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分類復習四、古今異義
42、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可:(古義:大約。今義: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許可、值得等。)
43、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簡:(古義:簡拔,選擇。今義:簡單。)
44、休寢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休:(古義:吉祥。今義:休息。)
45、蓋為不識者(《荔枝圖序》)
蓋:(古義:句首發語詞,表示推論。今義:蓋住、蓋子。)
46、卒中往往語(《陳涉世家》)
往往:(古義:到處、處處。今義:常常。)
47、夜篝火(《陳涉世家》)
篝火:(古義:用籠罩著火。今義泛指在空曠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柴燃燒的火堆崐。)
48、借第令毋斬(《陳涉世家》)
借第:(借:古義是即使,假使。今義指暫時用別人或暫時給別人用的錢或物。第崐:古義是僅、只。今義表示次序。)
49、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世家》)
會計:(古義:是兩個動詞,聚會商議。今義:一個詞,名詞,指從事財務工作的崐人員。)
50、郁郁適茲土(《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適:(古義:往。今義:適合,適當。)
51、吾惡知其今不異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惡:(古義:怎么,表示疑問。讀\"wu一聲\"。今義:罪惡,厭惡。)
52、為我謝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謝:(古義:致謝。今義:常作禮貌用語。)
53、鳶飛戾天者(《與朱元思書》)
戾:(古義:至,到達。今義:罪過,乖張。)
54、經綸事務者(《與朱無思書》)
經綸:(古義:治理,籌畫。今義:政治規律,如\"滿腹經綸。\")
55、山河表里潼關路(《山坡羊.潼關懷古》)
山河:(山:古義:指華山。今義:泛指一切山。河:古義指黃河。今義:泛指一崐切河流。)
56、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孟子》二章)
親戚:(古義:指父母兄弟姐妹在內的至親。今義:專門指族外有婚姻關系的親戚崐。)
5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池:(古義:護城河。今義:池水,池塘。)
58、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
語:(古義:告訴;說。今義:話語;說話。)
59、子何恃而往(《為學》)
子:(古義對對方的敬稱,相當于您。今義:兒子。)
60、雙兔傍地走(《木蘭詩》)
走:(古義:跑。今義:行走)
61、將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將:(古義:或許。今義:接近。)
62、不習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
耳:(古義:罷了。今義:耳朵。)
63、得錢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
去:(古義:離去。今義:到哪;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