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精選12篇)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1
一、歌曲導入,調動情感
師:上課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
。úシ爬畲翰ǖ摹兑环饧視罚
師:這首歌,大家很熟悉,它是──
生:(自然順接)李春波的《一封家書》。
師:沒錯。剛才大家聽得都挺投入的,現在能否談談,從歌中,你們都聽出了些什么呢?
生:我覺得這整首歌就似一封書信。
師:那你能說說,書信的格式你聽出了哪些呢?
生:稱呼、問候、正文、祝語、結尾還要署名,寫上日期。
師:很好,哪位同學再來談談?
生:這首歌讓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出門在外的游子對家中親人的深深思念。這是怎樣的一種親情呀!“雖然我很少寫信,其實我很想家!薄敖衲甏汗澪乙欢ɑ貋!弊髡擢氃诋愢l為異客,孤單、寂寞之情自不必說,而此時格外惦記的是家中的父母、兄妹,想象著親人的團聚。一首劉德華的《回家真好》已不知不覺又在我身邊響起,是啊,回家感覺真好……
生:“爸爸每天都上班嗎?”“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也該歇歇了!薄拔医o媽媽買了一件毛衣,別舍不得快穿上吧!”多么樸實的話語,雖然看似是一些生活瑣事,但在簡單的問候中卻讓人看到了無價的孝心。畢淑敏曾寫過“孝是稍縱即逝的眷念,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所以我認為哪怕是一枚含有溫情的硬幣,哪怕是一句簡單但只要發自內心的問候,都能透露出兒子對父母的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話語,在我看來,比起美麗的夸夸其談要強千百倍!
生:我想到了《常回家看看》,在外工作、生活的兒女,對父母的牽掛和依戀交織成天下游子們共同的心愿心聲。
生:感人至深的歌詞,在我內心有所觸動的同時,更引起了我的共鳴,心頭涌起一陣莫名的感動。記得那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獨自離家參加北京夏令營,望著身邊陌生的營員和周圍陌生的城市,心中充滿了孤獨與膽怯,當時不禁鼻子一酸,流下淚來,只好轉過身,偷偷拭干淚水。晚上躺在床上,又思念起父母,久久不能入睡,忍不住又落下了眼淚,想起了家人相聚時的歡樂,想起了父親幽默的話語,母親溫柔的鼓勵……
生:的確,歌詞中流露出很強的游子思鄉思親之情,但我想,在家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對兒子的思念,也絕不會比兒子對他們的思念少。不是有古詩云“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嗎?
師:大家談得都很不錯,尤其是能從游子的思親感受到父母的思子。在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書信無疑成了溝通兩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在其長子傅聰留學海外時,就在一封封家書中為兒子排憂解難,傳達著自己的惦念之情。寫得多了,經過整理,一部《傅雷家書》就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其中的兩封,感受一下那份牽掛!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快速閱讀兩封家書,看看分別寫于什么時候,有何作用?
。ㄉ杂砷喿x,思考后交流)
生:第一封家書!拔以诘诎诵胖羞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會有的!笨梢钥闯,這封家書應該是寫于兒子精神消沉時。從“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愿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乙郧霸谛胖泻湍闾徇^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那么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可知,傅雷此時寫這封信是想鼓勵兒子振作起來,以平和心態去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樂觀地迎接情感的創傷,做一個勇敢的人。
生:第二封家書,一看就知道是寫于兒子成功之際!笆澜缟献罡叩淖罴儩嵉臍g樂,莫過于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我們因為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
師:那作者是想借這封家書來表達他得知兒子成功時的那種激動的心情啦!
生:我認為不完全是,因為文中在接下來明確指出:“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可見,傅雷是想借此成功之際,來告訴兒子要正確面對成功,不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師:兩封家書,一封寫于兒子消沉時,勸慰兒子勇敢地坦然地面對感情的創傷;另一封則寫于兒子成功時,又告誡他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從中,你認為傅雷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生:勇敢、堅強的人。
三、抓住文眼,領悟主旨
師:不錯,正是希望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使這兩封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家書具有了相同的內在精神,為這兩封家書譜寫出了一個主旋律。
生:老師,我有點不明白了,兒子消沉了,父親告訴他要堅強,這可以理解,因為美國的朗費羅曾說過:“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真心英雄》歌詞也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但為什么兒子成功了,傅雷還要告訴兒子需要堅強呢?這太讓人費解了!
師:的確,消沉時要堅強,我們都易于理解,成功時要堅強,我們可能覺得不太理解。其他的同學呢,你們又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文中傅雷已經說了,“不為勝利沖昏頭腦是堅強的最好證據”“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中就可以看出作為父親的傅雷,他希望兒子不論何時都要堅強,特別是成功時要做到堅強,不能被掌聲、鮮花所迷惑,這比失意時要堅強、振作更困難,還是魯迅說得好:“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生:“堅強”包括兩個方面,即“勝不驕,敗不餒”。記得法國的巴爾扎克就說過:“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我想生活是豐富的,人生的路上不光只有荊棘坎坷,也有掌聲鮮花,正如海面有時會掀起暴風,但也有灑滿陽光的時刻,對于狂風暴雨來襲,我們往往謹慎有加,極度重視,而恰恰是陽光滿照時,我們又容易放低警惕。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謹慎,時刻堅強。
師:看來,我們有些同學已經對“堅強”的含義領悟得比較透徹了,“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更是堅強的表現,這也正是傅雷的偉大之處。而且他還認為,只有做到了堅強,就能永遠不怕孤獨,即使孤獨也不怕的了!那大家能否再認真閱讀一下課文,看看作者認為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學生默讀課文,同桌交流)
生:應該是第二封家書中提到的“赤子之心”吧!
師:你們能否結合家書內容來談談什么樣的心靈才稱得上“赤子之心”呢?
生:我認為“赤子”應是指有一腔熱情,滿懷抱負的有識之士吧!那“赤子之心”應說的是極富熱情和無限愛意的心靈,只有這樣的心靈才不會衰老,胸懷祖國。傅雷在家書的后面就流露出希望兒子將來能報效祖國,將中國的音樂帶向世界,為我們中國人爭光爭氣。
師:能說具體些嗎?哪兒流露出了這種希望?
生:第三段:“河,萊茵,江聲浩蕩……鐘聲復起,天已黎明……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愿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帶著,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名聞……世界的揚子江與黃河,比萊茵河的氣勢還要大呢!……”
師:還有哪位同學說說。
生:我認為“赤子之心”應是文中所說的“純潔的心靈”。“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
師:我覺得大家都說得有道理,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那按剛才我們對“赤子之心”的分析,我想問一下你們,你們認為孤獨的赤子會創造出怎樣的一個世界呢?
生:既然赤子之心是純潔的,我想他創造出的也一定是個很純潔,沒有任何雜質的美好世界。
師:能具體為我們描繪一下這個美好世界嗎?
生:可能是沒有勾心斗角的紛爭,沒有爾虞我詐的欺騙,人與人之間都是以誠相待,以禮相見吧!有點像陶淵明“世外桃源”的感覺。
生:“世外桃源”這種理想的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尋覓到其蹤跡的。我想此時赤子既然是“孤獨”的,而且又是“心靈的朋友”,那就說明在現實生活中他或許缺少共同語言者,只不過他的身邊雖然沒有知音,但天下之大,能了解他的人肯定還是有的,說不定此人現在也正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在尋找他呢。這樣一來,他們之間不就用心靈搭起了一座橋嗎?文中也說:“永保赤子之心的人,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生:我也比較贊同這一觀點,有些情感是相通而永存的,不會因為人不在一起而消失,像我們學過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中不就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名句嗎?朋友即使遠隔天涯海角,但心心相映,彼此都能心有靈犀一點通,空間又豈能阻隔這份情意!而傅聰是學藝術的,天下精通藝術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我國古代不就有“高山流水”一說嗎?
四、品味語句,體會感情
師:大家的思維很活躍,很開闊,既想到了名句,又想到了歷史典故。我想對于傅聰而言,這種心靈的朋友中又豈會少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呢?你們說,這個人是誰?
生:(齊答)他的父親──傅雷。
師:很正確。從這兩封家書中我們就可以感知到,傅雷總是用自己的愛心、關心傾聽著萬里之外兒子的每一次心跳,幫他排疑解難,助他順利成長,成為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后盾。從兩封家書中,你能看出父子倆之間的關系如何嗎?
