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柑者言》教案
一、教學目標1、簡介作者2、疏通課文3、分析內容、歸納課文主題4、分析課文的寫作特色二、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成語相信好多同學都聽過,但不知你們是否知道這個成語的出處及它的意思。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對這個成語的濃厚的興趣來學習劉基的這篇《賣柑者言》。(二)介紹作者劉基,是元末明初負有盛名的詩文作家,在《誠意伯文集》中共有二十卷。他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露了歷史的真相。他的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反動本質以及他們壓榨掠奪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藝術性都比較強。(三)分析課文1、給下列字注音潰kuì 賈gǔ 鬻yù 籩biān 衒xuàn 廩lín 醇chún 飫yù 赫hè2、解釋疑難詞(2)通假字①賈:通“價”,價錢②衒:通“炫”,炫耀③縻:通“糜”,浪費、消耗(3)詞類活用①業:以……為業,名詞的意動用法②干:盾牌,這里是保衛的意思,名詞用作動詞③峨:高戴,形容詞用作動詞(4)解釋疑難字、詞①涉:經過 ②潰:腐爛③燁然:色彩鮮艷的樣子 ④鬻:買⑤貿:買 ⑥敗絮:破棉絮⑦實:裝滿 ⑧夫:那些⑨斁:敗壞(5)掌握以下句子翻譯①甚矣哉,為欺也。②而獨不足子乎?③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④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3、分析課文(1)文中說桔子賈十倍,而人卻爭鬻子,為什么?因為桔子的外觀光澤好、質感好、顏色好(燃然、玉質、金色)(2)作者是如何來引出本文的議論的中心“欺”的?通過里外的對比。(3)剛才我們知道了桔子外表是非常漂亮的,哪它里面呢?“如煙撲口鼻,干若敗絮”(比喻)(4)第三段主要是賣柑者的論述,那么他是針對什么而論述的?是針對我提出的“欺”字(5)這個賣柑者從幾個方面來論述這個“欺”?兩個(6)從哪兩個方面來論述?論己之欺、論世之欺(7)賣柑者是如何論述論己之欺的?他認為,自己只不過為了糊口活命,根本談不上過分,更何況他認為“世之為欺者不寡,而獨我也乎?”(8)賣柑者對于論世之欺又從幾個方面來論述?兩個先寫武將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再寫文官果能建伊、皋之業耶?(9)賣柑者對于武將和文官都由外到內進行描述,兩者有什么相同之處?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廩粟而不知恥。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實質上卻干著欺世盜名、玩忽職守、坐享俸祿的事。(10)那么這些人和柑子又有什么關系呢?作者借柑來類比,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與柑一樣,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本質是一樣的。(11)對于賣柑者的話,我為什么默然無以應?因為我只看到賣柑者的小欺,而沒看到當時整個社會的大欺,不察不思,就貿然責備別人。而賣柑者舍小擊大,不平而鳴,表現了憤世嫉邪的大無畏精神。其次,那些文武大官的欺騙伎倆比賣柑者不知要高多少倍,論其禍國殃民的危害程度,比起賣柑者,更不可同日而語。(12)作者為什么要假托賣柑者來針砭時弊?因為這是由于當時言論不自由,作者欲防止因寫此文遭受迫害罷了。(13)歸納主題這篇文章以“予”與賣柑者對話的形式,采用托物喻理的手法,通過賣柑者之口,痛快淋漓地揭露元代末年統治機構的腐敗。(四)布置作業1、背誦、翻譯課文2、作業本三、教后感上一篇:《賣柑者言》同步練習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