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二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案(通用2篇)
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二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案 篇1
第二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主要內容:學會承擔責任的重要性:
學會負責任,在承擔責任中健康成長的意義:有助于我們獲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義的人生,有助于我們實現遠大的理想。
第一節 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
一、我是集體的一員
【活動一】為什么畢業20年后仍能感受到當初班集體的溫暖?
答:因為個人與集體相互依存即集體的存在離不開個體;個體只有緊緊地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
(1)、集體和個體的關系
①集體的存在離不開個體
②個體只有緊緊地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
【活動二】某校九年級3班,許多同學:只關心自己的學習,很少有人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上課時常有人講話,影響老師教學;衛生打掃馬虎,教室臟亂;……
○這個班級的學生會受到什么影響?
答:會導致許多不良的影響如思想渙散,無心學習,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道德品質敗壞等等。
○如何改變班級的這種狀況?
因為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而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因此,每位同學應積極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做到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2)、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而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因此,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積極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
二、關愛集體 人人有責
【活動三】李澤群是多管閑事嗎?
答:不是,是關愛集體的表現。
(1)、 為什么說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因為集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集體,只有人人都主動關心、愛護集體,為集體建設出力,集體才會真正成為我們依戀的家。
【活動五】小銘豫為什么猶豫?他該怎么辦呢?
答:因為小銘不知道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利益的關系。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應當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利益擺在第二位,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
(2)、 如何關愛集體?
關愛集體的表現:
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
②、發揚集體的好作風,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
⑶、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團結他人,讓集體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活動六】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和尚有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為什么眾人拾柴火焰高?
答:因為集體的力量不僅僅取決于成員數量的多少,更取決于成員之間的組織和配合。“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的集體菜油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團結他人,讓集體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為什么三個和尚卻沒水喝?
答:因為他們不團結,也沒有協作。更不能在集體中求大同存小異,不能團結他人,無法讓集體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第二節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一、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
【活動一】這些是他們必須做的事情嗎?他們的做法會產生什么社會影響?
答:是。因為作為公民,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共同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
列舉: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向警予 “為了國家之前,為了民族自強”
………….
范仲淹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活動二】○外企員工遇到了什么考驗?
答:是否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作為外企員工,他們為什么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答:因為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作為一名外企員工,怎樣做才是對民族和國家負責?
答:a、增強法律意識,關心國家安全;b、樹立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以自己行動為祖國增光添彩;c、增強民族自尊心,同損害國家尊嚴的行為作斗爭;d、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表現出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
☆公民為什么要承擔關愛社會的責任?
(1)、 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表現出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
(2)、國家處在困難時期,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主動為國家分憂、勇擔重任、與國家共渡難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3)、我國青少年肩負著鑄造民族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 《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二、熱心公益 服務社會
【活動三】小石從事志愿者工作為什么不覺得苦?
答:因為小石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他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并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1)、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意義
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別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活動四】○這位老人說:“‘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這不是因為‘給’是一種犧牲,而是因為通過‘給’表現出了我的生命力。”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答:(1)、這里的“給”意味著付出,“得”指的是獲得物質報酬。老人說:“給”比“得”帶來更多的愉快,反映出她熱心公益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2)、通過“給”表現了自己的生命力。這是因為我們在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鍛煉,一直懂得到了檢驗,同時還可以提升自身的價值,體驗盡職盡責后的幸福感、成就感。
○你參加過哪些社會活動?體會是什么?
答:(1)、參加的社會公益活有:參加義務植樹;向居民宣傳防火知識;在清明節時,到烈士陵園掃墓;在假日或周末,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幫助打掃衛生等等。(2)、體會:參加公益活動: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使自己的價值在奉獻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們的行動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會帶動更多的人與我們同行,有助于創建一個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和諧社會。
(2)、當你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時的感受如何?
