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語文高分閱讀兵法:文言文篇(金品特供、備考無憂)
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注】之墓,而觀于其市,復有昔時屠狗者乎?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望諸君:即戰國時燕國名將樂毅。他忠心耿耿,戰功卓著,后被人離間,受到燕王懷疑,被迫離燕至趙,趙封他為望諸君。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
(2)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2.標示句子的誦讀節奏,選擇詞的恰當義項。
(1)用“/”標示下句的誦讀節奏。
茍 慕 義 強 仁 者 皆 愛 惜 焉
(2)下面方框中文字出自《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解釋“皆愛惜”中的“惜”,應選擇第__________義項。(只填序號)
惜xī①愛惜。《韓非子•難二》:“~草茅者耗禾穗,惠盜賊者傷良民。”(耗:減損。惠:給人好處)②吝惜,舍不得。蔡琰《悲憤詩》:“豈敢~性命。”③痛惜,哀傷。賈誼《惜誓》:“~余年老而日衰兮。”
3.“郁郁適茲土”的“適”解釋為“往,到”。下列句中加下劃線的詞不能解釋為“往,到”的一項是:()
a.由是先生遂詣亮b.去過懷鄉,憂讒畏譏
c.輟耕之壟上d.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4.翻譯下面的句子。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5.根據文意,聯系“望諸君”的注釋,談談你對韓愈委托董邵南“吊望諸君之墓”的認識。
【分析】
第1題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見文言詞語的含義。這里的“易”與“移”連用,是“改變”的意思;“仕”,在這里是“做官”的意思。
第2題的第(1)小題考查學生對句子停頓的把握。劃分誦讀節奏,一定要參照句式的特點,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頓規律,以“意群”為單位,重在“語意”上下功夫,不要曲解句意。第(2)小題考查文言詞語的一詞多義,正確選擇詞語的意思,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仔細辨別。
第3題考查的是同一含義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文言詞語來表達。由于給出了例句,又給出了詞語的含義,只要將句中加點的詞語換成同一含義,看句子的意思是否通順、正確就可以了。
第4題是翻譯題。文言文語句的翻譯,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①詞類活用②古今異義字③一詞多義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等,運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譯,做到準確、流暢。
第5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領悟,能否說出自己的認識和見解。解答此類題目,要深入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善于分析,表達有新意。
【參考答案】
1.(1)易:改變。(2)仕:做官。2.(1)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2)③ 3.b4.姑且憑你這次的前往測定一下吧5.①借樂毅的經歷寬慰董邵南,說明政治上失意的人古已有之,對于“不得志”不要太在意。②借樂毅在趙受封一事暗示董邵南:有才能的人終會有用武之地。(意思對即可)
【典型試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也作“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