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兩首(蛔蛔與蛐蛐,夜)》教案(精選2篇)
《外國詩兩首(蛔蛔與蛐蛐,夜)》教案 篇1
達標訓練
1.濟慈,________(國別)浪漫主義詩人,《蟈蟈與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詩集________。葉賽寧,________(國別)詩人,他擅長描繪_______的景色。
2.辨別下列各句詩運用的修辭手法。
(1)當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 )
(2)明月灑下它的光輝,給周圍一切披上銀裝。( )
(3)一旦唱疲倦了,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
3.《蟈蟈與蛐蛐》中,詩人為什么把夏天蟈蟈的“樂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兒”稱為“大地的詩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反復朗讀《夜》,揣摩詩歌描繪的意境,試著用自己的話來描繪詩中所寫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留心觀察一處景點或自己喜愛的一種物件,用幾行小詩的形式寫出你的真切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放探究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又一個五月之夜
[俄]費特
多美的夜色!溫馨籠罩了一切!
午夜時分親愛的家鄉啊,謝謝!
掙脫冰封疆界,飛離風雪之國,
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純潔!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顆,
重新又溫暖柔和地注視著心靈。
空中,尾隨著夜鶯那婉轉的歌,
到處傳播著焦灼,洋溢著愛情。
白樺期待著,那半透風的葉子,
靦腆地招手,撫慰人們的目光。
白樺顫動著,像新娘面臨婚禮,
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裝。
啊,夜色,你無形的容顏柔和,
無論什么時節也不會使我厭倦!
情不自禁吟唱著最新譜就的歌,
我再一次信步來到你的身邊。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色?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詩第一節中的“謝謝”,表達了詩人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詩第一節和第二節均以“多美的夜色!”開頭,二者的作用相同嗎?說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詩的第三節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刻畫白樺樹?這樣寫可以收到怎樣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達標訓練】
1.英 《詩歌》 俄羅斯 農/鄉村大自然
2.(1)擬人 (2)比喻、擬人 (3)擬人
3.美好的詩歌是動人心弦的,因為它是生命的歌詠。詩人把蟈蟈和蛐蛐當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們的鳴唱當做大自然的詩歌,借以歌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勃勃生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贊美之情。
【能力提高】
1.略 2.略
【開放探究】
1.這首詩描繪了夏日五月夜晚的家鄉美景。抒發了詩人對家鄉的無比熱愛和自己回到家鄉的喜悅之情。
2.“謝謝”一詞,表達了詩人完全陶醉在家鄉美景中時的喜悅和激動。
3.第一節的“多美的夜色”確定了贊美家鄉夏日夜景、抒發喜悅心情的感情基調;第二節的“多美的夜色”則引起下文,引出對家鄉夏夜美景的具體描寫。
4.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白樺樹在夜色下的柔美風姿,融情于景,富于感染力。
《外國詩兩首(蛔蛔與蛐蛐,夜)》教案 篇2
1.給加粗字注音。
棲息( ) 草茸茸( ) 歡嚷( ) 喧響( )
2.根據注音寫字。
樹lí( ) yōu暗( ) 沉jì( ) 昏yùn( )
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一旦唱得疲勞了,/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棲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鶯的歌聲沉寂了,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課文填空。它爭先________于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自己的喜悅________,/一旦唱得________了,/便舒適地________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5.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蟈蟈和蛐蛐》一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課內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夜
河水悄悄流入夢鄉,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響。
夜鶯的歌聲沉寂了,
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夜來臨,四下一片靜,
只聽得溪水輕輕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大河銀星萬點,
小溪銀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閃著銀色光芒。
夜來臨,四下一片寂靜,
大自然沉浸在夢鄉。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6.你認為這首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只聽得溪水輕輕地歌唱”一句中“輕輕地”去掉好不好?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這首詩主要運用擬人化手法,請你談談這種寫法的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讀了這首詩,你還能聯想到哪些詩或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請你選擇一個月明星稀或月黑風高的晚上,去感受一下夜的魅力,寫一篇抒情短文或幾行小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請你再摘抄一首葉賽寧的詩歌,與同學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閱讀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嫉妒的山丘
[法國]雨果
嫉妒的山丘有一天對阿特拉斯山說:
“你看我們的芳草地,你看我們綠油油的牧場,
少女前來自由散步,
唱歌,歡笑,唱過以后遐想;
你看我們的腳,海浪吻著幾乎不帶吼聲,
野蠻的海洋!你看我們額頭的明凈,
炎熱的夏天和眼珠似的露水,
使它戴上花冠,光彩照人!
