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語文高分閱讀兵法:古詩詞篇(金品特供、備考無憂)
柳梢青•送盧梅坡
劉 過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飲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思路分析:“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后,如云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這兩句詞情景交融,景中見情,情中生景,哀婉動人。比之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雖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傷心動情。
◎【參考答案】主要運用了比喻手法。(步驟一)上片用“云邊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來表現離別之苦,下片用“塵隨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來表現思念之切。(步驟二)(步驟
【樣題點擊】
[正宮]叨叨令
無名氏
溪邊小徑舟橫渡,門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斷紅塵路,白云滿地無尋處。說與你尋不得也么哥,尋不得也么哥,卻原來儂①家鸚鵡洲②邊住。
【注】①儂:我 ②鸚鵡洲:此處為“漁父居處”的代稱。
思路分析:曲中描繪了青山白云、門前流水、輕舟小徑這樣一個幽邃縹緲的極其澄凈的世界,字里行間表現出超然塵世的脫俗和隱逸情懷。寫法上,隱約回環,先造其境,使人產生強烈的探詢感,結句借人們熟知的“鸚鵡洲”指稱“漁父”,點出意旨。
【參考答案】①點明漁父(隱士)居住的環境是與世隔絕、遠離紅塵的“世外桃源”,表現其對所處環境的喜愛、自豪之情;(步驟一)②寫出漁父(隱士)超然塵世的情懷和隱逸的情趣。(步驟二)
【典型試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豐樂亭游春三首(其一)
歐陽修
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蕩漾落花飛。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11.(1)這兩首詩都寫春天景物,但時段不同,白居易寫的是 時的景物,歐陽修寫的是 時的景物。(2分)
(2)歐陽修詩的三四兩句,除用擬人手法外,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兩種手法各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修辭手法:擬人、 (1分)表達效果: (3分)
【參考答案】
11.(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2)修辭手法:夸張。表達效果:詩人用擬人手法寫鳥語花飛,生動表現出春光的迷人、充滿生機等;用夸張手法說酒醒春已歸,感嘆春天的短暫,暗含著詩人濃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著詩人對春光的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