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戲》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賞讀語句、美詞:感受人物品質和體味景物描寫;
2、正確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重點:感受人物品質和體味景物描寫
教學難點:理解最后一段的深層含義,正確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第一課時內容:本篇小說的主要情節是講什么事?(看社戲)
2、直接導入:那么,這次看社戲給魯迅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課文哪個地方(自然段)體現出來的?(最后一段)
二、講授新課
1、齊讀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2、分析最后一段
①如何理解句中的“再沒有”和“不再”兩個詞,說明了什么?(那次看社戲的經歷給作者留下難忘的印象)板書:難忘
②如何理解句中的“好戲”,真是看了一場好看的戲嗎?文中哪個地方專門寫戲的?(不是戲本身的好看,而是由戲想到戲外的人好而難忘)
a、要求快速找出戲不好看的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b、運用“我最想和文中的 (人物)交朋友,因為 (評價人物品質),例如 (舉表現人物的語句)的句式自由賞讀人物描寫語句 。板書:鄉人好(淳樸)
③如何理解句中的“好豆”,文中提到的“羅漢豆”真的很好吃嗎?(不是豆好吃,而是偷豆的事很好玩且有趣而難忘)板書:鄉事趣
④如何理解句中兩次重復的“那夜”,“那夜”到底是什么樣的夜晚,美嗎?文中有沒有專門描寫“那夜”的語段?(有,第11段)
a、齊讀第11段;
b、指導運用“我認為 (美詞)用得好,它好在寫出了(或表現出了) ”的句式來體味本段中描寫景物的美詞。 板書:鄉景美
⑤結合板書總結主題。板書:抒發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拓展新課
思考:從本文中不難看出魯迅筆下鄉人的淳樸善良品質和鄉景的清新美麗之中不乏充分體現一種和諧之美,那么請同學們也試談談你眼中的和諧社會應該是怎樣的呢?
四、鞏固新課
作業:以“我心目中的朋友”為題寫一篇不少500字的記敘文。