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精選17篇)
俄羅斯, 篇1
教學目標:
1﹑ 在地圖上指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置﹑ 領土組成和首都。
2 ﹑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俄羅斯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現象和突出的自然災害,并簡單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以及主要城市。
4﹑ 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俄羅斯的種族 ﹑民族﹑ 人口﹑ 宗教﹑語言等方面的概況。
重點和難點:
1﹑ 根據資料和地圖,聯系俄羅斯自然條件特點,說說其發展經濟的實例。
2﹑ 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俄羅斯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舉例說出俄羅斯與其他國家在經濟﹑ 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系。
教學準備:
1、東南亞地圖;
2、自制cai課件
教學方法:
cai教學(談話﹑ 討論﹑活動等)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猜一猜:這是哪個國家?(放教學準備1的資料)
[板書]一﹑俄羅斯的自然環境
[活動一:讀圖訓練]
1﹑指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置﹑ 領土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 黑海﹑里海﹑貝加爾湖 ﹑太平洋﹑ 白令海峽。
3、找出俄羅斯的主要陸上鄰國:芬蘭 ﹑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中國﹑ 蒙古 ﹑朝鮮,并說出這些國家分別位于俄羅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羅斯的主要地形區和主要河流:東歐平原﹑ 烏拉爾山﹑伏爾加河﹑ 葉尼塞河﹑勒拿河。
[活動二:讀圖理解]
1﹑ 俄羅斯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哪一帶?以哪種氣候類型為主?
2﹑ 分析俄羅斯氣溫和降水從西到東 ﹑從南到北的變化趨勢。
3 ﹑描述北半球“寒極”——雅庫茨克的氣候特征。
[板書]二﹑俄羅斯的工業
[活動三:讀圖練習]
1﹑ 找出庫爾斯克鐵礦﹑ 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 庫茲巴斯煤礦
2﹑找出俄羅斯主要工業區,說出各工業區主要的工業部門或產品。
[活動四:討論]根據下面兩段材料,討論俄羅斯工業的特點及形成因素。
材料一:俄羅斯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
工業產品 在世界上的位次 工業產品 在世界上的位次
鋼 第四位 發電量 第四位
煤炭 第四位 化肥 第五位
原油 第三位 天然氣 第一位
材料二:關于俄羅斯工業的對話:
爸爸要去俄羅斯出差了。爸爸說:“俄羅斯工業發達,許多產品產量居世界前列。它的核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爸爸剛從俄羅斯回來,給我帶的衣服﹑ 食品和玩具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爸爸說:“俄羅斯這方面的工業部門比較薄弱,要想給你帶俄羅斯本國生產的商品還真不容易!
[小結]俄羅斯重工業發達,這與其資源狀況 發展歷史等有很大關系。
[反饋練習]收集圖片、資料,介紹俄羅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習俗。
第二課時
[新課導入]復習上一節課內容
[活動一:讀圖討論] 模擬俄羅斯旅行:暑假期間從內蒙古滿洲里出境,乘國際列車經莫斯科抵達圣彼得堡,請講述沿途所經過的主要城市及自然景觀變化。
[小結]
1﹑ 俄羅斯交通發達。
2﹑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
3﹑亞洲部分鐵路網比較稀疏,但有一條非常重要的鐵路,它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4﹑除鐵路外,公路 ﹑航空﹑內河﹑ 海洋和管道運輸均很發達。
[活動二:閱讀]五海通航。
第三課時:
[活動三:學生展示]用課前準備的圖片﹑ 資料介紹俄羅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習俗。
[活動四:圖片欣賞]俄羅斯軍事圖片。
[反饋練習]討論: 舉例說明中國與俄羅斯的相互關系以及發展友好睦鄰關系的意義
堂上完成地理填充圖冊內容
板書設計:
一﹑俄羅斯的自然環境;
1、國土遼闊
2、地形特點---平坦
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3、氣候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北部屬寒帶氣候
氣溫:西高東低,南多北少
降水: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寒極:雅庫茲克
二、俄羅斯發達的工業
1、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鐵礦分布廣泛)
2、工業分布特點---分布在內陸原料產地附近
重工業為主,輕工業發展較慢(類型不平衡)
主要工業區集中在歐洲部分(四大工業區)(空間不平衡)
三、發達的交通
1、多樣的交通方式
客運:鐵路、公路
貨運:鐵路、管道(石油、天然氣)
2、鐵路網
歐洲部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
稠密
亞洲部分:單一(亞歐大陸橋)
四、城市與文化
1、莫斯科
2、圣彼得堡
3、港口
摩爾曼斯克(不凍港)、海參威
俄羅斯, 篇2
課題 第3課 俄羅斯(一) 第 1 課時 共 1 課時
課型
新授課執教教師:
教學目
標1.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2.俄羅斯的地形、河流、氣候。3.了解俄羅斯的自然環境(如礦產分布)對其經濟帶來的影響。4.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布規律。5.了解俄羅斯的地方名勝、文化、技術方面的情況。
教學重點 1.俄羅斯地理位置特點。2.俄羅斯礦產資源分布狀況對工業區形成、發展的影響。3.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布規律。
教學難點 1.讀圖分析俄羅斯的地形特點及對河流的影響。2.分析俄羅斯的氣候特征。3.俄羅斯發達的航天航空工業與較落后的輕工業形成的原因。
教法學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對比法。
教學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
環節
教學內容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閱讀教材73------76
導入新課讓同學們讀圖,找出世界上地跨兩大洲的共有哪些國家,再看面積最大的是哪個國家,從而導出今天要學的內容。
重難點教學過程一、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1、學生找出俄羅斯的位置。學生讀圖說出俄羅斯的緯度位置。( 50°n~70°n。) 教師:前面我們學氣候的時候知道,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我們大家看俄羅斯的緯度位置對其氣候有什么影響?回答:俄羅斯的緯度位置決定了其大范圍是溫帶和寒帶氣候,沒有熱帶氣候。所以總的來說,氣候比較寒冷。教師:誰能說出俄羅斯的海陸位置;卮穑罕迸R北冰洋,西臨大西洋,東臨太平洋,南臨黑海、里海。陸上鄰國有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隔白令海峽與美國的阿拉斯加相望。教師:讀圖,找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大家還記得這是哪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嗎?(亞歐分界線。)教師:所以說俄羅斯是一個瀕臨三大洋、地跨兩大洲的國家。再讀圖,看俄羅斯所跨的經度。(20°e~ 180°e。)教師:俄羅斯從東到西大約跨160°經度,實地距離 相差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國家。而我國東西距離相差5000多千米,是 我國的2倍。從圖上可以看出: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2、進一步證明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萬平方千米)
國家
俄羅斯
加拿大
中國
美國
巴西
澳大利亞面積
1710
997
960
937
851
768板書: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遼闊活動:1.讀圖9.9,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貝加爾湖、太平洋、白令海峽。2.讀圖,找出俄羅斯主要陸上鄰國 :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并說出這些國家分別位于俄羅斯的什么方位?提問1:看分層設色地形圖,指出俄羅斯地勢傾向及主要地 形區。回答:南高北低,東高西低是其地勢傾向。自西向東有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提問2:有哪些河流,其 流向如何?注入哪里?同學回答: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全長3600 km,是俄羅斯最長的內流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提問3:讀圖,看中俄邊境上還有一條河流,是什么河?回答:阿穆爾河,為中國的黑龍江,向東注入太平洋。教師:同學們,以上我們介紹了俄羅斯的位置、范圍、地形、河流等自然概況。下面我們結合以前學過的有關氣候的知識,來分析俄境內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俄羅斯 由于所處緯度較高,因此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又由于東西距離長,出現了在東西方向上的差異。東歐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響,氣候比較溫和。西伯利亞地區受極地寒冷氣流影響,冬季非常寒冷,而且時間很長。在俄羅斯北部從亞洲到歐洲,亞寒帶針葉林綿延很廣。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氣候。 所以,俄羅斯的氣候特征是:1、冬季長而寒冷。2、夏季短而溫暖。 二、 自然資源豐富1、讀圖9.12俄羅斯礦產資源分布圖。 分析,俄羅斯有哪些主要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煤 、鐵礦、有色金屬等。)2:你能說出除以上礦產外,俄羅斯還有哪些資源儲量較為豐富嗎?討論:俄羅斯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因此,森林資源豐富;俄羅斯境內河流較多,又有許多河流流經山區,所以水資源、水能資源也較豐富;顒1:讀圖9.12,找出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并填到地圖冊上。俄羅斯是世界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煤炭資源的大部分分布在60°n以北地區,而采煤工業卻主要分布在60°n以南地區。庫茲巴斯煤田位于西伯利亞南部,年產量約1.5億噸,是俄羅斯最大的煤田。伯朝拉煤田位于北極圈附近的伯朝拉河流域,年產量約3000萬噸,是世界上最北的煤田。俄羅斯的石油資源豐富,石油年產量約5億多噸,居世界第一位。俄羅斯的主要采油區有西伯利亞油區、伏爾加—烏拉爾油區等。西西伯利亞油區又稱“秋明油田”,位于西西伯利亞的中部和北部,油區面積170萬平方千米,探明儲量40億噸,年產原油超過3億噸,占全俄總產量一半以上,是俄羅斯第一大開發區。其中,鄂畢河中游的薩莫特洛爾油田是全俄第一大油田,探明儲量在20億噸以上,年產原油1.5億噸。 位于秋明州北部的烏連戈伊氣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儲量達7.5萬億立方米,年產天然氣600億立方米。第二大開發區是伏爾加—烏拉爾油區,位于伏爾加河流域和烏拉爾山之間,油區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年產原油2億噸。拉爾山地區在豐富的鐵礦資源和煤炭資源的基礎上,發展成俄羅斯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和特種鋼、優質鋼的主要產區。馬格尼托哥爾斯克是這里的核心,還有下塔吉爾、車里雅賓斯克等。從以上我們可知道,俄羅斯的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板書:種類多,儲量大。
總結應用 1. 完成下列要求。(1)歐洲東部是指西起 東岸,東到 山,北起 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間的歐洲部分。(2)圖為俄羅斯輪廓圖,該國地跨 兩洲,傳統上是個 洲國家。(3)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 的國家,人口約1.5億,境內有100多個民族,通用語言是 。(4)圖中序號代表的地理名稱是:山脈:① ;河流:② ;平原:③ ;湖泊:④ 。2. 完成下列要求。 (1)將俄羅斯氣候分布圖中序號代表的氣候類型,寫在下面:① ;② ;③ ;④ 。(2)由于俄羅斯大部分地區所處 較高,所以冬季氣候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3)受冬季氣候的影響,西伯利亞地區的( )a.河流結冰期很長 b.凍土可達幾百米c.闊葉林分布很廣 d.住房多為
板書設計第3課 俄羅斯(一) 一、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
二、 自然資源豐富
典型錯例分析
課題第4課 俄羅斯(二)第 1 課時 共 1 課時
課型
新授課執教教師:
教學目
標1、運用地圖和資料明確俄羅斯主要的工業部門及其分布。2、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俄羅斯交通運輸的特點。3、記住俄羅斯首都和幾個重要港口城市的分布。4、能運用地圖說明豐富的礦產資源對于俄羅斯發展重工業的影響。
教學重點 1、運用地圖和資料明確俄羅斯主要的工業部門及其分布。2、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俄羅斯交通運輸的特點。3、記住俄羅斯首都和幾個重要港口城市的分布
教學難點能運用地圖說明豐富的礦產資源對于俄羅斯發展重工業的影響。
教法學法讀圖分析法、討論法、對比法。
教學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
環節
教學內容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閱讀 教材77------80