生:關系親密,不但是父子,從交談的語句中,還能感受到一種朋友的親切。
師:哪些語句或詞語體現得較明顯呢?請大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探討一下,勾劃出這些語句,并以旁批的形式略加一點分析。
。ㄋ娜诵〗M探究,全班交流)
生:第一封家書的開頭,“我們并沒為你前信感到什么煩惱或是不安……我是過來人,決不至于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誰來安慰你呢?”幾個反問句式中,足見一個關心兒子、開明的父親形象,有如朋友般坦誠,令人信賴,絲毫沒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蠻橫古板。
生:“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來的人。……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愿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從“理會”、“同情”、“盡量”中我們看出了一個體貼入微的善于理解兒子的父親,正如一個親密的朋友。
生:“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薄跋嘈拧币辉~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出了對兒子的鼓勵,真是父子情深。
生:“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一個“倘若”,商量的語氣表達出對兒子的尊敬,絲毫沒有一般長輩那種不可抗拒的威嚴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更多的則是一種平等。
生:我們認為,除了父親能在感情上理解兒子的痛苦,安慰他、鼓勵他之外,父親能就音樂與兒子交流,這件事本身就可見父子倆有著相同的志向,是最好的知音。
師:是啊,真正的朋友不僅僅體現在生活中的關心上,還應體現在志趣的相通上。那作為慈父、密友的傅雷在給兒子的家書中,不僅能使兒子獲益匪淺,我想也定能使我們這些閱讀者獲益匪淺。你們能說說,從這兩封家書中,你有哪些收獲呢?
生:從中我知道了當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不要滿足現狀,而是要一如既往地向前奮進,做一個永不滿足、永遠向上的車輪。
生:我們不能一有成績就像皮球一樣,別人輕輕拍一下,就蹦得老高,而是要知道,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保持清醒的頭腦,迎接更大的挑戰。
生:我想起了一句高爾基的名言,“不要慨嘆生活的痛苦!──慨嘆是弱者……”我們要堅強的面對挫折、坎坷,不要為一些令人苦惱的小事就輕易地轉動人生的方向盤,正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相信在晦暗的雨季后迎接我們的定是萬里晴空!
師:不光是大家,我也有一點想法,想說出來與你們分享。我對書中最后一段感慨良深:“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苁墙鉀Q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沒有perfect的一天!”我曾看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突發奇想,想去找到其余的伙伴,以重組原有鏡子的面貌,就這樣,它上路了。一路上,由于它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千辛萬苦后,它終于找到了其他的伙伴,可它卻發現,“破鏡重圓”后,由于是一個整圓,滾得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一晃而過,它再也沒有看見過那美麗的景致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完美,希望自己沒有一點缺憾,但我們卻忽視了,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美,才促成了我們每個人獨有的個性,將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而真正有一天,我們若真得變得非常完美時,我們倒有可能會失去很多。所以,請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吧,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五、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師:傅雷是偉大的,他的兒子是幸運的。或許,我們絕大部分同學都會羨慕傅聰有這么一個關心他、愛護他的父親,同時又感嘆為什么自己就沒有遇上這么好的一個父親,父親為什么對自己總是這么嚴格,總是這么挑剔?就像剛才我說的,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吧,不要失去才后悔莫及!其實,天下的每個父親都一樣,都有一顆慈善的心,一份無私的愛,都期盼著自己的兒女能夠健康順利成長,F在靜下心來,好好回想下,你們感受到了父親對你們的愛了嗎?
。ㄉ伎迹
生:每次放學回到家,不管多晚,父親總是等著我一起吃飯,滿身的疲憊,在父親關心的眼神中一掃而光。飯桌上父親雖言語不多,但看著那一次次夾著菜伸向我碗中的筷子,令我心中充滿了無限感動!
生:小時候我身體較弱,總愛生病,上了學也是如此。為了我的健康,父母開始讓我喝牛奶。但我不喜歡牛奶,每次為了躲避,都滿屋子跑,爸爸則端著牛奶杯在后面追我。沒多久,他一把抓過我,任憑我怎么掙扎、抵抗,牛奶還是灌進了我的口中,我不禁大哭了起來,怒視著父親,這才發現他冷峻的臉上起了一絲微妙的變化,是無奈,是難過?僧斘彝V沽丝摁[,自己順從地將剩下的牛奶喝完時,竟發現父親的嘴角浮起了一絲笑意……
生:父親在我的印象中不如母親深刻,在小的時候,母親是我心中的維納斯,而父親卻只是維納斯的斷臂。但直到有一次,我們一家人漫步于古物街中,牽頭母親的手,我覺得很溫暖,一蹦一跳的。許久,一直沒有說話的父親突然走到我面前蹲下,低著頭,細心的幫我把鞋帶慢慢系好,我這才發現,不知何時,父親竟有了白發。一時,眼淚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母親忙把我抱在懷中,父親則慢慢地站了起來,將那雙粗糙的大手伸向了我細嫩的臉龐……
師:父愛是無言的,較之母愛,它更深沉,需要我們用心仔細去體會才能發現,相信只要大家認真感悟,都會感受到父親同母親一樣,用自己的深情為我們搭建成長之橋,使我們的人生之路越來越廣。盡管書信繁盛于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現在的人們更多地選擇用電話、qq、email等進行溝通,但總讓人覺得少了一種實在、親切,真懷念寫信的日子。今天,下課之后,我們能否用自己的心,通過自己的手給父母寫一封家書,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和關心呢?
六、相關鏈接,擴展閱讀
傅雷簡介:
傅聰簡介:
1.這節課注意了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嘗試做到“潤物細無聲”,避免空洞的說教,在品味語言,體會感情的過程中自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2.在教學中,我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兩則家書聯系起來進行閱讀教學,因為兩則家書雖寫作時期不同,內容不同,但貫穿的主旋律──教育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則是一致的,且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了“堅強”的含義,即消沉失意時要堅強,成功得意時更要堅強,這樣對學生來說,所獲得的啟示更全面。
3.新的語文課堂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還要給學生以精神。通過本文的學習,力圖打開學生的一片精神空間。九年級學生雖然只有14、15歲,對生活的理解有限,社會經驗尚少,但經過引導,是能體會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義的。我在教學時,即注意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盡量的和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減少學生對久遠時代的隔膜。而對于“堅強”、“孤獨”、“赤子之心”等幾處飽含哲理、耐人尋味的議論,也不亦隨便帶過,而是把握好闡發的深度和分寸,以減少學生對此抽象思想的膚淺理解。
4.尤其讓我感觸較多的是,當我放下身子與學生共同成為學習的伙伴時,我感到自己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在教學中,我嘗試與學生同讀、同講、同議、同評、同寫,為學生的學習設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導他們去放映心靈的電影,去感受父母對我們的真誠的愛。當學生頭腦中出現了那么多感人的畫面時,我真正體會到了理解的重要性。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從《傅雷家書》中獲得啟示,利用多種方式與你的孩子交流,給他們以幫助和鼓勵,成為他們的朋友。
5.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豐富的積累,在此課的學習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積累的重要。課堂學習的過程,不僅是知識學習的過程,更是方法和能力培養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內引外聯,激活思維,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書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闡明。
2、體會兩封信中的聯系及“堅強”的含義。
3、嘗試用書信與同學、朋友、師長進行友好的交流。
【教學難點】
對于“堅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學方法】
導讀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家書、家信本是家事私情,兒女情長,然而翻譯家傅雷和兒子傅聰的家信卻變成了社會的財富。那一封封家信,以它濃濃的人情味,深深的愛國情,演繹了一曲曲閃動著慈父愛、朋友情的交響樂,今天我們就選取其中兩則,共同欣賞那感人的旋律吧!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靜聽(合書、閉眼、凝神)。教師朗讀速度宜舒緩,體現語重心長、分憂同喜的情感。
2、學生自由朗讀,與文章“對話”,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基調。教師啟發思考并討論:如果說傅聰用一首鋼琴曲為朗讀配音,這首曲子會是怎樣的主旋律呢?
(或:談一談這兩封家書的感情基調。)
明確:真誠平等高尚
3、引導學生對兩封家書進行比較閱讀,思考:兩封家信有何聯系?
