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富有的是精神》教案
一、上課過程1.以演講的形式開場
2.介紹北大背景及演講相關知識
3.讓學生閱讀課文,并要求他們劃分段落
4.逐段分析課文(對字句的推敲)并寫板書
5.結合課文談北大所富有的精神
6.聯系進才的校誡談自己的人生所應有的精神
7.朗讀課文
二、北大的介紹
北京大學——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建于1898年,當時為京師大學堂。19xx年后改為北京大學。在辛亥革命前,京師大學堂已辦了3 10余年,卻沒有培養出多少人才。后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長,并聘請了許多學有專長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到北大任教。[來源:第一范文網]
北大這個名詞常和愛國運動聯系在一起。我們都知道五四運動是在北大首先發起的,后來北大以5月4日為校慶紀念日 。北大也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之一。
解放后,1985年,設有24個系,1個學院(下設三個系),21個研究所和7個研究中心,并設有研究生院。1996年,設有38個系,7個學院,52個研究所和62個研 究中心,并設有研究生院。
在1998年5月4日,北大舉行了百年慶典,在慶祝北大建校100周年時作了深情的演講。在此期間北大還在京舉行了大學校長論壇。
三、演 講的介紹
演講活動是一種淵遠流長的社會現象,始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簡單地說,演講是在聽眾面前就某一問題表示自己的見解或闡說某一事理。
演講是一種語言表現,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以有聲語言和相應的體態語言為手段,公開向聽眾傳遞信息,表達見解,闡明事理,抒發感想,以期達到感召聽眾的目的,是一種直接帶有藝術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四、有關五四運動
1919年5月3日,北京市民各階層舉行了多種形式的集會。當日下午,政界人士組織了國民外交協會,一致決定5月7日舉行各界參加的北京大游行。
但是,北京的青年學生已經沒有耐心等到5月7日了,就在外交協會開會的同時,他們就 已經在籌備和醞釀5 月4日的示威游行了。北京大學的青年學生當晚做出決議,聯合各界力量,堅持不在和議上簽字。他們除了通電全國支持外交協會定于5月7日國恥紀念日舉行大游行外,還定于5月4日齊集在 天安門舉行學界大示威。
5月4日晨,北大學生起草了“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兩個信條。“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戳而不可以低頭。”
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再一次地顯示了“公理戰勝強權”的真理。北京大學掀起的愛國主義運動在這啟蒙交織著救亡的時代,已不再僅僅是個性的自由主義了。它更要爭取的是整個 民族的自由解放。這種愛國 主義運動不僅給北洋政府以沉重的打擊,也對那些宣揚所謂自由主義的西方列強以迎頭一棒,讓他們明白這種來自西方的自由主義武器西方人又是何等的威力。
五、板書
熱烈的祝賀(第1節)
回顧歷史
深情的囑托(第2節--第3節)
肩負責任
學習的重要性
愛國
諄諄的教誨(第4節--第15節)—— 精神: 做人第一(前提)
敬業
方法:抓緊
讀書第二 時間
條件:學好
語 言
物質的貧乏
殷切的期待(第16節) 精神的富有
六、分析課文
第一段主要寫祝賀。演講的開頭一般是溝通感情,集中注意力,引出下文。本文開門見山,簡明扼要,恰倒好處。演講的語言帶有演說者的思想感情,讓我們先就第一段來分析一下。對于“你們無疑將接受本世紀全部偉大的精神財富,以及這一世紀無邊無際的民族憂患的洗禮。”的理解,其中“民族憂患”指出了學生負有艱巨的責任,“本世紀全部偉大的精神財富”指北大在歷史上曾為了民族的強大而不惜犧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那股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