導入新課上一課了解了俄羅斯地形和礦產,我們說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沒有發達的交通運輸作支撐,俄羅斯的工業就沒有現如今的輝煌成就。
重難點教學過程一、發達的重工業 讀圖9.13,指出俄羅斯主要有哪些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工業部門?主要有四大工業區1.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這里是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主要有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2.以圣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歐洲部分波羅的海沿岸。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天工業十分 發達,也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3.烏拉爾工業區:在烏拉爾山區,位于亞歐分界線上。這里主要生產石油、鋼鐵和機械等產品。4.以庫茲巴斯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工業區:這里主要生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重工業產品和軍事工業產品。 教師:上面我們了解了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和工業區,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你還能發現什么?看自然資源的分布有沒有地區性差異?回答:俄羅斯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的亞 洲部分。這里的面積占國土的2/3,資源儲量占全國的80%,但開采的很少。中考資源網教師:可見,俄羅斯的資源分布存在著地區差異,東部多,西部少。板書:資源分布地區不平衡教師:那么工業分布如何呢?回答:俄羅斯的工業是建立在俄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的,但其發展又與俄的歷史、社會等情況有關。中考資源網俄羅斯是傳統上的歐洲國家,所以其工業區大部分聚集于歐洲,而東部廣大未開發區工業分布較少。 教師:所以俄羅斯現在很重視東部地區的開發,使本區經濟得到發展;顒樱鹤x活動題2,俄羅斯工業特點的形成,與其資源條件有沒有關系?回答:俄羅斯重工業發達。鋼鐵、煤炭、原油、發電量、化肥、天然氣產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工業基礎雄 厚,如果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作后盾 ,就不可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但是,俄羅斯的輕工業部門是相當薄弱的。二、交通和城市1、讀圖9.1 4,俄羅斯鐵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討論:俄羅斯交通的“發達”體現在哪些方面?從圖上可以看出:1.俄羅斯的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管道運輸、水運、航空運輸部門齊全,種類多。2.鐵路線和管道數量較多;顒樱赫埻瑢W們 在圖上找出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鐵路線。 教師指出:這就是沙皇俄國于19世紀末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即第一座亞歐大陸橋。 教師:請同學們對照俄羅斯地形圖 ,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南部多山,北部平坦,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就沿著南部山區修建,這是為什么? 總結: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次是俄羅斯北部地區由于緯度高,終年寒冷,氣溫低,有著很深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較大,且安全系數較低。啟發學生:解放前直到上個 世紀90年代末我國西藏沒有一寸鐵路,什么原因?直到現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了,社會資源充足 了,科技力量雄厚了,我們才開始修建舉世聞名的青藏鐵路南段即格爾木—拉薩段。教師:再讀圖9.14,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羅斯交通運輸網歐洲部分密集,亞洲部分稀疏,這又是為什么?( 結合前兩節課俄羅斯的地形、氣候、資源分布、工業分布及概況來回答)教師:俄羅斯雖然緯度較高,氣候寒冷,河流結冰期長,卻有較 發達的水運。伏爾加河,全長3600千米,注入里海,是歐洲第一長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穩,具有很高的航運價值。通過運河,可溝通白海、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里海,稱為“五海通航”。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海港,雖然地處高緯,氣候寒冷,但終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終年不凍,是俄羅斯發達的海上交通的主要港口。教師:這里的路網呈放射狀從中 心向四周散射開來。這種路網最大的優點是便于國家對各地區的直接管理,各地也可以直接與中央保持聯系,最大的弊端在于各地區之間的聯系必須通過中心城市,這樣就會將大量的人流、物流引入市中心,給中心城市帶來人流物流量大,交通擁擠等沉重的負擔;顒樱赫页瞿箍、圣彼得堡、伏爾加格勒、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教師:讀p80這一自然段,了解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這兩座城市
總結應用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俄羅斯“發達”的交通 ,鐵路網的分布狀況,水運和管道運輸。交通的發達加快了資源的開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運用這種方法分析我國的交通運輸狀況,出謀 劃策,為祖國的建設增磚添瓦。
板書設計第4課 俄羅斯(二)二、鐵路網分布不均三、發達的水運四、發達的管道運輸
典型錯例分析
俄羅斯, 篇3
第四單元 俄羅斯風情
學情分析:
1. 學生能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齊唱
2. 結合歌曲學習反復記號、變化音記號
3. 在感受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教學內容:
一.學唱歌曲《故鄉》
二.學唱歌曲《旅行之歌》
三.欣賞樂曲《卡瑪林斯卡雅幻想曲
四.學唱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小溪旁》
教材分析:
俄羅斯是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國家,是我們的友好鄰邦。本單元通過對俄羅斯的整體介紹,幫助同學們了解俄羅斯的歷史、文化、藝術,感受俄羅斯的風土人情。本單元共設三個課題,分別是“遼闊的大地”,“《天鵝湖》的故鄉”,和“伏爾加河之歌”。
教學目標:
1. 學唱俄羅斯歌曲《故鄉》和《旅行之歌》分析歌曲的調式特點,體驗歌曲的情感。
2. 欣賞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天鵝湖》,感受樂曲的優美旋律,體味作曲家在作品中所表現的人文精神
3. 學唱歌曲《當我走到哪湍急的溪旁》,感受歌曲表現的自然美,體驗歌曲抒發的熱愛大自然、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學唱俄羅斯歌曲《故鄉》和《旅行之歌》,分析歌曲的調式特點,體驗歌曲的情感。
2. 學唱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感受歌曲表現的自然美,體驗歌曲抒發的熱愛大自然、家鄉的情感。
教學難點:
歌曲中出現變化音、休止符,延音記號等各種符號,在演唱時注意記號的表現
教時安排:六課時
第四單元 第一課時教學時間:六(1)(2)(3)(4) 3/31~4/1教學準備:1. 表現俄羅斯建筑藝術、自然風光的圖片2. 《故鄉》的音像資料教學內容:1. 了解俄羅斯的歷史2. 學唱歌曲《故鄉》教學目標:1. 學唱俄羅斯歌曲《故鄉》,分析歌曲的調式特點,體驗歌曲的情感。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一、組織教學1. 師生問好2. 發聲練習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斷音練習 (喉嚨放松,聲音自然松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腭抬起) 用歌聲和老師問好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注意學生的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進行及時糾正二、看圖片,欣賞俄羅斯風光1. 觀看圖片,看看俄羅斯的自然風光2. 讓我們一起開啟伏爾加河畔的俄羅斯音樂之旅!認識俄羅斯和老師一起了解俄羅斯音樂三、學唱歌曲《故鄉》1. 聽賞歌曲,了解歌曲的情緒和所要表達怎樣的感情?2. 聽賞歌曲,了解它的演唱順序。3. 輕聲哼唱歌譜,注意變化音#5的音準4. 用慢速學唱抒發了對俄羅斯的熱愛之情a復習反復記號b復習不完全小節(第一小節,最后一小節)6 1 7 6 5. 3 4 5 4 3 2 3 #5 a.注意音準 5.填上歌詞,三段歌詞連續,注意結束句的不同。b.在不伴奏的情況下唱一唱,提高學生的音準。6 1 7 6 5. 3 4 5 4 3 2 3 #5 注意一字多音連線的演唱四、鞏固歌曲1.用適當的速度演唱。(通過比較的方法進行選擇)2.用多種演唱形式鞏固通過對比、比較選出適當的演唱速度分組唱一唱五.小結
第四單元 第二課時教學時間:六(1)(2)(3)(4)(5)4月14日~ 16日教學準備:1. 表現俄羅斯自然風光的圖片2. 《旅行之歌》的音響資料教學內容:1. 復習《故鄉》2. 學唱歌曲《旅行之歌》教學目標:學唱歌曲《旅行之歌》,分析歌曲的調試特點、體驗歌曲的情感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
備注一、組織教學1. 師生問好2. 發聲練習5 6 5 5 6 5 5 6 5 4 mi ya mi ya mi ya 3 2 1—mi yaa.斷音練習 (喉嚨放松,聲音自然松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腭抬起)用歌聲和老師進行問好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注意學生的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進行及時糾正二、復習歌曲1. 復習歌譜2. 復習歌曲3.俄羅斯的風光很美,在這么美的地方大家都想去旅行,學習歌曲《旅行之歌》a注意變化音#5的音準b在不伴奏的情況下唱一唱復習歌曲a注意連線出的演唱b唱出熱愛故鄉的感情c用多種演唱形式鞏固3.開始學習《旅行之歌》三、學習歌曲1.聽賞歌曲,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在旅行時看到什么?聽到什么?2.歌曲中出現的情景很生動,再次帶領學生欣賞。3. 用慢速輕聲唱歌譜4. 用中速演唱5. 填上歌詞:6.正確表達歌曲感覺初步熟悉歌曲內容及表達的情感再次熟悉歌曲旋律注意休止符、解決音準注意節奏:第一段 為 什么第二段 我 們是驚 擾你的 第四段 大 地 向我們輕松、愉快四.小結備注:清明節放假
第四單元 第三課時教學時間:六(1)(2)(3)(4) 4/7~4/8教學準備:歌曲《故鄉》、《旅行之歌》的音響資料教學內容:繼續學習《旅行之歌》教學目標:學唱歌曲《旅行之歌》,分析歌曲的調式特點,體驗歌曲的情感。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學習過程
備注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2.發聲練習5 6 5 5 6 5 5 6 5 4 mi ya mi ya mi ya 3 2 1—mi yaa.斷音練習 (喉嚨放松,聲音自然松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腭抬起)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注意學生的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進行及時糾正二.復習歌曲《故鄉》1.復習歌譜2.復習歌曲a注意變化音#5的音準b不伴奏演唱音準c背譜唱一唱a第一段:“一片美麗風光”的節奏b唱出熱愛故鄉的感情c用多種演唱形式鞏固五、復習《旅行之歌》1.復習歌譜2.填上歌詞3. 讓我們找一找適合這兩首歌曲的情緒吧4. 分小組唱一唱a注意休止符的停頓時間b從慢速到中速c不伴奏演唱注意節奏:第一段 為 什么第二段 我 們是驚 擾你的第四段 大 地 向我們輕松、愉快用多種演唱形式鞏固復習a.1.男2.女3.齊 交換b.1.領2.12組3.34組六、小結
第四單元 第四課時教學時間:六(1)(2)(3)(4) 4/11~4/13教學準備:1.《天鵝湖》芭蕾舞片段2.《卡瑪林斯卡雅幻想曲》的音響資料教學內容:1.欣賞《天鵝湖》片段2. 《卡瑪林斯卡雅幻想曲》教學目標:欣賞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天鵝湖》,感受樂曲的優美旋律,體會作曲家在作品中所表現的人文精神。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
備注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2.發聲練習5 6 5 5 6 5 5 6 5 4 mi ya mi ya mi ya 3 2 1—mi yaa.斷音練習 (喉嚨放松,聲音自然松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腭抬起)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注意學生的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進行及時糾正二.復習歌曲1.復習歌曲《故鄉》注意歌曲情緒的表達,抒發對故鄉的熱愛之情2.復習歌曲《旅行之歌》輕松、愉快1.復習歌曲#5變化音的演唱。2.復習歌曲:注意聲音的變現,舒緩1.復習歌譜,注意休止符2.復習歌曲,用適合的聲音表達情感三.欣賞芭蕾舞《天鵝湖》的片段1.介紹《天鵝湖》的故事情節2.欣賞芭蕾舞《天鵝湖》片段3. 介紹柴可夫斯基王子齊格菲為尋找理想中的愛人與朋友來到荒野密林深處……觀察舞蹈動作是這樣來表現天鵝的各種姿態的:象征白天鵝的動作a雙臂上下揮動像翅膀一樣b單腿站立,另一腿屈,腳尖稍觸地面c四小天鵝舞蹈俄國作曲家 介紹三部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作品四、欣賞《卡瑪林斯卡雅幻想曲》1. 介紹作曲家2. 介紹《卡瑪林斯卡雅》3. 欣賞樂曲格林卡是一位酷愛民間音樂的俄羅斯作曲家這首管弦樂作品建立在《婚禮歌》和《舞曲》兩首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用變奏曲形式寫出來的感受兩個主要主題所表現的不同情緒五.小結