明確:對兒子傅聰兩封來信的回復,每次都非常的迅速及時,體現出傅雷對兒子的尊重和關愛,這是朋友關系的基礎。兩封信話語不多,卻主題鮮明:10月2日的信是對兒子的安慰和鼓勵,以幫助兒子撫平“感情的 ruin”,教給兒子如何正視現實,正視錯誤。次年1月26日的信則為兒子的成功而歡呼,更為兒子冷靜面對成功的態度而欣慰:“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謙卑!”
如果說前一信是為兒子分憂,那么后一信就是為兒子喝彩了。兩封信在情感和內容上是密切相連的。
三、研讀賞析
1、學生分組分則選讀課文,學生與同學對話,與教師對話,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進行質疑、探究、交流。
2、教師引導思考:“真誠、平等、高尚”的主旋律是如何體現的?
、耪页鲶w現對兒子真誠關愛的語句。
明確:
、佟拔沂沁^來人,決不至于大驚小怪!覀儾粊戆参磕悖终l來安慰你呢?”
、凇昂⒆!要是我們在會場上……我們真是心都要跳出來了!”
……
(師概括:慈父愛)
、平處熞龑з|疑:如果說以上的語句體現了一種真誠的慈父愛,那么,哪些地方體現出了父子之間平等的朋友關系呢?請找出相關的語句并概括。
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可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購募皶r回信的角度考慮。
②從藝術上的知音的角度分析。如1月26日信中第三段的描述。
③從探討人生的角度入手。例如:“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 ruin……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生概括:朋友情。)
、巧钊胩接懀杭視倚,本是家事私情、兒女情長,而傅雷的家書卻遠遠超出了這一點,在真誠、平等的感情基調上得到了升華,父子倆的拳拳赤子心,殷殷報國志,字里行間閃耀著民族的光輝。請找出這樣的語句并賞析。
明確:第二信第二段:赤子之心這句話……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
賞析: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孤獨的赤子創造的是怎樣的世界?)
明確:愛國的情感、藝術的世界、心靈的朋友。(概括:赤子心。)
3、再讀課文,引導小結:《傅雷家書兩則》讓我們在真誠、平等、高尚的氛圍里,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們對藝術、對人生、對祖國有了更深的認識。
四、生活鏈接
寫信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感情,展開深層次交流的常見方式,它與面對面交談有著不同的效果。
1、假如你是傅聰,你在收到這兩封信后,會是怎樣的感受呢?請以傅聰的名義就其中一封寫回信,表達你的情感。
2、請你就著某一話題,跟父母進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3
一、歌曲導入,調動情感
師:上課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
。úシ爬畲翰ǖ摹兑环饧視罚
師:這首歌,大家很熟悉,它是──
生:(自然順接)李春波的《一封家書》。
師:沒錯。剛才大家聽得都挺投入的,現在能否談談,從歌中,你們都聽出了些什么呢?
生:我覺得這整首歌就似一封書信。
師:那你能說說,書信的格式你聽出了哪些呢?
生:稱呼、問候、正文、祝語、結尾還要署名,寫上日期。
師:很好,哪位同學再來談談?
生:這首歌讓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出門在外的游子對家中親人的深深思念。這是怎樣的一種親情呀!“雖然我很少寫信,其實我很想家!薄敖衲甏汗澪乙欢ɑ貋。”作者獨在異鄉為異客,孤單、寂寞之情自不必說,而此時格外惦記的是家中的父母、兄妹,想象著親人的團聚。一首劉德華的《回家真好》已不知不覺又在我身邊響起,是啊,回家感覺真好……
生:“爸爸每天都上班嗎?”“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也該歇歇了!薄拔医o媽媽買了一件毛衣,別舍不得快穿上吧!”多么樸實的話語,雖然看似是一些生活瑣事,但在簡單的問候中卻讓人看到了無價的孝心。畢淑敏曾寫過“孝是稍縱即逝的眷念,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所以我認為哪怕是一枚含有溫情的硬幣,哪怕是一句簡單但只要發自內心的問候,都能透露出兒子對父母的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話語,在我看來,比起美麗的夸夸其談要強千百倍!
生:我想到了《常回家看看》,在外工作、生活的兒女,對父母的牽掛和依戀交織成天下游子們共同的心愿心聲。
生:感人至深的歌詞,在我內心有所觸動的同時,更引起了我的共鳴,心頭涌起一陣莫名的感動。記得那是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獨自離家參加北京夏令營,望著身邊陌生的營員和周圍陌生的城市,心中充滿了孤獨與膽怯,當時不禁鼻子一酸,流下淚來,只好轉過身,偷偷拭干淚水。晚上躺在床上,又思念起父母,久久不能入睡,忍不住又落下了眼淚,想起了家人相聚時的歡樂,想起了父親幽默的話語,母親溫柔的鼓勵……
生:的確,歌詞中流露出很強的游子思鄉思親之情,但我想,在家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對兒子的思念,也絕不會比兒子對他們的思念少。不是有古詩云“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嗎?
師:大家談得都很不錯,尤其是能從游子的思親感受到父母的思子。在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書信無疑成了溝通兩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在其長子傅聰留學海外時,就在一封封家書中為兒子排憂解難,傳達著自己的惦念之情。寫得多了,經過整理,一部《傅雷家書》就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其中的兩封,感受一下那份牽掛!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快速閱讀兩封家書,看看分別寫于什么時候,有何作用?
。ㄉ杂砷喿x,思考后交流)
生:第一封家書!拔以诘诎诵胖羞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會有的!笨梢钥闯,這封家書應該是寫于兒子精神消沉時。從“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愿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那么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笨芍,傅雷此時寫這封信是想鼓勵兒子振作起來,以平和心態去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樂觀地迎接情感的創傷,做一個勇敢的人。
生:第二封家書,一看就知道是寫于兒子成功之際。“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薄拔覀円驗槟闾孀鎳龉舛鞓罚「驗槟隳芙枰魳范苟嗌偃藲g笑而快樂!
師:那作者是想借這封家書來表達他得知兒子成功時的那種激動的心情啦!
生:我認為不完全是,因為文中在接下來明確指出:“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可見,傅雷是想借此成功之際,來告訴兒子要正確面對成功,不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師:兩封家書,一封寫于兒子消沉時,勸慰兒子勇敢地坦然地面對感情的創傷;另一封則寫于兒子成功時,又告誡他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從中,你認為傅雷希望兒子能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生:勇敢、堅強的人。
三、抓住文眼,領悟主旨
師:不錯,正是希望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使這兩封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家書具有了相同的內在精神,為這兩封家書譜寫出了一個主旋律。
生:老師,我有點不明白了,兒子消沉了,父親告訴他要堅強,這可以理解,因為美國的朗費羅曾說過:“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真心英雄》歌詞也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但為什么兒子成功了,傅雷還要告訴兒子需要堅強呢?這太讓人費解了!
師:的確,消沉時要堅強,我們都易于理解,成功時要堅強,我們可能覺得不太理解。其他的同學呢,你們又是怎樣理解的呢?
生:文中傅雷已經說了,“不為勝利沖昏頭腦是堅強的最好證據”“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中就可以看出作為父親的傅雷,他希望兒子不論何時都要堅強,特別是成功時要做到堅強,不能被掌聲、鮮花所迷惑,這比失意時要堅強、振作更困難,還是魯迅說得好:“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生:“堅強”包括兩個方面,即“勝不驕,敗不餒”。記得法國的巴爾扎克就說過:“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蔽蚁肷钍秦S富的,人生的路上不光只有荊棘坎坷,也有掌聲鮮花,正如海面有時會掀起暴風,但也有灑滿陽光的時刻,對于狂風暴雨來襲,我們往往謹慎有加,極度重視,而恰恰是陽光滿照時,我們又容易放低警惕。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謹慎,時刻堅強。
師:看來,我們有些同學已經對“堅強”的含義領悟得比較透徹了,“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更是堅強的表現,這也正是傅雷的偉大之處。而且他還認為,只有做到了堅強,就能永遠不怕孤獨,即使孤獨也不怕的了!那大家能否再認真閱讀一下課文,看看作者認為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W生默讀課文,同桌交流)
生:應該是第二封家書中提到的“赤子之心”吧!
師:你們能否結合家書內容來談談什么樣的心靈才稱得上“赤子之心”呢?
生:我認為“赤子”應是指有一腔熱情,滿懷抱負的有識之士吧!那“赤子之心”應說的是極富熱情和無限愛意的心靈,只有這樣的心靈才不會衰老,胸懷祖國。傅雷在家書的后面就流露出希望兒子將來能報效祖國,將中國的音樂帶向世界,為我們中國人爭光爭氣。
師:能說具體些嗎?哪兒流露出了這種希望?
