想,便要在教學內容上下工夫,要使教學內容的呈現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能夠為學生合作學習、討論探究提供可行性方案。教師必須在新課標思想指導下努力鉆研教材,創造性設計既不脫離教學資源又關注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 。
教學是個動態的過程。教師課前準備得如何周密,都難免“偶發事件”。專業知識和教學思想是正確處理課堂“偶發事件”的良方。不論以怎樣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教師都應有作為導師的知識積淀,當學生認識乏力時,應該給其有力的輔助和補充。此外,用新的教學思想指導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這關系到用怎樣的方式處理這些偶發事件。凡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定會自覺地應用啟智之法;如果只是表演,排練過的程序或許中規中矩,但在偶發事件甚至在排演過的程序中就將露馬腳。執教該篇文章,便有這種體會,自己深感知識積累不豐厚,課標思想理解不深透,在超越課前預備范疇時未能給學生有力的支持,未能一以貫之地實踐課標思想。“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吾當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