第四單元 第五課時教學時間:六(1)(2)(3)(4) 4/14~4/15
教學準備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的音響資料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教學目標學唱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感受歌曲表現的自然美,體驗歌曲抒發的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教學過程新課標第一網
教學過程
學生學習
備注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2.發聲練習用《送別》的后兩句作為發聲曲,訓練學生的氣息運用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掌握氣息的運用,深吸,均勻慢吐二.導入:看圖片,伏爾加河燈光圖片感受母親河的美麗風光三.學習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1.欣賞歌曲 體會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2.歌曲中出現了相同旋律3.用慢速唱一唱歌曲旋律4. 有難處的地方互相解決5. 不伴奏唱一唱6. 分組唱一唱7. 填上歌詞a. 用輕聲,慢速填上歌詞b. 用中速唱一唱對母親河的熱愛找出相同旋律的樂句注意大跳5——13——16 1 3 2 1 2 7 3 2 1 6—注意3 5 1 7 6 5 3 1 7高音處的演唱分組糾正音準能表達正確的情感聲音比較舒緩四.用多種演唱形式鞏固歌曲 用熟悉的演唱形式進行鞏固五.小結
第四單元 第六課時教學時間:六(1)(2)(3)(4) 4/18~4/20教學準備1.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2.其他俄羅斯歌曲教學內容復習《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教學目標演唱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欣賞其他俄羅斯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表現的自然美,體驗歌曲,抒發熱愛自然、家鄉的情感。 教學過程教學活動學生活動備注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2.發聲練習1 3 5 6 5 3 mi hi hi hi hi hi1 3 5 6 5 3 1— ma ha ha ha ha ha ha a.斷音練習 (聲帶放松,聲音自然松弛的發出來,腹部有氣息支撐) b.連音練習 (注意頭腔共鳴,聲音位置高,口腔有空間,不咬緊,軟腭抬起) 用歌聲進行師生問好用準確的方法進行發聲練習 分別用斷音和連音唱法注意學生的演唱姿勢和發聲位置,進行及時糾正二.復習歌曲《當我走到那湍急的溪旁》1.復習歌譜2.填上歌詞a表達正確的情感、聲音比較舒緩b用多種演唱形式鞏固歌曲a用慢速輕聲唱一唱歌譜注意大跳5——13——16 1 3 2 1 2 7 3 2 1 6—注意3 5 1 7 6 5 3 1 7高音處的演唱b.不伴奏唱一唱c.分組唱一唱幾處容易唱錯的小節要注意三.欣賞幾首俄羅斯歌曲1.欣賞《紅梅花兒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2.根據情況,輕松學唱聽賞、學唱兩首具有濃郁俄羅斯風情的歌曲進一步體會俄羅斯音樂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學習四.小結
俄羅斯, 篇4
俄羅斯: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2.俄羅斯的地形、河流、氣候。
3.了解俄羅斯的自然環境(如礦產分布)對其經濟帶來的影響。
4.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布規律。
5.了解俄羅斯的地方名勝、文化、技術方面的情況。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地圖,鞏固學習描述一個地區或國家的地理位置的特點。
2.理解俄羅斯的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認識俄羅斯交通運輸特點和城市分布規律,將這種能力運用到以后的學習中。
情感與價值觀:
俄羅斯有發達的航天航空工業,這一切是建立在先進技術基礎上的。由此聯系到我國,我們國家要想在世界上具有鞏固的地位,必須要發展科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俄羅斯的自然特征和經濟特征
教學難點:
1.俄羅斯氣候成因
2.俄羅斯自然與經濟的地區差異
教學準備:
1.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俄羅斯風土人情的資料;
2.相關地圖、景觀圖片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你知道世界上哪個國家嗎?(同學回答:俄羅斯)
俄羅斯的面積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也是與我國接壤的國家中疆界最長的國家。既然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就會多種多樣。
設疑:你想了解有關俄羅斯的哪些方面的知識?
學生活動:分組提出問題,把問題進行歸納、篩選,選擇主要的問題。
教師小結:問題歸類,確定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講授新課:
一、國土遼闊
課件:投影世界政區圖,并讓學生找出俄羅斯的位置。
教師:先讓學生讀圖說出俄羅斯的緯度位置。
同學回答:50°N~70°N。
教師:前面我們學氣候的時候知道,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我們大家看俄羅斯的緯度位置對其氣候有什么影響?
同學回答:俄羅斯的緯度位置決定了其大范圍是溫帶和寒帶氣候,沒有熱帶氣候。所以總的來說,氣候比較寒冷。
教師:誰能說出俄羅斯的海陸位置。
同學回答: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東臨太平洋,南臨黑海、里海。陸上鄰國有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白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隔白令海峽與美國的阿拉斯加相望。
教師:讀圖,找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
(同學活動)
教師:大家還記得這是哪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嗎?
同學回答:亞歐分界線。
教師:所以說俄羅斯是一個瀕臨三大洋、地跨兩大洲的國家。
教師:再讀圖,看俄羅斯所跨的經度。
同學回答:20°E~180°E。
教師:俄羅斯從東到西大約跨160°經度,實地距離相差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國家。而我國東西距離相差5000多千米,是我國的2倍。
從圖上可以看出: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
課件:投影幾大國家的面積,進一步證明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
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面積:1710:997:960:937:851:768
活動:1.讀圖7.45,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貝加爾湖、太平洋、白令海峽。
同學回答:略
2.讀圖,找出俄羅斯主要陸上鄰國:芬蘭、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朝鮮,并說出這些國家分別位于俄羅斯的什么方位?
同學回答:略
課件:點擊出俄羅斯的地形、河流圖。
教師提問1:看分層設色地形圖,指出俄羅斯地勢傾向及主要地形區。
同學回答:南高北低,東高西低是其地勢傾向。自西向東有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提問2:有哪些河流,其流向如何?注入哪里?
同學回答: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全長3600 km,是俄羅斯最長的內流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
提問3:讀圖,看中俄邊境上還有一條河流,是什么河?
同學回答:阿穆爾河,為中國的黑龍江,向東注入太平洋。
課件:投影完成下表俄羅斯地形、河流:
教師:同學們,以上我們介紹了俄羅斯的位置、范圍、地形、河流等自然概況。下面我們結合以前學過的有關氣候的知識,來分析俄境內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
活動:讀圖7.46
1.看等溫線分布圖,分析俄氣溫變化有什么規律?
同學分組討論回答:從南向北,氣溫降低,同一緯度地區,大陸西部氣溫高,東部氣溫低。
2.看降水分布情況,你又能總結出俄羅斯的降水有什么規律?
同學回答:南多北少,西多東少。
教師:俄羅斯由于所處緯度較高,因此大部分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又由于東西距離長,出現了在東西方向上的差異。東歐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響,氣候比較溫和。西伯利亞地區受極地寒冷氣流影響,冬季非常寒冷,而且時間很長。在俄羅斯北部從亞洲到歐洲,亞寒帶針葉林綿延很廣。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氣候。
活動:試著描述雅庫茨克•奧伊米亞康一帶——“寒極”的氣候特征。
(同學討論)
教師: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冬季十分寒冷,北部的雅庫茨克、奧伊米亞康一帶,曾達到-71℃的低溫,因而有“北半球的寒極”之稱。西伯利亞的凍土,深度可達幾百米,在短暫的夏季,表面融化變成泥沼,能吞沒貨車、拖拉機等。房屋要建在深埋在土層里的高樁上,以免凍土解凍,建筑物傾斜或下沉。所有的住宅墻都很厚,都裝有三四層門窗。放在露天的鋼鐵也會失去韌性,變得像冰一樣脆,容易折斷。有人說,新來的人頭一次注意到自己的鼻子,鼻孔里每根毛不出一秒鐘都已凍僵,每吸一口氣你都能感到鼻毛彎腰。你能夠“看”到自己的呼吸,更出奇的是你能夠聽見它變成冰。
所以,俄羅斯的氣候特征是:
活動:閱讀“地跨亞歐兩大洲的歐洲國家”,進一步了解俄羅斯。
俄羅斯, 篇5
教學目標
1、運用地圖和資料明確俄羅斯主要的工業部門及其分布。
2、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俄羅斯交通運輸的特點。
3、記住俄羅斯首都和幾個重要港口城市的分布。
4、能運用地圖說明豐富的礦產資源對于俄羅斯發展重工業的影響。
教學重點
1、運用地圖和資料明確俄羅斯主要的工業部門及其分布。
2、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俄羅斯交通運輸的特點。
3、記住俄羅斯首都和幾個重要港口城市的分布
教學難點
能運用地圖說明豐富的礦產資源對于俄羅斯發展重工業的影響。
教法學法
讀圖分析法、討論法、對比法。
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閱讀教材77——80
導入新課
上一課了解了俄羅斯地形和礦產,我們說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沒有發達的交通運輸作支撐,俄羅斯的工業就沒有現如今的輝煌成就。
重難點教學過程
一、發達的重工業
讀圖9.13,指出俄羅斯主要有哪些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工業部門?
主要有四大工業區
1.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這里是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主要有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
2.以圣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歐洲部分波羅的海沿岸。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天工業十分發達,也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3.烏拉爾工業區:在烏拉爾山區,位于亞歐分界線上。這里主要生產石油、鋼鐵和機械等產品。
4.以庫茲巴斯為中心的西伯利亞工業區:這里主要生產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重工業產品和軍事工業產品。
教師:上面我們了解了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和工業區,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你還能發現什么?
看自然資源的分布有沒有地區性差異?
回答:俄羅斯的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的亞洲部分。這里的面積占國土的2/3,資源儲量占全國的80%,但開采的很少。
教師:可見,俄羅斯的資源分布存在著地區差異,東部多,西部少。
板書:資源分布地區不平衡
教師:那么工業分布如何呢?
回答:俄羅斯的工業是建立在俄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的,但其發展又與俄的歷史、社會等情況有關。俄羅斯是傳統上的歐洲國家,所以其工業區大部分聚集于歐洲,而東部廣大未開發區工業分布較少。
教師:所以俄羅斯現在很重視東部地區的開發,使本區經濟得到發展。
活動:讀活動題2,俄羅斯工業特點的形成,與其資源條件有沒有關系?
回答:俄羅斯重工業發達。鋼鐵、煤炭、原油、發電量、化肥、天然氣產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工業基礎雄厚,如果沒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作后盾,就不可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但是,俄羅斯的輕工業部門是相當薄弱的。
二、交通和城市
1、讀圖9.14,俄羅斯鐵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
討論:俄羅斯交通的“發達”體現在哪些方面?
從圖上可以看出:
1.俄羅斯的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管道運輸、水運、航空運輸部門齊全,種類多。
2.鐵路線和管道數量較多。
活動:請同學們在圖上找出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鐵路線。
教師指出:這就是沙皇俄國于19世紀末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即第一座亞歐大陸橋。
教師:請同學們對照俄羅斯地形圖,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南部多山,北部平坦,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就沿著南部山區修建,這是為什么?
