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課堂教學實錄
執教人:文家一中 劉俊英
師生相互問好。
師:老師想作個調查,喜歡讀小說的同學請舉手 這么多;喜歡讀詩歌的請舉手 呀,這樣少。很多同學不喜歡讀詩歌,為什么?(生自由發言)其實詩歌是很高雅的文學樣式,有\'文學之母\'、\'語言的鉆石\'的美稱。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是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歌,自然能欣賞小說、戲劇及其他種類的文學。\'希望大家今后多讀點詩歌,養成自己純正的文學趣味。古典詩詞,更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很耐咀嚼。毛澤東就是一位古典詩詞的愛好者,他的一生,不僅在臨窗伏案時,就是在戎馬倥傯之間也不斷的吟詠誦讀、寫詩填詞。據中南海毛澤東圖書館員統計,毛澤東生前認真批注、圈畫過的詩詞總計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的翻閱、欣賞至少在2000首以上。泱泱詩國的甘露,滋潤哺育了這位詩風雄奇的偉大詩人。著名詩人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學習這\'偉大篇章\'中的一篇--《沁園春 雪》
學習詩詞重在\'誦讀、領會、品評、鑒賞\'。
師:古人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也從誦讀入手,來領會全詩。現在請同學們聽配樂詩朗誦,要求聽準每一個字音,并領會詩詞所表達的感情,可以小聲跟讀。
生給生字正音
師:初聽這首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誰能來談一談?
生:豪邁
生:氣勢磅礴
師:是的。這首詞風格豪放、氣勢磅礴、令人振奮。我們齊讀一遍再來感悟一下,好嗎?
生齊讀
師(指名一位同學):你認為你們剛才讀出感情了嗎?
生:不好,讀起來缺乏力度,沒有讀出感情。
師:把握這首詞的感情,還要從寫作背景談起。本詞寫于1936年--抗戰前夜。當時毛澤東同志率領長征部隊到達陜北,日本帝國主義加強對中國的侵略,而國民黨反動派奉行不抵抗主義,中國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1936年2月,毛澤東率領抗日先鋒隊準備東渡黃河,開赴抗日戰爭最前線。渡河前,適逢大雪,毛澤東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觀察地形,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詩人滿懷戰勝敵人的堅強信念,豪情激蕩的寫下了這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同學們想象一下,詩人站在海拔千米的塬上,祖國河山的壯麗景色展現在眼前,心中會涌起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生:自豪、豪邁的感情。
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師:是的。在朗讀本詩時,要始終把握這種感情基調,此外,還需要借助一定的朗讀技巧。你知道詩歌朗讀一般要注意什么嗎?
生:停頓、重音
生:還有節奏、語調、語速等
師:很好,請看前三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應在哪里停頓?
生: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生試讀
師:那么重音呢?應放在哪幾個字上?
生:千、萬
師:為什么?
生:\'千\'\'萬\'只有作重音處理,才能讓聽眾感受到雪景的廣闊,作者的視野與意境的開闊。
師:說得有道理,那除了這些,還有需要重讀的字嗎?
生:封、飄
師:談談你的理由。
生:\'封\'有冰凍、封閉之意。
生:\'飄\'則突出雪輕盈的特點。
師:說地不錯。我們就按照理解把這三句讀一讀好嗎?
師范讀、指名讀、生齊讀。
師:古詩詞中,常有一個字能起到領起下文的作用,叫做\'領字\'或\'一字領起\'你能從上片中找出這個字嗎?它領起了那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