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九課《實現我們的共同理想》教案
(什么是艱苦創業的精神?)答:艱苦創業的精神,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么時代,都被人們視為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②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艱苦創業精神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充滿艱辛和創造的偉大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并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在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精神。
【活動六】○反思自己的行為?
如:a、是不是看到別人有好的學習用品,就不顧家庭的實際情況,向父母素要?b、是不是在過生日時,為了情面而宴請同學?c、是不是最求名牌服裝?是不是具有追星拜族的行為?等等
○在哪些方面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在學習上:頑強拼搏、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并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
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勞儉樸、自強不息、勇于進取等等
○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怎樣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
答;a、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b、勤奮學習,認真完成作業,努力學習并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c、勤奮工作,作好本職工作,兢兢業業;d、勤勞儉樸、自強不息、用于進取,迎難而上。
典型題目:
1、(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怎樣的社會?
答:在2 1世紀的頭20年,黨領導全國人民,集中力量,同繪小康藍圖,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2)城市高樓林立,但對于居無片瓦的困難群眾來說,無從談和諧;劇院燈火輝煌,但對于幾乎沒有文化消費能力的進城務工農民來說,無從談和諧;經濟飛速騰飛,但對于呼吸著被污染的空氣的人們來說,無從談和諧……
你認為社會中還有哪些方面反映了社會的不和諧?(舉兩例)請你例舉我國政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做的努力。(舉兩例)并談一談你心目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6分)
答:(1)當前社會存在的不和諧有:a、人口過多和增長過快同經濟增長、資源、環境的矛盾;b、城鄉差距;c、區域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差距等。(2)舉措:①減免農業稅、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②搞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③完善社會保障制度;④堅持效率優先和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⑤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⑥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等等。(3)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特征應該是民主政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2、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革命戰爭年代發揚的一種精神。但是,時代不同了,物質條件改善了,生活富裕了,因此不再需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了。這種想法對嗎?請說明理由。
答:這種想法不對。因為:(1)艱苦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應繼續發揚光大。(2)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艱苦奮斗的創業史;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艱苦創業精神的結晶。要不斷追求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就必須艱苦奮斗。艱苦創業精神不是某個時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同在的。(3)艱苦創業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容。艱苦創業的精神,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么時代,都被人們視為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充滿艱辛和創造的偉大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并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在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