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學案(精選2篇)
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學案 篇1
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學案
第三課時 讓社會投給我贊成票(教學案)
主備人:劉文秀 審核人: 使用者 時間:
目標點擊: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自覺增強責任意識,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
2、能力目標: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和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能力。
3、知識目標:從小事做起,養成負責任的習慣;知道法律的重要作用。
解讀重、難點:
“積極承擔責任,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樹立奉獻意識是本單元學習的根本目的,因而如何承擔社會責任,采用何種形式奉獻社會,自然成為本課學習的重點。
學法推薦:
1、聯系XX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先進事跡,了解贏得社會贊成票的正確途徑。
2、通過身邊的榜樣,感悟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負責任的習慣。
學前準備:
1、觀察我們周圍的人和事,記錄令我們稱贊的瞬間。
2、對自己開學以來的表現,至少找兩名同學作出評價,并請他們提出建議。
學習流程
(一)、教師導入:(2分鐘)略
(二)、自主構建:(10分鐘)
1、我發現的問題:(快速閱讀教材,并將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2、知識結構整理:
(三)展示交流
(1)階段小結: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主學習的任務進行展示與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形成簡單的知識網絡。對組內共疑的問題在班內尋求答案。(2—3分鐘)
(2)活學活用:請選擇你喜歡的一個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想一想,他們是如何贏得社會的贊成票的。(完成后把你的觀點與組內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共享。7分鐘)
我的選擇:
我的認識:她(他)們之所以贏得社會的贊成票,是因為:
①
②
③
------
我的打算:我最想得到(誰的) 贊成票,為此,我打算:
①
②
③
------
(四)重點探究(13分鐘)
有意義的的雙休日
雙休日為我們發展個性,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如何安排好這一自主性極強的時間,讓自己的雙休日過更有意義,相信這是許多同學關心且煩惱的問題,今天,讓我們共同來關注這一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習任務進行探討、交流,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疑問。)
(1)我心目中描繪的有意義的雙休日是這樣的:
(2)我現在遇到的主要問題是:
(3)請你在同學的幫助下,解決上述問題,并對未來的雙休日作出設計。
(五)鞏固提升(5分鐘)。“ 感動班級”人物評選
候選人推薦:
主要事跡:
我設計的頒獎詞:
(六)課外拓展(1分鐘)
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確定一名推薦人,并為他制作一張海報進行宣傳。(宣傳海報應包括推薦人姓名,主要事跡,推薦理由,頒獎詞幾個要素。)
附:自我評價與反思:
參與題目 自主構建 展示交流
重點探究 鞏固提升
參與次數
參與形式
今天的收獲
需要改進
之處
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學案 篇2
第二課 在承擔責任中成長教學案
第二課時 面對責任的選擇
(教學案)
目標點擊: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清承擔責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覺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承擔責任的利與弊以及不承擔責任的嚴重后果。
解讀重、難點
“承擔責任意味著什么”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同時也是本課時的難點。我們只有認清承擔的責任利與弊,才會面對責任做出正確的選擇。
學法推薦
1、通過身邊具體的事例,體會承擔責任的利與弊以及不承擔責任的嚴重后果。
2、通過正反事例的對比,自己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學前準備
1、搜集生活中負責任與不負責任產生不同結果的事例。
2、閱讀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
學習流程
(一)、教師導入:(2分鐘)略
(二)、自主構建:(10分鐘)
1、我發現的問題:(快速閱讀教材,并將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
2、知識結構整理:
(三)展示交流
1、階段小結: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主學習的任務進行展示與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形成簡單的知識網絡。對組內共疑的問題在班內尋求答案。(1—2分鐘)
2、活學活用:從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選擇最令你感動的一個人,談談你的感悟。(完成后把你的感悟與組內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共享。7分鐘)
我的選擇:
我的感悟:(1)她(他)們付出的代價有:
(2)她(他)們的收獲是:
我受到的啟發:
(四)重點探究(13分鐘)
美文賞析 《生活、感情,我們都抱怨過》
1、人生的旅途中有許多的人,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在緩慢而艱難地朝著目的地前進。
2、途中,有一個人忽然停了下來。他心想:這個十字架實在是太沉重了,就這樣背著它, 得走到何年何月啊?!