總結: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區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次是俄羅斯北部地區由于緯度高,終年寒冷,氣溫低,有著很深的凍土層,而在凍土層上修建鐵路,難度較大,且安全系數較低。
啟發學生:解放前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我國西藏沒有一寸鐵路,什么原因?直到現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了,社會資源充足了,科技力量雄厚了,我們才開始修建舉世聞名的青藏鐵路南段即格爾木—拉薩段。
教師:再讀圖9.14,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羅斯交通運輸網歐洲部分密集,亞洲部分稀疏,這又是為什么?(結合前兩節課俄羅斯的地形、氣候、資源分布、工業分布及概況來回答)
教師:俄羅斯雖然緯度較高,氣候寒冷,河流結冰期長,卻有較發達的水運。
伏爾加河,全長3600千米,注入里海,是歐洲第一長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內流河。它流量豐富,水流平穩,具有很高的航運價值。通過運河,可溝通白海、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里海,稱為“五海通航”。
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海港,雖然地處高緯,氣候寒冷,但終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終年不凍,是俄羅斯發達的海上交通的主要港口。
教師:這里的路網呈放射狀從中心向四周散射開來。這種路網最大的優點是便于國家對各地區的直接管理,各地也可以直接與中央保持聯系,最大的弊端在于各地區之間的聯系必須通過中心城市,這樣就會將大量的人流、物流引入市中心,給中心城市帶來人流物流量大,交通擁擠等沉重的負擔。
活動: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伏爾加格勒、摩爾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教師:讀P80這一自然段,了解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這兩座城市
總結應用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俄羅斯“發達”的交通,鐵路網的分布狀況,水運和管道運輸。交通的發達加快了資源的開發,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運用這種方法分析我國的交通運輸狀況,出謀劃策,為祖國的建設增磚添瓦。
俄羅斯, 篇6
一、教材。
。ㄒ唬┙滩牡那昂舐撓岛退幍牡匚。
《俄羅斯》是初中地理第二冊第十五章《歐洲東部和北部》第二節的內容,第二節概括闡明了俄羅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人文地理特征,講述了九個問題它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利用已學的經緯度知識閱讀出俄羅斯大致的經緯度,利用已學的等高線圖上的高度表和五種地形,讀出俄羅斯的主要地形。氣候的形成原因,主要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這兩個影響俄羅斯氣候的主要因素出發。
明確俄羅斯的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俄羅斯各地氣候的差異。利用大洲的界限知識掌握俄羅斯是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豐富的自然資源,可結合已經學過的知識。明確俄羅斯煤,鐵,石油資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本章在此將知識進一步鞏固。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深化和擴展更重要的是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目標:
(1)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洲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傳統上的歐洲國家;掌握俄羅斯的氣候和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2)了解俄羅斯具有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資源。是工農業生產發達的經濟大國;掌握工業區的分布和主要工業部門。
。3)了解俄羅斯內河航運,鐵路和海上交通的基本狀況。掌握和記憶主要的港口和西伯利亞大鐵路及重要的城市。
2、能力目標:
。1)得分分析:一個國家的地理特征主要從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兩個方面來分析。
。2)綜合分析說明歐洲和北亞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
。3)綜合分析俄羅斯工業建立的基礎和地區分布和日本有何區別。
3、情感目標:通過俄羅斯自然資源和人文知識的了解。使學生用辨證的一分為二的觀念來看待問題。
。ㄈ┙虒W難點的分析和突破。
1、重點。
(1)北亞的位置:
北亞全部為俄羅斯所占,大部分為中高緯度其決定了俄羅斯的自然景觀和農業生產的特點。
(2)俄羅斯的面積: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的世界上面積最的國家,通過讀圖明確烏拉爾山和高加索山脈這是歐亞兩洲的界限。為說明俄羅斯在傳統上是一個歐洲國家打下基礎。
。3)俄羅斯的氣候:
從俄羅斯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來分析其氣候特點!岸韭L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明。東部平面西部深受大西洋影響,氣候溫和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而西部西伯利亞地區常受北極地區寒冷氣流的影響是北半球的寒極;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苔原氣候,東部太平洋沿海地區有小部分溫帶季風氣候使學生認識氣候分布的明顯地區差異。
(4)俄羅斯的礦產資源與重工業為主的工業:
讀俄羅斯礦產分布圖結合工業區的分布?梢允箤W生理解資源與工業的關系及建立的基礎與地區分布和日本的差異。讓學生認識到俄羅斯的工業主要上建立在本國豐富的礦產資源的基礎上且以重工業為主。
2、難點:
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性:主要從農業,工業的分布,歷史的,人口的分布,交通運輸網的疏密來分析得出俄羅斯西部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而東部地區經濟較西部地區落后,人口稀少。
二、教法。
本科題教學為一個課時本節棵總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啟發學生思考與回顧已有的地理知識相聯系。
三、學法。
(一)對學生情況的了解:
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分區地理知識我們前面已講過,一個國家的地理特征主要從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能力尚未完全建立。這節課的內容較多應當突出重點,實現深化提高的目標。
(二)學習本章知識應當注意的問題。
1、本章各知識點之間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學習時千萬不能割裂開來,要學會分析、推理的思維方式。
2、北亞位置和范圍的知識點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有序的說明范圍方法。例如由東向西(由西向東,自北向南,自南向北)。
3、俄羅斯氣候特點,通過讀圖,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洋流等方法分析為什么這樣。
(三)課堂練習設計:
1、選擇題難度適中主要是為了檢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重點難點的理解程度,適用于大部分學生。
2、讀圖題是對本課知識的利用,注重知識的遷移能力及知識的前后聯系,有點難度所以重點講解。
。ㄋ模┱f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程序是“教師引導(設置問題)——歸納總結——知識反饋運用。
(五)說板書設計:
主觀上:學生獲得知識提高綜合能力。
客觀上:對所學習的知識一目了然,便于更好的掌握知識。
俄羅斯, 篇7
《第三章 走進國家 3.4俄羅斯》 學案
1. 在地圖上指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 根據地圖和資料,歸納俄羅斯氣候特征及其成因。
3. 在地圖上指出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及其分布,舉例說明俄羅斯工業分布與資源分布之間的聯系。
4. 運用統計資料,聯系俄羅斯自然條件特點,說明該國開發西伯利亞的情況。
【重點難點】
1.俄羅斯的自然地理特征
【學習過 程 】
◆◆基礎知識梳理(25分鐘)
一、面積最大的國家(讀圖3-22)
1.位置:北臨 洋,東臨 洋,西北臨 海。
2.面積:幅員遼闊,是世界上面積最 的國家,也是惟一地跨兩個大洲和 半球的國家。
3.民族:是多民族的國家,以 族為主。
二、平原廣大
1.地勢特證:東 西 ,領土中7o%是廣闊的 。大河和 成為大的地形區的重要界線。
2.主要地形區及界線(自西向東): 平原、烏拉爾山、 平原、 河、中西伯利亞高原、 河、 山地。
三、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1.氣候類型及分布
(1)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 平原和西伯利亞地區。
。2)極地氣候: 洋沿岸。
。3)溫帶季風氣候: 洋沿岸。
2.顯著特征:冬季 ,夏季
四、豐富的資源
1.淡水資源: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 位。 湖既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
2.森林資源:森林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 ,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帶。
3.礦產資源:石油:開采量居世界第 位,僅次于 和
黃金:產量居世界第 位 ,僅次于
有色金屬: 山脈蘊藏著豐富的有色金屬
五、改革中的經濟
1.工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 洲部分,莫斯科和 為重要的工業中心。
。2)工業區及工業部門
烏拉爾工業區:以 工業和機械工業為主
西伯利亞工業區:以 、機械、森林工業和 工業為主
(3)燃料基地:西西伯利亞(秋明)油田,伏爾加一烏拉爾油氣田, 煤田。
2.農業
(l)主要農業區:東歐平原的 流域和 流域。
。2)農產品:谷物、馬鈴薯、亞麻和 制品。
3.主要城市及職能
。╨)莫斯科:首都 ,全國最大的城市和 。中心,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2)圣彼得堡:全國第 大城市, 沿岸的重要海港。
。3) :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4) :北冰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六、西伯利亞的開發
1.人口和經濟: 由于 的差異和歷史上的原因,主要集中在 洲部分。
2.開發:近年來,加大了對東部地區開發的力度,建立了 高科技園區和 一系列工業基地。
◆◆反饋練習(10分鐘)
知識點一:面積最大的國家
1.下列關于俄羅斯位置的敘述錯誤的是
a位于亞歐大陸北部b.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
c.西臨北海 d.南與中國、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相連
2.俄羅斯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俄羅斯族b鞍靶族c烏克蘭族d楚瓦什族
知識點二:平原廣大
3.俄羅斯的領土遼闊,地形主要是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
4.西西伯利亞平原位于
a.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b.勒拿河與太平洋之間
c.葉尼塞河與烏拉爾山脈之間d.鄂畢河與伏爾加河之間
5.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它注入
a.咸海b.里海c.黑海d.波羅的海
知識點三:溫帶大陸性氣候
6.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屬于
a溫帶季風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d.極地氣候
7.下列關于俄羅 斯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涼爽b領土遼闊,但各地氣候差異不大
c.太 平洋沿岸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d北冰洋沿岸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8.俄羅斯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
a.東歐平原 b.西西伯利亞平原
c.中西伯利亞高原 d.東西伯利亞山地
知識點四:豐富的資源
9.世界上最深、淡水最多的湖泊是
a.里海b•貝加爾湖c•蘇必利爾湖d.維多利亞湖
10《宜昌市中考)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人熱帶雨林b.熱帶季雨林c.亞寒帶針葉林d.溫帶闊葉林
知識點五:改革中的經濟
11.俄羅斯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是
a圣彼得堡b.上揚斯克 c.海參威 d.莫斯科
12.(株洲市中考)不同 國家和地區其物產和經濟結構都有很大差異。將來你可能會去俄羅斯參加產品訂
貨會,帶上什么產品,你會收到更 多的訂單
a汽車”b.飛機c.石油d.兒童玩具
13.俄羅斯的農業集中分布在
a東 歐平原b.西西伯利亞平原c.中西伯利亞高原d.東西伯利亞山地
14.俄羅斯主要的農產品有
a.棉花、甘蔗b.馬鈴薯、亞麻c.黃麻、茶葉d.油棕、椰子
知識點六:西伯利亞的開發
15.俄羅斯的領土和自然資源主要分布在
a歐洲部分b.亞洲部分c.北冰洋沿岸d.太平洋沿岸
16.俄羅斯的人口和經濟集中分布在
a歐洲部分b亞洲部分c北冰洋沿岸d太平洋沿岸
課堂小結(5分鐘)
綜合訓練(5分鐘)
1.讀“俄羅斯的地形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區名稱。
a. b. c. d.
