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政治第7課 維護合法權益教學設計
第7課 維護合法權益
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教學目標:1.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經濟權利的基本內容。
2.增強依法維護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等經濟權利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法律保護公民經濟權利的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增強依法維護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等經濟權利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討論法
教學準備:制作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今日說法”市民王先生的材料設疑:王先生有權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政府賠償損失嗎?為什么?激趣導入。
市民王先生,在市中心繁華地段有一處臨街私房,多年來一直依靠在這里經營的小百貨店維持正常的生活。由于市政府要在該地段擴建道路,王家被迫拆遷。王先生提出搬遷必須以補償其小店的商業損失為前提。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二、學習新課:
(一)法律保護公民經濟權利的基本內容。
活動一:
“你知道嗎?”介紹憲法保護公民經濟權利的基本內容。
憲法第十三條規定:
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2.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3.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指出:經濟權利是我國法律保護的重要權利,是公民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活動二:
“查一查”指導學生查閱教材自主探究公民的經濟權利主要包括哪些?
1. 財產權 2. 繼承權 3.勞動權 4. 休息權 5.物質幫助權
活動三:
“讀一讀”組織學生齊聲朗讀財產所有權的含義。
財產所有權的含義:
指國家保護公民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侵占、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公民的非法財產的所有權不受法律保護。
活動四:
“flash欣賞”播放張老漢購買、使用、出租、出售拖拉機的動畫。在此基礎上點撥學生總結公民依法享有財產所有權包括哪些權利?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并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體驗、判斷這四種具體權利的使用。
過渡: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法律保護公民經濟權利的基本內容。公民享有的經濟權利有很多,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學習公民享有的一項經濟權利——財產繼承權。
(二)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活動一:
“生活在線”展示:趙強的遺產之爭材料。
趙強夫婦,于1960年收養一女取名趙娟,此后又生育兒子趙明。因感情不和與妻子離婚,兒子隨母親生活。趙強和王某再婚。趙強及其母親、養女趙娟、王某與前夫的孩子李東共同組建了新的家庭。趙強因意外去世,留下私房2間,存款3萬元,放高利貸獲利2萬元。生前他決定將私房兩間給趙娟。趙強的侄子趙輝,及在工廠工作的趙強的弟弟趙剛都與趙強常有來往。趙強死后,遺產誰來繼承,大家爭論不休……
活動二:
“說一說”組織學生討論:趙剛的哪些財產可以作為遺產?為什么?
理由:只有合法的個人財產才能作為遺產。
可以作為遺產
1.私房2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