“但是你,巨人——究竟怎么回事,在你禿頂上,
長著褐色眼睛的鷹不斷翱翔?
究竟是誰,像是鳥在上面筑巢的樹枝,
使你的寬肩和鐵背彎成這樣?
為什么在你黑黝黝的肋部有如許黑黢黢的深淵?
究竟是什么永恒的暴風打擊你,以陰沉的電光?
究竟是誰在你頭額上放下如許的皺紋、如許的雪?
從沒有露出春天微笑的臉,
究竟是誰把它完成這樣?
而且把它泡在什么汗水里邊?……”
阿特拉斯回答說:“那是因為我背負著一個世界。”
(注:阿特拉斯是希臘神話中頂住天的巨神。)
12.你認為詩人把怎樣的人比作高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朗讀時,第一小節、第二小節和第三小節的語調是否一樣?請談談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這首諷刺詩借嫉妒的山丘之口,通過________手法來反映兩者的不同,阿特拉斯山雖然只有一句答話,但是這一句便讓嫉妒的山丘無地自容。
16.在你的周圍有沒有像嫉妒的山丘或阿特拉斯山的人?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寫作
“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澆灌了禾苗,蕩滌了灰塵,也浸潤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感時傷世之心。”這是雨的自白。請你選擇一個季節的雨作為描寫對象,抓住雨帶給你的某一種突出的感覺或引發你的某種回憶,寫一篇抒情散文或記敘文。題目自擬,字數在600字以上,要抒真情寫實感。
參考答案
1.qī róng rǎng xuān 2.籬 幽 寂 暈 3.(1)停留;歇息(多指鳥類)。(2)非常靜,沒有一點聲音。 4.沉醉 消逝 疲勞 棲息 5.贊頌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生命不息的美。
6.恬靜、欣喜。 7.不好。因為“夜來臨,四下一片靜”,靜得連溪水也不好意思大聲流淌,只能“輕輕地”,突出了夜的靜謐,如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8.把夜鶯、秧雞、溪水、明月、大自然等當作人來寫,賦予它們以人的動作、情感,給人以親切自然的感覺,更能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夜的詩情畫意,使這首詩更富有感染力。9.示例:郭沫若的《靜夜》10.示例:《那個窗口》還是那樣的夜晚/夜深云黑 無月亮/只有一個明亮的窗口//風兒,輕輕地吹/似乎在低語:睡吧 睡吧/星兒,靜靜地眨/仿佛在呢喃:寂寞 寂寞//關不住的燈光/調皮地打破了星的孤獨/一路上高呼:苦讀 苦讀/不安分的音樂/幽默地參與了風的糾吵/滿院里宣傳:拼吧 拼吧//如水的燈光/透過那窗口/一覽無余/似霧的音樂/穿過那窗口/一瀉千里/而那主人公/影過那窗口/猶如一尊雕像/——維納斯 思想者/哦 那個窗口 11.示例:《白樺》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仿佛涂上銀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頭,/雪繡的花邊瀟灑,/串串花穗齊綻,/潔白的流蘇如畫。//在朦朧的寂靜中,/玉立著這棵白樺,/在燦燦的金輝里,/閃著晶亮的雪花。//白樺四周徜徉著,/姍姍來遲的朝霞,/它向白雪皚皚的樹枝,/又抹一層銀色的光華。12.詩人把頂天立地的人比作高山。13.詩人辛辣地嘲諷了像山丘一樣自以為是和無知的人,贊美了像阿特拉斯山一樣頂天立地的人。14.不一樣。第一小節讀出得意洋洋之情;第二小節用嘲諷的口吻;第三小節要讀得厚重有力,讀出沉著自信。15.對比 16.示例:有這樣的人,尤其是像阿特拉斯山一樣的人很多很多。譬如,孔繁森寧愿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藏人民的困難都背負在自己的身上,有一分光,發一分熱,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不求去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求不浪費生命,不碌碌無為,要珍惜現在,把握青春,勤奮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