3、于是,他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決定將十字架砍掉一塊。
4、我砍我砍我砍砍砍……
5、砍掉之后走起來,的確是輕松了很多,他的步伐也不由得加快了。
6、于是,就這樣走啊走啊走啊走,又走了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他又想:雖然剛才已經將十字架砍掉了一塊,但它還是太重了。
7、為了能夠更快更輕松的前行,這次,他決定將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塊。
8、我再砍砍砍……
9、這樣一來,他一下子感到輕松了許多!
10、于是,他毫不費力地就走到了隊伍的最前面。大家看:當其他人都在負重奮力前行時, 他呢,卻是邊走邊輕松地哼著歌呢!
11、走著走著,誰料,前邊忽然出現了一個又深又寬的溝壑!溝上沒有橋,周圍也沒有路。這時候也沒有蜘蛛俠或者超人出來解救他……他,該怎么辦呢?
12、后面的人都慢慢地趕上來了,他們用自己背負的十字架搭在溝上,做成橋,從容不迫地跨越了溝壑。
13、他也想如法炮制。只可惜啊,他的十字架之前已經被砍掉了長長的一大截, 根本無法做成橋幫助他跨越溝壑!
14、于是,當其他人都在朝著目標繼續前進時,他卻只能停在原地,垂頭喪氣,追悔莫及。這個時候,在他的腦海里回響著一句話:曾經有一塊完整的十字架扛在我的肩上,我沒有好好珍惜,直到需要它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啊……!
請你品味:(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習任務進行探討、交流,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疑問。)
(1)對文章中的“十字架”,我的理解是:
(2)“將十字架砍掉一塊”意味著什么?會造成什么后果?
(3)生活中,你有沒有做過類似的行為?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又有何新認識?
(五)鞏固提升(5分鐘)。用一個精妙的比喻,表達你對責任的理解:
例如:花的責任是散發芬芳,鳥的責任是飛揚歌聲,云的責任是播灑甘霖,樹的責任是營造綠蔭。
責任是蝸牛背上的殼,背著覺著沉,沒有卻不行。
我的作品:
附:自我評價與反思:
參與題目 自主構建 展示交流
重點探究 鞏固提升
參與次數
參與形式
今天的收獲
需要改進之處
附頁:(一)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1、主題詞 感恩 自發赴災區的農民兄弟
事跡: XX年初,特大雪災襲擊了華南地區,沒有上級號召,也沒有組織要求,13個唐山東八里鋪村的農民趕到湖南郴州參與救災。5•12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后,這13位農民又來到災情最重的北川縣城,成為最早進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鋼釬撬、徒手刨,不斷尋找幸存者。與解放軍、武警戰士一起,搶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難者遺體。13個人中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19歲,“唐山地震時全國人民給過我們無私的幫助,現在我們有責任回報他們。”
頒獎詞: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樸、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推選理由:劉姝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他們及無數個他們這樣的人,在XX年撐起了中國的脊梁。
王振耀:在國家巨大災難面前,他們以無聲有力的行動,宣告了民間志愿救災時代的來臨。
2、主題詞 堅守 夫妻支教懸崖小學18年
李桂林,男,42歲;陸建芬,女,41歲。
事跡:如果沒有去四川省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小學做“校長”,李桂林夫妻可能繼續過著閑適的生活。1990年,決心要重建學校的烏史大橋鄉黨委書記阿木鐵哈找到了曾當過代課教師的李桂林,一番言語下來李桂林決定重回小學———那個停課十年之久、坐落在海拔2700米懸崖峭壁上的小學。李桂林夫妻成了學校里的“校長”和老師。
李桂林每個月的工資八百多元,他的妻子由于只是代課老師,每月工資只有兩百多元,家里兩個孩子在上學,欠著近萬元的債。18年間,李老師夫妻不是沒有機會離開“懸崖小學”,陸建芬的弟弟在西班牙做生意,想讓陸建芬過去給他看孩子,每個月600歐元,相當于她三年的工資,可是夫妻倆沒有離開。沒有投奔弟弟過好日子,夫妻倆卻咬牙向弟弟要了三千塊錢———給村里修通自來水。
頒獎詞: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十八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淀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推選理由: 阿來:鄉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鄉村教師是偉大的,卻不應該被遺忘。
閻肅寫下這樣深情的評價: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陽和溫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3、主題詞 獻身 小戰士累死在救災一線
