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訴說》教學案例──《雨的訴說》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學嘗試
【項目創意】豐富學生的心靈感悟,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和體驗大自然的韻味;通過搜集資料,增長見聞,開闊視野;品讀“雨”的文學作品,提高文學鑒賞水平和朗誦能力。
【參加人員】1個教學班的學生、語文老師。
【主要活動】
分小組搜集并整理資料,課外練習朗讀,課堂展示活動成果。
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四篇詩歌學完之后,我們知道,對大自然的贊頌是詩歌永恒的主題。詩人可以從自然中獲得靈感,受到啟示,豐富心靈。教材第一單元安排了《雨的訴說》的綜合性學習,目的是讓學生也能走進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為了完成這個綜合性學習任務,我給了學生近1個月的課外時間準備,并對各組作了如下分工:
1組:采風組和采音組走進大自然領略雨的風采,收集雨的圖片和聲音資料。
2組:采詩組搜集有關“雨”的詩、詞、文,準備舉辦一個小小的配樂配圖朗誦會。
3組:采歌組搜集有關唱“雨”的歌曲,并分析它們是如何寫雨、唱雨的。
4組:采知組搜集有關“雨”的功過知識,整理后出一套知識競賽題,展示課上備用。
選好組長,明確任務后,我指導同學們或深入大自然,或走進圖書室,或利用網絡,各組分頭去完成任務。我自己則每三天一詢問,每一周一抽查,遇到問題,及時解決。如:第一組同學反映天氣一直晴朗無雨,很難收集到資料,我就建議他們通過網絡去查找“雨”的圖片和聲音資料。
4個星期之后,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因為他們已成功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務。于是,我適時地安排了一節活動成果展示課,并把各組同學搜集到的文字資料整理、匯編成冊,展示課上分發給全班同學,實現資源共享。
現將活動過程和各組成果摘要展示給大家:
【活動過程】
一、看看我的風采 說說你的感受
一組同學在網上下載了20多幅風格迥異的雨的圖片,并夾以嘩啦啦、淅瀝瀝的雨聲和一陣陣沉悶的雷聲,讓人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雨的世界中。看完課件,同學們急不可待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受。
學生甲:雨中踏水的圖片給人以激情,給人一種拋開煩惱,全身心投入大自然的快感和輕松感。
學生乙:小孩戲水的圖片,讓我嫉妒,仿佛雨只會跟孩子們說悄悄話,而我們似乎已遠離了童年,遠離了童真,多想和雨親近親近啊。
學生丙:雨是多情的,它給情侶的生活增添了浪漫的情調。
學生丁:雨是無私的、偉大的,它滋潤萬物,哺育嫩苗,洗滌污穢,清潔空氣。大自然如果沒有雨這個精靈,將會失去一半的美。
二、讀讀我的韻味 凈凈你的心靈
采詩組的同學,表現得更為積極活躍,他們不僅搜集了大量的詩文資料,還手自筆錄,一絲不茍。現將該組搜集的部分條目摘錄如下:
1、古詩:
杜甫《春夜喜雨》(春雨);辛棄疾《西江月》(夏雨);李商隱《夜雨寄北》(秋雨);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冬雨) 。
2、現代詩:
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雨聲說些什么》;汪國真的《江南雨》。
3、散文:
《春雨滴翠》;《雨》。
課外,同學們認真朗讀自己喜愛的詩文。小組預選后,余李和陳小琴兩位同學勝出,她們將分別在展示課上為大家朗讀《雨巷》和《春雨滴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