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七課《關注經濟發展》教案
典型題目:
1、背景提示:黨中央認為: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要按照“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和對外開放)的要求,實現社會各個方面的和諧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是針對我國城市和鄉村、東部和西部地區發展差距較大的現實而提出的。在課堂討論中,有的同學認為:“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與“鼓勵一部分、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的政策是相矛盾的。請表述你的觀點。
答: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與“鼓勵一部分、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的政策是相一致的。因為:①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和體現,也是社會主義改革一以貫之的追求。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同步富裕。②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必然存在先富和后富的問題。③只有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范效應,并通過先富者帶動后富者,才能逐步實現共同富裕。④國家采取各種有力的措施,推動先富起來的人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幫助后富起來的人和地區發展經濟,提高收入,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
①
②
③
④
1980
1990
2020
2050年
請在下面橫線上寫出我國不同時期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共4分)
①、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②、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③、到建黨1XX年時,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
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3、材料一: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比重變化如下:
材料二: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但是,從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材料二各表述了什么?(2分)
答: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確立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
(2)試以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原理,說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的內在關系。(3分)
答:確立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
因為:a、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b、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3)集體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5分)
答:不對。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因為:國有經濟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積聚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控制著國民經濟的命脈,擔負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的重要任務。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