事跡:武文斌,男,26歲,濟南軍區鐵軍某師炮指連士官學員。當部隊接到急赴災區的命令時,武文斌被告知留后,一向脾氣溫和的他急了眼,堅決要求上前線。在他參與抗震救災的32個日子里,他總是找活干、搶活干,干完分內的事,就去幫著其他班排干,別人攔也攔不住。6月17日晚,武文斌和戰友們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載完后,累得癱倒在地上。由于勞累過度,武文斌因肺部大出血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頒獎詞:天崩地裂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樹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二十六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推選理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于丹:“犧牲”在今天的語境中已經有些陌生,武文斌是一個英雄主義漸行漸遠時代下真正的英雄。
任衛新:雖然他只是一名士官學員,還沒有建立功勛, 這片土地永遠珍存著他的汗漬、體溫和靈魂。
4、主題詞 果敢 從容指揮救災的北川縣長
事跡:經大忠,北川羌族自治縣縣長。汶川大地震發生時,經大忠正在開會,他果斷地組織與會人員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將縣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眾集中在安全區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開以后,經大忠成為北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始終戰斗在第一線,他說:“群眾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只有我們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獲救。”震后,北川縣城大部分被埋。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全部遇難。
頒獎詞:在千鈞一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職守,凸顯共產黨人的本色。
推選理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這舍命的縣長,是今天所有干部的一面鏡子。
紀寶成:沒有豪言壯語,只有一馬當先的身體力行。這樣的干部,一定能帶領災區人民看見新的希望!
5、主題詞 責任 創造生命救援奇跡
事跡:李隆,河南省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赴四川抗震救災戰斗中,已擔任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大隊副大隊長的李隆和戰友們在異常險惡的環境下,不怕犧牲,連續作戰,在廢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眾,其中5人生還,包括被困104個小時的李青松和被困124個小時的卞剛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跡。
頒獎詞: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推選理由: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廢墟里與死神搏斗,絕地助人求生;他用忠誠和果敢書寫了消防官兵的壯麗人生。
陳小川:從淡定的表情和災區群眾的歡呼掌聲中,我感到他身上體現的公安消防戰士職業道德的高尚。
6、主題詞 執著 照顧初戀女友34年
事跡:55歲的韓惠民,是蘇州的一名普通下崗工人。34年前,韓惠民的初戀女友因車禍全身癱瘓,此后的歲月里,他在女友身邊照顧,從未間斷。1974年,吳月瑛因車禍頸椎中樞神經斷裂,從此只能躺在床上。在醫院的日子里,韓惠民日夜守護。出院后,韓惠民對吳月瑛的照顧并未間斷。寒來暑往四年,韓惠民不結婚,不談戀愛。吳月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對他說,如果不找女朋友,以后就不理他了。”韓惠民終于同意談戀愛了,可前提是女方必須答應一起照顧吳月瑛。一個叫徐敏芳的姑娘被老韓的癡情感動,兩人結為夫婦。至今,韓惠民每個星期要去一趟吳月瑛家,兩人每天要通一次電話,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到吳家坐坐。
韓惠民的最大心愿是和妻子一同領獎,因為34年來,他離不開妻子的理解與支持,甚至很多時候,妻子承擔了更多的“額外”義務。韓惠民已暗下決心,回到蘇州后,一定親自把獎贈給更應該“感動中國”的妻子。
頒獎詞:他用百姓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三十四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
推選理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一段相知帶來一個漢子34年的照顧,一聲承諾變成一對夫婦共同的看護,一個特殊的傳奇連起兩個普通的家庭。
陳淮:啥叫愛?愛就是一生的承諾,就是性命相托。
7、主題詞 尊嚴 用殘弱身軀捍衛奧運圣火
事跡: 法國當地時間XX年4月7日中午,北京奧運火炬在巴黎開始第5站環球傳遞。當天,幾名分子試圖從中國火炬手金晶手中搶走火炬,干擾北京奧運圣火的傳遞。坐在輪椅上的金晶面對暴行,毫不畏懼,用雙手緊緊抱著火炬,同時臉上流露出驕傲的神情。雖然她被威脅、被毆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終沒有被搶走。金晶用她那殘弱的身軀捍衛了奧運精神。這個情景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頒獎詞: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圣和中國人的驕傲。
推選理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張瑞敏:金晶勇敢地用殘缺的身體保護奧運火炬,這勇敢源自深深的愛國情。
閻肅:柔弱的你面對那環飼的猙獰。不屈的尊嚴寫進斑斕青史,是金子,始終亮晶晶!
