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的禮物》教學設計
請大家細讀課文,找出相關細節,并品評其表達作用。
1 德拉夫婦拮據家境的描寫。
2 德拉買發梳前內心活動的細節
3 杰姆見到剪掉金發后的德拉的細節
2 學生細讀,品味,交流,教師點撥。
示例:
1拮據家境:
a “一塊八角七分錢”的三次反復出現
b 朗讀3——5段:“房租”“信箱”“電鈴”“名片”等的描寫。
品析:這些描寫,表現了德拉一家生活拮據,讀來令人心酸,營造了一種憂郁,凄涼的氣氛。也為后文夫婦二人無奈賣掉金發與金表埋下伏筆。
2 德拉買發梳前的內心活動:
方法:分析行動、神態描寫背后的心理(8——10段)
站在鏡前,兩眼“晶瑩透亮”——為自己賣頭發的辦法而高興。
“20秒內”她的臉“失色”了——金發畢竟是自己心愛的,舍之能不心痛?
“解開”“披散”——“神經質”地梳起——一連串的動作,表現內心極度痛苦
眼睛不留著“晶瑩的淚光”,“飄然”走出——作出決擇后的輕松
品析:心理描寫細膩而富有層次,將德拉賣掉金發前的復雜心理活動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分明看到了一個為了心愛的人而舍棄自己心愛之物的女性的善良與美麗。
3 杰姆見德拉的細節:
方法:朗讀25——26段,31—32段
運用再造想像,想像杰姆此時的心理。
三,品讀:領會語言特色:
教師點撥:本文充分運用夸張,比喻等修辭,營造一種戲劇性的氛圍,語言俏皮,幽默風趣。
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品析交流。
【解 說】這兩個環節的設計,是指導學生深入到文章內部,品評表達技巧和語言特色,即引導學生認識德拉夫婦真摯崇高的愛,又進行語言訓練,以“感乎內而形乎外”。
四 課堂訓練:
1 討論:你認為文中德拉,杰姆的做法可取嗎?說說理由。
2 比較閱讀:
《我的叔叔于勒》和《琪的禮物》表現的都是小人物的生活,你認為菲利夫婦和德拉夫婦對生活的態度有何不同?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解 說】這兩個訓練設計,即是回到整體,使學生對小說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又進行創造性的解讀,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同時,日常生活中,我們自覺不自覺地要求孩子成名,成英雄,成為“大人物”,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只要我們有一顆善良、純潔的心,生活中也會不缺乏溫馨;只要有尊嚴、有價值的活著,生活中也不乏斑斕的色彩。通過第二個訓練,希望給學生一點有益的人生啟示。
五 作業:
本文主要以德拉為主線來全敘述故事,試從杰姆角度改寫這個故事,注意學習歐 亨利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