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魚我所欲也教學案
“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教案
課 題魚我所欲也授課時間授課時:2自學課: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匯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能力目標
1.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2.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個大寫的人。 學習重難點1. 理解文意,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2.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3.教學難點 4.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內涵,辨析“失其本心”與“舍生取義”的關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學案)
教學過程設計(教案) 自學: 一.學生自讀課文參考注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二.自學檢測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故患有所不辟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點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
呼爾而與之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3.翻譯下列句子。
①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④ 此之謂失其本心。
三 請學生概括本文大意
導入:
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相信孟子會給我們提供幫助的
二.自學展示:
1.通假字
2.字詞解釋
3.句子翻譯
4.對照注釋,掃除語音障礙。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兩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評點。
可以從讀音準確、節奏分明、重音清晰、流暢自然等方面評價。
1. 請學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確: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為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三、質疑解疑,你問我答
學生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同學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1.生問師答
對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四、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 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
2. 學生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