答:當你參加公益活動時,也許你覺得自己的力量還不大,但你的一次行動將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你的一個倡議將會得到眾多人的積極響應,會帶動更多的人與我們同行,有助于創建一個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和諧社會。
【活動五】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及其誓詞
答:中國青年志愿者行動在農村扶貧開發、城市社區建設、環境保護、大型活動、搶險救災、公益活動等領域形成了一批重點服務項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區發展計劃、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保護母親河”中國青年志愿者綠色行動營計劃、中學生成人預備期志愿服務等。
誓詞:“我愿意成為一名光榮的志愿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愿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建設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美好社會貢獻力量。”
第三節 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一.信守承諾 勇擔過錯
【活動一】○如果商場送貨工不能按時送貨,那么會……(自己將不在家等候,使自己失信于父母和商場;或自己將不能及時趕到與同學約會,參于出黑板報,失信與同學。)
○如果商場送貨工能按時送貨而劉汀家沒人在家等候,那么會……(劉汀家不守承諾,失信于商場) 說明了:許下諾言意味著承擔責任。失信于人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有損于自己的人格形象,而信守承諾是負責任的表現。
☆負責任的表現:
(1) 、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
許下諾言意味著自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信守承諾,也就為自己贏得信任。失信于人,即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甚至會對他人、對集體的利益造成損失。因此,慎重許諾、堅決履行諾言,是我們負責任的表現。
【活動二】丟失宣傳畫是否向公司匯報?
答:應該向公司匯報。因為勇于承認錯誤并敢于承擔責任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可見,我們中學生有了過錯不應該逃避或推卸責任,而應該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以及由此產生的后果。
(2)、 承認錯誤并承擔錯誤所造成的后果
【活動三】你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
答:勇于承認錯誤并敢于承擔責任。
二、自覺承擔責任
【活動四】許葦承擔了哪些責任?哪些責任是她主動承擔的?哪些責任是她被動承擔的?她怎樣才能享受到承擔責任的快樂?
答:a、學習任務、班務任務、唱歌比賽和植樹的任務等。b、學習、唱歌比賽、植樹使她主動承擔的責任;班務工作是她被動承擔的責任。c、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并制訂一份近期學習和工作安排,把每一項工作落實到具體時間上。
(1)自覺承擔責任的含義
自覺承擔責任,就是我要承擔責任、我愿意承擔責任、我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是要我承擔責任、被迫被動地承擔責任。自覺承擔責任,就是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責任,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
(2)怎樣才能享受到承擔責任的快樂?
我們要自覺承擔責任,做責任的主人。
了解自己的責任
責任 自我評價
學習 認真學習獨立完成作業 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強
家庭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主動承擔子女的責任
班集體 積極完成值日等班級的事情 集體榮譽感強
社會 遵紀守法 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3)、 如何自覺承擔責任
答:自覺承擔責任就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責任并在承擔責任中不斷成長。
典型題目:
1、想到小時侯,做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想一想,“小雞隊”在什么情況下取得勝利?在什么情況下失敗?從中體會到什么?
答:(1)、每一個隊員必須密切配合,協調一致,才能取得勝利。否則,哪怕只有一個人沒有努力,也無法取得成功。(2)、感到孤掌難鳴,除非“小雞隊”有人掉隊,脫離集體,否則,很難抓到他們。集體離不開個體而存在,同時個體也只有緊緊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集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集體,只有人人都主動關心,關愛集體,為集體的建設出力,集體才會成為我們依戀的家。
2、集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集體,關愛集體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關愛集體的表現:
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
②、發揚集體的好作風,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
⑶、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團結他人,讓集體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3、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該怎么辦?
答:當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時,我們應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表現出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責任感。維護國家的尊嚴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
4、到目前為止,你已經學會承擔哪些方面的責任?哪些責任你還沒有自覺承擔(每一問至少說出兩點)。
答:(1)、整理自己房間;獨立完成作業。(2)、班務工作;值日等。
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二課《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案 篇2
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能力目標:正確認識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關系的能力;具有關愛集體的實踐能力,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行為能力,發揚集體的好作風,善于團結他人的能力
覺悟目標:培養學生關愛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和道德情操;樹立責任意識;體驗團結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樂。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弄清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2、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關愛集體。
三、教學方法、手段設計:
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自己舉例,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用具體、生動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
四、板書設計:
第一框 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
一、我是集體一員
1、集體和個人的關系;
2、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二、關愛集體 人人有責
(1)為什么說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2)如何關愛集體?關愛集體的表現: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放多媒體課件中的一首歌:《愛的奉獻》,讓學生一起唱。
(教師提問):(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兩歌詞是什么?(2)這些歌詞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兩歌詞是“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2)這些歌詞說明了學會負責任,在承擔責任中健康成長的意義:有助于我們獲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義的人生,有助于我們實現遠大的理想。
(二)講授新課:
一、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
1、 我是集體的一員【為什么畢業20年后仍能感受到當初班集體的溫暖?】
(1)集體和個體的關系
①集體的存在離不開個體②個體只有緊緊地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
【這個班級的學生會受到什么影響?】
(2)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而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因此,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積極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
2、關愛集體 人人有責【李澤群是多管閑事嗎?】 不是,是關愛集體的表現。
(1)為什么說關愛集體人人有責?集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集體,只有人人都主動關心、愛護集體,為集體建設出力,集體才會真正成為我們依戀的家。
【小銘為什么猶豫?】 不知道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2)如何關愛集體?關愛集體的表現:
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
②發揚集體的好作風,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
⑶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團結他人,讓集體發揮出更大的力量。
(三)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使我們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關愛集體,人人有責。從而能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發揚集體的好作風,善于團結他人。
(四)鞏固新課:
先放一遍板書,老師一邊問學生一邊回答講過的一些知識點。
師生一起唱《愛的奉獻》,體會其中的歌詞說明的道理。
(五)課后思考:
1.為什么眾人拾柴火焰高?