8、主題詞 創新 用中國文化打動世界
事跡:開幕式是北京奧運會呈獻給世界的“第一印象”。XX年,張藝謀、張繼剛、陳維亞被任命為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總導演,負責整個開閉幕式的創作和實現。張藝謀和他的團隊推掉了高額報酬的商業合作,帶領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努力,奧運開幕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精彩闡述了以中華文明的演進和世界文明的交融,用中國文化打動了世界。
頒獎詞:長卷舒展,活字跳躍;圣火激蕩,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推選理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于丹:他們的中國式的寫意圓了世界一份夢想,這不是中國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
朱玉:這是一群太懂得自己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人,也是一個知道如何展示中華民族驕傲的團隊,金牌授給他們,現在還不晚。
9、主題詞 攀登 讓祥云親吻珠峰
事跡: 中國登山隊十九名隊員成功登上珠峰之巔并進行了奧運火炬接力,首次實現了奧運圣火在世界之巔的傳遞。奧運圣火在海拔8844.43米的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點燃,來自奧林匹亞的圣火終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峰火炬隊當天凌晨3點出發,隊員們的前進速度甚至超過了事前的預估,9時10分,來自奧林匹亞的圣火第一次在珠峰燃燒,第一棒火炬手吉吉高舉的祥云火炬與圣火在珠峰實現完美融合。
頒獎詞: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蕩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召喚讓她飛得更高、更遠。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推選理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把最純潔的奧林匹克圣火送到最神圣的人類之巔,完成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百年期盼,更有她對心愛之人深深地懷念。
王曉暉:在高山上,每走一步路,吉吉都用愛和夢想在把溫暖催燃,所以吉吉踏出的是人類最強之音。
10、主題詞 勇敢 神行太空圓夢中華
事跡:北京時間XX年9月25日晚,搭載著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3名航天員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執行中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三位航天員在72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務,航天員翟志剛成為了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神七”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一個新的里程碑,繼奧運后,“神七”在中國民眾心中激起了新一輪民族自豪感。
頒獎詞: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推選理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炎黃子孫留在浩渺太空中的這一小步,豁然自信、腳步穩健,展現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姿態與力量源泉。
陳章良:翱翔太空的三位勇士,掀起了中國民眾新一輪的民族自豪感,向世人表明了夢想與航空共起飛的豪邁與快意。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特別獎——全體“中國人”:組委會認為,XX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中國和世界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二)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背負著各種各樣的十字架,在艱難前行。它也許是我們的學習,也許是我們的工作,也許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它們拖慢了我們在這個世界前行的腳步,很多時候對我們似乎沒有多大的意義,我們卻必須要帶著它們走我們這一生的路。在我們迫切希望獲得權利的時候,我們應該明白,相對應的,我們就要承擔這些責任和義務,這才能完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的理由和價值。
所以,請不要埋怨學習的繁重,工作的勞苦,因為真正的快樂,是挑戰后的結果,沒有經歷深刻的痛苦,我們也就體會不到酣暢淋漓的快樂!在我們的最低谷之時,我們要相信,最美好的日子會在所有陰霾散去之后就到來,因為快樂與苦難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
we all have our crosses to bear. 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屬于自己的十字架。的確是這樣,漫畫中的每個人,都是背負著屬于自己的十字架,而當溝壑出現時,他們也正是利用自己背負的十字架幫助自己跨越溝壑,繼續前進。
所以我們說: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有些痛苦,只能自己體驗;有些孤獨,也只能自己品嘗。但是,穿過黑暗,我們一定能感受到陽光的溫度;走出痛苦,我們一定能企及成長的高度;告別孤獨,我們也一定能收獲靈魂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