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 隆中對 出師表 墨池記 詩詞五首單元測試題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有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曰:“愿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慶歷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乙文)《小石城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梁木麗 之形,其旁山堡塢,有若門焉。窺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設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有。又怪其不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會,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兩篇文章中的通假字,“章”通“ ”,“會”通“技”。
2.翻譯下列句子:
①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②又怪其不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儻不宜如是,則其果無乎?
3.《小石城山記》以 比喻作者自己,以 比喻自己才能被埋沒,以 比喻自己的才華不能施展。
4.《墨池記》《小石城山記》的后半部分都以議論為主,但引發議論的前半部分寫法不同,《墨》文以 為主,《小》文以 為主。
5.學習《小石城山記》第一段的寫法,寫一篇以“當一回小導游”為主題的解說詞,介紹一處你到過的景點,介紹時條理要清楚,要盡量用口語,感情要投入。
參考答案
一、1.dān tuí zhòu cú bì wěi zōu cù sài diāo tiǎo pǐ
2.①天性、天良 ②有什么好處 ③接近、趨向 招致、張來 ④盜用皇帝的政令 ⑤資助、給予 ⑥時 ⑦擴大圣明的聽聞 ⑧善 平 ⑨早晚 ⑩形容緩緩高起的樣子 b11休息、停止 b12窮盡
3.c 4.d
二、(一)1.①遺命 ②英明;明智;高明;圣明 ③不長莊稼(的地方) ④兵員裝備 ⑤向北;向北方 ⑥愿意(或“表示期望”) 2.c 3.b 4.早晚憂愁嘆息,惟恐(先帝的)托付不能實現 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6.“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忠于劉備父子(或“忠于蜀漢”),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歷史局限性。 7.a(二)1.苛政猛于虎也 2.①同情 憐憫 ②誰 ③這 ④等待、希望 3.①a對 b.語氣助詞,可譯為“呢” ②a.很,十分厲害 4.①現在從蔣氏的遭遇來看,還是真實可信的。 ②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5.敦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議論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