生:第三段:“河,萊茵,江聲浩蕩……鐘聲復起,天已黎明……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愿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帶著,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名聞……世界的揚子江與黃河,比萊茵河的氣勢還要大呢!……”
師:還有哪位同學說說。
生:我認為“赤子之心”應是文中所說的“純潔的心靈”。“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
師:我覺得大家都說得有道理,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那按剛才我們對“赤子之心”的分析,我想問一下你們,你們認為孤獨的赤子會創造出怎樣的一個世界呢?
生:既然赤子之心是純潔的,我想他創造出的也一定是個很純潔,沒有任何雜質的美好世界。
師:能具體為我們描繪一下這個美好世界嗎?
生:可能是沒有勾心斗角的紛爭,沒有爾虞我詐的欺騙,人與人之間都是以誠相待,以禮相見吧!有點像陶淵明“世外桃源”的感覺。
生:“世外桃源”這種理想的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尋覓到其蹤跡的。我想此時赤子既然是“孤獨”的,而且又是“心靈的朋友”,那就說明在現實生活中他或許缺少共同語言者,只不過他的身邊雖然沒有知音,但天下之大,能了解他的人肯定還是有的,說不定此人現在也正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在尋找他呢。這樣一來,他們之間不就用心靈搭起了一座橋嗎?文中也說:“永保赤子之心的人,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生:我也比較贊同這一觀點,有些情感是相通而永存的,不會因為人不在一起而消失,像我們學過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中不就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名句嗎?朋友即使遠隔天涯海角,但心心相映,彼此都能心有靈犀一點通,空間又豈能阻隔這份情意!而傅聰是學藝術的,天下精通藝術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我國古代不就有“高山流水”一說嗎?
四、品味語句,體會感情
師:大家的思維很活躍,很開闊,既想到了名句,又想到了歷史典故。我想對于傅聰而言,這種心靈的朋友中又豈會少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呢?你們說,這個人是誰?
生:(齊答)他的父親──傅雷。
師:很正確。從這兩封家書中我們就可以感知到,傅雷總是用自己的愛心、關心傾聽著萬里之外兒子的每一次心跳,幫他排疑解難,助他順利成長,成為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后盾。從兩封家書中,你能看出父子倆之間的關系如何嗎?
生:關系親密,不但是父子,從交談的語句中,還能感受到一種朋友的親切。師:哪些語句或詞語體現得較明顯呢?請大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探討一下,勾劃出這些語句,并以旁批的形式略加一點分析。
。ㄋ娜诵〗M探究,全班交流)
生:第一封家書的開頭,“我們并沒為你前信感到什么煩惱或是不安……我是過來人,決不至于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誰來安慰你呢?”幾個反問句式中,足見一個關心兒子、開明的父親形象,有如朋友般坦誠,令人信賴,絲毫沒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蠻橫古板。
生:“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來的人!@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愿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睆摹袄頃薄ⅰ巴椤、“盡量”中我們看出了一個體貼入微的善于理解兒子的父親,正如一個親密的朋友。
生:“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相信”一詞用肯定的語氣表達出了對兒子的鼓勵,真是父子情深。
生:“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一個“倘若”,商量的語氣表達出對兒子的尊敬,絲毫沒有一般長輩那種不可抗拒的威嚴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更多的則是一種平等。
生:我們認為,除了父親能在感情上理解兒子的痛苦,安慰他、鼓勵他之外,父親能就音樂與兒子交流,這件事本身就可見父子倆有著相同的志向,是最好的知音。
師:是啊,真正的朋友不僅僅體現在生活中的關心上,還應體現在志趣的相通上。那作為慈父、密友的傅雷在給兒子的家書中,不僅能使兒子獲益匪淺,我想也定能使我們這些閱讀者獲益匪淺。你們能說說,從這兩封家書中,你有哪些收獲呢?
生:從中我知道了當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不要滿足現狀,而是要一如既往地向前奮進,做一個永不滿足、永遠向上的車輪。
生:我們不能一有成績就像皮球一樣,別人輕輕拍一下,就蹦得老高,而是要知道,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保持清醒的頭腦,迎接更大的挑戰。
生:我想起了一句高爾基的名言,“不要慨嘆生活的痛苦!──慨嘆是弱者……”我們要堅強的面對挫折、坎坷,不要為一些令人苦惱的小事就輕易地轉動人生的方向盤,正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相信在晦暗的雨季后迎接我們的定是萬里晴空!
師:不光是大家,我也有一點想法,想說出來與你們分享。我對書中最后一段感慨良深:“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苁墙鉀Q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沒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沒有perfect的一天!”我曾看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突發奇想,想去找到其余的伙伴,以重組原有鏡子的面貌,就這樣,它上路了。一路上,由于它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千辛萬苦后,它終于找到了其他的伙伴,可它卻發現,“破鏡重圓”后,由于是一個整圓,滾得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一晃而過,它再也沒有看見過那美麗的景致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完美,希望自己沒有一點缺憾,但我們卻忽視了,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美,才促成了我們每個人獨有的個性,將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而真正有一天,我們若真得變得非常完美時,我們倒有可能會失去很多。所以,請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吧,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五、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師:傅雷是偉大的,他的兒子是幸運的;蛟S,我們絕大部分同學都會羨慕傅聰有這么一個關心他、愛護他的父親,同時又感嘆為什么自己就沒有遇上這么好的一個父親,父親為什么對自己總是這么嚴格,總是這么挑剔?就像剛才我說的,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吧,不要失去才后悔莫及!其實,天下的每個父親都一樣,都有一顆慈善的心,一份無私的愛,都期盼著自己的兒女能夠健康順利成長。現在靜下心來,好好回想下,你們感受到了父親對你們的愛了嗎?
。ㄉ伎迹
生:每次放學回到家,不管多晚,父親總是等著我一起吃飯,滿身的疲憊,在父親關心的眼神中一掃而光。飯桌上父親雖言語不多,但看著那一次次夾著菜伸向我碗中的筷子,令我心中充滿了無限感動!
生:小時候我身體較弱,總愛生病,上了學也是如此。為了我的健康,父母開始讓我喝牛奶。但我不喜歡牛奶,每次為了躲避,都滿屋子跑,爸爸則端著牛奶杯在后面追我。沒多久,他一把抓過我,任憑我怎么掙扎、抵抗,牛奶還是灌進了我的口中,我不禁大哭了起來,怒視著父親,這才發現他冷峻的臉上起了一絲微妙的變化,是無奈,是難過?僧斘彝V沽丝摁[,自己順從地將剩下的牛奶喝完時,竟發現父親的嘴角浮起了一絲笑意……
生:父親在我的印象中不如母親深刻,在小的時候,母親是我心中的維納斯,而父親卻只是維納斯的斷臂。但直到有一次,我們一家人漫步于古物街中,牽頭母親的手,我覺得很溫暖,一蹦一跳的。許久,一直沒有說話的父親突然走到我面前蹲下,低著頭,細心的幫我把鞋帶慢慢系好,我這才發現,不知何時,父親竟有了白發。一時,眼淚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母親忙把我抱在懷中,父親則慢慢地站了起來,將那雙粗糙的大手伸向了我細嫩的臉龐……
師:父愛是無言的,較之母愛,它更深沉,需要我們用心仔細去體會才能發現,相信只要大家認真感悟,都會感受到父親同母親一樣,用自己的深情為我們搭建成長之橋,使我們的人生之路越來越廣。盡管書信繁盛于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現在的人們更多地選擇用電話、qq、email等進行溝通,但總讓人覺得少了一種實在、親切,真懷念寫信的日子。今天,下課之后,我們能否用自己的心,通過自己的手給父母寫一封家書,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和關心呢?
