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的奮斗業績和基本經驗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順暢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學習并掌握含義深刻、形象生動的語言。
3.體會出洋溢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
4.學習理解議論中的舉例和記敘的作用。
第二課時
1.學習本文準確的、嚴謹的、邏輯性強的語言特點。
2.分析并理解課文,明確文章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
3.領會文章中闡述的問題和道理。
4.學習對議論文的分析,能夠找出文中的論點。
教學建議
理解議論中記敘的特點
議論中的記敘有如下兩個方面的特點:A、它不是單純的寫人記事,記敘文字是為議論服務的,其目的是為作者所闡明的道理提供事實依據。B、其作用不同于記敘文中的記敘,所以,在記敘時要求簡潔、概括,僅僅交代清楚事件或者人物的概貌即可,大家熟悉的內容可以一筆帶過,一般不在各種描寫手段上下功夫,但要注意突出對證明觀點起主要作用的一方面。
課文結構內容
中心論題:中國共產黨80年的奮斗業績和基本經驗。
(一)總論,提出分論點(1-7自然段)
第一層意思:(第1自然段)概括……規律;
第二層意思:(第2--6自然段)論述黨的發展及其成立的背景;
第三層意思:(第7自然段)比較兩個80年。
(二)具體論述業績(8-18自然段)
第一層意思:(第8自然段)概括黨的歷程和業績;
第二層意思:(第9-17自然段)具體分述歷程和業績;
第三層意思:(第18自然段)提出分論點。
(三)過渡(19-21自然段)
第一層意思:(第19自然段)概括成就和取得的結果;
第二層意思:(第20自然段)緬懷故人;
第三層意思:(第21自然段)致謝今人
(四)具體論述經驗(22-26自然段)
第一層意思:(第22自然段)概述80年的啟示和經驗;
第二層意思:(第23-25自然段)具體分述80年的啟示和經驗;
第三層意思:(第26自然段)提出分論點"三個代表"。
導入 方法建議
同學們,中國共產黨走過了80年的光輝歷程。今天,放眼祖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民族團結。 中華民族下以站立起來,富強起來的自尊、自信和自豪,前進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同時,我們也面臨著解決各種社會利益沖突和增強自身防腐拒變的考驗。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之下,如何建設黨,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突出地擺在了跨入新世紀的中國共產黨的面前。因此,江澤民總書記在慶祝建黨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向全黨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結合中國革命的實際,去觀察當今世界和中國,不斷總結經驗,不斷作出新的理論概括,不斷開拓進取的新要求。現在,我們一起研讀本文是如何論述的。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學習本文含義深刻、形象生動的語言。
2.理解課文在議論中的舉例和敘述的作用。
3.領會文章所闡述的問題和道理。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介紹寫作背景)
二、認讀課文
1.學生各自默讀全文一遍并要求
A、邊讀邊標記課文的自然段(即1--26段)
B、對"預習提示"中提及的要掌握的詞語和自己所生疏的詞語,運用工具書進行認讀和理解。
2.檢查閱讀
A、提問: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B、對"預習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詞語進行抽查(提問后,用投影打出正確答案)。
3.理解課文
①朗讀全文一遍(若干個同學逐段連續讀完)
②要求學生在聽讀的同時分析概括各段段意
③學習方法提示:
利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意,各段文字的中心句往往在優首或段末,有的也可能在段落的中間。例如:本文的第7段,第9段至第17段,以及第23段至25段的中心句均在段首;第4段的中心句在段末;而第1段的段意則需要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了。
4.課內作業
寫出本文的各段段意,具體要求如下:
①同學們各自獨立完成;
②把各段的段意寫在作業 本上;
③所寫段意,如果是原文中的長句,在引用時,原句中間可以用省略號。
第二課時
一、 學生分組研究"三個代表"在文中的背景基礎及其內涵和深遠意義。
二、教學設計
1.播發播放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涉及課文內容的視頻音頻資料,如果有條件,同時選放相關的圖象、照片等歷史資料。
2.分析課文
①學生分組討論完成下列任務:
A、修正各自歸納的全文的段意。
B、分析文章結構。
(討論時至少以4名以上的同學為一組,并選出一名同學代表發言)
②修正確定文章的結構層次(見后面的板書)
A、教師讓每組代表發言,講述討論結果--文章的結構層次。
B、教師引導學生表述的同時,確定正確方案(答案)
(學生代表發言、教師確定正確方案,都可以利用投影媒體展示。目的是為了表述清楚,節省時間。同時老師板書:結構層次)
3.推辨論點
①提問:
A、議論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明確:論點、論據、論證)
B、議論文的論題和論點有什么關系?(論題是議論文所要提出或討論的問題,提出論題后,經過分析評述得出論點。)
②學生分組討論如下問題:
A、本文的論題是什么?
B、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什么?
③學習方法提示:
回答以上問題,首先要理解論題和論點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或者有什么區別;其次是要找出關鍵性的段落,或者是帶有總結性、歸納性的段落,從而找出論點。例如"這是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第7段末句)之中的"這"指代的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而這句就是全文的中心論點。
④答案
A、本文的論題就是本文的標題--。
B、本文的中心論點:(前面已經提過),分論點:一是從第18自然段概括出的"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是領導人民不斷開創新事業的核心力量";二是全文末段末句中的中國共產黨"就是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黨(可以簡稱為"三個代表")。
4.同學們各自默讀全文,要求:
①速讀(5--8分鐘讀完)
②帶著兩節課內所學習的知識和問題整體理解課文,復習重點內容。
5.作業
①整理本篇文章的結構。
②認讀理解課文前面"預習提示"中的詞語
③做課后"練習"二、三兩題。
學習方法提示:
以上各題,可以在學生小組內互相評判然后再交回各自修正。
板書設計(略)
探究活動
概括段意,討論分析
讓學生各自閱讀(默寫、朗讀、速讀)并概括出每自然段段意。學生分組研討,確定各段段意,通過找論點(分論點),分析段落間的關系和文章的結構。各組選派代表陳述。老師引導并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