(2)a與b的分界山脈是 ,b 與c的分界河流是 ,c與d的分界河流是
。3)位于a地形區上的河流①是 ,位于b地形區上的河流②是
。4)f是 海,f是 洋,g是 洋。
俄羅斯, 篇8
教學目標
1、欣賞兩首俄羅斯民族樂派代表性音樂作品——《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學生感受、體驗俄羅斯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
2、熟悉《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的主要音樂主題。
3、知道俄羅斯民族樂派的概況,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強力集團”的代表人物穆索爾斯基等。
教學重點
視唱《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的兩個主題,并能在聆聽整部作品的時候正確辨別
教學難點
正確視唱《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的主題;依據《荒山之夜》的音樂內容,編寫一個神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間播放《圖畫展覽會》的vcd,初步感受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格)
二、導入
上堂課通過學習捷克民族樂派,了解了“民族樂派”作曲家們善于將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樂創作之中。
三、新課
俄羅斯是一個土地遼闊、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豐富的民間音樂資源和深厚的宗教音樂傳統。19世紀是俄羅斯民主主義呼聲逐步高漲的年代。60年代農奴制的廢除,更是激發起廣大人民的覺醒意識。各個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們呼吁藝術創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眾,要表現俄國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羅斯風情。
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稱作“俄羅斯民族樂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紹(學生自己閱讀)
2、《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管弦樂曲
、 俄羅斯交響樂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繪了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鮮明畫面,而且揭示了俄羅斯人民的無盡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體現他們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樂趣、別開生面的幽默感的結合。
⑵ 作品結構介紹
作曲家采用了兩首俄羅斯民歌作主題,寫成了一部民族風格濃郁的雙主題變奏曲。
視唱引子和兩個主題,初步熟悉兩個主題在性格、體裁、結構、調式等各個方面的不同。
⑶ 欣賞并思考兩個主題音樂情緒的變化,分別描寫的是怎樣的畫面?(“拓展與探究第1題”)
引子——樂曲開始簡短、飽滿而有力。
第一主題又弦樂齊奏的方式奏出,像領唱一樣“唱”出緩慢的、抒情的婚禮歌。接著是三個變奏。第一個變奏的木管、第二個加進了弦樂器,第三個又增加了銅管樂器。
第二個主題取材于歡樂、熱鬧的民間舞曲《卡瑪林斯卡亞》,表現了俄羅斯人民樂觀的民族性格和歡樂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間舞蹈一樣,速度開始加快,聲部和樂器增多,好像是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到這舞蹈中來。但是當情緒達到最熱烈的一刻,整個樂隊突然靜息下來,只聽到舞蹈歌曲主題的片段兩次從遠處傳來,然后,全樂隊用猛然的一擊結束這首樂曲。
3、19世紀中期俄羅斯還出現了一個作曲家小組,稱為“強力集團”,又稱“俄羅斯五人團”。成員包括巴拉基列夫、鮑羅丁、居伊、穆索爾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除了巴拉基列夫是專業作曲家,是“強力集團”的發起人,其余四人都是業余作曲家。他們經常在一起分析、評論音樂名作,對作品和創作思想進行交流和探討,主張用俄羅斯民間音樂中的旋律、音階等各種因素,創作出具有鮮明的俄羅斯風格的音樂作品。
4、介紹巴拉基列夫、鮑羅丁、居伊、穆索爾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生平。
巴拉基列夫是專業作曲家,是第一位在作品中體現強力集團創作傾向與風格的作曲家。
鮑羅丁是化學教授,并抽出時間從事音樂創作。代表作《第二交響曲》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和鮮明的色彩躋身于19世紀最優秀的交響曲行列。
居伊是作曲家,音樂評論家,又是海軍工程師,曾任陸軍工程兵大將。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是其中最年輕的成員,海軍軍官,后成為專業音樂家。其代表作有交響組曲《天方夜潭》和歌劇《撒坦王的故事》,聆聽其中的片段《野蜂飛舞》,感受用單簧管吹奏的野蜂上下盤旋、時近時遠的動態。
穆索爾斯基(閱讀書本139頁文字)并說明課間的音樂便是經拉威爾改編成的管弦樂《圖畫展覽會》,是為紀念好友、杰出的俄羅斯畫家和建筑設計家哈爾特曼而舉辦的“哈爾特曼遺作展”上,穆索爾斯基從展覽中受到啟發,決定創作一部鋼琴組曲,用音樂語言來再現哈爾特曼部分作品的內容,以表達對朋友的懷念之情。
5、《荒山之夜》
、 學生閱讀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說明以利于理解這個作品:來自地下深處的非人聲的轟鳴,黑暗幽靈的出現,以及隨后黑暗之神的登場。對黑暗之神的頌贊和陰間的祭奠。狂歡作樂。在狂歡作樂最熱鬧時,遠方穿來鄉村教堂的鐘聲,這聲音驅散了黑暗幽靈。清晨。
、 視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題。
⑶ 欣賞《荒山之夜》的vcd,感受、體驗其音樂風格,完成“拓展與探究第2題”,根據上面的文字說明編寫一個神話故事,并互相交流。
四、總結
亞洲神話般的背景滲透進了俄羅斯音樂,使俄羅斯民族樂派有了東方魅力的國際影響,比如還有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管弦樂作品《舍赫拉查達》,鮑羅丁的《在中亞細亞草原上》等都是被譽為異國情調的民族主義音樂,當然還有威爾第的《阿依達》,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等,都是這一風格范疇的經典之作。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搜集欣賞。
下課!
俄羅斯, 篇9
俄羅斯這一課的重點在俄羅斯的位置、疆域、資源優勢和經濟基礎。俄羅斯氣候和經濟的地區差異。如果一開始就介紹它的位置,講起來顯得很枯燥,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讓學生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我想到用俄羅斯的民俗來導入,于是我找了許多這方面的資料.
一上課,我微笑地對同學們說:”同學們平常你家來了客人你用什么來迎接他們呀?有的學生說:”茶”, 有的學生說:飲料,有的學生則說:”吃一餐唄”,你們知道俄羅斯人用什么迎接他們的客人的?猜一猜。是酒,是茶,是---不對,是面包和鹽,這時學生都興致勃勃想知道更多。這時我就繼續讓猜俄羅事?打破杯、碟子呢?一連串的猜一猜讓同學們一下子喜歡上了俄羅斯
能吸引學生的導入是一節課好的開始。
俄羅斯, 篇10
菜園子是俄羅斯人的重要生活天地,俄羅斯城市里60%以上的家庭擁有菜園子。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俄羅斯人的菜園子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俄羅斯人的菜園子閱讀材料菜園子是俄羅斯人的重要生活天地。他們在那兒勞動、休閑、領略大自然;從那兒獲取蔬菜、水果、鮮花,享受大自然的賜予和豐收的喜悅。
菜園子一般在離城市幾十公里的郊外,人們開車去那兒種地。往往幾十戶到幾百戶的菜園子連成一片。菜園子開發縱橫有道,極有規矩。人們只需去政府或所在單位登記,交納不多的費用,就可以擁有一塊菜園子,然后就可以在這片土地上翻土、種植、圍柵、架棚、造溫室、建房。俄羅斯人對親手創建的菜園子懷有深厚的感情,代代相傳耕耘,非重大變故很少轉賣。城市里60%以上的家庭擁有菜園子。大多數菜園子里建造了住房和木制桑拿浴屋,菜地配有十分方便的澆水系統。
俄羅斯人在菜園子里造房,個個都是能工巧匠。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建筑局提供的樣板房,逐步購料營建,年復一年,把房子造得各具風格,十分別致。室內收拾得干干凈凈,門窗漆得油光閃亮。室內壁爐可生火取暖、做飯,有的還帶上烤箱爐,自制面包、蛋糕和比薩餅。在這里看電視和在家里一樣自在。他們往往周末出發,在菜園子里勞動一天多,遠離城市的喧鬧,盡享原野的清新空氣,在河里游泳玩耍,周日返回城里。
菜園子每年4〜5月開始翻土,5月開始種植,8月開始收獲。人們大量種植土豆、黃瓜、西紅柿、大包菜、胡蘿卜、水蘿卜、辣椒、洋蔥、香菜……開發較早的菜園子種有不少水果,如蘋果、海棠、草莓、楊梅、櫻桃及不知名的小果子。收獲季節,全家出動,或再邀請親友幫忙,參加愉快的勞動,分享果實與喜悅。收獲歸來,園主和他們親友的家里總是鮮花滿屋,生機盎然。
菜園子里的桑拿浴,是俄羅斯人冬季的一大享受,也是對客人的最高禮遇。人們用大木頭燒紅大鐵爐,然后將水潑到爐壁上,嗞嗞作響的蒸汽不斷彌漫,室內溫度可達80攝氏度,氧氣相對減少。人們互淋熱水,用楊樹條抽打躺在木板臺上的人,使之放松肌肉,排泄體內有害物質。等人熱得難以忍受,分不清哪是水哪是汗時,再將融有冰雪的 冷水從頭到腳淋下來,這雖使人驚恐和難受,卻是收縮血管、刺激神經、達到排泄體內有害物質目的的最后程序,萬萬省不得。事后,人們在室外休息、喝茶、進食,疲憊而舒適。桑拿浴在西伯利亞由來已久,是俄羅斯民族的一個傳統習慣。
俄羅斯人食用的蔬菜60%來自菜園子。他們把土豆、包菜收人菜窖,將黃瓜做成腌菜泡菜,用草莓、西紅柿煮制果醬……俄羅斯人樂此不疲,對菜園子情有獨鐘。
俄羅斯人的菜園子閱讀題目1、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代代相( ) 能工巧( ) 年( )一年
( )光閃亮 樂此不( ) 情有獨( )
2、下面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遠離城市的喧鬧,盡享原野的清新空氣。
B、人們大量種植土豆、黃瓜、西紅柿、櫻桃等蔬菜。
C、菜地配有十分方便便捷的澆水系統。
D、俄羅斯人在菜園子里享受大自然的賜予和豐收的喜悅。
3、根據文章內容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俄羅斯的城市里60%以上的家庭擁有菜園子。 ( )
(2)在俄羅斯,擁有一塊菜園子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 ( )
(3)菜園子每年4〜5月開始翻土,5月開始種植,8月開始收獲。 ( )
(4)所有的菜園子里建造了住房和木制桑拿浴屋,菜地配有十分方便的澆水系統。( )
4、根據文章內容填空。
作者開頭總寫菜園子是俄羅斯人的重要生活天地,再分別具體地介紹人們在這里勞動、休閑、收獲的情景,其中第3自然段主要寫__________________;第4自然段主要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自然段主要寫__________________。
5、俄羅斯人對待客人的最高禮遇是( )
A、在菜園子里烤面包。 B、享受菜園子里的桑拿浴。
C、住在別致的房子里。 D、用蔬菜做泡菜。
6、根據文章提供的信息,至少舉三個例子說明菜園子是俄羅斯人的重要生活天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1)俄羅斯人為什么對菜園子情有獨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對文中的描述最感興趣的是什么?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文中的描寫,加上自己的想象,畫一畫你印象中的俄羅斯人的菜園子。
俄羅斯人的菜園子閱讀答案1、傳 匠 復 油 疲 鐘
2、D
3、(1)√ (2) (3)√ (4)
4、菜園子里建造房屋別具一格 收獲季節呼朋喚友共享喜悅 菜園桑拿浴的健身享受
5、B
6、(1)城市里60%以上的家庭擁有菜園子。 (2)俄羅斯人往往周末出發前往菜園子里勞動休閑,周日返回城里。 (3)俄羅斯人食用的蔬菜60%來自菜園子。
7、(1)因為菜園子是俄羅斯人的重要生活天地,他們在那兒勞動、休閑、領略大自然,也在那兒獲取蔬菜、水果、鮮花,享受大自然的賜予和豐收的喜悅。
俄羅斯, 篇11
《俄羅斯媽媽》是弗拉季斯拉夫·費多托夫寫的一篇文章。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收集整理的《俄羅斯媽媽》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俄羅斯媽媽》閱讀原文:
1944年夏天,列寧格勒城里出現了第一批德國戰俘。他們是被押來拆除一棟在戰爭期間被炸壞的大樓。
突然,人群中響起一個女人聲嘶力竭的叫喊聲:“混蛋!畜生!”緊接著,一個手臂細瘦、雙拳緊握的老婦人推開前面的人,朝走在隊伍邊上的一個年輕德軍戰俘撲了過去。“你這是干什么?你就是打死他,也換不回你的親人啊……而且也不止你一個人這樣……”巴甫洛夫娜安慰著這個老婦人。巴甫洛夫娜的女兒麗托奇卡是在列寧格勒被封鎖后的第一個冬天餓死的。兒子科連卡7月份去當了志愿兵,8月份就在盧加犧牲了。
那個受了驚嚇的德國小兵,長得又瘦又小,紅紅的頭發,跟巴甫洛夫娜的兒子科連卡也許年齡一樣大,也那么年輕。
一次,她無意中看見了那個被襲擊過的紅發年輕德國戰俘。戰俘們的隊長,正在按照守衛士兵們的吩咐朝他大喊大叫。中午,車給戰俘們送水。每次咽水時,漢斯,她這么稱呼那個紅頭發的、笨拙瘦小的年輕德國戰俘,細細的脖子上突出的喉結一動一動。她覺得他非常可憐——要是能給他點吃的該多好啊。
她回到家,切了幾片黑面包,抹了點豬油。再從只剩下半罐的糖罐里取出兩塊糖放在上面,然后又取了一塊……
“媽媽……好……好………謝謝……好……謝謝。”漢斯結結巴巴地說著,那塊面包在他的嘴里嚼了很長時間,怎么也咽不下去。
第二天,她躲著看守的士兵,又把自己帶來的一小包吃的轉交給漢斯。
此后的一天,上車的時候,一個守衛朝漢斯又喊又叫,想從他手里奪下那個小凳子。
“你要帶著凳子去哪兒?”
