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語文考點梳理二十五:散文
2.請說說“我來到植物面前,它們是我的老師和朋友”在文中的含義。
3.第④段畫線句使用了省略號,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其作用。
4.“看一會兒書種一會兒莊稼,寫一首詩侍弄一會兒花草”中“侍弄”一詞流露了“我”怎樣的情感?
5.請從內容和表現方法兩個角度對“你無意灑落一滴水,植物來年會回報你一朵花”作簡要賞析。
6.通過閱讀這篇文章,你讀出了作者對人們怎樣的期望?(至少說出三點)
(XX年云南省中考試題)
ⅱ專項模擬訓練
(一)歌,一條無盡的路
王宗仁
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為一首歌。
生命有各種無奈,人都應該頑強地活著,要執著地追求。我總以為在這個氧氣只有內地一半的世界屋脊上,說句話都喘得像失去腳跟似的站不穩,唱歌?不敢想。即使想吧,誰能唱出一顆心?
可我萬萬沒有想到,卻是這些臉龐被紫外線照射得紫紅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戰士唱的一首歌,把我的五臟六腑攪得翻江倒海。
那歌是一條無盡的路,一半含著寂寞和思念,一半含著血與淚。今天的酸楚在這歌的音符中,明天的黎明在這歌的余音里。在高原的軍營里不管誰唱起這首歌,都是以淚洗面,情動昆侖。
那是足以使我支撐一生的歌聲,讓我甩掉了許多虛幻的夢想。
我在高原所有的感覺都是從這支歌開始的,又從這支歌結束。我堅信數年乃至數十年以后,風吹長空,閃電馳過,我耳畔仍會有這歌聲——兒當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兒的手能摸到娘看見的月亮/娘知道這里不是殺敵的戰場/兒卻說這里是獻身報國的好地方
兒當兵當到多遠多遠的地方/兒的眼望不見娘炕頭的燈光/兒知道娘在三月花里把兒望/娘可知兒在六月雪里把娘想/寄上一張西部的雕像/讓娘記住兒現在的模樣……
我的眼前交替出現著兩幅畫面:在冰山雪嶺間守衛國門的士兵和手扶家門思念兒子的母親。高原軍人同樣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骨肉,他們有本該屬于自己的溫暖的家,有妻室兒女。但是,他們最思念的是母親。母親——娘,這是一個臉上刻滿皺紋飽經滄桑但卻使人青春煥發的形象;這是一支百唱不厭永遠都不過時的歌;這是一個走到天涯海角都牽動著兒心的情結。
我終于明白了這首題為《西部好兒郎》的歌為什么在高原軍營里流傳這么廣。戰士們被暴風雪圍困在山上吃冰咽雪的時候,圍著篝火唱;在國境線上單獨執勤時,咀嚼著單調枯燥的日子唱;在被可惡的高山病折磨得死去活來時,望著天邊遙遠的星辰唱。
愛在荒原入土,情在雪山閃爍。他們投入地唱了一遍又一遍:兒當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
唱歌的是黑臉大漢郭和奎營長,三十歲剛掛零,可看上去皮肉粗糙,胡子拉茬,要比實際年齡大多了。此刻這位營長不在軍營里呆著,卻孤身一人出來頂著燥熱的日頭跪在唐古拉山中的一個山坡上,三叩首,兩作揖,淚流滿面。他在敬哪路山神?不,他在祭父。
他的面前放著三碗特地做的高原風味飯菜:手抓羊肉、涼拌野蔥、酥油茶。他舉起酒杯,遙對家鄉四川的方向,淚水漣漣地說:“爸,不孝之子和奎向您請罪。在您病重時,兒沒有給您送一口水,端一碗飯,喂一片藥。今天是您走后的第三天,兒在遙遠的西北高原上為您送行,愿您在天之靈,嘗嘗兒親手做的這些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