2.為什么三個和尚卻沒水喝?
第二課第二框《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教育學生,作為公民應從小就胸懷天下,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
2.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天下,承擔關愛社會的責任,主動服務社會,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意識。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問解答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
結合學案,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小組討論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檢測相關基礎知識,并解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作適當點撥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難點: 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四、教學準備
課件、課堂練習、學案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以天下為己任” -毛澤東
請同學們討論著三段話的含義及當時的時代背景,并說說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他們的做法會產生什么社會影響?我們今天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又該如何去做?
2.講授新課:
(一)小組協作,自主學習
每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課文內容的自主學習,時間10分鐘,根據問題提示,邊學習邊討論,問題提示如下:
1、 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應該怎樣?
2、如何才能承擔對社會的責任?
3、我們青少年應如何承擔鑄造民族輝煌的重任?
4、為什么要參加公益活動?
5、你參加過哪些公益活動?你的體會是什么?
(二)課堂討論,解答疑問
宣布小組進入競賽狀態,以搶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問題,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
討論:請你來參加
1、出租車司機小李向全市發出“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議;
2、一位市民向環保部門舉報某化工廠在夜間偷偷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
3、九年級某班的部分同學利用雙休日在市民廣場舉辦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公益宣傳活動;
4、
5、
6、
請你寫出三種你已經參加過或想參加的類似的活動。
并說說以上這些活動是應該做的嗎?這樣做會產生什么社會影響?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由討論發言。
相關連接:
1、 播放錄象《1998年的抗洪救災》
2、 寫出“抗擊非典”的三位英雄的姓名 、 、
討論:
1、最能考驗公民的責任意識是在什么時候?
2、你打算怎樣向他們學習?
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再請部分學生發言
(三)情感升華,爭做好公民
播放歌曲《愛的奉獻》,激發學生關愛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情懷,從小就樹立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主人翁意識。
3.課堂訓練
當堂完成鞏固練習
第二課第三框《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勇于承認錯誤,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好公民。
2.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信守承諾,勇擔過錯是我們負責任的表現,要把履行各種職責看成是自己份內的事,要自覺承擔責任,做自己的主人,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
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問解答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方法
結合學案,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小組討論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檢測相關基礎知識,并解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教師作適當點撥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信守承諾,勇擔過錯
難點:自覺承擔責任
四、教學準備
課件、課堂練習、學案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情景)見課文p26
討論:1、如果商場送貨工不能按時送貨,那么會……
2、如果送貨工準時把電視機送到而劉家沒人等候,那么會……
3、根據你的理解,請把故事續寫下去。
小結:我們許下諾言,就意味著自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2.講授新課:
(一)小組協作,自主學習
每組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課文內容的自主學習,時間10分鐘,根據問題提示,邊學習邊討論,問題提示如下:
1、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2、什么是自覺承擔責任?
3、怎樣做到自覺承擔責任?
(二)課堂討論,解答疑問
宣布小組進入競賽狀態,以搶答形式回答提示中的問題,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
相互交流:
1、請說出你心目中最守信用的人的姓名及典型事例。
2、請你說出你的記憶中因失信而造成重大損失的事例。
3、請你說說守信的重要性、失信的危害性。
自我反思:
1、你是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的?是勇敢認錯,還是逃避責任?
2、如果你有勇敢認錯的經歷,請與同學交流一下。
調查報告:
1、請寫下你在學習、家庭、班集體、社會中承擔了哪些責任?
2、哪些是你被動承擔的?哪些是主動承擔的?
3、請你說說怎樣才能享受到承擔責任的快樂?
(三)情感升華,爭做好公民
名言賞析:希望你們不是貪圖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艱苦創業、造福人類的一代;不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一代,而是勇于創新、開拓前進的一代;不是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創造未來的一代。
3.課堂訓練
當堂完成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