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擔責任中成長
課 題
第二課第1節 責任對于你我他
課 時
本學期第 24 課時
日 期
本單元第3課時
課 型
新授
主備人
劉曙光
復備人
審核人
感知目標
學 習
目 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責任意識,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能力目標增強道德判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夠負責任的做出選擇。
知識目標
懂得什么是責任,知道身份不同責任不同
重 點
難 點
教學重點:身份不同,責任不同。教學難點:責任的含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安排
復備標注
啟
動
課
堂
復習舊知
預習反饋 督學小組匯報課前檢查結果,教師抽查提問上一節課內容:1、社會公平主要表現為什么? 2、維護社會公平的意義? 3、怎樣才能維護社會公平? 督學小組課前檢查,就檢查結果上報。
5
課堂導入了解相關時政要聞:欣賞圖片:第29屆奧運會,中國乒乓球選手張怡寧代表運動員在開幕式上宣誓:“我以所有參賽者的名義宣誓,為體育之光榮及團體之榮譽,我們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過程中將尊重并服從真正體現體育精神的奧運規則!盭X年6月由代表中央人民政府監誓,曾蔭權宣誓接任董建華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誓言:“今后工作中認真工作,恪盡職守……。”社會中每個人都要承擔所承擔的責任,這些責任因身份不同而不同,今天我們“學習責任對于你我他”。學生欣賞圖片回答張怡寧、曾蔭權的誓言說明了什么?
3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復備標注
學
習
導
航
自
主
學
習
與
講
解一、 課件展示學習提綱:1、什么是責任?2、責任是怎么產生的?(責任的來源?)二、教師結合案例講解:
1、承諾有口頭形式,也有書面形式,有了承諾,就有了責任。
2、責任是對一個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產生于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3、閱讀相關鏈接,了解責任的來源。4、身份不同,責任不同。三、識記原理:什么是責任?學生對照提綱自學課本,并找出問題答案。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回答問題。學生課堂識記原理。10157知識鞏固與練習1、《學檢》2、課本19頁:填表“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課堂復習鞏固與練習4
課堂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內容。1教后反思
課 題
第一課第2節 為正義高歌
課 時
本學期第 課時
日 期
本單元第2課時
課 型
新授
主備人
復備人
審核人
感知目標
學 習
目 標
知識目標知道正義要求每一個人都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
能力目標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斷好 辨別是非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規則意識,尊重規則,尊重權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
重 點
難 點
教學重點: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教學難點:明確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的標準,增強規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