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突圍方略:記敘文理解詳略及照應
[解題誤區]不能從反襯的藝術角度來分析,有可能一味地從反面來闡述。
[參考答案]這是作者有意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以親戚的毫無反應襯托出了父親的厚道、老實、本分,也諷刺了親戚的從始至終的沒有人情味的冷漠與自私。這樣的詳略安排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照應理解。文章幾次提到了那個鴨梨?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解題指導]這道題考查對文章照應的理解。鴨梨給作者留下的不是幸福的回憶,而是一種內心感到不滿的辛酸,對親戚對待父親與自己付出勞動的不公正待遇的一種無聲的抗議。本來甜甜的鴨梨在這里成了苦澀的代名詞,讓作者幼小的心靈感受到了人生的沉重。解答時,要從理解鴨梨的真正含義以及在全文中的作用入手。
[解題誤區]不能從鴨梨給作者留下的痛苦的記憶角度分析。
[參考答案]六次。鴨梨的反復出現既渲染了氣氛,又突出了中心,更讓作者理解到父親做人的不易,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苦澀,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閱讀訓練】
牙簽里的關懷
聞已
去年11月初,我赴德國波恩考察一家園藝公司。回國前夕,為答謝這家公司的部門經理施密特先生,我特地請他到一家中國餐廳吃飯,施密特先生爽快地答應了。
德國人不喜歡浪費,我點了4道中國菜,其中有一道是牛肉炒青椒,還要了兩瓶啤酒。半個小時后,菜肴和啤酒全被我們一掃而光。
我打趣地說:“施密特先生,我和您可沒有吃不了兜著走啊。”
施密特看著空空如也的盤子,朝我豎起大拇指,意思是“很好”。之后,他從桌上精致的牙簽筒里,抽出一根牙簽,捏在手中,打量一下,說:“這是用竹子制成的吧。”然后,他向著墻壁的一隅,用另一只手掌遮住腮幫,悄悄地剔起牙。
我也抽出一根牙簽,剔著牙縫,隨后,將牙簽放進碟中,等著服務生收拾。
施密特剔完牙,沒有將牙簽放在碟里,而是將其折斷,接著,從公文包里掏出一塊手帕,把幾截牙簽放在手帕上,對我說:“把你的牙簽也放在這塊手帕里。”
我不解,莫非他要變什么魔術,或者要派什么用場?
只見他熟練地卷起手帕,將幾截牙簽包起來,放入公文包里面的夾層中。
我問:“您這是干什么?”施密特說:“把它們帶回家,放入粉碎機里,渣粉還是一種極好的土壤蓬松劑。”
我說:“這種小得不起眼的牙簽,交給服務生處理,不就得了嗎?”
施密特立刻嚴肅起來,正兒八經地說:“據我所知,這家餐館暫時沒有專門粉碎牙簽之類物品的機器,一般都是扔進廢物袋里。牙簽的一端像針尖一樣銳利,它可能把垃圾袋戳出一個小洞,臟東西就會漏出來,弄臟環境;牙簽裹在殘菜中,一旦被狗或貓吃掉,它可能卡住動物的喉嚨;如果清潔人員碰上它,有可能被刺破皮膚,甚至可能出現細菌感染……”對一根小小的牙簽,這位先生竟然如此“小題大做”。
后來,我知道在很多德國家庭,都有一種自己動手制作的家用小機器,專門用來粉碎木質、竹質之類的廢棄物。平時,家里不能再用的日常小用具,都會被投進這種小機器里,粉碎出來的渣粉,摻和少許肥料,撒在花圃中或草坪里,據說,蓬松土壤的效果很好。他們美其名曰:這些東西來自自然,當然要回歸自然。
(選自《鄭州日報》)
探究練習
1.迅速閱讀全文,可以看出,全文內容都是圍繞“關懷”來展開的,你能說一下“關懷”的含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