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文言文精細閱讀之《魚我所欲也》
*因為“義”的價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棄“義”的前提,用“不辯禮義”之財來讓人茍且求生,更何況是出于讓“貧乏者”“得我”的個人目的。
11、讀“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一句,列舉生活中的“一個賢者”并寫出他具有怎樣的“心“?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結合現實生活,給本文補充兩個論據。(2分)
* 論據一:文天祥寧死也不降元,慷慨就義;
論據二: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只要是符合“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的古今事例作論據都可。)
13、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義”曾經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就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對于這些,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3分)
* 我的觀點:(只要言之成理,觀點鮮明即可。)如: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當要珍愛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們不見義勇為,不伸張正義,只是我們在見義勇為時,要量力而行,要在與壞人斗勇的同時還要斗智,盡量避免對自己的損害,對生命的威協。
14、結合材料思考。相關內容鏈接:閱讀下面一段話,請結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4分)
* 前安徽省副省長王懷忠因貪污巨額財產被槍決;某大學學生馬加爵為泄私憤殺死自己同學而遭通緝;某明星參加義演假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