漢斯怎么也不肯松手,抓得緊緊的。
“長官,請您允許……可以嗎?”漢斯用德語夾雜著俄語請求著。
“你快松手吧。他愿意把凳子頂在腦袋上你也別管。”另一個守衛的士兵過來解圍。
戰俘們七手八腳地把漢斯推上了卡車,把那個小凳子藏了起來,免得讓守衛的士兵看著不順眼。
巴甫洛夫娜的茶還沒喝完,門鈴響了。鈴聲很短,很突然?隙ú皇青従,她的那個女鄰居不這樣按門鈴。
門外站著的是漢斯。這不是做夢,也不是幻覺。他一只手拿著那個藍色小凳子,一只手攥著從頭上摘下來的船形軍帽。
“這是給您的禮物,俄羅斯媽媽……”漢斯用自己的母語激動地快速說道。
如果巴甫洛夫娜能聽懂德語的話,漢斯最后的一句話是:“我永遠也忘不了俄羅斯媽媽的善良。不是所有的德國人都是法西斯。不是這樣。”
巴甫洛夫娜拉著漢斯的手,把他領進了屋里,雖然她不明白他在說什么。漢斯把凳子放在了門廳里,笨拙地弓下身子,擁抱了一下身材瘦弱的巴甫洛夫娜。他身上的石灰讓巴甫洛夫娜喘不過氣來,他臉上剛剛長出來的火紅柔軟的胡須觸到了巴甫洛夫娜的兩腮。最后,他快速撿起掉在地上的軍帽,跑出了巴甫洛夫娜的家。
是這棟樓的看樓人安德烈給漢斯指的路。他很快就明白了漢斯要找誰,因為他不止一次看見過巴甫洛夫娜拿著小包去那片廢墟。
戰俘們又清理了兩天那片廢墟。這兩天滿頭白發的巴甫洛夫娜都來給漢斯送吃的,所有的守衛士兵都認識她了,也不再趕她。漢斯只要從遠處看見她,就馬上放下手里的活跑過來。她把小包交給他,她的目光中充滿了憐惜和慈愛,他的目光里滿是謝意和感激。兩天后,戰俘們被送到別的地方去了,他們再也沒有在這里出現過。那棟被炸毀的大樓被拆除后,那里修了一個小廣場,媽媽們經常推著嬰兒車來散步。 那個小凳子在廚房里用了好多年。巴甫洛夫娜每次把小凳子搬過來坐下,就會想起紅頭發的漢斯。
“費多爾,你不是木匠。你做不出這樣的凳子來。”巴甫洛夫娜對丈夫說。
“我怎么能和那個手藝人比呢?”費多爾似乎有些生氣地說,“我還殺過那些手藝人呢,因為他們的腦門上也沒寫著誰是木匠,誰是法西斯。”
(選自《讀者》,李冬梅譯)
《俄羅斯媽媽》閱讀題目: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漢斯能夠把禮物成功地送到俄羅斯媽媽的手里,不僅是因為他巧妙地躲開了看守士兵,更是因為兩個地方離得近和同伴的幫助。
B.守衛士兵對巴甫洛夫娜給漢斯送吃的的態度由拒絕變成默許,主要是因為其被巴甫洛夫娜與戰俘漢斯之間跨越仇恨的親情感動了。
C.德國戰俘為了贖罪而不停地勞作,在拆除被炸毀的大樓并清理完廢墟后,為那里的人們修了一個小廣場,這是他們恢復良知的開始。
D.小說安排的巴甫洛夫娜給德國戰俘漢斯送吃的有關情節,其意圖是通過這位俄羅斯媽媽有違常理的舉動,從正面凸顯她的善良本性。
E.巴甫洛夫娜與漢斯無親無故,在戰爭中卻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漢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法西斯,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敵對與朋友、親人的關系。
(2)小說的結尾寫巴甫洛夫娜與丈夫費多爾的對話,從中折射出二人怎樣的心理活動?有怎樣的作用?請概括說明。(6分)
(3)小說的主人公是巴甫洛夫娜,但為什么還用較大篇幅寫漢斯?請簡要分析。(6分)
(4)小說由巴甫洛夫娜給漢斯送吃的和漢斯給巴甫洛夫娜送小凳子這兩條線索貫穿情節,你認為哪條線索起的作用大?請談談你的觀點,并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陳述理由。(8分)
《俄羅斯媽媽》閱讀答案:
(1)D B(D3分,B 2分,A 1分,A還有看樓人安德烈的指路。C“為那里的人修了一個小廣場”錯誤,小廣場不是德國戰俘修建的。E兩人間的“敵對”關系表述錯誤,是由敵對到朋友,再到親人的關系。)
(2)①表現出巴甫洛夫娜對漢斯禮物的喜愛和對漢斯的惦念牽掛,顯示出她的善良、寬厚和慈愛的性格特征。 ②費多爾的答話反映出他對漢斯的嫉妒和對法西斯的仇恨,以此與巴甫洛夫娜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凸顯了她的高尚品質。
(3)①從表現主題看,漢斯的悲慘境遇激起了巴甫洛夫娜的同情,表現了俄羅斯母親和俄羅斯人民的廣闊的胸懷。
、趶乃茉烊宋锟,漢斯是巴甫洛夫娜的陪襯人物,寫他是從側面間接表現巴甫洛夫娜,使俄羅斯媽媽形象更加豐滿。
、蹚那楣澃l展看,塑造漢斯這個值得同情的人物,使巴甫洛夫娜對他關愛的情節更為合理,也為后來對他的思念等情節做鋪墊。
(4)觀點一:“小凳子”線索起的作用大。
、“小凳子”在文中先后出現過四次,而“送吃的”出現三次,“小凳子”勾連的情節更具體。
、“小凳子”幾乎貫穿小說的全部情節,如守衛欲沒收小凳子,戰俘們幫藏小凳子,漢斯送小凳子,俄羅斯媽媽用小凳子,使情節渾然一體。
、郾憩F形式方面,“小凳子”不僅起到結構情節的作用,還能發揮以物寓情的作用,寄托漢斯及戰俘與俄羅斯媽媽之間的深厚情誼。
觀點二:“送吃的”線索起的作用大。
、“送吃的”是小說中的主線索,而“小凳子”則是副線索。
、“小凳子”所貫穿的情節是由“送吃的”這條主線派生出來,是對俄羅斯媽媽善舉的回應。
、郾憩F形式方面,“送吃的”是直接描寫,直接表現俄羅斯媽媽的人性美。
俄羅斯, 篇12
一:教學目標
1.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經緯位置,海陸位置)。
2.俄羅斯的地形,河流,氣候。
3.運用地圖,鞏固學習描述一個地區或國家的地理位置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1.俄羅斯地理位置特點
2.俄羅斯地形特點
3.俄羅斯氣候特點
三;教學難點
1.俄羅斯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2.俄羅斯主要地形區
四: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
2.討論法
3.對比法
五:教具準備
課件,音樂素材,圖象素材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伴隨著樂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循環播放莫斯科風光圖片,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好奇中開始學習。
[教授新課]
課件:俄羅斯
教師:引導學生俄羅斯與蘇聯的關系,并請個別來學生介紹。
學生:……
教師:在俄羅斯以蘇聯形式存在的時候,它的面積是最大的,同時當它解體后面積仍然是最大的,請同學們思考這說明什么?
學生:國土遼闊等
教師:很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國土遼闊的俄羅斯的相關內容
課件:本節課框假結構圖
教師:請同學們翻開地圖冊或書本的俄羅斯的地形圖,進行以下分析。
課件:一位置范圍
1.經緯度位置
教師:指導學生讀圖并分析俄羅斯經度和緯度范圍。
課件:俄羅斯地形圖
閃爍出現經度范圍
同時教師請學生歸納因經度廣產生的現象。
學生:1.跨東西半球
2.跨亞歐兩洲
課件:閃爍緯度范圍
同時請學生歸納因緯度分布產生的現象。
學生:氣候主要分布在溫帶氣候區。
課件:2.海陸位置及臨國
同時放映出俄羅斯與周圍海洋和臨國圖,請學生總結。
學生:……
課件:二地形特征
同時放映出俄羅斯地形圖,請學生總結地勢和主要地形。
學生……
教師:總結俄羅斯南高北低,東高西低,以平原和山地為主。
地形有:山脈,平原,高原,山地。
課件:分別顯示所述地形。
學生:對以上地形進行特點描述。
教師:總結主要地形區——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課件:重點顯示以上主要地形區及相互之間的分界線。
教師:從課件放映的分界線承轉到河流,進而講述下面的學習內容。
課件:三:河流和湖泊
同時顯示俄羅斯地形圖,請學生歸納主要的河流。
學生:……
教師:總結主要的河流和湖泊——葉尼塞河,勒拿河,鄂畢河,伏爾加河,烏拉爾河,貝加爾湖,里海。
課件:重點出現以上河流和湖泊。
教師:對以上河流和湖泊進行講解。
課件:練一練地形區與河流和湖泊綜合填表題。
學生:……
課件:給出正確答案,并重新出圖讓學生結合圖進行記憶。
教師:承轉:課前我們分析了俄羅斯的緯度位置時我們關注到了,它大部分屬于溫帶氣候區,那這個國家總體的氣候分布和特征分別是什么呢?