六、相關鏈接,擴展閱讀
傅雷簡介: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4
傅雷家書兩則
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杰出的翻譯家傅雷的生平
掌握書信的格式
能力與方法
體會文章中講道理和 抒發情感的兩種方式。
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疑問的能力
情感態度世界觀
1、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認識到敢于面對現實、勇于回顧歷史、理智對待成功并繼續奮斗的才是真正的 堅強
2、體會文章所蘊含的父子之間真摯的 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整體把握兩則書信的 內容
具體學習第一則
教學過程:
。ㄒ唬⿲耄
1、請全班同學以“那回,我給爸爸(媽媽、爺爺、姐姐)寫了一封信”為題進行口頭作文。
要求:寫出何時、何地、因為何事給何人寫了一封信,別人又是怎樣回信的 ,其中有什么令人感動的 話。
2、引出:
a、作者傅雷:
b、本文寫作背景:
簡略的說,《傅雷家書》是一位翻譯家與國外學習的兒子通信。通信時間XX年,信的數量有180多封,這些“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雅,又微妙又率真”的 信件,起先是父親給兒子的訓誡,中途是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最后是兩位藝術家之間平等的交流。
3、學生通讀兩則家書,填寫下表
第一則
第二則
寫作時間
主要內容
情感特色
語言特點
相同點:
融會,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茅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 不懈追求,對生活的 赤子之心。
。ǘ┚x第一則
閱讀第一封信
思考:
1、第一封家書的開頭稱謂是什么?為什么要這么稱呼?
2、傅雷在信中寫了幾層意思
(1)首先寬慰自己的兒子,別為父母擔心
(2)父母永遠是孩子傾訴的 對象
。3)情緒起伏是人生難免的
(4)怎樣面對情緒的起伏
3、學生用“ 這句話打動了我,因為它告訴我 ” 或者用“ 這句話打動了我,它使我聯想到 ”這樣兩個句式說話。
3、文章用“太陽、雨水、五谷、莊稼、古戰場的 比喻和 克利斯朵夫的 故事,它的用意是什么?
小結:本文的 說理方法是什么?
a、比喻說理
b、舉例說理
本文的主旨
要學會保持平和的心態,控制情緒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靜的頭腦i,理智的分析,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4、拓展
。1)、假如你是傅聰,讀了這封信以后,你會對傅雷說……
。2)以”情緒消沉時,我是這樣度過……為開頭說一段話。
(3)將本文改寫為傅雷父子的 心靈的 對話。
第二課時
教學任務:閱讀欣賞第二則家書
教學過程:一、導入
。ㄒ唬⿲W生自讀課文
思考討論下面的問題:
。1)收到兒子的來信,傅雷的感情是怎樣的 ?從那句話中可以看出這種感情?
比喻成新年的“禮物”。表現了 傅雷夫婦對兒子的 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悅。
。2)兒子來信,告訴傅雷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傅雷的情感是怎樣的,文章是怎樣表述的 ?
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喜悅
傅雷把自己的喜悅和激動,表述為三個層次
、俑改笇⒆拥 成功感到幸福)
、谛蕾p藝術的 喜悅
③為了祖國的榮譽而激動
。3)傅雷僅僅是為兒子的 成功而激動嗎?
——使傅雷更高興更安慰的 是:傅聰沒有被成功沖昏頭腦,沒有因為暫時的 成功減少對藝術的探索和追求。
(4)最高的境界:擁有一顆赤子之心。
(5)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緒的 “快樂與茅盾”的問題,比較第一、第二封信中傅雷關于如何面對人生情緒起伏的解說,總結文章中”做堅強的人“的 具體含義。
。ǘ⿲W生互相討論,互相解決疑問
。ㄈ┰僮x課文,找出文章中精彩的 語句,或從哲理或從情感或從技法的 角度進行賞析。
設計者:湖北麻城市閔集中學 陶建軍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5
上完九年級語文課本中的《傅雷家書兩則》這一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可以談談:
1、上這課時注意培養了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嘗試做到“潤物細無聲”,避免空洞的說教,在品味語言,體會感情的過程中自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2、在教學中,我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兩則家書聯系起來進行閱讀教學,因為兩則家書雖寫作時期不同,內容不同,但貫穿的主旋律――教育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則是一致的,且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了“堅強”的含義,即消沉失意時要堅強,成功得意時更要堅強,這樣對學生來說,所獲得的啟示更全面。
3、新的語文課堂不僅要給學生以知識,還要給學生以精神。通過本文的學習,力圖打開學生的一片精神空間。九年級學生雖然只有14、15歲,對生活的理解有限,社會經驗尚少,但經過引導,是能體會出文章所包含的深刻意義的。我在教學時,即注意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盡量的和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減少學生對久遠時代的隔膜。而對于“堅強”、“孤獨”、“赤子之心”等幾處飽含哲理、耐人尋味的議論,也不亦隨便帶過,而是把握好闡發的深度和分寸,以減少學生對此抽象思想的膚淺理解。
4、尤其讓我感觸較多的是,當我放下身子與學生共同成為學習的伙伴時,我感到自己真正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在教學中,我嘗試與學生同讀、同講、同議、同評、同寫,為學生的學習設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導他們去放映心靈的電影,去感受父母對我們的真誠的愛。當學生頭腦中出現了那么多感人的畫面時,我真正體會到了理解的重要性。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從《傅雷家書》中獲得啟示,利用多種方式與你的孩子交流,給他們以幫助和鼓勵,成為他們的朋友。
5、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豐富的積累,在此課的學習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積累的重要。課堂學習的過程,不僅是知識學習的過程,更是方法和能力培養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內引外聯,激活思維,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庸碌、憑吊、扶掖、諛詞等字詞,讀準字音,理解含義。
2.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認識到敢于面對現實、勇于回顧歷史、理智地對待成功并繼續奮斗,才是真正的“堅強”。
3.體會信中講述道理和抒發感情的兩種方式。
【教學重難點】
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認識到敢于面對現實、勇于回顧歷史、理智地對待成功并繼續奮斗,才是真正的“堅強”。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復習書信的格式,導入新課
二、師生問答
1、這兩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聰的信后的回信。請瀏覽這兩封信,說說它們的主題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對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對待成功。
2.第一封家書的開頭稱呼是什么?為什么要這么稱呼?
稱呼是“聰,親愛的孩子”,因為傅聰當時正是精神消沉的時候,這樣溫情的稱呼,會給傅聰帶去父母的愛。
3.在兒子面對挫折和心靈的苦悶時,作為父親,傅雷是如何勸解的?
提示:注意課文中運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寬慰,不必為父母擔心。其次肯定兩點:一是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傾訴苦悶的對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緒的起伏中渡過。最后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予傅聰如何面對情緒跌宕的建議。
4.傅雷運用太陽、雨水、五谷、莊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總結:要學會保有平和的心態,控制情緒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太陽、雨水、五谷和莊稼的比喻,是說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第二課時
一、師生問答:
1.第二封信,寫在傅聰獲獎之后。在信的開頭,傅雷把兒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禮物”。表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悅。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達對兒子成功的激動的?
結合奧運冠軍的感受,體會傅雷作為父親,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達對兒子成功的喜悅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動和喜悅,分為三個層面:父母對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賞藝術的喜悅;為了祖國的榮譽而激動。
3.傅聰的成功,使傅雷異常激動,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寫了什么?
他并沒有只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稱贊了傅聰面對掌聲、贊美的冷靜。
4.傅雷用“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這句話承上啟下,從對兒子藝術成功的喜悅之情延伸到對兒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傅聰沒有被成功沖昏頭腦,沒有因為暫時的成功減少對藝術的探索和追求。
5.在兩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堅強”。他對于“堅強”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夠找到兩封信中,對“堅強”內涵的直接解說嗎?
關于“堅強”的解說: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越來越堅強”,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是堅強的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總結:在傅雷看來,堅強,既是能夠面對人生挫折、情緒跌宕,更是能夠正確對待掌聲、贊美,用一種平和盼心態,寵辱不驚,勝不驕,敗不餒。
6.在傅雷看來,堅強的境界是什么?
是擁有二顆赤子之心。
7.怎么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純潔。
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峰。而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愿望。
8、傅雷結合音樂院長對傅聰的評價,以及舅舅關于傅聰小時候的記憶,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議。你能夠找到嗎?
