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善待家園
第三部分(標題3): “裸露的土地就像裸體的我們自己”,揭示了墾草種糧、過度放牧造成內蒙古草原大面積沙漠化,生態日益嚴重。結語:作者再次呼吁“善待家園,就是善待自己”,“防治地質災害是每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首尾呼應。(2)結構示意圖 三、深入探究1. 寫作特點分析【明確】(1)用事實說話。作者在文中很少用到專業術語,也幾乎沒有講什么大道理,而是以一件件具體的、典型的、無可辯駁的事例,說明了我國地質災害的嚴重性,真是振耳發聵;特別是揭示;國民極其淡薄的環境意識和急功近利的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給人以強烈的震撼。(2)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確切的數據,增強了可信性和說服力。(3)全文自始至終飽含激情,表現了作者強烈的主任感和深深的憂患意識,產生很強的感染力。(4)文章還采用了多種寫作手法(如對比、擬人等),增強了可讀性。2.如何理解課文第6段、第50段?【明確】第6段是講海水入侵我國沿海城市造成的危害,本段采用了列數據的說明方法說明了海水入侵的危害之大,造成的經濟損失之大,從而引起人們對海水入侵等自然災害的警惕和重視。 第50段采用列數據的說明方法說明內蒙古大規模的土地沙化與兩次大規模的開荒熱有很大關系,用事實說明破壞植被就是破壞我們生存的家園。3.閱讀本文,你如何理解“善待家園”的意義?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明確】“善待家園”就是要人們自覺地保護環境,合理地利用資源,時刻有責任感,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我認為作者是一個有著強烈責任感和憂患意識的人,他的用事實說話,自始至終飽含激情,站在時代的高度,奮力呼喊的有志之士。4.哪些“人禍”可引發地質災害?【明確】人禍已經成為我國地質災害的主要原因,肆意采伐樹木、隨意開墾、過度放牧等使天然植被被破壞會導致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塵暴增多,過渡不合理、不科學地采礦會導致煤巖和瓦斯突發;過量開采地下水會使地面沉降,威脅城市安全;修路切坡,建筑切坡,會導致崩塌、滑坡、泥石流。人類活動引發地質災害呈逐年上升趨勢,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各種資源,往往造成地質災害,毀壞自己的家園。所以,天災難免,人禍能防,我們要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四、課內閱讀文昌市破壞珊瑚礁的最直接結果是全市80%的珊瑚海岸帶遭受嚴重破壞。海邊沒有了珊瑚礁遮蔽,致使沿海水深相對增加,波浪動力缺少阻擋,海岸受到嚴重侵蝕。該市一個村莊每年海岸被海浪沖刷吞噬十幾米縱深,椰林(),房屋( )。專家推測,該村莊XX年后將不復存在。此種情況并不僅僅在文昌市存在,瓊海市、三亞市等沿海市縣破壞珊瑚礁的情況也非常嚴重,整個海南省的珊瑚礁被破壞的面積已達80%。該省的珊瑚礁比20世紀60年代減少了60%,有專家估算,近幾年海南聲的珊瑚礁每年減少50萬噸以上。讓我們聽一聽文昌市八旬老人符后昌的美好回憶吧:海岸邊是大片大片的沙灘,沙灘后面是大片大片的椰林和沙地西瓜。我們打漁歸來,在溫暖的陽光下愜意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喝椰汁、吃西瓜、聊家常,那才叫舒服啊!海洋專家語氣( )地說:若想重現老人描述的景象,我們至少要等上10XX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