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綱》同步練習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上級明文規定:謹防腐敗,節日期間堅決禁止不準用公款請客送禮。
b.經過電教組的老師一周奮戰,一間用pentiumtv裝備的多媒體教室終于如期投入使用。
c.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滿創作激情,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d.“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戰略共識,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觀念,對于今天至關重要。
5.小說在結尾才點明“智取生辰綱”的計策,對這樣的結構安排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采用補敘手法,突出吳用等人的智謀,對全文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b.采用補敘手法,既收束全文,又點明題意,公開謎底,揭示主題,使行文錯綜復雜,縱橫捭闔,取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c.采用補敘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練,生動有趣,造成懸念,比直陳其事,更具有吸引讀者的藝術力量。
d.補敘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刪去它,雖然會影響主題的深刻性,但不影響事件的完整性。
6.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水滸傳》是施耐庵根據民間傳說編輯而成,歷史上本無宋江起義之事。
b.《水滸傳》中起義軍首領,如宋江、盧俊義、林沖、楊志、李逵都是社會下層人士,都是自覺走上反抗道路的。
c.《水滸傳》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全過程,雖然義軍以招安為結局而失敗,但仍不失為一部反映封建社會階級矛盾、歌頌農民起義斗爭的杰出作品。
d.《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長篇巨著,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實際感受進行藝術加工而寫成的。
7.對文中引用白勝所唱山歌表達作用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山歌點明了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不是太平盛世,還暗示了來者不善,使讀者更關心情節的發展。
b.山歌是白勝為消除走路寂寞、恐懼而唱給自己聽的。
c.山歌在結構上巧妙地聯系了上下文,成為課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引出故事的另一個主要人物——白勝。
d.山歌用強烈的對比手法,突出了當時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是農民反抗的心聲。
二、閱讀部分(27分)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題。(4分)
范仲淹以言事貶,在廷多論救,司諫高若訥獨以為當黜修貽書責之,謂其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若訥上其書,①坐貶夷陵令。②仲淹使陜西,辟掌書記。修笑而辭曰:“昔舉之舉,豈以為利己哉?同其退不同其進可也!
8.翻譯畫線的句子。
。1)坐貶夷陵令
。2)仲淹使陜西,辟掌書記
。ǘ╅喿x下面一首小令,完成9~10題。(每小題3分,共6分)
【雙調·沉醉東風】秋景
(元)盧 摯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擊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注。
注:瀟湘畫:宋代宋迪有《瀟湘八景圖》這是一組描繪湖南地區勝景的平遠山水畫,包括《平沙落雁》《遠浦歸帆》等八幅作品。
9.對這首小令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首句從李白《蜀道難》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化用出來。
b.這首小令精心描繪詩人行舟江中所見的深秋景色,畫面在恬靜中推移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