希望傅聰做新中國的鐘聲,把中國的古老文明傳遞到世界藝術殿堂的各個角落,并且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詩人靈魂的民族,因此音樂的表現力應該增加“氣吞斗牛”的陽剛之氣。
9.組織討論: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比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關于如何面對人生情緒起伏的解說。
第一封信里,他說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以此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趨向“完美”。
評價:作為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借助兒子成功的機會,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二、總結
這是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于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于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三、作業:討論完成課后練習
傅雷運用古戰場的比喻,目的是什么?提示:對于第一封信的學習,要抓住傅雷運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憑吊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這時候,即使親歷過戰斗的人,縱有萬千感慨,也不會再像當初那樣身不由己、欲死欲活。這個比喻,十分真切地表達出所有“過來人”回首“過來事”的心情——蒼涼而平靜,沉郁而超然。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7
廣東惠陽良井中學 余思達
教學目標 :
1.掌握書信格式
2.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認識到敢于面對現實、勇于回顧歷史、理智地對待成功并繼續奮斗,才是真正的“堅強”。
3.體會信中講述道理和抒發感情的兩種方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第一課時前,閱讀《傅雷家書》,了解傅聰所寫信的內容,并對傅雷有整體的了解。布置預習作業 ,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準備一封自己的或記憶深刻的書信。
2.第二課時前,了解傅雷的藝術觀,準備傅聰彈奏的鋼琴曲磁帶,閱讀《傅雷之死》。
◆學生準備
1.第一課時前,完成預習作業 。查找傅雷、傅聰父子的資料,有條件可以欣賞傅聰的鋼琴曲磁帶。
2.第二課時前,熟讀課文,思考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否可以成為朋友。
重點難點:
重點: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殷期望,難點:對于“堅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學過程 及內容要點:
。ㄒ唬┱w把握
這兩封家書,分別寫于兒子消沉苦悶和欣喜成功的時候,從兩個方面表達了傅雷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殷期望;以兩種不同的風格展現了傅雷對兒子的舐犢深情,以及對音樂藝術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書,寫于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傷,學會泰然處之;第二封信,寫在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于攀登藝術的至境。前者,如和風細雨,款款相慰;后者,則滿懷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滿感情。但融匯、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開始,傅雷首先寬慰兒子:不必擔心父母會因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煩惱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訴苦,在家信中發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著告訴兒子: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那么,應該如何面對情緒上的跌宕呢?首先,應該對這一切泰然處之,盡量讓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傷!爸灰叱辈贿^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彼用“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的比喻,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其次,“慢慢”“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情”,即冷靜、客觀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訓,引為借鑒!拔┯懈矣谡暚F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從而越來越堅強。對于感情的創作,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就“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憑吊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這時候,即使親歷過戰斗的人,縱有萬千感慨,也不會再像當初那樣身不由己、欲死欲活。這個比喻,十分真切地表達出所有“過來人”回首“過來事”的心情——蒼涼而平靜,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聰在音樂會上的歷功演出。孩子的成功總是父母最大的幸福與驕傲,但傅雷與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與激動還來自于藝術的成功、祖國的光榮。“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我們也因為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作為父親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對兒子表達了他異常激動的心情:“我們真是心都要跳出來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許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偉大,就在于他借助兒子的成功之機,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贊許兒子:“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而這,正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如果說,上一封信是要兒子在消沉時保持堅強,那么,這里所說的成功時“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更是堅強的表現。只有做到了堅強,才能永遠不怕孤獨。傅雷對“堅強”含義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尋味!皥詮姟钡淖罡呔辰,乃是保持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因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這可以說已經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來,傅雷奔放的思緒又從藝術飛到了中國的“黎明”。他從傅聰如流水般的演奏風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進而想到了新中國的“復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華文明。他激勵兒子,被這般偉大的文明之河哺育過的藝術家,“應該有氣沖斗牛的表現才對”,洋溢著對新中國的熱情,對中華文化的信心。
書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第一封信里,他曾說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這一次,他又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從而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趨向“完美”,讓“完美”的地平線永遠激勵著我們向前進。
(二)問題研究
1. 對于“堅強”,應怎樣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這是本文的一個難點,也是貫穿兩封信的內在精神。傅雷對兒子說:“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可見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即使孤獨也不怕”(見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對于感情的創傷,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見第一封信)。二是“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永遠保持“對藝術的謙卑”。這兩方面合起來,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寵辱不驚,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講的“心理相當平衡,不至于受傷”,“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第二封信所說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也都是這個道理。
但“堅強”的最高境界,可以說還在于葆有一顆“赤子之心”!俺嘧颖闶遣恢拦陋毜。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赤子能夠保持心靈的純潔,能夠無懼孤獨,才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2.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與“孤獨”?
傅雷說:“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當代哲學家周國平則說過,孤獨、寂莫和無聊是三種不同的境界,分別屬于精神、感情和事務的層面;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著執著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才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于愛……傅雷對孤獨的理解,與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正因為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沒有欲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會遭到誤解和排斥,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和朋友。這心靈的朋友,這精神的世界,足以讓他無懼身邊的孤獨,永遠不感精神的孤獨!周國平說“孤獨產生于愛”,傅雷說“愛讓赤子不孤獨”,實在是異曲同工。
赤子之心無比純潔,剔除了紛紜雜念,才可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并以之“打動聽眾的心靈”。藝術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這里企及了。
3. 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
文中提到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里斯朵夫(以貝多芬為原型),說傅聰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個性也與之相像;又說“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其意旨在鼓勵兒子像貝多芬那樣,不懼矛盾,勇敢面對,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趨向完美。
(三)關于練習
1. 此題目的是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含義。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兒子能夠正確地對待情緒上的消沉和低落,學會用達觀的態度泰然處之,保持心靈的平衡;進而能夠冷靜、客觀地分析事理,正視現實,吸取前車之鑒。第二封信,希望兒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仍然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于攀登藝術的至境。融匯、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
2. 此題目的是要體會傅雷與傅聰的父子深情,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梢詮牟煌嵌然卮疬@一問題。有些方面可以從《傅雷家書》的其他篇章中尋找例子。
“朋友”的意義,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與慰藉。當傅聰情緒消沉時,可以毫無顧慮地向父親傾訴,而父親并沒有高高在上、橫加訓斥,或者說些教條式的訓誡。相反,他能夠充分理解兒子的痛苦,首先盡力地安慰他,讓兒子覺得溫暖、放心;然娓娓而談,以十分平等的口氣給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還在于志同道合,互為知音。傅雷與傅聰對音樂藝術有許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借鑒,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體現。
本課總結
。這是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于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于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板書設計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多重?相信讀過《傅雷家書》的人,會有深刻的了悟。在教學中,教師要設置情境,把學生引入到傅雷對兒子的拳拳愛心之中,使學生理解從父子到朋友,乃至知己,這之間的飛躍在于傅雷、傅聰父子共同的藝術追求和人生境界。教師建議學生,把自己閱讀傅雷家書的感受,結合自己的生活,給父母寫一封信,談人生、談追求、談理想、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練習設計
◆ 隨堂練習設計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庸( )碌 諛( )詞 扶掖( )廓然無累( ) 涕泗橫流( ) 枘鑿( )
答案與提示:yōng yú yè kuò tì sì ruì záo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扶掖 枘鑿 廓然無累 重蹈覆轍 自知之明 氣吞斗牛
3.結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兩句話的意思,回答問題,并從課文中再摘抄幾句含義深刻的語句。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過感情的問題,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跋駥χ艖饒鲆话愕拇嬷鴳{吊的心懷”是怎樣一種情緒?
(2)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孤獨的赤子創造的是什么樣的世界?