課件:四俄羅斯的氣候
同時出現俄羅斯氣候氣溫降水分布圖,請學生總結。
學生:氣溫——由南向北逐漸遞減。
降水——由西向東逐漸遞減。
課件:氣候類型列舉。
同時出現雅庫茨克氣溫降水圖,請學生總結。
學生:氣候特點——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俄羅斯, 篇13
教學目標
1、欣賞兩首俄羅斯民族樂派代表性音樂作品——《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學生感受、體驗俄羅斯民族樂派的風格特征。
2、熟悉《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的主要音樂主題。
3、知道俄羅斯民族樂派的概況,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強力集團”的代表人物穆索爾斯基等。
教學重點
視唱《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的兩個主題,并能在聆聽整部作品的時候正確辨別
教學難點
正確視唱《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的主題;依據《荒山之夜》的音樂內容,編寫一個神話故事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間播放《圖畫展覽會》的vcd,初步感受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格)
二、導入
上堂課通過學習捷克民族樂派,了解了“民族樂派”作曲家們善于將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樂創作之中。
三、新課
俄羅斯是一個土地遼闊、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豐富的民間音樂資源和深厚的宗教音樂傳統。19世紀是俄羅斯民主主義呼聲逐步高漲的年代。60年代農奴制的廢除,更是激發起廣大人民的覺醒意識。各個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們呼吁藝術創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眾,要表現俄國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羅斯風情。
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稱作“俄羅斯民族樂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紹(學生自己閱讀)
2、《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管弦樂曲
⑴ 俄羅斯交響樂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繪了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鮮明畫面,而且揭示了俄羅斯人民的無盡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體現他們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樂趣、別開生面的幽默感的結合。
⑵ 作品結構介紹
作曲家采用了兩首俄羅斯民歌作主題,寫成了一部民族風格濃郁的雙主題變奏曲。
視唱引子和兩個主題,初步熟悉兩個主題在性格、體裁、結構、調式等各個方面的不同。
、 欣賞并思考兩個主題音樂情緒的變化,分別描寫的是怎樣的畫面?(“拓展與探究第1題”)
引子——樂曲開始簡短、飽滿而有力。
第一主題又弦樂
俄羅斯, 篇14
第三節 俄 羅 斯
[教學目標]
。ㄒ唬┙柚貓D,說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置(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領土組成特點(跨東西半球、亞歐兩洲)和首都(莫斯科)。
。ǘ└鶕貓D和資料,歸納俄羅斯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和各地區氣候差異的形成原因及特點。
。ㄈ┻\用統計資料,聯系俄羅斯自然條件特點,說明該國開發西伯利亞的情況。
。ㄋ模┦占Y料,說明俄羅斯民族方面的概況。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共分6個小標題!懊娣e最大的國家”、“平原廣大”、“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豐富的資源”、“改革中的經濟”、“西伯利亞的開發”,分別介紹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積、地形特點、氣候特點、資源特點、經濟特點和區域開發方面的情況。
本節教材第一個標題為國家概況的介紹;第二、三、四個標題內容分別敘述和說明俄羅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個重要方面:“平原廣大”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為理解俄羅斯農產品和主要農業區分布提供了條件,“豐富的資源”為理解俄羅斯的經濟特點和開發西伯利亞作了說明;第五、六個標題內容闡述俄羅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從中了解俄羅斯的工業、農業城市、港口分布特點及亞洲西伯利亞的開發情況。本節教材的編排結構是:
本節教材圖表系統提供3幅地圖:①圖3-22,說明俄羅斯周圍海洋,亞洲與歐洲部分比較,地形區分布及特點,河流與城市。②圖3-24,說明俄羅斯地勢地形與河流分布的關系,“東高西低、平原廣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③圖3-26,說明俄羅斯主要礦種及產地,特別是石油、黃金、煤、有色金屬等礦產資源豐富,本圖淡化了礦產地的識記,強調礦產種類及其與工業基地分布的關系。
2幅景觀圖:一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為貝加爾湖及湖畔的亞寒帶針葉林景觀。
2張統計表:①上揚斯克和莫斯科氣候資料分別表明俄羅斯東部西伯利亞受北極地區寒冷氣流影響,是北半球的寒極之一,降水較少;而西部東歐平原受大西洋影響,氣候較溫涼,降水較均勻,是溫和的大陸性氣候。②俄羅斯亞洲與歐洲部分地區差異對比則要求學生通過對比掌握其差異性,也暗示了開發西伯利亞的必要性。補充閱讀材料提供了俄羅斯民族方面的概況,為學生收集此方面的資料作了示例。
本節教材還說明了俄羅斯幾個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②俄羅斯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國家;③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羅斯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
[教學重難點]
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點,經濟特點
[教學方法]
讀圖法、討論法、談話法、自學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具準備]
掛圖:俄羅斯地形圖
教學提綱(板書)
一、面積最大的國家
1、位置:跨亞、歐兩大洲和東、西半球
2、面積:1708萬平方千米
二、平原廣大
地勢東高西低,平原占 70%
三、溫涼的氣候
大陸性氣候明顯,東、西部差異大
四、豐富的資源
1.淡水資源(貝加爾湖)
2.森林資源(亞寒帶針葉林)
3.礦產資源(石油、黃金、有色金屬)
五、改革中的經濟
1.工業
工業區:歐洲部分、烏拉爾地區、西伯利亞地區
工業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亞
2.農業
農業區分布于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
3.城市和港口
首都莫斯科
六、西伯利亞的開發
[教學過程]
新課導人:
引導學生在“世界政區圖”上,找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中引出俄羅斯
一、面積最大的國家
1、提問:通過預習,誰能告訴我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面積究竟有多大?
2、展示“俄羅斯地形圖”,指出亞、歐兩洲的洲界線,得出結論: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
3、引導學生回憶東、西半球分界線(160°e),并和學生一起找出東經160,得出俄羅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東西半球。
。ㄟ^渡)接下來,我們一起熟悉俄羅斯的海陸位置特征
4、讀圖3-22,完成活動1、2題及p77活動2
5、一學生朗讀p77材料,了解俄羅斯的民族、語言、宗教
二、平原廣大
1.讀圖3-22,完成活動第3題
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區的大致分界線:⑤烏拉爾山、烏拉爾河,⑥葉尼塞河,⑦勒拿河。
3.葉尼塞河以西均為平原,以東為高原山地,平原面積占俄羅斯領土的70%。歸納得出地形特點:平原廣大。
4.讀圖3-24,引導學生歸納俄羅斯的地勢特征,很容易看出其地勢特點:東高西低。
5、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伏爾加河的位置,注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歐洲的地位
三、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1、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33俄羅斯氣候分布圖,思考:俄羅斯最主要的氣候類型是哪種?還有哪些氣候類型?引出氣候類型的學習
2、學生閱讀教材思考:俄羅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有什么特征?
3、小結:由于俄羅斯疆域遼闊,東西跨經度廣,所以氣候的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同時也使東西部氣候存在較大的差異。
4、引導學生分析上揚斯克和莫斯科的氣候資料,歸納二地的氣候特征差異,并設問:同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什么上揚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氣溫比莫斯科的低?
。ㄟ^渡)俄羅斯是世界上資源最為豐富的大國之一,那么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呢?
四、豐富的資源
1、學生看書思考:俄羅斯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源?
2、設問:俄羅斯為什么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呢?教師可從氣候特點、地形分布及歷史開發等方面加以指導。最后出示亞寒帶針葉林帶分布圖。
3、出示“俄羅斯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主要礦種及礦產地,而后說明俄羅斯石油、黃金產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屬礦的分布。
(過渡)俄羅斯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俄羅斯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資源條件。
四、改革中的經濟
工業方面
1.通過圖3-26和各種資源儲量、開采量等資料,學生推斷俄羅斯的主要工業部門應該是哪些?而后結合教材p79驗證
2、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53“俄羅斯工業分布圖”,指出俄羅斯的三大工業區并強調俄羅斯的工業主要集在歐洲部分
3、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各工業區的工業中心城市并在地圖上填注。并設問:這三大工業區能形成主要的工業區的共同因素是什么?(附近都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便利的交通),而后進一步從資源條件分析俄羅斯各工業區的工業部門
農業方面
1、回憶俄羅斯氣候特征和緯度位置特征,思考:俄羅斯的氣候條件對發展農業生產有利嗎?你認為制約俄羅斯農業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氣溫因素,俄羅斯的農業一般分布在緯度相對較低、氣候較為溫和的地區
3、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俄羅斯主要農業區東歐平原、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并對照圖例說出俄羅斯的農產品種類,并進一步強調:俄羅斯的農作物一般都是喜溫涼的農作物,這與當地的氣候特征是相適應的。
城市與港口方面
根據地圖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師小結其城市職能。根據地圖,讓學生圍繞俄羅斯疆界找出其進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教師加以具體說明東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過渡)由于自然條件的差異和歷史的原因,俄羅斯的人口和經濟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而面積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卻開發不夠
西伯利亞的開發
、傩〗Y已學習俄羅斯的知識,填表對比其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的地區差異。②對此表格知識加以對比研究,讓學生認識到俄羅斯經濟的地區分布與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關系在空間上存在矛盾。③具體指導西伯利亞的開發項目,如:西伯利亞大鐵路,貝阿鐵路、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亞高科技園區等。
本節重點圖表指導:
、賵D3-22:指導學生在圖上了解俄羅斯地理位置(經度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領土組成(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首都莫斯科;俄羅斯是歐洲國家的主要原因:歐洲部分集中全國四分之三的人口,歷史上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地區,主要工業和首都也位于歐洲部分;俄羅斯的四大地形區: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歐洲部分的伏爾加河和頓河、亞洲部分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羅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
、趫D3-24:指導學生在剖面圖上相應位置標注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蛘哂蓪W生依據圖3—22畫出沿60°n線的剖面圖,然后觀察、分析其“東高西低、平原廣大”的地勢地形特點,再歸納這一特點對河流分布的影響。
、蹐D3-26:先指導學生找圖例,了解俄羅斯有哪些礦產;再根據教材講述其礦產儲量和開采量,也可由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對俄羅斯礦產進行評價;最后根據鐵路線、河流、城市對礦產地進行相對定位,并為其工業分布作鋪墊。
、堋岸砹_斯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地區差異”表:可采取分組討論的形式,用復習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得出答案,并根據所填內容對俄羅斯開發西伯利亞進行評價。下述答案僅供參考:
亞洲部分 歐洲部分
地形特征 高原、山地為主 平原面積廣大
氣候特征 寒冷干燥 溫涼濕潤,降水略多
主要工業基地 烏拉爾、新西伯利亞 莫斯科,圣彼德堡
主要港口 海參崴 圣彼德堡
俄羅斯, 篇15
教師反思的過程經歷“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四個過程。下面小編以初中地理《俄羅斯》教學反思為例,為大家介紹教學反思的寫作技巧。
初中地理《俄羅斯》教學反思一
本周五上午第三節在初一(12)班上了一節公開課,內容為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四節《俄羅斯》。本節課內容較多,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這節課主要講述第一課時,俄羅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俄羅斯的自然資源及工業。這節課總體感覺較好,但仍有些不足之處需要不斷改進。
成功之處:
首先,本節課準備充分,從“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有哪些”開始導入,知識點齊全細致。如:俄羅斯地勢西高東低,亞洲部分南高北低的特征,教學時能結合俄羅斯東西地形區的分布變化和亞洲西伯利亞地區河流的流向,讓學生通過讀圖自己歸納概括。這樣循序漸進的指導讓學生對知識點深入人心;
其次,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以及對地形圖判讀能力的培養,如:“俄羅斯地形與河流分布”活動的設計,及讀“俄羅斯礦產資源與工業分布圖”對俄羅斯自然資源特點的概括,學生能夠結合圖例歸納為:“總量豐富,種類齊全”;
另外,總體結構條理清晰,板書上的框架結構合理,讓人一目了然。
不足之處:
