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課堂實錄
投影呈現:
①意境的創設上:虛實結合,情景交融
實寫:物是(自然永恒)
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②比喻
③對比。
④發問
師:我還想問問:你們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的?
投影呈現:如何正確評價李煜的“愁”?
生:這是封建帝王的愁,不值得同情。誰叫他聲色犬馬,不務正業呢?
生:我覺得這愁愁得美。
師:為什么覺得美?
生:因為它很有人情味,人性化。
師:說得好。
生:我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吧。
師:我說說我的看法:我無暇去責備他縱情聲色以至喪失了南唐美麗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種花帝王之愁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經總藝術從審美的角度深深感染著古往今來的李煜的讀者。再由審美的通道回過來看,我們又能看到李煜獨有的天堂煉獄般的大絕望,苦難風流的大哀傷,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如果說,我們要同情李煜的話,那只能是審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憐憫。
師:帶著這種認識,我們一起來看李煜的另一詞作《浪淘沙》。
師:將課本翻到68頁,自讀,并思考它與《虞美人》的相通之處。
投影呈現:《浪淘沙》詞作內容。
生:都寫的是離國離家之愁。但是沒有仇恨,是純凈的愁情。
生:我喜歡“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很動情,我讀到這里哽咽的。
師:說說看。
生:這算是虛寫吧,夢里尋找到極樂世界,加重了現實的悲涼。越是在夢里沉醉,越能看出現實處境的凄涼。
生:我喜歡“別時容易見時難”。一般說,相見很容易,作者卻反過來說,與作者的經歷有關。一旦告別了國與家,就徹底孤獨了。
生:我注意到作者又寫到春天了。作者寫春天是在懷念,也是反襯,是在與春天告別。
四、結
師:說得都不錯。
投影呈現:尼采與繆塞的話。
師:尼采說:“在所有文學作品中,我尤其喜歡那些用血寫出來的文字。”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的確,平庸的心靈只能有平庸的痛苦,平庸的痛苦只能產生平庸的藝術,而那些偉大的藝術只會在絕望的心靈里誕生。
我們可能不會絕望,我們可能不會寫出驚人的篇章,但是,熱愛生活比一切都顯得重要。讓我們熱愛詩歌熱愛生活吧!
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