答案與提示:(1)這句話意在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對于感情的創傷,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就“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憑吊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只余下萬千感慨,蒼涼而平靜,沉郁而超然。這就是我們對待往事應有的心態。
(2)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剔除私心雜念,遠離欲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和朋友。就是這些心靈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為赤子創造的博大寬廣的精神世界。
◆個性練習設計
1.傅雷在家書中屢次提到要傅聰學會“堅強”,請結合課文,理解“堅強”的含義。
答案與提示:“堅強”是貫穿兩封信的內在精神。在面對挫折、成功,面對人生的跌宕起伏時,能夠寵辱不驚,得失泰然,能夠平和、理智地對待現實!皥詮姟钡淖罡呔辰,就在于擁有一顆“赤子之心”。
2.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
答案與提示:文中提到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里斯朵夫(以貝多芬為原型),說傅聰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個性也與之相像;又說“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目的在于鼓勵兒子像貝多芬那樣,不懼矛盾,勇敢面對現實c,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趨向完美。
3.當代哲學家周國平說過:“孤獨、寂寞和無聊是三種不同的境界,分別屬于精神、感情和事務的層面;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著執著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才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于愛!闭埬惚容^傅雷和周國平對于“孤獨”的理解。
4.你寫過家書嗎?如果沒有,請你選擇一位親人,給他或她寫一封信,說說你一直想告訴他或她的話。如果你曾經寫過,把它找出來,重溫當時的情景。
教學探討與反思
在本文的教學中,應該避免逐字逐句地分析內涵。因為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要徹底理解藝術真諦和人生境界還有一定的困難,關鍵在于引導他們通過學習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獲得一些感悟。
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體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領會愛的幾重境界。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8
這兩封家書,分別寫于兒子消沉苦悶和欣喜成功之時,從兩個方面表達了傅雷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切期望。雖角度不同,但融會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
這篇文章選自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該單元安排了兩篇演講詞和兩封書信。故知識目標中應明確顯示:學習運用書信的寫作方法?紤]到三維目標的整和性我決定本節課讓學生完成三個目標:(1)整體感知兩封家屬的異同。(2)學習運用書信的寫作方法。(3)在體驗運用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
針對文章的內容,文體特點,及九年級學生的求知特點,尤其是本班語文基礎較差的現狀,我決定課前先用李春波的《一封家書》引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從格式和情感上或得初步共鳴。感知可文后辨析兩封家書的異同;品味賞析文章后趁熱打鐵,馬上進入體驗運用環節,延伸拓展后在《感恩的心》中結束本課。
教學過程
歌曲激趣
上課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
。úシ爬畲翰ǖ摹兑环饧視罚
剛才大家聽得都挺投入的,從歌曲中,你聽出了什么?
。ㄓ亚樘崾荆嚎梢詮男问,內容,語言,感情等方面談。)
學生舉手發言。
小結語:大家聽得認真,聽得動情;尤其是能從游子的思親感受到父母的思子之情。再通訊尚不發達的年代里,書信無疑成了溝通兩地的最好橋梁。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再其長子傅聰留學海外時,就在一封封家書中為兒子排憂解難,傳達著自己的惦念之情。寫的多了,整理下來,一部《傅雷家書》就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其中的兩封,感受一下那份牽掛。
。ǔ鍪荆⿲W習目標
1٠整體感知兩封家書的異同。
2٠學習書信的寫作方法。
3٠在體驗運用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學會感恩。
整體感知
請大家快速閱讀兩封家書,看作者再什么情況下給兒子回的信。傅雷想通過這兩封書信告訴兒子什么?請以“從___看出,這封書信是作者在兒子___時給兒子回的信。”的句式回答第一問。
學生速讀后舉手發言。
明確:第一封家書 兒子消沉時
敗不餒 做個堅強 人
n
第二封家書 兒子成功時
勝不驕
品味賞析
正是期望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使這兩封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家書有了相同的內涵。我想知道,同學們喜歡著兩封家書嗎?能把你喜歡的詞.句和大家分享嗎?
體驗運用
傅雷的家書,不僅能使他兒子—傅聰獲益匪淺,也定能使我們這些閱讀者獲益匪淺。讓我們學以致用,用我們剛學到的知識來解決下面兩個問題吧。
a 小李的爸爸和媽 媽 不幸雙雙下崗 ,小李也因此情緒消沉,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假如你是小李的好朋友小丁,決定給小李寫一封短信。你該怎樣寫?
b 小帆前些日子去參加演講比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他回來后,就總是指揮這個,教訓那個,學習也很浮躁。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小頎,想給小帆寫一封信。你會怎樣寫?
(左右兩大組分別完成a﹑ b情景演練)
拓展延伸
n(看來同學們已從精神上把兩封家書內化為自己的財富了。)的確,傅雷是偉大的,他的兒子是幸運的.或許,我們絕大部分同學都會羨慕傅聰有這么一個關心他愛護他的父親,同時又感嘆為什么自己就沒有遇上這么好的一個父親?其實愛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現在靜下心來,好好回想一下,你們感受到父親對你們的愛了嗎?
先把你的感受告訴你的同桌,再和大家分享。
交流分享
小結:大家的述說很動情,也很感人。傅雷有一位讓他為之驕傲的兒子——音樂家傅聰。我想:既然大家已理解 了父親并深深感受到了父愛,那么,只要同學們努力爭取,長大后也一定會成為讓父母因你而驕傲的人!
作業安排
父愛是無言的,較之母愛,它更深沉,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才能發現,他和母親一起用真情為我們搭建成長之橋。今天下課后,我們能否用自己的心,通過自己的手給父母寫一封家書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和關心呢?
結束語:放歌曲《感恩的心》
課后反思:這節課目標明確,最大的優點就是學生的述說很動情,感染了許多聽課的教師。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課文讀的較少,基礎知識——字詞也是在課前檢查而沒有在課堂上展示。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9
達標訓練 1.給下列加粗字注音。(1)諛( ┐?nbsp; (2)扶掖( ) (3)借鑒( ) (4)庸碌( )2.根據給出的拼音寫漢字,并解釋成語。(1)tí( )泗橫流________(2)重dǎo( )覆zhé( )________3.在父親與兒子的關系上,傅雷有一個觀點,即“父子如朋友”,請結合本課所選的兩封信,簡述這種觀點體現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理解文章中“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一句話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寫信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感情、展開深層次心靈交流的常見方式,它與面對面的交流有著不同的效果。作為初三的學生,不久就要初中畢業了,請你就初中生活中的某個話題,寫一封信給你喜愛的老師,跟老師進行一次朋友式的思想交流。 2.現在很少有人用信箋寫信,多用e-mail來傳遞信息,非?旖荨D隳芙虝硪粋同學發e-mail嗎?請寫下具體的操作程序。 開放探究 閱讀另一則《傅雷家書》,完成練習。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有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憶的;我們嚕哩嚕嗦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快樂又惆悵。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謝,盡管我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呢!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到的,所見到的,比你們的不真實。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________。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你走后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爾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淚永遠是圣潔的,慈愛的!1.讀第一段,回答下面問題。(1)“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中的“這一類的話”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樂又惆悵”的是什么事?為什么說它是“又快樂又惆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二段中,作者寫道:“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讀第二段內容,說說作者說這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個字以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本文語言特色考慮,填入第二段橫線處的應是下面哪一句?簡要說明理由。a.現實卻給你證明,我是對的。 b.現實卻給你證明我并沒大錯。選________,理由________4.家書反映出傅雷對兩代人如何相處的一些看法,回答下面問題。(1)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青年人應持有怎樣的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傅雷認為在兩代人相處中,長輩應克服自身哪些弱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傅雷希望兩代人應建立怎樣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讀完引文后,結合對本文主旨的理解,寫你此時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達標訓練】1.(1)yú (2)yè (3)jiàn (4)lù2.(1)涕,鼻涕眼淚一起流下來,形容極為痛苦。(2)蹈 轍,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3.“朋友”的意義,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與慰藉。當傅聰情緒消沉時,可以毫無顧忌地向父親傾訴,而父親并沒有高高在上、橫加訓斥,或者說些教條式的訓誡。相反,作為父親的傅雷,他能夠充分理解兒子的痛苦,首先盡力地安慰他,讓兒子覺得溫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談,以十分平等的口氣給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還在于志同道合,互為知音。傅雷與傅聰對音樂藝術有許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借鑒,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體現。4.這句話在文中,其意圖在鼓勵兒子像貝多芬那樣,不懼矛盾,勇敢面對,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趨向完美。 【能力提高】提示:注意正確使用書信的格式。答案略。 【開放探究】1.(1)指傅聰二三歲到六七歲之間的小故事。(2)回憶兒子的往事這件事。因回憶兒子的往事而快樂,因兒子離開父母而惆悵。2.兒子變成了朋友。3.填b句。b句與全文語氣口吻一致,態度謙和,語氣親切,像和朋友談心一樣。4.(1)青年人應該理解長輩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見。(2)長輩應克服落伍、迂腐、不夠耐心、不太講究說話技巧等缺點。(3)建立和諧、沒有隔膜的朋友般的關系。5.略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認識到敢于面對現實、地對待成功并繼續奮斗,才是真正的“堅強”.
2.理解父子之愛、朋友之誼、知己之情的交融.
3.能夠領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態面對現實和過去、的人生境地.
教學重難點:
1.讀懂兩封家書,休會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夠準確而深刻地理解“堅強”的內涵.
教學設想:學生自主探究討論與老師講解結合.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
以積極心態迎擼未來
人生之路并不處處是坦途,它有坎坷,有鮮花,當我們面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時我們又該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態呢?請看一位智者的回答吧.
