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生活在地球村
教 學 內 容
課題名稱
地球村的形成
學科
政治
總課時數
3
版本名稱
人民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
年級
九年級
冊 次
全冊
單元章節名稱
第一單元 第一課
頁 碼
第 2 ——5 頁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本課內容從人類的居住大環境-----地球入手,簡述地球概況,隨之從科技發展和國際交往的密切程度出發,人類似乎居住在茫茫宇宙中隊一個小村落----同時展開講述了地球村的形成原因。
教學目標1、 了解地球概況和人類概況,準確定位自己的生活環境。2、 學習掌握地球“變小”的原因,從交通工具、通信方式、網絡建設以及電腦的升級換代方面,但是從根本上還是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
教學重點1、地球村的形成原因
教學難點1、中學生如何面對網絡2、對比古今通信方式,分析他們的優缺點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
補充材料地球儀、長城掛圖、文學作品《論語》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時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
學生活動
預設
設計意圖
執教者個
性化調整
二、講授新課三、小 結四、課堂練習一、新課導入我們學習過地理知識,那么今天我們再次一起來看我手中的地球儀,找同學說出對地球概況的一些基本認識,我們了解了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龐大星球,那么是不是地球上的人們都比較遙遠難以交往呢?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地球村的形成”1、展示地球儀2、提出問題,讓同學回答3、教師總結學生回答,簡要講述地球概況,從感性角度對地球予以認識4、讓同學讀課本p4—p5閱讀兩則材料,思考“天涯若比鄰”的真正含義提出問題:你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使用網絡?電腦、網絡對現代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2、讓同學來分別展示小組的討論成果,并適當的加以點評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熱情拉回到課堂分組討論:地球“變小“的原因同學感悟:1)隨著現代科學的迅速發展,地球在人們的感覺中變小了,各國之間雖然距離遙遠,但猶如近鄰2)通過網絡,人們可以與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便捷交往學生兩人一小組,任選一題進行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a、交通工具的迅速發展,人類的行進速度大大提高b、通信(訊)技術的更新換代,網絡技術的全面運用和電腦的升級及普及c.經濟全球化增加了商品交流的機會縮短了人們消費需求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