首先,本節課選取內容量過大,時間緊湊,內容安排需調整,重難點不夠突出。整節課流程也需要調整,應留一部分時間通過一些題目讓學生復習鞏固課堂內容;
其次,局部地區需要稍作改善,如比較雅庫茨克與莫斯科的氣候特點時,可以進而呼應前面的內容得出為什么俄羅斯人喜歡居住在歐洲部分,歐洲人口占全國總人口 1/4這一結論;再如,工業分布圖中應展示一些工業區的工業部門圖片加深學生的印象,了解俄羅斯工業分布以重工業為主,而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制造業相對滯后的特點;
另外,個人認為語言表達還不夠得體,有些用詞不是很恰當。尤其剛剛上課時由于緊張言語顯得有些僵硬,雖帶動了學生思考但氣氛并不是很活躍。
初中地理《俄羅斯》教學反思二
本節內容容量大,在備課過程中,要盡可能的資料和數據,這使得對俄羅斯的很多方面都有了很詳細的了解。本節課上完后,有以下幾個收獲。
一、知識點之間的過度比較容易處理,有一氣呵成的感覺。如從位置的學習到地形、氣候、資源之間的聯系以及到俄羅斯的經濟以及經濟向亞洲遷移,這樣學生在聽課時似乎是自然而然的過渡,很容易接受。
二、在引入新的知識點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及前面所學到的俄羅斯知識去學習,從而有了一定的思考量。如在介紹完它的資源主要分布在亞洲部分,接著讓學生思考“那么俄羅斯的工業是不是也多分布在亞洲部分呢?下面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來學習俄羅斯的工業分布”。
三、板書設計一目了然。這一點尤其是在資源與工業分布上,當學生得出“資源多分布在亞洲,而工業多分布在歐洲”時,這樣強烈的對比讓學生很快就想到“分布不一致”,于是“怎么辦”這個問題就自然的出現在學生大腦中了。
七、不能小看學生的思維。在備課時,思考“俄羅斯為什么重工業發達,而輕工業卻很落后呢”這個問題時,上課時學生討論后的結論卻很豐富,如“氣候寒冷,很多農作物很難生長,缺少原料”“資源豐富,適合發展重工業”等等答案,所以上課前的備課一定要多思考,多查閱資料。
初中地理《俄羅斯》教學反思三
本節的教學思路是:知識再現、講解重點、難點、知識拓展三部分。
1俄羅斯的鄰國主要進行回憶,強調重要的幾個國家。
2地形:由影片給學生一個整體的印象,分析地勢的走向,并點出需記的內容。
3氣候:由地理位置、地形的影響導出本區大部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因面積的廣大,到處氣候的差異。
4.河流:由氣候決定降水、地形決定河流走向導出河流分三系。
5.資源:記憶為主。在經歷一些學習活動后,要反思自己學到了哪些新知識,這些新知識與自己原有的認識結構是如何聯系的,反思自己原有的認識知識有無欠缺,若有,這些欠缺是如何造成的,如何盡快補救。如學習“俄羅斯”這一節后,學生通過與“日本”所學內容的對比反思,得出俄羅斯工業分布與原料、燃料產地有關。
不足之處:由于本節內容較多,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和獨立思考。
俄羅斯, 篇16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前后聯系和所處的地位。
《俄羅斯》是初中地理第二冊第十五章《歐洲東部和北部》第二節的內容,第二節概括闡明了俄羅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人文地理特征,講述了九個問題它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利用已學的經緯度知識閱讀出俄羅斯大致的經緯度,利用已學的等高線圖上的高度表和五種地形,讀出俄羅斯的主要地形。氣候的形成原因,主要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這兩個影響俄羅斯氣候的主要因素出發。
明確俄羅斯的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俄羅斯各地氣候的差異。利用大洲的界限知識掌握俄羅斯是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豐富的自然資源,可結合已經學過的知識。明確俄羅斯煤,鐵,石油資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本章在此將知識進一步鞏固。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深化和擴展更重要的是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ǘ┙虒W目標的確定。
1、知識目標:
(1)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洲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傳統上的歐洲國家;掌握俄羅斯的氣候和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2)了解俄羅斯具有豐富的煤,鐵,石油等資源。是工農業生產發達的經濟大國;掌握工業區的分布和主要工業部門。
。3)了解俄羅斯內河航運,鐵路和海上交通的基本狀況。掌握和記憶主要的港口和西伯利亞大鐵路及重要的城市。
2、能力目標:
。1)得分分析:一個國家的地理特征主要從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兩個方面來分析。
(2)綜合分析說明歐洲和北亞的氣候特征及其成因。
(3)綜合分析俄羅斯工業建立的基礎和地區分布和日本有何區別。
3、情感目標:通過俄羅斯自然資源和人文知識的了解。使學生用辨證的一分為二的觀念來看待問題。
。ㄈ┙虒W難點的分析和突破。
1、重點。
(1)北亞的位置:
北亞全部為俄羅斯所占,大部分為中高緯度其決定了俄羅斯的自然景觀和農業生產的特點。
(2)俄羅斯的面積:
俄羅斯地跨歐亞兩洲的世界上面積最的國家,通過讀圖明確烏拉爾山和高加索山脈這是歐亞兩洲的界限。為說明俄羅斯在傳統上是一個歐洲國家打下基礎。
(3)俄羅斯的氣候:
從俄羅斯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來分析其氣候特點!岸韭L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明。東部平面西部深受大西洋影響,氣候溫和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而西部西伯利亞地區常受北極地區寒冷氣流的影響是北半球的寒極;北冰洋沿岸是終年嚴寒的極地苔原氣候,東部太平洋沿海地區有小部分溫帶季風氣候使學生認識氣候分布的明顯地區差異。
(4)俄羅斯的礦產資源與重工業為主的工業:
讀俄羅斯礦產分布圖結合工業區的分布?梢允箤W生理解資源與工業的關系及建立的基礎與地區分布和日本的差異。讓學生認識到俄羅斯的工業主要上建立在本國豐富的礦產資源的基礎上且以重工業為主。
2、難點:
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性:主要從農業,工業的分布,歷史的,人口的分布,交通運輸網的疏密來分析得出俄羅斯西部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而東部地區經濟較西部地區落后,人口稀少。
二、說教法。
本科題教學為一個課時本節棵總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啟發學生思考與回顧已有的地理知識相聯系。
三、說學法。
。ㄒ唬⿲W生情況的了解:
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分區地理知識我們前面已講過,一個國家的地理特征主要從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兩個方面來分析這個能力尚未完全建立。這節課的內容較多應當突出重點,實現深化提高的目標。
。ǘ⿲W習本章知識應當注意的問題。
1、本章各知識點之間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學習時千萬不能割裂開來,要學會分析、推理的思維方式。
2、北亞位置和范圍的知識點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有序的說明范圍方法。例如由東向西(由西向東,自北向南,自南向北)。
3、俄羅斯氣候特點,通過讀圖,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洋流等方法分析為什么這樣。
。ㄈ┱n堂練習設計:
1、選擇題難度適中主要是為了檢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重點難點的理解程度,適用于大部分學生。
2、讀圖題是對本課知識的利用,注重知識的遷移能力及知識的前后聯系,有點難度所以重點講解。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程序是“教師引導(設置問題)——歸納總結——知識反饋運用。
。ㄎ澹┱f板書設計:
主觀上:學生獲得知識提高綜合能力。
客觀上:對所學習的知識一目了然,便于更好的掌握知識。
俄羅斯, 篇17
一、教材分析。
1、按照課標要求,初中地理教材中區域地理“1—5—5—5”(即一個大洲,五個地區,五個國家以及我國的五個地區)的安排,俄羅斯是5個國家中的一個。
2、俄羅斯地跨亞歐兩大洲,是通向世界的橋梁,是前面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今后的學習具有良好的鋪墊作用。本節第一課時課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氣候等自然特征。這延續了區域地理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認識區域的方法和步驟,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地跨亞歐兩大洲的歐洲國家。
2、過程和方法:
。1)分析俄羅斯地形地勢的特征。
(2)通過數據的對比,分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在不同地區產生差異的原因理信息的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貝加爾湖文化的內涵,幫助學生了解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精神產物,是協調人地關系重要組成部分,進而樹立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指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置,認識俄羅斯地形、河流、氣候等自然環境的特點。
2、難點:探究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征及成因,以及分析溫帶大陸性氣候對其它地理要素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ㄒ唬┙谭ㄟx擇。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解決“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
1、學案導學法:通過學案中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去讀書、思考,以層層深入、循序漸進的方式由淺到深的突破重點與難點。
2、演示法:通過學生自制教具(俄羅斯地形圖)演示,使學生直觀的認識俄羅斯地形區。
3、歸納總結法:學生做完一個知識點,教師及時總結,并強調獲取知識的關鍵點和注意事項。
。ǘ⿲W法指導。
1、自主學習法。
復習回顧,自主看書,完成自主學習測試,勾畫重難點。
2、合作探究法。
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又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通過平時和學生的接觸,我發現好多學生都是軍事迷,因此,我選用一段俄羅斯閱兵式的視頻,作為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順利的帶領學生走進俄羅斯。
趁熱打鐵:提問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小朋友乘坐火車到莫斯科觀看閱兵式,你能指出他們經過的地形區,跨越河流嗎?這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了。
2、自主學習:
學生通過學案的引導,完成自主學習內容。自主學習部分多是基礎知識,通過讀書,看圖,學生能夠在10分鐘之內完成,正確率達到近90%。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采用了競賽的學習方法,給前10名速度快、正確率高的學生給予加操行分的獎勵。自主學習完成后,學生兩兩互相批閱,查漏補缺,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并且要求批閱者簽名。這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肯定,也是二次學習的過程,批閱之后的簽名,又是一種責任心的體現。
3、學生展示交流學生成果、突破教學重點。
為了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地理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設計了以下“學生展示環節”。
。1)請看學生指圖講解俄羅斯的地理位置。
(2)拼圖游戲。
俄羅斯四大地形區的自西向東呈塊磚分布,各地形區間有河流、山脈作為分界線,學生很容易制作出各地形區的輪廓圖,掌握地形區、河流的分布狀況,再根據不同海拔范圍,給自己制作的地形圖填充顏色,一幅簡單的俄羅斯分層設色地形圖就完成了。學生根據分層設色地圖的讀圖方法,總結出俄羅斯地形、地勢、河流的特征,突破了教學重點。這樣做既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也符合學生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更重要的使學生從知識的根源入手,一步一步的區思考、理解、獲取所需的信息。
在突破教學重點的同時,我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作為俄羅斯最具有地理特征的貝加爾湖,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他的美麗傳說孕育了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通過材料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精神產物,闡述了自然要素中的文化內涵是協調人地關系的重要部分,滲透德育目標。通過地理位置、地形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了俄羅斯是一個國土遼闊的國家。體現俄羅斯的第一個特點“大”。
為了緩解的課堂氣氛,引出下文,我學生講了一個“腦筋急轉彎”。一個俄羅斯的大嫂圍著3米長的圍巾,在沒有船的情況下要過4米寬的河流,請問她是怎么過去的?——(劃過去的)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體會到俄羅斯的又一特點——“冷”從而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
4、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為了分析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征,以及該氣候在不同區域降水和氣溫差異的原因,我采用了學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來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探究一:
通過讀雅庫茨克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圖,讀出最熱月、最冷月氣溫的數據、氣溫在0度以下的月份,以及年降水量得數據,分析出俄羅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征。學生對4個數據的分析,如能正確得出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征教師給予即時鼓勵,如果回答不全面教師耐心的給予引導、鼓勵。
探究二:
學生雖然對影響氣候分布的因素有所了解,但是要用在實踐的分析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加上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在初中教材中出現較少,學生理解難度大。因此,根據距海遠近及緯度高低等因素,我在圖7。46中找到三個點(莫斯科、貝加爾湖、雅庫茨克)學生通過讀圖分析填出相應的數據,最后,根據數據的對比,讓學生認識到溫帶大陸性氣候在不同區域受緯度、地形、海陸等因素的影響,氣候的特征存在差異,較好地突破了難點。
探究三:
疊加地形圖與氣候類型圖,思考奧伊米亞康為什么成為北半球的寒極?通過疊加城市分布圖與氣候類型圖,思考俄羅斯城市分布與氣候有什么關系?
不僅僅是一個探究活動,更是一種評價手段,學生通過小組互助學習,感受、分析事物各要素之間的因果聯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兩有用地理的思想”即學對習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5、在小結的過程中,我回到了導課時拋出的問題:指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小朋友經過的地形區,跨越的河流?”學生回答、教師補充,使整節課首尾呼應,水到渠成。
6、課堂練習,從基礎練習、讀圖判讀、最后到分析論述、層層深入的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多能照顧到位,而且為學生的發展留下了空間。教師充分把握學生的“脈搏”,較好的把握教學進度。
六、板書設計。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我的板書圖文結合、簡單明了、突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