探究分析
(一)傅雷其人一一多角度評說人物
1.介紹傅雷:(出示多媒體課件)
傅雷,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畢生翻澤巴爾扎克學名著,翻譯作品達34部.傅雷一生創造了三個第一羅曼羅蘭、伏爾泰等作家的文中國當代翻澤界第一人;培養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鋼琴家傅聰;文革中以死抗爭的第一名人。其子傅聰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時代雜志》贊譽為“中國當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是華人音樂家揚名國際樂壇的典范。
2.速讀課文,以課文為載體認識傅雷,并用一句話評價傅雷:
我認為傅雷是一位——的人。
(二)傅雷其文一一多方位品讀內容
土.介紹背景:(出示多媒體澡件)
《傅雷家書》是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1.954—1966年;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現代中國影響最大的家訓。傅雷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自己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經驗,藝術的感悟,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
教師講述:
這兩封家書是傅雷在:1.954年和1955年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傅聰當時在國外學習音樂,傅雷通過家書這種形式,關心和教育兒子,給兒子智慧和鼓舞,同時體現了傅雷對兒子的青春之心和舐犢之情。
2.比較閱讀,初步感知課文(出示多媒體澡件)
小組討論:
(1)這兩封家書,分別是針對兒子什么境遇而寫的?
(2)作者寫這兩封家書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三)傅雷其情一一深層次感悟父愛
1.閱讀思考:
閱讀第一封家書,思考(出示多媒體課件)
(1)第一封家書的開頭稱呼是什么?為什么要這么稱呼?
(2)閱讀第一封信,找出作者鼓勵安慰兒子的話浯?
(3)在兒子面對挫折和心靈的苦悶時,作為父親,傅雷是如何勸解的?
教師小結:告訴兒子如何面對挫折
閱讀第二封家書,思考(出示多媒體澡件)
(1)閱讀第二封信,當兒子成功之時,做父親的一定非常高興激動,那么父親究竟都為什么而感到高興呢?
(2)傅聰的成功,使傅雷異常激動,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惜中?他還寫了什么?
(3)傅雷結合音樂院長對傅聰的評價,己的希望和建議.你能夠找到嗎?
教師小結:告訴兒子如何面對成功
2.主旨領悟(出示多媒體課件)以及舅舅關于傅聰小時候的記憶,提出自
(1)從文中找出能貫穿兩封信主旋律的一個詞
(2)在兩封信中,傅雷0b提到了“堅強”,他對于“堅強”的理解是什么?你能
夠從兩封信中找到對“堅強”內涵的直擼解說嗎?
(3)作者認為“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4)結合兩封家書的內容來談談什么樣的心靈才稱得上“赤子之心”?
(5)請你說說傅雷希望兒子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3.體驗父愛
仿句說話:父愛是重重的一把掌.
父愛是——•
這是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于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于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海,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四、拓展實踐
寫信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情感,展開深層次心靈交流的方式,它與面對面的交談有著不同的效果,請你也試著某一話題,跟父母進行一次朋友式的交談。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11
〖教學內容〗
1、研讀第二封信
2、理解“堅強”的雙層內涵。
3、理解父子之愛、朋友之誼、知己之情的交融。
教學過程設計意圖
一、導入
1、新年大家總可以從長輩那里收到禮物,或是一件新衣服,或是一份紅包。那么你們也送給長輩什么禮物呢?
2、傅聰在新年給家里寫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傅雷收到這封信時,他是怎么比喻兒子的信的?
二、研讀第二封信
1、第二封信,寫在傅聰獲獎之后。在信的開頭,傅雷把兒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 比喻成新年中的“禮物”。表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悅。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達對兒子成功的激動的?
(提示:體會傅雷作為父親,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達對兒子成功的喜悅之情。)
明確:
傅雷把自己的激動和喜悅,分為三個層面:
、鸥改笇⒆拥某晒Ω械叫腋;
、菩蕾p藝術的喜悅;“世界上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于欣賞藝術”;
、菫榱俗鎳臉s譽而激動!拔覀円惨驗槟闾孀鎳龉舛鞓!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
小結:傅雷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達對兒子成功的喜悅之情,“我們真是心都要跳出來了!”
3、傅聰的成功,使傅雷異常激動,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寫了什么?
明確:
他并沒有只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稱贊了傅聰面對掌聲、贊美的冷靜。
傅雷用“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這句話承上啟下,從對兒子藝術成功的喜悅之情延伸到對兒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傅聰沒有被成功沖昏頭腦,沒有因為暫時的成功減少對藝術的探索和追求。
4、在兩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堅強”。他對于“堅強”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夠找到兩封信中,對“堅強”內涵的直接解說嗎?在傅雷看來,堅強的境界是什么?
⑴原文中,找到信中關于“堅強”的解說:
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越來越堅強”。
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是堅強的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圃诟道卓磥,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既是能夠面對人生挫折、情緒跌宕。更是能夠正確對待掌聲、贊美,用一種平和盼心態、寵辱不驚,勝不驕,敗不餒。但境界,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俺嘧颖闶遣恢拦陋毜。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赤子能夠保持心靈的純潔,能夠無懼孤獨,才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5、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比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關于如何面對人生情緒起伏的解說。
明確:
第一封信里,他說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以此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趨向“完美”。
作為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借助兒子成功的機會,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滲透德育教育。
引導學生理解“堅強”的含義,激勵學生做堅強的人。
三、拓展延伸
1、傅雷作為父親是偉大的,他的兒子則是幸運的。或許,我們會羨慕傅聰有這么一個關心他、愛護他的父親,同時又感嘆自己的父親沒傅雷那樣偉大。請同學們認真想想,自己的生活中,你可曾真的感受到父親的愛了?
2、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到底有多深、多重?盡量引導學生和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感知父愛。
四、小結
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于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于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引導學生用心去體會親情。五、布置作業
請你選擇一位親人,給他或她寫一封信,說說你一直想告訴他或她的話。
《傅雷家書兩則》教學實錄 篇12
[課內語段精讀]
閱讀下面課文選段,完成后面的問題。
1954年10月2日
聰,親愛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發的第六信,很高興。我們并沒為你前信感到什么煩惱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是會有的。我是過來人,決不至于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里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于受傷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來的人。我預料國外這幾年,對你整個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愿意盡量安慰你、鼓勵你?死苟浞虿皇墙涍^多少回這種情形嗎?他不是一切藝術家的縮影與結晶嗎?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后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ruin﹝創傷,覆滅﹞,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倘若你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啟發作用,那么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
1.結合上下文解釋詞語。
憑吊
廓然無累
2.這封信是針對傅聰遇到的什么情況寫的?中心是什么?
3.傅雷是從哪幾方面具體告訴兒子怎樣面對消沉苦悶的?
4.“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一句用的什么修辭?這樣說的用意是什么?
5.“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你有苦悶時向父母傾訴嗎?他們是怎樣對待你的?你現在最想和他們說什么?
[課外美文賞讀]
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問題。
寫給千里之外的孩子
傅雷
1954年1月30日晚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顧的;我們嚕里嚕蘇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謝,即使我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思想迂腐,知識淺陋),不至于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的,所見到的,比你們的不真實。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并沒大錯。
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
你走后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圣潔的,慈愛的!
1.說說“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一句中“快樂”和“惆悵”的理由。
2.結合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說“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
3.“我們嚕里嚕蘇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你有過這種體驗嗎?讀了本文,你有什么想法?
4.讀了課文和本文,你能說說這位父親的特點嗎?
5.文中哪些話引起了你的共鳴和深思?請選一句寫一段話。
[片段作文練習]
選其中一封家書,以傅聰的身份給父母回一封短信,要求中心明確,符合身份特征,3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課內語段精讀]
1.對著遺跡、墳墓等懷念(古人或舊事)。 指心胸開闊,沒有牽掛。
2.在兒子精神消沉時寫的。
3.從兩方面寫怎樣面對情緒上的跌宕的:1、應該對這一切泰然處之,盡量讓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傷。2、冷靜、客觀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訓,引為借鑒。
4.比喻。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
5.略。
[課外美文賞讀]
1.快樂是指回憶起兒子小時的可愛及成長的經歷;惆悵是指兒子現在遠離自己。
2.兒子長大了,成材了,還讓自己學到了很多。
3.應該引導學生理解這是父母對自己愛之切的表現。
4.熱愛孩子,民主、平等,循循善誘等。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